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主峰天氣預測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另外網站入冬首見!合歡山亮降雪符號可望迎來銀色耶誕 - 聯合報也說明:合歡山今年入冬後仍未降雪,但25日天氣預報出現雪花符號,有機會迎 ... 今年入冬後,玉山、雪山等海拔3000公尺以上高山已降下初雪,賞雪勝地合歡山卻 ...

國立臺灣大學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研究所 鄭舒婷所指導 徐仕璿的 運用臺北市大崙尾山步道公民科學資料探討氣候變化對植物物候之影響 (2020),提出雪山主峰天氣預測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植物物候觀察、公民科學、生物多樣性保育、氣候變化、瀕危物種、白果雞屎樹。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曾喜育所指導 方韻茹的 玉山國家公園主峰線植物物候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高山生態系、開花與結實物候、氣候變遷、極端天氣、玉山杜鵑、積溫模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雪山主峰天氣預測的解答。

最後網站大雪山天氣 - kycz則補充:氣象局提供精緻化預報及現代化氣象觀測, 縣市天氣預報, 鄉鎮天氣預報, ... 玉龍雪山常見於麗江照片的背景,它離麗江約15 公里,共有13 座山峰,主峰扇子陡高5,596 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雪山主峰天氣預測,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運用臺北市大崙尾山步道公民科學資料探討氣候變化對植物物候之影響

為了解決雪山主峰天氣預測的問題,作者徐仕璿 這樣論述: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物候學已成為許多生態學家及環境科學家所投入之重要研究領域,然而國內鮮有針對區域尺度下植物群落之長期物候監測,尤其是低海拔都市近郊森林步道,對於植物群落如何適應外在氣候變化反映於物候上,仍所知有限。本研究運用由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累積之公民科學資料─大崙尾山步道十年植物物候觀察紀錄,並分別透過群落和物種兩種層級之分析,探討氣候變化對大崙尾山步道植物物候之影響。群落層級研究之物候型態分析結果顯示:大崙尾山步道之開花物種數高峰落在3至5月,果實成熟物種數高峰則落在9至11月。在排除僅有單一物種紀錄的科別後發現兩觀察區多數科別開花期和果熟期較為集中,多數相同分類群的植物有相近繁殖物

候型態。稜線區整體平均開花期(五月下旬)早於步道區(六月中旬),果熟期則較晚(八月上旬和七月下旬),花芽期至果熟期平均歷期,稜線區(75天)長於步道區(63天),比較兩區落葉樹種生長物候型態發現,稜線區開始萌芽展葉或落葉月份平均早了步道區約1個月,上述差異成因可能與微環境、物種組成、種內個體差異及物候紀錄時間範圍不同等因素有關。交互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累積降水量與太陽輻射量之間具有顯著負相關性,推測兩者可能共同影響開花植物群落之繁殖物候。過去一段時間之區域性氣候波動(如:ENSO事件),不僅是驅動大崙尾山當下氣候變化(尤其氣溫)的重要因素,也可能對地區尺度下植物群落繁殖物候造成直接或間接地影響

,然而不同尺度氣候因子對兩區繁殖物候指標的影響程度及時滯範圍並不完全一致。物種層級研究結果顯示:大崙尾山瀕危植物─白果雞屎樹(Lasianthus chinensis)族群,受2016年1月霜凍事件影響,該年主要繁殖物候─開花期高峰消失,隨後秋、冬季分別出現兩波異常開花期高峰,然而後者幾乎未結果,推測與蟲媒不同步有關。隨著全球暖化趨勢,未來30年其主要繁殖物候期將可能逐漸提前1至2個月,花芽和開花期高峰平均歷程將略為延長、結果和果熟期則略為縮短,族群整體開花至果實成熟期峰值更將顯著減少,種實來源降低情況下,恐影響族群新個體補充,因應未來暖化趨勢與極端天氣,對其族群存續之負面效益可能大於正面。根

據不同的研究問題與目的,本研究透過不同的分析方法,了解氣候變化對大崙尾山步道植群及白果雞屎樹繁殖物候之影響,研究成果有助於拓展我國對於本地低海拔森林植物於物候研究領域之科學認知,亦可提供長期物候觀察紀錄應用於植物適應氣候變化之參考。為進一步落實物種保育,期許未來能持續針對國內受不同威脅程度或保育需求迫切之物種,增加觀察個體與頻率,及早擬定植物物候監測計畫,以利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之推展與實現。

玉山國家公園主峰線植物物候研究

為了解決雪山主峰天氣預測的問題,作者方韻茹 這樣論述:

玉山國家公園為臺灣3座典型高山國家公園之一,本研究於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玉山主峰之玉山主峰線步道進行植物開花與結實物候調查,並針對玉山杜鵑進行縮時攝影拍攝,測量玉山杜鵑((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花芽的生長發育,配合日均溫的變化,建立打破花芽休眠的基礎溫度,並推測積溫起始時間,利用不同積溫起始日與基準溫度進行玉山杜鵑熱量累積的閥值運算,預測其開花時間。研究調查期間自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共紀錄到233種植物,其中有210種植物開花,179種植物結實。逐月開花物種數與溫度具顯著相關性,與降雨相關不顯著,逐月結實物種數與開花的趨勢相似,大約晚開花

物種高峰期1-3個月。鐵杉雲杉林帶 (Tsuga-Picea Forest Zone) 調查到178種植物開花,164種植物結實;於冷杉林帶Abies Forest Zone)調查到101種植物開花,89種植物結實;於高山植群帶Alpine vegetation Zone)調查到53種植物開花,43種植物結實。植物開花結實物種數隨著海拔升高有減少的趨勢;隨海拔上升,分布的物種數量越少,植物開花的時間也越晚。植物種類開花時間主要集中在春夏季,結實的物種數主要集中夏秋季。喬木植物的開花高峰期在 5-6 月,灌木植物在 5-8 月,草本植物在6-8 月。2年的觀察發現,氣候變化造成秋-冬季溫度升高,

使得玉山主峰線的秋冬季植物開花延遲結束,並導致春季開花物候有提前現象,此可能造成開花高峰期與授粉者活動高峰期不匹配,並致使植物容易受到晚春降雪的寒害,進而影響植物成功繁育機會。玉山顯示雪山圈谷的玉山杜鵑積溫起始日可能為冬季最低溫的日子,在基準溫度為4℃有較準確的預測,與玉山杜鵑分布於玉山及雪山所需的熱量累積在統計上有顯著差異,因此兩地區的預測用的熱量閥值需要分別計算再進行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