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羅大陸227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鬥羅大陸227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慕姿寫的 周慕姿陪你療癒創傷:《羞辱創傷》、《過度努力》、《他們都說妳「應該」》、《情緒勒索》【博客來獨家套書】 和強世功的 文明終結與世界帝國:美國建構的全球法秩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寶瓶文化 和三聯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湯能智的 巴基斯坦穆夏拉夫時期軍文關係之研究(1998-2008) (2021),提出鬥羅大陸227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巴基斯坦、穆夏拉夫、軍文關係、軍事政變、民主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袁力強所指導 陳曉駿的 資訊時代的攻勢崇拜?以中共的網路作戰論述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守勢現實主義、攻守平衡、攻勢崇拜、網路作戰、網軍的重點而找出了 鬥羅大陸227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鬥羅大陸227,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周慕姿陪你療癒創傷:《羞辱創傷》、《過度努力》、《他們都說妳「應該」》、《情緒勒索》【博客來獨家套書】

為了解決鬥羅大陸227的問題,作者周慕姿 這樣論述: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療癒系列大作。 全套四冊一次收齊   ★博客來、誠品、金石堂年度暢銷★ ★《情緒勒索》暢銷24萬冊★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2年療癒大作★      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   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      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   最沉痛巨大的傷害。     「養你真辛苦,養條狗都比你好。」   「你是從垃圾場撿回來的。」   「你怎麼這麼笨?你真是一個很爛的人。」     這些話,我們耳熟能

詳嗎?   這是我們習慣貶低一個人價值與自我的方式。   讓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值得活。   而,我們卻往往不自覺。     有一種很深的痛楚,你難以說出口。   但它們牢牢箝制住你的人生;你無法愛人,也無法被愛。   那是羞辱創傷。     我們習慣用「羞辱」方式教養孩子   許多父母不經意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你是個壞孩子。」「你做錯了,我要懲罰、羞辱你。」甚至「你不比別人好,所以我羞辱你,希望你知道羞恥,才會努力進步。」     當父母「為孩子好」,期許孩子更優秀與完美,但卻深深斲傷孩子的自我、價值與人格。孩子的心碎裂,世

界崩塌。他們讓自己無知無覺,或討好,又或將父母殘忍的語言內化在心裡,不斷攻擊自己……而當他們有下一代,「要對自己殘忍,才會進步」的羞辱教養方式,成了血液裡唯一的基因。     以語言,述說創傷;以六階段,走過每回羞辱情緒重現的驚濤駭浪   在童年,也曾經歷羞辱創傷的慕姿心理師,她知曉當年老師是為她好,但卻是這份為學生好的心意,讓羞辱創傷更被隱身,也更不易被覺察。     將當時的情景說出來或寫下來,是慕姿心理師認為療癒羞辱創傷的第一步;接著,自我接納與哀悼、與唱衰魔人對話等六階段,讓我們緩緩撕下那些過往貼在身上的內在負面標籤。那些「我是不被愛的、我是不夠好的、都是我的錯……」

的禁錮與牢籠,慕姿心理師陪你一起走出來。     心受傷了,我們渴求陪伴與溫柔以對,   但當孩子犯錯,我們卻對他說:「你做錯了,你表現得很糟、很差勁。   為了你好,我要懲罰、羞辱你。」   長大了的孩子,心遺失;若心仍在,也荒蕪一片。      ◎面對羞辱創傷,慕姿心理師提出實用又完整的「療癒六階段」:   階段一 探究你的羞愧創傷:傷口被看見,才會被療癒。   階段二 哀悼那些你所失去的,了解不是你的錯。   階段三 撕下你的負面標籤:重述關於你的這個故事。   階段四 情緒調節的練習與重新建立──面對情緒重現,我可以怎麼做?   階段五 與唱

衰魔人對話。   階段六 與人互動。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   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   溫柔提醒我們,在華人推崇努力的文化裡,   「過度努力」是多麼容易被忽視,它甚至被完美掩蓋在高

收入與不凡成就裡。   但,每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靈魂受創、傷痕累累的大人啊。      過度努力是一種自我耗損與傷害。      因為過度努力的人,追逐的是他人或社會眼光中的自己,而非真實的自己。      而當你相信自己夠好,你就不用總是必須向這個世界證明什麼。      ◆「心理師,你難道不能直接告訴我如何解決我的恐慌嗎?你們沒有SOP嗎?」   ◆「我為了父母,已經整形到連我自己都不認得了,但為什麼他們還是不要(愛)我?!」   ◆「我已經好努力了,為什麼還是不夠?可是我已經累到要崩潰了……」      無愛碎裂暴虐的童年處境或家族不

能言說的禁忌,   以無聲的方式,凌遲他們一生。   他們甩掉弱小無助的童年自己,   以不停歇、不喘息的或戰鬥或逃離的方式,面對生命。   成就與薪水、他人的讚賞與喝采是他們肩上的勳章,   但他們卻覺得生命蒼白又貧瘠,   也總在深夜裡,自我不斷被囓咬與啃噬,   甚至罹患各種上癮、恐慌、暴食、憂鬱……   為什麼他們已經如此努力,拚命讓自己有用、夠好,卻仍無法擺脫空洞人生?      慕姿心理師認為,心理師這份工作猶如擺渡人,對於書上8個彷若站在懸崖邊的個案來說,無論是在工作上只能贏的跨國公司高階主管、婚姻即將垮掉的工程師或在醫院崩潰的住院醫師……

慕姿心理師試著接住、陪伴著持續向下墜落的他們。陪著他們,從漠視無感、抗拒防衛、輕蔑自嘲開始,努力地耐心等待、溫柔同理,以及細膩的諮商專業,妥貼地、柔軟地、呵護地回到過往可能遍體鱗傷的生命經歷,而那不過就是一個個睜大雙眼,驚恐又哭泣不停的稚嫩孩子。     《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     最洞悉、直指女生   百年來內心困境的重磅作品。      每個女生心裡都有一座名為「應該」的牢籠,   囚禁著自己,也監督著所有女生。      ‧女孩:「我應該要端莊、溫柔,講話不能太大聲,動作不能太粗魯……」   ‧妻子:「我下班後趕回家做飯

給丈夫吃是應該的,這是妻子應盡的責任。雖然我好累……」   ‧媳婦:「我決定初三再回娘家,因為小姑初二回來,我得幫忙。這就是媳婦應該做到的。」   ‧媽媽:「我在工作與照顧小孩之間,幾乎疲累到崩潰,但,這是媽媽應該做到的啊。」      這些例子,身為女生的妳,一定不陌生。   又或許此刻的妳,就正被「習慣性的罪惡感」給煎熬、啃噬著。   這些「應該」,都沒有人逼迫妳,   但若妳沒做到,妳往往自責與焦慮不已……      這些「應該」,是暢銷書作家周慕姿心理師所說的「文化纏足」。特別令人不忍的是,當很多女生做不到上述例子裡的「應該」時,她們責難自己,覺得是

自己的錯,是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努力,但這其實是一種文化纏足,是社會、文化、家庭與個人交織而成,是為了讓一個女生更符合社會期待所撒下的天羅地網。     周心理師從自己也是女生的角度來書寫這本書,字字珠璣、鏗鏘有力,但讀來,卻滲著血,泛著疼痛,因為我們都是這樣一再被塑形、被扭曲。但我們也會明瞭為何女人總為難女人,為何婆媳間會弱弱相殘,為什麼「被壓迫者」卻會成為「壓迫者」,為什麼總不斷上演愛錯人的人生劇本,為什麼母親與孩子間有無數以愛為名的控制與傷害……更重要的是,周心理師提供了重新找回自己人生的各種暖心建議,以及積極的方法,這些都能讓我們揮別無止盡的罪惡感與焦慮,以及「我腦袋都知道,但就

是做不到」的痛苦。因為人生其實很短暫,而沒有人可以,或能夠為另外一個人的人生負責。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暢銷240,000冊!   2017年最熱銷的心理勵志書。   掀起全台灣「情緒勒索」討論狂潮。   眼淚與憤怒,往往就是一種情緒勒索!      「我這輩子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   「爸媽難道會害你嗎?」   「你敢離開,我就跳下去。」     明明是最愛的家人、伴侶,與信任的朋友、同事,   但為什麼我們卻總是感到委屈、想逃?      你未曾覺察的「情緒勒索」,正在你的日常裡

,一步步逼你就範。      6道關鍵練習,擺脫被情緒勒索,重新掌握人生!      情緒勒索是一種操控,只會讓彼此的關係崩壞。   因為當對方一再屈服與退讓,那是因為懼怕,而不是因為親密、信任與愛。      ‧媽媽:「我把這輩子希望都放你身上。你怎麼忍心讓我失望?」   ‧婆婆:「你把孩子給保母帶。你真自私,你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女友:「如果你敢回公司加班,我們就分手。」   ‧上司:「我看你資質不錯,才想讓你多做一點事,栽培你。別忘了,你試用期還沒過。」     以上這些例子,你是否非常熟悉?這些我們習以為常、不以為意的對話,其實就

是緩緩掐住我們脖子,讓我們無法呼吸的「情緒勒索」。當你不順對方的意,情緒勒索者開始自憐,或責怪、貶低、在你身上貼標籤,甚至威脅你。於是,你心懷歉疚,也開始自我懷疑,自己是否很糟、不成熟……你深陷在這些情緒裡動彈不得……     情緒勒索最常發生在伴侶、親子、職場、人際間,而在華人社會裡,更常見,且更糾葛,因為我們有根深柢固的孝順文化與對權威的尊崇,以及總是要求孩子「好,還要更好」,而後者,更容易讓人自我價值感低落。     周慕姿心理師以精準且層次分明的角度,剖析情緒勒索的面貌,以及何種人最容易陷入情緒勒索的困境,並且針對華人文化,提出提升「自我價值感」為避免情緒勒索的最主要關

鍵。此外,適時建立情緒界限,搭配練習,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你不該為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   好評推薦     陳鴻彬(諮商心理師;《鋼索上的家庭》作者)、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撰推薦序     李崇建(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前理事長)、曹中瑋(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諮商心理師/作家)、賴芳玉(律師)有感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巴基斯坦穆夏拉夫時期軍文關係之研究(1998-2008)

為了解決鬥羅大陸227的問題,作者湯能智 這樣論述:

巴基斯坦,全名「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位於南亞,人口約2.28億位居世界第五,擁有世界第二大穆斯林人口。原為英屬印度一部分,1858-1947年與印度同屬英國殖民地(英屬印度時期),1947年8月14日宣布獨立,成為大英國協自治領。1956年3月23日起草憲法,宣布成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1971年孟加拉由原東巴基斯坦省獨立建國。巴基斯坦原首都喀拉蚩,1958年暫遷至拉瓦爾品第,現在首都位於伊斯蘭瑪巴德。1999年10月12日,時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兼陸軍參謀長佩爾韋茲•穆夏拉夫(Pervez Musharraf)發動軍事政變,

宣布解散總理納瓦茲•謝里夫(Nawaz Sharif)的文人政府及國會,並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內閣,穆夏拉夫本人身兼軍隊和政府領導人的雙重職務,自任首席執行官,並頒布臨時憲法令,宣布暫停實施原憲法。2001年6月20日,穆夏拉夫強迫總統穆罕默德•拉菲克•塔拉爾(Muhammad Rafiq Tarar)交出權力,隨後宣誓就任巴基斯坦總統。2008年8月18日,穆夏拉夫由於受到執政聯盟及議會反對而被迫辭職,結束長達九年的執政,之後流亡海外居住於英國倫敦。2008年巴基斯坦恢復民主體制後,首個文人政府亦於2013年完成執政任期。巴基斯坦軍文關係始終處於軍強文弱的緊張對立狀況。本文整體撰擬模式以探討

巴基斯坦自英屬印度時期、印巴分治後獨立建國,迄穆夏拉夫發動軍事政變,開啟巴基斯坦第四次軍事管制時期,期透過軍文關係理論分析及歷史回顧,探討穆夏拉夫主政時期(1998-2008)軍文關係發展、軍事政變及軍隊民主化過程所產生的影響,最後分析巴基斯坦軍文關係特色、影響與評估,有助解釋巴基斯坦軍文關係發展模式,期為爾後研究奠定基礎。

文明終結與世界帝國:美國建構的全球法秩序

為了解決鬥羅大陸227的問題,作者強世功 這樣論述:

  本書是作者的“文明復興三部曲”的第一部。該三部曲源於作者對世界歷史發展、當今國際局勢以及中國崛起意義的解讀和研究。冷戰結束後,世界並未像西方理論界所預想的那樣走向“歷史的終結”,“9·11”事件的爆發預示著美國所構築的“新羅馬帝國”並未得到完全服從,現代普世文明也並未一統天下。中國崛起也構成這一世界帝國、現代普世文明的挑戰者。面對今天的中美衝突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格局走向,面對中國崛起的可觀前景以及重重險阻,面對整個世界“深度全球化”的趨勢但卻並未停歇的政治角力和文明衝突,我們不禁會問,美國的一系列動作背後,到底有什麼一以貫之的理論邏輯?中美衝突背後有怎樣的哲學意義?中國文明的復興又能為人

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提供怎樣的哲學圖景?各大文明如何才能和睦相處?全人類的共同文明理想又在何方?作者認為,未來全球秩序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之間圍繞世界帝國和文明秩序所展開的鬥爭,而中國崛起的意義就在於,它將會帶動多元文明強勢復興,各大文明將一同邁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境界。   本書作為第一部曲,主要研究對象是美國。本書追溯了全球貿易發展推動世界帝國興起的過程,並以此為背景,圍繞“9.11”事件、烏克蘭選舉、碳政治、中美貿易戰以及美國的長臂管轄等重大事件,集中討論了美國是如何在經濟、政治和文化領域系統地展開世界帝國建構,以及這一世界帝國體系與“深度全球化”的歷史發展趨勢之間存在怎樣的

根本矛盾,從而為我們理解全球格局的未來走向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而其中,中國的國際戰略思維則初露頭角。   作者是中國內地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之一,若想了解中國大陸思想界對當今國際局勢的理解與構想,本書不可不讀。   作者簡介 強世功   法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北京大學國家法治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港澳研究院副院長。2004年至2008年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調研人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法理學、法律社會學、政治哲學、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等。主要著作有《法制與治理》(2003)、《立法者的法理學》(2007)、《中國香港》(2008)

等。 “文明復興三部曲”出版說明 緒論 文明與帝國:如何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 001 一、 歷史終結:人性與普遍歷史 004 二、 歷史終結:世界帝國下的政治終結 011 三、 文明衝突:世界帝國時代的政治衝突 019 四、 世界歷史的雙向運動:邁向世界帝國 027 五、 慾望社會與理性化:世界帝國的形成 035 六、 文明的終結:世界帝國與普世文明 048 七、 馬克思的幽靈們:文明的復興 060 第一章 文明的終結?恐怖主義與戰爭的法理學 067 一、 被拋棄的人道主義者 069 二、 資本主義與戰爭的法理學 074 三、 恐怖主義:戰爭與犯罪之間 090 四、 恐

怖主義:雙重反抗 095 五、 美國新戰爭:宗教聖戰 106 六、 反抗與征服:文明的終結? 122 第二章 人權帝國的悖論:全球秩序中的民主轉型 133 一、 政治權威的民主衰敗 134 二、 民主轉型:國際政治的國內化 140 三、 後冷戰時代:認同政治削弱政治權威 145 四、 “顏色革命”:世界帝國的新型總體戰 150 五、 大國民主的前提:法治與政治決斷 166 六、 政治教育與責任倫理 174 第三章 「碳政治」:技術、資本與全球領導權的爭奪 177 一、 後工業社會與新左翼政治:“碳政治”的起源 180 二、 環境政治:歐洲與美國爭奪世界領導權 187 三、 “曲棍球杆曲線”

:“碳政治”的技術與政治建構 192 四、 綠色能源技術:爭奪未來世界的領導權 197 五、 從“碳排放權”到“碳金融” 201 六、 “碳政治”主導權:從歐盟轉向美國 204 七、 “碳政治”的美國戰略:對中國的挑戰 209 八、 “碳政治”的中國戰略:技術創新與新興階層的政治成熟 214 九、 “碳政治”的話語權較量:主權話語與普適話語的張力 219 第四章 貿易與世界帝國:中美貿易戰的深層根源 225 一、 “貿易的猜忌”與“財政—軍事國家” 227 二、 世界帝國的初現:“帝國強權下的自由貿易” 235 三、 世界帝國的重構:“自由主義的利維坦” 245 四、 世界帝國的雙軌戰略:“

自由貿易”與“公平貿易”之間 259 五、 應對“中國道路”的挑戰:世界帝國的戰略調整 274 六、 理解中美貿易戰的五個維度 291 第五章 世界帝國的司法長臂:「長臂管轄」與「美國陷阱」 295 一、 “長臂管轄”:帝國的建構與擴張 299 二、 證據收集:聯邦調查局與數據帝國 309 三、 “美國陷阱”:世界帝國的“法律沼澤地” 318 四、 “經濟制裁”:新型的宗教裁判與開除教籍 331 五、 自由法治的幻覺:重新認識世界帝國 338 第六章 世界帝國的困境:「深度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的未來 349 一、 世界帝國的法秩序 354 二、 “深度全球化”與世界帝國的內在矛盾 366 三

、 “天下一家”:超越“五四” 383 後記 387   “文明復興三部曲”出版說明   當今的世界並不太平。蘇聯解體後,西方思想界曾經志得意滿,宣稱歷史已經終結,自由民主體制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後的制度,技術理性下大眾消費的現代普世文明將是人類共同的最後文明,而生活在其中的慵懶而幸福的我們將成為“最後的人”。可是,整個世界似乎並未朝著這一預想前進,動亂、仇恨、極度貧窮、體系性不公等仍在不斷上演。尤其是2001年的“9.11”事件後,美國對伊斯蘭世界發動反恐“新戰爭”,更宣告了美國試圖構建的“新羅馬帝國”並未得到完全服從,普世文明也從未一統天下。二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崛起勢頭正盛,美國不得不

從阿富汗撤軍,集中力量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和科技戰,並藉助新冠溯源等問題聯合盟友對中國發起“新冷戰”,這似乎意味著中國崛起也構成“新羅馬帝國”和普世文明的一大“挑戰”。面對今天的中美衝突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格局走向,面對中國崛起的可觀前景以及重重險阻,面對整個世界“深度全球化”的趨勢但卻並未停歇的政治角力和文明衝突,我們不禁會問,美國的一系列動作背後,到底有什麼一以貫之的理論邏輯?中美衝突背後有怎樣的哲學意義?中國文明的復興又能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提供怎樣的哲學圖景?各大文明如何才能和睦相處?全人類的共同文明理想又在何方?   正是懷著這樣的疑問,恰逢“9.11”事件二十周年,我們計劃推出強世

功教授的“文明復興三部曲”,以反映一個中國學者對歐美學術界自冷戰結束以來熱烈討論的“帝國”、“歷史終結”以及“文明衝突”等諸多理論問題的學術回應。強教授學貫中西、視野宏闊,長期關注世界局勢和中國崛起,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局勢和中國發展的歷史走向,他並非止步於作時事分析,而是指向更加恆久而深刻的歷史發展動力和人類文明未來。他的這套“文明復興三部曲”試圖突破社會科學研究中主流的主權國家視角,選擇更為廣闊的“帝國”和“文明”理論來考察人類歷史上全球權力形態的演變以及文明在其中的重要意義。他敏銳地指出,地理大發現之後,人類文明進程發生根本性轉向,全球貿易推動“世界帝國”形態興起,導致歷史上處於不同地理空

間內的、曾經璀璨輝煌的多元文明帝國秩序趨於瓦解;而在文化上,一種與世界帝國秩序相匹配的普世文明隨之誕生,“歷史終結”的意識形態開始出現,普世文明與傳統文明間的“文明衝突”也初現端倪。唯有從這樣的“帝國”和“文明”的全球視角出發,我們才能理解,“冷戰”後全球秩序的實質就是美國建構的世界帝國和普世文明在全球的擴張及其所遭遇的抵抗,中國崛起和文明復興就是抵抗中的一環。未來全球秩序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之間圍繞世界帝國和文明秩序所展開的鬥爭,而中國崛起也必將帶動多元文明強勢復興,各大文明將一同邁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境界。   “文明復興三部曲”的第一部為《文明終結與世界帝國:美國建構的全球

法秩序》,追溯了全球貿易發展推動世界帝國興起的過程,並以此為背景,圍繞“9.11”事件、烏克蘭選舉、碳政治以及中美貿易戰等重大事件,集中討論了美國是如何在經濟、政治和文化領域系統地展開世界帝國建構,以及這一世界帝國體系與“深度全球化”的歷史發展趨勢之間存在怎樣的根本矛盾,從而為我們理解全球格局的未來走向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大國崛起與文明復興:中國對全球法秩序的重構》,則追溯了中國“天下主義”秩序建構的歷史起源和發展,並圍繞中國崛起面臨的邊疆問題、政治發展道路和文化教育問題,從“文明復興”的角度來關注中國崛起的重大歷史意義。這剛好與第一部提出的“文明終結”問題相呼應。如果說前兩部分別集

中在美國和中國問題上,那麼第三部《地理、帝國與文明:重新想像全球法秩序》則集中在“帝國”和“文明”的一般理論問題上,尤其從地緣政治入手,考察西方歷史上帝國興衰的經驗教訓及其對中國崛起的啟示。   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希望這套書的出版,能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當今中國所處的國際形勢,以及中國崛起與文明復興的歷史意義。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編輯部 2021年8月13日

資訊時代的攻勢崇拜?以中共的網路作戰論述為例

為了解決鬥羅大陸227的問題,作者陳曉駿 這樣論述:

「攻勢崇拜」乃是守勢現實主義其中一環,明明當代軍事科技對防禦有利,卻發生像一次大戰爆發前,各交戰國錯誤的理解軍事科技對攻守平衡的變化,誤認為槍砲科技對攻擊有利,因此造就攻勢崇拜普遍認為攻擊是容易的。攻勢崇拜現象一再發生,在一次大戰前就已發生,然後1980年代的「軍文關係」仍是如此,即使到了2010年代中共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以及美國的「空海一體戰」更是這樣。 然而,現在非常受到注意的「網路作戰」是不是也有攻勢崇拜的現象呢?本文將以中共的網路作戰為案例,分別從中共的軍事、學術著作及媒體報導,呈現中共攻勢崇拜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