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力平價公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購買力平價公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昱程寫的 國際金融:市場、理論與實務(7版) 和戴錦周,李見發,邱泰穎的 基礎經濟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生活經濟學 - 第 268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國物價指數也上升 280 % ,依購買力平價公式計算,目前 1 美元應等於新臺幣 27.14 ... 元中美新平價: 1 美元= 5 × 520 % / 280 % =新臺幣 27.14 元對購買力平價說的批評>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泰文化 和全華圖書所出版 。

中原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洪智力所指導 鍾佾蓁的 以消息面為基礎的整合匯率分析框架 (2018),提出購買力平價公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匯率預測、文字探勘、集成學習、情緒分析、時間序列。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葉國俊、何泰寬所指導 羅文晴的 中國的貨幣政策該如何釘住物價?-以人民幣匯率政策為例兼論對房產價格的影響 (2016),提出因為有 價格水平目標制、貨幣政策、中國匯率政策、中國房價的重點而找出了 購買力平價公式的解答。

最後網站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經濟學學什麼】 - YouTube則補充:購買力平價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經濟學學什麼】你聽過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或中杯拿鐵指數(Tall Latte index)嗎?不同國家的貨幣的兌換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購買力平價公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際金融:市場、理論與實務(7版)

為了解決購買力平價公式的問題,作者黃昱程 這樣論述:

  一、概念化:以深入淺出的筆法闡述國際金融,並輔以大量簡單易懂的圖表;另增修「國金小百科」,闡述重要名詞或概念,例如,黑天鵝效應及羊群效應(ch1)、大麥克指數(ch9)、外溢效果(ch14)、貨幣戰爭與中美貿易大戰(ch15)、托賓稅(ch17)等。   二、實際演算:透過「計算範例」方塊,以實際數字來驗算內文理論或公式。   三、國際視野:闡述國際金融理論時,儘量會以國際數據或案例予以說明,並增修「英國脫歐」及「人民幣納入SDR」熱門議題。   四、理論與實務配合:近50餘則「理論與實務專題」,讓讀者能將理論融入實務,例如,歐債危機(ch1)、美、日利率與日圓匯

率的關係(ch10)、日本首相安倍「三隻箭」促使日圓貶值(ch15)、人民幣成為SDR的組成貨幣及其意涵(ch17)。   五、網路學習:各章除有「自我評量」習題外,另有「網路學習」單元。

以消息面為基礎的整合匯率分析框架

為了解決購買力平價公式的問題,作者鍾佾蓁 這樣論述: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國與國間的貿易逐漸頻繁,臺灣由於地理位置優越,與中國大陸的海外貿易逐年俱增,而匯率的波動對於進出口貿易利潤為關鍵的影響,因此預測臺幣兌人民幣匯率是個重要的課題。本研究收集2013 年 6 月到 2018 年 9 月臺灣及中國兩方的新聞文件,做為消息面的資料,結合文字探勘技術,透過比對情緒辭典找出關鍵的情緒詞彙,利用消息面及多面向指標,針對臺幣兌人民幣匯率,建構出一個預測框架,並使用集成技術優化預測模型,模型預測結果的RMSE已降至0.004448,為一個良好的預測模型。此外,本研究針對消息面的情緒詞彙與匯率的走勢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中國的多面向指標型對於預測結果影響性較大,而

臺灣新聞的情緒詞對於匯率有一定的關聯性,例如「保持」、「明顯」的詞彙對於匯率走勢呈現上升,而「避免」、「刺激」的詞彙卻與匯率呈現下跌的波動,實驗結果表示消息面新聞中,使用的詞彙所代表的情緒對於匯率是有影響性的。

基礎經濟學

為了解決購買力平價公式的問題,作者戴錦周,李見發,邱泰穎 這樣論述:

  經濟學是一門「經世濟民」的學科,從個人到世界,都是經濟學討論的範疇。雖然經濟理論艱澀難懂,卻與我們的每日生活息息相關,舉凡民生用品的供需,抑或是國際局勢的改變,都會影響經濟體系的運作,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   本書章節架構完整,在各章章首以個案破題,引導讀者進入章節內容。另外,內文穿插主題豐富且多元的時事專欄與知識補充專欄,能更完整的連結理論與現實的世界,了解經濟學的各項應用。   全書理論解說簡單清楚,運用淺顯的文字敘述,讓讀者簡單讀懂經濟基本概念,輕鬆掌握經濟熱門話題! 本書特色   1. 章首「如是我聞」:利用大個案破題,引導讀者認識各章內容大綱。   2

. 圖表搭配說明:理論搭配圖表輔助說明,加速理解吸收。   3. 時事小專欄:馬上掌握最新經濟時事議題。   4. 知識補給站:補充內文相關經濟知識,學習更完整。   5. 詳列重要公式:重點標記,詳加說明公式內容。   6. 公式計算範例題:計算題範例解說,幫助了解公式運用。   7. 章後多元練習題:含「選擇題」及「問答題」,立即驗證學習成效。

中國的貨幣政策該如何釘住物價?-以人民幣匯率政策為例兼論對房產價格的影響

為了解決購買力平價公式的問題,作者羅文晴 這樣論述:

金融海嘯後,許多文獻開始檢討現行貨幣政策是否失靈,以及是否該為貨幣政策注入新的活水,維持價格水平(price-level)穩定的政策目標於是呼聲再起。本文以中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價格水平目標制的理念,為其構建可行的貨幣政策操作方式與目標,並觀察此操作對房價的外溢效果。 本文首先綜覽相關研究對物價穩定目標的討論,包括通膨目標制和價格水平目標制之間的取捨,接著整理中國自2005年匯改後,將人民幣釘住一籃子貨幣的政策,最後將研究核心聚焦在「以匯率政策作為釘住價格水平的操作手法」,而這樣的研究設計則受到張五常的啟發。研究設計如下:從購買力平價學說的公式出發,本文計算出釘住固定價格水平、釘住通膨

率2%和釘住中國PPI起伏等三種考慮物價穩定的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並將此三者與未考慮物價穩定的有效匯率指數市場現況做一對比。實證結果為:(一)三種考慮物價的匯率指數走勢和市場現況相反,前者的政策意涵是執行相對中性的貨幣政策,而後者則是需要執行寬鬆貨幣政策;(二)三種考慮物價的匯率指數標準差較小,表示在釘住物價同時兼能收匯率穩定之效。因此,作為政策建議,本文認為釘住物價的匯率政策值得嘗試。 然而,依據不同指數結果所執行的貨幣政策是否對其他經濟領域產生外溢效果?本文圍繞房價議題,從Poterba的房價使用者成本理論模型出發,並加入自行計算的NEER變項,迴歸結果顯示,NEER落後項

對全國和部分一線城市房價的影響為顯著為正,證實由匯率政策所引發的貨幣供給調控,的確會傳遞到房價上,貨幣供給增加和房價上升實為一體兩面;另外,有進行物價考慮操作時,迴歸係數顯示釘住固定價格水平和釘住通膨率2%的反事實設計對北京、上海、深圳三座一線城市房價上升的正向影響小於政策現況,但對廣州和全國房價影響則較大,說明採取不同釘住目標的貨幣政策對不同地區房價的影響效果各異,很難有一致性的政策結果。未來在設計貨幣政策的釘住目標時,當局必須思考全國性貨幣政策對不同地區的不同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