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羅大陸鬥神再臨攻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斗羅大陸鬥神再臨攻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曉磊寫的 卑鄙的聖人曹操 1-10(大全集) 和的 掌故【全套12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斗羅大陸-鬥神再臨》公測,最新禮包免費分享並附兌換攻略!也說明:《斗羅大陸-鬥神再臨》是由《斗羅大陸》正版授權,動畫聲優原班人馬配音的魂獸獵殺3D鬥羅手遊。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印刻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最後網站鬥羅大陸鬥神再臨新手開局攻略/鑽石使用/金幣問題/陣容問題則補充:打魂環:唐烈/戴沐白,網易雲,刺血,比比東,阿銀。 然後叫對面不要坦克,上朱竹清或者奶媽。 專題:斗羅大陸鬥神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斗羅大陸鬥神再臨攻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卑鄙的聖人曹操 1-10(大全集)

為了解決斗羅大陸鬥神再臨攻略的問題,作者王曉磊 這樣論述:

曹操去世一千八百年來,曹操本人最服氣的曹操全傳 豪傑拚場,機智交鋒,一部男人版的「後宮甄環傳」! 讀者口碑盛讚,瘋狂銷售三百萬冊的曹操大全集     ◎全貌還原,細筆洞悉曹操的謀略、道德、情感與才情!   ◎戰場學問大,官場求生存,精準詮釋「忖度」一詞的歷史小說   ◎獻給所有三國迷和歷史迷最詳盡的曹操攻略本事   ◎文史學者、企業顧問、影劇名人、網路說書人等,聯名讚譽推薦   ◎當當網讀者好評刷破三萬則,好評率達99.4%     兩百萬字磅礡鉅作,揭露塵封千餘年的歷史心病   他是中國歷史上出手最快狠準的計謀家   他是三國電玩遊戲全平均能力最高的人物   聰明機智又貪才好色,野心爆棚

也心懷蒼生   他的敵人咒他,他的策士怕他,他的老婆都是搶來的   他的一生就是亂世生存法則的精準實踐!     三國題材歷久不衰,不管是小說、電玩、電視劇或電影各領域,情節自然精彩,人物刻畫傳神,其中最夯的群雄人物不外乎劉備與曹操了。劉備在三國演義的渲染之下,仁慈為懷、悲天憫人的良善形象自然吸引許多人的關愛;但被形塑成亂世之奸雄、奸詐狡猾、動輒屠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真的就是狼子野心、手段陰狠的梟雄嗎?在本套書中,我們將站在正史的角度,一窺曹操大傳,看他如何背負宦官後代的陰霾,在東漢末年朝野混亂的格局中脫穎而出;是怎樣的人格魅力和手段作為,讓許多原本瞧不起他出身的世家大族和頂尖人才們爭相

為他效命;又如何能在千年後,仍保持如此高人氣的祕密。如果你喜歡《三國演義》卻又不喜歡正史的瑣碎難讀,更不可錯過這部書,因為它用小說筆法的輕鬆易讀,讓我們更能貼近那個時代、人物的真實面貌。     各冊簡介     第一冊 青年縣令初試啼聲   當官的前一晚,他失手殺人   曹操的爺爺是宦官,在他懵懂的年紀,父親曹嵩已經是大鴻臚,位列九卿,位高權重,曹操可說是頂著官二代光環出生的,熱衷當官的曹嵩,一心想栽培兒子踏入政壇,他在權臣和宦官之間奔走,賄賂,兩面討好;然而,曹操並沒得到他想要的父愛,反倒是父親陰晴不定的情緒和算計,讓他無所適從。     曹操十九歲當上縣令,他治理有方,能籠絡人心,又抗詔

免除徵兵,廣受縣民愛戴。但是長期受到父親曹嵩的「薰陶」,使他對「能屈能伸大丈夫」這句話有了深刻的體悟;終於,在「閹宦遺醜」陰影干擾下自卑且自傷的曹操,如東漢名嘴許劭所評「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在紛亂的世局中踏上了一代梟雄的不歸路。     第二冊 鎮壓黃巾起義,理想破滅   這個世道,光有才能沒有用!     曹操二次出仕,任議郎坐了兩年冷板凳,眼見漢靈帝驕奢淫逸,朝政昏聵,黃巾起義如熊熊烈火般蔓延,大漢王朝已深陷更加艱難的泥淖。曹操領兵打仗,除了黃巾頭兒,卻又殺了無數的無辜百姓。此時,汝南陳逸來訪,邀他加入廢昏君、另立宗室合肥侯為帝的計畫!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逼宮,漢帝劉宏駕崩,

新君登基,大局安定,但袁紹等人還有心願未了,那就是清除黨錮的幫凶和十常侍。然而大將軍何進不肯決斷,袁紹便拉曹操一同謀劃──清除宦官和外戚,由士人輔保天子。袁紹的餿主意引來了老兵痞董卓,他看上了九歲的劉協,趁亂奪走了傳國玉璽,踢走哭哭啼啼的皇帝劉辯,他要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三冊 起兵征討董卓,雄心暗起   滅黃巾,據兗州,曹操94狂!    董卓廢劉辯另立劉協為帝,幽殺太后,屠戮百官。袁紹先跑了,曹操也踏上了九死一生的亡命之路。蹇途中遇老丈呂伯奢收留,生性多疑的曹操竟殺了他一家老小!待回到沛國譙縣老家,方知曹嵩早就帶著家人遷往陳留避難,於是他直奔陳留,決心和關東諸州合力征討董卓。    

 十萬討董大軍各擁其主,都怕領兵輕進先遭暗算;曹操和鮑信兄弟率軍西進衝鋒成皋,卻在滎陽吃了人生中第一場大敗仗,人馬死傷殆盡,改投袁紹麾下,乘勢入主兗州。     第四冊 挾天子以令諸侯,獨攬大權   貪才好色的全民公敵!   曹操接獲天子詔書,將營救天子東歸洛陽視為第一要務,他掃平黃巾餘黨、震懾袁術。天時地利人和,曹操順抵洛陽,表面勤王,實則要把朝廷遷到豫州許縣,坐擁實權,在四十二歲這一年,他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     話說劉備、袁紹、呂布三人在徐州的勢力消長變化萬端,戰敗的劉備來投奔曹操。曹操對這個賣草鞋的小子頗感興趣,明明是個小角色卻有獨特的魅力,吸引許多大人物傾心與他。待見到

劉備本人,不禁在心中讚他相貌出眾;之後他又見到了朝思暮想的關羽,曹操絲毫不掩拉攏之意,但人家關羽的意思也很明確──就是要死心塌地跟著劉備……。     第五冊 以少勝多的千年經典,官渡之戰   最會收攏人心的高手就是贏家   經過多年征戰,曹操和袁紹仍相持不下。只待袁紹解決公孫瓚,曹操幹掉呂布,北方大地誰是霸主,態勢就很明朗了。   曹操計劃一統中原的list順序是這樣的:荊州劉表、江東孫策、淮南袁術、南陽張繡──江北袁紹!     曹操以大將軍袁紹勾結袁術索取傳國玉璽圖謀不軌為由,上表要皇帝劉協下詔討伐,但皇帝根本懶得聽。就在曹操揮軍北伐袁紹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代誌大條了!劉備占據下邳自立門

戶,孫策在江東虎視眈眈,更令曹操不敢置信的是,天子劉協不滿老曹的獨斷專行,準備趁他提兵北上時宣布「誅此狂悖之臣」。大臣和宗室謀反,不但要除掉曹操,還擬另立王子劉服為帝!曹操一邊派夏侯淵追擊劉備,一邊要張遼說服關羽獻下邳城投降,又與袁紹在官渡交鋒、死纏爛打,一路計殺群雄!     第六冊 滅袁紹統一北方,野心爆棚   坐收鄴城,哭弔袁紹,用盡心計   官渡戰敗,倉亭再敗,兩場惡戰終於送了袁紹的命。曹操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原霸主,而袁紹的燕趙之師再無昔日雄風。袁紹的二個兒子袁尚袁譚爭權,讓曹操坐收漁利;但是當荊州別駕劉先奉劉表之命來到許都朝覲天子時,乘機歷數曹操之過,曹操耐著性子沒當場發作,以為這樣就

能安撫天子劉協。沒想到劉協獨自留下曹操時,手指龍案道:「曹愛卿,你若真願意全心全意輔保朕,就請讓朕乾綱獨斷吧!若是不願輔保朕,就請高抬貴手放我走吧……這個位子你來坐!」曹操被天子的舉動嚇到了,他連滾帶爬出了大殿,心想再也不要來許都皇宮了!     第七冊 現場直播,赤壁之戰   慷慨當歌後才知騎虎難下   曹操力排眾議出塞遠征,擊敗少數民族烏丸、逼降遼東公孫康,結束了北方戰亂;劉表病逝、劉琮歸降,征伐荊州的過程也很順利。這讓曹操胸有成竹,他廢三公、殺孔融,自任丞相,意欲篡漢稱帝。然而由於缺乏水軍經驗,在長江赤壁一戰慘敗給孫權。從此之後,曹操、孫權、劉備三分天下的格局也成型;緊接著袁術餘黨叛亂、

西蜀劉璋斷交,西涼諸部也蠢蠢欲動。     就在此時,曹操之子曹丕、曹植之間的奪嫡之爭,也悄然展開。     第八冊 曹操暮年急竊國,曹丕曹植急相煎   擁兵恃權,曹操晉位魏公   建安十五年,曹操寫了一篇《讓縣自明本志令》,詳述了自己的仕途經歷,也首次向世人剖白自己的心跡。他說自己身為宰相,強調會永遠忠於漢室社稷。表面上曹操讓出三縣二萬戶,實則朝廷恩封他三個兒子曹植、曹據、曹林為侯,一點也沒吃虧。     曹丕坐鎮鄴城,後經劉備入蜀、冀州之亂,被老爸曹操罵到臭頭,也因此暗暗把弟弟曹植當成對手,開始了兄弟鬩牆「相煎何太急」的序幕。     曹操任命酷吏楊沛為鄴城令,嚴刑峻法讓曹營新貴和河北縉紳

噤若寒蟬。曹操懲治貪賄並沒有太大成效,他自己籌備興建的銅雀臺還高高矗立在鄴城西北苑囿之內呢!     建安二十一年,董昭向天子劉協提出恢復禹貢九州之議。恢復九州一旦恢復,曹操立刻就會恢復五等爵,不但官位遠邁百官,就是爵位也絕無僅有。董昭等人推舉曹操進爵「魏公」,但荀彧反對;不久之後,正好曹操南征孫權,派荀彧到譙縣犒軍,荀彧因病留在壽春,憂鬱而死。     第九冊 千古之謎,曹操為何棄曹植立曹丕   老爸出題,公子接招   既愛江山又愛美人的曹操,子嗣甚多,但最得他寵愛的曹沖死後,「誰是接班人」就一直讓他很困擾。曹植自幼喜好詩書通曉經籍,生性灑脫熱衷風雅,活脫脫是年輕曹操的翻版;曹丕對政務認真,

也很會揣摩老爸的心思,繼位的企圖心很強。曹操表面不動聲色,暗中卻經常出難題給兩個兒子進行測試。幾番考驗,曹操屬意曹植;力挺曹丕的大臣們雖不以為然,也不敢多說什麼。     就在曹丞相立嗣定調之際,傳來劉備已死的好消息,曹操於是準備再征江東,結果匆匆敗兵,徒勞一場。為了鞏固權力,他更進一步廢殺伏皇后,威逼天子劉協,把魏公這個位子坐得更穩。但是世事情總是難料,有一好沒二好,曹操發現楊修幫曹植在「考試」中作弊,於是他對立嗣一事又起了動搖之心。     大耳賊劉備根本沒死,不但沒死,還越混越好。曹操是個停不下來的人,二話不說出征漢中要壓制劉備。剛開始很不順利,沒想到就在準備撤軍的那一晚,「霧」打「霧」

撞地在大霧中打個個勝仗,平定漢中。這不是天意,什麼是天意!可是曹操認為蜀中之地險峻難進,心理建設不足,竟然決定撤軍,回到鄴城。     步入暮年的曹操,統一天下的目標依舊遙遙無期;兩個兒子到底哪個有能力繼承他的霸業,又一直搞不定。表面上看來,曹操已位極人臣,離稱帝只差一步,但這一步就是找不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跨過去!老曹的偏頭痛不時發作,而且又有小中風的症狀,國事家事亂如麻……曹操究竟能否善終,還在未定之天。     第十冊 大結局,梟雄的宿命   若有天命,寧為周文王   曾經高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曹操不可避免地步入暮年,統一天下的目標依舊遙遙無期。大瘟疫毀滅生靈無數、南征孫權再度無功而返

、功勳老將夏侯淵戰死、關羽水淹七軍、魏諷鼓動叛亂,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曹操終於向現實低頭,選擇在「君不君臣不臣」的位置上結束一生。另一方面,在賈詡、陳群、司馬懿等幫助下,曹丕最終擊敗曹植登臨太子之位,沒想到曹彰卻因平叛烏丸異軍突起,成了另一個有力的競爭者……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於洛陽。他臨終之際有何令人感慨的遺囑?曹丕兄弟間又有怎樣的最後爭鬥?鄴城、許都、洛陽三地的臣僚如何渡過政權交接的危機扶曹丕上位?一代奸雄曹操又給那個時代乃至後世留下了怎樣的影響呢?   豪情推薦     朱祖德(歷史學博士;《三國人物特寫-—你所不知道的三國英雄》作者)   呂秋遠(律師)   祁立峰(中興大

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果子離(作家)   柳豫(說書人)   洪雪珍(yes123求職網 資深副總經理)    普通人(《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看的三國史》作者)     陳乃榮(全能創作才子,《終極三國》演員曹操)   陳茻(國文教師)     陳啟鵬(歷史作家、媒體專訪歷史名師)   馮翊綱(「相聲瓦舍」團長暨創意總監)   蔡宇哲(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賴以威(數學作家)   劉政和(台灣光榮特庫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鄭立(香港企業家)     龔敏惠(《終極三國》編劇統籌)   (依姓氏筆畫排列)

斗羅大陸鬥神再臨攻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斗羅大陸#鬥神再臨#即將推出#魂師對決#斗羅大陸3D魂師對決#首抽推薦#小舞#唐三#史萊克七怪#每日必做#新手#懶人包#羈絆#宗門#角色配置#武魂#魂技#加點#無限技能斬殺流#邪月#奧斯卡#鬼魅#劍塵心#戴沐白#朱竹清#風笑天#邪月#火舞#自選魂師#自選SSR#比比東#皇家獸獵場#皇家激勵#千仞雪#月關#鬼魅#白沉香#寧榮榮#唐昊#阿銀
這款即將在台灣推出,雖然感覺還要一點時間,雖然之前已經有展開封測過
------------------------------------------------------------------------------------------
MintCat薄荷貓 game(手機遊戲):https://www.youtube.com/c/Mintcat99
薄荷貓正在玩(遊戲時事和新聞):https://reurl.cc/l0Gm2Y
薄荷草上有隻貓(遊戲紀錄):https://reurl.cc/8ydERX

【直播Live】
❤開台時間以DC公告為主
❤歐付寶斗內:https://reurl.cc/X61Daa
------------------------------------------------------------------------------------------
Discord:https://discord.gg/k56RfcZ
遊戲Line社群:https://reurl.cc/yEVpnO
薄荷貓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intcat99
薄荷貓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tcat1113
工商合作來信邀約:[email protected]
------------------------------------------------------------------------------------------
期待遊戲上架嗎?盤點歷史上那些維修爆久的遊戲
https://youtu.be/wTtvFfCK0dA

2021年也太多新手機遊戲了吧!幾款薄荷自己私心推薦 全球尚未推出的手機遊戲
https://youtu.be/Pn5ZVcY9xrk
 
負評滿天飛?《Cyberpunk 2077》的缺點到底有哪些?到底值不值得購買?
https://youtu.be/hRd8VO-VHJE

超級致敬?遊戲風格抄襲《返校》?還以為返校出續作呢~
https://youtu.be/ZkRanM1w3SA

像素風格遊戲正夯?推薦2020年像素風格手機遊戲
https://youtu.be/jTdkZ0jQ5JI
------------------------------------------------------------------------------------------
#最新 #手遊 #轉蛋 #介紹 #試玩 #攻略 #動畫 #下載 #電玩 #遊戲 #事前登錄 #無課 #新手 #首抽 #新手首抽 #推薦 #刷首抽 #SSR #角色 #卡池 #2021手遊 #無課玩家 #課長 #玩法 #基本操作 #MMO #RPG #ARPG #MMORPG #商城 #坐騎 #事前登入 #巴哈

掌故【全套12冊】

為了解決斗羅大陸鬥神再臨攻略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本套書為《掌故》雜誌七十期完整復刻精裝版,套書分十二冊,第一冊為《掌故》第一期到第六期、第二冊為《掌故》第七期到第十二期、第三冊為《掌故》第十三期到第十八期、第四冊為《掌故》第十九期到第二十四期、第五冊為《掌故》第二十五期到第三十期、第六冊為《掌故》第三十一期到第三十六期、第七冊為《掌故》第三十七期到第四十二期、第八冊為《掌故》第四十三期到第四十八期、第九冊為《掌故》第四十九期到第五十四期、第十冊為《掌故》第五十五期到第六十期、第十一冊為《掌故》第六十一期到第六十五期、第十二冊為《掌故》第六十六期到第七十期|   《掌故》月刊於一九七一年九月十日創刊,至一九七七年六月十日終刊。就七十期

《掌故》月刊的內容來看,大概可分為以下十類,分別是:A現代史料、B人物春秋、C祖國神遊、D各地風俗、E奇才異能、F戲劇小品、G文藝史話、H文物書畫、I長篇連載、J其他。其中以「現代史料」、「人物春秋」、「長篇連載」為主,其中「長篇連載」也是以前兩項為寫作對象,   本書有許多文章是一手見證的,如翁照垣的〈「一二八」淞滬血戰史〉(第五期)、鄭修元的〈軍統局內幕〉(第六―八期),而尤其是王覺源的〈留學孫逸仙大學往事〉(第十九、二十期、二十二)和關素質的〈莫斯科孫大東大見聞〉(第四十三至四十八期)是可以對著看的。其中嵇康裔的〈隣笛山陽〉(第十四期)是篇很重要的文章,他寫出作家穆時英的「附逆」或是間

諜之謎。名報人卜少夫認為,穆時英的「附逆」,和胡蘭成的關係最大。《掌故》月刊在香港七〇年代前後的文史雜誌,扮演著一定的角色,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本次在絕版五十年後重新彙齊復刻出版,以供研究。 本書特色   1.《掌故》雜誌原書七十期,今完整復刻,整合為十二冊,穿線精裝,絕版五十年後重新集結出版。另編七十期的總目錄,當中有文章名、作者名、刊登的期數、頁碼等,檢索極為省時便利。   2.《掌故》集中在民國史料的蒐集上,從「人」和「事」兩方面下手,將耆老們的口述或寫作的資料加以整理發表,時空則從民國肇興以迄大陸「文革」初期,可作為研究現代史的珍貴資料。   原發行者簡介 掌故出版社

  岳騫創辦的《掌故》月刊於一九七一年九月十日創刊,至一九七七年六月十日終刊,出了七十期。岳騫本名何家驊,筆名有:越千、方劍雲、鐵嶺遺民等等。他是安徽渦陽人,一九四九年前後赴臺,在五〇年代回香港。曾任香港中國筆會會長、秘書長。岳騫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報導文學及傳記,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有《中蘇關係史話》、《水滸傳人物散論》、《八年抗戰是誰打的》、《瘟君夢》、《偽滿州國興亡秘史》、《紅潮外史》、《毛澤東出世》、《瘟君前夢》、《瘟君殘夢》、《妖姬恨》、《滿宮春夢》等等。 主編者簡介 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

、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多少往事堪重數:百年歷史餘溫(1890-1990)》、《情義與隙末──重看晚清人物》等十數本著作。   《掌故》全套七十期總目錄 |第一期 「九一八」專號| 發刊詞/本刊 「九一八」四十年/編者 抗日民族英雄馬占山/楊潔如 「九一八」事變時關東軍

將領名單/資料室 馬占山部隊遭遇記/高山安吉作 陳嘉驥提供 苗可秀生平事略/孫偉健 「九一八」事變時日本內閣閣員名單/資料室 我所知道的東北義勇軍/黃恆浩 「九一八」時張學良在做甚麼/東北舊侶 馬君武與「哀瀋陽」/畏之 「九一八」事變關東軍司令官佈告/資料室 混世魔王郭堅/石公 韓復榘的一生/正平 李大釗魂斷燕京/古厂 延安點驗共軍記/楊蔚 第八路軍官佐題名錄/資料室 鄭繼成刺殺張宗昌/鐵嶺遺民 禮拜六派的興起和衰落/陳敬之 張勳復辟始末/矢原愉安 馮玉祥將軍傳(一)/簡又文 周恩來評傳導言/嚴靜文 九月十八日事變以前遼吉黑三省駐軍之兵種數量表 費子彬先生八秩雙壽序並頌 編餘漫筆/編者 |第

二期 辛亥革命六十周年專號| 辛亥革命六十年/編者 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成立宣言/資料室 武昌起義三日記/吳醒漢 辛亥革命時獨立將校決死團的一段故實/王振民 時逢佳節悼故人─武昌三烈士/李仲華 辛亥南昌光復及李烈鈞督贛/琴聲 國慶日溯促致辛亥革命成功的國外朋友/所聞 武昌首義一大疑案/史劍非 辛亥首義之地─武漢三鎮/李雁蓀 焦達峰其人其事/孫受天 張彪發跡史/芝翁 陳儀與湯恩伯/徐復觀 武昌首義九角旗的故事/吳琨煌 記共黨總書記向忠發之死/曾托 定時彈炸斃徐老虎/鐵嶺遺民 石友三與高樹勛/正平 一次「○○七」式的經歷/鄭修元 鴛鴦蝴蝶派大師徐枕亞/陳敬之 滿洲國實業、外交大臣張燕卿/天涯客 白狼

真人真事/王天從 不可思議的我見我聞/宋希尚 張勳復辟始末(二)/矢原愉安 馮玉祥將軍傳(二)/簡又文 周恩來評傳(二)/嚴靜文 謙廬隨筆/矢原謙吉遺著 陳炳謙片語拓闢白克路/胡憨珠 編餘漫筆/編者 |第三期| 馮炳南歷經奮鬥成功史/胡憨珠 吳祿貞一死關大計/黃亦孚 吳祿貞壯志未酬/東瀛舊侶 梁鎮英刺殺吳祿貞/段醒豫 第一顆鐵路巨星詹天佑/李寶容 郭松齡倒戈之失敗及其影響/王盛濤 紛擾局面談林長民/文雪 江亢虎一生亂撞/政海閒客 記孫桐萱兄弟/正平 拓殖英雄王同春/莊練 四庫全書及影印本末/李寓 劾顧案始末/岳騫 陳顒菴先生的生平及其讀嶺南人詩絕句(上)/余少颿 青樓才子畢倚虹/陳敬之 周神

仙的五鬼搬運法/謝厚清 閒話宛西/陳舜德 抗戰期間最轟動的間諜案/司馬亮 南沙紀行/張維一 六十年來的國史整理/周少左 馮玉祥將軍傳(三)/簡又文 辛亥光復樓題壁詩八首/梁寒操等 周恩來評傳(三)/嚴靜文 張勳復辟始末(三)/矢原愉安 謙廬隨筆(二)/矢原謙吉遺著 劉侯武先生小傳/鄭顥 月蘿館隨筆/恬園 編餘漫筆/編者 |第四期 香港淪陷三十周年專號| 香港戰役始末/編者 日軍三十三軍進攻香港部隊區分概要/資料室 日軍香港登陸攻擊之部署/資料室 「香港之戰」大事日誌/資料室 「香港之戰」英、日軍之實力/資料室 「香港之戰」英、日軍之傷亡/資料室 日據時期香港總督磯谷廉介/資料室 日軍香港攻略

作戰經過圖/資料室 協助香港抗戰及率英軍突圍經過總報告/陳策遺稿 策叔突圍詳記/簡又文 徐亨吉人天相/一知 蔡松坡材略冠當世/吳蕤 張作霖學良父子與日本的恩怨/譚逸 戴笠生前死後/筱臣 憶李麥麥(上)/鄭學稼 赤腳大仙丁文江/覺初 九龍歷險記/陶希聖 武功奇絕的郭錦如/蔡策 李涵秋一覺揚州/陳敬之 陳顒菴先生的生平及其讀嶺南人詩絕句(中)/余少颿 馮玉祥將軍傳(四)/簡又文 周恩來評傳(四)/嚴靜文 張勳復辟始末(四)/矢原愉安 謙廬隨筆(三)/矢原謙吉遺著 月蘿館隨筆(二)/恬園 編餘漫筆/編者 |第五期 「一二八」淞滬抗戰四十周年專號| 「一二八」淞滬血戰史/翁照垣 十九路軍全體官佐題名

錄/資料室 第五軍全體官佐題名錄/資料室 日本侵滬陸海空軍實力統計/資料室 淞滬戰役我軍官佐士兵傷亡失蹤統計/資料室 淞滬戰役我方戰區民眾傷亡失蹤統計/資料室 淞滬戰役敵軍官佐士兵傷亡統計/資料室 淞滬戰役始末大事日誌/資料室 抗日英雄翁照垣將軍傳/丘國珍 中華民國開國史話/史述 曾特拳打梁龍記/旁觀者 羅文幹逝世卅周年/筱臣 江一平海隅重逢記/胡憨珠 憶李麥麥(下)/鄭學稼 關於國父的生日/溫德文 陳顒菴先生的生平及其讀嶺南人詩絕句(下)/余少颿 馮玉祥將軍傳(五)/簡又文 周恩來評傳(五)/嚴靜文 容閎─留學生的聖人/李寓 張勳復辟始末(五)/矢原愉安 昆明大觀樓記遊/田雨 謙廬隨筆(四)

/矢原謙吉遺著 月蘿館隨筆(三)/恬園 編餘漫筆/編者 |第六期| 慈禧太后將釣魚台賞給盛宣懷/編者 釣魚台的地理圖說/盛恩頤 由陳毅之死說到三十年前「新四軍事件」(一)/岳騫 我心目中的冰心老師/李素 陳璧君的牢獄生涯/用五 我在蘇聯見到李德全/蘇客 軍統局內幕(上)/鄭修元 長沙歷次會戰的勝敗/胡養之 「長毛狀元」王韜/莊練 香港的沉痛往事/盧幹之 中山先生與頭山滿/張公懋 孫仲瑛的革命詩話(一)/恆齋 一個親眼得見的鬼故事/雪安 厚黑教主李宗吾/何平 永樂大典滄桑/周行 「烤羊全席」與「洗汗澡」/蔡電 張作霖與溥儀的恩怨/天涯客 馮玉祥將軍傳(六)/簡又文 閒話財神/張漢雄 周恩來評傳

(六)/嚴靜文 張勳復辟始末(六)/矢原愉安 太平簫鼓萬家春/范月樵 編餘漫筆/編者 |第七期 「滿洲國」成立四十週年專號| 「滿洲國」的遞嬗/鐵嶺遺民 「滿洲國」的政治制度/關外漢 「滿洲國」的主宰─關東軍/華仁友 「韓青天」與「如此之韓青天」的由來/燕南客 淮上人豪柏文蔚/靜齋 殷汝耕落水前後經過/芝翁 由陳毅之死說到三十年前「新四軍事件」(二)/岳騫 漫談八陣圖/黎凱旋 別動總隊之回憶/筱臣 常德會戰與濱湖形勢/胡養之 軍統局內幕(中)/鄭修元 我和陳友仁博士的交往/吉田東佑 馮玉祥將軍傳(七)/簡又文 「滿洲國」兩惡人/岳騫 周恩來評傳(七)/嚴靜文 張勳復辟始末(七)/矢原愉安 謙

廬隨筆(五)/矢原謙吉遺著 編餘漫筆/編者 |第八期| 青年之神鄒容/吳蕤 「三二九」革命史話與詩篇/桂梅 碧血黃花談趙聲/吳化鵬 吳芝瑛與潘達微俠義千秋/林斌 軍統局內幕(下)/鄭修元 黃花崗之役唯一臺籍烈士羅仲霍/周開慶 太原保衛戰/劉棨琮 太原五百完人史詩三篇/喬家才 台兒莊戰役隨軍記/胡瑋 記濰陽雙忠─張天佐與張髯農/劉仲康 陳獨秀先生的晚年/鄭學稼 四川自貢的鹽井/莊練 馮玉祥將軍傳(八)/簡又文 陳懷民肉彈擊敵/岳騫 孫仲瑛的革命詩話(二)/恆齋 周恩來評傳(八)/嚴靜文 張勳復辟始末(八)/矢原愉安 謙廬隨筆(六)/矢原謙吉遺著 尹奉吉一彈殲羣魔/鐵嶺遺民 香港詩壇/楊南孫等

編餘漫筆/編者 |第九期| 琉球二次亡國痛言/岳騫 琉球是怎樣斷送的/李則芬 琉球主權考/王丕承 革命元勳馮自由/簡又文 張自忠成仁取義/劉棨琮 為張自忠將軍報仇記/馬增福 為琉球人喝采/唐漢 金石論交卅載餘謝冠生與劉師舜/劉己達 民國好官丁春膏(上)/關山月 由陳毅之死說到三十年前「新四軍事件」(三)/岳騫 燕京舊夢(校史與校園)/李素 龔德柏死裏逃生/曾燕萍 香港大學中文系與英人林仰山教授/盧幹之 十八軍梅春華案始末/剡曲老人 介紹「八正道釋義」/道光 抗戰前中日間「成都事件」經過/華生 馮玉祥將軍傳(九)/簡又文 周恩來評傳(九)/嚴靜文 張勳復辟始末(九)/矢原愉安 孫仲瑛的革命詩話

(三)/恆齋 謙廬隨筆(七)/矢原謙吉遺著 香港詩壇/蘇甫等 編餘漫筆/編者 |第十期| 慘烈的衡陽保衛戰/胡養之 衡陽保衛戰的「真相」/華仁友 沈定一的一生/高越天 雲南大理的地理景色/黃偉達 施劍翹忠孝雙全/鐵民 傳奇人物張競生博士/司馬千 瞿秋白臨死哀鳴/高雷 我所認識的瞿秋白/蔡孝乾 多餘的話/瞿秋白 瞿秋白的最後一段日子/楊之華 瞿秋白訪問記/李克長 少年同學江湖老/筱臣 由陳毅之死說到三十年前「新四軍事件」(四)/岳騫 孫仲瑛的革命詩話(四)/恆齋 白蛇傳的另一傳說/伍逢 馮玉祥將軍傳(十)/簡又文 【附錄】「首都革命」與日本關繫之謎 周恩來評傳(十)/嚴靜文 謙廬隨筆(八)/矢

原謙吉遺著 香港詩壇/張方等 編餘漫筆/編者 |第十一期| 日人對侵華往事的歪曲說法與自供/芝翁遺著 「七七」回憶錄/王冷齋 朱執信知行合一/吳相湘 鄧演達和國民黨左派/用五 鄧演達身後是非/曉村 九戰區最後游擊部署/胡養之 讀章太炎先生家書/陳鳳翔 日本侵攻香港時之忠義慈善會/雲煙 清末監國攝政王載灃的一生/高石 燕京舊夢(二)/李素 蹂躪汝城數十年的職業匪犯胡鳳璋/覺初 民國好官丁春膏(下)/關山月 馮玉祥將軍傳(十一)/簡又文 周恩來評傳(十一)/嚴靜文 孫仲瑛的革命詩話(五)/恆齋 張勳復辟始末(十)/矢原愉安 謙廬隨筆(九)/矢原謙吉遺著 香港詩壇/亦園等 編餘漫筆/編者 |第十

二期| 我與蔣經國/劉己達 空軍之神高志航/黃大受 八一四戰績輝煌/李皎 草莽將軍孫殿英的生平/芝翁遺著 八百壯士的謳歌/盧克彰 當代李龍眠─蕭立聲/岳騫 燕京舊夢(三)/李素 曲折離奇的「藏本事件」/劉征鴻 辛亥前的革命書、報/史述 馮玉祥將軍傳(十二)/簡又文 周恩來評傳(十二)/嚴靜文 張勳復辟始末(十一)/矢原愉安 謙廬隨筆(十)/矢原謙吉遺著 香港詩壇/李漁叔 編餘漫筆/編者 |第十三期| 「掌故」的掌故/岳騫 朱執信先生虎門殉難/恆齋 從「九一八」到滿洲國的登場/矢原愉安 從武漢失利到長沙大火/胡養之 袁寒雲才氣橫溢/芝翁遺著 黃浦灘一個傳奇性人物─王曉籟/高石 王國維與羅振玉/

莊練 草上飛/岳騫 憶北平天津雜耍/傅文清 長白山中採猴頭/田雨 憶許世英/龔德柏 篤行實踐的許靜仁夫子/黃伯度 燕京舊夢(四)/李素 陸建章與馮玉祥/關山月 馮玉祥將軍傳(十三)/簡又文 周恩來評傳(十三)/嚴靜文 謙廬隨筆(十一)/矢原謙吉遺著 香港詩壇/王質廬等 編餘漫筆/編者 |第十四期| 從國號、國璽、國旗、國歌、國都看「中華民國」六十年來國家多事/司馬我 武昌首義的三武/芝翁遺著 陳少白先生之高風亮節/恆齊 我與孫殿英共事經過/樂素後人 李抱冰防守馬當內幕/胡養之 現代東方朔─王克明/岳騫 知堂老人的晚年/胡士方 鄰笛山陽/康裔 李烈鈞湖口討袁六十年紀念/史述 翠微峰孤軍抗共殉節

不屈的黃鎮中將軍/鐵民 南昌滕王閣之憶/道南 「生張飛」張瑞貴英雄伉儷/野鶴道人 細說「長征」(一)/龍吟 馮玉祥將軍傳(十四)/簡又文 周恩來評傳(十四)/嚴靜文 燕京舊夢(五)/李素 謙廬隨筆(十二)/矢原謙吉遺著 中華民國與「四大寇」/七九叟冼江 香港詩壇/亦園等 編後話/編者 |第十五期| 國父與我/冼江、劉光業 談談徐志摩 王賡其人其事/關山月 陸小曼與翁瑞午之死/芝翁遺著 我怎樣取得田中奏章/蔡智堪遺著 從「九一八」到滿洲國登場(下)/矢安愉安 孤忠耿耿胡思敬/劉己達 親臨其境話閩變/陳祖康 國術泰斗杜心五 海軍上將楊林莊事略(上)/楊際泰 江山何處悼秋魂/葉以熾 萬里金湯話河西

/塞北 燕京舊夢(六)/李素 細說「長征」(二)/龍吟 馮玉祥將軍傳(十五)/簡又文 周恩來評傳(十五)/嚴靜文 謙廬隨筆(十三)/矢原謙吉遺著 香港詩壇 編餘漫筆/編者 |第十六期| 日本南京大屠殺紀實/資料室輯 西安事變親歷記/萬耀煌 太平洋之戰的台前幕後/司馬我 太平洋戰爭時日人在香港演「捉放」之真相/煙雲 國共在臺最大規模的一次間諜戰/葛天民 李大釗小傳/駿馬 關仁甫百歲冥誕/一佛 胡子靖先生百年祭/筱臣 海軍上將楊樹莊事略(續)/楊際泰 黎烈文貧病而死/湯熙勤 蘇水波的塑形藝術/郭芳政 峨眉的名勝古剎/文鑑 燕京舊夢(七)/李素 細說「長征」(三)/龍吟 周恩來評傳(十六)/嚴靜文

馮玉祥將軍傳(十六)/簡又文 謙廬隨筆(十四)/矢原謙吉遺著 香港詩壇/李長風等 編餘漫筆/編者 |第十七期| 南京大屠殺真相/關山月 汪精衛脫離重慶始末記(上)/用五 一二八淞滬抗日的回憶/徐義衡 一二八的一些紀念品/徐義衡珍藏 抗戰末期的西南大撤退/胡養之 三次北伐縱橫談(上)/譚逸 胡家鳳哀榮錄/劉己達 悼念程野聲神父/盧幹之 福建第一任都督孫道仁/芝翁遺著 中國氣功名家盧世興/文山 水滸遺蹟在杭州/謝吉 徐錫麟刺恩銘始末/資之 周恩來評傳(十七)/嚴靜文 實幹政治家潘宜之/劉道平 細說「長征」(四)/龍吟 折戟沉沙記林彪(一)/岳騫 謙廬隨筆(十五)/矢原謙吉遺著 李思浩貧病死上海

/之公 現代文獻/本刊資料室輯 香港詩壇/李長風等 編餘漫筆/編者 |第十八期| 朝陽坡事件/關山月 汪精衛脫離重慶始末記(中)/用五 三次北伐縱橫談(下)/譚逸 沈鴻烈與山東/劉道平 宋淵源與閩軍/許清瑞 西安事變後殉難的王以哲/王盛濤 人物軼事叢談/天爵 滇中印象記/胡養之 蘇聯在臺間諜案/蕭魚 欣聞「琉球歷代寶案」孤本出版/楊仲揆 談京韻大鼓/汪季蘭 姑姑筵與黃敬臨/李梅 牛年談浙東的牛鬥/黃衫客 畬民的社會習俗/藍天 燕京舊夢(八)/李素 周恩來評傳(十八)/嚴靜文 梁山泊滄桑談/莊練 當代班超楊增新/廣祿 居安思危談地震/陳聯津 細說「長征」(五)/龍吟 折戟沉沙記林彪(二)/岳騫

謙廬隨筆(十六)/矢原謙吉遺著 香港詩壇/凃公遂等 編餘漫筆/編者 |第十九期| 國父老友尢列/吳蕤 嶺南世族數冼家/公普 汪精衛脫離重慶始末記(下)/用五 軍人外交家劉文島/楚三戶 李純之死永成疑案/余非 張學良謀殺常蔭槐/未名 劉戡成仁二十五年/克剛 陳季良其人其事/芝厂 義士劉三/陳敬之 甄壽珊功高被害/張鶴情 在北大時期的張競生/樂素後人 三北虞洽卿外傳(一)/胡憨珠 馮玉祥之死不明不白/關山月 鄭孝胥與溥儀/晚晴樓主 為日軍慘殺之交通部駐香港專家事略─/羅香林輯錄 留學孫逸仙大學往事之一─由廣州到莫斯科/王覺源 氣肅千秋的關廟/劉震慰 周恩來評傳(十九)/嚴靜文 細說「長征」(六

)/龍吟 折戟沉沙記林彪(三)/岳騫 謙廬隨筆(十七)/矢原謙吉遺著 編餘漫筆/編者 |第二十期| 太原保衛戰概述/閻錫山遺著 太原會戰經過/史政之 參加昆明戰役的追憶/李灝 朱執信先生虎門殉難補遺/恆齋 曹錕庸人厚福/余非 留學孫逸仙大學往事之二─負笈孫大憶當年/王覺源 朱子橋先生百年祭/筱臣 東方兵略家蔣百里/虞奇 傳奇人物陳景華/吳蕤 三北虞洽卿外傳(二)/胡憨珠 中國傘兵史話/傘兵上士 松花江上話開荒/王漢倬 大冶礦場瑣憶/陳長坤 道教聖地龍虎山/畢新華 東西天目與昭明遺蹟/王杰 徐源泉回憶錄(上)/徐源泉遺著 周恩來評傳(二十)/嚴靜文 細說「長征」(七)/龍吟 折戟沉沙記林彪(四

)/岳騫 謙廬隨筆(十八)/矢原謙吉遺著 香港詩壇/文疊山等 編餘漫筆/編者 (後續以期數表示) |第二十一期| |第二十二期| |第二十三期| |第二十四期| |第二十五期| |第二十六期| |第二十七期| |第二十八期| |第二十九期| |第三十期| |第三十一期| |第三十二期| |第三十三期| |第三十四期| |第三十五期| |第三十六期| |第三十七期| |第三十八期| |第三十九期| |第四十期| |第四十一期| |第四十二期| |第四十三期| |第四十四期| |第四十五期| |第四十六期| |第四十七期| |第四十八期| |第四十九期| |第五十期| |第五十一期| |第五十二

期| |第五十三期| |第五十四期| |第五十五期| |第五十六期| |第五十七期| |第五十八期| |第五十九期| |第六十期| |第六十一期| |第六十二期| |第六十三期| |第六十四期| |第六十五期| |第六十六期| |第六十七期| |第六十八期| |第六十九期| |第七十期| 導讀 岳騫和他的《掌故》月刊   在香港七○年代前後,有關文史掌故的雜誌相繼出現,其中影響較大也較著名的,分別是高伯雨創辦的《大華》雜誌、沈葦窗創辦的《大人》和《大成》雜誌及岳騫創辦的《掌故》月刊。當然在這之前早在一九五七年七月姚立夫就創辦了《春秋》雜誌(一直到今天還存在,已歷經六十三寒暑了。)  

 《大華》在一九六六年三月十五日創刊,原為半月刊,出到第四十期起改為月刊,再到第四十二期(一九六八年二月十日)停刊;兩年後,於一九七○年七月一日又復刊(月刊),稱復刊號一卷一期(但又寫總四十三期,表示延續前四十二期),又出到一九七一年七月的第二卷一期停刊,前後共五十五期。《大人》雜誌,創刊於一九七○年五月十五日,至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五日停刊(因沈葦窗與出資老闆楊撫生在編務及廣告業務上出現分歧),前後出了四十二期。一個半月後(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一日)沈葦窗繼續創刊《大成》雜誌(自資籌集資金),至一九九五年九月沈葦窗病逝而終刊,出了二百六十二期。   而岳騫創辦的《掌故》月刊於一九七一年九月十日創刊

,至一九七七年六月十日終刊,出了七十期。岳騫本名何家驊,筆名有:越千、方劍雲、鐵嶺遺民等等。他是安徽渦陽人,一九四九年前後赴臺,在五○年代回香港。曾任香港中國筆會會長、祕書長。岳騫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報導文學及傳記。有《中蘇關係史話》、《水滸傳人物散論》、《八年抗戰是誰打的》、《瘟君夢》、《偽滿州國興亡祕史》、《紅潮外史》、《毛澤東出世》、《瘟君前夢》、《瘟君殘夢》、《妖姬恨》、《滿宮春夢》等等。   岳騫在發刊詞中說道為何要在香港創辦《掌故》月刊:「以今日環境而論,研究中國現代史最理想地區應是香港,寫作有絕對的自由,不受任何方面干預,而材料也可以到四面八方去搜集,不受時空的限制,

如果不能在香港保留一些正確的現代中國史料,後來者要研究民國史就更難了。」他還提到重要的關鍵在於「違難香港人士中,不乏昔日在軍政界居重要地位的人士,許多真正的史實就是他們的親身經歷,而不曾為任何報章雜誌所刊載,若能將耆老們的口述或寫作的資料加以整理發表,他日可供修史者採擇,目前則可作為研究現代史的第一手資料。」   就七十期《掌故》月刊的內容來看,大概可分為以下十類,分別是:A現代史料、B人物春秋、C祖國神遊、D各地風俗、E奇才異能、F戲劇小品、G文藝史話、H文物書畫、I長篇連載、J其他。其中以「現代史料」、「人物春秋」、「長篇連載」為主,其中「長篇連載」也是以前兩項為寫作對象,但篇幅較長的。

由此觀之,確實是集中在民國史料的蒐集上,從「人」和「事」兩方面下手,時空則從民國肇興以迄大陸「文革」初期,六十年間的史事。這其中有許多文章是一手見證的,十分珍貴,如陶希聖的〈九龍歷險記〉(第四期)、翁照垣的〈「一二八」淞滬血戰史〉(第五期)、鄭修元的〈軍統局內幕〉(第六―八期)、萬耀煌的〈西安事變親歷記〉(第十六期)、周開慶的〈重慶行營史話〉(第二十三期)、楊惠敏的〈向四行倉庫守軍獻旗經過〉(第二十七期)、王鐵漢的〈東北軍事史略〉(第三十五期),而尤其是王覺源的〈留學孫逸仙大學往事〉(第十九、二十期、二十二)和關素質的〈莫斯科孫大東大見聞〉(第四十三至四十八期)是可以對著看的。   王覺源字

一士,別署園,湖南長沙人,一九○二年生。曾就讀於湖南長沙大學,並參與五四運動。一九二五年獲國民政府選派,赴蘇聯莫斯科孫逸仙大學留學。他用既寫實又風趣的筆調,生動記錄他的第一手觀察,這不僅是個人回憶錄,更是一個時代最珍貴的見證!而後來寫有《國際共黨研究》的關素質也是留俄的,在一九五五年四月,就針對中共爆發高饒反黨集團事件,做過完整情報分析和政策建議,當時認為這群東北的中共分子,不少都和「托派」有關,可以大加運用,策動為反攻大陸之內應。他甚至親自舉報自己兒子左傾,大義滅親得到蔣經國的嘉獎,才能一路得到蔣經國信任,在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研所)做到退休。   而有關寫人物的佔了相當大的篇幅,其中較為珍

貴而屬於名家所寫的文章不少,諸如:徐復觀的〈陳儀與湯恩伯〉(第二期)、丘國珍的〈抗日英雄翁照垣將軍傳〉(第五期)、鄭學稼的〈陳獨秀先生的晚年〉(第八期)、簡又文的〈革命元勳馮自由〉(第九期)、蔡孝乾的〈我所認識的瞿秋白〉(第十期)、龔德柏的〈憶許世英〉(第十三期)、劉毅夫的〈馮庸與馮庸大學〉(第二十三期)、用五(陳克文)的〈憶陳春圃〉(第二十六期)、吳相湘的〈民國以來第一清官──石瑛〉(第三十一期)、張丕介遺著〈粉筆生涯二十年〉(第四十五至四十九期)、王世昭的〈馬君武夏威與我〉(第四十五期)、沈雲龍的〈黃膺白先生之生平與識見〉(第五十一、五十二期)、阮毅成的〈記褚輔成先生〉(第五十九期)。

  這其中嵇康裔的〈隣笛山陽〉(第十四期)是篇很重要的文章,他寫出作家穆時英的「附逆」或是間諜之謎。名報人卜少夫認為,穆時英的「附逆」,和胡蘭成的關係最大。不管穆時英是真漢奸還是做抗日工作的國民黨中統特工,他正是在香港與汪偽組織接上了線。穆時英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八歲,在他被暗殺後的相當長一個歷史時期內,人們都認為他是一個「漢奸」而罪有應得。因為在一九四○年,日偽政府下的上海風雨飄搖,正是國民黨政府的特工人員與汪偽特務機關之間的「特工戰」愈演愈烈之時,設在租界裏的日偽系統報社也成了國民黨特工人員襲擊的主要目標之一。但是到了二十世紀七○年代初,嵇康裔卻在香港撰文為穆時英辯誣,在〈隣笛山陽〉文章說,穆

時英真正的身份其實「是國民黨中央黨方的工作同志」,他是被軍統誤殺的。嵇康裔自稱是穆時英在中統的上司,穆時英返滬任職於汪偽報界是他親手安排的。如果嵇康裔的回憶屬實的話,那麼,穆時英真正的身份應該是重慶方面臥底的中統特工。他是被軍統所誤殺的特工。從漢奸到間諜,穆時英的身份讓人們議論紛紛卻又各執一詞,成為一宗謎案。   而《掌故》的長篇連載是從第一期就開始,分別刊載簡又文的〈馮玉祥將軍傳〉和嚴靜文(司馬長風)的〈周恩來評傳〉。岳騫在第一期的〈編餘漫筆〉中說:「簡先生是自有太平天國以來研究太平天國史的權威,已是盡人皆知的事,但是,很少人知道簡先生曾經做過馮玉祥的幕僚,兩人相處了一段不算太短的時間,對

於馮玉祥的個性、功業,都有相當了解,由他寫馮玉祥傳,可說是當代最合適的人。」岳騫又說:「其次要介紹嚴靜文先生的周恩來評傳,自從中共乒乓外交推行以來,周恩來已成為世界上鋒頭最健的人物,究竟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家庭背景如何,過去作了一些什麼重要的事,嚴先生源源本本寫出來,讀過之後,對周恩來為人也有一個相當了解。」   而在《掌故》第二期起至第四十七期止,共連載矢原謙吉遺著〈謙廬隨筆〉三十六篇。矢原謙吉(Yahara Kenkichi),一八九二年出生於日本,其家世代為武士,但他則留德習醫。一九二六年學成之後,應山本醫生之聘,到中國北京懸壺濟世。由於他醫術湛深,又宅心仁厚,因此生意門庭若市,聞名遐

邇。當時留居北京的達官貴人及其眷屬有病皆求診於他,因此他遍識西北軍、東北軍、晉軍的大員,甚至前清遺老,以至當時冀察政務委員時代的朝野名流。諸如:馮玉祥、張學良、宋哲元、秦德純、曹汝霖、蕭振瀛、韓復榘、潘復、溥心畬、陳寶琛、梅蘭芳、余叔岩、胡適、周作人、傅斯年、何應欽、孔祥熙、王芸生、王正廷、王克敏、王揖唐等人,或為診病,或頗熟稔,或成良友。矢原醫生又精通漢文,喜結交文士,當時著名的報人如張季鸞、張恨水、管翼賢(北京《實報》創辦人,抗戰期間成為「漢奸」)皆成為其好友,平日文酒宴會,彼此上下古今無所不談,尤其這些資深報人口中都有獨家內幕,因此所述政海祕辛、個人往事,都有足堪記載者,矢原醫生就一一將

這些所見所聞之故事,筆之於書,藏之於篋中,但並未將之示人。抗戰戰爆發後,日軍佔領北京即逼矢原離開,並不准在中國行醫。但他個性剛強,不為勢屈,於是移居德國,以示和窮兵黷武之日本絕決。到希特勒上臺後他再遷居美國,一九五二年病逝於美國。矢原謙吉的這些札記,初無名稱,刊登時由岳騫取名為《謙廬隨筆》(按:此是經過岳騫摘錄的節鈔本,原書名《敵乎?友乎?廿載燕雲關山月》,一九七七年日本久名堂出版線裝中文版),後結集成書。《謙廬隨筆》所敘全憑所見所聞,又其為日人所寫,與書中人物既無恩無怨,自是較為客觀。而其文字簡潔,無散漫脫節之病;而涉筆成趣,皆能出以自然。犖犖諸端,略如上述。可為治近代史者,多一種珍貴的材料

,雖是如掌故筆記,但描繪的栩栩如生,或許更接近歷史的本原吧。   除此而外,長篇連載的還有名報人陳紀瀅的〈胡政之與大公報〉、岳騫的〈折戟沉沙記林彪〉、龍吟的〈細說「長征」〉、適然的〈北望樓雜記〉、張仲仁的〈臨風追憶話萍鄉〉以及岳騫以另外筆名鐵嶺遺民寫的〈洪憲本末〉等,都提供不少的史料,如陳紀瀅的〈胡政之與大公報〉,後來都集結成專書出版了。   總之《掌故》月刊在香港七○年代前後的文史雜誌,也扮演著一定的角色,六年的時間也不算太短,前後出版七十期(有說是七十二期的,是錯誤的說法。)如今要蒐集齊全也非易事,尤其在臺灣,因當年香港雜誌禁止進口,許多圖書館都沒有收藏,即令中研院圖書館也只有零星數十

本,而沒有完整成套的。此次筆者除借用私人收藏外,還託香港友人協助補齊全套的完整復刻。並編成七十期的總目錄,總目錄有文章名、作者名、刊登的期數、頁碼等,檢索極為省時便利。   蔡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