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卡通圖案著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迪士尼卡通圖案著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艾米莉亞‧納高斯基寫的 情緒耗竭 : 停止過度付出、解開壓力循環 和曼紐艾拉•艾德瑞尼的 國家地理經典童話套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卡通著色也說明:推荐PPT模板广告设计元素背景素材插画视频电商设计摄影图艺术字文档小报新媒体卡通彩色插画加载中。 千图网为设计师提供精美的卡通色元素设计图片,同时还提供卡通色素材,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世茂 和大石國際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 鐘世凱所指導 陳鎂鋆的 NPR繪畫表現之研究創作 (2006),提出迪士尼卡通圖案著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非寫實算圖、筆觸、畫家著色技術、材質模擬。

最後網站著色畫下載則補充:Crayola 提供大量免費兒童著色圖,迪士尼、卡通人物、動物等。 ... Tags 設計素材中國迪士尼著色下載天竺鼠車車著色下載畫公主卡通圖案著色兒童畫畫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迪士尼卡通圖案著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情緒耗竭 : 停止過度付出、解開壓力循環

為了解決迪士尼卡通圖案著色的問題,作者艾米莉亞‧納高斯基 這樣論述:

獻給筋疲力盡,卻仍然擔心做得「還不夠」女性     這本書跟其他所有探討倦怠的書籍都不一樣。透過這本書,妳會了解到,健全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是什麼模樣。妳會認識到,妨礙妳得到幸福的阻礙是什麼,並與之正面交鋒。在這本書中,會為妳詳細說明這層層阻礙之所以存在的來龍去脈,並利用它們作為地圖上的地標,好讓妳能從中找出捷徑,或繞道而行或直接把它們打個粉碎。     憑藉科學的力量。     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燃燒殆盡」,但又被指著說「還不夠」「做得不夠好」。   情緒就像是隧道。只要穿過隧道,就能抵達光明的盡頭。   但在路燈無法運作(情緒耗竭)的情況下,要如何到達隧道盡頭呢?     不管是在網路、

書籍、電視等各種媒體上,都能看到「成為最好的自己」「愛自己」。妳可能也聽過不少類似「做運動」「喝綠拿鐵」「自我照護」「練習正念」等等的建議。     嘗試過之後或許真的有效,但隨著時間過去,工作、課業、家庭出現新問題時,我們就會想「等我處理完這件事之後,再來搞那些身心靈健康」。     接著呢?妳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又會被指責你太胖、太窮、太吵、太自私,因此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努力」。 在充滿性別歧視的世界裡,要如何快樂健康地生活呢?     讀了本書可以了解到 ……   •如何完成壓力循環,並使身體恢復放鬆狀態。   • 如何管理大腦中調節沮喪情緒的「司令官」。   • 社會如何讓女

性很難愛上自己的身體,以及如何保護自己免受它的侵害。   • 為什麼休息、人際關係和與內心的批評者交朋友是恢復和防止倦怠的關鍵?   誠摯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丘美珍(專欄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   賴芳玉(律師)   讀者好評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當我們有一個積極的目標要前進時,我們就會茁壯成長,而不僅僅是我們試圖擺脫的消極狀態。     ‧這本書很特別,你會想把這本書送給你認識的每個人。從了解完成壓力循環的重要性到拆解「人類付出者症候群」。作者用幽默有趣的文字說明嚴肅的研究,使其易於理解和應

用。 請幫自己一個忙,立即閱讀這本書。   各界讚譽好評     「《情緒耗竭》是自助類書籍的黃金標準,全書以活潑、共感及風趣的口吻,傳遞尖端科學新知。兩位作者深切了解,在妳疲憊不堪的腦袋和身體裡發生了什麼事,也確實知道妳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擺脫這種狀態......這真的是一本翻轉人生的教戰手冊。」—莎拉‧奈特(Sarah Knight),《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作家《冷靜個屁》(Calm the F*ck Down,暫譯)作者     「艾蜜莉和艾米莉亞‧納高斯基在《情緒耗竭》中拆解身為女性所感受到的壓力,並以科學作為基礎,設身處地為讀者提出建議,教導讀者如何釋放壓力,

這讓我數度在公開場合因為感激與解脫的心情而哭紅眼睛。這本書就是如此震撼人心,其作者亦是如此溫暖與睿智。」—佩吉‧奧倫斯坦(Peggy Orenstein),《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女孩與性:好想告訴妳,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作者     「在讀《情緒耗竭》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不會是另一本繼續讓人陷在『女人不夠好』的想法裡的自助類書籍。這本書顛覆了女人被壓力壓著打的局面,鋪設出一條意味深長的道路,引領讀者迎向作者所謂『以柔克剛』的力量,藉由大而無畏地投下完全符合當代思想、刷新觀念的真相炸彈,直搗問題的核心──沒錯!父權體制就是問題的根源,他X的從現在開始,女人要自己作主!」—莎拉‧威爾森(Sarah

Wilson),《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首先,我們要美化野獸》(First, We Make the Beast Beautiful,暫譯)作者     「翻開《情緒耗竭》的第一句話是,『這本書是要獻給所有因為肩負一切責任,而感到不堪負荷、筋疲力盡,卻仍然擔心自己做得「還不夠」的女性。』(躺在床上的我,舉手承認自己也是其中之一。)這回,艾蜜莉‧納高斯基跟她的雙胞胎姊妹艾米莉亞,聯手寫出這本以壓力抗衡為主題的書,而這對天賦異稟的姊妹所寫的自助類書籍,保證不會讓妳想戳瞎自己的雙眼。」—Cup of Jo,女性生活風格網站     「《情緒耗竭》所呈現的多元交織性相當突出。這個世界對任何女性來說,都

不友善。然而,就膚色、性傾向與體型等方面的特定邊緣化現象,甚至會讓某些族群的生活更加艱辛。納高斯基姊妹針對這些層面的特殊待遇加以論述,運用具包容力的敘事方式,盡其所能地涵蓋千禧世代人口各種各樣的生活樣貌......如果妳想找一本入門書來學習如何不再讓世界支配妳的生活以及妳對女性的看法,《情緒耗竭》就是妳的必備讀物。」—Bustle,女性生活風格網站

NPR繪畫表現之研究創作

為了解決迪士尼卡通圖案著色的問題,作者陳鎂鋆 這樣論述:

摘要照相寫實,長久以來一直位居電腦圖學的主流,對於建築、技術、藝術等注重表現圖片,卻不能有效的傳遞其意圖;而非照相寫實的技術出現,正好可以解決其不足之處。非寫實性電腦算圖(NPR)之目標不在於表現其圖像的真實性,而是要呈現圖像的藝術特質或是模擬手繪的藝術作品。NPR的技術發展的極為迅速,依其表現形式可分為:卡通著色技術、鋼筆描繪的圖案、技術類的圖案以及畫家著色技術。本研究將會以電腦動畫的NPR畫家著色技術為研究基礎,利用畫家本身的繪畫經驗,透過材質模擬的方式輔助NPR畫家著色技術,結合科技與藝術創作,以達到個人作畫風格之繪畫效果的呈現。

國家地理經典童話套書

為了解決迪士尼卡通圖案著色的問題,作者曼紐艾拉•艾德瑞尼 這樣論述:

  《小王子》   少有書籍像安東・聖伯修里的《小王子》那樣,用所有年齡層讀者都能理解的簡單而又直接的文字處理諸如生命、愛情和友誼的意義等主題,而能激發出如此強烈又難忘的情感。這部20世紀最著名的文學作品之一,在曼紐艾拉・艾德瑞尼的這個插畫版中變得更加豐富。藝術家以她罕見的敏銳,重新創造了小王子前去發現宇宙的奇幻旅程,呈現出這個不朽經典故事的魅力。   《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是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童話之一,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有不同的版本、改編作品和呈現方式,包括迪士尼於1937發行的彩色動畫。故事中不同的元素更成為文學、電影、流行文化的靈感來源。在這個繪本裡,紐艾拉•艾德瑞尼筆下的魔鏡、後

母、小矮人、白雪公主和王子也會以不一樣的面貌登場,令人耳目一新。你知道後母的真身是甚麼嗎?你又知道她在給白雪公主毒蘋果前,還下過甚麼樣的毒手嗎?最後,大家又是怎樣對付惡毒的皇后呢?翻開這本精美的繪本,你將會在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中,發現令人驚喜的新細節。   《美女與野獸》   波蒙夫人的《美女與野獸》是家喻戶曉的經典浪漫童話,除了愛情故事之外,更透過生動的情節安排,闡述了善惡、貧富、美醜等超越時代與地域的概念,兩百多年來不斷受到世世代代讀者嚮往。在本書中,義大利新銳插畫家曼紐艾拉‧艾德瑞尼以充滿感性的淒美畫風,為劇中人物和場景營造出全新的視覺感受,使新一代讀者對這則不朽童話產生新的想像。

  《木偶奇遇記》   1883年問世的《木偶奇遇記》是一部開創性的奇幻兒童文學經典,作者卡洛.柯洛迪從充滿佛羅倫斯地方色彩的民間故事中取材,描寫任性又愛說謊的小木偶皮諾丘,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誘惑與悔改中得到教訓,最後成為一個成熟的人,對兒童心理的掌握至為精妙,情節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與象徵意義,令後世讀者深深著迷。義大利新銳插畫家曼紐艾拉.艾德瑞尼用細膩的畫風,賦予角色與情節別緻的新風貌和獨特性,重新詮釋經典的不朽魅力。   《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創作於19世紀末,曾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為最偉大、最受喜愛的美國本土童話故事。書中主角桃樂絲是個住在堪薩斯州的小女孩,有一天被龍捲風捲上了天

空,降落在一個奇異國度。她在那裡結識了稻草人、鐵皮樵夫與獅子,大家為了各自的追尋結伴同行,展開一場奇幻的冒險旅程。鮑姆曾在本書的前言中寫道:「《綠野仙蹤》純粹是為了逗今日的兒童開心而創作的。我希望它是一則現代化的童話故事,只保留童話的神奇與喜悅,沒有那些心痛與惡夢。」藝術家曼紐艾拉.艾德瑞尼以少見的敏銳度,重現奧茲大巫師大魔王的國度,讓你可以透過美麗的插圖,重新感受這部經典童話的神奇魔力。   《愛麗絲夢遊仙境》   路易斯・卡羅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出版於1865年,堪稱無稽文學的一個代表作。書中講述愛作夢的小女孩愛麗絲掉進兔子洞之後的種種神奇經歷,不僅體型忽大忽小,還邂逅了各種不可思議的動

物,甚至撲克牌也能化身為人。作者把玩邏輯與文字,不僅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讀者,書中的角色與意象也對大眾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彼得潘》   英國作家詹姆斯・馬修・貝瑞於20世紀初創作了奇幻冒險童話《彼得潘》,主題緊扣童年、夢境、赤子之心與成長間的微妙關係。溫蒂與不會長大的男孩彼得潘夜裡飛出臥室窗外,降落在「永無島」,展開一連串冒險,一路上遇到原住民、小精靈、邪惡海盜和反派首領虎克船長。作者以富象徵意義的情節和人物對話,探討家庭、親子與成長的真諦。藝術家曼紐艾拉・艾德瑞尼以別緻的畫風,描繪孩童想像中的永無島,讓你重新感受童話不朽的魅力。   《冰雪女王》   《冰雪女王》是童話之王安徒生

篇幅最長、評價最高的童話故事之一,以簡樸的敘事風格,表達人類忠貞不渝的情感所能激發出的高尚情操與真實勇氣,問世超過一個半世紀以來深受世世代代兒童與大人讀者的歡迎,並啟發了眾多影視作品,包括迪士尼經典動畫《冰雪奇緣》。新銳插畫家曼紐艾拉‧艾德瑞尼以洗鍊又不失童趣的畫風,重現這篇故事的神奇魔力。   《奧德賽》   荷馬的史詩《奧德賽》是西洋文學的必讀經典,描述特洛伊戰爭之後,大英雄奧德修斯流亡異鄉十年、遭遇種種磨難與考驗的故事。奧德修斯是否能夠險中求生、重返故鄉伊薩卡?是否能再見到愛妻與兒子?畫家曼紐艾拉•艾德瑞尼以美妙的插圖帶領我們踏上這段精采的旅程,重溫神話英雄的傳奇故事。 書籍重點  

    義大利插畫家曼紐艾拉・艾德瑞尼 經典重讀和經典新視野   清麗典雅的畫風 溫柔細膩的筆觸   九大童話重新詮釋 大人小孩都想收藏的繪本   艾德瑞尼結合手繪細膩筆觸、數位技術迷離光暈和繁多詩樣花紋,以雅緻深蘊靈動畫風賦予這些作家經典作品新的可讀性和想像視野。相信這套經典童話,可讓我們一新往日閱讀記憶,更可與孩子一起釀造親子間共同時光記憶。   雅緻畫風賦予經典一層嶄新魅力,彷若是全新故事。實體書迷人的原因:大開本(26 x 33cm),能以手、眼加以撫觸;特殊處理的封面上有若隱若現閃光:彼得潘墨綠帽上微小點點星光和小叮鈴薄翅透明微光;手撫觸著玫瑰樹藤蔓糙皺質感,沿藤蔓而上,看到

美女回眸深情望著野獸。實體書可讓人細細凝看引人神往,這是3C產品所無法給予的溫度和感動。   經典需要細細重讀,這次重讀讓人更深刻感受到文學作品給孩子帶來的恆久影響,於單純閱讀中陶養心靈,就如文學人類學所言:文學乃是人的精神器官。兒少文學經典更是跨越小孩/成人界線的典範作品。   經典重讀也需全新詮釋。這系列由艾德瑞尼全部重新繪製,截然不同於甜膩的迪士尼版本,給出了細緻內蘊的歐洲人文感受。氛圍取勝的繪畫性風格統攝整系列,除了隨頁插圖外,更有豐富單頁、跨頁滿版圖畫,這是少見的精緻畫冊版的經典系列。整套經典宛如一齣齣劇場呈演,展示動人繪畫技藝的多彩變貌,也宛如聯綴的一幕幕畫屏。   「如果你

四點來,那我三點就會開始期待。」──《小王子》   「魔鏡啊,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白雪公主》   「誠實告訴我,你覺得我很醜嗎?」──《美女與野獸》   「你會成為最了不起的木偶!」──《木偶奇遇記》   「尋找智慧、勇氣、還有心。」──《綠野仙蹤》   「紅心王后大喊,砍掉她的頭」──《愛麗絲夢遊仙境》   「所有的孩子,除了一個以外,慢慢都會長大。」──《彼得潘》   「她是最美麗的人,也是最孤獨的人。」──《冰雪女王》   「沒有比漫無目的地徘徊,更令人無法忍受了。」──《奧德賽》   *無注音 作、繪者簡介     曼紐艾拉・艾德瑞尼      生於羅馬,現居

杜林。獲得插畫文憑後,她先是從事平面設計的工作,之後進入插畫世界。在獲得杜林「歐洲設計學院」(IED)動畫獎學金並取得學位後,她進入Lastrego e Testa 工作室,參與由RAI電視台製播的電視劇集:《阿拉丁的冒險》、《叢林來的阿米塔》,以及短片《創世紀》,這是根據作家卡羅•福魯特羅(Carlo Fruttero)的同名作品攝製的。2011年起,她成為自由插畫家,展開她的事業,與Benchmark and Scholastic India合作。為紀念《木偶奇遇記》出版130周年而舉行的插畫競賽中,她是得獎者之一。她為「白星」出版製作了《皮諾丘》、《愛麗絲夢遊記》、《綠野仙蹤》、《白雪公

主》,《美女與野獸》和《冰雪女王》等書。 譯者簡介      張琰      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從事翻譯工作多年,作品以文學類為主,如《歐蘭朵》、《小婦人》、《一個人的朝聖》、《比利時的哀愁》等,及「納尼亞傳奇」系列的《銀椅》、《賈斯潘王子》、《黎明行者號》等;也有非文學類,如《先知》、《蝴蝶法則》、《萬物的尺度》等。 許芳菊      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康健雜誌總編輯、 親子天下總主筆,現為自由作家、譯者。育有二子,從孩子一兩歲起,每天都會和先生輪流讀繪本給孩子聽,直到他們成

為青少年,也因此深深迷上繪本的世界。 楊爾思      臺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職新聞業。擺脫災難與戰爭之後,才發現有條花叢小徑通往城堡,遇見了王子公主,和不老童話。 謝孟蓉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職出版社、翻譯公司,現為自由譯者與編輯。譯作包括《國家地理埃及神話故事》、《當幸福來請款》、《蟑螂》、《上流法則》、《搶救皮克斯!一切從賈伯斯的一通電話開始……》、《羅馬大競技場的故事》、《肌肉鍛鍊解剖全書》等。 陳心冕      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畢業,目前專職翻譯。從小就喜愛聽童話故事,長大後也繼續在兒童文學的世界打滾。喜歡文字,更喜歡一個人旅行。歡迎賜教:efs91c2638@

gmail.com。 席玉蘋      筆名平郁,政治大學國貿系畢業,美國德州理工大學企業管理碩士。雖然學商,喜愛文字遠勝數字,四度獲得文建會梁實秋文學獎譯文、譯詩獎。現居高雄,專事譯寫。譯作四十餘部。從事翻譯,需要習慣安靜;投入多年,益發覺得有機會在安靜中讀書看故事、鍛字鍊句,是份難得的奢侈。感謝上天如此美妙的安排。   人物專訪   「國家地理經典童話」系列繪者曼紐艾拉‧艾德瑞尼創造一個忠於原著,也忠於自己的插畫世界   曼紐艾拉‧艾德瑞尼(Manuela Adreani),義大利新銳插畫家,生於羅馬,現居杜林。取得插畫文憑後,先是從事平面設計工作,繼而進入動畫界,獲得杜

林「歐洲設計學院」(IED)動畫獎學金並取得學位。2011年起,她展開自由插畫家生涯,作品曾在為紀念《木偶奇遇記》出版130周年所舉行的插畫競賽中獲獎。   創作力旺盛的曼紐艾拉目前仍持續推出新作,筆下的角色與場景溫婉細膩,情意繾綣,充滿令人難以自拔的感染力。臺灣這次推出的經典童話系列一共九部,包括《小王子》、《白雪公主》、《美女與野獸》、《木偶奇遇記》、《愛麗絲夢遊仙境》、《綠野仙蹤》、《冰雪女王》、《奧德賽》、《小飛俠》,是曼紐艾拉生涯至今規模最宏大的作品。她以深具個人風格的手法,創造出一個瑰麗、優雅而含蓄、溫暖的繪本世界。   以下我們請到曼紐艾拉來談談她的創作過程、靈感來源、繪畫時

所面對的挑戰,同時一窺這位插畫家的內心世界!   我們很高興能成為臺灣第一家出版您作品的出版社。請您介紹自己,並告訴讀者您是如何成為插畫家的。   首先,感謝你們在臺灣出版我的作品。我在七年前決定成為插畫家。我放棄了動畫師的工作,我雖然很喜歡那份工作,但我當時覺得我需要呈現出我自己的幻想世界。我也很幸運,很快就找到對我作品感興趣的出版商,而且White Star給了我機會,讓我可以完全自由地發揮想像力,為一些不朽的經典童話繪製插圖。   在您為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鉅作繪製插畫之前,勢必需要進行一些策畫與抉擇。請您告訴我們您是怎麼做功課的,又如何決定要呈現哪些畫面或情節。   對我而言

,最需要創意的部分是製作分鏡。我讓故事推著我前進,閱讀的同時在身邊放一本素描簿和一支鉛筆,只要文字給我帶來任何影像靈感,我就畫下來,通常最後的分鏡會是一大堆錯綜複雜的小圖,除了我自己以外,任何人都很難看懂!一旦有了這些小圖,我就努力把它們變成你們在書中看到的最終插圖。   您創造了一個跟典型兒童繪本不一樣的童話世界。繪製這些插畫時,您是否有鎖定特定年齡層的讀者呢?   謝謝,我很高興您覺得我的插圖脫離典型。其實我並不考慮讀者,我覺得要設想什麼年齡層的人會喜歡什麼東西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我努力不去想。我只求尊重原作,誠實地加以詮釋。   您使用許多不同的技法來創造出複雜的外觀,例如留下鉛筆筆

觸,在大片布料與牆壁上使用繁複的圖案和細膩的紋理,創造出既豐富又有層次的視覺效果。請您說說您如何繪製這些插圖,以及使用了哪些技巧和材料。   我先用鉛筆在紙上畫圖,然後掃描下來,再用數位畫筆著色,就像在真正的紙上著色一樣,讓圖畫有壓克力顏料或水彩的感覺,視我的作品而定。我會留著鉛筆的筆觸,讓圖畫更有動感。   我使用的紋理就是一些印有我喜歡的圖案的貼圖,通常是買來的,再不然就是我自己做的。我把它們運用在插畫上,通常是衣服的部分。   您筆下的某些角色特別有趣,例如《美女與野獸》中長著牛角和驢耳的野獸。這些角色的形象是否在您動工之前就已經浮現腦海?還是說,您動筆之後他們才慢慢浮現?您是怎麼

創造出他們的?   閱讀故事的時候,我確實會去想像那些角色應該是什麼模樣。我先在心裡想好,然後尋找可以參考的東西,例如長相有趣的演員或是一般人,再開始發展我心裡的影像。   為這些早已被人畫過無數次的故事創作插圖時,您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什麼?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例,她最常被人描繪成金色長髮的女孩,比方迪士尼的版本,還有約翰・特尼爾爵士(Sir John Tenniel)的原版插畫。但您決定讓她擁有深色短髮。有什麼特殊原因嗎?   正如你所說,為經典作品繪製插畫一直都是挑戰,因為這些故事多年以來已經被很多人畫了很多次。以亞瑟・拉克漢(Arthur Rackham)為例,他早在1900年代初

就已經畫過愛麗絲了,而且畫得很好。   所以最困難的就是要有創意。我其實盡量不去想這件事,我只能忠於自己的想像,把它畫出來,然後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愛麗絲這個角色,我決定給她畫上深褐色短髮,是因為我在研究的時候發現,原著作者路易斯・卡羅也是個攝影師,他為一個朋友的女兒拍了一些照片,她似乎就是愛麗絲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而這個小女孩就是一頭深褐色短髮。不過話說回來,我並不是唯一一個決定把愛麗絲畫成這個造型的插畫家。   那《小王子》呢?這本書原先就有受到全球「公認」的插畫版本,而且還是作者自己畫的。   能為《小王子》畫插畫,我簡直榮幸之至。當然,我也很擔心會被拿去比較,不過最後,喜悅

還是壓倒恐懼。我很喜歡那個故事,而畫畫的時候,你就只想畫出你喜歡的那個故事。同樣地,我努力不去想結果會怎樣,我只是好好享受揮灑想像力的時刻。   義大利是個擁有豐富藝術遺產的國家。身為義大利藝術家,是否有哪個藝術家或哪種藝術風格影響您最深、最受您喜愛?原因是什麼?   我喜歡莫迪里亞尼(Modigliani),喜歡他柔和的鉛筆畫,還有他筆下修長的脖子,我自己也會直覺地畫出那樣的脖子。我也喜歡波提切利(Botticelli),因為他的作品也散發著同樣和善的特質,這點也呈現在他所運用的色彩上。還有卡拉瓦喬(Caravaggio)、拉斐洛(Raffaello)、安傑利科(Beato Angeli

co)。我常回頭研究、參考這些畫家的作品。   您畫過的所有經典故事與角色中,是否有哪個故事或哪個人物是您最喜歡的?   這問題很難回答。很多我畫過的故事我都很喜歡,《木偶奇遇記》、《小王子》和《彼得潘》是我最愛的三個。   《木偶奇遇記》是因為我喜歡這個故事,而且它是我畫過的第一本重要的書。《小王子》之前已經說過原因了。《彼得潘》則是因為我喜歡書中的幽默,還有詹姆斯・馬修・貝瑞的幻想世界。那個故事好豐富,人物好多,真的是很美的一個故事。   您會如何拿您的作品和傳統插畫與現代卡通做比較?也就是說,是否有什麼樣的刻板印象是您想要顛覆的?   這個嘛,我盡量不跟其他人比較。這世界上優秀

的插畫家太多了,我很欣賞他們的作品,老實說,我常覺得自己還不夠好。   覺得意猶未盡嗎?想了解曼紐艾拉的最新動態和作品,請參觀她的個人部落格   (manuelaadreani.blogspot.tw/);想收藏她的經典童話系列作品,歡迎上博客來訂購。   圖片提供:曼紐艾拉‧艾德瑞尼   訪談文字內容:大石國際文化圖書編輯部   《國家地理經典童話》系列由大石國際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