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外勞法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另外網站東協外勞人力仲介| 最新消息也說明:新聞上見到的雇主聘用逃逸外勞是很常見的情形。就業服務法第63條及第64條規定違反上述規定時,第一次違反時由主管機關裁罰,也就是行政上的罰鍰。

中原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林震岩所指導 王凱仙的 越南籍產業移工失聯因素之研究 (2021),提出逃逸外勞法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失聯移工、逃逸、越南移工、產業移工。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林俊宏所指導 陳哲仁的 外國移工在台灣面臨之法律問題 (2021),提出因為有 移工、雇主、就業服務法、逃逸、本票的重點而找出了 逃逸外勞法規的解答。

最後網站請非法外勞的罰則則補充:請逃跑外勞,就是違反了《就業服務法》。不管僱主知不知情,是不是好心收容,一律開罰,而且檢舉人還有獎金七萬元。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逃逸外勞法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越南籍產業移工失聯因素之研究

為了解決逃逸外勞法規的問題,作者王凱仙 這樣論述:

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導致勞動力不足,現代年輕人普遍都受高等教育,進入職場的平均年齡逐漸往後,也因人口素質提高,更無人願意從事低薪的勞動工作;又因國內少子化加上人口老化問題,使得國內人力需求無法滿足,更增加各個企業在基層勞動力對外籍移工的需求。不僅我國,東南亞各國對勞動力需求也都在逐漸增加,包括來外籍移工來源國也因國內經濟發展,開始減少勞動力外移需求。而我國對移工來源國無法順利開發,遲遲沒有進一步的發展,國內產業缺工情形逐年增加。我國自1991開始引入外籍移工做為補充性勞力以來,衍生出移工人權與管理等相關議題,對於行蹤不明之失聯移工,是否衝擊就業市場、影響社會治安,也陸續被研究探討,根據勞動部及移

民署統計,按國籍和產業區分,目前引入以越南籍產業移工205159人數最多(表1-1),行蹤不明失聯移工2022年總計55085人,越南籍移工26179人,佔比高達46.9%(表1-2),而失聯之產業移工也以越南籍的19997人比例最高,造成企業缺工及移工管理問題。本研究特以越南籍產業移工對象,以開放式訪談十位個案-越南籍失聯之產業移工,並以問卷調查方式發出380份問卷,再針對回收有效問卷共255份進行分析,將影響失聯因素歸納為「仲介剝奪」、「原公司環境」、「法規責任」三個外生因素,以及「越南家庭負擔」、「個人態度」、「在台親友依靠」、「生活品質期待」、「台灣接受度」五個內生因素以及基本資料十個

研究假設,並針對失聯後的「生活及工作狀況」及「心理狀況」做描述性分析。得出結果「越南家庭負擔」、「台灣接受度」兩項因素與失聯傾向並無直接相關,研究假設僅有「台灣接受度」不成立。可以看出現代越南籍之產業移工,失聯因素更多是傾向於追求更好,對失聯後的工作、工資以及生活狀況都感到滿意,相對於早期移工遭受虐待,失聯後受到非人待遇的印象不同。而高額仲介費的剝削,仍是移工未工作先負債,著急想賺到錢的經濟壓力來源;現代移工對於工作也會選擇,對工作整體環境也比較挑剔。期望我國政府相關單能針對移工失聯之關鍵因素,制定有效政策,重視移工被仲介剝削問題,提供透明化就業及招聘途徑,重新檢視直聘制度流程,積極越南政府協

商移工就業及失聯狀況;以及產業缺工需求,導致非法勞動市場與合法企業僱主搶奪移工的現象,解除名額限制,讓就業市場可以公平透明,移工才能真正的擁有自由轉換僱主的權利。

外國移工在台灣面臨之法律問題

為了解決逃逸外勞法規的問題,作者陳哲仁 這樣論述:

摘  要近二十年來,移工大量湧進台灣,產生了各式各樣的法律問題,其中民事方面以脫法行為的消費借貸為嚴重、刑事方面則以醉態駕駛罪及毒品相關之案件,行政則以逃逸為嚴重。本文作者就職於高鼎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擔任法務,工作期間經常需要接觸各式各樣有關移工之法律議題,內容包羅萬象,從吸食毒品、詐騙保險金、到被欺騙簽下本票等,有些是移工造成治安問題,有些則是移工權益被侵害,故本文挑選三大主題作為討論方向,受詐欺簽本票之情形、酒駕、失聯逃逸等問題。受詐欺而簽本票,使得移工財產權受到侵害,進而有可能導致逃逸。酒駕則嚴重造成社會法益被害侵害,而逃逸的部分,則間接衍生了許多刑事問題,三個問題其實息息相關。

本論文欲就上述之問題作分析,除此之外也會介紹關於就業服務法相關較為冷門之問題。本文欲探究者,除了上述問題的產生,也會一併敘明實務上法條之操作的部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