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新人被欺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國立臺北大學 犯罪學研究所 黃富源所指導 吳凌雲的 修復式正義應用於少年安置機構之研究 (2009),提出VT新人被欺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修復式正義、少年、少年安置機構。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VT新人被欺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修復式正義應用於少年安置機構之研究

為了解決VT新人被欺凌的問題,作者吳凌雲 這樣論述:

近年來,因為社會經濟環境之影響,導致許多破碎家庭的產生,及無助和失依的兒少需要政府的公權力介入。因此,國家視少年所需而依法協助,以保障其人身安全及提供了支持性、補充性與發展性服務。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機構如何設計相關之方案或是哲學概念,運用修復式正義之概念,使安置機構之少年能藉由關係之修補,而降低未來非行行為或是使犯罪行為之減少,而證明少年之相關事件之處遇可以適用修復式正義之理念。因此,有下列四個重要之目的:一、探究「修復式正義」於少年安置機構可應用性之理論基礎。二、探究「修復式正義」應用在少年安置機構之服務模式之可行性。三、檢討「修復式正義」應用在少年安置機構之困難與改善策略。四、評估安置機構

藉由關係修復後之工作效益影響。本研究者要是以文獻分析法與參與觀察法為主要之研究方法。在文獻分析法中,研究者分析了修復式正義之相關理論與實證研究。此外,研究者已針對基督宗教與修復式正義之關連做一探討。在參與觀察的部分,研究者對於三個少年安置機構進行實地觀察,並進行假設之研究(一)修復式正義可以應用於少年安置機構。(二)修復式正義可以使少年安置機構之工作成效更佳。(三)少年安置機構之工作人員透過修復式正義,可以協助園生衝突事件或與園生家庭創傷之復原,以達爾後可以復歸於家庭、學校、社區及社會。研究者針對社會福利機服務之重要元素,設計出參與觀察之八個向度以進行研究,再將修復式正義之向度關連及機構之工作

效益進行交叉比較,得出結論:一、觀察三機構狀況,發現各機構或多或少都有應用於機構之方案或是輔導中,只是程度上之差異。或許觀察樣本不多,但是樣本於少年安置機構中似可運用。至於政府政策之宣導與執行不彰,也是無法有效推廣之主因之一。二、從參與觀察各向度分析機構應用修復式正義之關連性及效益部分,機構與修復式正義之關係越密切,其工作效益越高。三、信仰與修復式正義有差異,但可融合。四、將園生視為是加害者、被害者為個人與各社會機構,社區則由機構擔任之角色思考。五、司法轉向與保護性個案雖不同,但加害人與被害人皆可能有因果關係。建議:一、修復式正義有推廣之必要。二、觀察向度可成為未來欲進行相關研究時之參考工具。

三、宗教信仰與修復式正義因有共同的精神與理念,故建議可融合,但是仍因注意其差異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