宗教性religiosity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宗教性religiosity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丁仁傑寫的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 和DzongsarJamyangKhyentseRinpoche的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宗教教育在我國 - 南華大學也說明:在過去,宗教信仰與教育或德育的相關研究是我國的教育學者或一般教師向來所最忽略的 ... 宗教」與「Religion」一詞畫上了等號,成為廣義性宗教概念(方永泉,無日期)。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 和橡實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研究所 簡翠薇所指導 李采婷的 介入化妝療法對長期照顧機構老年住民自尊及憂鬱之成效 (2021),提出宗教性religiosity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長期照顧機構、老年住民、化妝療法、自尊、憂鬱。

而第二篇論文長庚科技大學 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所) 蕭雅竹所指導 劉曉慧的 血液透析患者的宗教、靈性健康與憂鬱之相關性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血液透析患者、憂鬱、宗教、靈性健康的重點而找出了 宗教性religiosity的解答。

最後網站纯属偶然:对美国宗教多元性起源问题的一种新探索 - 搜狐則補充:正是在英伦和爱尔兰发生的政治变动,决定了“宗教多元性”(religious plurality)这一概念会在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和加勒比海殖民地上出现及兴盛,因此,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宗教性religiosity,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

為了解決宗教性religiosity的問題,作者丁仁傑 這樣論述:

頭人與上師,是父權社會中的兩種權威型態。 父權社會創造出權威集中的地方頭人與家族領導者, 卻也產生排擠效應,萌生大眾巨大的心靈失落感。 靈性導師的出現,成功化解父權社會的內在緊張性。 神奇效果繼續擴大,終至開花結果, 創造出東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另類權威與另類經濟奇蹟……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探討漢人社會中民眾宗教權威形式背後的內涵,與動態性的變遷模式,試圖以更為整體性的方式,扣緊漢人社會與文化脈絡,來說明當代社會漢人民間信仰和新興宗教團體的相對社會位置與社會實踐潛能。   漢人父權社會體制與超自然象徵系統間有著動態性的調控關係,宗教活動創造

出了具有正當化父權身分意義的象徵資源,和產生出能安定化父權體系的靈性資源。進入當代社會,兩種宗教資源成為具有累積性和可交換性的資本。象徵資本的累積,仍以地方社區為累積和擴散中心,但有了新的文化資產的形式,行動者也有了更大的主動性來動員資本。而在當代主流世俗性體制不帶宗教色彩之後,宏觀層次出現了「現代國家政治經濟體系──入世救贖靈性體系」的二元性結構體,宗教層面相應有著重視個人性救贖和與世俗層面相容的特徵。當代浮出的「宗教性」的焦點,逐漸成為一種跨越宗教界線,並對資本主義世俗體制有針對性卻也是適應性的精神屬性。傳統的靈性資源,鑲嵌到這個宏觀結構中,頻繁靈性資本的累積與交換已是其新的樣貌。《民眾宗

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正是以理論討論與個案研究,描繪出以上的歷史變遷與時代圖像。   作者簡介 丁仁傑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社會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新興宗教、民間信仰、民間教派、本土慈善行為、地方社會組織等。出版專書有︰《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1999)、《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當代台灣新興宗教現象的社會學考察》(2004)、《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2009)、《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2013)等。並譯有焦大衛(David Jordan)的《神.鬼

.祖先:一個台灣鄉村的民間信仰》、桑高仁(P. Steven Sangren)的《漢人的社會邏輯:對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異化」角色的人類學解釋》和島薗進(Shimazono Susumu)《由救贖到靈性》(與姚玉霜、陳淑娟合譯,預計12月出版)等多本學術經典。   自序 導論 一、本書書名的說明 二、民間權威的社會學分析 三、父系社會中的救贖模式:象徵權威與靈性權威間的分野與發韌 四、象徵資本 五、靈性的浮現與當代社會中的靈性資本 六、「宗教─巫術─世俗─靈性」的「結構體鍊」︰分析上的連動性 七、本書各章的主要內容 Part I  漢人民眾宗教型構與權威型態:理論重訪與

典範移轉 第一章  中國宗教研究典範的繼承、轉移與競爭:實踐理論的展開 一、楊慶堃與中國宗教研究的轉向 二、楊慶堃的創意與誤置 三、功能論影響下的社會整體觀 四、基本章化範疇的討論與結構主義觀點的出現 五、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爭論 六、「民眾宗教」概念的銜接與轉折︰由結構功能到文化系統中的能動者 七、實踐理論的展開 八、本章結語 第二章  由象徵功能到象徵資本動員︰台南保安村的宗教場域變遷 一、前言 二、《神.鬼.祖先》一書背後的理論觀點︰象徵功能論 三、保安村中的行動者︰1960年代 四、當代保安村中的行動者 五、定義象徵資本 六、由象徵功能論到象徵資本動員論 七、結語 第三章  村際脈絡

中的權力場域與象徵資本︰台南西港保安村的頭人領導型態變遷 一、前言 二、象徵資本概念的應用 三、保安村農村菁英領導型態的變遷 四、分析與討論 五、結語 第四章  父系社會中的靈性權威的發韌︰系統內的救贖與超系統的救贖 一、前言 二、歷史演變中的神話敘事︰父子與父女 三、歷史演變中的神話敘事︰母子與母女 四、父系權威與父系繼嗣群的性質 五、系統再生產、主體性與神話敘事 六、結語 Part II  民眾宗教意識中靈性權威的當代擴張 第五章  台灣新興宗教中所反映的民眾宗教意識及其靈性觀 一、前言 二、「宗教性」(religiosity)的變遷 三、宗教與社會的關係︰觀察新興宗教發展的重要角度

四、新興宗教研究背後的主要理論關懷 五、台灣新興宗教發展的時空背景 六、當代台灣新興宗教場域 七、幾個台灣新興教團的舉例說明 八、結語 第六章  成為高付出需求機構︰日月明功中的成長追尋與情感依附 一、前言 二、高付出需求機構 三、日月明功概況 四、日月明功的發展階段 五、日月明功學員背後的社會心理基礎 六、討論與結論 第七章  鑲嵌在既有宗教傳統裡的靈性追尋︰新興宗教團體中的「老修行」與「新原理探索者」 一、前言 二、資料 三、信徒為什麼參加新興宗教 四、應用「主導性框架」的概念於新興宗教團體的動員歷程中 五、華人宗教「主導性框架」中的一個例子︰千禧年主義 六、參與清海的兩群人 七、清

海教團信徒中兩群人不同的宗教生涯發展路徑 八、兩群人在末世論認知模式上的差異︰量化的與質化的檢查 九、兩群人不同的「框架實踐」路徑 十、摘要與結論 結論 一、本書主旨與摘要 二、場域變遷與資本生產︰民間信仰與象徵資本 三、場域變遷與資本生產︰由靈性資源到靈性資本 四、靈性資本的創造、累積與兌換 五、場域變遷與靈性資本 六、建構歷程中的「入世救贖靈性體系」 七、本書限制以及未來研究的展望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自序   個人博士班階段的訓練,偏向於社會心理學,但是因為想要對動員力強大的慈善組織進行研究,視野逐漸擴充到社會運動和宗教社會學的文獻。後來,意外的也是很幸運的,

進入了以人類學家為主的研究機構,於是,地方宗教活動中充滿了象徵性意涵的儀式歷程,和複雜的地方認同構成,也成為了我關注的焦點。   慈善組織裡的宗教實踐,和末世論視野下的教團凝聚,以及地方象徵權力建構下的民間信仰之間,看起來是那麼不同,但是他們對超自然力量的追求,以及對現實秩序的渴望等等面向上,又是那麼樣相似。   我在2009年出版的《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裡,就嘗試跨越制度性宗教與地方信仰之間,和不同教派宗教之間的界線,來刻畫基層民眾的宗教實踐與救贖取向。當時,主要在關注傳統權力形式運作和當代權力運作形式間操作上的連續性與分歧性,我還並沒有嘗試用貫穿性的概念來整合不同的宗教場域。   

在那之後,我花了更多時間在地方聚落裡,以重訪作為方法論上的基礎,我對地方信仰中權力象徵資本累積上的作用與形式,有了更為具體的認識。   宗教是一種權威的來源,權威包含了權力和威望,產生了支配與被支配。在文化與社會關係的包裝下,民眾生活裡的權力的施為,必然有宗教性的元素,這些元素的核心構成,或是說基本形式,其實是跨越儒釋道這些單一範疇的。而且,當某些基本形式歷經歷史沉澱,它們也早已是漢人日常慣習記憶與身體實踐裡的一部分。   由地方民間信仰的角度來看,象徵資本的累積,是地方菁英與社區主體主要的訴求;但漢人宗教活動絕不僅於此,父權社會的縫隙極大,慾望的缺憾,或是說「系統內救贖」的漏洞,醞釀了靈

性資源存在的空間,與超越系統的超能力方面的個人性與集體性的需求。   結果是,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都可以是地方民眾眼中的權威構成的來源,甚至於也是社會秩序的基礎。本書的各章文字,也就是嘗試去刻畫這個民眾宗教權威的基本形式和內容。這個形式一開始就存在著張力性的分歧,這個分歧到了當代社會還愈益明顯。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之間,不會相互完成,但會相互滲透與相互轉換,有時也會增添彼此的正當性,但它畢竟是一種根本性的分歧。   進入高度流動的現代社會,宗教也更具有了資本積累的形式,象徵資本累積的過程更活絡;而靈性資本對於慾望缺憾彌補上的針對性,不但絲毫未減,反而更在內容上有所轉變,並具有極大的動能來遮蓋

住資本主義的異化本質。在這個脈絡下,靈性,以社會學的意義來觀照,是指與社會活動間,刻意或非刻意性的保持著某種心理上的距離,而所創造出來的具有身心自主性和整合性的實踐活動。   以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的雙重角度去理解民間權力形式上的基礎,可以說是我研究漢人民眾宗教內在構成的一個新起點。換言之,這不是由教義構成的角度,而是由追求資本累積的角度去看待民眾宗教。教義的討論當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它如何作為一種手段,產生了實踐上的動力與救贖上的允諾,並蘊釀出了民間具有文化意義下的「克里斯瑪」。   本書各章,有些是新作、有些是舊作,但整本書的連結與貫穿則是全新的。各章多在研討會上發表過,感謝經常很不幸的要

擔任我評論人的林本炫教授,對本書多篇文字初發表時,所給予的細心批評與指正,我深知其辛苦,對他實在是感到抱歉與感恩。而各篇文章後來正式發表的出處,我已將之列於導論中。要感謝每一篇文章在投稿時,各個學刊匿名審查人的意見與評論,使我得以大大改善各篇研究的質量。   我要感謝瞿海源老師對我從事台灣宗教研究上的長期鼓勵與啟發。中研院民族所的研究資源使我可以長期從事基礎性的研究,我要感謝所長張珣教授,前任所長胡台麗教授與黃樹民教授、之前和現在的研究群同仁林美容、葉春榮、高晨揚、黃淑莉、王舒俐、黃約伯教授和所內黃宣衞教授、陳文德教授及其他所有同仁們的協助。當然,更要感謝本書兩位匿名審查人的細心指正及提供寶

貴修改意見,使得本書的結構與可讀性都增進不少。我在保安村最珍貴的好朋友郭銘宗,他是草地博士與鄉野大文豪,一直是我最佳的民間知識的來源。在本書資料蒐集與概念澄清的過程裡,有不少前輩與朋友曾提供協助,他們是陳緯華、陳淑娟、林本炫、齊偉先、邱彥貴、梅慧玉、鍾雲鶯、陳杏枝、洪瑩發、王俊凱等諸位女士先生。此外,本書每一章在寫作中都曾得到許多人的幫忙,也有不少友人曾在個別的問題上給我提供寶貴的資料和意見,我在這裡無法一一列出他們的大名,不過我要在內心向他們致上深深的謝意。   本書相關研究執行期間,曾獲科技部研究計畫經費補助,計畫編號分別為:NSC 102-2410-H-001-054,104-2410

-H-001-090,105-2410-H-001-038-MY2。另外,本書在最後書寫階段,曾獲得國科會專書寫作計畫之補助,補助編號為107-2410-H-001-046。本書得以順利出版,再一次的,我要感謝聯經出版公司執事們的辛勞,想到聯經幫我出了好幾本書,真是我的貴人,我內心由衷感謝。   我的助理黃詩涵、洪譽文、楊維騰、邱致嘉、楊筆文、梁韶珊、鄭仲皓、劉韋廷、吳瑞明、張瑋芩等人,在我研究過程中給予各種協助,並幫忙本書圖表製作與編輯,對助理們的感謝,實超出我筆墨所能形容。   這幾年,個人的生活起了些變化,家中多了兩個成員來報到。感謝內人辛勤持家,勞心勞力。感謝兩位小朋友給我帶來了各

種大大小小的歡樂與苦惱。在兵荒馬亂之中,很高興這本書終於得以完成。筆者才疏學淺,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及不妥之處一定不少,尚祈方家及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導論(節錄)   一、本書書名的說明   本書是以社會變遷的角度,並以抽象性的分析概念,來分析漢人基層民眾社會中地方性領導權威形式的變化及其中的宗教意涵。   本書書名「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本書主題在探討漢人社會中民眾宗教權威形式背後的內涵,與動態性的變遷模式,並試圖以更為整體性的方式,扣緊漢人社會與文化脈絡,來說明當代社會漢人民間信仰和新興宗教團體的相對社會位置與社會實踐潛能。   漢人父權社會體制的

背後,超自然象徵系統一直與其維持著動態性的調控與互相滲透性的關係。就宗教權威的形式來說,傳統社會裡的主要形式是︰象徵系統調控下的象徵資源的累積所創造出來的權威;但也還存在有所謂的靈性資源。這二者有一部分重疊,但後者僅以一種補充性的角色存在於社會,某個程度上,在正常社會系統運作所產生的象徵權威之外,它是另外的補充性與替代性的權威形式,也讓那些原已被主流社會所排除者,有得以建構其主體性與身分認同的著力點。   進入現代社會以後,象徵資源具有更鮮明的資本的形式(可產生累積性和創造出交換價值),社區宗教活動能夠創造出永續性的象徵資本,佛教教派與民間教派(如一貫道)的社會位置更趨近於社會主流,都是能創

造象徵資本的重要資源。個人也有更大的能動性去由這些場域中累積出個人的象徵資本。   但在當代,主流世俗性體制完全不帶宗教色彩之後,開始出現了新的「現代國家政治經濟體系─入世救贖靈性體系」的二元性結構體,它的特徵是︰世俗政治經濟體中不帶有宗教性的意識形態;但同時,宗教體雖變成剩餘範疇,但卻也是與現實政經相輔相成的新的生活實踐體系,它有著重視個人性救贖(宗教與社區性相脫鉤,而更廣泛地與個人救贖的指向性相聯結),也重視宗教與世俗層面相容性的特徵(也就是充滿著入世的精神,因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宗教更需具有入世積極性)。甚至於,這已非傳統意義下的制度性或組織性的宗教,當代浮出的「宗教性」的焦點,逐漸成為

一種跨越宗教界線,並對資本主義世俗體制有針對性卻也是適應性的精神屬性,「靈性」是其新的稱謂。   在過去漢人世界的民眾生活裡,特殊的修行方法與集體性的修行經驗,以一種模糊的靈性資源的想像,被涵蓋在宗教神通或靈驗,以及具有公眾服務情操等的屬性裡而被社會大眾所理解,但主要並不是以靈性本身而被認可或承認。   進入當代,靈性資源,那種通常是經由地方社會網絡、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中所界定出來的超越性,慢慢地出現了超出各方來源的超越性的基礎,並融合科學性的語言,成為大眾社會中可被辨認的靈性資本的形式,並常以靈性為名,充斥在各種不同的宗教傳統之中。甚至於,靈性本身作為主題,它已經成為了一種跨宗教界限的

超越性的存在。   在主體的感受上,傳統社會裡的靈性資源的獲得,導向於對自己在彼世得到救贖的肯定;現代社會的靈性資本的累積,則導向於對異於資本主義和世俗世界的所謂「真實自我」的覺知的提升,或者說是導向於那種能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保持真實自我的能力。總之,在傳統社會或是現代社會裡,靈性修練本身,在不同時代裡,有相當程度指向性上的差異。   正是在這樣的場域變遷裡,為符應於大眾需求,傳統宗教與新興宗教,都正摸索著現代人「宗教性」的新內涵。這個新內涵,它是一種重視個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調適能力,卻又能與現實經濟活動維持某種距離的超越性的範疇。對應於這個範疇的宗教實踐,以靈性資本的形式,正展演出新的

資本累積與交換的邏輯。以上,正是本書主要想探討的主題。   筆者(2009a)曾出版專著《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一書,將宗教實踐視為一種權力的形式(政治、經濟與宗教權力三種權力形式中之一種),並探討它如何在不同時空裡,以不同方式參與了社會生活與個人主體性的建構。其中,認同建構方式、論述模式與社會權力再生產等諸層面,在社會變遷中的型態上的變化,是該書主要的檢視焦點。   而在該書結尾,我們也提到了新興宗教的議題。我們指出,新興宗教的性質,只能局部被放在父權社會權力再生產的面向裡來被看待。因為,相對於此,新興宗教創造出了一種新的行動範疇,並具有一些比傳統宗教團體更為激進的訴求或想像。筆者(20

09a︰402)指出︰   新興宗教,確實是明顯有異於本書所討論的三個次場域〔民間信仰、佛教、民間教派〕以外的新興場域,它奠基在民間教派已經產生的社會和宗教基礎上,隨著新時代的情境,而後又更激進的往一個新的社會行動範疇發展。在這個新的行動範疇裡,開始鮮明的出現了傳統宗教裡比較沒有的特質。這一個新的行動範疇,不完全同於傳統宗教次場域的變遷與適應,而是平行於傳統宗教次場域的當代變遷以外,而獨立出現的新場域。新興宗教團體之作為一個全新的行動場域,是以更適應於信徒的時代需要為訴求。而在傳統宗教以外,新興宗教團體到底還能夠在多大的幅度上,將新出現的這個宗教次場域的範圍有所擴張呢?這將會是一個亟待學者去

予以調查與分析的新課題。   但是,該書並未對此新範疇的內容有太多實質性的論述。事實上,筆者個人的研究不斷跨越在民間信仰、組織性宗教團體和各類新興宗教之間,一方面感覺到這三個領域間有明顯差異;一方面又感覺到它們彼此互補,且都是同樣歷史文化情境裡的產物。   有沒有可以貫穿在這不同領域之間,且一方面可以表達出其間差異性,而又能說明其互補性或內在動態性概念的工具呢?後來,筆者在研究材料的累積中逐漸發現,即使各領域間差異很大,但在民眾宗教(非菁英形式的宗教實踐)的範圍內,它們都涉及了場域變遷、價值的累積和交換,以及行動者的主動性和選擇性等問題。只不過,價值的累積和交換,確實有著各種形式上的差異和

變化,甚至於是相互競爭的狀態。   本書是嘗試以一些貫穿性的概念,來整合漢人宗教民眾實踐各個層面的作品。本書除各章有其具體的研究對象以外,全書首尾,則是引進了場域和資本的概念,以便具體說明宗教權力在不同時空社會領域裡的位置和作用。至於資本形式的考察裡,本書中則主要包含了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這兩個既有著極大差異,又有著某種互補性的概念範疇。而且,當我們主要使用靈性資本來理解當代台灣新興宗教,這也給我們一個較好的理論性位置來評估它的當代指向性。   象徵資本,表示宗教實踐具有創造正當性和公眾認可的作用;靈性資本則表示宗教實踐有著能超脫於現實社會困境,而創造出自我滿足的作用。前者的累積,在不同時

空中,經常是出於宗教達成了主要社會功能後,在個人與集體上所產生的連帶性的結果,通常也就是提高了個人身分與集體本身的社會正當性。至於有關靈性資本,在傳統社會它還僅是以一種靈性資源而存在,直到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才逐漸浮現出相關場域結構,和產生出這種新的資本形式,它通常和新興宗教的發生特別有關,但事實上傳統宗教裡的「宗教性」(religiosity)(宗教信仰的某種心智或情感結構)的變遷裡,也開始出現了具有這種資本形式的宗教實踐。   更具體來說,本書書名「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這裡需要先簡單範定一下書名中各名詞的意涵。   首先,民眾宗教(popular r

eligion),是指有異於菁英階層以外的大眾性的宗教生活與實踐。過去學界為了要突破「大傳統/小傳統」或「文本╱口傳」這樣的二分性視野,以及超越地方社會裡儒釋道這類宗教分野的無效性,因此引進「民眾宗教」一詞,希望能更有助於觀察日常生活裡宗教實踐的動態性。其基本意涵是指︰「不同於菁英的或是官方的那種被認為是比較精緻、有著倫理性關懷和所謂『理性』內涵的宗教,而另外在民間廣為存在著的各種比較通俗性的宗教活動」,本書繼續沿用了這樣的名詞。   第一章、中國宗教研究典範的繼承、轉移與競爭:實踐理論的展開在實質性進入經驗材料之前,本章想要先對漢人宗教研究的發展典範,進行背景性的鋪陳。由這個背景裡,我們

看到漢人宗教研究由結構功能論至實踐理論的研究視野的變化。這中間也歷經各類議題的爭議與調合,並有各種新的解釋框架的出現。最後,我們較集中地討論了實踐理論的新視野,在這個架構下,經由場域與資本的概念出發,有可能讓我們對於行動者的文化邏輯的觀察,一方面更具有主體性的視野,一方面也能照顧到集體性行為的制度性情境。這樣一個學術史背景的鋪陳,有助於開展本書後續幾章的討論。而為了文獻回顧上的便利與討論上的聚焦,我們刻意選擇了楊慶堃的中國宗教研究為主軸,他代表了社會學取向的結構功能論在中國宗教研究上的奠基。功能論的角度,確實有其分析上的優點,因為由社會功能出發,更能觀照到多神論漢人宗教傳統中的型態上極為龐雜,

功能卻相當具體的,各式各樣的漢人宗教實踐與聚合。而聚焦於楊慶堃的主要概念,也能讓整個學術史與概念史的討論更有立體感。以下,開始進行本章的討論。一、楊慶堃與中國宗教研究的轉向在現代性的衝擊中,基督宗教的宗教型態(有教義、組織、聖經和清楚具體的救贖論),早已成為一種強勢而被聲稱具有社會普遍性的理想型態(Asad, 1993: 1-27)。在這種文化或學術背景下,該如何對應性看待中國世界裡的宗教活動?又該如何以適當的學術語言或概念框架來理解漢人的宗教生活?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文化轉譯的問題。一個有趣的案例,專研中國唐宋時期神明信仰變遷的歷史學家Valerie Hansen (1990〔包偉民譯,199

9:11-12〕),回憶起她在台灣做研究的「初體驗」時這樣說:我以前一直以為中國人像我們一樣,是將宗教信仰分門別類的。因為我們西方人總將自己分成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或新教徒等,因此我想中國人也會是分別信仰佛教、道教或儒教的……出乎意料的是,我所碰到的所有中國人都並不是這樣將自己歸屬於某一宗教。而且,就我所知,他們既拜佛寺、道觀、又拜民間的祠廟。……〔他們〕只不過是在求一個「靈」的神而已。

介入化妝療法對長期照顧機構老年住民自尊及憂鬱之成效

為了解決宗教性religiosity的問題,作者李采婷 這樣論述:

背景老年人入住長期照顧機構需面對制式化照顧模式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也需 調適居住環境從家中轉換到機構的遷移壓力,可能出現低自尊及憂鬱等心理問題。研究顯示化妝療法可以透過外觀變美和保持更好的自我形象,幫助老年人 面對老化及疾病所帶來的心理問題,但對改善長期照顧機構老年住民的自尊及 憂鬱之成效尚不明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介入六週的化妝療法,對長期照顧機構老年住民自尊 及憂鬱之成效。方法本研究採類實驗性研究設計,於大台北地區長期照顧機構(養護型)進行收案,共招募70位研究對象,實驗組及對照組各有35位。實驗組介入六週化妝療法,一週一次,每次60分鐘,對照組則採常規照顧,兩組皆使用羅森柏格自尊感

量表(RSES)及老年憂鬱量表簡短版(GDS-SF)進行前測,並於第六週介入結束後進行後測。使用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及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檢視實驗組與對照組之同質性,再使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one wa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檢視介入化妝療法後之成效,若無法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則改用詹森內曼(Johnson-Neyman)法進行分析。結果研究結果顯示在介入六週化妝療法後,實驗組自尊平均分數從22.94分(SD = 6.12)提升至30.86分(SD = 3.18),達統計顯著差異

(p < .001);對照組自 尊平均分數由25.11分(SD = 2.40)下降至22.74分(SD = 1.98),且達統計顯著差異(p < .001)。實驗組在介入化妝療法後的自尊平均分數為30.86分(SD = 3.18),而對照組的自尊平均分數為22.74分(SD = 1.98),達統計顯著差異(p < .001)。使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one wa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 檢定介入化妝療法對長期照顧老年住民自尊的成效,結果顯示實驗組比對照組 老年住民有較高的自尊分數,此證實介入六週的化妝療法能提升長期照顧機構 老年住民自尊程

度。在憂鬱部分,實驗組憂鬱平均分數從8.77分(SD = 4.02)下降至5.11分(SD = 2.35),達統計顯著差異(p < .001);對照組憂鬱平均分數由7.77分(SD = 3.90)提升至8.54分(SD = 2.62),具統計顯著差異 (t = -2.867,p = .007)。實驗組在介入化妝療法後的憂鬱平均分數為5.11分(SD = 2.35),對照組在後測的憂鬱平均分數為8.54分(SD = 2.62),達統計顯著差異(p < .001)。使用詹森內曼(Johnson- Neyman)法檢定介入化妝療法對長期照顧老年住民憂鬱的成效,研究結果發現前測分數介於1至14分的長期

照顧 老年住民之中,對照組老年住民憂鬱的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實驗組老年住民憂鬱的後測分數,結果顯示介入六週化妝療法能改善長期照顧機構老年住民之憂鬱。結論 本研究結果證實介入化妝療法可提升長期照顧機構老年住民的自尊並改善憂鬱情形,建議未來可將化妝療法推廣至更多的長期照顧機構,以改善老年住民之自尊及憂鬱問題。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

為了解決宗教性religiosity的問題,作者DzongsarJamyangKhyentseRinpoche 這樣論述:

修持,不是要讓你「自我感覺良好」,那只是滿足了你世俗的自信心;修持,不是要讓你活得開心快樂,那只是曇花一現的幻覺。   「前行修持指引」集結精練了歷代大成就者的解脫心法,  它不只是一個進入高階修行的通關護照,  而是一切修行的重要基本功,  即使頂果.欽哲法王也終身不輟地反覆修持。 前行,開始學佛前的心理建設   在開始任何計畫之前,你一定有幾個值得你花時間、精力投入的原因。一旦打好這個心理基礎,你自然就會接著問:「那我應當先做什麼?」這是一個好問題,尤其對於希望成為佛教徒或想追求靈性成長的人而言,更有必要「慎於始」,因為這條探索之路,可能暗伏危機。 略過前行,就像開著拼裝車上路   前

行修持是一套完整的實修系統,對於佛法有由淺入深的次第教授,涵蓋所有佛教徒必須理解的基本觀念,既可提供對佛法有興趣的初學人當作基本功練習,而對於修行有成的佛教徒來說,也一樣能從中獲到無邊的法益。然而,現在很多人學佛,都愛趕流行,都很功利取向,不想從根基一步步紮實學起,一心只想快點從所謂的大法中學到一點皮毛,獲得一些好處。像這樣,放任還沒調伏好的心去修習大圓滿法正行,就像開著拼裝車上路,如何能一路安抵終點?此外,前行修持也是一套最適合現代修行人的學佛方式,你不用聽聞佛法的八萬四千個法門,就能在前行的心要中根據個人根器,有不同深淺的體悟和受益。 前行,最適合現代人的修心法門   面對浩瀚廣大的佛法世

界,前行修持提供了一個可以在忙碌俗世中自我修行的方便法門,讓有心參佛修持的人,可以依據自身的能力學習到佛法心要,當成日常修行。不管是出家僧眾或在家信眾,都能次第井然地按部就班修習、改變習性、調伏心念,即使不曾接觸過藏傳佛法的人,也能融通領受。本書中,特別指出修持前後的自我心理建設,以及可能經歷的種種挑戰。比如學佛的五種心態與四種態度: .五種心態:   1.培養面對真諦的意願:我們多數人在必須面對真相時,總是容易變得怨恨,然後從怨恨生出否認。比如明知道死亡是無可置疑且普遍的真諦,我們的慣常反應卻是假裝它不會發生——面對大部分其他難以下嚥、令人不安的真諦,我們也都是用這種態度對待。   2.克服

貧困心態:許多人都自覺心靈貧困,這是因為我們不停地欲求舒適與快樂。除非我們克服這種貧困心態,否則我們永遠會花大部分心力去確保更多個人的舒適與快樂,如此一來,要放下任何事情都變得非常困難。   3.對「聖財」要貪婪:為了獲取聖財(包括出離心、慈愛心、虔敬心與悲心),我們要加倍努力,佛法修行者對於他們所領受、研讀、修持的教法數量,永遠不該覺得夠多了,因為佛法之財是唯一值得擁有的財富。   4.與時間賽跑:這種心態對修持十分重要,不要說:「下周我要開始修持。」這多少意味著你有可能不會去做。一旦你理解了佛法修持就是跟你的驕慢與我執作對時,就會即刻開始修行。   5.依自己的能力而修持:我們修持什麼或我

們修持多少,基本上取決於我們的能力、工作與家庭的狀況,以及我們有多少時間能用來修持。這些完全都是合理的準則,即使在佛陀時代,他也如此地要求大家。一個人是否一定要成為比丘、比丘尼才能做佛教徒呢?絕非如此! .四種態度   1.如受傷之鹿的態度:如同一隻受傷的鹿尋找僻靜處療傷一般,找個離群之處,讓自己有時間與空間做修持。   2.如獅子的態度:如獅子一般勇猛,完全不理會任何困境或噩耗,因為它們只會吞噬你、令你分心,以至在未來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3.如風的態度:風對自己吹向何處是不加分別的。相同的,不要試圖招引好的狀況,或避開壞的狀況。   4.如瘋子的態度:像瘋子一樣,對任何世間八法不懷偏愛也

不憎恨;例如,不在意被讚美也不在乎被批評。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提到:我們的情緒及習氣如此強大,即使真諦在面前直視著我們,我們也看不見。因此,在開始追求快樂之前,必須先定義什麼是「快樂」真正的意義。如果你「快樂」的概念是要超越世間的喜好與欲望,而不只是名利的追求,那麼佛法也許就是你在尋覓的東西。然而,修持確實是一件令人挫折的事,極可能會傾覆你,讓你停止修持──而這是你必須不計一切代價都要抵擋的誘惑。 作者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1961年出生於不丹,被認證為蔣揚.欽哲.旺波(Jamya

ng Khyentse Wangpo)的轉世,自幼跟隨許多偉大的上師習法,特別親近的是頂果.欽哲(Dilgo Khyentse)法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在青年時期,便已開始從事弘法利生的事業,例如成立佛學中心、資助修行者,以及出版經典書籍,並到世界各地弘法。仁波切承繼了傳承上之宗薩佛學院及其閉關中心的弘法職責,於印度與不丹創立佛學院,並在澳洲、北美與遠東地區成立許多佛學中心。他所創立的「欽哲基金會」(Khyentse Foundation)更在近十年來以各種創意的方式,在全世界各地致力於護持佛法的工作。   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的有《近乎佛教徒》(親哲文化出版社)、其簡體字版《正見》

(友誼出版社)、《朝聖:到印度佛教聖地該做的事》(親哲文化出版社)、《佛教的見地與修道》(親哲文化出版社)與《人間是劇場》(親哲文化出版社)等,影響深遠。   仁波切也是聞名影壇的獲獎導演,親自撰寫並執導過《高山上的世界盃》與《旅行者與魔術師》兩部膾炙人口的電影,以及最新即將完成的第三部電影《VARA: the Blessing》(暫譯為《加持》)。 譯者簡介 姚仁喜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之弟子,曾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著作《近乎佛教徒》(親哲文化出版社)、其簡體字版《正見》(友誼出版社),以及《朝聖:到印度佛教聖地該做的事》(親哲文化出版社)。此外,還翻譯《普賢上師言教》(橡實文化)

。   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碩士,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曾多次受邀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與鹿特丹等國際建築展。   2007年榮獲國家文藝獎,並曾獲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遠東傑出建築設計獎、柏克萊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傑出校友等多種獎項。

血液透析患者的宗教、靈性健康與憂鬱之相關性探討

為了解決宗教性religiosity的問題,作者劉曉慧 這樣論述:

憂鬱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以往有關血液透析病患憂鬱與宗教或靈性相關的研究,多以西方基督信仰為背景,不同於西方信仰背景的台灣,是否有類似的發現值得深究。故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液透析患者的宗教、靈性健康與憂鬱之現況及相關性。本研究為橫斷式研究設計,採方便取樣以「某健康管理體系」之血液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共137名血液透析患者參與本研究(回收率為82%),其平均年齡為60.28歲、93.6%合併其他慢性疾病、男性佔多數(63.5%)、已婚者居多(69.4%)、中等教育程度者為多數(51.1%)、多數屬無工作者(65.7%)、以自己照顧自己者居多(86.9%)、主要經濟來源多數為個人所得(68.

6%)、透析年月數以「1年(以上)~5年」者佔多數佔49.7%;63.5%研究對象有憂鬱症狀,宗教信仰為「一度稱信教」者佔多數(57.7%)、大多數患者很少參與宗教活動、正負向宗教信念屬於中等得分(M=3.05,SD=0.61;M=2.62,SD=0.52)、靈性健康平均屬於中得分(M=3.26,SD=0.47)。年齡與憂鬱得分呈正相關(r=0.406,p=.000),初等教育(含)以下者憂鬱得分較高(F=8.406,p=.000),無工作者憂鬱得分較高(t=4.608,p=.000),主要照顧者是他人者憂鬱得分較高(t=3.304,p=.007),主要經濟來源是依賴他人者其憂鬱得分較高(t=

2.292,p=.023),透析1年(以上)~5年者的憂鬱得分較高(F=4.355,p=.015),合併慢性病數與憂鬱得分呈正相關(r=0.236,p=.005);宗教類別與憂鬱得分有顯著差異,無神論者憂鬱得分顯著高於一度稱信教者(F=6.707,p=.002),宗教活動與憂鬱得分呈負相關(r=-0.309,p=.000),宗教正向信念與憂鬱得分呈負相關(r=-0.324,p=.000)、宗教負向信念與憂鬱得分則呈正相關(r=0.458,p=.000)、靈性健康與憂鬱得分呈負相關(r=-0.657,p=.000)。階層迴歸分析結果顯示「靈性健康、合併慢性病數、宗教負向信念、透析年月數為1年(以

上)~5年」為影響血液透析患者憂鬱程度的重要預測因子,解釋56.5%總變異量。本研究結果顯示憂鬱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研究結果呼應西方基督文化背景的研究結果,即宗教信念、靈性健康為影響血液透析患者憂鬱程度的重要預測因子。未來醫護教育可融入宗教與靈性議題,臨床照護人員可以協助患者將宗教信仰及靈性資源當成疾病的因應與調適資源,降低憂鬱症狀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