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 酒 過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跌打 酒 過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平石貴久寫的 這樣要去看醫生嗎?-日本名醫教你的125個必備健康常識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打到“过期”疫苗? 诺希山:NPRA已延长有效期 - 东方日报也說明:2023年1月10日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王年双所指導 蘇佳蕙的 亦舒小說研究 (2004),提出跌打 酒 過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亦舒、女性、言情小說、愛情。

最後網站高粱酒过期后都有什么妙用 - 重庆酒水网則補充:高粱酒就有除霉的功效,在晒衣服时,用高粱酒喷一下就能带走这些霉味。 高粱酒具有跌打按摩的功效。跌打崴脚了不要愁,准备一点高粱酒,比贴膏药还管用,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跌打 酒 過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這樣要去看醫生嗎?-日本名醫教你的125個必備健康常識

為了解決跌打 酒 過期的問題,作者平石貴久 這樣論述:

讓木村拓哉 福山雅治 松?大輔的私人醫療顧問成為你的家庭醫師   就醫前常煩惱這種症狀該掛哪一科嗎?該如何選擇好醫師與好醫院?平日各種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習慣與誤解將對健康造成什麼危害?緊急狀況又該如何處置?這些問題常困擾一般民眾,但卻不知該如何獲得完整解答,若能有個隨時諮詢的家庭醫生那就太好了!   日本眾多明星與名人信賴的超級名醫平石貴久集結多年行醫經驗,親自撰寫125則最實用的健康知識,含括各種日常生活必知的健康與用藥常識、緊急狀況的處置與判斷、慢性疾病的復健體操及就醫前各種必備常識。淺顯的文字搭配趣味插圖,讓您輕鬆了解各種健康知識、解決各種關於健康的煩惱,就像家庭醫師般,用最專業的知識

捍衛您的健康! ◎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暨家醫科主任 謝瀛華醫師 審訂推薦 享受健康,你真的有常識嗎? .燙傷時將傷處浸入冰水中是錯誤的! .左手和右手測出的血壓不同! .感冒時,喝玉米湯比蘋果汁好! .牛奶無法改善骨質疏鬆! .緊張冒冷汗時,將皮帶繫緊一格就能舒緩! .第一次飲酒時就可知道未來是否會發生肝臟疾病! .睡前應補充水分,但臨上床前才喝就太遲了! .降血壓藥不可與葡萄柚併用! .嚴禁打開膠囊取其中藥物服用、錠劑勿磨碎服用! .過度塗抹護唇膏,會使嘴唇變薄! .舌頭上放砂糖,與上顎相互磨擦,即可使打嗝停止! .壓住一隻眼皮可以抑制心悸! .倒退走路可以消除腳麻! .蜂螫時應用手指將針彈

掉,不要用手去拔! .浮腫狀態出現表示心臟功能衰弱! 本書特色 ★日本健康類暢銷書,突破20萬冊! ★家庭必備、個人必知的125個健康常識! ★淺顯的文字加上幽默的插畫,不須醫學常識,任何人一看就懂! 作者簡介 平石貴久 現任日本醫療法人社團貴生會理事長及平石診所院長。 1950年生於日本鹿兒島縣。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畢業。   專長為內科、循環系統、運動醫學、放射線診斷、東洋醫學。並協助運動員進行健康管理和狀況調整。   以清原和博、松?大輔、橫綱朝青龍、片山晉吳等職業運動員為首,還曾任慶應大學橄欖球隊、亞細亞大學田徑隊等的隊醫。也是福山雅治、TUBE、SMAP、globe等著名藝人的醫療顧問

。   著作有《飲食肉體改造》《40歲以後的肉體增強》《改變腸內環境就能健康》等。 譯者簡介 劉滌昭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拓殖大學經營學碩士。曾任牛頓雜誌叢書主編、日本文摘主編、民生報日文編譯,現為專職譯者。   譯作有《向危機挑戰》《企業的壽命》《幸福的種子》《大猩猩與我的女兒》《英國妖精與傳說之旅》《輕鬆了解會計》《梵谷的遺言》《寫給患者和家屬的癌症醫療聖經》《不生病的生活》等。 審訂者簡介 謝瀛華 *現任: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暨家庭醫學科主任   臺灣社區醫學醫學會理事長   亞太旅遊醫學組織 主 席   中華民國旅遊醫學醫學會 理事長   臺北醫

學大學家庭醫學科 主任暨副教授   中華民國老人健康養護協會理事長 *學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美國喬治亞華盛頓大學博士後研究   英國愛丁堡皇家醫學院老人醫學研究員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任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長庚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元培科技大學兼任教授   澳門科技大學教授   北京國際醫療中心特約教授醫師   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第八屆理事長   臺北泰安醫院 榮譽院長   亞太骨質疏鬆症諮詢中心委員會主任委員 〈推薦序〉家中必備的知識百寶箱 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暨家醫科主任 謝瀛華……2 第1章 過去你不知道的家庭醫學超級

常識 醫囑「飯後服用」的藥物,飯後馬上服用是錯誤的……20 所謂「空腹」是指用餐結束經過兩個小時後……22 燙傷時將傷處浸入冰水中是錯誤的……24 發燒時不要立即服用解熱劑……26 如何正確測量體溫?……28 頸動脈可以輕易測出脈搏……30 左手和右手測出的血壓不同嗎?……32 如何判斷血壓是否正常?……34 第2章 啊,原來如此!Dr.平石的健康雜學祕密常識 心臟為什麼會位於胸部稍微偏左的地方?……36 心臟較大的人比較健康?錯誤!……37 行動電話的電磁波會導致注意力降低……38 感冒時,喝玉米湯比蘋果汁好……40 咖哩飯與咖哩燴飯,哪一種容易使人發胖?……42 牛奶無法改善骨質疏鬆……

43 吃飯時,最好從清脆的食物開始吃……44 當季食物對身體有益……45 提升記憶力或考生都需要補充維生素B1、B2……46 預防痴呆,日式點心優於西式蛋糕……47 冒冷汗時將皮帶繫緊一格可以獲得舒緩……48 第一次飲酒時就可知道未來是否會發生肝臟疾病……49 咳嗽一聲,病毒秒速高達10公尺,口罩也發揮不了作用……50 病毒不耐潮濕,預防口罩不可少……51 感冒時泡澡,使身體溫暖後就寢對身體有益……52 泡澡時要使身體發汗,可將兩肘浸在水中……53 喝水切勿牛飲,應少量多次,一點一點喝……54 睡前應補充水分,但臨上床前才喝就太遲了……55 運動飲料的糖分以3.5%最為理想……56 水分攝取不

足時,打針感覺較痛……58 一天的原尿可以注滿一個浴盆……59 日間正常的排尿次數為一天5 ~ 9次……60 膀胱炎是否容易復發?……61 消化不良時宜採取身體右側在下的側睡姿勢……62 若要長壽,睡眠時間應維持為6 ~ 7小時……63 順利通過健康檢查的方法……64 第3章 出乎意料鮮為人知的藥品基本常識 用冷開水還是溫開水吃藥比較有效?……66 不可與酒類併用的藥物……67 治療貧血的鐵劑不要以茶服用……68 維生素B與C可預防貧血……69 抗生素勿與牛奶併用……70 抗凝血劑勿與納豆併用……70 降血壓藥不可與葡萄柚併用……71 醫師處方的藥與市售的藥有何不同?……72 可在藥房買到

的藥物,強度不到醫師處方藥的一半……73 口服藥有哪些種類?效果有什麼差異?……74 嚴禁打開膠囊,僅服用其中的藥物……74 錠劑勿磨碎……76 顆粒劑也是糖衣錠,不要將藥咬碎……76 口服藥中的舌下錠、口腔錠、口含錠及藥水……78 外用藥是指皮膚和黏膜等身體表面使用的藥物……80 外用藥塗得太厚並沒有效果……80 貼劑與水性貼布有何不同?……82 噴霧劑、點鼻劑及點眼劑使用過量會引起副作用……83 坐劑絕對不可吞服……84 聰明的使用便祕藥……86 止瀉藥的正確用法……87 經常使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帶來可怕後果,其中包括止咳藥和眼藥……88 有些藥擅自停用會帶來可怕後果。血壓、糖尿病的藥絕不可

依自己判斷任意使用……89 已過期的藥不能再使用?……90 忘記吃藥時,可以兩次的分量一起吃嗎?……91 要隔多久才能服用下一次的藥?……92 目的相同的藥嚴禁重複服用……92 不同診科開出的藥,應詢問醫師正確用法……93 懷疑出現藥物副作用時立即請教醫師……94 對化學纖維過敏的人要特別注意用藥……95 家庭用急救箱應準備哪些物品?……96 先喝溫牛奶後再服用頓服藥……98 第4章 災害預防!緊急狀況處置與判斷的實用常識   打嗝--舌頭上放砂糖,與上顎相互磨擦,即可使打嗝停止……100   心悸--心臟過於快速跳動時,可壓住一隻眼皮來抑制∕恐慌症發作時,脈搏也會加速……101   流鼻血

--止血時身體應採取前彎姿勢∕眉間冰敷也有止血效果……102   腳麻--原因是血液循環不良。倒退走路就可以消除!……104   腳抽筋--將腳拇趾往脛骨的方向拉,或將腳踝關節彎成直角∕每天攝取五大茶匙芝麻粉效果絕佳……104   噯氣--氣體從口腔進入後,在體內累積,再逆流而出∕心裡不安或心事重重時容易吸入空氣,也容易產生噯氣……106   打哈欠--這是具有特別意義的另一種呼吸型態,絕不可輕忽……107   燒心--減少高脂肪食物和酒精類,睡覺時將枕頭墊高∕逆流性食道炎引起的燒心不斷增加……108   手指挫傷--勿拉手指、持續冰敷!∕觸碰手指尖時若感覺劇痛,就可能為骨折……110 跌打傷

--勿熱敷患部。若有出血,先壓迫、止血。……111   扭傷--保持安靜,加以冰敷……112   閃到腰--閃到腰是指腰部肌肉的扭或拉傷。應採取冰敷來消炎∕藉走路、膝蓋屈伸等運動鍛鍊肌肉……112   蜂螫--用手指將殘留的針彈走∕塗抹抗組織胺軟膏。用水冷卻患部∕曾遭蜂螫而出現嚴重症狀的人,再被蜂螫會有過敏性休克的危險∕逃避馬蜂攻擊的小祕訣……114   口腔炎--體力下降的訊號,若反覆出現會影響胃腸……116   口角炎--嘴唇兩端破裂表示維生素B2不足。雞肝、牛奶、乳酪等可改善症狀……117   咳嗽--能排出異物的咳嗽不必急著止咳,但乾咳則最好能止住……118 痰--白色的痰無須擔心……

119   聲音沙啞--長期持續的聲音沙啞令人憂心∕卡拉OK唱得聲音沙啞,是聲帶的疲勞……120   出疹子--引起疹子的疾病種類非常分歧。出現症狀時勿吃刺激性食物……121   暈眩--天花板或周圍景觀是否旋轉為重要的判斷指標∕什麼是梅尼爾氏症候群?∕可能為重大疾病的徵兆,應接受治療……122   氣喘--爬樓梯或快走時出現氣喘須注意∕突然呼吸困難的經濟艙症候群……124   耳鳴--年輕人也可能因壓力、失眠、五十肩而引起∕依耳鳴聲音的不同,可發現耳朵哪一個部位出現異常……125   腹痛--勿自行判斷而進行熱敷或冰敷∕消化器官以外的疾病也可能引發腹痛……126   腹瀉--腸道有時會自行利

用腹瀉進行大掃除∕次數多而且伴有劇痛的腹瀉非常危險……127   頭痛--對於某些頭痛,促進血液循環比冰敷更有效∕危險的頭痛和無須擔心的頭痛……128   胸痛--並非只有心肌梗塞和狹心症會引發胸部劇烈疼痛∕心肌梗塞的症狀並非只有胸痛……129   發燒--微燒為38度以下,高燒為39度以上……130   中暑--除了水分之外,還應注意補充鹽分……131   眼睛異常--眼前如蚊蟲或棉絮飛舞的「飛蚊症」可使用白紙自我檢查∕閉上眼睛感覺有閃光,是視網膜異常或偏頭痛的訊號∕視力下降或影像歪曲,有時是營養不足所引起……132   眼睛痛--突然發生的眼睛劇痛,可能為青光眼∕中年以後應經常檢查眼壓……

134   眼瞼的黃斑瘤--可能罹患高脂血症。減重是改善的第一步∕以健康體重為目標,每個月減一至二公斤……136   重聽--聲音變小的重聽,與聽得到聲音,但不知意義的重聽∕隨著年齡增高,對高音的感度會越來越差∕突發性重聽、耳機造成的重聽是因壓力或聽覺疲勞所引起……136   口臭--糖尿病和鼻炎也可能引起口臭∕養成飯後刷牙的習慣∕沒有口臭卻感覺困擾的「幻臭症」屬於心理疾病……138   指甲變形--指甲的變形或變色會顯示健康狀態∕指甲上的橫紋比縱紋可怕,變形也是疾病的訊號……140   浮腫--腳踝、腳背、眼睛周圍、眼皮等部位容易浮腫∕心臟與浮腫有密切關係∕浮腫狀態出現表示心臟功能衰弱∕有的

浮腫用手指按壓會凹陷,有的則不會凹陷……142   突然產生的睡意--睡眠中不打鼾、呼吸規律才是健康的∕何謂睡眠呼吸中止症?……144   倦怠--疲勞無法消除,可能為缺鐵性貧血∕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和維生素C……145   尿失禁--解決肥胖、便祕的問題即可改善尿失禁∕鍛鍊腹肌、背肌或緊縮陰道的體操都可改善尿失禁∕排尿疼痛是泌尿器官發炎所引起……146   勃起障礙-改善生活習慣病,便可改善勃起障礙∕能否使用威而剛因人而異……147   骨質疏鬆症--跌倒時切勿用手支撐∕骨量減少後,腰和背部會感覺沉重……148 第5章 預防慢性疾病!克服不適症狀的非常常識   消除腰痛--腰痛為體型所引起

,應實行適合自己體型的體操∕脊椎前彎的人適合「分腿體操」和「推門體操」∕脊椎後彎的人適合「雙層階梯爬梯運動」和「腸腰肌強化體操」∕骨骼和肌力因人而異,應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體操……150   減輕膝痛--膝痛代表未好好利用膝蓋以外的關節∕能提高膝部以外關節柔軟度的「膝部多角度伸展」運動∕施行「走路與跑步混合運動」,運動後補充豆奶和蛋白質∕每餐食用魚板可減輕膝痛……154   消除肩膀僵硬痠痛--肩膀僵硬痠痛是關節疾病的前兆,要多活動頸部到肩膀的肌肉∕消除肩膀痠痛的體操,應保持姿勢正確,伸展背部肌肉……158   克服手腳冰冷症--手腳冰冷症為何以女性居多?衣服單薄、緊身內衣無法保暖∕改善和促進血

液循環就做「腳跟上下運動」∕能改善腳部血流的「腳趾抓毛巾運動」……161   排毒--便祕、浮腫都是毒物堆積在體內的證據,應施行排毒運動∕具有排毒作用的十種代表性食材……162 第6章 就診前選擇醫師與醫院的必備常識 辨別好醫生的方法……166 1 能否得到令人滿意的說明? 2 是否仔細聆聽症狀和訴求? 3 對病患的無理要求是否勇於說「NO」? 4 是否有充足的人脈能夠為病患介紹其他專科醫師? 如何才能找到令人安心的家庭醫師……168 在住家附近尋找值得信賴的內科醫師,有小孩的家庭另外還須有小兒科的家庭醫師。 有宿疾的人在專科找到可信賴的醫師更能讓人安心。 綜合醫院還是專科醫院?…

…170 首次就診時如何選擇醫院? 等待看診的時間以專科醫院較短。 使用救護車時可指定醫院……171 在救護車轄屬的救護區內,可指定曾就診過或急救措施完整的醫院。 不知該看哪一科時……172 除了骨折等外傷之外,可先前往內科就診。內科醫師可視為領航員。 若醫院設有綜合診療科,初診時就可以毫不猶豫的先於此科就診。 如何區分容易混淆的診科?……174 名稱相似但治療的疾病不同!名稱相異但治療的疾病相同! 「骨科」與「整形外科」、「美容外科」有何不同? 如何利用特殊門診?……176 「老年門診」、「青春期門診」等依年齡區分的特殊門診逐漸增加。 還有「糖尿病門診」、「肥胖門診」等以特定疾病為對象的特殊

門診。 18歲以下的病患建議至小兒科就診……178 孩童不能視為縮小的大人,孩童也有特有的疾病或精神障礙。 須注意醫師及醫院的休診時間……179 務必先確認主治醫師的休診日或看診時間。 想參考其他醫師的判斷時……180 主治醫師以外的判斷稱為「第二意見」,提出的時機非常重要。 不願提供必要資料的醫院不是好醫院,要求提供資料是病患的權利。 利用「小抄」成為善於說明病情的病患……182 想簡明扼要的說明病狀和經過,「小抄」不可少! 有助於治療的言語、對治療無益的言語。 高齡者就醫時應有人陪伴……184 為了讓家人也了解治療方式,高齡者就醫時應有人陪伴。 一切託付醫師的病患很難治好疾病……185 疾

病應由醫師與病患密切合作治療。自己沒有求生欲望的「消極型」病患會令醫師感到困擾。 就診時的服裝請以穿脫容易為原則……186 避免穿脫費時的連身衣物!勿穿注射時無法捲起袖子的襯衫! 還要注意鞋子和化妝,以不妨礙診療為優先考量。 結語 188 推薦序 家中必備的健康知識百寶箱 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暨家醫科主任 謝瀛華   現今社會中,壓力已是一種普遍的文明現象,有些人忙得沒時間保養身體,更忘了生病,卻總在病發時才知道勞民傷財。因此預防保健及抗衰老醫學因應而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不停追求長壽及不老,因為身體是人們最珍貴的財富,失去的健康用再多財富都無法挽回。但很多人卻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如果能在生活中

的飲食、睡眠、用藥安全等各方面做些改變,導向健康,長生不老之門才可能會為您開啟。   現代人無論男女都經常有種身體不舒服的感覺,感覺好像病了,有活力低落、身體功能減退的情形,但在臨床上卻找不出病因,主要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處在「亞健康」狀態,這是指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狀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一再鼓勵現代人注意「亞健康」的觀念,亞健康的徵兆主要是出現明顯身心不適的現象,但身體卻沒有結構和代謝的異常。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具有一種或多種症狀,則表示已處於亞健康狀態,身心和內分泌正處健康與疾病之間。所謂「不怕沒病,就怕不知防病」,即是這番道理。   典型的亞健康代表狀況是動脈老化,通常都是經

由日積月累的損傷而造成身體的不健康。動脈老化的重要關鍵就是動脈壁上脂肪的堆積(動脈硬化),這會使動脈變得狹窄,進而可能引起心臟病和中風。而高血壓和吸菸亦會加劇動脈的老化。尼古丁會使血壓升高、血小板變得容易凝結及破裂。若血小板破裂就會產生結點,成為引發心臟病或中風的潛在原因。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更應當重視飲食習慣,減少脂肪的攝取、多吃蔬果、多鍛練身體、減輕壓力,並服用適量的維生素,以降低血壓及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保持動脈的年輕。   美國、英國、日本等先進國家民眾,大多具備基本的醫藥常識的素養,養生保健議題在報章、雜誌、電視等傳播媒體也大受重視和歡迎,就連企業高級主管,也手邊不離保健

書,紛紛強調養生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民眾的身體狀況通常都較其他國家良好。   近年來,臺灣民眾也愈來愈重視健康觀念,因此建議民眾多接受並主動了解醫療常識,相信對自身健康的維護會有很大的幫助。   本書以輕鬆活潑的生活化議題引人入勝,加上圖文並茂,涵蓋範圍廣泛,適合家中各年齡層閱讀,若能應用在自我保健上,相信將會有很大的助益。若能落實在生活中,必能常保健康,延年益壽,因此推薦給各位讀者。 結語   進入母校慈惠醫大後,學到的第一句話就是「醫人重於醫病」。過度注意病人的疾病或病名,卻未掌握病人的痛苦、訴求、身處的環境等本質問題,是無法治好疾病的。這句話是非常注重病人生命和真正健康的母校創辦人高

木兼寬對學生們的教誨。   高木兼寬認為明治時代造成許多士兵死亡的腳氣病,原因出在陸軍所吃的白米飯。但是當時統領陸軍的森鷗外則堅信白米是軍人的驕傲,士兵們為了能吃到白米而戰。高木所率領的海軍則很早即注意到維生素B和C的效果,因此伙食改以麥食和蔬菜為主。後來高木曾派遣兩艘軍艦遠征英國,但由於陸軍不理會他的再三忠告,因此其中一艘軍艦採取以白米為中心的陸軍伙食,另一艘則用高木倡導的海軍伙食。   結果,採用陸軍伙食的軍艦上有數百人罹患腳氣病,而且有不少人死亡。另一艘軍艦上則沒有任何人患病,全員健康的抵達英國。此後,陸軍便開始改善食物,不但維護了士兵的生命,在後來的戰爭中也有重大斬獲。   歷史有時是

殘酷的。可以預料得到,環境破壞、公害、狂牛病或新的病毒等,未來也將反覆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各種危險。   我從小生長在父親開業的鄉下婦產科。當時幾乎每天都有人生產,似乎象徵著戰後的和平。由於父親相當重視產婦的康復,因此醫院提供了均衡且新鮮的餐食。我念小學時,每天上學前必須先在雞舍蒐集剛生下的新鮮雞蛋約一百顆,放學回家後又得立即與三個姊姊一起幫忙製作晚餐。我負責煎三十片製作散壽司(即十錦壽司,日本風俗用於祝賀生產)的蛋皮,以及八十人分的炸蔬菜。最後再將味噌湯加熱,並將飯一碗一碗盛好。醫院的伙食在當地頗受好評。至今,飲食與醫療並重的父親仍讓我引以為傲。治療病人的疾病、使病人康復,原本就是醫師的職責。但

在每天的診療工作中,我也希望努力讓病人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在我畢業後最初任職的內田醫院中,故院長內田一曾教導我:「平石,現在在你面前的病患,都是你的教科書!厚厚的書本不是教科書,病人的每一句話才是你的教科書,千萬不能充耳不聞!要真誠的聆聽病人傾訴,治療病人而不是治療疾病!」他當時銳利的眼神,到今天仍是支持我的最大力量。   能成為開業的醫師,令我感到非常驕傲。因為我的周圍有無數了不起的病患,不斷的教導著我。從頂尖的職業運動員和可能名留青史的大人物,到不喜歡念書的小孩,讓我每天生活在快樂之中。在此由衷的感謝大家。   希望讀者們閱讀本書之後,對健康更有信心,使生命和人生更為美好。任何人都不願

生病,但也不能逞強。讓我們一起努力健康的活下去!因為只要活著就是美好的。 平石貴久

亦舒小說研究

為了解決跌打 酒 過期的問題,作者蘇佳蕙 這樣論述:

她說自己是常常戀愛的,倘若不愛一個人,世界太沒有意思。她的天與地便是一個家,她的快樂,簡單如一件新晨褸。她的寄託,是書桌上一張男友的小照。只要是女子沒有不嚮往愛情的,雖然亦舒稱自己心態老於同齡,從這樣單純的快樂,使得讀者發覺她稚情的一面。其實不論幾歲,愛情永遠會令人失控;年紀逐漸增長只讓我們學會如何不哭鬧失態、優雅離場,只是這樣而已。正如某張報紙標題說:「愛情只是一種輪迴的病。」 說的真是有道理。對亦舒來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沒有甚麼中庸之道,只有喜歡與不喜歡,不明白甚麼叫馬馬虎虎。她說為甚麼每個人都要敷衍?朋友是朋友,敵人是敵人,涇渭分明。不喜歡這個人,何必睬他?就當是我傲慢好了,傲慢又不用

坐牢。這樣的性格廣東話叫「巴辣」,似乎也不是年輕氣盛可以解釋的。年輕的亦舒更是忿忿的認為:勤奮的女人不見得高明,學問好不難得,長得美更無必要,因為做多錯多。有的女人生來命好,坐在那裡吃吃穿穿,丈夫還讚她脾性佳、人緣好。這番話真是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有些女人運氣好,有些女人則不。她認為多嘴的女孩子很少可愛,沒有性格的女孩子很難去吸引人;太優柔寡斷的女孩子令人討厭,而過分理智的女孩子,不算女孩子;但是,到底哪些人該得到寵幸哪些不,卻都是上天冥冥中早已經注定的;沒有甚麼理由,太難解釋,反正就是那回事,而且往往太不公平。這些對於女性的觀點,與亦舒後期作品中出現的女子性格實在是大異其趣。印證在亦舒小說裡

愛情的理論,竟然是源自於「花生」漫畫《PEANUTS》。她說天下有兩種表現愛情的方式,一種像查理布朗,日日暗戀那個「小小的紅髮女孩」,卻不敢告白;反正就是這樣了,有機會付出愛情已是天大的幸福,管他收不收得回來,真是好的。另外一種就是露茜:她夠膽子,又不怕丟臉,皮真夠厚,一廂情願。但是露茜有露茜的快樂:至少每天還可以講上幾句話,至少有機會表達自己。亦舒不是不知道:有些人根本不愛,是因為他們沒得到機會,所以不愛。她說自己的錯誤是太不可救藥的浪漫主義!亦舒也覺得自己想太多:晚上還是想到了,一夜又一夜的,想像老是太美。於是反省之後覺得後悔,後悔當初追求的竟是愛情,不是家庭。是這些波折使得她收拾行李到英

國去嗎?她說:是的,我覺得口出怨言是多餘的,我學得很慢,但是我確實在學。我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我不是一個幸運的人,剩下來的日子,我不認為還可以有甚麼發展,但是我將小小心心的走完它。風流離我很遠,折墮叫我日日看見。風流的是愛情,平凡的是婚姻;每個女性都會不斷的思考白頭偕老究竟是甚麼意思?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了好幾十年,或許很值得羨慕,但卻不大美麗。得不到的愛,才是比較令人嚮往的吧?亦舒說得不到的甚麼都是好的,得不到的感情尤其如此;這樣想來,失戀竟不是可悲可痛的事,五百年後誰曉得有甚麼分別?感覺上有些吃不到葡萄的酸味道。當時的她如此想像家庭生活的模樣:小孩子是可愛的,但是兒子女兒,卻頗為恐怖。又說:

不要與任何一個人發生太深的關係,那麼生活才是無憂無慮的。因為情傷,不敢再信任自己或他人,最直接的安全辦法,似乎就如行車時遵守交通規則:「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此時的亦舒是二十多歲的年輕都會女子,以悲切的心態看待愛情與婚姻 。她認為最惡劣的環境,到不是太窮,而是那種沒有感情的環境。感情在亦舒的生命中比重異常的重,她年輕的時候,希望甚麼樣的感情,需要甚麼樣的感情,付出甚麼樣的感情?她都清楚的知道。可是現實生活沒有感情還是可以活得下去嗎?當然是可以的,只是活得灰塵一點而已,況且只有少數人注意這灰,不少人是不介意的。亦舒說雖然拍拖很有意思,但是需要無限的時間與心機,如果覺得工作還重要點,那拍拖的狂熱是

隨之而減了。有誰想結婚嗎?恐怕沒有了,多好玩的人結了婚也變了形。她深覺得婚姻不過是賭博,賭贏了固然好,一輸要馬上收手,拖下去還有甚麼益處?圖翻本?這樣的智慧並非全然天生,應該是在又一次的跌跤之後學習而來的。從英國學成回香港的亦舒的婚姻觀改變了,她說平凡就是福。雖然再度嘗試踏入婚姻生活,但是她說:社會男女平等了,因之對男性的要求也就相對的嚴格一點。第一,要懂得烹飪;第二,得有一個四整的家獨居。這個會烹飪的男生最好另有收入及豐富的專業,還要相貌英俊,身段健偉,言語風趣。一頓飯在何處吃不是問題,請客的人條件如何,才是關鍵。 她強調女子絕非已經忘記浪漫,而是希望實際舒適地享受生活。亦舒又說最怕遇見年少

的我。二十多歲已成名的亦舒時時為情所困,從哪一步走出來,變成一個獨立的新女性的呢?最近在名為《遊戲》的心理測驗裡,亦舒如此剖析自己:如獵豹的敏捷、老鷹的孤獨、海哲的逍遙自在、豪爽、喜歡玩、討厭工作、不會抱怨、不會做賊喊捉賊、不會跳探戈、不會開車;若午夜驚醒忽然聽見大雨傾盆,會說呵!惆悵舊歡如夢;多愁善感的亦舒,是一個容易親近的平凡人;她也崇拜偶像,金庸、曹雪芹、魯迅、維斯康蒂、史畢堡(台灣譯音為史蒂芬史匹柏)。亦舒認同美國歌星雪兒的專家意見:「男人並非必需品,男人是奢侈品。」 認為擁有一切的人,都未必能夠擁有愛情,奢侈品不是指夥伴、拍檔,而是指愛人、情侶。亦舒對愛情的一貫看法是要年紀、心情剛剛

好,還有環境的景、時、人,樣樣俱全才有可能遇到;若是錯過了也就是錯過了,因為當時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要專心學業或是搞好經濟,絕對不能有旁騖,只能遺憾。若是有人或許感情生活略見複雜,也實在是有不得已之處,並表示並非是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或性格有問題;因為,愛情原是最奢侈、最優雅、最高的生命境界。現代女性為獨立付出的代價之一,就是必須如男人一般果決豪爽;雖然外在洋化內心中國,亦舒說兩性關係真是無限辛酸,有限溫存;她極力主張青春還是用在學業與事業上的好,因為無論如何令人流淚的愛情,最終也都會過去;往往感情只是男人生活的一部份,卻是女人生活的全部,許多女人因為錯愛,付出了慘痛的一生作為代價。因之如果女人身居

要職,必須向男人學習,將感情撇在一邊。她說牡丹確需綠葉扶持,可是誰也沒規定女人不能開始學習做一棵樹。在散文集《自白書》裡她這麼主張,也在小說《流金歲月》裡藉著南孫的口如此說,更在小說《玫瑰的故事》裡藉太初的口說。此外,她幽默的認為切勿嫌棄伴侶不好,他就是因為不夠好,所以才沒能找到更理想的對象,彼此彼此。夫妻間需要的,只是敬重與體諒下產生的感情。浪漫是一種心態,絕不等於玫瑰花與燭光晚餐,或是跳舞到天明。所以只有最獨立的人才配談論婚嫁;情人節或結婚紀念日收不收花不頂要緊,最重要是平日與對方合拍,生活合理地愉快。大多數人追求「公主與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她則是別有見解的認為:「最笨的人才會同

最愛的人結婚,天天戰戰競兢,患得患失,如何做人?」確實是聰明又有智慧。(三)工作觀:平穩的情緒、冷靜的思考、不懈的努力亦舒的生活平實,因為她說寫作是完全講情緒的,她認為寫作人是「情緒的動物」。心情很差時,寫的東西也很差,但是情緒高漲時,更寫不出東西來,所以生活要很平靜才行;她不知道別人是怎樣的,只覺得自己生活要很平靜,很有規律,才能寫東西。太興奮不行,中了彩券為什麼還要寫呢?太悲傷不行,因為情緒作祟。持續寫了四十年,她說自己最自豪的時候是十七歲,之後驕傲就逐年逐年逐日逐日消失。她又自嘲自己沒出息,惹得她的文友們罵她:「亦舒,你不看書,你不看文學著作,你不看諾貝爾獎的小說;就看時裝雜誌、國家地理

雜誌、流行小說。」即便是如此,她寫出來的小說仍然令讀者忠心追隨。她說種種事情宜在二十九歲半之前統統做齊,之後,避得過就避,避不過再避;因為中年人太有出息苦像頓現,承認個人才華不過如此,且悠然接受事實,不知有多麼高興。她又說到了某一個年紀,我們應當明白,大約個人的能力止於此,不必再東征西討,擴充邊疆了,這樣的人生觀,在她的作品中時有所見。亦舒筆下的絢麗出自規律的生活、平穩的情緒、冷靜的思考、不懈的努力;因她一貫的堅持:「對生命最佳的報復就是做得更好!」(四)價值觀:平凡就是福亦舒的價值觀是「平凡就是福」。她說做人不易,訴得苦多徒惹人憎厭,叫人看低;細述功績,更不討好,炫燿膚淺,會令失意人黯然神傷

。冷靜理智是難得的智慧,亦舒一貫主張面對惡俗擾人的事的最佳防毒面具就是「不去理它」,清平世界,自由社會,他人愛說甚麼就說甚麼去;一定有若干人喜歡放冷槍、射毒箭,可惜多半級數不夠,大多數老遠就凌空落地。即使異常逼近,大可退後幾步,這裡危險,不好玩,便到別處去,千萬不可以毒攻毒、有失斯文。日子久了,並無衝突,看上去自然好似百毒不侵。她認為世上並沒有金鐘罩鐵布衫這類功夫,可是做人也不需要「太會生氣」:人家要我們惱怒,何必聽話?這樣的事嗎,我不知道。沒聽說過,一問搖頭三不知即可。她說後悔其實是一種頗高層次的奢侈,必須有選擇時方有資格後悔。古詩〈公無渡河〉早已講過:「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為之奈

何!」絕大多數的人,在生命的絕大部分時候,通常都是別無選擇的:家人如父母、兄弟手足、兒女,甚至工作;既然沒得選擇,也就無所謂後不後悔,與其浪費時光去「後悔」,不如及時把握在自己手上所掌握的一切。越早能體悟的人在他人眼裡,也就顯得英明果決。此外,過度注意他人的缺憾,也是十分無禮的行為,切莫理會別人在做些甚麼,能救就救,愛莫能助,就該佯裝甚麼事都沒有發生過。切勿袖手旁觀,卻又意見多多,指手劃腳,冷言冷語,這樣未免太沒有教養。君不見印度獨立之際,英國人如何冷靜地降下最後一幅米字旗,輕輕摺好攜返祖家,這種智慧非常值得學習。亦舒說「大勇若怯」 若是有人沉不住氣,芝麻綠豆事先炸起來再說,動輒不顧後果,先求

出氣。那麼明天呢,明天該怎麼辦才好?應當學習英國人:「即使身邊有炸彈爆炸,仍宜保持鎮定,木著一張臉,以不變應萬變。」雖然看來似乎是玩笑,確實是自有其道理。亦舒簡單的生活是住香港的時候,就那樣身體力行;後來在溫哥華還是一模一樣。成功因素甚難模仿,失敗因素卻往往可以避免;從亦舒的低調當有不同的體會。第二節 亦舒寫作生涯筆者依據亦舒作品的內容,以及亦舒個人生涯的轉換,試依亦舒生平年表,簡單區分她的寫作階段如下:1、第一期:為一般通俗流行小說時期,以1963年開始任職《明報》記者生涯為起點,到1973年至1976年,於英國曼徹斯特修習酒店管理為止。2、第二期:自1978年至1986年,亦舒任

職於香港政府新聞處,七年半之後辭職之時為止。3、第三期:自1986年為專業作家時期,其間亦舒於1991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專職寫作迄今。亦舒的作品正式在台灣發行,始自1985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授權由林白出版社獨家發行。時年39歲的亦舒,展開正式的作家生涯的同時,台灣讀者可以在一般書局的言情小說分類,找到為單冊數目不多的作品,或是在雜誌漫畫的租書店看到她的作品,流通的通路則是多半以租書店為主要管道。當時香港亦舒的小說先後有五部被改編成電影《流金歲月》、《玫瑰的故事》、《喜寶》、《朝花夕拾》、《胭脂》,帶動小說在台灣開始流行,更有「台灣有瓊瑤,香港有亦舒」這樣的說法出現。《五人行》於1987年(民

國76年)由台灣的電視台拍成連續劇,小說的文宣上有「香港女作家亦舒第一部在台灣拍成電視連續劇」的定裝照片。電視劇由于楓飾演千金大小姐王太澄,姜厚任飾演宋星路醫生,周丹薇飾演女明星朱雯,張詠詠飾演事業女強人奚定華,楊潔玫飾演宋星路醫生的病人黃言聲 ,擔任演出的人選都是當時第一線當紅的男女演員,電視劇的收視率,也為亦舒小說在台灣建立了知名度,但是真正的讀者群,仍以「租書店的讀者」為主。租書店的讀者因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乃是以學生族群及年輕的粉領女性上班族為主力,家庭主婦族群亦有之;屬於言情小說的大眾讀者為主流,但具有一定的基本教育程度。連續劇的播出,為亦舒在台灣引起風潮,因此林白如此宣告:「

自1988年12月份起,將不定期出版的亦舒作品,改為每月中旬同時出版二冊」 。原本港台出版有約六到十個月的時差,後來改為每個月出版短篇與長篇各一冊,維持這樣的出版方式大約有十二年左右,直到2000年以後讀者數量才開始衰退。從租書店租書開始閱讀的讀者如筆者,多半一直追隨至今;只是大部分的書局所陳列的每期最新作品,每冊數量由全盛時期的每冊新書三至五本減少到目前的一本,租書店的數量也類似,仍然被陳列為言情小說之列。1997香港回歸之後,香港與中國的交流更為密切,繼香港之後台灣而後到大中國,亦舒熱的燃起,並不僅只是由於資訊流動的速度與技術快速進步;更重要的因素,是在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時差脈動。兩岸分治之

後,香港由於歷史(經由不平等條約租借給英國99年)、地理(位於中國廣州省但政治管轄權隸屬大英帝國)、經濟(華洋雜處但以英國制度與國際接軌)、語言(母語使用為廣東話,但是英制教育下英文流利的人口眾多,北平話也可以溝通的因素;還有中國文革動亂之際因為政治理念不認同,或不見容於兩岸政治立場、來自全中國各省各地的人南下,匯聚在香港使用的各種方言:如上海、杭州、浙江、蘇州)的種種因素,在在使得香港在1997主權回歸中國之前,具有一定程度的經濟發達與相對自由民主的優勢;這些劇烈的變動與現象,亦舒都一一呈現在她的小說作品當中,緊緊掌握住時代的脈動,使得亦舒的作品造成流行。由於政治立場或主觀因素,兩岸並不正視

香港的藝文發展,甚至將香港稱為沒有文化的荒漠,只著眼於其經濟機制的部分,而忽略了其新聞、藝文、電影、電視等媒體發達繁盛的社會現象。所謂香江三大傳奇人物: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倪匡(科幻小說)、亦舒(言情小說) ,三人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卻又自成一家、各領風騷。隨著資訊自由的禁制逐漸解除,及網際網路的全球化的發展,二十一世紀,書本的文字經由掃描開始大量被數位化。佔全球四分之一的華裔讀者遍佈世界,只要是華人大都知道金庸、倪匡;卻忽略了一樣擁有廣大讀者的亦舒,除了肇因於讀者的男女性別的差異,應該也要從「文學性」的角度來思考,不只是將亦舒的作品以言情小說視之。讀者不應該忽略在她愛情故事的包裝之下,

女性往往處在經濟弱勢及傳統文化的雙重歧視之下。但是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教育程度的提升,應對命運方式的想法,與審視自身生命價值的觀點,在她筆下,藉由人物性格所呈現出來的差異與進化,就是本文所要討論的主要問題。移民溫哥華之前亦舒本人較為滿意的作品以1988年的《流金歲月》、1989年的《風滿樓》、《嘆息橋》為人所知;主要是以香港社會環境變遷的主題來描寫;但是此一主題的文本或是網路的評論,卻多半都只就其故事人物情節探討,甚少提及涉及政治意識的議題,或有提及也多半站在主觀意識而非港人心態來說;尤其是以1990年的《傷城記》、《我們不是天使》、2004年的《特首小姐你早》等以描寫香港從文化大革命、六四、

主權回歸、移民的香港社會狀況,與這些歷史事件在未發生時、或發生之前後的芸芸眾生像;以及大部分完成於1991年移民之後的作品,也就是亦舒作品分期第三期的作品,絕大部分以女性、社會、政治、男性、同性戀、青春、大同世界的主題,都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心。第三章� 亦舒小說的題材與人物情節第一節� 亦舒小說的題材一、亦舒小說出版狀況將亦舒小說於1986年12月至2005年6月這段時間在台灣出版的203冊,根據林白出版社的出版時間先後編號為依據,依序列表於附錄一:作者小說書目,並於備註列出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的日期供對照參考。在1986年亦舒結束香港政府新聞處的公職之後,成為專職的作家,並授權台灣林白出版社

在台發行她的小說 ,並且因為小說改編拍成電影帶動流行, 1988年後亦舒的小說以與香港時差半個月到一年的現象,幾乎同步在台發行,確立了她專業作家的地位。如果比較亦舒小說在台灣林白出版社與香港天地圖書公司所出版的時間差異,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哪些是亦舒的暢銷書。再版發行的第一名當屬《玫瑰的故事》,第一版確切的時間至少是在1985年改拍成電影上映之前,較之於1982年的《喜寶》要更早一些,可說是亦舒奠定香港言情教主的代表作。除了上述兩本,其他暢銷全球華人地區再版的知名長篇作品有:《我的前半生》、《朝花夕拾》、《流金歲月》、《風信子》、《圓舞》、《開到荼靡》、《香雪海》、《流金歲月》、《嘆息橋》、《西岸

陽光充沛》、《人淡如菊》、《曾經深愛過》、《風滿樓》、《七姊妹》、《預言》、《美麗新世界》、《縱橫四海》、《在那遙遠的地方》、《花解語》、《綺色佳》、《直至海枯石爛》、《明年給你送花來》等,豐沛的創作量至今不輟,尤其近五年在中國引起更廣泛的注意,此一現象可由各大城市暢銷書排行榜,與網路網址搜尋引擎Google有133,000筆資料符合「亦舒」的關鍵字查詢結果得以證明。二、亦舒的小說題材有關小說主題的分類請參見附錄一。將亦舒小說分類為十五個主題分別討論,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從不同的角度去偏重強調:愛情不是亦舒小說唯一要表達的觀點。在眾多包裝於白領麗人的愛情故事背後,亦舒藉由不同故事,所要表達的更甚

於愛情;包括親情、友情、婚姻、女性自覺、職場自處之道、兩性關係轉變與取捨、社會價值觀、生命價值觀以及處世哲學等等。分類的原則以全文較偏重的故事重心為依據,部分則為筆者主觀的認定,所選擇的故事文本區分為下列十五類。(一)愛情:《玫瑰的故事》、《直至海枯石爛》、《明年給你送花來》、《電光幻影》。亦舒認為「女性應該經濟獨立,在感情上要拿得起放得下;Do not complain, do not explain.;然後在現實中經營愛情:有福同享,有難獨當,一定可以白頭偕老。」愛情是亦舒小說的主要題材,也是貫穿其他主題不可缺少的部分,作為一個都會女性出身的作者而言,愛情更是吸引女性讀者的必要題材:無論時

代如何改變,女性如何獨立進化,人類天性上兩性差異最大的部分,除了生物的部分,人格比重上愛情所佔的部分,女性是遠遠超過男性的;也正因如此,沒有愛情就無法構成吸引人注意的小說;最具有代表性的應當是《玫瑰的故事》深刻闡述了各種愛情的樣貌。《玫瑰的故事》是亦舒筆下唯一單單寫愛情的故事,分為四部曲:一、《玫瑰》---「黃振華」,二、《玫瑰盛放》---「溥家敏」,三、《最後的玫瑰》---「周棠華」,四、《玫瑰再見》---「羅震中」,代表愛情各種不同的類型,每一部皆以男性第一人稱「我」來敘述「玫瑰」。「黃玫瑰」;第一部《玫瑰》裡的主敘者「黃振華」,是十五歲大「黃玫瑰」的同胞哥哥;第二部《玫瑰盛放》裡的敘述者

「溥家敏」,是「黃振華」建築師事務所裡的有為青年,也是《玫瑰》的愛慕者:如《玫瑰》裡的「周士輝」,甚至於在第三部《最後的玫瑰》裡繼續糾纏「黃玫瑰」的女兒「方太初」;第三部《最後的玫瑰》裡的敘述者「周棠華」,則是「黃玫瑰」的女兒「方太初」的男友、丈夫,曾經一度也眩惑於玫瑰的美;四、《玫瑰再見》裡的敘述者「羅震中」,則是「黃玫瑰」的丈夫「羅得慶」爵士的獨子,並且是第一部《玫瑰》裡令玫瑰失戀的男子「莊國棟」的好友。都是以男性第一人稱來敘述的《玫瑰的故事》,「莊國棟」一出場就穿一套白西裝令眾人炫目:亦舒借「黃振華」以哥哥的口吻,說出他的膚淺:男人穿白最矯情,一種幼稚的炫燿,成熟男人多數已反璞歸真,不必

靠一套白西裝吸引注意。這裡透露出作者對「真男人」的標準,是著重內在的品德學識修養,描寫引發愛情的著眼點,是具有理想性君子人格特質的;與其他一般言情小說中,男主角高大英俊、權貴多金的形象差異甚多。同時更藉著男性的旁觀角度,來告訴女性讀者:玫瑰呀,你眼中的白色武士,大哥看看,都非常馬虎。在看第二眼時,「黃振華」仔細的以客觀的角度來看「莊國棟」:那真是一個英俊的男人,長挑個子,臉上帶種冷峭的書卷氣,白色衣褲在他身上熨貼舒服。亦舒描繪人物,多從氣蘊內涵著筆,尤其是男性:往往從服裝、身材、學識、能力、職業、氣度、社交手腕、處世方式等等特質側面來觀察,印證出主角人物的價值觀;也是作者的價值觀;甚少描述其唇

眼眉目等細節,雍容且大氣才是「男子漢」應該具備的特質,照顧婦孺才是有擔當肯捱義氣的「男人本色」。四部曲之一、《玫瑰》裡的「黃振華」,之二、《玫瑰盛放》裡的「溥家敏」,之三、《最後的玫瑰》裡的「周棠華」,之四、《玫瑰再見》裡的「羅震中」,這些第一人稱敘事者本身,都具備了入世的謀生能力、養活婦孺的擔當;出世則要有生命的情調、自我存在的理想與價值判斷;並不僅僅是盲目庸碌的活著,這樣的男人才有資格去追求愛情追求玫瑰。這不只是「言情小說」「愛情故事」裡的男人形象,也是作者「桃花源」裡的男人特質,更是普天下女性所夢寐以求的「標準情人」;儘管四者合而為一是最高理想,作者也告訴我們那是存在「桃花源」中的理想,

如同《紅樓夢》裡的「大觀園」,最後必然衰敗凋零。對於美女,十七歲的玫瑰被比擬成「一個夏日」 ;三十歲的玫瑰不需用工筆來描繪唇眼眉目,而是輕輕一句「她的美麗是流動的」 ,便活色生香的使玫瑰從紙上活了過來,不由得你不聚精會神的注意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想像這樣無從想像的玫瑰,在猝不及防的時候「遇」見「家明」,在玫瑰盛放最美麗的時刻:相識、相戀、相知,但不能相守,旑旎甜蜜但又只有剎那,唯有曾經墮入愛河深愛過的人,才能體會那樣圓滿而又淒清的愛情,一如席慕蓉的詩:我終生所愛慕的人啊 曲終人散後 不管我是要哭泣著 或是 微笑著與你道別 我都會慶幸曾與你同臺這一切來得冷不防又快轉結束,純釀的愛情

只有三個月,但是玫瑰畢竟是玫瑰,樂觀勇敢、堅毅的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她說:「我們只有三個月,我們不會有時間吵架,也不會有機會反臉。」作者藉著黃振華太太「蘇更生」的口吻,平靜的敘述愛情的樣貌只能夠是「遇見」,而不是苦苦追尋能夠得著。在失去至愛之後的玫瑰失了魂,不是年輕時候不由自主的為反抗而反抗,只是為追隨了內心呼喚,真誠實在的活著,而是受巨創之後的迷茫,顯露在外的她是不同的,她最美的地方是她的徬徨。五官、容貌、身材、穿著都不需要多加著墨,僅僅在神態上透過模糊的遠鏡頭,強調她的美不只是感官的,而且是精神上主觀的「感受」,因此「美得不能形容」。盛放的生命力是「美」的必須條件,失去了原始生存的動力,逐

漸從繁茂而衰頹,終將隨時間流逝而乾枯的玫瑰,雖然在愛情與親情之間失據,卻仍舊「住在白色的平房裡,一身錦衣,迷醉著每一個見過她的人。」羅震中是「黃玫瑰」的丈夫「羅得慶」爵士的獨子,奉父親的召喚回港,卻在無意中撞見玫瑰:「在金魚池畔修剪杜鵑。」自家明故去之後,玫瑰出現的服飾,不再是七彩調色盤,而是黑。身為方太初母親的玫瑰「一身普通式樣的黑衣服」 ;「羅得慶」爵士的太太的玫瑰,衣著由初夏而秋至冬,「穿黑色毛衣黑色長褲。」 絢爛而反璞歸真的玫瑰,不復是夏日裡嬌豔的玫瑰;從驕縱任性,備受呵護的溫室花朵,歷經生命的風雨,「羅德慶爵士夫人,成了野玫瑰。」 玫瑰長在荒地上、象徵著愛情的終歸荒蕪。或者作者想說:

玫瑰有了自己的生命標的,不再視愛情為唯一生存目的;所以玫瑰一直是黃玫瑰,而不是紅玫瑰;所以說「有選擇的愛便不是愛。」愛情之所以千年不死,在於「純粹」、「無從選擇」,然而真實的人生並非如此;我們也許都曾經短暫窺視過、擁有過「真正的愛情」,然而愛情的完全模樣,始終無人知曉,唯有「死亡」才能給予答案;所以見過愛情的人都死了,其餘的,只是在生活中垂危掙扎、慢慢的凌遲,直到解脫的時刻到來。玫瑰如何再見?「她安分守己地做一朵玫瑰。」 人如其名的玫瑰,既無振興中華的偉大願望,也沒有做國家棟樑的野心,無需背負滄海一粟的使命「棠華」,更沒有機會震動中華。莎士比亞曾說:愛情不過是一種瘋狂;有了愛情的人,是應該像對

待瘋子一樣,把他關在黑屋子裡鞭打一頓的。亦舒對愛情下的定義,與〈莎士比亞〉對愛情的觀點,如出一轍:愛情完全不能控制選擇,愛情像瘟疫,來了就是來了。亦舒也藉著黃振華太太「蘇更生」的口,為那些在愛情瘟疫裡橫死的靈魂感嘆:頭眩、身熱、心跳、寢食不安、患得患失、心神恍惚。甚至於如是說:黑死病會死人,死了也就算了,但失戀又不致死,活生生地受煎熬,且又不會免疫,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下去,沒完沒了,人的本性又賤,居然渴望愛情來臨,真是!任何一個活著的人誰不是如此盼望?在有生之年「曾經」「遇見」愛情,席慕蓉的經典詩作〈無題〉無題如是說:愛 原來就為的是相聚 為的是不再分離 若有一種愛是永不能 相見 永不

能啟口 永不能再想起 就好像永不能燃起的 火種 孤獨地凝望著黑暗的天空玫瑰只好是「黃玫瑰」:象徵黃玫瑰的花語是嫉妒絕望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