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特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南投縣特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衛中心地方創生工作小組寫的 地方創生way 04勇敢起業號:移住地方 斜槓創生 和何培鈞,振鑫,林宜諄的 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 翻轉地方的夢想、信念、價值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觀光休閒-國姓鄉特產-草莓農戶名冊也說明:南投縣 國姓鄉公所 · 觀光休閒-國姓鄉特產-草莓農戶名冊 · 觀光休閒 · 草莓農戶名冊.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衛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林承緯、利亮時所指導 陳詠笙的 台灣竹編工藝的區域、族群性研究: 以莫永崇藝師為例 (2016),提出南投縣特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莫永崇、竹編工藝、竹編技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吳育臻 博士所指導 藍文瑩的 集集與水里市街中地地位的消長—從位置與產業變遷的解釋 (2014),提出因為有 集集、水里、位置、產業變遷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投縣特產的解答。

最後網站美術機關團體 -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則補充:1935 年,日治時代在竹山設置「竹材工藝傳習所」,對竹山地區的竹材開發運用及竹藝人材的培養建立基礎。1952年工藝先進顏水龍主持「南投縣特產工藝研究班」及1954年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投縣特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地方創生way 04勇敢起業號:移住地方 斜槓創生

為了解決南投縣特產的問題,作者中衛中心地方創生工作小組 這樣論述:

《地方創生way》國內第一本深度關注地方創生議題的獨立刊物   移住地方  斜槓創生   也許是山海的召喚   抑或是與土地、親人間濃得化不開的情感牽引著   讓他們不約而同告別舒適圈、熟朋友   走入/回到地方,重新學習生活   更因此展開新的斜槓人生   不是趕流行,也不是事業心使然   是地方的美好,讓這一切的發展渾然天成   有返鄉年輕人,重拾父執輩的匠人精神   以製醬文化復興地方的產業   時而變身為傳遞地方價值的採集者   以文字與圖片訴說故鄉的風土人情   有退休教育者原先只是嚮往山居歲月的愜意   卻意外栽進藍染這個傳統工藝的迷人色彩中   帶領地方復耕藍草、傳承藍染技

藝給年輕人   讓世界看見客家藍的無限風情   有音樂人禁不起親情聲聲呼喚   回鄉開創養雞事業,用搖滾農人祭   大聲吶喊出農業的新價值   更有電機博士,揮別科技業光環   投入農業,助人斜槓精實創業   逐步實踐移住地方的創生夢   時而製醬人、編輯人、食物展演師   時而教育者、農人、染藝師   時而搖滾樂手、科技雞農、音樂策展人   他們勇敢踏入地方   用雙手為自己也為地方創造一個可以看見的未來   《地方創生way》4大報導方向   .「地方看國際」從觀察全球區域活化政策與推動現況,到國際創生專家觀點與案例分享,洞悉全球創生發展趨勢。   .「地方向前走」解析國內創生政策

、推動現況,零時差掌握發展地方的資源動態與推動方向。   .「企業助創生」報導深耕地方、關注地方發展的企業,如何在追求企業發展的同時,與地方建立共好關係。   .「地方最前線」地方想振興、產業要活化、住民從老到小的日常需求要被滿足,人口得以增長,地方才能永續發展,展現蓬勃生機。每期將專題探索創生地方需要的能量、城鄉生態系的發展等多元面向,提供對創生有熱情的公務員、地方產業第二代、地方發展協會團體、創業家,激發更多經營地方的創意、創新思維。   .「地方創生人」帶你深入城鄉,從動人的生命故事中,看見地方產業在蛻變、傳統工藝被復興、地方文化續傳承,而這些都將成為翻轉地方的重要養分。  

地方創生way   04勇敢起業號 Contents 004發行人語    出發 開啟在地的對話•謝明達 005 地方關鍵字  你今天想要住在海邊 還是山上呢?•謝子涵   地方看國際 010 走出孤獨 多元融入 德國社會創新的核心主軸與多元價值•王瑜君 016 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發生關係的一百種方式•李微潤 地方向前走 022 為地方引入源源不絕活水 地方創生掌舵者國發會的政策思考與實踐 028 從農村再生到地方創生•中衛中心地方創生工作小組 朱家賢 034 打造自給自足的地方經濟生態圈 新北的城鄉創生願景 038 從地銷 內銷 再一路躍升到世界舞台 看地方特產與工藝的華麗

轉身 地方最前線 Cover story 移住地方 斜槓創生 048  從合樸市集到樹合苑 電機博士協助農食職人 斜槓創生地方 054  從教育者、創業者到染藝師 讓根著於土地與文化的「藍染」產業 在山城泥地中翩然甦醒 060  從搖滾樂手到養雞職人 唱歌給雞聽的畜牧人 用音樂HIGH翻農村 066  時而製醬人、時而編輯人   洄游青年以食物策展 圖文採集訴說地方的美好        地方創生人 074公務員用熱血翻轉「第二家鄉」的未來 「貢寮」里山里海創生願景 078 從家鄉出發 與農民站在一起 「皆展溫室」用科技為地方農業搭建更穩固的防護罩   發行者語 出發 開啟在地對話

  時序入秋、在暑氣未脫的9月初,我們帶著「日本地方創生交流考察團」飛往東京、千葉、神奈川、靜岡四縣,從報名之踴躍、參與團員之多元,不乏有積極參與地方活化事務的地方首長與主秘、民意代表、高校教師、企業社團代表等,不難看出全台各地投入地方創生的熱情。   短短5天的行程中,只要一有空檔就可見到大家熱烈討論的身影,即便已回台1個月,成員之間仍熱切的聯繫與互動,相信這段旅程只是點燃更多熱情與創意的開端。   如諺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道,閱讀能涵養我們的知識與修養心性,然旅行得使我們拓展眼界、寬廣胸懷,兩者不可偏廢。投入地方創生亦得要接地氣,因此9月底我帶著中衛中心20多位參與地方創生的主管

開出「地方學旅Bar」巡旅巴士深入在地,第一場到訪雲林的「順成油廠」、「御鼎興」,集合了雲林13個地方創生人的自信食材,以「飛雀餐桌」美食為媒介,詮釋這群年輕人對家鄉「Future」的想像,透過這場盛宴以及和食材主人們的交流,也讓我們切身感受到洄游青年為地方注入的蓬勃生機。以「學旅」為名,更深的意涵是要從體驗中,反思與學習,傾聽地方需要什麼、缺乏什麼,以及我們可以共同努力些什麼。未來,「地方學旅Bar」也將持續走入地方,期盼跨地域、跨產業、跨世代的交流與連結,激發出更多翻轉地方的能量。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 謝明達 為地方引入源源不絕活水地方創生掌舵者國發會的政策思考與實踐(陳美伶主

委專訪)「我看到了你們帶團去日本訪問的媒體露出,有哪些人一起去?成果如何?」訪問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陳美伶的這天,一見面,陳美伶就開口關心詢問中衛中心9月初帶領台灣30多人,共赴日本進行地方創生交流考察團的參訪情況。陳美伶對地方創生的關注,不只如此。談起台灣各地的地方創生案例,她更是如數家珍,像是新北市金山區的杜鵑花與地瓜、宜蘭縣三星鄉的蔥面膜、南投縣竹山鎮的「天空的院子」及「小鎮文創」、台南市官田區的「烏金」菱殼炭、屏東縣的台灣首座咖啡交易中心等等。能夠對各地創生動態瞭若指掌,是因為她經常利用周末假日全台灣走透透,到當地直接和創生推動者實際互動交流。地方創生元年,催生創生計畫超過40案地方

創生是國發會負責統籌推動的重要項目之一,被定位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一進到國發會網站主頁,立刻跳出的便是推動地方創生政策的頁面,其所受到的重視可見一斑。地方創生政策主要著眼於因應人口負成長趨勢(根據國發會未來人口推估數據,2065年我國總人口將下降至1,735萬),以及人口過度集中於大都市導致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由行政院成立「地方創生會報」,將中央、地方政府及關心地方創生的民間產、學、專家等納入,並由國發會負責統整各部會地方創生相關資源,以落實地方創生工作。行政院已在去(2018)年召開過兩次「地方創生會報」,將今年訂定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且推動地方創生將以2030年總人口數維持

在不低於2,000萬人為願景,並以促進島內移民及首都圈減壓,達成「均衡台灣」為目標。   根據國發會統計,今年以來已召開7次跨部會的「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工作會議,截至今年9月9日止,地方政府提送國發會的地方創生計畫高達41案,其中已有14案(涵蓋22處鄉鎮區)透過工作會議完成了媒合中央部會或企業資源,剩下的27案(涵蓋35處鄉鎮區)也正持續召開輔導會議,或正由各地方政府調整計畫。

南投縣特產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IG: kaiximay
FB: https://www.facebook.com/kaiximay/
工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這次的旅遊vlog我們去了南投的國姓鄉!我覺得國姓鄉不只風景很美、人也是非常的熱情,很感謝大家的招待。國姓鄉真的是一個很值得拜訪的地方,可以接觸大自然,體驗台灣傳統的產業還有泰雅族文化!如果你也想去國姓鄉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

**抽獎資訊:
想獲得凱西的粉絲好禮,請加入【樂旅南投】粉絲團,可獲得第一手的旅遊資訊與不間斷的好康活動
【樂旅南投】https://www.facebook.com/nantouwelcome/
【南投觀光旅遊網】http://travel.nantou.gov.tw/
*南投縣政府觀光處合作影片

景點資訊:
1. 新豐休閒農場 (爆米香、包米體驗)
https://www.shinfong.weishenginformation.com/
2. 92向陽咖啡 (手沖咖啡體驗)
http://www.92cafe.com.tw/
3. 泰雅渡假村 (住宿、泰雅族文化體驗、天空步道)
http://www.atayal.com.tw/
4. 國姓咖啡館 (南投縣特產)
https://www.facebook.com/twguoxingcafe/
5. 台灣好咖 (五葉松醋)
http://www.twhocoffee.weishenginformation.com/
6. 勇春農家 (養耕共生、手作草莓披薩體驗)
https://www.facebook.com/%E5%8B%87%E6%98%A5%E8%BE%B2%E5%AE%B6-129590857212601/

Music:
Far Away - Declan DP
Free - LiQWYD
Timeless - Scandinavianz
Adventures - A Himitsu
Lioness (Instrumental) - DayFox
Let Me Sing For You - Dusty Reel

台灣竹編工藝的區域、族群性研究: 以莫永崇藝師為例

為了解決南投縣特產的問題,作者陳詠笙 這樣論述:

  在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下,莫永崇自幼展現出對竹編的興趣與天份,具有耐性與樂於研究的性格,乃成為一名優秀竹編藝師不可或缺的特性。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社會動盪,在因緣際會之下進入竹山郡竹細工傳習所與竹編結下不解之緣,同時在兩年的學習生涯奠定竹編基礎。  顏水龍先生所創辦的南投縣特產工藝研究班,在老師與同學的教學相長下,深化其竹編加工技術並展開另一番視野。退伍後,在老師 黃滿的引薦下進入臺灣省手工藝推廣中心,14年職業生涯的就業期間得到磨練,並習得出口外銷生產方式。1976莫永崇定居關廟,展開外銷事業,以技術作出市場區隔。其中「十全十美」與「牛頭型花器」為代表作。  在整體竹編技術上,延續

了竹細工傳習所的技術基礎,並在多年的職業生涯中進一步的深化與改良其技術。  在工具方面,劈刀受到關廟地區竹編技藝的影響,將原本的雙面刃改為單面刃,製作其特有之劈刀。  以工法而言,在出口外銷的環境下,形塑以「最少量的材料、最簡單的技術,作出最好的作品的創作思維。」開發看似粗曠實則細膩的作品。  技術上,透過桂竹與長枝竹、莿竹混用的製作手法,達到美觀且耐用的功能。開發弧形彎烤技術,將工具經過簡易的改良,使整個作品型態更為豐富多元。  區域與族群上,莫永崇先生為福佬人,究其祖源與生活區域,未能凸顯與客家之顯著關聯。

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 翻轉地方的夢想、信念、價值

為了解決南投縣特產的問題,作者何培鈞,振鑫,林宜諄 這樣論述:

  我們始終相信,有一種信念,能夠凝聚一群人,   造就一個勢,最後萌動了一座山城……   夢想,從廢墟裡再生   一切,都必須從遇到這座   被遺落在山林間的百年古宅   開始說起……   十多年前,年輕的兄弟扛下鉅額貸款,   誓言要讓破落古宅重生。   這座全台灣最美的民宿──天空的院子,   開啟了小鎮的改變:   人才、活力、創意逐漸湧進街弄,   竹山從靜默的鄉鎮,   翻轉成帶著濃濃在地味的文創小鎮。   且來聽聽竹山小城的故事。   小鎮的天空,沒有極限   你擁有的夢想,比你想像的還巨大   座落於竹山山上的古宅民宿「天空的院子」,十多年前由一位剛退伍的大學畢業生何

培鈞,與擁有建築師魂的急診室醫師古孟偉一手改造、創建。   十多年來,「天空的院子」不但成為一間熱門的民宿,何培鈞還繼續創辦了「小鎮文創」,試圖結合竹山小鎮的各種在地特產、商家、人才……希望以眾人之力為沒落小鎮注入活力,永續發展。他又陸續在竹山當地以「打工換宿」、「青創平台」、「竹藝復興運動」、「竹馬之友慢跑步」、「廟口分享」、「小鎮未來行動平台」……等活動,吸引年輕人到小鎮,創造在地生產與活力。   他希望能將這些想法移植到其他台灣偏遠小鎮,一步一步將更多年輕人拉到鄉鎮,參與改變,也喚醒在地人對自己土地的愛。   本書有何培鈞自己的個人故事,也有許多珍貴的創業經驗,及對鄉鎮文化與經濟的

獨特看法與實踐,是一本有熱血故事,也有實務經驗的實用書。 各界推薦   王浩一 作家、浩克慢遊主持人   許毓仁 TEDxTaipei 策展人 & 共同創辦人   王文華 夢想學校創辦人   田定豐 豐文創創辦人、攝影作家   林以涵 社企流創辦人   陳文茜 「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   廖嘉展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好評推薦   兩年多前,我第一次到竹山,培鈞在他的車上跟我說著「天空的院子」,如何從一片廢墟到成為台灣最美麗院子的故事。我到現在還記得,他當時說著從一磚一瓦開始動工的神情,有多麼的耀眼和令人感動。   他讓自己的夢想從廢墟裡再生,他也讓竹山從一個空城,翻轉成

帶著濃濃在地味的文創小鎮。   他的故事,不只是成就自己的故事,而是啟發更多無助徬徨的年輕人,願意把夢想用挫折來種下,然後以汗水和淚水一起灌溉,讓屬於台灣這片土地的文化,能透過更多年輕人的創新和實踐而遍地開花。   如果,你還在懷疑自己,這本書將讓你知道,你應該擁有的夢想,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巨大許多。――田定豐/豐文創創辦人、攝影作家   認識培鈞,是在一場數百人的論壇中。在那之前,已經從報章雜誌、朋友前輩口中聽過他的故事好多次。禮貌性遞上名片、說明我來自社企流,培鈞很有朝氣的回道:「我知道你們,也很喜歡你們的理念,我們一起加油!」短短幾句話,就是我跟培鈞從陌生人變成好朋友的距離。  

 遇見培鈞,也總是在我們擔任講者的論壇中。雖然不常見面,但每回遇到他,除了問候,他總是跟我分享竹山更多新計畫,也跟我說社企流可以有哪些新嘗試,從來不曾喊累。在他身上,真的看到夢想「自」造家的特質──開創、真誠、熱忱、分享,翻轉了許多人對社區發展、青年返鄉、社會企業等詞彙的想像。   很榮幸受邀擔任這本書的推薦人,邀請您一起走進培鈞精采的人生故事,認識他的夢想、信念與價值。――林以涵/社企流創辦人   竹山,一個台灣地理上常遭忽略的名字,十年來因為有了「天空的院子」而徹底改觀。台灣經濟起飛的過程,把青壯人口擠壓到工廠到都市,農村、漁村、部落失去活力,加上農業長期的衰敗,猶如荒村的景象,到處可

見。「天空的院子」所在地大鞍村就是典型的代表。   而竹山的復甦,也像當年台灣經濟的發展一樣,是個「奇蹟」。這個奇蹟來自一位早熟、有自覺、有方法、敢行動的青年永無止境嚴格要求自我的實踐;他同時掀起一波波難以形容的台灣城鎮再造。   何培鈞集商業、NGO、社群跨域等治理模式,在網路與媒體引起關注後,順勢成功推出換宿等活動,吸納熱情的人力資源,轉化成對竹山社會的貢獻;且透過無數的演講,感動更多的人,「何培鈞世代」已然成形。   這本書,讓我們看見何培鈞的背後,他的價值觀,他的所有不可置信的拚命,期待這股力量的扎根,讓台灣鄉鎮到處,遍地開花。――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集集與水里市街中地地位的消長—從位置與產業變遷的解釋

為了解決南投縣特產的問題,作者藍文瑩 這樣論述: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研究所別:地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名稱:集集與水里市街中地地位的消長—從位置與產業變遷的解釋指導教授:吳育臻研究生:藍文瑩論文內容:共一冊,文13萬8千餘字,分五章13節,約以800餘字扼要說明。摘 要集集地區在光緒年間因樟腦業發展而興盛,以致大正9年(1920)新高郡役所與集集庄役場皆設於集集街,直到日治中期都是這一帶最高級的中地。日治中後期,為運輸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所需之建材,而興建二水至門牌潭的鐵路(集集線鐵路的前身),然而日治末期集集的交通樞紐地位已被水里取代,因此本文欲從位置與產業活動來探討集集與水里的發展變遷。研究目的有三:1.釐清集集、水

里聚落中地位階的轉變,2.探討集集與水里的位置對兩地市街中地地位消長所扮演的角色,3.分析產業活動對集集與水里市街中地地位消長的影響。研究方法以整理和分析相關文獻資料、地圖比對,以及半結構型訪問法為主,以歸納分析集集和水里中心市街轉移的因素。清代集集與水里地區屬於漢番交界的沿山地帶,集集的位置位在西邊,水里相對在東邊,此位置的關係,影響清代漢人由西向東拓墾,集集的開墾較早於水里,此外,集集地區的地勢相對較低平,位於入山的孔道,因而成為漢人入山開墾的起點,早在乾隆45年(1780)即出現市街,成為漢番交易中心,做為一個停留點;隨著漢人逐漸往內山開拓,水里當時為進入埔裏社或通往東部後山的過路點。而

造成日治末期集集交通樞紐地位漸被水里取代的關鍵原因為,大正8年(1919)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的建造,為水里帶入許多的工程師與工人,因為人口的進駐,帶動水里的發展,水里逐漸成為附近區域交通中心。戰後,由於臺灣的香蕉與外國香蕉競爭,同時民國60年(1971)臺灣農村的勞工外移,因此臺灣的香蕉逐漸沒落,集集賴以發展的經濟優勢消失,集集發展日漸沒落;另一方面,民國47年(1958)林業政策開放,為水里也帶入更多的人口,將水里市街的發展推到巔峰,其影響直到民國74年(1985)林業政策轉變為止。此外,民國70年代,臺灣電力公司在水里地區興建兩座抽蓄水力發電廠,透過人力的注入,因此維持水里市街將近30年(

民國47年至民國74年)的穩定發展;雖然民國80年代至今日以來,集集致力推動觀光業,成為假日遊客的停留點,相對水里則較少遊客進入,然而就兩地市街發展而言,水里市街的中地等級仍高於集集市街。關鍵詞:集集、水里、位置、產業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