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書繪本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遊戲書繪本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親子天下寫的 小行星閱讀禮包(獨家限定版) 和馬丁.沙利斯伯利的 童書插畫新世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親子天下 和積木所出版 。

樹德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 楊裕隆所指導 邱頌唯的 激發潛能議題之-兒童繪本創作研究-以《小貍不想上學》作品為例 (2017),提出遊戲書繪本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激發潛能、團隊遊戲、動物角色、遊戲書、繪本創作。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遊戲書繪本,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小行星閱讀禮包(獨家限定版)

為了解決遊戲書繪本的問題,作者親子天下 這樣論述:

  小行星閱讀禮包   發展學家研究顯示,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身心發展最快速的時期,不只腦神經元在此時快速且大量的連結,孩子的身體、認知、語言、社會情緒和自理能力,也在此時有極大的進展,而「閱讀」,正是開啟孩子學習基礎的最大關鍵!   在數位化的時代,幼兒從出生開始,生活就被大量的聲光電子產品包圍,電子屏幕的大量接觸,不利孩子專注學習。因此,讓孩子藉由語言、圖像的傳達,在閱讀、活動中得到樂趣,主動啟發想像,拓展心智的視野,是刻不容緩的準備。   小行星閱讀禮包讓孩子在充滿樂趣的過程中聽故事、讀繪本、玩創意、學知識,啟發想像力,養成閱讀習慣和建立閱讀自信,培養善於思考,勇於創新的未來人才。

  親子天下《小行星幼兒誌》 4月號/2019 第37期   以「歡喜來過節」為重點主題,陪伴小朋友歡度兒童節,也期望透過知識小書《熱鬧節慶大集合》,帶大家認識世界各地的節慶和特殊的慶祝方式,一同來感受節慶歡樂的氣氛,也體驗更多豐富有趣的文化知識。   親子天下小行星幼兒誌:多元化的單元設計,定期定量,養成閱讀習慣。   幼兒到3歲左右,身心與智能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語言力、理解力與想像力也大幅提升,是開始閱讀的最佳起點。然而閱讀能力不是自然而然發展出來的,閱讀習慣的養成也需要循序漸進。學齡前是孩子重要的閱讀啟蒙期,單元式的內容設計,每天利用10分鐘,從親子共讀開始,到鼓勵孩子自讀,定

時定量提供多元化的閱讀素材,用故事啟發想像,用知識擴大視野,為孩子奠定未來學習的基礎,建立終生閱讀習慣。   雲上的阿里   改編自2015年全球最催淚的極短篇動畫,只要生命愛過,溫暖將永遠被記得,讓媽媽與曾在媽媽懷裡的你再次被愛擁抱。   一本「送給育兒媽媽的療癒繪本」,雖然他有時候愛哭、有時候愛生氣,而且更多時候不知道怎麼照顧自己……但是,當他離開你時,你不捨、想哭,開始想念那曾經共享的溫暖時光。   六角拼拼 小行星2合1益智桌遊   36張牌卡X2款經典桌遊,7種以上自由玩法。   加入各種限制規則與目標任務,難度適齡適能,考驗孩子的表達與人際溝通能力,如何清楚敘述自己的想

法,傾聽他人意見,接納不同思考模式,透過溝通與分工,才能完成目標任務,共同享受勝利的喜悅!   (1) 【牌卡接龍】(小行星好朋友)   「接龍」是大眾最耳熟能詳的遊戲,在「牌卡接龍」裡,遵循規則配對拼接牌卡,考驗孩子的專注力與視覺搜尋力;多人競賽模式下,更需要在多變的牌局中,迅速理出重點目標,練習以他人的角度思考,預測對手出牌策略,在極短時間內採取應對,才能做出正確判斷,率先掌握致勝點。   (2) 【板塊拼接】(小小城市)   板塊拼接遊戲,就是按照牌卡上的圖案規則,將一塊一塊的牌卡拼接成目標樣貌。在「小小城市」裡,牌卡上設計了各種道路與商店,孩子發揮創意,依著自己的喜好自由拼接,

享受完成一桌子「小小城市」時的大大成就感!   走到哪貼到哪1:賴馬野餐貼紙遊戲書   繪本大師賴馬精心繪製的遊戲貼紙書,搭配郊遊故事情節,從穿衣搭配、用品準備,到搭火車出遊,總共有10個大場景可以盡情玩樂,還附200張可重覆黏貼的貼紙,可以依照文字敘述,每幅場景搭配各種玩法,依序完成故事,也可以發揮創意,貼出屬於自己的創意野餐繪本!   走到哪玩到哪11:小行星益智遊戲100   輕巧盒裝的遊戲卡片,內含100題最適合3到6歲幼兒益智遊戲,搭配可重複書寫的白板筆,再加上3張神奇三原色貼紙,可依個人的心情、興趣隨機選擇卡片答題;也可針對同類型題目不斷進行挑戰,愈玩愈有成就感,學習不受環

境時間限制,讓小腦袋更靈光!  

遊戲書繪本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感覺統合發展很重要~
用簡單的遊戲就可以輕鬆訓練
重點是寶貝們都玩得很開心!
大家快來玩玩看吧🤍
-
▶ 本集重點
00:12 訓練感覺統合的好處
00:47 本體覺訓練遊戲
00:55 爬樓梯訓練
01:13 推薦遊戲 - 撈球球
01:48 觸覺訓練遊戲
02:01 推薦遊戲 - 自製黏土
02:31 推薦遊戲 - 帳篷尋寶
03:17 前庭覺訓練遊戲
03:29 推薦遊戲 - 魔法飛毯
04:16 推薦遊戲 - 人體造飛機
04:51 親子共讀繪本書單推薦
07:55 Q&A時間
-
▶ 寶寶照顧資訊 影片推薦
零到三個月:https://mama.mummy.com.tw/50at7​
四到六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zAUDU​
七到九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2lNLg​
十到十二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PLn1d​
一到兩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boJG2​
三到四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ClrPG​
五到六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Rwh74​
​​
▶ 想看更多懷孕/育兒資訊 手刀訂閱 Youtube 👉 https://mama.mummy.com.tw/kv7bn​
▶ 創業系媽媽婉翎 個人粉絲專頁👉 https://mama.mummy.com.tw/TIBIP​

#感覺統合 #發展訓練遊戲 #育兒教養經
-
💌合作邀約請寄信至:[email protected]

別忘了訂閱我們這個頻道喔!^^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粉絲頁▶ https://mama.mummy.com.tw/xXqq4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網站▶ https://mama.mummy.com.tw/4lFYJ

🥣加入副食品 親子料理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1zWQt
📔加入親子共讀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FpHde
🤰加入媽媽手冊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LosfE
🙆‍♀加入快樂孕兒育兒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WRkw6
👨 加入親子旅遊分享區👧 : https://mama.mummy.com.tw/ZfBF0
🛍加入嬰幼兒 媽咪寶貝二手 買賣中心🛍:https://mama.mummy.com.tw/Zyht9
托嬰中心 保母 保姆 討論交流分享區:https://mama.mummy.com.tw/R2T8A
媽咪來炫肚 愛現寶寶分享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G4h9k

激發潛能議題之-兒童繪本創作研究-以《小貍不想上學》作品為例

為了解決遊戲書繪本的問題,作者邱頌唯 這樣論述:

本創作研究主要以探討兒童繪本中對於激發潛能的處理與闡述,並分析如何藉由繪本形式運作出傳達其中內涵之作品,透過蒐集和歸納有關文本與文獻資料,以供個人創作研究之參考依據。主體架構共分為五章節,第一章節緒論簡述呈現出社會所出現的兒童教養問題,與自身所經歷的背景動機,呈現出想要創作繪本的心意,與想要研究的兒童激發潛能議題。
 第二章激發潛能繪本相關文獻探討,透過皮亞傑的兒童發展心理學裡明確地了解到,孩童在1-6歲是屬於學習的黃金時期,各個年齡層兒童發展階段的不同,所理解與學習的行為層面也不同。透過語言、數學、認知、空間、推算、記憶、想像創造力,如果能把握適性發展原則因材施教,才是開啟孩子的內在力量

,是激發潛能的關鍵時期,從中尋找激發潛能的方式。 第三章 使用文獻分析法,研究兒童團隊動力裡的遊戲方式,透過研究國內外繪本當中具有符合遊戲方式的13本繪本進行文本分析,並結合皮亞傑的發展特色與繪本中激發潛能的類型與內涵主題進行交互比較,得出激發潛能繪本的條件,創造出一本互動性的遊戲繪本,同時又具有意涵的故事結構。
 第四章 創作概念與歷程發展,針對其中故事內的主要動物角色進行更近一步探討,延伸出動物擬人化角色在繪本中的意義,其後為個人創作研究初稿呈現,包括故事文本、角色設定、分鏡草稿與創作步驟分項介紹。《小貍不想上學》繪本創作內容分析,將繪本創作之成品逐頁說明。 第五章,說明本創作研究以

激發潛能作為主要議題,透過一句話「小貍不想上學」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軸,讓主角以第三人稱方式稱呼自己,傳達從個體生活進入群體的過程與重要性,最終回歸到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單純與同儕關係間愛的情感連結,最後以提出創作繪本之過程與建議。

童書插畫新世界

為了解決遊戲書繪本的問題,作者馬丁.沙利斯伯利 這樣論述:

  童書插畫不再只是公主、精靈、仙女和大野狼,現在的兒童生活中充斥著卡通、動漫、電視和電腦遊戲等各種精緻的視覺刺激,也使得兒童讀物中的插畫的意義及技巧上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如今,童書繪本已成為既能與兒童溝通,又擁有一定專業市場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近年來,許多具原創性的平面藝術家加入,不同的媒材應用與創作技法、創作觀念,更讓童書插畫的世界大放異彩。本書為國內讀者進入世界各地經典童書插畫的世界開啟一扇窗,提供有志於插畫藝術或童書的創作者靈感的泉源與成功案例的參考。 1. 一本認識童書插畫新潮流的入門書:   本書選介250幅世界各地新世代的童書插畫作品,帶領讀者接觸新一波的童書插畫改革風潮,認識新銳

藝術家如何運用豐富的傳統或數位媒材,以現代感的創作技巧,在童書插畫的世界呈現多元風格樣貌及概念趨勢。 2.本書的出版有助提升「童書插畫」的特殊性及專業度。   童書插畫有別於一般插畫,必須由兒童的角度思考、用圖像與兒童對話,並善盡啟發兒童圖像理解能力的責任。本書詳述這些插畫家的創作工具、創作歷程、文化背景、概念運用、靈感來源、特殊風格及重要作品,是有志於童書插畫創作者的絕佳參考。 3.本書選介作品類型多元、風格廣泛,具經典指標意義。   本書收錄的插畫作品來自英國、美國、義大利、法國、挪威、韓國、日本等世界各地、涵蓋字母書、文字遊戲書、繪本、非小說類童書、卡片書等多元類型的插畫作品,多是年度波

隆那國際兒童書展的常勝軍,具有一定的經典及指標意義。 本書特點 ★精選36位專業插畫創作者、250幅插畫作品,強烈的視覺印象、天馬行空的創作技巧,顛覆你對童書插畫的想像。 ★多元類型的插畫作品,提供童書、出版、插畫、設計等相關領域圖像與元素的靈感來源及案例參考。 ★原書入選2007年3月份誠品選書,中文版以更親切的語言介面,帶領讀者跨越閱讀障礙,迅速愛上童書插畫的精彩世界。 ★ 隨書收錄4篇資深童書界評論家及繪本創作達人精彩導讀,物超所值: 資深圖畫界大師——鄭明進 插畫創作達人——唐唐、張又然 童書插畫繪本評論家——幸佳慧   本書特邀國內資深圖畫書教學大師,以及波隆納國際兒童書展入選專

業童書插畫達人,以不同的角度、獨到的見解,深入的剖析,告訴你這本書如何精彩有趣,如何內涵豐富,保證喜愛童書插畫的大小讀者都能迅速掌握鑑賞門道,一頭栽入童書插畫的大觀園。 作者簡介 馬丁.沙利斯伯利   本身是大學插畫講師,以及插畫自由工作者,他任教於安格利亞.羅斯金大學,曾設計並指導英國首次童書插畫的碩士課程,並曾出版《童書插畫》(Illustrating Children’s Books)一書,是一本實用的插畫指南。 6.前言 8繪本、硬頁書10美國.布萊恩.畢格斯Brian Biggs              14法國.馬克.布塔方Marc Boutavant       (授權圖*

2張)    18英國.亞歷西斯.迪肯Alexis Deacon22挪威.史提恩.霍爾Stian Hole (授權圖*4張)  26台灣.賴孟佳Meng-Chia Lai (授權圖*2張)  30英國.寶拉.麥特凱夫Paula Metcalf34日本.三浦太郎Taro Miura(授權圖*1張)38英國.托比.莫里森Toby Morison(授權圖*1張)42西班牙.艾蓮娜.歐德里歐左拉Elena Odriozola48捷克.柯薇塔.波茲卡Kveta Pacovska52義大利.瑪麗娜.莎葛納Marina Sagona56阿根廷.伊斯塔范.舒瑞特Istvan Schritter62美國.J.歐

圖.塞伯德J.otto Seibold66韓國.高卿淑Ko Kyung Sook70澳洲.陳志勇Shaun Tan(授權圖*1張)74挪威.歐芬德.托塞特?yvind Torseter78伊朗.摩特查.查希帝Morteza Zahedi 82字母書、文字遊戲書、新奇書84挪威.瑞格納.艾爾布Ragnar Aalbu88澳洲.傑夫.費希爾Jeff Fisher92法國.馬丁.賈依Martin jarrie(授權圖*1張)96法國.大衛.梅爾維爾David Merveille100挪威.克莉絲汀.羅斯基夫特Kristin Roskifte104英國.哈麗葉.羅素Harriet Russell 10

8年齡層較高的兒童110英國.麗莎.伊凡斯Lisa Evans114義大利.莎拉.方納利Sara Fanelli118比利時.皮亞特.高德薩布思Pieter Gaudesaboos120英國.大衛.休斯David Hughes124義大利.馬瑞吉歐.葛瑞歐Maurizio Quarello(授權圖*1張)128墨西哥.瑪格麗特.莎達Margarita Sada132比利時.伊莎貝爾.凡德納比Isabelle Vandenabeele(授權圖*4張)136西班牙.諾艾咪.維拉穆薩Noem? Villamuza 140非小說類142法國.沙基.布勒奇Serge Bloch146英國.傑森.福特Ja

son Ford150英國.尼爾.雷登Neal Layton152澳洲.君特.瑪泰G?nter Mattei156英國.吉歐夫.華林Geoff Waring 推薦文一 閱讀《童書插畫新世界》的喜悅與感動資深童書插畫家╱鄭明進 2008年3月底接到積木文化的編輯寄來《童書插畫新世界》原文書給我時,打開一看,「哇!太喜歡啦!」書中網羅了來自歐洲、中南美洲、澳洲、亞洲各地老中青不同風格的36位插畫家,250幅作品,可說幅幅精彩又耐看!在此與讀者分享閱讀這本書的喜悅與感動。 書中介紹了一位榮獲「國際安徒生插畫獎」的大師級插畫家——捷克的柯薇塔.波茲卡(Kveta Pacovska)。她雖已年屆八十高

齡,但多年來一直創作力旺盛。值得一提的是,她曾於1994年應邀參加「第4屆台北國際書展」,並舉辦個人插畫展,也在會場表演獨特的繪畫技巧。而2003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她則出版了《柯維塔.波茲卡2003作品集》,書中所收錄一篇與我的訪談文章中,暢談她的創作技巧。她說,「我喜歡剪紙或3D立體浮雕,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讓兒童享受其中的樂趣。我很喜歡使用朱紅色創作,因為它非常鮮豔明亮;我也常用白色,因為白色可以表達深沈的寧靜與鼓動的心靈,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開放空間。」至於繪畫素材的使用,她說:「將鉛筆的線條與彩繪混合表現是很令人雀躍的嘗試,就像我們嘗試表達創作的思考途徑,它是創造尊嚴與自由的主體間互為傳

達的媒介。」 更讓我感到欣喜的是,本書介紹了一位台灣的年輕插畫家賴孟佳,出生宜蘭的她留學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並獲得傳播藝術和設計的碩士學位。她的作品極具自我創意,並流露出濃厚的人文氣息。 我記得2005年時,賴孟佳曾與我討論圖畫書創作的各種議題;之後她到英國唸書,也常以電話信件與我保持聯繫,甚且寄上她繪製的卡片,與我交換創作心得;我常提醒她應思考如何在插畫中,表現本土兒童的生活。她曾寄了《Illustration Children’s Books》(Martin Salisbury著,A&C Black Publishes出版,2004年)一書予我,巧合的是,這本書與今次積木文化出版的《童書插畫

新世界》是同一作者的著作,這讓我不得不感嘆緣分的奇妙。本書介紹的作品《Oh!》源自於有一次她吃橘子不小心把籽子吞下肚的趣事,這幅運用水墨畫技法,以黑、灰、白為主調,只有橘子部分是彩色的作品,落實了她的生活經驗。 以下便與讀者分享本書在我眼中Best 10的精彩作品: 1.「咒語」(P15圖2):畫中可見到一棵大樹上佈滿造型可愛又富童趣的昆蟲、鳥兒、野獸等,簡直是一幅百獸圖,插畫家筆下色彩豔麗、清新的花朵、樹葉,充分帶給兒童幸福快樂、圓滿的美感。 2.「穆克的旅行」(P16.17):童話般的插圖充分表現了擬人化的各種大小動物,無論臉形、動作、穿著、手腳上的工具都描繪得很出色!整幅畫以白色襯底表現

冬天的雪地,更彰顯了各種動物的鮮活、耀眼。 3.「公噸」(P36.37):畫面以低彩度色調、電腦處理塊面的塗法,表現重達10000噸的龐大貨輪,強調出極具重量感的畫面特色。這樣的主題簡單有力,把日常可見的工具外貌完整具體地呈現在兒童眼前,是發揮科學圖畫書的圖像功能之代表作。 4.「獅子的嘴巴」(P59):這幅完全採用紙張拼貼技法的作品,把獅子蓬鬆的毛髮用紅色調紙張剪貼得十分巧妙,大嘴的誇張造型營造得相當成功。以幾何形狀如圓形、梯形、三角形剪出的大鳥,豐富的造型不只表現出作者手之靈巧,也帶給讀者抽象的美感。 5.「蝴蝶的旅程」(P79圖2.3):這位來自伊朗的三十七歲年輕畫家很擅長用Free H

anding技法,以靈活的線條描繪主角,然後運用滾筒轉印的版畫,反印塊面效果,表現出純藝術創作的品質和具有深度的作品,可謂很富獨創性的插畫。 6.「頭髮嚇一跳」(P90.91):畫家幽默的筆下出現五十個不同造型的臉蛋,頭上各有不同的造型,有動物、植物、生活器具、文字,五花八門的程度真會使人嚇一跳,而且百看不厭!這種童趣造型可媲美世界級的大畫家畢卡索晚年常畫的許多陶版畫中,各種以臉為主題的傑作啊! 7.「木偶奇遇記」(P115圖2):畫家利用舊筆記本的紙張為襯,很巧面地剪貼出教室裡的老師及正寫字畫圖的11位小朋友。天啊!他們各自的鼻子都變長了,把十九世紀義大利文學家柯洛蒂的作品「木偶奇遇記」搬上

圖畫書,真是創意十足啊! 8.「木偶奇遇記」(P116圖5):哇!一隻昆蟲、一隻狐狸、一隻鳥兒、一隻小狗狗,他們的鼻子也都變長了!這位插畫家常活用各式各樣的色紙、布、舊筆記本紙張、照片等元素,剪貼出一幅幅可愛有趣的插畫,的確有獨特的魅力。 9.「冷貓熱狗」(P120圖1.2.3):這位插畫家被視為插畫界的「頑童」,他巧妙地運用釘子來創作,畫紙上的貓狗不只有剪紙造型,更在腳、尾巴、頭部等處用釘子來連接身體,在畫面上呈現出靈活的動感,極富創意。 10.「敵軍」(P142):雖是簡單的素描,但以漫畫式線條畫出一位將軍,他的衣服上掛滿了大小各式勳章,還掛上了皇冠,可見藝術家真是位善於表現、具有諷刺性、

幽默透頂的插畫家。   推薦文二 童書插畫新世界推薦序插畫藝術工作者╱張又然 和許多人的童年經驗一樣,瞞著大人們偷偷啃漫畫,是我對圖像迷戀最早的經驗。直至今日,那些美好的養份還持續影響著我的創作生命。高中時期的美術學習經驗是充滿苦悶的,不但過程辛苦而且壓力大,連創作題材也流行「苦」。唯一讓我精神一振的是校門口外的日文書店。 一個偷閒的午後,我在家書店隨意地翻書尋寶,發現一本很特別的日文雜誌——《MOE》,裡面有大量的繪圖,包含西方與東方的創作,而這些畫風各異的圖像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圖像語言都充滿了夢想、希望與想像力。那時我非常震撼,原來繪畫也可以這麼有趣好玩,不只是表現那些官方美展喜歡的題材而

已。直到多年後我才恍然大悟,《MOE》其實是本童書出版與創作者的情報誌。在那苦悶的美術學習生活中,它為我的美術視野開啟了另一扇窗。 在童書出版社工作期間,我得到了很好的學習與成長機會。除了建立起我對市場與圖像風格關係的認知外,也增強了筆下的功夫。那時整個童書出版市場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轉變,除了誠品書店的興起;格林出版社也開始引進一些西方重量級的插畫大師如:英諾桑提(Roberto Innocenti,義大利插畫家)、杜桑凱利(Dusan Kallay,斯洛伐克插畫家)、彼得席斯(Peter Sis,捷克插畫家)等人的作品,讓我眼界大開。 在工作四、五年後,想獨立創作的慾望愈來愈強烈。爾後,我的第

一本創作繪本,終於在2003年誕生。本書作者馬汀.沙利斯伯利(Martin Salisbury)在序文曾提及「近年來童書插畫界陸續加入許多充滿創造力的圖像藝術家,運用豐富的媒材創作,……讓這個領域產生了更多新作品」。在我還在出版社工作時,就很喜歡嘗試新媒材,並實驗它,如同本書很多優秀藝術家,努力嘗試開發不同媒材,常帶給我們新的能量與意外的驚喜。本書提到的藝術家,柯薇塔.波茲卡(Kveta Pacovska),就為我的早期創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我發現,原來插畫也可以摒棄繁複,只運用幾何圖形、大膽的色彩、不同質材的複合性與獨具魅力的設計感,成為充滿藝術性的兒童繪本。 近年來,數位科技日新月異,讓

更多藝術家願意嘗試應用新的創作媒材。本書介紹的插畫家中,有許多案例都是運用電腦創作,但他們似乎都有個特色,就是不過度濫用工具,反而希望利用數位科技做出早期印刷還不是很進步時的效果,呈現一種特殊的懷舊基調或類似手工版畫的味道;甚至在手工畫作上無法呈現的色感與色彩飽和度,也可以透過科技來達成。例如書中介紹的藝術家馬克.布塔方(Marc Boutavant)、寶拉.麥克寶夫(Paula Metcalf)及瑪麗娜.莎葛納(Marina Sagona),都做了很好的示範。 然而,我不禁自問,技巧與美學風格就主宰一切嗎?大約十幾年前我離開了工作五年的出版社,在因緣際會下參與了一個自然教育推廣團體,我從中裡

學習、認知到許多關於台灣這片土地的生態意識,無形中創作靈魂開始生成,就此展開了我的創作之路。 誠如馬汀所言,「在藝術家個人視野主宰作品的前提下,工具將會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藝術家沙基.布勒奇(Serge Bloch)說:「沒有想法,就沒有繪畫。」我認為一件好作品是要有人文思維的,不只是故事文本,圖畫本身更應具備此項特質,繪圖風格只是呼應圖畫中的思維自然生成的,就像天使散發光芒,但不會因為把光打在某人身上,那人就會變成天使。 本書介紹的澳籍藝術家陳志勇也是我很欣賞的創作者。書中提及他的作品《緋紅樹》,應用直覺與神秘想法的掌控力,將曖昧的圖像語言與超現實圖像並置,成功賦予這部作品某種語意的詮釋,也

折射出「憂鬱與希望」這個主題的多重寓意,可說是個很有深度的畫家。二00八年二月,他的另一新作《抵岸》在台灣出版,書中的插畫創造出令人驚奇的世界,展現了他對上代移民所經歷艱辛歷程的關懷,也表達了對自身歸屬感的思考,是本企圖呈現宏大世界觀的作品。 接觸這個領域越深,越覺得一部好作品,常常都能打動人心。本書精選的畫作雖定調為兒書插畫,但不一定就是為兒童而畫,反而更多是創作者為了自己內在的小孩而創作,其中所投注的心力,常使得作品呈現極高的藝術性。馬汀也提到,歐美有許多畫廊開始專營買賣插畫家的原始畫作,我期待不久的將來,台灣有更多優秀的插畫作品,能得到等同於藝術品般的重視與對待。因為,他們就是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