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緯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阿拉斯加緯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植村直己寫的 我把青春賭給山:青春時代,我的山旅──戰後日本最偉大探險家的夢想原點 和威廉.弗萊姆蘿拉.沃克的 庫克船長與太平洋:第一位測繪太平洋的航海家,1768-1780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馬可孛羅 和左岸文化所出版 。

南華大學 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班 丁誌魰所指導 徐夢怡的 極光旅人追尋極光之體驗~以北歐&北美為例 (2016),提出阿拉斯加緯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極光、夢幻幸福、天氣、感動、體驗。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環境資訊系 何宗儒所指導 李麗蘭的 北太平洋水位趨勢變化 (2013),提出因為有 北太平洋、驗潮站、水位趨勢的重點而找出了 阿拉斯加緯度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阿拉斯加緯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把青春賭給山:青春時代,我的山旅──戰後日本最偉大探險家的夢想原點

為了解決阿拉斯加緯度的問題,作者植村直己 這樣論述:

「管它的,反正蠢蛋和煙都想往高處走, 等著看,我會獨自爬上最高峰……」  白朗峰、吉力馬札羅山、阿空加瓜山、聖母峰、德納利峰  植村直己 第一人征服全球五大陸最高峰 戰後日本最偉大探險家 青春冒險紀行經典之作  「氣餒的時候,就拿起這本書。」——《朝日新聞》   ★繁體中文版首度出版 ★收錄植村直己12張冒險珍貴寫真  人生的終點到了,不對,這不是終點,我還活著。 零下四十度,山壁凍結,強風凶猛狂掃,連人幾乎都快被吹走,無異於「地獄的世界」。不,這是我「夢想的世界」。  出身純樸農村的植村直己,上大學為了交朋友,糊裡糊塗被學長趕鴨子上架成為登山社社員。愛上美麗山巒的他,開始四處登山,鄉下的

父母還不可置信地問他:「為什麼要背那麼重的東西去爬山?」隨後為了一睹外國山岳,他一邊念書、一邊當起鷹架工人籌措旅費。  一切從追逐夢想、孤獨的零元旅行開始————  大學才畢業、英語一竅不通的他,只帶了110美元就毅然跳上移民船勇闖美國,踏上夢想之旅。他輾轉前往加州、墨西哥打黑工,卻遭移民局逮捕,差點被當成罪犯遣返。 歷經千辛萬苦,他來到法國古老的登山城霞慕尼;差點墜入白朗峰下的隱形冰隙;在喜馬拉雅山海拔7400米的冰隙中挨過命懸一線的夜晚;在肯亞山叢林裡遭遇獵豹威脅,手邊只有一把冰鎬當武器;在冷徹骨髓的冬季山壁上懸掛六天之久……  經歷許多瀕死絕境,植村直己最終達成登頂五大洲高峰壯舉。憑著「

只要有信念,就能做到一切」的決心,植村直己無畏直視高聳的山峰,始終為心中的躍動而攀登,不斷挑戰人類的可能性。即使所有人都質疑他「怎麼可能」,他仍然一一達成。  「運用山上的經驗,從垂直的山到水平極地,我的夢想正無限擴展。」  這名冒險青年不只是往天空爬,他的克難足跡也遍及世界多達26個國家。 為了搭便船在滿載黑人的四等船艙前往非洲;為了省錢連咖啡和酒都不喝;和配槍的士兵交涉入山;60天置身恐怖深谷的亞馬遜河順流而下還差點被食人鯧吃掉…… 儘管危難重重,他仍一一化險為夷,也更柔軟同理那些與山為伍、不同膚色的人們。  冰爪插入雪面,在山間響起的清脆聲音,是他一步一步敲響夢想鐘聲的旅程。 這不僅僅是

一場夢想的試煉,也是一名對世界懷抱熱情的冒險家,探索不同國家及民族文化的精采旅程。他的經歷或許不可複製,但他向著夢想前進的腳步會一直被追隨。   ★為自己朝天空前進 植村直己名言———— ▍絕不可以心生悲愴,或對自己言敗。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需要保持冷靜,有突破重圍的自信。 ▍不論高峰或小山,只要登自己走完之後,留下了深深的記憶,這就是真正的登山。 ▍別人的意見當然得重視,不過盲目聽從照做將一事無成。別因為旁人說就放棄,要自己實際去面對切身體會之後,仍覺得不行的再放棄,做得到的就該去做,不是嗎? ▍我嚮往單獨攀登。因為那是如火絨花一般,不用在乎別人,讓自然屬於自己,而非為了吸引別人目光的冒

險。 ▍我的獨攀是對追求未知事物與可能性的挑戰,把格局放大的話,也可說是對人類潛力的挑戰。就像百米賽跑,人們藉由〇.一秒上的競逐,而提升人類的潛力,我想這與我的獨攀是相同的意思。 ▍我至今所有的紀錄,都是在一個個堅強的決心下,凝集所有精力去克服完成。而且我有信心一定能完成。不過光是這麼想還不夠,在出發穿越南極之前,只要培養體力,鍛練意志力,讓精神變得強韌的話,必定會打開成功的道路。 ▍山不是為別人而爬的,而是為自己而爬。不受別人操控,憑著自己堅定的意志行進,所有的一切也都會回饋到自己身上,喜悅是如此,危險也是。 【日本亞馬遜4.6顆星感動好評、各界媒體、名人勇氣推薦】  「這是一本在文明人認

為的艱苦環境中,如何在自然裡,逆向著發現自己生命意義的故事,沒錯——『一個人的內在自由』,正是現代人仍應手捧此書的關鍵字。」——詹偉雄 「與其說他是登山家、冒險家,不如說他是個夢想家,只為實踐下一個夢想而活。他的成就不是來自追求成功,而是來自實踐一個個沒有人做過的夢。」──雪羊視界 「如果生在今天,植村直己一定是點閱數超過百萬Youtuber!生死瞬間、瞠目結舌的冒險,遼闊壯麗、陡峭孤絕的風景,偶爾穿插著面對女孩時靦腆內向的情節,或是語言不通時鬧出的笑話,有苦有淚有笑,戲劇感十足,是本一拿起就放不下的探險記。 不講大道理的他,偶爾也會出現一些發人省思的場景,像是亞馬遜河六十天,漂流到下游因為河

床的遼闊,植村已經完全失去了方向感,他寫道:『水面呈現褐色就是它在流動的證據……水流靜止會呈現透明色。』這裡難道不像人生嗎?當你覺得生活混亂波動的時候,其實正是有方向感流動的證據,靜止透明的生活其實可能是完全失去前進與動力的。 要讓自己永遠站在夢想的原點,那需要很多勇氣、鼓勵自己,不斷前進去完整每一個夢想,就算顛波流離、一貧如洗。一定也會有累的時候,記得和植村直己一起去看看河水的顏色,重新找到方向。願我們永遠都是那個,把青春賭給山的人。」──山女孩Kit 「《我把青春賭給山》成書那年秀真呱呱落地,與超級偶像攀上這層關係令我興奮不已。植村直己一旦設定目標便立即展開自我訓練,以耐心、毅力及相關知能

,想盡辦法解決所有困難,追尋並挑戰自己的極限,亦是人類的極限!本書記錄他開始接觸山、熱愛山,到享受『獨自攀登』與完成世界五大陸最高峰的生命歷程。創下無數的世界第一,卻始終懷抱虛心領教、感恩協助與成全他『獨自攀登』的人,並以生命所創下的極限精神,回報這一切。」──江秀真 「植村直己最令人感到佩服的地方,不是他完成了哪個驚天動地的冒險,或是攻克了哪座千驚萬險的高山,而是他勇於設定遠大的目標,並在執行之前絞盡生命能量去做各種準備,如同書名,將青春當作賭注,奉獻給他最熱愛的山岳。閱讀植村直己的文字,很難不為他的真誠動容,那份鬥志和熱情,感動了那個世代的日本青年,而這份感動仍延續至今,他讓大家理解,不管

科技如何日新月異,完成一件冒險的關鍵仍然是身而為人的膽識、經驗,以及最重要的決心。」──楊世泰&戴翊庭 「植村直己是真正完美詮釋熱血兩字的鋼鐵男子。五年內完成五大洲最高峰挑戰、6100公里獨自航行在亞馬遜森林中。他聽過太多人對他說不可能,但也唯有他才能對自己說你放棄吧。他從不忘感謝所有幫助過他的人,或許這就是他能完成一件件不可能的任務的原動力。這本書讓我見證到原來一個人的力量可以這麼大,我也因此重新認知到,這就是真正的熱血。」──廖威廉  「氣餒的時候,就拿起這本書。《我把青春賭給山》強有力地震撼所有人的心扉。」——《朝日新聞》  「無論登山、求學、競賽或工作,每個人都有必須征服的高山

。」——《讀賣新聞》  「我從小學到現在已經把這本書讀了幾十遍。這可能是我保存時間極長的書。它能激發人的鬥志。」——宮阪學(日本雅虎CEO)  「高中時我獨自旅行,偶遇了這本書。受作者影響,我開始登山。」——野口健(登山家)  「植村直己是獨立的冒險家。在團隊冒險常見的年代,他卻與眾不同,在嚴酷的自然中,孤身一人向著目標前進。這帶給他勝於一切的充實感,而孤獨和自由讓他獲得任何事物都難以取代的喜悅和平靜。」——河野通和(《思考的人》總編輯、前《中央公論》總編)  「對於喜歡登山的人來說,這是一本不可不讀得名著。」——高野秀行(作家)  「充滿有趣的冒險之旅,會激起你的行動力,驅動你勇往直前的一本

書。」——Amazon讀者  「一部青春冒險紀行的經典之作。」——日本最大書評網站Bookmeter讀者

阿拉斯加緯度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沿着加拿大阿拉斯加公路(Alaska Highway)自駕遊,除了欣賞別具特色的小鎮風情,沿途的3大湖泊也是美得讓人窒息、讓人難忘。

Summit Lake,位於阿拉斯加公路601公里處附近,車行穿越雪山、峽谷地形,當通過標高1,295公尺、阿拉斯加公路最高點,過一會便可來到這座湖岸長度約5.311 公里的「小湖泊」。Summit Lake的入口處營地,是RV車的熱門停留點,在此休息一下也不錯。

繼續往前行,Rocky Mountains有雪山一路相隨,山巒逶迤起伏、公路盤山而行,這段路處處是美景。不知不覺到了海拔約820公尺、湖面長12公里的Muncho Lake。5月中到訪,Muncho Lake的湖面仍有一層薄冰,加上有雪山為背景,湖畔還堆滿冰塊結晶,雪白且晶瑩剔透,美極了。


由北卑詩省繼續向北開,來到緯度更高的加拿大育空地區(Yukon),緯度高加上海拔654公尺,5月中旬的Marsh Lake仍是一片冰湖,放眼望過去一片白茫茫。不過若仔細觀看,會發現湖岸邊已有冰的裂痕以及融冰,正因如此,要走上不知厚薄的冰,還是要點勇氣,但我們就不建議這樣做。透過水底相機,我們可以探索湖面下的世界。湖水反射天光,十分清澈,冰湖裏看不到水草及魚等等生物,有一種一切靜止的感覺。這種感覺,看久了也不覺得單調,反而有點療癒呢!

編輯:黃愷晴
資料來源:台灣《蘋果日報》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極光旅人追尋極光之體驗~以北歐&北美為例

為了解決阿拉斯加緯度的問題,作者徐夢怡 這樣論述:

  「追極光」~不少人認為是一輩子至少要有的體驗之極光旅行。  極光,是天空中帶電的高能粒子和高層大氣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發光現象,給人一種既神祕又詭譎的感覺。想要體驗極光之美,只有踏上寒冷又高緯度的極地才能親眼目睹,卻無法保證每次旅程都可以看到極光,「其行程的附加價值便顯得格外重要」。隨著網路以及電視媒體旅遊節目的傳播,近年來極光之旅已蔚為風尚。  極光旅程存在較多必須的挑戰,氣候是最需要克服的,在冰天雪地的極地環境中,極光的出現會令人無比興奮感嘆大自然的奧妙與不虛此行!另一方面,除了極光行程,極地旅遊的附加價值也是重要一環,因此選擇高附加價值的極光地點以及極光旅人之「心流體驗」&「高峰體驗

」,成為本論文的研究目的。  本論文以文獻分析法、比較法和深度訪談,探討CNN所評選的最佳欣賞極光地點進行比較分析,藉以獲得高性能與價格比(CP值)較佳極光之旅的地點。並以親訪極光書作者&極光攝影師...之極光旅人作為此次研究的資料收集,進而為研究與分析的依據。  因此本論文中將以能欣賞到極光為目的,分析比較各個不同欣賞地點的附帶價值,最後得到較佳的極光之旅推薦地點。  依據研究結果希望能讓極光圓夢之旅人體驗到一趟~不只是一道光的極光之旅~

庫克船長與太平洋:第一位測繪太平洋的航海家,1768-1780

為了解決阿拉斯加緯度的問題,作者威廉.弗萊姆蘿拉.沃克 這樣論述:

◎與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鄭和相提並論的航海家,庫克船長造就了100年的巨大變革。 ◎本書收錄200張珍貴圖片史料,以豐富的圖文紀念庫克船長首航250週年。   從1768年奮進號自英國普利茅斯啟航,到1779年庫克船長死於夏威夷之後,決心號與發現號於1780年返回英國為止,庫克船長耗費十年以上進行三次探險。他的探險故事是歷史上的傳奇,甚至延續到太空時代:美國太空總署以庫克環球航行的船艦「奮進號」與「發現號」來命名太空梭。而他也是啟發科幻經典《星艦迷航記》(Star Trek)主角詹姆斯.寇克(James T. Kirk)的原型,該系列振奮人心的格言「勇敢航向前人未至之境」(To bol

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即來自庫克在日記中自述:「……來到在此之前無人抵達的遙遠之地。」   雖然在庫克航行之前,歐洲人探索太平洋已近250年歷史,儘管有早期的航行紀錄,當奮進號啟航時,歐洲人對太平洋多數地區仍一無所知。庫克是位技術嫻熟的製圖師,他在航行時完成的地圖與海圖往往是他行經海岸線時首次進行的精確測繪,其團隊在太平洋長期停留,並對玻里尼西亞地理、人文與自然環境詳細調查,是之前歐洲探險隊前所未有的。庫克的航海事業與他自己成了往後一百年巨大變革的象徵,他可說是第一位測繪太平洋也是第一位描繪「南島語族」的航海家,竭盡所能航向最遠。他的船隻造

訪了許多歐洲人感到新奇或未曾聽聞的地方,如大溪地、紐西蘭、澳洲東岸、南極大陸、復活節島、東加、萬那杜、南喬治亞、夏威夷、太平洋西北地區、阿拉斯加與白令海等地。   最初庫克船長的奮進號出航的目的是到大溪地記錄金星凌日,以計算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他所進行的三次航行雖帶有科學目的,但英國海軍部支持航行的背後主要動機卻是尋找土地──當時人們相信在南方海洋的某個地方存在著一塊南方大陸,還有尋找新的商業與貿易機會。從維多利亞時代,庫克被尊奉為因公殉職的帝國英雄和澳洲的國父,到二次大戰後的數十年去殖民化期間,庫克被批判為西方帝國主義者殖民的先鋒,庫克的航行至今仍引起人們高度的興趣,也引發激烈的爭議。對許多

人來說,他的航行不僅重要,也改變了世界,與世人切身相關。     2018年,大英圖書館為了紀念庫克船長首航250週年,特別策畫了「詹姆斯.庫克:航行」特展,展出大英圖書館所收藏的許多庫克三次航行的原始地圖、藝術品與日誌,包括庫克第二次與第三次航行的日誌、他親手繪製的許多地圖,以及隨行藝術家原創的藝術品。本書搭配展覽,利用這些收藏品來探索這三次航行的故事──不僅來自歐洲,也來自太平洋地區,從中我們可看出來自歐洲與太平洋地區兩種視角的航行故事。書中圖片皆為展出實物,是了解庫克航行的珍貴史料。即使沒有親臨展覽的讀者,也能藉由本書來趟紙上「發現之旅」,在決心號與發現號返回英國的250年後,重新回顧

這段歷史。 專業推薦:   方凱弘∣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航海系助理教授   林志明∣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林廷輝∣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祕書長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相輔∣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及科學哲學博士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   黃相輔、方凱弘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威廉.弗萊姆(William Frame)      大英圖書館現代檔案與手稿組組長。   蘿拉.沃克(Laura Walker)      大英圖書館現代檔案與手稿組1850-1950年部門負責人。 譯者簡介 黃煜文   1974年生,台灣大學歷史學碩

士,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庫克船長與太平洋》、《當帝國回到家:戰後日本的遣返與重整》、《北韓非請勿入區:北韓綁架計畫的真實故事》、《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西西里人》、《教父》、《耶路撒冷三千年》等。 本書說明 致謝 地圖 導讀 複雜與多元的科學探險史詩/黃相輔 導讀 「三下太平洋」的探索旅程/方凱弘 導論 十八世紀的英國 第一次航行(1768-71) 第一次與第二次航行之間(1771-72) 第二次航行(1772-75) 第二次與第三次航行之間(1774 -76) 第三次航行(1776-80) 結論 參考書目 英漢對照   作者序 複雜與多元的科學探險史詩

  庫克船長的探險本身就是傳奇。姑且不論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是如何將庫克推上國家英雄的神壇,三次環球航行的壯舉便足以將庫克放進航海名人榜,與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與鄭和等前輩相提並論。以科學史的角度來看,庫克的探險拓展了歐洲人對太平洋的知識,完全符合典型的探險史詩敘事:探索未知的領域、發現前所未見的新事物。庫克身為科學探索「英雄」的文化象徵意義,超越了大英帝國的脈絡,甚至延續到太空時代──庫克環球航行的船艦「奮進號」與「發現號」的大名,被美國太空總署用來命名太空梭。而他在日記中自述「……來到在此之前無人抵達的遙遠之地」,也是啟發科幻經典《星艦迷航記》(Star Trek)主角詹姆斯.寇克(J

ames T. Kirk)的原型,也是該系列振奮人心的格言「勇敢航向前人未至之境」(To 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的由來。   2018年是庫克自普利茅斯港出發展開第一次環球航行250週年,大英圖書館因此策畫「詹姆斯.庫克:航行」特展,本書即出自展覽官方指南。大英圖書館的特展向來以材料豐富著稱,在專業策展人的巧思下,將各種館藏或借展文物組織成別出心裁又兼顧多元視角的敘事。本次庫克特展也不例外。館方羅列相關的第一手史料,包括庫克與隨行人員在途中的日記、繪畫、地圖(或海圖)手稿,採集回來的動植物標本與原住民文物,以及返國後的信函與各種出版品。

利用這些第一手史料,館方鉅細靡遺地鋪陳庫克航行中的細節,讓曾參與遠航的眾多歷史人物「為自己說話」。   筆者有幸在特展期間訪問倫敦,而得以親炙本展。庫克三次航行牽涉的人事時地物龐雜,要把相關歷史背景釐清不是件容易的事。雖然本展覽的動線大致以時間順序安排,但三次航行之間的段落區隔良好,令參觀者不覺冗長雜亂。這不能不歸功於館方在空間布置方面的巧思。例如在第二次航行,敘事的重點放在船艦進入南極圈,這段展區的配色就以冷調的灰白、淡藍色為主,讓觀眾有彷彿身歷南冰洋的感受;而當觀眾來到各航行間的空檔,展區牆面就恢復暖色調的沉穩顏色,搭配暈黃燈光與肖像畫,讓人立刻聯想到主角此時正身處在英國家園的宅邸。

  雖然以上的空間設計不易於書中重現,但本書在結構上也忠實反映了展覽動線,依序交代三次航行的背景與途中的細節。由於是展覽指南,本書的特色是「看圖說故事」,利用大量圖片配合文字說明的方式,串起庫克航行中的點點滴滴。這些圖片皆為展出的實物,是了解庫克航行的珍貴史料。即使沒有親臨展覽的讀者,也能輕鬆地來趟紙上「發現之旅」。   庫克的探險史詩不乏爭議。近年來,隨著去殖民化與原住民意識的興起,愈來愈多學者或文化界人士挑戰傳統的官方版本敘事,重新檢視庫克的英雄形象。庫克航行抵達玻里尼西亞與澳洲東岸,從歐洲的視角來看是「發現」;從當地原住民的立場,卻標誌著此後歐洲人大舉入侵、殖民,並徹底改變傳統社會與文

化的開端。本書開頭舉兩幅不同時代的畫作為例,正好顯示兩種史觀的強烈對比:繪於二十世紀初的《1770年庫克船長在植物學灣登陸》,是大英帝國移民開拓敘事的延續;而二十一世紀戲仿前作的《在這裡,我們稱他們是海盜》,則把自詡文明開化的西方「發現者」狠狠嘲諷了一番。   庫克是探險英雄還是西方帝國主義者殖民的先鋒?這是至今各界仍爭論不休的問題。光是導致庫克在夏威夷喪生的那場衝突,無論是在場目擊者的證詞或後人的描述,就眾說紛紜:有人將庫克描繪成盡力維持和平的調停者;也有人將庫克描繪成在最前方率領攻擊的人。身為皇家海軍的軍官,庫克鞠躬盡瘁地探索任務,無可否認是為了英國的利益。庫克本人未能親身參與大英帝國後

續在太平洋的勢力擴張,然而跟隨在探險家腳步後的,往往是商人、傳教士與殖民者。庫克身後不到數十年,英國在大洋洲建立了數個殖民地,最終形成現代國家澳大利亞與紐西蘭。   從全球史的脈絡來看,庫克的科學探索並非純粹為了求知,還牽涉軍事、貿易以及地緣政治上的戰略利益。十八世紀的太平洋是西班牙帝國的勢力範圍;馬德里掌握了從美洲到菲律賓跨太平洋的貿易航路。為了挑戰西班牙,英國希望能在地圖上仍是一片空白的南太平洋尋求機會。這是庫克探索任務的重要背景。我們從書中可以了解,倫敦皇家學會與海軍部同時是庫克航行的推手,各自有盤算的目標。以金星凌日的天文觀測為例,皇家學會希望能藉此測定太陽與地球間的距離,拓展對宇宙

的認識;海軍部則希望這些天文數據有助於解決測量地球緯度的問題,以增進遠洋導航的精確性。更別提沿途的地理探索──尋找未知的南方大陸或西北航道──這些地理知識背後的戰略價值了。   庫克不是第一個抵達南太平洋或大溪地的歐洲人,然而其團隊在太平洋的長期停留,並對玻里尼西亞地理、人文與自然環境的詳細調查,是之前的歐洲探險隊前所未有的。這歸功於任務前的縝密計畫,以及隨行的科學團隊。這個團隊包括博物學者、天文學家,甚至畫家。帶領一群或許是「文弱書生」的科學團隊遠渡重洋,還要在荒野異地中求生存、與當地居民打交道,非常不容易。庫克傑出的領導統御、航海、測量與製圖技能,使他成為能勝任的人選。沒有英國政府與皇家

海軍的資源,也無法支持三次遠航。國家(以及技術與商業)力量與科學研究互助結合的「大科學」(Big science),在庫克之後的科學探索任務愈來愈常見,從阿波羅登月到人類基因組計畫,無不是交織了複雜的社會與國際網絡。   庫克的科學團隊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莫過於參加第一次航行,後來成為皇家學會會長的約瑟夫.班克斯。班克斯是十八世紀典型的「紳士科學家」,家有恆產,經濟充裕,得以無後顧之憂從事科學研究。他保持與歐陸同行的聯繫,努力經營自己的學術網絡,不惜出資贊助庫克的遠航任務,藉此抓住隨行考察的機會。從班克斯的視角,我們看到十八世紀博物學家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這個生產自然知識的模式效率驚人,有賴

研究者與專業畫家分工合作,以素描記錄所見所聞,再待後續完成上色與細部描繪。此外,由於班克斯不像庫克需負擔領隊責任,他得以較無顧慮地與原住民互動,甚至參與原住民的儀式,充分滿足好奇心。庫克航行對玻里尼西亞社會留下豐富的觀察與紀錄,班克斯的穿針引線發揮了不少作用。   庫克的航行也不全然是歐洲人的故事。在探索過程中,庫克與其船員不免與無數當地居民互動,有些互動是和平、好奇,甚至互惠的,有些則是致命的。儘管因現存史料的限制,我們對這些居民所知不多(諷刺的是,藉由外來探險家的描述,許多原住民得以在時光洪流中留存些許紀錄)。大英圖書館也坦承,雖然盡力呈現多元聲音,本書絕大部分史料講述的仍然是歐洲人的視

角。然而,有好幾位玻里尼西亞原住民曾加入庫克的探險隊,留下不少珍貴的史料,例如在第一次航行中途上船的「客卿」圖帕亞。   圖帕亞來自大溪地附近的賴阿特亞島,是當地宗教的祭司,類似的神職人員在許多社會中往往是掌握與傳承知識的文化菁英。然而圖帕亞在大溪地不算得志:一來他在政治上站錯邊,效力的部族首領已經失勢;再來他並非土生土長,為了躲避戰禍才投奔大溪地,恐怕連大溪地人也視他為外人。庫克一行人停留在大溪地期間,班克斯與圖帕亞成為好友,最終說服庫克讓圖帕亞隨行。圖帕亞隨奮進號到了紐西蘭與澳洲東岸,可惜於返回英國途中在巴達維亞(今日的雅加達)病逝。   圖帕亞在奮進號上的角色相當微妙。他發揮了嚮導、

翻譯與顧問的功能,在英國人與原住民接觸的場合擔任雙方溝通的中間人。但圖帕亞不是庫克的屬下,反倒比較像班克斯的私人賓客(庫克同意圖帕亞與他的童僕上船的條件,就是班克斯需負擔這二人的額外支出)。儘管庫克對圖帕亞的能力表示尊敬,但他不像班克斯對這位賓客較有交情;大部分船員對圖帕亞的印象就更不好了,認為他難以親近又愛擺架子。庫克曾評論圖帕亞「精明、理智又有天才」,卻也指出他「驕傲又固執,以致在船上常引起眾人反感」。船員對圖帕亞的反感,難免摻雜一些歐洲人對「印地安人」(當時對美洲與大洋洲原住民的泛稱)的優越情緒。很可惜圖帕亞沒有留下個人紀錄,我們無從得知他的想法,還有上船的理由。或許他也想去探索世界、隨

奮進號去歐洲看看,或者視自己的加入為與庫克團隊的結盟,甚至可能希望借助英國人的武力驅逐占領故鄉的敵人。   庫克與班克斯所蒐集關於玻里尼西亞的知識,很大一部分的來源就是圖帕亞。圖帕亞就像一部活的百科全書,熟悉玻里尼西亞社會的文化、醫藥、天文、地理與水文等在地知識。這些知識由他的父祖輩以口述方式代代相傳。圖帕亞也精通導航技術,能記誦大溪地周邊群島的方向與所需航程,儘管自己或其父祖輩從未到過那些島嶼。有張標示大溪地周邊島嶼的海圖,就是西方與玻里尼西亞兩套不同知識系統混合的產物。這張海圖是庫克根據圖帕亞的情報,以歐洲製圖方式繪成,標示了東西南北四方位。但而圖上的島嶼卻不見得符合其實際位置,尤其是愈

外圍、離大溪地愈遠的島嶼,誤差愈大。這可能是由於玻里尼西亞人的地理知識並不是建立在歐洲人習慣的絕對座標系統上,而是記錄航路上島嶼的相對位置,由居住之地向外同心圓式地擴張。   最近的研究也顯示,庫克航行途中記錄南太平洋風土民情的許多圖畫,其實是出自圖帕亞之手。有些是應庫克要求而繪,有些則是圖帕亞自己的觀察。最有意思的是其中一張描繪英國人與毛利人交易的場景,生動地記錄了雙方接觸的新奇與緊張感。圖帕亞以一位「第三者」的視角,見證了歐洲探險者開始改變毛利人「長白雲之鄉」的那一刻。圖帕亞在紐西蘭期間也試著「傳教」,與當地人交流宗教知識。由於圖帕亞來自毛利人祖先的原鄉,雙方的血緣、語言和文化相近,因此

他的到訪頗受歡迎,其事蹟在不同部落之間廣為流傳。當庫克第二次航行重返紐西蘭,多次遇到毛利人追問圖帕亞的下落。對現代讀者來說,庫克是環球探險史詩的主角;然而從毛利人的角度來看,來訪的「遠親」圖帕亞才是代代口述相傳的傳奇人物。   圖帕亞不是唯一一位自願加入庫克行列的原住民,甚至有的原住民拜訪英國又返回大溪地。這些案例提醒我們,不只是歐洲人,原住民也以他們的方式探索外面的世界。那些熟悉的、非黑即白的歷史敘事,往往過於簡化歷史事件的複雜性。無論是歐洲人「勇敢探索域外蠻荒」的探險史詩,或是原住民「受帝國主義入侵壓迫」的斑斑血淚,都是複雜歷史事件的眾多面向之一。歐洲探險家固然有船堅炮利的科技優勢,在離

母國千里之遙的陌生領域,常常需要靠外交手腕獲取當地居民的善意與資源。原住民也不是被動地面對外來者的衝擊,他們常主動尋求貿易或合作,利用外來勢力鞏固己方利益,甚至打擊本地的對手。而雙方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也充滿互動。當庫克與班克斯進行博物學田野調查時,仍需借助圖帕亞的在地知識。沒有圖帕亞的建議,英國人或許不會這麼順利地「發現」大溪地周邊的群島及紐西蘭。雖然玻里尼西亞原住民不具備西方天文學的知識,但他們熟悉星辰運行的精確程度──套句班克斯的話,恐怕「連歐洲天文學家都難以相信」!   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不顧天神的禁令為人類盜火,教人類使用火焰,成為人類掌握知識與發展文明之始。斗轉星移,普羅米修斯

當初帶給人類的那一小盞星火,最後竟成為一團遮蔽視線的熊熊烈焰。1945年7月16日,領導曼哈頓計畫開發原子彈的美國科學家歐本海默,在新墨西哥州見證人類史上第一次核試爆。歐本海默事後回憶,那一刻在場的人都意識到「世界從此不同了」,他則想起印度經典《薄伽梵歌》中的一段話:「現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歐本海默這段著名的感言,是科學家對自己行動所造成後果的沉重反省。套用流行的電影台詞,歐本海默是一位「受知識詛咒」的悲劇人物,始終被良知與責任心之間的矛盾折磨。他希望能搶先開發出原子彈,避免納粹德國先掌握這種終極武器;但他又無法不預見這項任務將開啟潘朵拉的盒子,使後世籠罩在核戰的恐怖陰影中。

原子彈是科學作為兩面刃的絕佳象徵:人類對知識的探索能釋放出龐大的威力,也能帶來前所未見的毀滅。   庫克的航行不像發明原子彈那樣立即震撼世人,但也確實改變了世界,影響深遠且持續至今。無論庫克當初是否懷抱著和平善意而來,從他抵達南太平洋的那刻開始,玻里尼西亞就不復原本的社會與文化了,成為更複雜的世界體系的一部分。改變是好是壞,隨著時代變遷有不同論斷,恐怕永遠難以蓋棺論定。二十世紀以前的帝國主義者認為帝國統治給殖民地帶來文明、秩序與各種物質建設,現代化或「進步性」成為道德修辭上的立足點。後殖民時代政治風氣的轉變,讓昔日的「典範」褪色,反省與批判殖民者掠奪與屠殺原住民的不公不義。這一切使庫克在探索

方面的成就如同哥倫布與麥哲倫的那般耀眼,也同時像這二位前輩一樣在歷史地位方面富於政治爭議。   庫克需不需要為他的探索行動產生的後果負責?這也許不純粹是歷史或科學問題了。我們無法期待人人都像歐本海默那樣深刻感性的反省。庫克有他所處的時代侷限及個人立場;他在日誌中對原住民處境與歐洲殖民前景的若干思考,反映了當代歐洲流行的思潮,包括啟蒙哲學家如洛克與盧梭在「政府」、「自然狀態」與「平等權利」等議題上的觀點。然而身為領隊的指揮官,庫克更關心的還是眼前實際的問題:如何確保團隊安全,完成任務並返航。   也因此這不是庫克個人的航行──途中的每個人,從班克斯到圖帕亞,擁有各自的立場、意志與行動。這也是

大英圖書館規劃本展與本書的期望──平實地還原庫克三次環球航行的過程,讓史料為當事人各自發聲。而我們也得以銘記,任何「偉大」的科學探險,不是只有向未知邊疆前進的浪漫,而是有更複雜多元的面貌等待我們去發掘。 黃相輔(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及科學哲學博士) 序 複雜與多元的科學探險史詩 黃相輔(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及科學哲學博士)   庫克船長的探險本身就是傳奇。姑且不論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是如何將庫克推上國家英雄的神壇,三次環球航行的壯舉便足以將庫克放進航海名人榜,與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與鄭和等前輩相提並論。以科學史的角度來看,庫克的探險拓展了歐洲人對太平洋的知識,完全符合

典型的探險史詩敘事:探索未知的領域、發現前所未見的新事物。庫克身為科學探索「英雄」的文化象徵意義,超越了大英帝國的脈絡,甚至延續到太空時代──庫克環球航行的船艦「奮進號」與「發現號」的大名,被美國太空總署用來命名太空梭。而他在日記中自述「……來到在此之前無人抵達的遙遠之地」,也是啟發科幻經典《星艦迷航記》(Star Trek)主角詹姆斯.寇克(James T. Kirk)的原型,以及該系列振奮人心的格言「勇敢航向前人未至之境」(To 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的由來。   2018年是庫克自普利茅斯港出發展開第一次環球航行250週年,大英

圖書館因此策畫「詹姆斯.庫克:航行」特展,本書即出自展覽官方指南。大英圖書館的特展向來以材料豐富著稱,在專業策展人的巧思下,將各種館藏或借展文物組織成別出心裁又兼顧多元視角的敘事。本次庫克特展也不例外。館方羅列相關的第一手史料,包括庫克與隨行人員在途中的日記、繪畫、地圖(或海圖)手稿,採集回來的動植物標本與原住民文物,以及返國後的信函與各種出版品。利用這些第一手史料,館方鉅細靡遺地鋪陳庫克航行中的細節,讓曾參與遠航的眾多歷史人物「為自己說話」。   筆者有幸在特展期間訪問倫敦,而得以親炙本展。庫克三次航行牽涉的人事時地物龐雜,要把相關歷史背景釐清不是件容易的事。雖然本展覽的動線大致以時間順

序安排,但三次航行之間的段落區隔良好,令參觀者不覺冗長雜亂。這不能不歸功於館方在空間布置方面的巧思。例如在第二次航行,敘事的重點放在船艦進入南極圈,這段展區的配色就以冷調的灰白、淡藍色為主,讓觀眾有彷彿身歷南冰洋的感受;而當觀眾來到各航行間的空檔,展區牆面就恢復暖色調的沉穩顏色,搭配暈黃燈光與肖像畫,讓人立刻聯想到主角此時正身處在英國家園的宅邸。   雖然以上的空間設計不易於書中重現,但本書在結構上也忠實反映了展覽動線,依序交代三次航行的背景與途中的細節。由於是展覽指南,本書的特色是「看圖說故事」,利用大量圖片配合文字說明的方式,串起庫克航行中的點點滴滴。這些圖片皆為展出的實物,是了解庫克

航行的珍貴史料。即使沒有親臨展覽的讀者,也能輕鬆地來趟紙上「發現之旅」。   庫克的探險史詩不乏爭議。近年來,隨著去殖民化與原住民意識的興起,愈來愈多學者或文化界人士挑戰傳統的官方版本敘事,重新檢視庫克的英雄形象。庫克航行抵達玻里尼西亞與澳洲東岸,從歐洲的視角來看是「發現」;從當地原住民的立場,卻標誌著此後歐洲人大舉入侵、殖民,並徹底改變傳統社會與文化的開端。本書開頭舉兩幅不同時代的畫作為例,正好顯示兩種史觀的強烈對比:繪於二十世紀初的《1770年庫克船長在植物學灣登陸》,是大英帝國移民開拓敘事的延續;而二十一世紀戲仿前作的《在這裡,我們稱他們是海盜》,則把自詡文明開化的西方「發現者」狠狠

嘲諷了一番。   庫克是探險英雄還是西方帝國主義者殖民的先鋒?這是至今各界仍爭論不休的問題。光是導致庫克在夏威夷喪生的那場衝突,無論是在場目擊者的證詞或後人的描述,就眾說紛紜:有人將庫克描繪成盡力維持和平的調停者;也有人將庫克描繪成在最前方率領攻擊的人。身為皇家海軍的軍官,庫克鞠躬盡瘁地執行探索任務,無可否認是為了英國的利益。庫克本人未能親身參與大英帝國後續在太平洋的勢力擴張,然而跟隨在探險家腳步後的,往往是商人、傳教士與殖民者。庫克身後不到數十年,英國在大洋洲建立了數個殖民地,最終形成現代國家澳大利亞與紐西蘭。   從全球史的脈絡來看,庫克的科學探索並非純粹為了求知,還牽涉軍事、貿易

以及地緣政治上的戰略利益。十八世紀的太平洋是西班牙帝國的勢力範圍;馬德里掌握了從美洲到菲律賓跨太平洋的貿易航路。為了挑戰西班牙,英國希望能在地圖上仍是一片空白的南太平洋尋求機會。這是庫克探索任務的重要背景。我們從書中可以了解,倫敦皇家學會與海軍部同時是庫克航行的推手,各自有盤算的目標。以金星凌日的天文觀測為例,皇家學會希望能藉此測定太陽與地球間的距離,拓展對宇宙的認識;海軍部則希望這些天文數據有助於解決測量地球經度的問題,以增進遠洋導航的精確性。更別提沿途的地理探索──尋找未知的南方大陸或西北航道──這些地理知識背後的戰略價值了。   庫克不是第一個抵達南太平洋或大溪地的歐洲人,然而其團隊

在太平洋的長期停留,並對玻里尼西亞地理、人文與自然環境的詳細調查,是之前的歐洲探險隊前所未有的。這歸功於任務前的縝密計畫,以及隨行的科學團隊。這個團隊包括博物學者、天文學家,甚至畫家。帶領一群或許是「文弱書生」的科學團隊遠渡重洋,還要在荒野異地中求生存、與當地居民打交道,非常不容易。庫克傑出的領導統御、航海、測量與製圖技能,使他成為能勝任的人選。沒有英國政府與皇家海軍的資源,也無法支持三次遠航。國家(以及技術與商業)力量與科學研究互助結合的「大科學」(Big science),在庫克之後的科學探索任務愈來愈常見,從阿波羅登月到人類基因組計畫,無不是交織了複雜的社會與國際網絡。   庫克的科

學團隊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莫過於參加第一次航行,後來成為皇家學會會長的約瑟夫.班克斯。班克斯是十八世紀典型的「紳士科學家」,家有恆產,經濟充裕,得以無後顧之憂從事科學研究。他保持與歐陸同行的聯繫,努力經營自己的學術網絡,不惜出資贊助庫克的遠航任務,藉此抓住隨行考察的機會。從班克斯的視角,我們看到十八世紀博物學家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這個生產自然知識的模式效率驚人,有賴研究者與專業畫家分工合作,以素描記錄所見所聞,再待後續完成上色與細部描繪。此外,由於班克斯不像庫克需負擔領隊責任,他得以較無顧慮地與原住民互動,甚至參與原住民的儀式,充分滿足好奇心。庫克航行對玻里尼西亞社會留下豐富的觀察與紀錄,班克

斯的穿針引線發揮了不少作用。   庫克的航行也不全然是歐洲人的故事。在探索過程中,庫克與其船員不免與無數當地居民互動,有些互動是和平、好奇,甚至互惠的,有些則是致命的。儘管因現存史料的限制,我們對這些居民所知不多(諷刺的是,藉由外來探險家的描述,部分原住民得以在時光洪流中留存些許紀錄)。大英圖書館也坦承,雖然盡力呈現多元聲音,本書絕大部分史料講述的仍然是歐洲人的視角。然而,有好幾位玻里尼西亞原住民曾加入庫克的探險隊,留下不少珍貴的史料,例如在第一次航行中途上船的「客卿」圖帕亞。   圖帕亞來自大溪地附近的賴阿特亞島,是當地宗教的祭司,類似的神職人員在許多社會中往往是掌握與傳承知識的文化

菁英。然而圖帕亞在大溪地不算得志:一來他在政治上站錯邊,效力的部族首領已經失勢;再來他並非土生土長,為了躲避戰禍才投奔大溪地,恐怕連大溪地人也視他為外人。庫克一行人停留在大溪地期間,班克斯與圖帕亞成為好友,最終說服庫克讓圖帕亞隨行。圖帕亞隨奮進號到了紐西蘭與澳洲東岸,可惜於返回英國途中在巴達維亞(今日的雅加達)病逝。   圖帕亞在奮進號上的角色相當微妙。他發揮了嚮導、翻譯與顧問的功能,在英國人與原住民接觸的場合擔任雙方溝通的中間人。但圖帕亞不是庫克的屬下,反倒比較像班克斯的私人賓客(庫克同意圖帕亞與他的童僕上船的條件,就是班克斯需負擔這二人的額外支出)。儘管庫克對圖帕亞的能力表示尊敬,但他

不像班克斯對這位賓客較有交情;大部分船員對圖帕亞的印象就更不好了,認為他難以親近又愛擺架子。庫克曾評論圖帕亞「精明、理智又有天才」,卻也指出他「驕傲又固執,以致在船上常引起眾人反感」。船員對圖帕亞的反感,難免摻雜一些歐洲人對「印地安人」(當時對美洲與大洋洲原住民的泛稱)的優越情緒。很可惜圖帕亞沒有留下個人紀錄,我們無從得知他的想法,還有上船的理由。或許他也想去探索世界、隨奮進號去歐洲看看,或者視自己的加入為與庫克團隊的結盟,甚至可能希望借助英國人的武力驅逐占領故鄉的敵人。   庫克與班克斯所蒐集關於玻里尼西亞的知識,很大一部分的來源就是圖帕亞。圖帕亞就像一部活的百科全書,熟悉玻里尼西亞社會

的文化、醫藥、天文、地理與水文等在地知識。這些知識由他的父祖輩以口述方式代代相傳。圖帕亞也精通導航技術,能記誦大溪地周邊群島的方向與所需航程,儘管自己或其父祖輩從未到過那些島嶼。有張標示大溪地周邊島嶼的海圖,就是西方與玻里尼西亞兩套不同知識系統混合的產物。這張海圖是庫克根據圖帕亞的情報,以歐洲製圖方式繪成,標示了東西南北四方位。但圖上的島嶼卻不見得符合其實際位置,尤其是愈外圍、離大溪地愈遠的島嶼,誤差愈大。這可能是由於玻里尼西亞人的地理知識並不是建立在歐洲人習慣的絕對座標系統上,而是記錄航路上島嶼的相對位置,由居住之地向外同心圓式地擴張。   最近的研究也顯示,庫克航行途中記錄南太平洋風土

民情的許多圖畫,其實是出自圖帕亞之手。有些是應庫克要求而繪,有些則是圖帕亞自己的觀察。最有意思的是其中一張描繪英國人與毛利人交易的場景,生動地記錄了雙方接觸的新奇與緊張感。圖帕亞以一位「第三者」的視角,見證了歐洲探險者開始改變毛利人「長白雲之鄉」的那一刻。圖帕亞在紐西蘭期間也試著「傳教」,與當地人交流宗教知識。由於圖帕亞來自毛利人祖先的原鄉,雙方的血緣、語言和文化相近,因此他的到訪頗受歡迎,其事蹟在不同部落之間廣為流傳。當庫克第二次航行重返紐西蘭,多次遇到毛利人追問圖帕亞的下落。對現代讀者來說,庫克是環球探險史詩的主角;然而從毛利人的角度來看,來訪的「遠親」圖帕亞才是代代口述相傳的傳奇人物。

  圖帕亞不是唯一一位自願加入庫克行列的原住民,甚至有的原住民拜訪英國又返回大溪地。這些案例提醒我們,不只是歐洲人,原住民也以他們的方式探索外面的世界。那些熟悉的、非黑即白的歷史敘事,往往過於簡化歷史事件的複雜性。無論是歐洲人「勇敢探索域外蠻荒」的探險史詩,或是原住民「受帝國主義入侵壓迫」的斑斑血淚,都是複雜歷史事件的眾多面向之一。歐洲探險家固然有船堅炮利的科技優勢,在離母國千里之遙的陌生領域,常常需要靠外交手腕獲取當地居民的善意與資源。原住民也不是被動地面對外來者的衝擊,他們常主動尋求貿易或合作,利用外來勢力鞏固己方利益,甚至打擊本地的對手。而雙方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也充滿互動。當庫克與班

克斯進行博物學田野調查時,仍需借助圖帕亞的在地知識。沒有圖帕亞的建議,英國人或許不會這麼順利地「發現」大溪地周邊的群島及紐西蘭。雖然玻里尼西亞原住民不具備西方天文學的知識,但他們熟悉星辰運行的精確程度──套句班克斯的話,恐怕「連歐洲天文學家都難以相信」!   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不顧天神的禁令為人類盜火,教人類使用火焰,成為人類掌握知識與發展文明之始。斗轉星移,普羅米修斯當初帶給人類的那一小盞星火,最後竟成為一團遮蔽視線的熊熊烈焰。1945年7月16日,領導曼哈頓計畫開發原子彈的美國科學家歐本海默,在新墨西哥州見證人類史上第一次核試爆。歐本海默事後回憶,那一刻在場的人都意識到「世界從此不

同了」,他則想起印度經典《薄伽梵歌》中的一段話:「現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歐本海默這段著名的感言,是科學家對自己行動所造成後果的沉重反省。套用流行的電影台詞,歐本海默是一位「受知識詛咒」的悲劇人物,始終被良知與責任心之間的矛盾折磨。他希望能搶先開發出原子彈,避免納粹德國先掌握這種終極武器;但他又無法不預見這項任務將開啟潘朵拉的盒子,使後世籠罩在核戰的恐怖陰影中。原子彈是科學作為兩面刃的絕佳象徵:人類對知識的探索能釋放出龐大的威力,也能帶來前所未見的毀滅。   庫克的航行不像發明原子彈那樣立即震撼世人,但也確實改變了世界,影響深遠且持續至今。無論庫克當初是否懷抱著和平善意而

來,從他抵達南太平洋的那刻開始,玻里尼西亞就不復原本的社會與文化了,成為更複雜的世界體系的一部分。改變是好是壞,隨著時代變遷有不同論斷,恐怕永遠難以蓋棺論定。二十世紀以前的帝國主義者認為帝國統治給殖民地帶來文明、秩序與各種物質建設,現代化或「進步性」成為道德修辭上的立足點。後殖民時代政治風氣的轉變,讓昔日的「典範」褪色,反省與批判殖民者掠奪與屠殺原住民的不公不義。這一切使庫克在探索方面的成就如同哥倫布與麥哲倫的那般耀眼,也同時像這二位前輩一樣在歷史地位方面富於政治爭議。   庫克需不需要為他的探索行動產生的後果負責?這也許不純粹是歷史或科學問題了。我們無法期待人人都像歐本海默那樣深刻感性的

反省。庫克有他所處的時代侷限及個人立場;他在日誌中對原住民處境與歐洲殖民前景的若干思考,反映了當代歐洲流行的思潮,包括啟蒙哲學家如洛克與盧梭在「政府」、「自然狀態」與「平等權利」等議題上的觀點。然而身為領隊的指揮官,庫克更關心的還是眼前實際的問題:如何確保團隊安全,完成任務並返航。   也因此這不是庫克個人的航行──途中的每個人,從班克斯到圖帕亞,擁有各自的立場、意志與行動。這也是大英圖書館規劃本展與本書的期望──平實地還原庫克三次環球航行的過程,讓史料為當事人各自發聲。而我們也得以銘記,任何「偉大」的科學探險,不是只有向未知邊疆前進的浪漫,而是有更複雜多元的面貌等待我們去發掘。  

  第一次航行:1768-1771(節錄)在庫克航行之前,南太平洋對歐洲人而言主要是個想像空間。從古希臘時代以來,人們一直相信有個南方大陸存在,其大小足以與廣大的北方陸塊相比。托勒密(Ptolemy),人稱西方地圖學的創立者,在二世紀時指出南方大陸的存在,之後南方大陸便一直出現在許多歐洲地圖中。曾經有個理論提到,當地球繞著軸線旋轉時,為了讓世界保持平衡,南方必定有一塊面積與亞洲相當的陸塊。早期繪製的美洲地圖似乎支持這項說法,因為南北兩方各有一塊看似相等的陸塊。1767年,英國製圖師亞歷山大.達林普爾(Alexander Dalrymple)出版了《南太平洋發現史》(An Accoun

t of the Discoveries made in the South Pacifick Ocean),他在書中表示,從航海者瞥見的陸地可以得知,在太平洋肯定有廣大的陸塊等待我們去發現。他寫道:「我們擁有古代留下的紀錄,加上後人經驗的指證,可知在南方大陸上有著物阜民豐的國家;對從事商業的國家來說,沒有任何事比發現新的國家與人民更令人感興趣,不僅能激勵產業,也能為製造業開啟新的出路。」他也提到,「考慮陸地與水的相對重量,赤道南方還需要一塊大陸與北方的陸地抗衡,以維持地球運行所需的均衡。」1768年4月,庫克奉命率領海軍部-皇家學會聯合探險隊前往太平洋觀測金星凌日。身為製圖師與天文學家,庫克

擁有的技術是他獲選的關鍵,或許同樣深富意義的是選來航行的船隻原本是惠特比的運煤船,最近才剛改名為奮進號。海軍部與皇家學會共同同意指令內容,他們要求庫克經由合恩角(Cape Horn)航行到大溪地,「盡一切努力,至少提早一個月或六個星期抵達當地」,如此才有時間準備觀測。大溪地是最後一刻才選定的地點,這是根據1768年4月,薩繆爾.沃利斯率領的英國探險隊返航,帶回了歐洲人第一次登陸大溪地的消息之後所做的考量。離開大溪地之後,庫克還有第二批指令要執行,這些指令裝在密封的袋子裡,由海軍部單獨下令。這些指令要求庫克尋找新的土地,包括南方大陸,發現這些土地「將可大大增添國家做為海上強權的榮譽,提升大不列顛

君主的尊嚴,並且讓國家的貿易與航海更往前邁進」。若能發現土地,庫克將測量海岸線與「觀察土壤的性質與土地的產物;居住或出沒在該地的野獸與禽鳥,以及發現的各種魚類」。指令中也提到,「如果你發現任何礦藏、礦物或珍貴石頭,每一種你都要採集樣本返國,此外還有各種樹木、果實與穀物的種子,都必須盡可能收集。」

北太平洋水位趨勢變化

為了解決阿拉斯加緯度的問題,作者李麗蘭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Permanent Service for Mean Sea Level (PSMSL)所提供的潮位資料,探討北太平洋海域之水位趨勢變化。研究結果顯示海平面呈現上升趨勢,上升幅度大致和緯度成反比,低緯帶(0°~ 20°)上升最快,中緯帶(20°~ 40°)次之,高緯帶(40°~ 66.5°)最慢;而西側水位上升趨勢高於東側。從變化的速率來看,水位上升是持續加速的,尤其是1982至2011這30年間,低緯帶上升速率(3.5 mm/yr)與中緯帶速率(3.15 mm/yr)均高於全球平均值。以緯度每5度平均值做標準差分析,標準差的高低代表海平面波動的強弱情況,結果發現:第一個高值區位於

57.5°~ 62.5°的範圍,尤以東側阿拉斯加灣地區的水位變動最為強烈,北太平洋海平面下降的極大值幾乎都分布在此;第二個高值區介於42.5°~ 47.5°,此海域西側為日本沿海,水位多為上升趨勢,東側是美國西海岸,趨勢大部分呈下降情形,故兩側海平面波動較為強烈。為更進一步瞭解近二十年海平面的變動趨勢,本研究另外挑選紀錄長度超過30年、遺漏率小於10 %、數據達2011年之後的28個驗潮站之月平均潮位紀錄來做分析比較。結果顯示共有14個測站的水位仍持續上升。此外,研究也發現海島測站的水位上升趨勢高於沿岸測站。由於驗潮站資料是海平面相對於陸地的上升速率,因此,原因除了全球暖化之外,可能還包括其他

因素所造成的聯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