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經營管理系 出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長期照顧經營管理系 出路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邱于芸寫的 故事與故鄉: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 和林祖嘉等76人的 願景2030:擁抱夢想、迎向未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鄭博文所指導 金詠順的 長照機構法人化對住宿式機構管理之影響探析- 以彰化縣住宿式機構為例 (2021),提出長期照顧經營管理系 出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長期照顧、長照法人化、住宿式機構、經營管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國際運動管理與創新博士學位學程 高俊雄所指導 葉明兆的 臺灣和匈牙利體育團體良善治理利害關係人推進與協會策略管理之比較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非營利運動組織、體育改革、良善治理、自主、利害關係人、推進、策略類型、轉型領導的重點而找出了 長期照顧經營管理系 出路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長期照顧經營管理系 出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故事與故鄉: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

為了解決長期照顧經營管理系 出路的問題,作者邱于芸 這樣論述:

  本書將原型(Archetype)概念應用在創意城鄉上,藉由分析十二個國家的文化代表如何述說他們家園的故事,探討以故事的感染力所發展出的文化特色和優勢,以及集體認同與價值。作者巧妙的把榮格的「人格原型理論」運用到這些國家身上,每個國家的性格和面貌因此變得更加鮮明,我們可以從這些國家的角色和脈絡原型,進而思考台灣的原型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創造建構屬於自己的、能打動人心的故事與文化?   這是一本關於「故事」的書,告訴我們如何說一個好故事,也告訴我們什麼是故事的「原型」。不管是個人、組織甚至國家,故事力其實就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作者簡介 邱于芸   復興美工畢業之後赴英國求學,在倫敦政經學院讀完

大學,又接著在劍橋大學拿下碩士和博士學位。   主修哲學與美學,她是故事的專家,除了在教室裡教學生如何用故事來做行銷,也在EMBA課堂上教經理人用故事來管理企業和自己的人生。   在教室之外,她甚至用說故事的方式開創了「創立方」創業平台。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就在金華街政大公企中心聚合了150多位創業家,也開啟和帶動了台灣「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的風氣。   她是位故事的信徒,也是位創造故事和實踐故事的亡命之徒。 序一: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讓我大開眼界    吳靜吉 序二:喚醒述說台灣在地故事的熱情 張寶芳 序三:從失意城鄉到創意城鄉 洪震宇 序四:故事山與天涯路   

      吳仁麟 自序:異鄉與故鄉  第一章  國家、城市還是故鄉? 第一節  從英國說起 第二節  故事所創造的故鄉  第二章  文化與故事:單一神話 第一節  原型的意義 第二節  原型的應用:想像的共同體 第三節  原型的應用:集體文化 第四節  原型的應用:品牌行銷 第五節  原型的應用與創意城鄉  第三章  十二個英雄旅程——獨立與征服 第一節  獨立——嚮往天堂 一、天真者——座右銘:「自在做自己。」二、探險家——座右銘:「不受束縛。」 三、智者——座右銘:「真理是希望。」 第二節  征服——刻下存在的痕跡 一、英雄——座右銘:「有志者事竟成。」二、亡命之徒——座右銘:「秩序就是

拿來破壞的。」 三、魔法師——座右銘:「沒有不可能的事。」 第四章  十二個英雄旅程之——歸屬與穩定 第一節  歸屬——沒有人是孤獨的 一、凡夫俗子——座右銘:「人生而平等。」 二、情人——座右銘:「我心只有你。」 三、弄臣(愚者)——座右銘:「如果不能跳舞,我就不要和你一起革命!」 第二節  穩定——立下秩序 一、照顧者——座右銘:「愛鄰如己。」 二、創造者——座右銘:「想像得到的,都能創造出來。」 三、統治者——座右銘:「權力不是一切,而是唯一。」  第五章  說自己的故事、走自己的路 第一節  「單一文化」的危機 第二節  創意城市的未來——以故事打造新故鄉 第三節 屬於台灣在地的故事 

附錄:傳奇與認同參考書目 推薦序1 從失意城鄉到創意城鄉   做為一個寫作者、在城鄉各地穿梭的演講者與旅行設計者,我著迷小鄉小鎮的時間、空間與人間的故事魅力。   這是一種讓人情感附著的真實感。每當我在台東縱谷進行田野調查、導覽小旅行或是演講,回到台北,搭捷運時,洶湧的人潮讓我頓時適應不良,有一種緊張壓迫感。我當下在臉書上寫著:「台北看到的,都是高跟鞋。台東看到的,都是拖鞋。台北最常見的是高樓,台東是高山。台北人比植物多,台東稻子比人多。台北談生存,台東談生活。台北的世界好大好大,台東世界好小好小,小到讓人想擁抱,讓人想野放。」   同樣的情緒也在日本發生。我去日本新潟參加「越後妻有」區

域的大地藝術季, 這個出產好米好酒的雪國,春夏是被滿山遍野的美麗梯田包圍著,七百公里的面積,大地各個角落都有策劃的建築與藝術品,讓旅人踏查參觀。   回程到東京的傍晚,我們碰到強大的衝擊。東京人潮多,地鐵電扶梯速度快,人刷卡進站速度更快,刷卡聲「嘟嘟嘟」如魔音穿腦般接連不停,地鐵擠滿人,空間嚴重被壓縮,快都不能呼吸了。   如果習慣城市生活的人,會痲痹的習以為常,但是從一個廣袤遼闊的環境來到高樓林立的大都會,會覺得進入一個機械化國度,時空都平面化了,失去立體的深度。   當然鄉間美好生活的印象也只是片面。以日本新潟為例,儘管是日本最貴最好的米鄉,仍然遇到少子化、人口老化、城鄉差距的問題,因為人

口流失,區域進行大合併,許多鄉鎮都消失了,連故事、自信與存在感也消失了,老人自殺的事件層出不窮。   為了找回銀髮長者的笑容,日本一群藝術工作者十多年前開始籌劃三年一次的大地藝術季,藉由藝術家的介入、互動,透過農村裝置藝術來吸引觀光人潮,逐步找回自信。   另外,許多日本都市青年找不到自己與土地的關係,生活形同失根,他們也期待找到另一種選擇與生活態度,城市人尋找生命出路的渴望,也成為大地藝術季的動力。   日本年輕人、甚至是國外藝術工作者大量投入大地藝術季,希望創造城市人的心靈故鄉,創造彼此的情感連結,找到存在感與意義。   情感連結,是創意城鄉的源頭與終點。這本《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提到,

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在於缺乏生存意義:「這全是故事的問題。我們現在就有麻煩了,因為沒有好聽的故事。我們處在故事與故事之間的空白期,舊的故事敘述這個世界怎麼形成,我們如何融入這個世界,都已經不再合乎時宜,然而我們還沒有聽到新的故事。」   全球化時代的故事在哪裡?在模樣越來越千篇一律的城市競爭力之中?還是在觸動我們內心深處、曾經擁有的美好想像?   不只是沒落的鄉鎮失意,連城市都失意了,生活品質下降、就業問題、老年問題……   我們得換個角度與視野去想像與實踐,從看得見的城市到看不見的城市,從看不見的地方到看得見的地方。   沒有城市是完美無暇的,我們只能從想像與經驗中,去找尋、建構一個看不見的美

好城市,《故事與故鄉-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強調,一個真正以人為本的創意城市,文化不應該只是吸引消費、刺激經濟成長的工具,相反地,我們應該更重視文化與人文本身的意義,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特有、值得認同、尊重與努力追求的文化價值,這才是我們追求經濟發展的目的。   因此,創意城市的議題,如果只狹隘從經濟產值去計算與衡量,就是一個失去個性、同質化的城市,得改以從在地生活文化與價值認同著手,來分析不同文化中主要特質,進一步地掌握不同區域的獨特性。   城市不能遺世獨立,創意活水來自周圍鄉鎮的支持。從勞動、消費、食物供應、休閒生活、歷史文化,都來自周圍的鄉鎮,更重要的是,城市人對於在地具有主觀和情感上依附

的「地方感」。   地方鄉鎮,像是一個沈靜的母親,默默守候家園。   當我們重新思考全球化與工業化帶來的環境問題、與文化單一化的危機,原本看不見的地方,更需要被看見。   我經常在城鄉各地演講、開工作坊,討論在地業者、社區工作者的定位,協助提升說故事能力、品牌行銷與創意能量,以及可能的商業模式。   只要一點點創新思維、深度的故事挖掘,就能呈現在地特色與自信,還能協助青年返鄉創業,活化在地經濟,提升內涵與品質。   但是投入的人實在太少了,大家都擠在城市裡頭,各自的天賦與才能都被掩蓋,商學院的師生討論的企業個案,不是國外知名企業,就是國內大企業,更需要花時間討論與關注創意城鄉的故事。   知識

份子要思考的不只是生存問題,還有提升生活品質、促進社會信任的問題,透過城鄉的共生共榮,才能在全球化時代找到自己的出路。   在文創高舉時代大旗的時候,我們需要仔細思量,文創究竟是表面口號,還是追求自我認識與認同?創意城鄉用人類學大師Claude Levi-Strauss來提醒:「我們現在正受著一種可預見的情勢的威脅:我們變得只是一群消費者,能夠消費全世界任何地點、任何一個文化所生產出來的任何東西,而失去了一切的原創性。」   原創的力量來自生活,來自歷史文化、更來自土地,城市的土地已經是水泥與柏油,鄉鎮的土地卻是富饒肥沃,只是不再仔細耕耘翻土,就將成荒原。   《故事與故鄉》舉了很多各國的案例

,也談到台灣城鄉的故事,值得仔細參考,但是我更期待有更多台灣的個案、更多不只是城市,還有鄉鎮區域的故事被發掘,更多創新模式被實踐。   只有在地化,根扎得深,知道我們是誰,要去哪裡?我們要對世界說什麼故事,才有信心面對全球化。 作家與「我們創造事務所」創辦人/ 洪震宇 推薦序2 故事山與天涯路          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位傑出的美國學者雄心萬丈的到英國進行研究,他想要把溫布頓網球大賽(The Championships, Wimbledon,網球運動中歷史最久也地位最高的比賽)複製到美國,於是開始進行一連串訪問。   「要怎樣才能打造另一個溫布頓?」學者誠心請教溫布頓主辦

單位的最高主管。   「其實也不難,只要找一塊草皮,而且天天認真的澆水施肥照顧個100年,美國人就能打造自己的溫布頓」溫布頓的主管說。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三件事:   1.溫布頓從1877年就開打,美國人再怎麼努力也至少永遠落後英國135年。(如果美國真的決定在今年開始迎頭趕上的話)   2.美國人很天真,英國人很幽默(或者,傲慢)。   3.有些事是再多錢也買不到的。   就像這本書對於台灣文創產業發展所提出的主張,不應該只把眼光放在經濟產值,而是去回溯台灣的生命記憶,了解自己有那些不可取代的故事與優勢,並且從這些故事出發來做為文創產業的根基。如果只是一昧鎖定營收數字,那我們只會再一次發展

出另種代工型的文創產業,持續活在低毛利高風險的生命情境裡,而且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是誰。   這是一本以「故事」為核心的書,書的背後也有個動人的故事。作者Vicki在18歲就離開台灣,在英國一待就是20多年,這20多年的異國生活讓她更了解自己對台灣有多在乎。於是她在兩年前回到台灣,除了在學校教授如何說故事,也用她說故事的專業開創了一片事業。而她所開創的事業,則是幫助創業家創業。在這本書裡,處處可以看得到她對於「故事(創意)」、「創新」與「創業」的心得與心情分享。   在認識Vicki之前,我從不知「故事」有這麼強大的力量,更不知「故事」的背後有這麼多的學問。如同這本書所提到的「人格原型」和「英雄之

旅」這些論述,其實就是長久以來人類故事產業的脊椎骨,許許多多知名的小說電影裡都看得到這些論述的影子,而Vicki的專業則是深入淺出的用說故事的方向來解讀這些故事原型背後的故事。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本對「說故事」這件事有興趣的人所必備的「勝經」,告訴我們如何利用「說故事」的力量來出奇制勝,不管在什麼樣的工作或生活場域。   對於說故事這件事,Vicki並不只是說,她甚至用說故事的方式開創了「創立方」創業平台。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她在金華街政大公企中心聚合了150多位創業家,也帶動了台灣「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的風氣,引領更多人來投入這項活化台灣的空間和人力資源的歷史工程

。在這本書裡,也分享了這種「故事力」的最核心內容,也就是「創立方」的經營秘笈,讓每個人能回首凝視自己內心的最原點,知道自己這一生從何而來,也才能找到該往那裡去的方向。   在台灣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這本書的出版,也提供了文創產業一個新的思考方向。特別是透過舉辦「文化創意聯合國」這樣的活動,找來12位不同國家的文化創意人說自己國家的故事,作者巧妙的把榮格的「人格原型理論」運用到這些國家身上。於是每個國家的性格和面貌也更加鮮明了,這本書會告訴您,那個國家是天真者,那個國家是魔術師,那個國家又是亡命之徒,而台灣又該是什麼樣的人格原型。   看完這本書,您會對故事這件事有更多的了解,也會對台灣文創產業

的未來有更多的想像,知道每個故事其實都有個共同的原型。那就是一座山,每個故事都是一座山,總是從平凡世界進入歷險與試煉,最後終究取得靈丹妙藥再駕返人間俗世。   就如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所說的:「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相信這些故事山和天涯路都將是你我和台灣未來將會不斷經歷的旅程。 聯合報系研發總監 / 吳仁麟 推薦序3 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讓我大開眼界       邱于芸博士在學習、研究和工作當中,一直追求普世價值

與在地文化的關係與整合.她對東、西文史哲藝的好奇、閱讀與領悟雖然常超出我的知識範圍,但就我所知的部分卻常讓我佩服她的深度理解、創意詮釋與創新應用,尤其她很快的就可以從電影、小說、繪畫、動漫、遊戲的作品中舉一兩個我所知道的實例說明故事中的原型、角色、結構、敘事、發展及其文化底蘊與轉化的歷程。   2011年3月她邀請12個國家的駐台代表參與三場的「國際文化創意交流座談會」,這個計畫是在配合政大公企中心多年來舉辦的「公共政策論壇」。邱博士原來的目的是希望各國代表談他們的文創政策。   她跟我說大部分的代表不想談他們的文創政策,例如美國在台協會的文化組組長Scott Robinson表示美國聯邦政府

並沒有文化部或文建會,唯一相關的機構是國家藝術基金會,哪來條文眾多、洋洋灑灑的國家文化政策。辦完了這一次的座談會之後,因過去工作關係跟我認識的Robinson對我說他當時和邱博士「文化對話」一段時間後,終於領悟,他可以美國開國到現在為止的時間軸,談美國對創造力與文化的重視與關鍵的發展,將題目訂為"Creativity Starts Local"。事後他自己非常開心,還因此獲得靈感到幾個大學講同樣的題目。   後來邱博士才知道這些駐台代表幾乎都不是出身文化界,例如捷克的代表擁有化學博士,西班牙的代表學的是管理,這些國家代表所講的文化卻都可以從各國的文化脈絡如何影響他們各自的價值觀、文化理念或文化

觀光的國家形象和品牌設計。因為有機會和幾個代表聊天,我才發現邱博士自然而然地將其對東西方文史哲藝的理解與國族認同的概念激發各國代表發展他們演講的主題和脈絡。   邱博士也參加了政大頂尖大學「創新研究」計畫中有關創意城鄉的探索。她應用了十二個故事原型作為研究的參考架構,讓我豁然開朗,不久之後她就將這十二個原型結合了十二個參加「國際文化創意交流座談會」的國家文化發展脈落,寫成了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真的讓我眼界大開。 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 / 吳靜吉 推薦序4 喚醒述說台灣在地故事的熱情   2009年秋,「皮克斯動畫20年(Pixar: 20 years of animation)」全

球展的最後一站來到台北,我們有機會看到皮克斯的故事、角色與創作世界,了解為什麼皮克斯是皮克斯。皮克斯深信故事是一切的基礎,沒有故事,就沒有皮克斯。公司把製作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三時間花在處理故事,例如《玩具總動員3》劇本就花了兩年半的時間。他們對故事的重視和藉由故事創造出來的產值與感動無人能敵。   故事作為終端產品,造就了龐大的影視工業。此外故事還可以運用在很多領域,例如在商品與服務的研發階段,透過劇本法(Scenario) 幫助設計者營造擬真情境,看見使用者的潛在需求。在產品問世後,也利用說故事方法,幫助行銷、創造話題(擴散效應),形塑深植人心的品牌。   政治大學數位內容學程循此思維,致力

培養學生說故事的能力。於2012春開設了「文化脈絡與故事原型」的課程,企圖從文化脈絡追溯創意源頭。特別邀請邱于芸博士講授,她從坎伯(J. Campbell)研究不同神話故事的原型入門,帶領全班40位大二、大三同學走了一遍英雄之旅。神話中英雄的歷險都訴說人類心靈被試煉、回歸的過程。神話故事表面雖變化不斷,背後都可歸納到同一母題,就是人內在生命追求意義與圓融的歷程,乃至最終重新認識自己,建立認同,獲得自在與平衡。經過一學期實驗,結果發現學生?受啟發,幾個期末作品,看到學生已經可以從心靈的深層面去說好一個故事。   近年來說故事也成為凝聚社區意識,營造、改造、再造社區的方法。「讓社區說自己的故事」提

供了社區民眾參與建構自身社群的機會,透過社區集體的對話與分享,重拾曾經散佚的記憶,重新詮釋自己,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型塑社區認同。   李亦園在《千面英雄》書序曾提到:神話對於一個民族知識與文化價值的傳承和創造佔關鍵地位。一個缺乏神話的民族,就好像一位不會做夢的個人,終會因創意的斲喪而枯耗而死。   我們樂見邱博士把故事原型的概念應用到打造創意城鄉。藉由原型分析12個國家的文化代表如何述說他們家園的故事,提供如何建構台灣城鄉創意故事的絕佳參考架構。讓所有讀到本書的人,獲得啟發,喚醒述說台灣在地故事的熱情,挖掘與深度理解台灣各城鄉的獨特文化價值,運用原型,注入意義,轉換成某種提升生活境界價值的動

人故事。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 張寶芳 自序 異鄉與故鄉   「每個孩子都想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每個文化也都有創始的故事來回答那些問題,給活在當中的人民道理和意義」 - Ray and Anderson   高中畢業那年,我離開台灣到英國求學,至今已是20多年前的事。我對故鄉的認識,其實是從身處異鄉開始的。當時年僅十八的我,只有年少輕狂時的自我追尋與青澀憂鬱,並沒有特別鮮明的國族認同問題。   飛機一落地,浸淫在陌生的寄宿家庭與充滿國際學生的語言學校環境中,我開始有了向世界介紹「我所生長的地方」的必要。當這樣的機會愈來愈多,才驚覺不僅外國人對於台灣與中國的了解如此有限,連自己對故鄉也是

越講越模糊。   於是,就從那時開始,只要有機會,我便反覆思索練習敘述著台灣的故事。當時,手邊靠著僅有一本出國前隨手抓的《發現台灣》專題報導(天下雜誌出版)走遍天下。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竟是如此的好奇於關於台灣的過往,就這樣,我重新認識自己的故鄉,而這個經驗也奠定了我日後求學的方向與基礎。當時的故鄉,從台北一個小點出發,無限向外延伸,從鄉愁,到與歷史洪流與這塊土地接軌,我一次又一次地述說著我與台灣的故事。   2009年,經歷了20多年的探索,我從英國回到台灣,對英國的文化脈絡已有相當的了解。但令人玩味的是,回到台灣後,英國從原來的異鄉儼然變成了新故鄉,而台灣這個故鄉卻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異鄉

,因為我實在離開太久也錯過這裡太多的人與事。就這樣,異鄉成了故鄉,而故鄉竟成了異鄉。這個體悟引發了我的思索。如同黑格爾所說:「一般來說,最熟悉的一切只是因為熟悉,而不是因為認識。」   2009年前後,正是台灣文創產業學在各大專院校蓬勃發展,而英國始終被認定為文創產業發源地,於是,在英國住了20年的我,以一個異鄉人的觀點來解讀英國文化創意發展的角度又變成我另一門功課。從小劍橋到大倫敦,以於整個英國的氛圍,日積月累,鑲嵌在我自身的經歷與品味養成的脈絡中。隨著不同的場合,我一次又一次思考和訴說,跨越台灣與英國兩種文化,讓英國與台灣對話,以激發我對跨文化論述的種種想法,在東方和西方所串起的時空脈絡中

,找到可以做為人類共同價值的基礎。   另一方面,我也開始發展以我久居英國的經驗來思索台灣的故事。要講出一個能夠被國際社會理解的故事,除了需要回溯這塊土地的過去,也必須要理解觸動人類共同情感的價值元素。雖然,打造創意城市/創意國度,儼然已經蔚為新創意經濟時代風潮,各國城市紛紛投入創意城市的競逐。然而,任何競爭一旦正式化、公開化之後,必然會衍生出一套可供評量的標準與仿效的模式,學術領域也陸續投入討論創意城市的相關研究,這些研究成果也逐漸累積成日益標準化的評量標準,以及一套套塑造所謂創意城市的教戰手冊。   但是,除了這些以數字為基礎的制式指標,台灣的文創產業能不能找到另一種觀看和訴說自己的方式

?而且這些方式是具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穿透力的。   於是我開始思索如何為台灣的文創產業尋找另一條可能的道路,而不只是以經濟指標來決定該何去何從。因為我相信那只會讓台灣的文創產業再次走入低毛利高風險的代工產業,一如過往的這數十年。   但我們不正是為了擺脫代工產業才來發展文創產業的嗎?怎麼可以用老思維來面對新挑戰??我們該在乎的是自己的差異性和優越性,因為這也正是文創產業競爭力的最核心,但我們該如何才能找到自身文化的特色和優勢呢??   於是我想到,如同當年旅居英國的我一樣,客居在台灣的外國朋友,一定也會不斷地述說他們故鄉的故事。因此,我邀請來自十二國家的文化經貿界代表,舉辦三場「國際文化創意交流

座談會」。最初設定的主題是「文化創意聯合國」,是希望以文化、跨國界的連結來因應「後全球化時代」所帶來的挑戰。   為了配合文化創意的主題連接,這次的活動以「故鄉」與「故事」取代了以效法特定國際案例與追逐產值的方式,這是過去台灣各界談論文創產業發展時的常用模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配合本次活動,除了邀請講者提供他們的故 鄉菜外,還特別在會前邀請到台北中小學的小朋友畫出他們對這些參加國家的第一印象,在活動當天展出.這使參與者有更多元的機會感受到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性,也添加了文化多元呈現的趣味。   我們聽這些外國朋友訴說家鄉的故事,體驗和學習人類對於聽故事的共感性。跳脫以往以數據化分析單

一國家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方法,透過多國,跨文化交流來表現各國之間的競合策略。每個國家輪流以二十分鐘的時間講述自己文化發展歷程,透過這些故事傳達的內容與方式,鏡射建構台灣文化脈絡論述的架構,使我們的在地故事朝向更細緻精確的發展時有所借鏡,並為說好台灣的故事做準備。   在聆聽這些故事的過程裡,我很驚喜地發現,其實每國家也正像一個人一樣,故事後面都展現出某種人格「原型(Archetype)」,擁有自己的獨特性格。也從各式各樣的文化社會脈絡中抽離出人類心靈共同的基礎與精神動力。人類的文化就是在不斷的異中求同、同中求異過程中累積成長,從各種看似極端差異的文化表象中找出人類共同的情感基礎結構,再從這些

共同的心靈結構中,發展出各種繽紛多樣的文化樣貌。這些從原型發展出來的價值與訴求,才能觸動人類最深處的渴望與想像,也才能恆久流傳。   就是因為這些性格,各個民族造就了不同的獨特認知,也就有了不同的歷程和命運展現。由於任何敘事都與任何敘事者的經驗有關,雖然集體潛意識會影響個人的世界觀,但要在短時間之內蒐集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敘事文本是件不容易的任務。由於自身的經驗與聆聽12個不同國家的人所分享的故事,我得到了以故事打造創意城鄉的啟發,想以這本書做為探討以故事的感染力發展文化特色的起點。有鑒於此,我亦開始整理出這些故事的脈絡與共通性,另一方面,我也開始更深入去了解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崛起,這個經驗

,竟成了另一段自己求知與學習的故事。接下來,我將展開我對這一門學科的發現之旅,以這些文本作為分析對象,讓這個研究有了可喜的起點。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政府名義推動創意產業和創意城市發展的國家,僅在英格蘭地區就有超過二十個城市以追求建設創意城市為目標,從曼徹斯特到布里斯托爾,到普利矛斯和諾維奇,還有倫敦等,都把創意做為城市發展的特色。 (Landry, 2008)   當一個新故事主角上台的同時也意味著上個場景主角的落幕,創意產業興起的同時也揭示著要告別過去。英國做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工業發展的模式讓英國維持了一個世紀多的經濟繁榮與國家強盛,但十九世紀末遭遇其他發達國家的激烈競爭,原本生產製

造的優勢逐漸流失,面臨極大的經濟挑戰。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西歐在50-70年代紛紛經歷經濟成長、城市重建與現代化的黃金時期,相較之下,英國的進步速度卻遠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面對其他國家強烈的競爭,英國亟欲找出一條經濟改革的道路。除此之外,當時英國有許多因應工業化而興起的大城市也產生嚴峻的社會結構問題。傳統工業的衰退,缺乏集體歸屬感、生活品質惡化和全球化挑戰的威脅等問題往往也需要靠超越傳統的思維和創意方法才能解決。這也是英國邁入創意產業的起點。創意產業的推廣,必須從純粹的經濟產值轉移至在地生活中人們的共識與價值認同,也就是文化。然而,任何文化,無論是在「城市」,「國家」,任何鄉、鎮、鄰、里的實體區

域,甚至種族,都與主事者的意義管理系統息息相關。   Carl Jung (卡爾.榮格 1875-1961) 從心理學的角度早在50與60年代就提出全人類都擁有一份超越時間、空間和文化等表面差異的共同心理遺產,他稱為「集體潛意識」,存在於個人意識的最底層,是與生俱來、具有普遍性的原始先民的集體記憶,其內容綜合了普遍存在的模式與力量,分別稱為「原型」與「本能」。他認為,在這個層次上,人類毫無個性特色可言,因此人們只能在人格其他部分尋找個體的特色。他在《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與《分析心理學二論》(Two Essays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

中論證說,真正的個體性是個人為追求意識而掙扎的產物,他稱之為個體化過程。個體化是個人長期在心靈的弔詭中,有意識努力的結果,個人的文化認同與社會社群關係、在實體場域中,以生命共同體存在的意義,這個主題將會是本書另一個主角。個體化的過程依然仰賴本能與原型做為每個人的自然稟賦。所有人的稟賦都是平等的,每個人不論貧富、膚色、古今,都擁有它們。這個永恆的主題是榮格對人類心靈理解的基本特色。(引自Murray Stein 1999:113)也因此,從Jung以來,許多學者都先後揭露了人類共同的情感結構,指出在不同社會文化脈絡中,人類共享的原型基礎。不論是神話或民間集體故事所傳承的就是一種人類共享的生命原型

力量,故事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不只是對世界的描述與詮釋方式,更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框架與雛形;故事的意義不只是前人智慧與經驗的結晶,也是現代個人與集體的創意能力與開發未來社會發展的可能空間。   美國原型研究暨應用中心(Center for Archetypal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CASA)主任Carol S. Pearson看到原型理論對於品牌行銷有相當優勢,並將Jung心理學原型理論做了深度的研究與應用。進一步展示了原型理論不僅可用在個人人格發展、生命成長論述中,它更可做為品牌行銷等領域的整體脈絡。參考借鏡Pearson將原型應用在品牌行銷的模式,本書也希望能

將原型概念應用在創意城鄉上,透過實際的敘事分析來說明形塑區域特色,提供未來建構創意城鄉論述時能創造出打動人心的文化經驗與城鄉發展。   參與活動的各國駐台代表分別以不同的敘述方式來說明對自身文化的理解,體現了一個文化的誕生與轉變,看似差異極大的異國文化,從Campbell單一神話的概念卻可以掌握住其中相似的原型特質與生命歷程。敘事分析的重點是探討這些人如何訴說自己的故事,如何認知與講述自己的歷史,個人的敘事不僅揭露了自己生命,也是他們形成認同與價值意義的工具。   本書不細究傳統科學所謂的真實、客觀、中立,因為我們想要了解的核心是如何建構創意城鄉的集體認同與價值,從別人的故事中發掘人類共享的情

感動力與價值基礎,也就是原型特質,進一步創造建構屬於自己的故事與文化。   我相信,台灣要能不斷的創新進步,必須要有說故事的能力。當我們能把自己的故事說得動人之後,不僅僅是個人,而自己的故鄉-台灣,在世界舞台上才會有能見度與識別度。也才能從這裡,建構自己的性格,展現獨特動人的品牌,轉型擺脫代工之島的角色。   經過各界師長與朋友們這兩年的提攜與督促,寫作本書的過程,正如同我這兩年的學習記錄。我也因此,利用這個學習經驗打造了以台北大安區為中心的創新聚落(創意、創新、創業交易所-簡稱「創立方」),帶領創業成員以政大公企中心為中心,了解區域的認同對於個人生命意義與工作的關係。   寫這本書,需要感

謝的人實在太多,原諒我無法逐一列出;但在這裡,我除了特別感謝國立政治大學創造力中心的鼎力支持,讓本書得以問世。也感謝吳靜吉講座教授,公企中心樓永堅主任,傳播學院張寶芳教授以及政大X書院的陳文玲教授等前輩們不斷的提點與協助,使我的實作經驗與論述能力更趨完整。而任何的謬誤或疏漏,則應由本人擔負全責。

長照機構法人化對住宿式機構管理之影響探析- 以彰化縣住宿式機構為例

為了解決長期照顧經營管理系 出路的問題,作者金詠順 這樣論述:

摘要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相較於歐美國家都來得快速,新生兒的出生率比不上社會老化程度,未來勞動生產人口將無法負擔起失能者照顧的責任,可以預期失能者長期照顧的工作將從家庭照顧,慢慢轉移至社區照顧或機構住宿式照顧,政府開始關注高齡化社會可能產生的問題並發展相關政策。「長期照顧」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人生過程,不論是人生歷程中的個人老化,或是家人長輩正經歷之老化或是失能狀態,都有可能因此進入長期照顧服務需求系統中,接受照顧服務。 2016年辦理長期照顧十年2.0,以(2017年至2026年)為期,著重社區式的照顧,目的在延緩失能進程並避免失能者過早進入住宿式照顧機構;2017年中開始正式實施「

長期照顧服務法」,2018年1月31日實施「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規範長期照顧機構必須以法人型態提供服務。本研究以質性研究訪談法方式,立意抽樣選取彰化縣住宿式長照機構經營者,藉以了解機構法人化的決策思維,和對機構經營的影響,法人化過程遭遇何種困境,政府何種作為可促使長照機構業者加速法人化過程。 本研究發現機構轉型法人的影響因素有地理環境影響、專業經營人才影響、資金結構影響、照顧場地大小影響;長照機構經營者在決策機構法人化的過程與主要評估要件,了解長照機構經營者轉型機構法人化的動機與困境,機構經營者在評估利弊得失之間,找到轉型法人誘因得到下列結論:一、收案數增加二、組織正常化三、資金

合理化四、管理專業化五、服務多樣化

願景2030:擁抱夢想、迎向未來

為了解決長期照顧經營管理系 出路的問題,作者林祖嘉等76人 這樣論述:

認真思考臺灣的下一個世代   民國一百年,是個重要的里程碑,意味著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已經走過一個世紀;也意味著雖然經歷過戰亂流離,中華文化的傳統價值和現代社會的多元自由,能夠和諧共融於臺灣社會中。   縱觀歷史的軸線,我們不難發現,台灣之所以能夠創造出經濟與民主的驚人成就,是因為在過去有一些對的人,在對的時候、做了一些正確且關鍵的決定,因此奠定了國家百年基業。   我們擁有華人社會中最豐富的民主經驗,也創造出舉世聞名的經濟奇蹟,正如許多趨勢觀察家所說,台灣最好的國防不是F16、幻象或拉法葉,而是我們的高科技產業;台灣與大陸最好的屏障不是短短200多公里的海峽,而是我們與先進國家接軌的自由民主普

世價值。   如何用過去的基礎打造下一個世代的基業,是我們必須在此時此刻思考的議題。我們不是要預測,而是藉此機會認真思考:未來20年,台灣應該往哪裡去? 願景2030-擁抱夢想,迎向未來   因此,我們特別針對多項受到國人關注的議題,分別是國際、政治、經濟、娛樂、環保生態、科技、兩岸、教育、文化與藝術、休閒生活、社會,以及媒體共12項主題,由12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擔任召集人,並邀請各個領域超過70位的意見領袖共同參與討論,希望在既有的基礎上提出發展願景。   更重要的是,透過《遠見》雜誌的平台,凝聚全民的共識和參與,出版《願景2030-擁抱夢想,迎向未來》專書,描繪出20年後國家的願景與想像。

相信,2030年,當我們和我們的子孫擁有一個更美好的台灣時,大家都能夠感激:那是因為在20年前曾有一群人在關鍵時刻,做了一些關鍵性的思索、討論與決定。 16兩岸 維持穩定 和平求雙贏 政大經濟系特聘教授 / 林祖嘉 18 文明領先才有談判籌碼 南僑集團董事長 / 陳飛龍 30 未來二十年兩岸關係發展的想像 專欄作家 / 周奕成 32 整合共創和平紅利 遠見雜誌創辦人 / 高希均 34 保持現狀靠立法 聯華電子

榮譽事長 / 曹興誠 36 共同追求良制 而非一國兩制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長 / 陳長文 38 40國際 掌握新局 順勢而起 蔣經國基金會執行長 / 朱雲漢 42 臺灣國際策略定位的反思 臺灣世界展望會會長 / 杜明翰 54 正面迎向新世代與新興國家崛起的時代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 杜書伍56 在中美合作關係成形下的臺灣定位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 林中斌 58 服務全球建立臺灣楔石地位 嘉新兆福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 張安

平 60 放眼國際找中美臺三角關係平衡點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 蘇起 62 64政治 讓民主政治從有到好 臺灣大學行政副校長 / 包宗和 66 派系轉型 選民決定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王業立 78 從體制根源做起終結政治亂象 政治評論家 / 林濁水 80 釐清憲法架構尊重憲政體制 中央研究院院士 / 胡佛 82 政黨政治的挑戰與機會 臺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 / 黃德福

84 落實地方分權引入公民社會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長 / 趙永茂 86 88經濟 為下一世代留下豐沛資產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 / 梁國源 90 落實推動經濟戰略規劃 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 / 王鳳生 102 穩定政經和社會局勢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 朱雲鵬 104 發展具國際競爭力的金融市場 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 / 周行一 106 經濟成長果實全民共享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 彭信坤 108 建立穩健的

財政和租稅制度 中國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講座教授 / 曾巨威 110 因應趨勢調整產業結構 遠見雜誌總編輯 / 楊瑪利 112 114科技 佈建臺灣科技產業的新未來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 / 李鍾熙 116 積極發展生物醫學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 / 伍焜玉 126 發展具臺灣特色的新興科技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 / 吳茂昆 128 成為東南亞環境保護先驅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 李家

維 130 智慧經濟引領科技 趨勢科技董事長 / 張明正 132 國防科技發展的未來 前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 / 龔家政 134 136環保生態 從庶民生活談環保 生態作家 / 劉克襄 138 給臺灣多一點愛 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 張文亮 148 由環保生態談氣候變遷下的糧食問題 池上多力米公司董事長 / 梁正賢

150 追求環境的遠見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 陳曼麗 152 讓垃圾變礦源 小智研發公司總經理 / 黃謙智 154 156媒體 臺灣媒體的新定位與核心價值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兼執行長 / 王力行158 走出網路時代的迷思 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 / 朱學恆 168 典範轉移 專業小英雄崛起 中國時報副總編輯 / 何榮幸 170 知識份子承擔媒體品質 大小創意齋有限公

司創意長 / 姚仁祿 172 媒體政策決定媒體生態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 胡元輝 174 數位媒體個人化將為主流趨勢 Yahoo!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 鄒開蓮 176 專業媒體將成為雙向傳播平台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 / 鍾蔚文 178 180休閒與觀光 現在到未來美好生活的願景 南村落暨北區國際光點計畫總監 / 韓良露 182 觀光新路活化在地文化 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 沈方正 192

發展自然旅行 食尚玩家發行人、旅行作家 / 邱一新 194 珍惜每個小地方 打造幸福之島 溪底遙自然農法創始人 / 馮小非 196 以自由人文提升臺灣觀光旅遊價值 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 詹偉雄 198 共好為念 感質臺灣 The One異數宣言董事長 / 劉邦初 200 原民文化 旅行觀點新體驗 高雄餐旅大學旅館管理系助理教授 / 蘇國垚 202 204教育 天生我才必有用 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 / 吳靜吉

206 釜底抽薪改革社會價值觀 建築師 / 安郁茜 218 教育改革不改不行 作家 / 吳祥輝 220 科技對教育的啟示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助研究員 / 周惠民 222 破除迷思勾勒未來的遠景 台師大視覺設計學系研究講座教授 / 林磐聳 224 啟發教育是創意時代唯一的路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 嚴長壽 226 228文化與藝術

創意美感之島 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 朱宗慶 230 超越專業 朝整體文化面向思考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副教授 / 王俊傑242 立基傳統文化 創意才有新生命 國光劇團導演 / 李小平 244 以華人心靈及生命皈依中心為出路 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 / 林谷芳 246 由內而外的生活美學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秘書長 / 林秋芳 248 品牌臺灣 鑽石臺灣 臺灣法國文化協會理事

長 / 陳郁秀 250 以文化藝術擁抱全世界 導演 / 鴻鴻 252 254社會 打造生活者的國度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劉維公 256 個人的新生活價值觀 臺灣好基金會執行長 / 徐璐 266 從本土文化中尋找臺灣社會品牌內涵 奧美時尚首席創意長 / 許舜英 268 創造更多「我們」的可能 華

陶窯執行長 / 陳育平 270 新城鄉美學運動打造新社會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代所長 / 龔書章 272 274娛樂 娛樂與科技整合華語文創新「視」紀 金星娛樂總經理 / 王偉忠 276 不讓臺灣電影復興成泡影 影一製作所(股)公司監製 / 李烈       286 臺灣導演要拍什麼樣的電影? 翻滾吧男孩電影有限公司導演 / 林育賢 288 論科技對娛樂產業的影響 藝墨文化創意管理(股)公司執行董事 / 郭守正 290 走出島國型思考  野火娛樂總經理 / 詹仁雄             

292 臺灣娛樂產業的願景與策略 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系主任 / 賴祥蔚 294 尋找下個周杰倫 臺灣當務之急  華研唱片總經理 / 何燕玲 296 導讀讓可能與希望實現總召集人.政大經濟系特聘教授 林祖嘉   「願景」與「希望」不同,我們需要構築的是「可能實現」的目標。在這本書中,我們選了十二個不同領域,邀請了七十六位有識之士,老中青壯齊聚一堂,談他們心中對二十年後臺灣的美好想像,並提出可行的建議,希望藉由他們的集體智慧,能帶給大家面對未來的線索及方向。   「願景」與「希望」不同,「希望」可以是天馬行空的,比方有人會說:「我真希望我能回到二十歲的年輕少年時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種希望是不會實現的。但是,「願景」不同,願景不但是要預測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願景還有相當程度的主觀意識在內;也就是說,我們「主觀意願」未來的臺灣可能會長成什麼樣子。當然,這個「願景」也應該包含相當成分的可能性。   在這本書中我們要討論二十年後的臺灣願景,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二十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要預測二十年後的臺灣長得什麼樣子,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二十年前,有人能夠預測今天世界的面貌嗎?有人能預測今天的網路世界嗎?有人能預測大陸經濟會這麼快的起來嗎?有人能預測今天的臺灣已經政黨輪替過了嗎?相信如果回到二十年前,大家可能都很難相信這些事情竟然都發生了。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針對國人有重要影響的幾個層面,包括政治、國際、兩岸、經濟、環保、科技等方面,分別的加以說明我們認為二十年後的臺灣願景: 揚棄政治內耗 前途全民共決 追求公平社會   在國際關係方面,未來臺灣應該要有更多的國際空間,這應該是每一個國人的共識。我們必需努力的加入各種國際組織,包括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議與其他重要的國際經貿組織。另外,我們也應該與其他重要國家持續維持良好的政經關係。   在兩岸關係發展方面,我們認為不論未來兩岸的發展如何,其過程必需是和平的、法治的,而且必需是以臺灣2300萬人的意見為準。我們希望兩岸在和平理性的競爭下,能夠互相尊重彼此的存在、充分發揮此的競

爭優勢、達到互惠雙贏的目標。   在政治發展方面,我們相信兩黨的競爭會繼續存在,而這是民主國家應該有的最基本條件。但是,我們的願景是,在未來兩黨競爭過程是平和理性,而不是肢體衝突;兩黨競爭內容是以政策為主導,而不是意識型態為主導。   在經濟發展方面,經濟成長與產業結構要同時兼顧,生態平衡、創造就業、維持所得分配平均與長期財政平衡,這些是都是經濟發展中必需兼顧的重要目標,因為經濟發展的目的是在改善國人的生活素質,同時經濟發展的果實必需要讓每一個國人所共享。 產官學全民攜手 打造美麗乾淨科技島   在科技發展方面,科技一直都是帶動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因此政府應該協助科技與相關產業有更大的自由

發展空間。我們希望二十年後的臺灣是一個科技島,科技與研發會成為產業與企業的最強項。   在環境保護方面,生活、生態與生產必需同時保持均衡。產業結構應該朝節能環保方向發展,使能源產出更是應該要達到最大效率與最低污染與排放,因為美麗與乾淨家園是每一個國人所追求的目標。 塑造生活者國度 發揚臺灣軟實力   在休閒與觀光方面,將來的旅遊風潮將朝向生活體驗為主,未來臺灣必須要學習利用自身的文化、生活風格,讓臺灣文化成為與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文化與藝術方面,我們擁有自由開放、百花齊放的創作環境,未來二十年,如果臺灣可以繼續深化軟實力,把文化與藝術貫徹到每個人的生活當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臺灣這種極

富創意美學的生活型態,將揚名於國際。   在教育方面,未來二十年我們要持續追求實踐「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理想。揚棄填鴨式教育,發掘每個孩子獨特的天賦來因材施教,發展札根特色學校、技職教育。   在社會方面,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我們希望能把臺灣塑造成「生活者國度」。每個人都能堅持生活理念,凝聚為向上、向善的力量,讓臺灣人都成為懂得創造力、關心公共事務的一群人。 用傳統價值、跨領域技術適應媒體新生態   在媒體發展方面,因為數位科技的發達,我們正處於從古騰堡合金活字印刷以來,變動最大且影響最深遠的時刻。未來媒體互動的功能將越來越強,換言之人人都有可能是媒體工作者,我們希望二十年後臺灣媒體除了能適應

這樣的變化,還能維持住媒體守望、教育等傳統價值。   在娛樂方面,臺灣向來是華人流行文化的重地,娛樂產業也是政府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中文化創意產業的主體。未來二十年若要更進一步發展,則必須同時注意國際化與在地化,並結合新科技的發展,發展「整合式」娛樂產業。   最後,「願景」是國人希望未來國家的發展方向與結果,同時主觀上認為應該要能實現的。因此,我們希望政府部門能夠重視國人的願景,不論未來是那一個政黨執政,都應該以人民的願景做為長期施政的目標,讓人民的願景能夠真正的實現。 前言只是想替未來做一些什麼總召集人.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副董事長 蔡詩萍   我們活在科技日新月異、潮流遞嬗飛快的現代社會,

談二十年後的未來,是不是一件「想太多」的事情?雖說人,不能未卜先知;但人,又怎能沒有夢想?在建國一百年的當下,我們願意用一種更謙虛、開放及認真的態度,來替我們的孩子多想一些什麼,寧願他們長大後笑我們「想太多」,也不要他們在二十年後怨我們遺忘了自己的責任!(編按)   遠眺2030,談臺灣願景,若不跟每個人自身的利益連結在一起,基本上,很容易淪為空談,變成唱高調。   乍聽之下,這樣講,立論似乎挺功利的,但即便功利,我們若是放長了眼光來看自身利益,那這樣的功利觀,也會趨向大是大非的功利,而非小鼻子小眼睛的功利。   這話怎講呢?不妨拿我自己做例子吧。 從一位父親與女兒說起   到2030年時,我

已七十出頭,不折不扣銀髮族了。屆時,我當然希望我所享受的老人福利,是不錯的。要達到這目標,勢必得有多方面的配合條件。政府財政必須健全,不然哪負擔得起一堆老人的種種生活照顧?財政要健全,稅制勢須公平而有效率。稅制應如何公平,又跟從現在起,直到未來,臺灣的納稅人對稅賦該如何公平且有效,能獲致最起碼的共識,不然根本不可能。若要可能,則朝野政黨間、社會上的富人與一般民眾,不同階級之間,是否具共識,非常關鍵。   當然,政府財政健全與否、稅賦公平與否,一定跟經濟狀況呈正相關。於是,未來的經濟發展該依據怎樣的藍圖走,才有下一世紀的盛世可言,則顯然又必須有魄力跨出當前困擾政府或民間的環保vs.經濟之糾結。

  所以,光是談我自己迎向2030的個人願景,就已經可以看出它與大環境的功利觀是何等之密切了。更別說,若再提到我六歲女兒的未來福祉時,那就更是把個人所關切的利益,拿來與大時代、與大環境,緊緊掛在一起了。   我六歲的女兒,到2030年,年屆二十五,無論事業、婚姻、家庭、工作等等個人發展福祉,無一不跟她爸媽此時一樣,既屬於個人生涯的抉擇,也與大環境能提供怎樣的條件和選項,牢不可分。她會不會過得比我這一代更幸福?她所遭遇的選擇機會,會更加公平嗎?她的時代,兩岸關係能否愈發和諧、更不必兵戈相向?啊,說起來,一堆令父母現在為她操煩的事,到了她成長負責的年代,是不是早都不成其為問題了呢? 別讓下一代怨我

們   也許,有人會嫌:操太多心了吧,兒孫自有兒孫福嘛!   確實,從我們這一代自己走過的路來看,二十年前我們都無法預見此時此刻的變化了,又如何敢大膽為下一代,為二十年後說未來呢?   不操太多心,是對的,卻不等於不替未來的世代,幫忙思索一些發展的線索。   就像我們面對自己的時代時,同樣會思索、會檢討、會批判的狀況一樣:我們總會反思,上一代是為我們留下資產或負債?是為我們開創機會,還是揮霍了生機?是為我們奠定更上層樓的發展基礎,抑或,由於無為或無能,反而設下處處窒礙的死角?我們若願意這樣深思一下的話,恐怕就該設身處地認真想想,我們該為下一代思索怎樣的未來圖像,並在這思索過程中,先期解決、克服

一些我們可以做的工作,好讓未來的世代不至於抱怨上一代什麼都沒做!   於是,當我們在思慮2030年時,臺灣該有如何的願景時,我們,此時此刻,能夠發聲,能夠提供想法,乃至於,能夠為下一代「做一些什麼」的我們,無論是老壯年、青中年,在構思那些未來世代要去承受的願景時,我們心中的scenario無疑必須夠開放,我們的心態無疑應該更謙虛,我們設想出的藍圖,當然要保留在未來足以被修改、被批判,乃至於被揚棄的可能性。否則,我們的願景思索,就不免霸道,不免傲慢了。   每個世代,都有自己核心的時代議題。我想到一個有趣的比喻,不就像西方流行音樂史一樣嗎?無論鄉村歌曲、爵士、搖滾樂,或重新以RAP、以Hip-H

op復出的R&B,每一時代,都有引領風騷的流行主旋律,一旦流行過了,卻並不消失,而是深植為老世代心中的記憶,而與新世代的主流並存為多元的音樂文化。上一世代何曾能預見下一世代會風靡怎樣的音樂呢?新世代則是在學習上一世代正夯的音樂典範之後,才逐漸形成自己的音樂風格。老世代與新世代,不同世代之間,就是透過這樣的典範傳遞、典範顛覆,形成了世代的傳承與對話,形成了音樂,乃至於各種文化的歷史。 以謙虛、開放扛起我們的責任   很多領域裡的領導者,都會坦承他們自己年少時,心中自有偶像與典範。正是這些偶像與典範,促成他們踏上日後構成個人美好時光的領域。前人累積的經驗,前人思維的劇本,都是後人成長要超越的基礎與

障礙。   思索2030,臺灣該有如何的願景,至少我是這樣自我期許的,我們只是站在這個時間點上,盡本分的去思索,但絕不自以為是。   心態上,我們只是盡力,盡自己這一代的本分;理智上,我們了解自己思索的極限,不會妄以為瞭解一切、掌握一切;我們應該告訴未來世代,我們如何透過自己所承繼的過往、所經歷的過往,所努力經營的此刻,去替我們所摯愛的孩子的未來,擬出一張張我們認為可以試探的劇本。我們很清楚,這不是按圖索驥的藏寶圖,只是等待超越、等待修改、等待揚棄的劇本,一旦未來的孩子,夠成熟了,他們自會對這些劇本做出自己時代的選擇。我們只不過試著,讓他們記得到2030年時,回首二十年前,那一群中壯青世代,是

怎樣認真而謙虛的在思索,他們並未忘記自己該扛起的責任。   我多麼希望我的女兒,會在她青少年、青年階段開始去理解個人際遇與社會條件之間的關聯性時,能讀到這一本她老爸亦曾參與的《願景2030》,她或許會調侃、會批評、會部分欣賞,會部分不以為然,但無所謂,她只要能體會,她老爸跟許多老世代是很認真的想為她與她的時代做一些什麼,而這,她能理解,也就夠了。

臺灣和匈牙利體育團體良善治理利害關係人推進與協會策略管理之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長期照顧經營管理系 出路的問題,作者葉明兆 這樣論述:

臺灣和匈牙利體育團體良善治理利害關係人推進與協會策略管理之比較研究中文摘要在體育運動的領域中,無論是營利或非營利運動組織,想要達成設定的目標,就必須發展自己的策略,在不確定性之中找出更合理的方法去完成。本論文[1]以臺灣和匈牙利體育改革的經驗相互參照,從文獻與經驗中發現問題,並探討單項協會在面對環境改變和利害關係人參與推進時,是如何發展其策略,以期達到本身自主良善治理的目標。並試圖思考組織內部權力結構民主化的可能,例如,領導模式採取轉型領導的思考,使得單項協會的良善治理及在利害關係人參與的情況下,能夠適時建立夥伴結盟關係,促進公共利益、承諾與福祉。本論文進行文獻資料探討,整理自主良善治理的相

關背景脈絡,建立主題方向與分層概念做為訪談的分析工具。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瞭解兩國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 (以下簡稱單項協會或協會) 與利害關係人對於體育改革的見解,以及單項協會如何對變革所採取的因應方式。在臺灣和匈牙利各選取5個單項協會的高層受訪者,就利害關係人部分各選取2至3名相關人士為訪談對象進行訪談。將訪談紀錄整理為逐字稿,並經由受訪者修正確認後進行編碼與分層概念的分析。根據分析內容,再分別於「組織運作」、「業務推展」、「財務狀況」和「民眾參與」等主題方向之下進行討論。結果發現,2016至2017年,針對臺灣單項協會長期累積的治理沉痾爆發體育改革之聲浪,是公民社會自下而上並與政府積極的推

進。隨即在2017年9月《國民體育法》 (以下簡稱《國體法》) 修正案公布實施後,體育團體全面改選並遵循修正案的要求,朝向良善治理的目標。修法之後仍有諸如開放民眾加入會員的衍生問題,以及未能深入整個體制結構通盤檢視。匈牙利方面,體育改革是由上而下的主導方式,對缺乏資金流入的體育部門、菁英運動和觀賞性團體運動項目進行資源補助與重置,以競技帶領全民運動發展,重振國族榮耀。受大量金費補助的單項協會改善基礎建設、擴充人員編制、提升國際競技成績,但這些協會卻對主要利害關係人 (政府) 產生過度依賴。雖然兩國的體育改革都有其各自產生的問題,但經由分析與討論,可以觀察到兩國進行改革的方向大致是正確的,整體而

言仍有明顯可見的成果與後續深化改革的空間,單項協會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互動應可更加活絡。依本研究結論,提出四項呼籲 (充分有效的溝通、採行民主的領導模式、以良善治理為基礎的夥伴關係、將個人會員轉化為運動推廣對象) 和五項未來研究議題 (利害關係人影響評估、教練培訓制度、委託專業顧問公司制定目標和策略、建立具體分析指標之評估研究、疫情不確定性對治理的影響),為體育團體自主良善治理及策略管理之建言。[1]本論文除了中文版本,同時亦按原稿翻譯成英文版 (計有317頁) 做為博士學位論文考試使用。惟英文版計劃進行投稿發表之改寫,謹以中文版為論文主要提交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