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 左右 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麒麟 左右 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德九寫的 華人首次遠征世界第二高峰K2:2000年海峽兩岸喬戈里峰聯合登山隊紀實 和鹿憶鹿的 異域 異人 異獸:《山海經》在明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壁堵也說明:在台灣的廟宇建築中,牆壁依據空間位置又細分為其他名稱,如封閉寺廟左右兩邊的側 ... 裙堵:居於櫃檯腳上的壁堵,因面積較大,常雕以麒麟、獅子、大象、花卉、博古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博客思 和秀威經典所出版 。

銘傳大學 應用中國文學系 梁麗玲所指導 李明宗的 楊氏太極拳十三修養生功法發微 (2020),提出麒麟 左右 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楊氏太極拳、太極十三修、道教養生。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所 葉俊麟所指導 石安妮的 大溪木器匠師神桌製作技藝與備料單之研究-以日昌木器行簡勇吉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大溪、家具、神桌、簡勇吉、備料單的重點而找出了 麒麟 左右 腳的解答。

最後網站一對麒麟如何擺放一對麒麟怎麼分公母一對麒麟正確擺放圖片則補充:2019年10月25日 — 1、看習慣. 我們一般在習慣上是左公右母,踩球的是公的,踩子的是母的。 · 2、看頭上的角. 通常情況下,母的麒麟的角要比公的稍小一些,細而不長,像裝飾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麒麟 左右 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華人首次遠征世界第二高峰K2:2000年海峽兩岸喬戈里峰聯合登山隊紀實

為了解決麒麟 左右 腳的問題,作者周德九 這樣論述:

「沒有征服只有生還」—遠征攀登K2紀實   極地遠征探險,對一位登山者是其一生中重要的挑戰!人性弱點在八千公尺高山上會隨時展露無遺。高山並非無情,登山智慧是在「心」而非在「腦」,如不能以尊重生命、謙卑敬慎的心態去接近它,大山反噬給我們的則會是冷酷殘忍的面目。登山者均應切切明瞭,攀登八千公尺以上高峰時心中必須秉持「沒有征服只有生還」 的信念。   本書為集華人世界少有以籌劃者、領隊、現場指揮的立場,用「科學論文」的形式,將遠征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的細節有系統地呈現,有別於以攀登者個人的角度與觀點來寫書。   本書除可提供「有用的資訊」及「正確的觀念」給有意參加遠征攀登高山的同好外,也

可提供大型遠征攀登活動的籌劃者、領隊、或現場指揮作為參考。   除此,本書詳實記載登山歷史紀錄與邊疆地理交通供讀者閱覽。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麒麟 左右 腳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將軍澳 #寶琳市場 #香港街市 #8424 #8424西瓜 #本地消費 #買餸煮飯
#氣炸鍋 #氣炸鍋食品 #寶琳市場facebook #毋須找續 #與你同心守護健康 #防疫貼士 #香港街市 #羊肚菌 #養生美容 #平價龍蝦 #日出康城


Hello大家好我叫阿Tsar

大家最近為了食好煩惱, 一時不可以堂食, 一時又可以

這麼麻煩, 都是買餸回家自己煮吧,

我一向去外國旅行, 都好鍾意行街市, 而且這類影片深受男性網友支持

鐵漢柔情,勁過黎明,當你公主,為你下廚

一對情侶或夫妻,一起落街市買餸

都可以是另一種樂趣, 當然是疫情沒那麼緊張,而你覺得舒服的時候

就好像我今天去了將軍澳的寶琳市場

真是可以用街市遊樂團來形容, 先看看裝修先吧,

寶林市場沿用墨綠色為主調,融入大型圓柱、傳統拱門、金屬罩燈、

鐵枝架等設計元素,型格別致,簡潔明亮,洋溢濃厚的歐陸傳統市場風格,

來到寶琳市場就可以感受到這種異國風情

彷彿置身於歐洲,再望下四周親切的面孔

有令人窩心的笑聲, 這裹絕對是個街市遊樂團

在這麼歡樂的氣氛買餸,人都健康些、更美

雖然一個二個戴住口罩, 但是你們都可以由他們的眼神見到

善良和勤奮就是最好的美容靈丹妙藥, 你們都快些來感受下這一種歡樂氣氛呀

這絕非廣告, 所有影片裏面我買的吃的,都是自己付費

因為這裹真是有好多好多貨品是物超所值

平日我去最多的,就是正街街市、西環、銅鑼灣還有灣仔

因為一個街市我買不到齊全東西,要走來走去

來到寶琳市場,除了你可以一次過買齊想要的東西之外,貨品齊全

價錢還當抵買、抵食,新鮮、健康、好味

小販對顧客提供專業的產品知識,

我不經不覺就行了幾個小時,還跟這裹做事的人傾談,學了好多

這個市場經營得這麼好, 其實是有賴一班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員

甚至每一位在這裏售賣的小販和店主,努力付出的成果

講多無謂, 快些來看看今日的十大必買必吃店舖啦!

第一必買, 這間叫做牛四方手切牛肉專門店,

主打騸牯牛肉以及多款刁鑽的牛肉部位,質素相當有保證。

價錢平過我平時買開的地方好多

騸牯牛是指已閹割的牛,公牛被閹割後的激素較少,

性格比較溫文,肉質又不會因活動過量而變韌,

脂肪分布因而較平均,不像和牛般入口膩滯,牛味更濃郁,

口感亦比較嫩滑而不韌,全港每日只有少量供應,

不是處處吃到架!! 騸牯牛的牛頸脊位置,油脂少而肉味濃,

富嚼勁,而質感更為嫩滑,牛骨可以用來淆湯超級鮮甜有益啊

牛骨湯就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維他命和鈣質等

促進人體鈣質吸收,提高免疫力,健脾開胃的作用,

用牛骨湯湯底,再加上一些內臟及這裏刁鑽的牛肉部分去打邊爐,

食完精力充沛,老虎都鍊低幾隻,

而且店舖裏面的刁鑽牛肉部分比較多

可以提供不同口味和口感,要視乎你自己的喜好

你可以親臨這間舖頭,問問老闆娘提供意見

他們好樂意為您解答疑問,還有他們經常在自己 “牛四方牛肉”

或”寶琳市場”的facebook, 發佈當日的優惠和每日新鮮產品

你可以直接在facebook留言,或打電話給他們, 預留那款你喜歡的牛肉

因為太受歡迎,而且老闆娘人緣很好,我親眼見到的

你看我笑到手都震曬啦, 所以facebook 一post 出來無耐,

最好和最優惠的貨都好快給人搶曬啦

尤其是星期六日, 好多清水灣或者附近一帶的居民

都會專誠揸車來到這裹購買, 因為寶琳市場後面有一個停車場

亦好方便外來人在這裹泊車, 我由中環搭地鐵去到寶琳站45分鐘,

再行七分鐘就到這個市場, 超級方便, 多話短說,

快些去like他們的Facebook 吧,手快有手慢冇!

第二必買, 營品凍肉, 這裹有聯合國那麼多的凍肉選擇

貨品靚而價錢平,多款式氣炸鍋食品,價錢都很便宜

16/ 磅的德國豬手, 每一件大約不用100HKD

買回家用氣炸鍋煮,就可以食到脆卜卜的德國咸豬手

你在餐廳吃最少要200HKD, 這麼大包氣炸鍋韓國炸雞75HKD

出面賣最少要90HKD, 這包細一點來自日本33hkd

跟這包韓式辣醬雞一樣價錢, 這包炸蝦扒26hkd不是處處有得買

荷蘭曲薯條,大到我一隻手都拿不起,28hkd, 2KG包裝都只是50KD

釀蟹蓋又是幾特別6勺氣炸鍋食品,薯絲蝦、炸帶子、日式吉列大炸蝦、

韓牛漢堡、北海道薯餅、 北海道牛肉薯餅一包十大件

這麼大條荷蘭豬腩,可以紅燒大蒜爆炒都得,

紐西蘭羊肉片、 丹麥無激素豬梅、 一包多隻鴨舌都是43HKD,可以用麻辣醬來煮

泰式青黃咖哩, 多款抵買日本醬料,還有多款超值抵食來自北海道的冰凍海鮮

食材解凍後如何辟除雪味?專家建議,雞肉、豬肉可用適量的鹽醃20分鐘,

再沖水洗淨,即可除掉雪味;煮食時加入薑、葱、蒜等再調味,亦有助去除雪味。

牛肉解凍後,只需用鹽及胡椒調味即可。

海鮮就可以用一大碗水及一匙羹醋或檸檬汁,除掉雪味及腥味。

另外急凍蔬菜只需要浸水,回復原狀即可。

第三必買, 勇記鮮果,多款來自世界各地的水果,獨家售賣

好多是來自日本,價錢跟我在日本買到的差不多,

在香港叫做買得平㗎喇,這期8424西瓜好紅, 他們都是賣118hkd

8424特點是瓜身較圓、頂位有莖藤、

瓜紋上的綠、白兩色分間明顯,輕力拍打時會聽到清脆的聲音。

切開後會見到內裏是深粉紅,而不是血紅色,

瓜皮特別薄,心位不會有黃筋或爆開,會有少許白色瓜籽。

入口多汁而甜,甜度大概有12、13度左右,味道有冰糖味,因此又叫冰糖麒麟。

美國桃駁李, 全場只此一家, 桃駁李當造時間是6月至9月

揀桃駁李的時候, 攞上手要夠聚手, 代表水分充足

表皮要冇損傷或碰撞, 果頂位置要完整

果頂凹陷就會容易變壞, 除了當生果吃,

還可以取代菠蘿煮生炒骨,果香更濃沃口味,

冇核黃皮, 不僅味道甜美,而且無核、果大、肉厚、嫩滑,是黃皮中的珍品。

黃金桃是近年人氣急升的桃品種,果肉鮮黃,故又叫黃金桃。

果肉細嫩光滑有咬口,追熟後囗感軟潤順滑,甜味突出,

果汁豐盈,還真的帶有芒果香,桃味甚濃,

是桃味與芒果味混合的獨特味道。每年中秋都是人氣熱賣商品之一!

台灣水仙芒,大過我隻手呀, 台灣黑金蜜,香甜可口,清脆汁濃,

外形呈橢圓形,果皮是墨綠色的,點綴著金黃色的條紋,

生長期接受光照超過1000小時以上,充分的光照產生積累了豐富的糖分,

它融合了西瓜的清爽,還有蜜瓜的甜蜜,

含有多種蛋白質,醣類,攝取纖維,營養成分非常好,老少皆宜。

第四必買, 泰靚手撕雞,我經過這間店舖的時候

是被這位阿姐的笑聲吸引住,她們客人傾偈笑到好開心

跟住我站著一邊,看到她做事,好勤力、對客人好好

好開朗,見到她令人好開心, 那就吸引了我去幫襯了,

雖然阿姐讀書不多,但我看得到她很熱愛自己的工作

贏取到我對她的尊敬,在這經濟低迷的環境,

能夠請到一位這麽開朗的員工,是老闆的福氣

手撕雞有原味,香辣和麻香, 有不同size,自然就有不同的價錢呀

一人份量40HKD一盒,都好大盒喎, 我揀了麻香花椒味,

超級好味, 但我覺得一點也不貴, 泰式冷盤每磅75蚊,

冷盤有牛肚,鴨腎,魷魚,豬腳, 皮蛋 ,海蜇, 嘩!好多口味呀

你看看那麼多明星來幫襯, 阿姐話不止這幾位名人來買㗎

有些名星來買但沒有影相, 所以超級受歡迎㗎

連烹飪高手(陳)煒哥都落嚟幫襯, 味道真是非同小可

幫襯一次真的不夠喉呀, 我會再嚟㗎,

這個市場真的好開心,講開好的員工又何只一個呢

我在這個店舖買炒麵食,阿姐又陪我傾計講笑

它的豬腸粉又是即整喎, 大大盒面都是15HKD, 都好好食喎

多款生滾粥,22HKD,真的超平囉, 如果我住在附近呀

一日起碼下來幾次呀, 我叫阿姐給我影相的時候,

阿姐起初話唔靚影乜嘢呀, 我跟她說一個人善良和勤奮就會靚㗎啦

你們認同嗎?

第五必買, 德興草堂, 我是被這包極正的羊肚菌吸引到

自從我上年在西班牙食過一道羊肚菌菜式, 一食難忘

羊肚菌味道極之鮮甜,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

羊肚菌含有抑制腫瘤的多醣和抗菌及抗病毒的活性成分,

因此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及抑制腫瘤等功效的作用。

這個就是雪蓮果, 雪蓮果含有豐富纖維,潤腸通便

排毒降火, 清肝解毒,控制血糖,能夠增強免疫力

五指毛桃,加淮山、粟米及栗子煲瘦肉湯, 可以補肺益氣

龍脷葉1 兩,青欖4兩, 煲滾水之後細火兩個鐘頭, 當水飲(一人份量)

化痰止咳, 你喜歡可以加蘋果,瘦肉,當湯水飲都ok

印度椰子營養價值極高,有助清燥熱、止咳功效、滋陰補腎、潤肺養顏的功效,

簡單煲青紅蘿蔔豬骨湯,加印度椰子,湯的口味即時會變得香濃清甜好多

捱夜瞓不好就最適合啦, 第六必買, 包點先生,

這裏有條小食街有十幾間店, 開放至凌晨一點

這間店舖經常排長龍,你看那些足料湯水,45HKD咋

豐富的炆餸 都是38至到40HKD, 我覺得這間店舖的設計非常之好

客人點餐之後,即時可以在身後這個蒸爐拿出來外賣

視覺上非常之流口水,還有這個親民的價錢,值得一試

第七必買, 聯光海味, 由一對年青夫婦主理

老闆娘親手包製的純手工包製養生茶 ,有25HKD至到38HKD不等

買夠三包就送一個茶壺,其實真的不是賺你好多,

但我跟他們傾計,就知道他們寧願薄利多銷

希望街坊幫襯了之後,食得身體健康,多些回頭客

我站在他們店鋪片刻,就聽到一個街坊跟老闆説

“你幫我執啦”,輕描淡寫一句,就充分表現到街坊對他們的信任

這並非送一個茶壺,就那麼容易建立到的信任,

而是做生意講求誠信、優質服務、品質至上長年累月的建成

薄利多銷,都要靠來貨比較平,怎 樣可以做到來貨比較平呢

就要靠你自己店舖人流多,貨如輪轉,你就可以跟供應商攞一個較優惠的來貨價錢

這個要靠信譽,所以做生意誠信是好緊要的,顧客信你,幫襯多

攞貨攞得快,供應商給你的價錢就自然會平些

我差不多一個星期去上環海味街一兩次,你看看這些羅漢果那麼大個都是賣四蚊一個

上環海味街都末必買到, 你看看羅漢果又大個,外殼色澤鮮明,

我平日會攞一個羅漢果,壓碎之後用水煲20分鐘, 攤凍後放入雪櫃平日當水飲

羅漢果可以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滑腸排毒、嫩膚益顔、潤肺化痰等功效,

我幾年前被人傳染咳得好利害,看了整個月四次醫生都醫不好

我有一日在廚房忽發奇想,煲了一個羅漢果來飲,之後好了八成的咳

飲了兩三次羅漢果水已經完全好番曬

所以對於我來說, 羅漢果是最平的神丹妙藥, 但如果體質寒涼就不太適合了

還有鱈魚膠、花膠這些美容產品,我寧願買千幾元一盒花膠煲好多次湯水

都不寧願買一樽好貴的護膚品, 因為煲靚湯除了可以美容之外還可以調理身體

但是美容產品就未必可以做到兩者兼得,

還有18蚊一斤的椰棗,來自中東,英文叫做Date

每年大約五月至六月是伊斯蘭教徒的齋戒月,

在日照的時間不可進食。晚上開齋時,

傳統上會先吃一粒椰棗,以補充能量。所以在中東一帶十分受歡迎

如果你減肥的時候, 都可以食三四粒椰棗取代一餐

它可以補充能量,但千萬不可以食得多,因為怕太高糖分

椰棗具有排毒功效,治療肝病,

椰棗的排毒功效會清理肝臟里的毒素和重金屬。

另外飲用椰棗汁也可治療扁桃體發炎以及感冒、發燒。

第八必買, ........請支持收看影片!!!

楊氏太極拳十三修養生功法發微

為了解決麒麟 左右 腳的問題,作者李明宗 這樣論述:

「楊氏太極拳十三修功法」又名「三丰十三修」,「楊氏太極拳十三修功法」之內容乃是將人體十三處部位,依三才之理將其歸類為天地人三部,分別為:天部之頸項、頭頂、面部、後腦及雙耳五個部分;地部之腳腕、雙膝、五體、矮步四個部分及人部之丹田、命門、拆腰、鬆胯及肩臂手四個部分。蘊含傳統太極拳十三勢要義,並效法天地人三才之易理,以彰顯人效法天地自然養生之道。 本研究試從探討道教養生學思想開始,分析自古以來道教修煉人士的養生方法,從重視「清靜」、「坐忘」、「存思」、「存神」及「守一」之精神養生方法論述及「吐納」、「服餌」、「靜功」、「動功」之形體養生方法,進而至「按摩」、「導引」及「拳術」等功法

,進而導入研究者所師承之「楊氏太極拳」。本於師承,依序論述太極拳之源流與主要發展脈絡。最後回歸本文研究重點「楊氏太極拳十三修功法發微」。本研究從介紹楊氏太極拳傳承之重要經典及哲理談起,並輔以道教養生學術典籍及研究者學藝所存之師父手稿,予以論述證明,讓「楊氏太極拳十三修功法」之意涵及實踐要點能清楚呈現,並獲得以下研究發現:(一)傳統道家養生思想始終影響並融入於太極拳理論之中。(二)道家貴生思想促使太極拳之拳理及養生思想更加完備。(三)我國傳統儒、道、醫哲理兼融並展現於太極拳拳理之中。(四)「楊氏太極拳十三修功法」為集宋以前內功功法修煉之大成。(五)「楊氏太極拳十三修功法」影響宋以後醫家文士養生思

想系統。 透過本研究之發現,期能嘉惠世人關於抒解身心緊張之方法,也期許未來同好者重視《道藏》中寶貴養生理論之整理與發揚,同時藉助科技儀器檢測,結合古訓養生功法,讓此文化寶藏更有說服力。如此透過「楊氏太極拳十三修功法發微」之研究,帶動世人易於瞭解親近養生功法理論,進而學習、發揚之。讓此功法能幫助生活在資訊科技世界中人們身心緊張之舒鬆維護,進而獲得健全身心之生活,則是研究者之大願。

異域 異人 異獸:《山海經》在明代

為了解決麒麟 左右 腳的問題,作者鹿憶鹿 這樣論述:

  《山海經》是一部奇書,書中有扶桑國、羽民國、一臂國、一目國,有西王母、精衛鳥、九尾狐,有飲了不老的赤泉、吃了長壽的不死樹,佩戴鹿蜀獸的皮毛會子孫滿堂,䔄草荀草讓人變美。陶淵明流觀過山海圖,白居易以貘獸圖當過屏風治療頭痛,山海異域是一處覓尋不得的樂園仙鄉。     本書聚焦《山海經》一書在明代的出版、閱讀與流傳,系統的討論來自《山海經》的異域、怪奇鳥獸、遠國異人的「非常」知識,如何為明代的士庶,乃至王公貴族接受、喜愛,甚至流傳域外,與不同文化融匯。作者運用海內外《山海經圖》多種,彙整比對,梳理出圖本間承衍的譜系,並採取圖文結合的討論,從文獻、文本的探討到圖像的分析,皆有精彩的觀點闡發。  

本書特色     ★著名《山海經》研究學者、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鹿憶鹿撰寫,累積十餘年的研究結果!   ★實地走訪海內外各大圖書館蒐集《山海經》資料,包括劍橋大學所藏孤本《異域圖志》、南京圖書館白棉紙鈔本《異域志》!   ★利用多種《山海經》相關圖本,進行譜系研究、圖像分析,書中含有50餘張彩圖,方便讀者欣賞、比對!   ★附錄整理「明代異域異人、神祇鳥獸對照表」,透過表格比較各文本收錄內容之異同,一目瞭然! 作者簡介   鹿憶鹿     出生於澎湖,東吳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日本西南學院大學交換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中研院史語所訪問學人,現任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以神話學以及民間文

學為主,近年來尤其專注於明清《山海經》圖像的相關研究。著有《馮夢龍所輯民歌研究》、《傣族敘事詩研究》,《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臺灣原住民為中心》、《粟種與火種──臺灣原住民族的神話與傳說》等書。     對民間故事中所包含的家族關係與文化現象有極深的體會,並從中探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即將出版從民間故事探討民族心靈與文化差異一書。一直對創作有極深的熱情,筆耕不輟,出版多本散文集,希望能兼顧學術研究與作家創作的夢想。 【謝辭】 【代序】漂流在山海異域   【第一章 《臝蟲錄》在明代的流傳──兼論《異域志》相關問題】 一、前言 二、朱權與《異域志》 三、《臝蟲錄》與《異域志》 四、《異域圖志

》與《臝蟲錄》 五、《臝蟲錄》的新編與新刻 六、結語   【第二章 殊俗異物,窮遠見博──新刻《山海經圖》、《臝蟲錄》的明人異域想像】 一、前言 二、山海異物,句深索遠 三、臝蟲諸夷,異人殊俗 四、對異域他者的憧憬 五、結語   【第三章 人神共處,常異不分──晚明類書中的《山海經》圖像】 一、《三才圖會》 二、日用類書〈諸夷門〉 三、類書的異域想像   【第四章 異形‧異體──《山海經》中的一目、一足、貫胸神話】 一、一目的神話 二、一足神話 三、貫胸神話   【第五章 元明地圖上的崑崙】 一、前言 二、仙山崑崙 三、崑崙與黃河源 四、明代的靈山   【第六章 高麗國的圖像與文字敘事──以晚

明日用類書「諸夷門」為中心】 一、前言 二、大明帝國與朝鮮國 三、朝鮮國的朝天思想 四、日用類書中的「高麗國」 五、或「朝鮮」或「高麗」 六、結語   【第七章 晚明《山海經》圖像在日本的流傳──以《怪奇鳥獸圖卷》與《異國物語》為中心】 一、前言 二、《怪奇鳥獸圖卷》與《文林妙錦萬寶全書》 三、《山海異形》與《文林妙錦萬寶全書》 四、《異國物語》與《文林妙錦萬寶全書》 五、山海異域圖像的變異 六、結語   【附錄一 關於《三言》的圖像―兼論版畫家劉素明】 一、前言 二、名編輯馮夢龍 三、《三言》的圖像編輯 四、版畫家劉素明 五、劉素明刊《有圖山海經》 六、結語   【附錄二 明代異域異人、神祇

鳥獸對照表】   【徵引書目】 【圖片來源】 代序   漂流在山海異域 鹿憶鹿     讀一本書像認識一個人,需要許多因緣際會,否則,不免失之交臂,或者,一生都無由見到,或者,永遠錯過了。     要做一個晚明日用類書的研究計劃,朋友寄來一篇論文,提到東京御茶水圖書館藏有《新編京本臝蟲錄》這本書。《臝蟲錄》原書如何?不得而知。因此一看到新刻《臝蟲錄》,新編《臝蟲錄》,馬上精神一振。對研究者來說,沒魚,蝦也好。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小蝦有時也能釣出大魚的。     人生到一個年歲上,都覺得做學問已是無望的田地,可還有人在意你研究室中揉捏的一點文字,時不時寄資料表示關心,有知交如此,真的此生亦是無

憾。不能辜負朋友好意,心裡就一直惦記著,無論如何一定要排除萬難去讀一下這書不可。     《臝蟲錄》是一本奇特的書,據說元末就出現了。晚明日用類書上不斷出現〈臝蟲錄序〉:臝蟲者,四方化外之夷是也。何則以人為臝蟲之長?書曰,生居中國,故得天地之正氣者為人;生居化外,不得天地之正氣者為禽為獸,故曰臝蟲。     這樣的話簡單說,就是中國人是人,外邦諸國都是臝蟲,也就是裸蟲,沒穿衣服的蟲。毛蟲是獸,羽蟲是鳥,鱗蟲是魚。臝蟲兩字一般人少見,有個教授先生在會議上宣讀論文,一路讀成羸(雷)蟲到底,書面論文也寫成羸蟲,似乎都未發現臝蟲真面目。     《臝蟲錄》記海外諸國,並繪刻圖像,是考察明代海外諸國地理

人物、風俗民情的重要資料。揣測著,一定要看看那本叫《臝蟲錄》的書。     在台北的學術會議上見到東京大學的大木康教授,談起這本書。成簣堂文庫在御茶水圖書館,是一家私人圖書館,去看書要先申請。就這樣說定,夏天去東京看書。     大木康教授是研究馮夢龍《山歌》的權威,自己則是研究生時期短暫接觸過馮夢龍,因為這樣認識。其後斷斷續續見過幾次面,有時在日本東京大學,有時在台北東吳大學,或在一些學術會議上。印象深刻的是,請大木來東吳講座,事後商量晚餐地點,他表示想去士林夜市吃炒冰。那次,很難得地目睹一個知名學者如何童心未泯,在嘈雜的夜市中開懷地又吃又喝,挖起一球球冰淇淋堆在冰凍的大平鍋上,翻過來鏟過去

。     在東京大學頗有歷史的赤門口與大木康教授見面,出發去本鄉三丁目地鐵站,準備搭車到御茶水,第一次去看成簣堂文庫資料。接下來,又去了幾次。     本鄉三丁目駅,駅就是驛,驛站是旅人停留之所,那是自己對東京最熟悉的一個地點。每次搭地鐵在這個站下車,無非為了去東京大學,去東大幾次後,對本鄉三丁目駅有些感情出來,當然感情由於熟悉之故。因為向任教的大學申請一筆經費到東京圖書館看資料,停留東京十天,每天進出本鄉三丁目駅,熟悉感就更深了。     首先,車站內的地鐵彩色地圖讓人過目不忘,是A3大小,清楚醒目,與一般地鐵站的A4形式不同。曾對眼睛老花將地圖拿反的朋友開玩笑,一定是東京大學的老教授太多

,A4的地鐵站名太不濟事,有人建議,地鐵站才有異於平常的站名地圖出現。     在東洋文化研究所看資料,用相機拍了一些異域臝蟲的圖片,因為書不攤平不好拍照,每一頁朋友都用手輕輕壓著,於是每張圖都有他的手指在上面。想起有些論文的照片上有拍攝者的姓名,不知要出版的書是否也要標上有某學者的拇指或食指?看了兩三個鐘頭的資料,在小店點了海鮮米漢堡,新鮮的蝦、干貝,在被烤過的壽司米中透出香味,比任何日本料理都吸引人。朋友說他從未吃過,也許是一面討論著一本經典好書,一面討論去神保町買書的愉悅,頓時真有日本人說的幸福感覺。在來來回回去東大看資料的路途上,那家小店似也成為經過的亮點,像生命中停駐的一段美好時光。

    走在微雨的本鄉三丁目巷弄中,經過樋口一葉在明治九年四月、五月住過的櫻木之宿,櫻花開過、凋落,一葉在二十幾歲的青春中夭亡。詩人喜在燦爛時與人世道別,那樣短暫的美麗,成為小小的巷弄中一抹不朽的鈐記。     東京大學的赤門前,有一個看板,列著許多民宿的名稱,有一間民宿,石川啄木曾經住過的。記得啄木,他有個雕像在青森,一座很美的城市,令人想起鮮紅的蘋果的夏天,啄木兩手交疊放在胸前,站的姿勢宣告他是詩人。不知道啄木是否喜歡東京?自始至終,一直以為啄木代表的意義是青森,每次在超市看到蘋果時就想起青森,以及青森的啄木。研究室有一個木頭小女孩,兩個蘋果樣子的木頭堆疊起來的小女孩,大蘋果上黏著一顆小

蘋果,是三十年前經過青森的黃昏向晚,有個小店鋪的老太太,她帶著將女兒出嫁的不捨表情,讓售蘋果小女孩。     與東大赤門口有關的記憶當然不只石川啄木,看到下榻的巷子叫落第橫丁,直接的反應是,一定有許多人十年寒窗被東京大學拒絕後就搬到這裡,如同下一站地鐵有一個阿美橫丁,據說是因為美利堅共和國大兵喜歡在此商鋪購物,因而得名,順理成章地,落第橫丁就被如此聯想了。落第的人都成了小說家、詩人嗎?     樋口一葉當然沒有落第的問題,她根本無緣參與考試。她來不及認識更多世界的美好,來不及體會刻骨銘心的情愛,在生活的磨難中,年僅24歲就撒手人寰,只留下幾篇小說,並將自己的影像留在日本的五千元紙鈔上。東大前的

公車站牌有個一葉案內圖,其中一個小點,標示著半井桃水的墓地,他是一葉的老師,或者,也是一葉唯一愛過的男人。     無法細細去尋訪一葉走過的每一步履,因為要去御茶水圖書館。     御茶水圖書館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現在屬於石川文化事業財團,1941年雜誌《主婦之友》的創刊者石川武美創立石川文化事業財團,1947年石川文化事業財團創辦御茶水圖書館,後來成為獨特的女性專用圖書館。2003年,改成以「女性、生活、實用」為主題的專門圖書館,滿二十歲的男女均可申請閱覽圖書,但是入館費要三百日幣,看古籍如《新編京本臝蟲錄》則要另外付兩千日幣。有趣的是,館內看書的人仍以女性居多,同行看書的大木教授解釋,以前

圖書館不准男性進去,現在則保留有些女性專屬的閱覽區,他因為要陪遠地來的閱覽者,才能獲准坐在女性的樓層看資料。     成簣堂文庫藏書屬御茶水圖書館古典籍、古文書部門管理,所有藏書不得複印,只得乖乖抄寫筆記,此情此景,似回到二十幾年前,寫碩士論文的土法煉鋼的方式,一字一句地抄寫。事後,發現筆記中《新編京本臝蟲錄》的序有一半是大木教授的筆跡,這無乃是另一種意外的驚喜。     看的書有兩卷兩冊,卷首的序有兩頁,本文各頁皆有繪圖,四周雙邊,長五寸三分,寬三寸四分。各卷首有鼎形、朱色的「養安院藏書」印記,表示原來藏在韓國的寺院中,1592年,在豐臣秀吉攻打朝鮮的戰役中將其擄到日本。此書的圖像刊刻隨意,

其中的文字有許多誤植的現象,而圖像部分又常常出現一些宗教卍字或錢幣的圖案,草率可見一斑。全書並無編者或刻書者名號,只有在最末一頁註明「嘉靖庚戌靜德書堂刊」,意思就是此書刊刻於嘉靖29年,西元1550年,應該算是很珍貴難得的明書。查了一些資料,卻未發現明代有靜德書堂這個書坊的記錄,讓人不禁疑惑,此書為明代的盜版書?     學術界認為,明代盜版的現象十分常見,為了給自家刻書增加分量,就標榜是「京本」、「古本」、「祕本」。因為底稿一般是購買或請人創作的,無論哪種渠道都要支付不菲的稿酬。如從這個部分來看,《新編京本臝虫錄》的確像盜版,不但品質粗糙,而且特別強調是「新編京本」。     也談一下成簣堂

原來的主人,德富蘇峰。德富蘇峰(1863-1957),本名豬一郎,名字與藏書家太不相稱了,難怪要改。他當過報社老闆,一生喜歡收藏典籍文獻,書齋名「成簣堂」,藏書達十萬冊,身後,藏書樓歸了御茶水圖書館,因此,圖書館有了這一批善本甚至是世界珍本。     德富蘇峰曾到中國各省旅行過,也到過台灣。1907年他第一次到中國深度旅行,在瀋陽參觀文溯閣《四庫全書》,還去長沙拜訪藏書家葉德輝,參觀他的藏書。     1918年,蘇峰又到中國旅行,他參觀故宮、國子監、孔廟、琉璃廠,與畫家吳昌碩會面,有趣的是,他的日語口譯是戴傳賢。真巧,在東吳大學日日要經過的是一座叫「傳賢堂」的建築物,「傳賢堂」是蔣緯國為了紀

念戴傳賢而捐款興建的。人世間有許多瓜葛牽扯真是耐人尋味。     據說《臝蟲錄》又稱《異域志》。在撰寫《臝蟲錄》相關論文時,曾到南京圖書館閱覽「正德白棉紙抄本」的《異域志》。正德版《異域志》所保存的資料,較一般通行的萬曆年間、周履靖作序本更為詳實,從手抄本上發現《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的序有一些誤漏,發現《異域志》有一卷本、兩卷本或三卷本。被版本考證搞得七葷八素時,得到曾來東吳大學交換、在南圖工作的田丰博士許多幫助,南京的短暫時光是一段閱讀的幸福記憶。     在找書的過程,發現與《異域志》一起列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異域圖志》藏在劍橋大學,那是所知的海內外孤本啊。寫信詢問,卑微地想印兩張書

影,沒想到回信很快來了,有全書縮影微卷檔案,只是要90英磅。大喜過望,真想說200英磅也要,總比機票便宜多了。用信用卡付錢時,劍橋圖書館又說,他們算錯了頁數,其實只需70英磅。收到微卷檔案,馬上到東吳大學的圖書館去借一枱古老機器觀看。古籍電子數位化以後,用底片拍照已經罕見,縮影微卷幾乎成絕響,這個艱難的閱讀方式也說明這本書關心的人似乎不多。論文撰寫完畢,正式刊登以後,在網路上看到許多劍橋大學所藏的古籍,其中就包括了《異域圖志》。     發現建陽日用類書、《三才圖會》對《山海經》引用,發現《臝蟲錄》此書在明代的特殊現象,閱讀到《山海經》在日本的流傳、受容情形。《山海經》在明代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反映明代社會的異域觀、書籍出版文化。明代讀者找到閱讀《山海經》的閱讀趣味,而自己也體會這分趣味的意義。     此書的《臝蟲錄》是這麼長的一段故事。     《山海經》的故事就更長了,要從1990在北京認識馬昌儀老師開始。     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見到馬昌儀老師,也許是一種情感因緣,當時的北京城,旅行的人很難應付一日三餐,於是厚顏的向初次見面的馬老師提出去她家吃飯的請求。如今想來,當時厚顏的自己所以如此,是因為一種如見平生的情感,初見就覺得沒多言語的馬老師是一個極其可愛的人,真誠、純潔的一位學者,特別地喜歡她。將近三十年的歲月,或開會、或演講,往來北京,總是在安定門外的馬老師家叨擾。兩人永

遠有說不完的話,說知識的趣味,說年輕時的情愛,說辜負人的痛楚,說生命的艱難,一點一滴地進入《山海經》的情境當中。     1995年4月,那個春日我記得很牢,彼時初孕,穿著一套寬鬆的衣裙應付千瘡百孔的論文。馬老師與楊利慧教授(她當時還是博士生)來台灣參加神話學會議,會後,兩人在翠山里的寒舍小住,三人偶在廚房燒菜,喝茶吃點心,一起去原住民博物館。時光流轉,年年赴京,或在銀杏滿地的地壇公園談論胡文煥,或在楊柳依依的東河沿談論劉素明。《山海經》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是與馬老師在安定門外牽手散步,慢慢醞釀成形的。記得吃許多水蜜桃,記得國子監旁的燒餅舖,記得九頭鳥餐廳的烤竹筴魚,記得河邊涮肉,記得稻香村

賣的甜點,許許多多小事串成此書的章節。     有時候不免懷疑,不自量力的處理《山海經》相關的論文題目,的確是一種因緣,是紀念人世間一種難遇的情感。這樣的小書,更像是向馬昌儀老師致意的方式,是她引導才得以進入山海異域的奇幻樂園,而轉瞬間就已悠遊了十年左右。     《山海經》的性質,自古以來眾說紛紜,魯迅說《山海經》是一本「巫書」,朋友劉宗迪認為《山海經》是一本「天書」,充滿天文的密碼;陳連山則認為《山海經》是人文地理。他們的觀點啟發許多的研究者。甚至有人認為《山海經》是古中國的「X檔案」,或者是一本充滿性意涵的「A書」。A書論的作者,從諧音的角度寫成了另一本黃色封面的「A書」,在他看來《山海

經》裡的怪獸「其音如鴻雁」,是「其窨,茹泓宴」的諧音,作者又說「泓,潭也,指女陰」。「泰山」在作者眼中,則諧音「台膳」,意指「橫陳的女體」。白話一點,這個先生要說的是,一個一絲不掛的女人大剌剌仰躺在面前,一群人圍著,夾取她身上的刺身來食。當然,也有人把《山海經》當成一本聖經來看,似乎想離開學術場域而企圖成一家之言的學者越來越多了。     既是《山海經》,到處漂流成為必然的宿命。為了看版本,去過許許多多的圖書館。去京都大學的人文科學圖書館,想起小川琢治當過所長,想起讀過他兒子貝塚茂樹、小川環樹的論文,當然也不會忘記讀過湯川秀樹的傳記《旅人》。湯川秀樹是得過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物理學對自己猶如天

書,與大氣科學、天文學意義差不多,但是,湯川秀樹是有意思的,因為他是寫過〈山海經考〉的小川琢治的兒子,研究過《山海經》的學者父親一直覺得讀高中的數理天才兒子天資不夠,茂樹、環樹自小穎異,顯得秀樹暗淡得很。在京都大學圖書館看過版本的黃昏,還去了金戒光明寺紫雲墓地向小川琢治一家人致意。同行的枕書說,琢治原非京都人,背景似不能有這個身後待遇,是考古學家朋友的幫忙才能永留京都。為了這個家族的長眠之所還頗費了一番周折,可見學者的認真態度,千秋萬世都想與齊驅的人為鄰,可不是,附近有第一任的京大校長,還有狩野直喜的家族,討論學問比較方便吧。     京都大學的校園有湯川秀樹的塑像,琉球大學圖書館前大石頭上,

則有秀樹的題字,學不厭。琉球大學有許多相關異人、異域的資料,因此去過沖繩幾次,那個與自己出生地澎湖很像的海島,充滿閩南文化的地方。於是,很認真地一而再讀陳侃《使琉球錄》。     仙台的東北大學也令人印象深刻。圖書館有魯迅塑像,許多人都知道,魯迅曾經讀過東北大學醫學院,學校還保留了他似乎不太出色的成績單。當然,魯迅也說過,他的保姆阿長教過他讀《山海經》。去東北大學圖書館看《山海經》的書,也見到那兒有四卷本《臝蟲錄》電子檔,省去另外還要去尊經閣文庫的麻煩。     在東北大學,山田仁史教授幫了許多忙,他是研究大林太良先生的專家,也為《粟種與火種》一書寫過推薦文字,我們曾經一起切磋過許多學術觀點。

山田是一位熱情的人,他不用手機,堅持過昭和時代的生活。     仙台令人難忘的還有佳慧,她東吳德文系畢業後去白百合女子大學當碩士生,成為小澤俊夫的學生。我們因為對民間故事的愛好而在東吳課堂短暫的師生關係後,成為永久的朋友。佳慧的女兒奈奈、兒子優樹也成為熟悉的小友,年年出現在東吳的研究室裡。     寫作《山海經》論文的過程,去了東京無數次,去過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國會圖書館、國立公文書館、東洋文庫等地。與朋友一起搭地鐵到廣尾站,去有栖川公園內的東京都立圖書館,為了買上文庫的一個掃葉山房《山海經》版本。難忘的是吃了許多晚餐,神樂坂,月宴。還有大雨中去日比谷公園的松本樓,有許多百年銀杏的松本樓

是孫中山與宋慶齡訂婚的餐廳,一枱宋慶齡彈過的鋼琴。記得全身溼透,松本樓的雨夜讓人想起生命與情感的陷落。     發現椙山女學園大學有一本蔣應鎬繪圖本《山海經》,藉著去京都之便,也去了名古屋。記得匆忙見面的,除了名古屋的有香老師之外,還有當日早晨與枕書在京都大學的大鐘前會晤,因為時間太早,幾乎沒有喝咖啡的地方,兩人只好在麥當勞裏短暫敘舊。日後,與枕書的相見就多了,在台北、在京都,甚至在北京的國子監街,書架上也多出枕書的大作,《京都古書店地圖》、《有鹿來》、《京都如晤》、《松子落》……尋訪《山海經》版本的路上結識許多精彩的人。     大學研究所時期,斷斷續續上過昌彼得老師幾年的版本學,如今想來,

才知當年聽他講宋版元版明版是如何幸福的事。我們沿著溪,過橋,走故宮路,到故宮博物院,看圖書文獻處的人員展示真正的宋版書。悠悠三十年,原來生命中有種召喚,《山海經》的書還在那兒,元末明初的曹善手抄了一分,像似特為自己留的版本。曹善是蘇州人,他在全書最末頁端正落款,至正乙巳東吳曹善。讀到1365年的東吳人曹善手抄本《山海經》,像似故人重逢。因為曹善手抄本,起心動念有了再為《山海經》作注的想法,或許這也是自十八歲進入東吳大學的因緣,人生若只如初見,從未料到,這個倚山臨溪的校園竟是一生安身立命之所在,我們愛過,一起被第41頁有圖書館印章的大林太良神話學論著啟蒙。神話是詩,是青春的夢與愛戀。     萬

曆年間出生的劉素明,不只繪畫,一生都以刊刻圖像為職志,看到他從不起眼的山石間隙落款,一直到把名字題在書的首頁,從建陽到金陵或蘇州,因為《山海經》的圖像,我們在五百年後的時空相逢。蕭條異代不同時,召喚我的還有劉會孟、胡文煥、王圻、吳任臣、陳夢雷、汪紱、郝懿行,樋口謙貞、西川如見、歌川國芳。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想像的動物》一書在翻譯的過程中錯誤百出,英文本的強良神讓人一頭霧水,再中譯回來變成麒麟,帝江神則成了無臉的鳥,然而,《山海經》活脫是盲詩人的愛書無誤。學者艾可(Umberto Eco,1932-2016)《異境之書》中的一隻大腳,似在呼

應東西方對一足一目國的異域想像有志一同。山海異域,殊途同歸,原來飛翔心靈的鍾情點沒有隔閡。     在學術邊緣的自己一直是幸福的,因為馬昌儀、劉錫誠、曾永義、王孝廉諸位老師的鞭策,未曾失去對學術的一點熱情,多年來不致忘卻初心。感謝許多學術同行的提供資料與高見,劉宗迪、陳連山、楊利慧、孫正國,他們也是相識多年的好友。父母棄世,親愛的妹妺是相依傍的手足知己,多年來她始終協助解決相關的外語資料,血緣與情感使我們彼此的人生變得豐盈,我撰寫的點滴成果都有她的貢獻。     這本書大部分章節都是科技部研究計畫的成果,主要著眼於晚明的圖像學上面。特別感謝所有的學生投入心力,趙惠瑜、于千喬、范玉廷、施政昕、劉

亞惟、王沛如、普瑋翎,我們一起紀念在臨溪路上的時光。   2020年4月春雨的東吳大學研究室 【第一章 《臝蟲錄》在明代的流傳──兼論《異域志》相關問題】 三、《臝蟲錄》與《異域志》 南京圖書館藏有正德二年(1507)梅純所編《藝海彙函》一書,此書共分十卷,「第四卷格物類」收書十三種,其中第二種正是「異域志一卷」,此書為正德白棉紙抄本,書前有序:按胡惟庸序云:《臝蟲錄》者,予自吳元丁未出鎮江陵,有處士周致中者,前元之知院也,持是錄獻于軍門,曰:昔在元歷仕十九載,奉使外番者六,其四夷人物風俗靡所不知,乃作《臝蟲錄》云,以壯其為使之意。開濟為之跋曰:今我朝混一大統,其萬國之來王者,又將有待于是書

。吾兄得之于青宮,其原本首尾脫落一十有三張,誠國初之故物也。今吾兄重編以更其名曰《異域志》,當紀其實云。時壬午長至弟藏息生靜明子書。 我們從靜明子的序見到,《四庫提要》的記錄應該是有所本的。首先,原為太常少卿的胡惟庸(?-1380)曾為《臝蟲錄》做序,說明周致中是前元知院(樞密院長官),《臝蟲錄》一書是周所編所獻。而開濟(?-1383)為此書寫跋,開濟與胡惟庸兩不相涉。靜明子則說明此書出自青宮(太子東宮),其兄重編過。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記載,《異域志》一卷,是浙江范懋柱天一閣藏本,其中有一段話: 不著撰人名氏。篇首胡惟庸序曰:《臝蟲錄》者,予自吳元年丁未出鎮江陵,有處士周致中者,前元之知

院也,持是錄獻於軍門。則此書初名《臝蟲錄》,為周致中所作。又開濟跋曰:是書吾兄得之青宮,乃國初之故物,今吾兄重編,更其名曰《異域志》。則此書名《異域志》乃開濟之兄所更定。然考明太祖於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建國號曰吳。丁未當稱吳三年,不得稱元年。又濟跋題壬午長至,為惠帝建文四年。其時濟被誅已久,不應作跋,疑皆出於依託也。其書中雜論諸國風俗物產土地,語甚簡略,頗與金銑所刻《異域圖志》相似,無足採錄。

大溪木器匠師神桌製作技藝與備料單之研究-以日昌木器行簡勇吉為例

為了解決麒麟 左右 腳的問題,作者石安妮 這樣論述:

臺灣工藝領域中大溪神桌為具廣負盛名的地區之一,其技藝從晚清經過日治時期到現今,經歷原鄉移入技術、新技術帶入等,孕育許多木器匠師。而如今神桌技藝已漸入黃昏中,甚至有斷層現象出現,故盼以此論文紀錄簡勇吉生平、技藝、作品等,為使大溪木器留下紀錄。大溪為孕育木器匠師的所在地區之一,近年來因台灣禁伐政策,且大陸快速生產木器下,大溪木器日漸式微,再加上代代相傳技藝,在七十年代各自發展成各司其職的職業,本論文以簡勇吉生平技藝、學徒歷程、執業過程、作品圖繪等,紀錄並分析大溪木器風格上變化。大溪麒踏獅、象腿、螭虎腳歷經新技術傳入匠師們、移地學技後重回大溪以及匠師間互相學習,重新演變出不一樣的面貌以簡勇吉來探討

,不僅如此簡勇吉所設計木裙桌也相對產生不同於起初阿萬師所設計的木裙桌。本研究將透過簡勇吉的木器作品,透過文獻整理、深入訪談及田野調查,對簡勇吉生平、家具的風格與技藝以及時代背景逐一記錄,並分析其設計作品之特色。進而了解在面臨時代轉變下,其創作過程與技藝的改變。讓簡勇吉先生的技藝從作品中汲取出來並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