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鉻棒台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龍華科技大學 工程技術研究所 許春耀所指導 李玉輝的 以反應曲面法進行切削不銹鋼最佳化參數之探討 (2012),提出鍍鉻棒台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刀腹磨耗、粗糙度、真圓度、反應曲面法。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鍍鉻棒台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反應曲面法進行切削不銹鋼最佳化參數之探討

為了解決鍍鉻棒台中的問題,作者李玉輝 這樣論述:

切削過程中,刀腹磨耗特性掌控切削加工的穩定度與刀具壽命,選擇適當的刀具與切削參數,可提升切削品質與刀具壽命,因此切削參數與刀具的選擇就成為切削探討之重要課題。本研究使用反應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切削不銹鋼AISI 420圓桿,探討切削參數(刀具材料、主軸轉速、進給率、切削深度)對AISI 420圓桿切削後的表面粗糙度、真圓度以及車刀刀腹磨耗的影響,並找出最佳切削參數,為了得到更好的切削品質,故將切削刀具披覆CrWN硬質膜,對切削品質進行更進一步的改善。並使用SEM、工具顯微鏡、表面粗度儀、真圓度儀分析工件以及刀腹磨耗變化。研究過程將使用五

種型式刀具及各五個條件之主軸轉速、進給率與切削深度,車削不銹鋼棒,以反應曲面法探討切削參數對於粗糙度、真圓度與磨耗之影響。將20組實驗結果代入反應曲面迴歸分析,經由二階模式之變異數分析,推導出能預測切削後表面粗糙度、表面真圓度、刀腹磨耗之經驗公式,實驗成果可提供相關領域的業者參考。刀具之最佳化切削條件經由鍍鉻、鎢的改善,可以得到表面粗糙度15.7%、真圓度3.3%、刀腹磨耗17.4%的切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