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中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aids中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盧洪洲寫的 愛滋病及其相關疾病常用藥物與相互作用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Connect hearing aids to your device - Android Accessibility Help也說明:You can pair hearing aids with your Android device. Open your device's Settings app . Tap Connected devices and then Pair new device. Choose your hearing aid ...

國立臺灣大學 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 楊銘欽所指導 丁碩彥的 海洛因成癮患者接受美沙冬替代療法三個月後留存在治療中與海洛因使用量變化的相關因素 (2009),提出aids中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海洛因、美沙冬療法、留存率、鴉片治療指數量表。

最後網站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感染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則補充:愛滋病就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簡稱,就是指因為病患身體抵抗力降低,導致得到各種疾病的症狀。 愛滋病毒為人類免疫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ids中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愛滋病及其相關疾病常用藥物與相互作用

為了解決aids中文的問題,作者盧洪洲 這樣論述:

本書主要介紹愛滋病及其相關疾病常用藥物基本資訊,以及這些藥物間相互作用,可供感染科、性病愛滋病科臨床醫護人員及相關藥師日常工作中查閱,協助安全、合理用藥。 本書共分四章。 第一章簡介3大類13種愛滋病相關疾病   第二章參考藥品說明書詳細介紹6類常用藥物(抗逆轉錄病毒、抗細菌、抗真菌、抗分枝桿菌、抗丙型肝炎病毒及抗寄生蟲藥物)適應證、注意事項、禁忌證、不良反應、用法與用量等內容,方便讀者查閱。   第三章介紹不同人群的藥代動力學特徵,同時介紹了藥物基因組學、藥代動力學及治療藥物監測等個體化給藥的相關知識和進展。   第四章詳細介紹藥物相互作用的發生機制,並根據愛滋病患者常用的易發生藥物相互作

用的藥物種類,詳細列舉了不同藥物的相互作用。   附錄部分將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做成表格,方便讀者快速查詢、判斷臨床中需要注意的藥物相互作用。 書中收載的藥物為目前在我國審批上市的藥物品種,如達蘆那韋、利匹韋林、艾博韋泰(艾可甯)、“三合一”的多替阿巴拉米片(綏美凱)、“四合一”的艾考恩丙替片(捷扶康),以及多種抗丙肝病毒藥物。 盧洪洲(1966-- ),主任醫師、教授、內科學博士、留美博士後、內科學博士生導師、護理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任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復旦

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助理。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助理、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副主任兼感染科主任。 兼任世界衛生組織新發傳染病臨床診治、培訓、研究合作中心共同主任,世界衛生組織臨床專家組專家,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兼愛滋病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愛滋病專業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微生物學會醫學真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愛滋病學會會員,美國感染病與愛滋病學會會員,全國愛滋病臨床試驗聯盟召集人,

國家抗愛滋病病毒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委員,長江三角洲愛滋病診治協作網召集人,上海市愛滋病診療中心主任,上海市愛滋病治療專家組組長等,以及《AIDS(中文版)》及《公共衛生資訊》雜誌主編、《中國真菌學雜誌》及《中華臨床感染病雜誌》副主編、《中國抗感染與化療雜誌》等十餘本雜誌的編委、《The Lancet》等英文期刊審稿人。 第一章愛滋病及其相關疾病1 第一節機會性感染1 一、 肺孢子菌肺炎(PCP)2 二、 結核病2 三、 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2 四、 巨細胞病毒感染3 五、 弓形體腦病3 六、 真菌感染4 假絲酵母菌感染4 新型隱球菌感染4 瑪律尼菲籃狀菌感染4 第二節愛滋病

相關腫瘤5 一、 卡波西肉瘤5 二、 非霍奇金淋巴瘤6 第三節愛滋病相關慢性疾病7 一、 愛滋病合併冠心病7 二、 愛滋病合併腦血管疾病8 三、 愛滋病合併高血壓9 四、 愛滋病合併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9 五、 愛滋病合併骨病10 第二章愛滋病及相關疾病的治療藥物11 第一節抗逆轉錄病毒藥物11 一、 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NRTIs)11 齊多夫定 (Zidovudine, ZDV)12 拉米夫定(Lamivudine, 3TC)12 阿巴卡韋(Abacavir, ABC)14 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15 丙酚替諾福韋(T

enofovir alafenamide, TAF)16 恩曲他濱(Emtricitabine, FTC)17 齊多夫定/拉米夫定(Combivir, AZT 3TC,齊朵拉米雙夫定、 雙汰芝、貝拉齊、可比韋)17 拉米夫定/替諾福韋(3TC TDF,太鬥)17 齊多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韋(Trizivir, AZT 3TC ABC,三協唯)17 恩曲他濱替諾福韋片(Truvada, FTC TDF,舒發泰)18 二、 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s)18 奈韋拉平(Nevirapine, NVP)18 依非韋倫(Efavirenz, EFV)20 依曲韋林(Etravirine, ET

V)21 利匹韋林(Rilppivrine, RPV)22 三、 蛋白酶抑制劑(PIs)23 阿紮那韋(Atazanavir, ATV)23 達蘆那韋(Darunavir)25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Lopinavir and Ritonavir, LPV/r,克力芝)26 四、 整合酶抑制劑(INSTIs)28 拉替拉韋鉀(Raltegravir, RAL)28 多替拉韋鈉(Dolutegravir, DTG)28 多替阿巴拉米片(多替拉韋50mg 阿巴卡韋600mg 拉米夫 定300mg,綏美凱)29 艾考恩丙替片(艾維雷韋150mg 考比司他150mg 恩曲他濱 200mg 丙酚替諾福韋

10mg,捷扶康)30 五、 融合抑制劑(FIs)30 恩夫韋肽(Enfuvirtide, ENF)31 艾博韋泰(Albuvirtide, ABT,艾可寧)31 六、 CCR5抑制劑32 馬拉韋羅(Maraviroc, MVC)32 第二節抗細菌藥物33 一、 β內醯胺類33 注射用青黴素鈉(Penicillin)33 苄星青黴素(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35 阿莫西林(Amoxicillin)35 呱拉西林(Piperacillin)36 頭孢呋辛(Cefuroxim)37 頭孢呱酮(Cefoperazone)38 頭孢曲松(Ceftriaxone)39 頭

孢噻肟(Cefotaxime)40 頭孢他啶(Ceftazidime)41 頭孢吡肟(Cefepime)42 頭孢西丁(Cefoxitin)44 頭孢美唑(Cefmetazole)45 頭孢米諾(Cefminox)46 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Imipenem and Cilastatin Sodium)47 美羅培南(Meropenem)49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Panipenem/Betamipron)50 厄他培南(Ertapenem)51 氨曲南(Aztreonam)52 呱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acillin/Tazobactam)53 頭孢呱酮舒巴坦(Cefoperazone/sul

bactam)54 氨苄西林舒巴坦(Ampicillin/sulbactam)55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Amoxicillin clavulanic acid)57 二、 喹諾酮類58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58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拜複樂)60 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62 諾氟沙星(Norfloxacin)63 三、 氨基糖苷類63 慶大黴素(Gentamicin)63 阿米卡星(Amikacin)64 異帕米星(Isepamicin)65 四、 大環內酯類66 紅黴素(Erythromycin)66 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67

阿奇黴素(Clarithromycin)68 五、 四環素類69 多西環素(Doxycycline)69 米諾環素(Minocycline)71 六、 林可醯胺類72 林可黴素(Lincomycin)72 克林黴素(Clindamycin)73 七、 糖肽類74 萬古黴素(Vancomycin)74 去甲萬古黴素(Norvancomycin)75 替考拉寧(Teicoplanin)76 八、 多黏菌素類77 多黏菌素E(Polymyxin E)77 九、 唑烷酮類78 利奈唑胺(Linezolid)78 十、 甘氨醯環素類81 替加環素(Tigecycline)81 十一、 磺胺類82 磺胺

嘧啶(Sulfadiazine)82 複方磺胺甲唑(SMZco,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又作SMZTMP)83 十二、 硝基咪唑類85 甲硝唑(Metronidazole)85 奧硝唑(Ornidazole)86 替硝唑(Tinidazole)86 十三、 磷黴素類87 磷黴素(Phosphonomycin)87 第三節抗真菌藥物88 一、 多烯類88 兩性黴素B(Amphotericin B)88 兩性黴素B脂質體(Amphotericin B Liposome)89 二、 吡咯類(三唑類)90 氟康唑(Fluconazole)90 伊曲康唑(Itraconaz

ole)90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91 泊沙康唑(Posaconazole)92 三、 棘白菌素類94 卡泊芬淨(Caspofungin)94 米卡芬淨(Micafungin)95 四、 5氟胞嘧啶類96 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96 第四節抗分枝桿菌藥物97 一、 利福黴素類97 利福平(Rifampin)97 利福布汀(Rifabutin)98 二、 其他類99 異煙肼(Isoniazid)99 乙胺丁醇(Ethambutol)100 吡嗪醯胺(Pyrazinamide)101 貝達喹啉(Bedaquiline)101 利奈唑胺(Linezolid)10

2 第五節抗丙型肝炎病毒藥物102 索磷布韋/維帕他韋(Epclusa,丙通沙)102 艾爾巴韋/格拉瑞韋(Elbasvir/Grazoprevir, Zepatier,擇必達)104 達塞布韋(Dasabuvir, Exviera,易奇瑞)106 阿舒瑞韋(Asunaprevir,速維普)108 奧比帕利(Ombitasvir, Paritaprevir and Ritonavir Tables,維建樂)110 達拉他韋(Daclatasvir,百立澤)114 第六節抗寄生蟲藥物117 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117 第三章藥物代謝動力學118 第一節特殊人群藥代動力學118

一、 妊娠期女性118 二、 老年人121 三、 新生兒121 四、 腎功能不全患者122 五、 肝功能不全患者124 第二節藥物基因組學126 一、 藥物基因組學概述126 二、 藥物基因組學的應用128 個體化給藥與嚴重不良反應發生風險評估128 新藥開發與臨床試驗131 第三節藥物代謝動力學與治療藥物濃度監測131 一、 藥物代謝動力學131 二、 治療藥物濃度監測132第四章藥物相互作用134 第一節藥物相互作用機制134 一、 基本概念134 二、 藥物相互作用分類134 三、 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135 藥代動力學影響藥物吸收135 藥代動力學影響肝臟代謝135 藥代動力學增強劑1

36 其他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機制136 第二節愛滋病及其相關疾病常用治療藥物相互作用139 一、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139 (一) 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NRTIs)139 齊多夫定 (Zidovudine, ZDV)139 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139 丙酚替諾福韋(Tenofovir alafenamide, TAF)139 (二) 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s)140 奈韋拉平(Nevirapine, NVP)140 依非韋倫(Efavirenz, EFV)140 依曲韋林(Etravirine, ETV)141

利匹韋林(Rilppivrine, RPV)144 (三) 蛋白酶抑制劑(PIs)144 阿紮那韋(Atazanavir, ATV)145 達蘆那韋(Darunavir)147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Lopinavir and Ritonavir, LPV/r,克力芝)148 (四) 整合酶抑制劑150 拉替拉韋鉀(Raltegravir, RAL)150 多替拉韋鈉(Dolutegravir, DTG)150 (五) CCR5抑制劑151 馬拉韋羅(Maraviroc, MVC)151 二、 抗分枝桿菌藥物152 利福平(Rifampin)152 利福布汀(Rifabutin)153 異煙肼

(Isoniazid)153 乙胺丁醇(Ethambutol)154 吡嗪醯胺(Pyrazinamide)154 對氨基水楊酸鈉(Aminosalicylate sodium)154 貝達喹啉(Bedaquiling)155 三、 抗真菌藥物155 氟康唑(Fluconazole)155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156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157 卡泊芬淨(Caspofungin)158 兩性黴素B(Amphotericin B)158 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159 四、 抗細菌藥物159 林可黴素(Lincomycin)159 克拉黴素(Cl

arithromycin)159 萬古黴素(Vancomycin)160 五、 抗丙型肝炎病毒藥物160 索磷布韋/維帕他韋(Epclusa,丙通沙)160 艾爾巴韋/格拉瑞韋(Elbasvir/Grazoprevir, Zepatier,擇必達)161 達塞布韋(Dasabuvir, Exviera,易奇瑞)161 阿舒瑞韋(Asunaprevir,速維普)162 奧比帕利(Ombitasvir, Paritaprevir and Ritonavir Tables,維建樂)163 達拉他韋(Daclatasvir,百立澤)165 附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速查表166 一、 抗

逆轉錄病毒藥物與心血管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167 二、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中樞神經系統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168 三、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抗感染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169 四、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其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169 五、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抗抑鬱藥之間的相互作用171 六、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抗高血壓藥之間的相互作用173 七、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鎮痛藥之間的相互作用175 八、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抗凝/抗血小板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177 九、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支氣管擴張藥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之間的相互作用178 十、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避孕藥/激素替代療法之間的相互作用179 十一、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類固醇皮質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181 十二、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抗瘧藥之間的相互作用182 十三、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抗肺動脈高壓藥之間的相互作用183 十四、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免疫抑制劑之間的相互作用184 十五、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抗丙型肝炎病毒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185

aids中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怕健保有病歷資料怎麼辦?
🐔 我要割包皮嗎?怎麼知道我需不需要割?
🐔 割包皮手術需要多久?
🐔 泌尿科醫師「泌密會客室」來啦!
🐔 性病的治療 - 泌尿科最常見的是?

影片內容僅供專業知識分享,個人實際健康狀況請依據自身看診醫師診斷為主。

👨‍⚕️ 醫師粉絲專頁:泌密會客室 - 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 https://lihi1.com/ZOhqY
👨‍⚕️ 醫師line@:@455twnga https://lin.ee/kslshzg

🙋‍♂️ 協助我們製作 CC 字幕: https://www.stevenlin.tw/iWantCC

👉追蹤我們👈
————————————————————————
史九87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im9vv
史九8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shihjo87
七桃八蕊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im87cat
商業合作請洽詢 ► [email protected]

信箱箱址中文:
24199
三重忠孝路郵局第 88 號信箱

信箱箱址英文:
P.O.BOX 88 Sanchong Zhongxiao Road
New Taipei City 24199
Taiwan (R.O.C)
————————————————————————

👉 Follow us 👈
————————————————————————
SJ87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im9vv
SJ8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shihjo87
Our cats: 7Tao 8Rei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im87cat
Biz contact ► [email protected]

Address:
P.O.BOX 88 Sanchong Zhongxiao Road
New Taipei City 24199
Taiwan (R.O.C)
————————————————————————

海洛因成癮患者接受美沙冬替代療法三個月後留存在治療中與海洛因使用量變化的相關因素

為了解決aids中文的問題,作者丁碩彥 這樣論述: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二,一、探討參加美沙冬療法三個月後,個案退出的相關因素。二、探討參加美沙冬療法三個月後,個案海洛因使用減少量的相關因素。方法:本研究為世代研究法。資料來源為筆者所參與執行之國立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楊銘欽副教授主持的管制藥品管理局九十八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以台灣北中南五家美沙冬服務量較大的醫院為參與研究機構,收案對象為從未參與美沙冬治療或者曾經參加但是已退出超過半年者。在民國98年6月至9月收案,總共有333位。前測包含收集基本資料,施予鴉片治療指數量表的問卷。於民國98年9月至12月針對前述個案,仍在治療中未退出的共127人,再度施予鴉片治療指數量表的後測。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滿三個月時個案是否退出治療之相關因素,發現吸入使用海洛因的個案比針頭注射使用海洛因的個案,較容易退出治療。另外接受治療的醫院不同,與三個月後是否退出顯著相關。其次,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後,海洛因使用量,相對於初診進入治療前的減少量之相關因素包括:初診時海洛因使用量越大者,經過三個月後,海洛因使用減少量顯著較大。但初診時自覺健康狀況較佳者,每日海洛因使用減少量較小。結論:對於海洛因使用量較大的個案,美沙冬所產生的減少海洛因使用量的效果卻更好。建議政策制定機關,應該提高誘因,使個案能繼續留在治療之中,則從個人、家庭到整個社會都將獲利。另外,在評估各醫療機構個案退出率作為品質指標時,個案

使用海洛因不同途徑的比例組成也要考慮。最後,各醫療機構間在本研究的重要療效指標有顯著差異,建議可以彼此互相標竿學習,針對服務流程作改良,以增加個案的醫療可近性,以期降低退出率,並減少個案海洛因濫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