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卡特有線電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 趙國仁所指導 張志光的 以UTAUT模式探討消費者對網路電視服務的採用行為意向-以中華電信公司MOD為例 (2008),提出阿爾卡特有線電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網路電視、整合型科技接受使用模式、多媒體隨選視訊。

而第二篇論文南台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系 梁丹青所指導 梁嘉真的 我國第三代行動通訊(3G)產業競爭力分析及行動數位內容之初探 (2003),提出因為有 3G 行動電話、競爭力分析、行動數位內容、個案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阿爾卡特有線電話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阿爾卡特有線電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UTAUT模式探討消費者對網路電視服務的採用行為意向-以中華電信公司MOD為例

為了解決阿爾卡特有線電話的問題,作者張志光 這樣論述:

由於網路電話(VOIP)盛行,加上有線電視系統商除了電視服務外亦提供寬頻上網及網路電話服務,使得電信營運商營收不斷下滑,甚至已威脅到電信營運商的生存。為增裕企業營收,各國電信服務業者紛紛在服務應用上不斷的推陳出新。其中透過網際網路傳送電視視訊內容成為最具發展潛力之應用服務;此利用網際網路收看電視視訊的應用服務,便是近年來在寬頻服務中極具發燒性的網路電視(IPTV)服務。本研究嘗試以探討資訊科技使用動機的相關理論,來了解IPTV的功能須提供哪些服務與協助,才能夠讓使用者產生採用IPTV服務的意圖與行為。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民眾為研究範圍,主要目的在了解影響網路電視使用意向與實際使用的因素。

經由網路問卷方式,採立意抽樣收集了262份有效問卷,使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量化分析。研究援引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UTAUT)理論架構,探討「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響」、「促成條件」四個構面對寬頻網路電視「使用意向」與使用行為的影響;並且探討調節變數,包括性別、年齡、經驗、產品涉入程度的干擾效果。 本研究結果發現:(1)績效期望、努力期望與社會影響會正向影響IPTV服務採用意向,而「採用意向」並無法顯著預測「實際使用行為」。而促成條件會正向影響IPTV實際使用行為;(2)消費者對IPTV服務的績效期望,會受到性別、年齡及涉入程度的調節作用而影響採用意向;(3)消費者對IPTV

服務的努力期望,會受到性別的調節作用而影響採用意向;(4)消費者對IPTV服務的促成條件,會受到經驗及年齡的調節作用而影響實際採用行為。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未來IPTV服務使用的建議,以提升IPTV服務的可行性與適用性。關鍵字:網路電視(IPTV);多媒體隨選視訊(MOD);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UTAUT)、隨 選視訊(VOD)、產品涉入程度

我國第三代行動通訊(3G)產業競爭力分析及行動數位內容之初探

為了解決阿爾卡特有線電話的問題,作者梁嘉真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分析我國3G行動通訊產業現況的初探性研究,以目前唯一經營的亞太行動寬頻電信為例,針對二方面來探討,(一)產業經營的競爭力分析;(二)行動數位內容的使用與發展。本研究的五個研究目的為(1)我國3G行動通訊業者的企業競爭力分析;(2)我國3G行動通訊的產業競爭力分析;(3)我國對於全球3G行動通訊產業的國家競爭力分析;(4)3G業者的行動數位內容發展現況,以亞太行動寬頻電信所推出的加值服務Qma為例;(5)消費者使用行動數位內容的偏好程度與使用狀況。 產業競爭力分別以SWOT、Porter的五力分析及鑽石模型理論為基礎,以個案研究方法利用深度訪談、文件/次級資料分析、

網路問卷調查來搜集資料。另外,利用網路問卷調查法及文件/次級資料分析法以行動數位內容為理論基礎分析行動數位內容。最後,將結果整合資料分析據以提出結論及建議。 我國政府已在2002年發放3G執照,不過以技術及市場的考量各家業者大多選擇按兵不動,是因為3G手機缺乏及市場飽和,要以低價來驅動消費者使用,不過3G手機成本昂貴且仍有缺點,無非造成推廣上的困難。本研究獲得的結論及建議共有七項,分別為(1).全球各國導入3G,問題重重 (2). 台灣3G初期能否吸引用戶,有待觀察 (3). 萬事俱備下消費者仍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4). 操作簡易且一致性,可降低消費者的科技恐懼 (5).

提供消費者更多元化的功能,儘快找到3G殺手級服務 (6). 業者須背負教育消費者的責任,以利發展數位內容 (7). 成功的行銷是3G通訊市場的關鍵,希望能夠提供台灣電信產業一個新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