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司法特考報名人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111司法特考報名人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明明寫的 2023公民(初等、地方五等適用)(贈國文複選題答題技巧雲端課程)(二十四版) 和洪正,劉力的 2023法學大意(初等/特考/地方五等適用)(贈國文複選題答題技巧雲端課程)(二十一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司法特考&調查局】113國家考試計畫∣缺額∣報名∣ ...也說明:【司法特考&調查局】缺額∣報名∣考試∣分發及考選部公告113年各項國家 ... 筆試錄取人員經體能測驗及格之人數不足需用名額及增額錄取需求時,由體能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民輔考 和三民輔考所出版 。

銘傳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蔡良文、席代麟所指導 江富美的 我國公務人員高普考分試制度之研究 (2003),提出111司法特考報名人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作者未提供。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許濱松所指導 鄭政輝的 我國行政機關人才甄補制度之研究 (1998),提出因為有 行政機關、人才、甄補制度、任用、派用、聘用、僱用、考試用人的重點而找出了 111司法特考報名人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情報] 111年司法特考報名人數統計表- examination - PTT職涯區則補充:[情報] 111年司法特考報名人數統計表. 看板 Examination. 作者 singlelove. 時間 2022-07-10 23:47:31. 留言 4則留言,3人參與討論. 推噓 3 ( 3推 0噓 1→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1司法特考報名人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3公民(初等、地方五等適用)(贈國文複選題答題技巧雲端課程)(二十四版)

為了解決111司法特考報名人數的問題,作者洪明明 這樣論述:

  【本書適用】   這本《公民》適用於:   1.初等考試(初考):各類科。   2.特種考試司法人員考試(司法特考)五等:錄事、庭務員類科。   3.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地方特考)五等:各類科。   4.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情報人員考試(國安局特考)五等:各類科。   5.海岸巡防人員考試(海巡特考)五等:各類科。     【考試利多】   初等考試每年固定舉辦,不必擔心有變數。且僅考4科,全選擇題,準備輕鬆。文、法、商、理工背景的考生皆適合參加。考選部表示國考報名人數減少的趨勢,應是受到台灣近年少子化影響,競爭者減少對於有意願投入公職考試的考生是一大優勢。     【本書優勢】   

.坊間公民書籍又重又厚,考前真的看得完嗎?   .公民命題範圍橫跨政治、經濟與法律,怎麼準備最有效率?   .涉及公民參與的時事何其多,我該如何掌握?   以上對於繁雜的公民內容理解不夠通透的問題,三民輔考老師都知道,這本書將帶您解決困惑,取得高分!本書試圖透過重點整理引導,輔以歷屆試題演練的方式,幫讀者排除這些應試障礙。     一、27個主題環環相扣   透過歷年考古題試題分析可知,公民考科的核心精神在於瞭解社會的運作與參與,內容雖橫跨心理、社會、政治、法律、經濟各大領域,但試題多是由生活化例子或時事加以包裝,其核心仍是老生常談的各個基本概念,因此本書重點整理以命題大綱為底,依據考題趨向調

整成27個主題內容,掌握命題脈動,替讀者做好紮馬步的工夫。     二、296題牛刀小試,檢驗自我學習成效   本書濃縮整理各領域的重點內容,以圖表輔助學習,釐清相似或易混淆概念。專有名詞白話解釋,非本科的一般考生也能輕鬆自學。內文更新涉及公民參與的時事內容。讀者可經由研讀加強基本功。每章最末附有牛刀小試精選試題,可透過單元練習檢驗自我學習成效,培養解題的意識。     三、100%題題詳解,作答無礙   研讀完重點整理後,勢必要檢視自己的解題意識,本書備有108~111年公務人員初等、鐵路特考佐級考試試題,做為讀者演練的木人樁,題題詳解。教讀者如何準確判斷正確選項,排除應答困難,真正融會貫通

,得心應手。     四、雙色彰顯關鍵   本書採雙色印刷,答題關鍵字以藍色標記,利用黑白藍三種色調,進行系統性學習。多一種顏色,多一道區隔,考點經由統整後,必能在讀者腦海中更見清晰。     【三民考生上榜心得】初考一般行政上榜生:沈庭筠   國文:94.4分   公民與英文:86分   法學大意:74分   行政學大意:80分      由於大學生涯中,曾利用課餘時間至系辦工讀,因此較有機會深入地接觸到行政部門相關事宜,漸漸地對這類工作產生興趣;加之,當今社會中,應屆畢業即失業的狀況占大多數,等於脫離學生身分入社會後,隨即面臨就業的龐大壓力,因此,考取公職是我生涯規劃中的選擇之一。相比其他

工作,公職考試的門檻既清楚明瞭又易於掌握,甚至沒有令人緊張及強大不確定性的面試關卡,只要認真精讀相關書籍,相信能考取!因不曾準備過公職考試,怕太長的備考時間會影響自己的讀書心態,加上同時還要準備多種科目心裡會產生排斥感,故而選擇半年後僅考4科的初考考試,我也很幸運的準備6個月便幸運考取。     分享各科準備方法   由於初等考試4科全是選擇題,不如高普考一般,還有申論題可以發揮。因此,每一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上榜與否即是那關鍵的一兩題(一題選擇題占2分,即影響總平均0.5分),故而更要仔細熟讀各科內容,不得偏廢任何一科。     歷屆試題練習部分,我認為應練習5年~10年內之考題,並詳盡檢

討各選項及錯誤,足矣。每次練習應計時、計分。     【國文】(含公文測驗)所花心力15%   大學所讀科系與國文科相關,因此沒有特別多花心力準備。多做歷屆試題,自然會知道命題方向為何(如:成語、柬帖、書信用語等);公文則是按照老師所教授的範圍背誦。     【公民+英文】所花心力15%+15%   高中時期對公民頗感興趣,且因當時老師補充許多相關版本,相較之下此科算是基礎豐厚,稍複習一下先前記憶便重新回歸,也感謝羅文老師幽默的上課方式,使用口訣技巧讓人熟記內容。 本身英文底子不差,僅單字能力略弱,所以準備了單字書背誦,再配合老師深入淺出的課程及文法講解,讓我英文科分數全拿!     【法學大

意】所花心力25%   大學時期選修過通識法學緒論課程,但國考法學大意更深且更細及難以掌握。除了補習所用課本外,還另買了坊間較為熱門的題庫書搭配使用,補足課程中所缺,並自行整理考取筆記,重新梳理法律邏輯及闕漏處。     【行政學大意】所花心力30%   對我而言,該科困難度不亞於法學,是我未曾接觸的科目,又因其內容、理論、人名眾多,故必須多花許多時間準備,每一章節必須詳讀至少三遍,才足以應付考試。此外,亦搭配坊間熱門題庫書及歷屆試題多做練習,方稍稍可掌握。

我國公務人員高普考分試制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111司法特考報名人數的問題,作者江富美 這樣論述:

人才乃政治之動力,人力運用始自人員延攬與遴選。國家公務人員考試的目的在選拔優秀人才進入政府機關。在考用合一政策下,考選為任用之依據。考選目標重在得人知人。我國自民國八十七年起,公務人員高普考開始採行分試考試制度。其目的旨在:一、強化考試之信度與效度,以選拔優秀人才;二、減輕儘魕e員儘髐岔e大負擔,以提昇儘鱈~質;三、培養公務人員宏觀視野。該制度實施五年多來,究竟產生何種實益與影響。本研究經檢視相關文獻,並對相關人員進行訪談後發現:一、分試制度自提議至施行歷時十餘年,政策目的產生質的變化;二、我國分試制度師承日本,但實際制度卻與之有別;三、高普考錄取者占各該年度公務人員錄取比例降低;四、高普考

錄取率降低;五、榜示日提前,但平均考試總期程拉長;六、高資低考情形更為普遍;七、受訪者對分試之認知及期待與現行制度有落差;八、現行分試制度與提升考試信度與效度無關;九、分試仍未使多元考試方法靈活運用;十、分試考試科目及計分比例尚待檢討與改進;十一、分試對培養公務人員宏觀視野尚難見成效;十二、分試第二試儘鱄t擔確獲紓緩;十三、公務人員考試主要目的乃在為用人機關遴選各該領域的專業人才;十四、分試較適於遴選高階人力,及對考試內容需作縝密評量之考選;十五、工作分析對考選工作十分重要。為期研究結果對考試制度能有所助益,本研究提出建議如下:一、高普考應有特考化的新思維;二、制度設計應考慮衡平性;三、落實考

試用人政策;四、檢討應試科目並兼採其他考試方法;五、酌增增額並適度延長候用期間。本研究未盡周延之處,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教。

2023法學大意(初等/特考/地方五等適用)(贈國文複選題答題技巧雲端課程)(二十一版)

為了解決111司法特考報名人數的問題,作者洪正,劉力 這樣論述:

  ★111年2月最新修正法條收錄!   ★本書依照考選部〈公務人員初等考試試題命題大綱〉編撰!   ★收錄108-111年歷屆試題共10份,100%題題解析!   【本書適用】   這本《法學大意》適用於:   1.初等考試(初考):一般行政、人事行政、勞工行政、經建行政、廉政等類科。   2.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地方特考)五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戶政、廉政、經建行政等類科。   3.身心障礙人員考試(身障特考)五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戶政、錄事等類科。   4.特種考試原住民族考試(原住民特考)五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原住民族行政、戶政、錄事等類科。   

5.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情報人員考試(國安局特考)五等:行政組類科。   6.特種考試司法人員考試(司法特考)五等:錄事類科。   【考試利多】   初等考試每年固定舉辦,不必擔心有變數。且僅考4科,全選擇題,準備輕鬆。文、法、商、理工背景的考生皆適合參加。考選部表示國考報名人數減少的趨勢,應是受到台灣近年少子化影響,競爭者減少對於有意願投入公職考試的考生是一大優勢。   【本書優勢】   .坊間法學大意書籍又重又厚,考前真的看得完嗎?   .本科命題範圍橫跨公法、民法與刑法,怎麼準備最有效率?   .法律專有名詞又多又雜,非法律系的一般考生也能讀懂嗎?   .選擇題要怎麼判斷才會又快又準?

  一、16個重點掌握常考範圍   法學大意命題範圍橫跨法學總論、公法、民法、刑法與其餘相關訴訟制度,可謂浩如煙海。但是從歷屆試題分析可知,題目需要的是基本觀念和理解,只要能掌握常考條文就已經掌握本科七八成的分數。本書依據歷年出題範圍收錄16個常考重點,並配合111年2月最新公布法規精心修訂,讓讀者能快速進入備考核心區域。   二、精選試題鑑往知來   本書以淺顯易懂方式編撰內容,即使非法律系的一般考生也能輕易看懂、快速吸收。複雜的大法官解釋採重點節錄,幫讀者去蕪存菁。將投入的時間以最高比例轉化成實質的分數。各章節末尾收錄精選試題,配合常考熱點鑑往知來,快速拿分。再搭配本社出版的《法學大

意搶分小法典》,條文後題目愈多表示愈常被命題,讀者可立即知悉被頻繁命題的考點,將記憶力花在刀口上。   三、100%題題詳解   本書收錄108~111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試題、鐵路人員特考佐級考試試題、司法人員五等考試試題共10份,100%題題詳解。掌握最新命題動態,必能掌握考試致勝關鍵!   【準備要領】   一、從考古題抓重點最快   法學大意因涵蓋眾多法律概念,忙亂投入汪洋法海並非明智之舉,要迅速培養解題感,最快途徑便是勤做考古題並從中抓出常考條文。從考古題中鎖定重要條文後,即可排除其他較不常出題的內容,便於集中火力進行重點突破。   二、熟記常考法條細節   由於部分考題命題的方

向傾向出法條的內容,諸如:違反該法條的法律效果為何?或是該法條之要件為何?這類題目莫不以法條記憶為主,所以對於特定法條的熟記乃基本功。   三、掌握最新修法內容   新修法就像是考場上一支出奇不意的勁旅,是命題委員慣用來突襲考生的奇兵。因此誰能掌握新修法,誰就能掌握未來命題趨勢。有時候上榜關鍵只在一兩分之間,考生應有「一題不能少、一分我也要」的自我要求,熟練歷屆試題+吸收試題解析+複習檢討迴圈=穩固分數的不二法門。 考生推薦   【三民考生上榜心得1】初考一般行政上榜生:沈庭筠   國文:95.6分   公民與英文:90分   法學大意:80分   行政學大意:94分   畢業後輾轉做

過許多不同工作都覺得不適合,再加上南部的工作如果不是理工科系相關,薪水都不甚理想,所以工作穩定又有高薪的公職就成為我的首選。在初考上榜前,也曾考過鐵路特考佐級事務管理和國安局特考五等,但分數都差了一些,於是後來就決定報名雙效輔導課程,同時準備初考和普考,終於有幸於今年上榜初考。   初考一般行政科目準備方法   【國文】這是沒有範圍的一科,但是可以藉由大量練習來增加自己的語感,我是將國文教材和練習題都做過、讀過一遍,再加上練習阿摩的大量考古題。另外,也製作了一本國文筆記,將常考的字音字形和成語羅列出來,國考常考的不外乎就是婚喪喜慶或是搬家、升職、開店之類的。閱讀測驗就是靠大量的練習,學會找到

關鍵詞就能有效提高分數。   【公民與英文】高中的時候是社會組,沒少過接觸公民,我覺得應該優先將各個學者像佛洛伊德、顧里、米德的理論,還有後面章節的經濟學理解清楚,然後還是一樣大量練習阿摩考古題。英文的部分就背常考的單字再加上考古題練習。   【法學大意】法學大意是我在這四科中最為頭痛的科目,之前考鐵路特考佐級和國安局特考就是敗在這科上面,在這裡我強力推薦考生一定要買一本法學大意搶分小法典,這本書將所有歷年常考法條羅列其中,特別適合短期衝刺搶分的考生,我在考前兩個月入手之後認真讀了幾遍,分數從之前鐵路特考佐級60幾分提升到這次80分。後來我了解到法學大意不需要全部法條都熟,只要將常考的80

%把握住就行,其他比較刁鑽的題目自己不會,其他考生大多也是不會的。最後,也是要勤練阿摩考古題。   【行政學大意】行政學我覺得是這幾科裡面最單純的一科,因為不是考申論題,所以只需要盡可能理解就可以考到不錯的分數,而且行政學相似的題目其實非常多,勤練考古題能有不錯的收穫。   【三民考生上榜心得2】初考一般行政上榜生:林立偉   國文:87分   公民與英文:82分   法學大意:84分   行政學大意:92分   設計系畢業的我一退伍就開始求職,最初是打算學以致用投入相關產業,但台灣在這領域的發展並不算發達,業界環境不友善的消息更是時有耳聞,對未來感到不安與憂慮的我,經多方考量之後,決心

加入穩定的公職行列。   如何準備初考   因為我是先把準備的目標設定在普考,選擇題的部分,我在上完課程後會把基本觀念和考點再全部看過一次,這樣做題目比較有幫助。之後便開始大量練習考古題,選擇題的優點是能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有問題就去翻課本或上網找答案,慢慢就能找出必考或出題頻率高的考點。   初考一般行政科目準備方法   【國文】國文範圍太大,非本科系的我決定先把重點放在專業科目上,國文老師提供的教材及內容多多少少看,至少能抓住基本分數。   【公民與英文】初考英文還不算太難,基本上答案滿好分辨的,也比較不會有模稜兩可的狀況。公民我是靠大量練習題目,多做之後會發現公民的考點重複率很高,做

完再去課本找出相關內容來反覆讀,會比較有效率。   【法學大意】初考法學大意的範圍比普考法學緒論還廣,先跟著老師把基本觀念建立起來,再用練習題目的方式來因應,不然範圍實在太大,若想全部看完反而變成時間利用不當。這一科的準備方法基本上和公民差不多。   【行政學大意】行政學大意最近題目有越考越活的感覺,除了一定要練考古題把握基本分數之外,多補充相關知識或時事也很重要,像是最近政府施政的方針與問題,看到新聞要能聯想到行政學的內容,就當作複習。

我國行政機關人才甄補制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111司法特考報名人數的問題,作者鄭政輝 這樣論述:

我國行政機關的用人制度,一向標榜考試用人,強調公平進用,但根據銓敘部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行政機關職員實際由考試及格進用的,至民國七十四年底,僅有十萬五千三百十三人。此一數字尚包括警察、關務及各種職位分類人員。易言之,當今政府行政機關尚有相當多非考試進用人員,這些人員如何被甄補進入機關之中,實在是一值得探討的問題。 根據「公務人員考試法」及原「考試法」都規定,公務人員考試分高等考試、普通考試二種。為適應特殊需要,得舉行特種考試。(「公務人員考試法」第三條,原「考試法」第二條)又依據「公務人員任用法」之任用資格有依法考試及格、依法銓敘合格、依法考績升等三種。(「公務人員任用法

」第九條;原法第四條)易言之,公務人員任用,僅限於依法考試及格、銓敘合格或考績升等三種。但就實際運作過程中,除上述人員可納入文官體系中,另外不具任用資格人員,仍可透過派用、聘用、僱用進入行政機關執行公務。這些非經由考試之用人途徑究竟如何運作?對整體甄補制度有何影響都值得加以探討。目前公務人員考試種類繁多,除高普考試之外,各類特種考試性質不一,其間對於應考資格、應試科目、命題、閱卷等是否皆能採取同一尺度,真正做到客觀公正,確實符合考用合一、公開競爭的規定?頗值吾人深思。 基於上述理由,本文研究目的在於: 一、分析人才甄補與公務人力規劃之關係。

二、分析我國行政機關的用人途徑。 三、探討不同考試用人途徑及非考試用人途徑的利弊得失。 四、瞭解其他國家人才甄補方式。 五、試提改進建議。 本文主要探討行政機關人才甄補,由於限於能力及時間,謹將行政機關人員做如下限定:所謂行政機關是指隸屬行政院下之一般行政機關,不包括學校與交通、生產、金融等事業機構,以及關稅、警察、司法、外交等機關。人員則指狹義的公務人員,不包括武官、政務官、民意代表、民選官吏及機要人員。本文探討者僅限於外補進用方式,內部遷調不在本文討論範圍。時間主要以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臺後為範

圍,俾免資料散失查證困難。其間或因說明需要回溯至較早時期,但非重點所在。 本文主採文獻研究法,就坊間及國內各大圖書館收藏的相關書籍、期刊、報紙、官方統計、調查報告加以蒐集、整理和歸類。這些圖書館主要包括政治大學中正圖書館、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公共行政暨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考試院資料中心、立法院圖書室及資訊中心等。本文採取總體分析的方式,不對行政機關之甄補做個案研究(Case study)。 我國公務人力的甄補,強調考試用人。但現行考試制度下考試種類繁多。同樣的類科(如人事行政),在不同的考試中,其應試科目、成績計算方式及錄取率高低各有不

同。但要針對這些差異,進行比較並做出結論顯非易事。蓋因試題難易、應考對象以及閱卷人員不同,其間並無共同標準可資比較。此即為本研究第一項限制所在。再就公務人力甄補除考試進用外,還有以其他法規為依據所進用的人員。如派用、聘用、僱用等人員之進用。此等人員之進用能否拔優選銳並無標準可循。此為本研究另一限制之所在。研究對象中有關行政機關範圍的界定,是本文第三項限制。蓋因「行政」意義難明,其範圍大可與「政治」相仿,小者可解釋為機關的例行公事。因此本文僅能就「行政機關」一詞提出概括性界定,以利研究之進行。本文另外一個限制乃是我國行政機關人才甄補途徑相當多,故所需探討的範圍亦廣,難免使本文博而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