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NET simulator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OPNET simulator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l-Saedi, Firas Abdullah Thweny,Al-Adhamee, Muhanad Mustafa Asem寫的 Performance Study of Mobile IPv6 Using OPNET Simulator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中央大學 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 黃武元所指導 阮合淳的 利用合作虛擬化的網絡設計輔助計算機網路學習 (2019),提出OPNET simulator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虛擬實驗室、電腦網路學習、網路規劃設計、合作多產出機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林法正所指導 蕭果登的 以OPAL-RT硬體迴圈實現微電網之智慧型控制 (2019),提出因為有 微電網、主從控制、OPAL-RT即時模擬、硬體迴圈、小波派翠模糊類神經網路、非對稱歸屬函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OPNET simulator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OPNET simulator,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Performance Study of Mobile IPv6 Using OPNET Simulator

為了解決OPNET simulator的問題,作者Al-Saedi, Firas Abdullah Thweny,Al-Adhamee, Muhanad Mustafa Asem 這樣論述:

利用合作虛擬化的網絡設計輔助計算機網路學習

為了解決OPNET simulator的問題,作者阮合淳 這樣論述:

過去的十年大學的計算機網路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理論驅動的方式(支持學習者的設施)到實踐驅動的方式(例如電子學習和翻轉教室)。在計算機網路教學中,使用了諸如Packet Tracer,NS2之類的仿真軟件,以簡化設置實驗室系統的複雜性。這些模擬已經證明了對教學的影響與幫助。但是由於網路技術與數據處理需求的快速發展,網路架構必須進行更改以適應未來變化,諸如SDN,SDx,Hyper-V,虛擬化等新解決方案也可以作為新一代網路體系結構的替代解決方案。這種變化導致需要改變教學網路技術的方式。另一方面,教師需要一種替代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他們輕鬆地將新概念和知識帶給學生,同時支持更多的學習

者與有效地管理網路實驗室。另一方面,協作機制和自我設計能力逐漸成為未來需求。顯然,這是因為學習者需要能夠隨著技術的快速變化而迅速適應的好的解決方案,而學生的練習不僅是教科書中寫的,而且是發生的真實情況。因此,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建立了一個虛擬化的網路實驗室,可以為學生帶來方便的使用以及與同學合作的靈活性。此外,它還可以通過為他們提供具有許多有用功能的開放式工作區來提高他們的創造力。對於缺乏購買硬件的資金或難以管理大型教室和學生互動的問題,這種方法可能是一種有前途的解決方案。在這一計畫,我們使用一個名為NETLab的系統進行了實驗。這是一個混合網路實驗室系統,後端是VMWare,而基於Web系統集

成的前端仿真器,聊天室和終端機。利用上述元素,NETLab可以支持設置配置多個網路拓撲以供學生練習。他們還可以輕鬆地遠程工作,並共同協作處理艱鉅的任務。在本實驗中,我們將學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組中,學生使用NETLab以及網路終端機和聊天室等有用功能完成了實驗任務。而對照組的同學則使用網路終端執行了課堂任務,而沒有團隊合作。經過6週的實驗,根據統計結果,實驗組的後測成績顯著高於對照組。此外,經過數週的熟悉NETLab系統後,實驗學生通過協作活動中取得顯著成績而表現越來越好。此外,科技接受模式問卷結果表明,我們提出的系統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他們還認為該系統對於幫助他們完成實驗非

常有用。

以OPAL-RT硬體迴圈實現微電網之智慧型控制

為了解決OPNET simulator的問題,作者蕭果登 這樣論述:

摘要 IAbstract II誌謝 III目錄 IV圖目錄 VII表目錄 XII第一章 緒 論 1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1.2 文獻回顧 31.3 論文大綱 61.4 本文貢獻 7第二章 微電網與分散式電源介紹 82.1 簡介 82.2 微電網控制策略 82.2.1 定功率控制(PQ control) 82.2.2 電壓頻率控制(V/F control) 82.2.3 主從控制 92.2.4 分級控制 102.3 微電網規範 122.

3.1 IEEE 1547-2003規範 122.4 分散式電源介紹 132.4.1 太陽能電池特性 132.4.2 風力發電系統 172.4.3 儲能系統 18第三章 系統架構與控制策略 213.1 簡介 213.2 三相座標軸轉換 213.3 鎖相迴路 233.4 變流器之實、虛功控制與電流控制 243.5 電力系統架構與控制 253.5.1 七美島電力系統介紹 253.5.2 系統架構與控制策略 273.5.3 主控制策略 293.5.4 從控制策略 31第四章

非對稱歸屬函數之小波派翠模糊類神經網路 354.1 簡介 354.2 非對稱歸屬函數之小波派翠模糊類神經網路架構 354.3 非對稱歸屬函數之小波派翠模糊類神經網路之線上學習法則 404.4 非對稱歸屬函數之小波派翠模糊類神經網路收斂性分析 43第五章 模擬結果 465.1 模擬情境 465.2 情境一之模擬結果 475.3 情境二之模擬結果 575.4 情境三之模擬結果 675.5 情境四之模擬結果 75第六章 硬體迴圈與實驗結果 836.1 簡介 836.2 即時模擬系統 846.2.1 即時模

擬介紹 846.2.2 OP4510硬體 876.2.3 軟體介面 RT-LAB 896.2.4 模型分割 926.2.4.1 OpComm 926.2.4.2 模型分割及命名 926.2.4.3 Artemis Stubline 946.2.5 硬體迴圈規劃 956.3 數位訊號處理器 976.5 實驗結果 996.5.1 情境一實驗結果 1006.5.2 情境二實驗結果 1106.5.3 情境三實驗結果 1196.5.4 情境四實驗結果 128第七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1377.1 結論 1

377.2 未來展望 138參考文獻 139作者簡歷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