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Service WSDL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Web Service WSDL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Bean, James寫的 SOA and Web Services Interface Design: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Standards 和[美]雷斯尼克 克蘭 鮑恩的 WCF核心技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增WCF Web Service Reference - .NET | Microsoft Docs也說明:WCF Web Service Reference工具會從目前方案中的Web 服務、網路位置或WSDL 檔案抓取中繼資料,並產生包含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CF)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 和人民郵電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自動化科技研究所 蔡孟伸所指導 林庭安的 開放式資料分散式服務通信協定架構研究與效能分析 (2021),提出Web Service WSDL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OpenDDS、DCPS、RTPS、GIOP。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 李允中所指導 謝秉緯的 利用BPEL建構Web應用程式 (2020),提出因為有 業務過程執行語言、業務邏輯、網路應用程式、設計工具、Java Spring Boot的重點而找出了 Web Service WSDL的解答。

最後網站Web Service Definition Language (WSDL) files - ModeShape 5則補充:This WSDL definition includes an embedded XML Schema that defines the structure of two XML elements used in the web service messages, and it defines a '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Web Service WSDL,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SOA and Web Services Interface Design: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Standards

為了解決Web Service WSDL的問題,作者Bean, James 這樣論述:

In SOA and Web Services Interface Design, data architecture guru James Bean teaches you how to design web service interfaces that are capable of being extended to accommodate ever changing business needs and promote incorporation simplicity. The book firs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critical SOA pri

nciples, thereby offering a basic conceptual summary. It then provides explicit, tactical, and real-world techniques for ensuring compliance with these principles. Using a focused, tutorial-based approach the book provides working syntactical examples - described by Web services standards such as XM

L, XML Schemas, WSDL and SOAP - that can be used to directly implement interface design procedures, thus allowing you immediately generate value from your efforts. In summary, SOA and Web Services Interface Design provides the basic theory, but also design techniques and very specific implementable

encoded interface examples that can be immediately employed in your work, making it an invaluable practical guide to any practitioner in today's exploding Web-based service market. Provides chapters on topics of introductory WSDL syntax and XML Schema syntax, taking take the reader through fundament

al concepts and into deeper techniques and allowing them to quickly climb the learning curve.Provides working syntactical examples - described by Web services standards such as XML, XML Schemas, WSDL and SOAP - that can be used to directly implement interface design procedures.Real-world examples ge

nerated using the Altova XML Spy tooling reinforce applicability, allowing you to immediately generate value from their efforts.

開放式資料分散式服務通信協定架構研究與效能分析

為了解決Web Service WSDL的問題,作者林庭安 這樣論述:

隨著工業物聯網技術的興起,在大型物聯網系統中,傳統點對點 (Point-to-Point) 的網路傳輸容易讓系統變成複雜的結構體系。使用Publishe/Subscribe 的通訊架構能夠減少系統的複雜度,而且更易於維護龐大的物聯網系統。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 (DDS)是一項非常適合被使用來進行 Machine-to-Machine(M2M) 的通訊,它有著強大的功能與豐富的QoS策略作選擇,讓DDS這項通訊協定通過參數之設定與策略之應用能對應不同需求與環境。通訊架構可區分成集中式和分散式兩種架構,使用集中式的傳輸方法時,當中央服務發生異常會導致整體的傳輸發生問

題,而為了減少異常所導致的問題就需設計中央服務能夠擁有高可用性。如果使用分散式的傳輸架構,每個節點的傳輸資料不會去經過中央服務的轉送,可將需要傳送的資料傳直送給目標的節點,可以避免中央服務異常導致資料無法傳輸的問題。考量於工廠內自動化設備資料通訊,DDS通訊協定是很好的選擇。

WCF核心技術

為了解決Web Service WSDL的問題,作者[美]雷斯尼克 克蘭 鮑恩 這樣論述: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如何使用WCF進行Web Service編程。對于與Web Service相關的領域,包括最簡單的SOAP-HTTP綁定、各種高級WS-*擴展協議,以及各種數據編碼、消息交換模式,書中都給出了用WCF實現的方法和例子。本書還介紹了通過WCF用各種方式來擴展原類的Web Service服務,使用各種不同的綁定方式在不同的網絡環境甚至本機上部署服務等內容。另外,專門講述了問題診斷與異常處理,還涉及了與微軟工作流(WF)和熱門技術AJAX的集成。 本書示例豐富,講解透徹清晰,主要面向微軟平台上的開發者。對于已有C#基礎的WCF初學者或具有一定經驗的WCF開發者,本書也

大有裨益。另外,對于正在使用其他技術(如Java)而希望進入WCF領域,或者想對其有所了解的Web Service技術人員,本書也是適用的參考資料。 第1章 基礎 1.1 為何選擇WCF 1.2 簡介 1.3 實現WCF服務 1.3.1 服務的ABC 1.3.2 完全用代碼編寫WCF服務 1.3.3 使用代碼和配置文件編寫服務 1.3.4 再談配置文件 1.3.5 再談服務托管 1.3.6 暴露元數據交換端點 1.4 實現WCF服務的客戶端

1.4.1 完全用代碼編寫WCF客戶端 1.4.2 使用代碼和配置編寫WCF客戶端 1.5 在IIS中托管服務 1.5.1 討論 1.5.2 步完成IIS中的服務托管 1.6 實現ASMX服務的WCF客戶端 1.6.1 支持工具 1.6.2 生成客戶端代理類和配置文件 1.7 小結 第2章 契約 2.1 服務契約 2.1.1 同步請求-響應操作 2.1.2 異步請求-響應操作 2.1.3 單向操作 2.1.4 雙工操作

2.1.5 單個服務中的多契約與多端點 2.1.6 在WSDL中如何命名操作、類型、行為及命名空間 2.2 數據契約 2.2.1 為.NET類定義XML Schema 2.2.2 定義類的層次結構 2.2.3 用KnownType屬性在WSDL中發布其他數據類型 2.2.4 數據契約的版本控制 2.2.5 數據契約等價性 2.2.6 使用容器 2.3 消息契約 2.3.1 有類型消息 2.3.2 無類型消息 2.3.3 使用

無類型消息的SOAP消息頭 2.4 小結 第3章 信道 第4章 綁定 第5章 行為 第6章 序列化與編碼 第7章 托管 第8章 安全 第9章 診斷 第10章 異常處理 第11章 工作流服務 第12章 對等網絡 第13章 可編程Web 附錄A 高級主題 現在是2007年12月,我正在寫這篇序言。不久前,是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作為.NET框架3.0版本的一部分首次發布一周年。不到一個月前,我們剛剛在.NET框架3.5版本中為這個平台

提供了重大的新功能。毫不夸張地說,在這兩個版本中有海量的知識等待使用者理解和吸收。 在Microsoft平台上可以構建各種類型的分布式應用,WCF的目的之一,就是將所有與之相關的開發經驗加以整合。我們需要一組核心概念,簡單實用同時又具備足夠的表述能力,來描述所有我們打算替代的技術所蘊含的語意。在此之前出現的各種Microsoft的協議棧(ASMX、Remoting、COM+、MSMQ及WSE),可謂各有優劣。我們的使命則是繼承發揚那些工作良好的理念,同時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一旦成功,開發者就可以用它編寫多種不同類型的分布式應用,而不需要學習多種各不相同(而且常常差異極大)的編程模型。

為了讓這種統一開發體驗能夠夢想成真,我們需要一個高度靈活的運行架構,以匹配豐富多樣的編程模型。關鍵的可變領域必須被辨識出來,抽象成可擴展的機制,以避免對新平台造成無謂的功能限制。當默認行為無法滿足某個應用的要求,或者特定場合需要的功能缺失時,運行架構一定要確保外部開發者能夠很自然地在架構中插入定制的解決方案。 對我而言,WCF中最激動人心的部分在于其應用場合之廣泛令人驚訝。我們在.NET 3.5中提供的功能毋庸置疑地證實了這一點。這一版本中推出了兩種平行的方案,可以覆蓋極其豐富的分布式應用場景。一種用于將WCF與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的強大功

能集成,為長期運行的、聲明式( declarative)的、相互關聯的商業流程提供了一個底層平台。另一種則擴展了WCF的外延,以應對今天不斷發展的互聯網的需求。這些應用場合對運行架構和編程模型都有著獨特的要求,WCF能通過擴展來滿足這些要求,而不必對已有的實現進行大的修改。這很好地證明了WCF架構在長遠的將來仍能夠滿足分布式應用不斷發展的需要。 因為我們的首次發布僅過去了一年,所以看到實際中客戶在我們平台上投入之大,著實令人興奮。更令人興奮的則是了解到通過這些對WCF的投入,他們在開發效率、性能以及互通性等方面獲得的收益。在我們判斷平台成功與否的標準中,用戶的成功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

要的,根據這個標準,WCF將會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平台。 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以一種委婉的說法來說明將時間花在學習WCF上是很值得的。從這點來看,現在擁有本書是非常幸運的。RichChris和Steve的工作非常出色,他們從繁冗中將WCF的精髓提煉出來,使用戶能夠在此平台上卓有成效地工作。作者兼具技術敏銳度、行業經驗以及同(WCF)產品組的緊密關系,這些獨一無二的優勢無疑將使得本書足以在所有WCF開發者書架上佔據顯著位置。讓這些家伙來闡述我們的產品技術,我無比開心。我堅信,讀完此書你也將會有同感。

利用BPEL建構Web應用程式

為了解決Web Service WSDL的問題,作者謝秉緯 這樣論述:

業務過程執行語言 (BPEL) 可以用來表達業務邏輯 (Business Logic) 並可以透過 BPEL Engine 來執行。然而,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人工手動撰寫符合 WS-BPEL 2.0 規格的 BPEL 文件耗時又耗力,二是在 BPEL Engine 上執行 BPEL 文件有一定的限制且較少彈性。本次研究致力於利用以下步驟,以自動化方式產生網路應用程式的程式碼:(一) 根據 UI components 及 service components, 產生對應網路應用程式的 BPEL processes, (二) 開發一個 BPEL Designer 來設計與修訂 BPEL proce

sses 使其更加符合需求描述的業務邏輯 (Business Logic), 並作為綁定 服務之間依賴關係的基礎,(三) 根據產生的 BPEL processes 與服務之間依賴關係,產生對應網路應用程式的 Java Spring Boot 程式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