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防護機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資安防護機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顏春煌寫的 行動與無線通訊(經典第七版) 和徐偉智的 物聯網資訊安全實務入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資通訊資安防護聯防機制 -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也說明:建立通傳領域資安聯防架構與掌握通傳領域網路維運狀態. 完備並持續精進國家通訊暨網際安全中心(NCCSC)監控、分析、分享之措施,及時掌握包括行動通信、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碁峰 和深智數位所出版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資訊學院資訊學程 李奇育所指導 周宇鋐的 Wi-Fi無線網路中精準定時測量之資安防護機制 (2021),提出資安防護機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無線網路、資訊安全、精準定時測量協定、室內定位、適地性服務。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蘇品長、林義楠所指導 黃琮仁的 強化雲端服務存取權限機制之設計-以國軍資料交換暨雲端架構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橢圓曲線密碼、隨機背包、存取管控、自我認證、資料保密的重點而找出了 資安防護機制的解答。

最後網站企業遭網路攻擊次數狂增1000%!如何靠「雲端」與「零信任 ...則補充:李乾瑋建議,企業必須制定並落實各種網路安全政策,並逐步建立員工的資安意識,以強化企業的防護機制。 零信任機制可抵擋98% 網路攻擊. 對此,李乾瑋認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資安防護機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行動與無線通訊(經典第七版)

為了解決資安防護機制的問題,作者顏春煌 這樣論述:

  國內行動與無線通訊(Mobile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長銷經典書籍!   完全針對行動與無線通訊主題所設計,廣泛且精要地探討相關內容,並結合最新應用與技術資訊。   最新第七版改版重點:   ■擴充行動無線通訊世代有關於5G與6G的介紹,闡述設計上的考量。   ■新增無線通訊的應用實例,包括星鏈(SpaceX)、Uber叫車、物聯網、行動支付、無人超市與智慧城市等。   ■更新有關於無線區域網路(WLAN)協定的介紹,涵蓋Wi-Fi6與IEEE 802.11ax。   ■因應行動支付的趨勢,擴充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介紹。 本書

特色   ■解開電磁波的迷思:無線通訊帶來的方便是大家所喜愛的,但是電磁波的生物效應卻也是眾人的隱憂,所以建立正確的認知是很重要的。   ■通訊的原理:詳細介紹訊號(signal)、調變(modulation)與多重存取(multiple access)技術有詳細的介紹,樹立通訊原理的專業背景。   ■認識無線通訊的術語:行動與無線通訊裡的專業術語多而分岐,像1G、2G、3G、4G、5G與6G代表什麼?合作式通訊與中繼技術有什麼用途?什麼是無線寬頻(WiBB,Wireless Broadband)上網?書中都有清楚的解說。   ■了解無線通訊的環境:生活環境中,經常看得到天線;但是我們

可能很少去注意。本書提供基地台、無線基地台與天線塔台等無線通訊設施的圖片與解說,以及無線通訊改良工程的介紹,引導了解這些生活中的鄰居。   ■行動與無線通訊的應用:您可能常會聽到,但卻不一定了解,本書介紹相關應用與開發技術,如SMS、MMS、MVPN、公眾無線區域網路(Public Wireless LAN) 、WiMAX、LTE、NFC、RFID、行動定位與行動商務等主題。   ■行動與無線通訊的資安問題:闡述KRACK對於WPA2安全協定的威脅。深入說明行動化安全防護的問題,如:BOYD、CYOD與COPE的使用導入模式,以及MDM與MAM等行動載具的安全管理機制。   ■行動與無線

通訊的相關技術、環境以及應用開發:大家一定都聽過APP,或是雲端服務,這些新發展都跟行動與無線通訊技術有關。   ■書前提供課本導讀,可以在正式學習前,就有全盤的概念及學習方向;而書末則附有完整索引及無線通訊辭典,方便快速查詢專有名詞、術語與概念。   ■內文適時補充相關知識、新訊與思考活動,能增加學習廣度;而章末另附常見問答集及自我評量,可供分組互動或進行練習。  

資安防護機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管碧玲於交通委員會質詢NCC主委石世豪,針對NCC於今年8月以1579餘萬元發包「102及103年度網際網路內容防護機構計畫」委託案,由一民間協會得標,現行「WIN網路單e窗口」明年起併入「網路內容防護機構iWIN」。管碧玲指出,所謂的iWIN 全名是Institute of Watch Internet Network,就是監看網路。而自8月份起,此一監看網路機制由原本只針對兒少保護的網路色情,內容擴張、包山包海,甚至包含對新聞言論的檢舉,受理檢舉的協會還能直接發函電信公司要求將受檢舉者列入黑名單,等於成立一個台灣網際網路的警總!管碧玲質疑此一機制已走歪了,要求網路監看應回歸當初行政院資安會報所訂,監督範疇以兒少上網安全議題為主,絕對不可假託名義、管制網路言論。

Wi-Fi無線網路中精準定時測量之資安防護機制

為了解決資安防護機制的問題,作者周宇鋐 這樣論述:

摘 要 iAbstract ii目 錄 iii圖目錄 v表目錄 viii第一章 緒論 11.1 研究動機 11.2 摘要 2第二章 研究背景 32.1 精準定時測量協定 32.2 相關研究 5第三章 精準定時測量協定之漏洞 83.1 實驗環境 83.2 漏洞一:無須認證 93.3 漏洞二:終止情況 11第四章 精準定時測量協定之攻擊 134.1 攻擊模組 134.2 攻擊方法 144.3 攻擊一:失敗或終止服務 154.3.1 攻擊者作為回應者使用FTM訊框 164.3.2 攻擊者作為初始者使用FTM Request訊框 214.3.3 攻擊者作為初始者使用initial FTM Reque

st訊框 254.3.4 結果 274.4 攻擊二:改變距離 284.4.1 攻擊者作為回應者使用FTM 訊框 294.5 攻擊原型 314.6 攻擊評估 334.6.1攻擊一 334.6.2攻擊二 364.6.3 攻擊結果 384.7 討論 41第五章 防護機制 425.1 情境分析 425.2 防護機制之精準定時測量協定 425.2.1 第一階段:RSA密碼系統 475.2.2 第二階段:金鑰雜湊訊息識別碼 495.3 防護機制之原型 535.3.1精準定時測量協定之實作 555.3.2 防護機制之實作 565.4評估 595.4.1 RSA密碼系統之負擔 595.4.2 金鑰雜湊訊息識別

碼之負擔 625.4.3 防護攻擊 635.4.4 精準度 685.4.5 相容性 685.4.6 討論 69第六章 結論 71參考文獻 72

物聯網資訊安全實務入門

為了解決資安防護機制的問題,作者徐偉智 這樣論述:

\IoT 資訊安全最強入門指南!/   物聯網 (IoT) 核心觀念是偵測場域的狀態,然後將數據傳送到後端資料中心進行分析,最後再根據分析結果做決策或進行回饋控制。智能農業、智慧城市、智能工廠、智慧建築、智能交通、智慧照護等應用皆可以看到物聯網的身影。然而,企業在導入物聯網應用時,最大的疑慮莫過於「資訊安全」的議題。   ● 建構 IoT 同時,為了兼具資訊層級上的防護,你需要一本涵蓋兩者的指南!   本書根據作者多年教授「物聯網」與「資訊安全」相關課程的經驗編著而成,從【入門物聯網架構】、【解析資安協定】、【到實際操作 case】,完全包辦。帶領你完全攻略 IoT 資訊安全! 本書

特色   ● 由淺入深、架構清楚、有助入門讀者建立核心觀念、具備建構 IoT 與資安學習路徑的關鍵能力   ● 提出 IoT 系統參考架構,基於此架構可以繪製出特定場域的 IoT 應用系統組成元件   ● 著重解析物與物之網路協定與溝通介面的資安脆弱點   ● 使用改良式資料流程圖分析資安威脅與防護   ● 藉由操作最實用簡易實例銜接對應觀念  

強化雲端服務存取權限機制之設計-以國軍資料交換暨雲端架構為例

為了解決資安防護機制的問題,作者黃琮仁 這樣論述: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雲端空間之使用早已進入普及的時代,綜觀民間企業及政府機關均有使用雲端空間功能提供客戶服務或是提供內部員工快速取得所需資料。國軍為達資訊快速傳遞及系統統一管理,故亦須使用雲端空間,惟現行國軍在使用者管理上,僅使用AD帳號及密碼的認證方式來登入各項系統,若其帳密遭竊將有機敏洩漏疑慮。本研究將基於橢圓曲線密碼系統、隨機背包密碼系統及結合智慧卡,利用橢圓曲線密鑰小的優點與隨機背包密碼系統運算效能快,來強國軍雲端服務系統的資訊安全及處理速度,加上國軍內部所使用的智慧卡建立更安全的身分認證,避免遭不法人士竊取重要資訊,並使國軍使用者在雲端空間或系統間訊息傳遞能達到機密性、完整性及不可否

認性等安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