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時序等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記憶體時序等級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顧賢杰寫的 大型網站運維:從系統管理到SRE 和高觀望(主編)的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amd記憶體超頻詳細攻略(2023年更新) - 宜東花也說明:Trident Z5 Neo 焰鋒戟是芝奇專為AMD AM5 平台打造的極速DDR5 記憶體,擁有RGB 及非RGB 兩種版本,全系列採用嚴選高品質IC 及超高等級用料,透過卓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出版社 和中國電力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 宋國明所指導 林芷伃的 以FPGA開發板實現具有深度學習之物聯網智慧居家系統設計 (2020),提出記憶體時序等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物聯網、FPGA、SoC、RS232、Zigbee、深度學習演算法、MQTT、雲端系統、智慧居家監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巫勇賢所指導 高天鴻的 以氮氧化鋁介面層之P型鐵電電晶體提升可靠度及應用於類神經網路 (2020),提出因為有 鐵電電晶體、氧化鋯鉿、深度學習網路、非揮發性記憶體、脈衝依賴時序可塑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記憶體時序等級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電子 01月號/2019 第394期 - 第 53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記憶體 規格大躍進 Keysight Technologies 雙倍資料速率(DDR)是一種記憶體晶片技術, ... 至於DDR5標準,則可提供超過6GT/s 傳輸速度及Tb等級記憶體容量時;整體傳輸速度和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記憶體時序等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型網站運維:從系統管理到SRE

為了解決記憶體時序等級的問題,作者顧賢杰 這樣論述:

運維發展到現在,與初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0多年的互聯網發展,讓的運維經歷了快速的變革,開始和國外接軌,甚至在部分場景有單獨的演化。   DevOps和SRE作為運維領域的兩個演化方向,在近幾年獲得了很多關注,也有很多公司進行了相關的實踐。與DevOps遍地開花的情況相比,SRE在的發展稍顯低調。《SRE:Google運維解密》一書對外運維領域有很大衝擊。本書作者作為一直工作在一線的運維工程師,理所當然地對SRE相關理念進行了實踐,本書可以說是對SRE領域階段性的實踐總結。   本書主要對傳統運維和SRE進行不同對比,讓大家瞭解運維工程師在實踐SRE理念時,關注的點和具體

的實踐經驗。本書的前半部分更多地注重SRE在實際工作中對融入開發團隊、監控建設、變更管理、容量管理、異常回應、穩定性治理、事故複盤、用戶體驗管理等方面的實踐和落地。   在對SRE的工作有了瞭解後,本書會針對重要業務保障場景進行實戰講解。本書後部分對SRE工作中涉及的一些技術進行了概述,以便有興趣的同學瞭解SRE相關的技術點。

以FPGA開發板實現具有深度學習之物聯網智慧居家系統設計

為了解決記憶體時序等級的問題,作者林芷伃 這樣論述:

摘 要 iAbstract ii誌 謝 iv目 錄 v表目錄 viii圖目錄 ix第一章 緒論 11.1 研究動機 11.2 論文組織 2第二章 網際網路及通訊協定 32.1 智慧物聯網 32.2 區域網路與廣域網路 72.2.1 網路架構 72.2.2 網路設備 112.2.3 廣域網路簡介 152.2.4 傳輸模式分類 152.3 無線感測網路 152.4 MQTT 192.4.1 MQTT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 202.4.2 MQTT Message Type 222.5 HTT

P協定簡介 242.5.1 協定概述 242.5.2 請求方法 242.6 通用非同步接收傳輸器 252.6.1 簡介 252.6.2 鮑率 262.6.3 RS232介面 272.7 類神經網路理論 272.7.1 類神經網路概要 272.7.2 類神經控制系統 282.7.3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 30第三章 系統架構 313.1 整體架構說明 313.2 SoC FPGA系統架構說明 333.3 FPGA系統架構說明 333.4 RS232介面模組架構說明 343.4.1 MAX232晶片概述 343.4.2 鮑率(Baud

Rate)計算 353.5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模組 373.6 HPS系統架構說明 393.7 AXI BUS設計 403.8 資料儲存與顯示 413.8.1 Node-RED 413.8.2 虛擬化 423.8.3 MongoDB 453.8.4 網頁伺服器 46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驗證 484.1 系統實作 484.2 FPGA驗證 524.3 CheckSum驗證 544.4 倒傳類神經網路模組設計與驗證 554.5 室內溫度自動調控模組設計與驗證 574.6 Node-RED系統設計 584.6.1 紅外線人體感測與警示燈

604.6.2 煙霧感測與風扇 614.7 網頁查詢 63第五章 晶片設計與驗證 645.1 前言 645.2 標準元件設計流程 645.3 合成電路 655.3.1 閘階層模擬(Gate-Level Simulation) 675.4 電路佈局與繞線 685.4.1 初步佈局(floorplan) 685.4.2 時序分析 695.4.3 繞線(routing) 695.4.4 繞線完模擬(Post-Layout Simulation) 705.5 製程電路驗證(DRC&LVS) 71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736.1 結論

736.2 未來研究方向 74表目錄表2. 1 Zigbee國際運作頻帶。 18表2. 2 服務質量0 (QoS 0)流程。 21表2. 3 服務質量1 (QoS 1)流程。 21表2. 4 服務質量2 (QoS 2)流程。 22表2. 5 MQTT Message Type功能對照表。 23表3. 1 計數器運算流程。 36表3. 2 記憶體位址。 41表3. 3 裝置的資訊對照表。 46表4. 1 感測器代號對照表。 53表4. 2 感測項目對照表。 54表5. 1 系統晶片的規格表 72 圖目錄圖2. 1 各個協定在網路層級的分佈情形。 4圖2. 2 物聯網架

構圖。 4圖2. 3 智慧家庭網路架構。 5圖2. 4 智慧工廠網路架構。 6圖2. 5 智慧辦公室網路架構。 7圖2. 6 常見乙太網路架構。 8圖2. 7 常見Wi-Fi網路架構。 8圖2. 8 常見ZigBee網路架構。 9圖2. 9 常見樹狀網路架構。 9圖2. 10 網狀無線網路架構。 10圖2. 11 星環網路架構。 10圖2. 12 集線器如同匯流排網路共享資源。 12圖2. 13 交換器每個連結埠各自獨立。 12圖2. 14 常見交換器建構的網路架構。 12圖2. 15 以路由器將多個網路系統連結。 13圖2. 16 ZigBee網路與Wi-Fi網

路整合架構。 13圖2. 17 以IEEE 802.15.4為基礎之Zigbee無線通訊協定。 17圖2. 18 Zigbee網路架構與運作功能示意圖。 17圖2. 19 Zigbee網路拓樸。 18圖2. 20 MQTT示意圖。 19圖2. 21 MQTT發佈(Publish)/訂閱(Subscribe)訊息傳送機制示意圖。 19圖2. 22 QoS服務等級示意圖。 20圖2. 23 HTTP用於網頁請求與回傳。 24圖2. 24 標準非同步串列資料傳送波形圖。 26圖2. 25 RS232傳送端及接收端連接。 27圖2. 26 人工神經元模型。 28圖2. 27 倒傳

遞類神經網路架構。 30圖3. 1 物聯網居家監控系統架構。 31圖3. 2 系統運作流程。 32圖3. 3 DE10-Standard開發板。 33圖3. 4 自動調控溫度模組。 34圖3. 5 MAX232晶片俯視圖。 35圖3. 6 封包格式。 36圖3. 7 封包格式切割示意圖。 36圖3. 8 倒傳遞類神經流程圖。 38圖3. 9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之一週參數模擬結果。 39圖3. 10 HPS(Hard Processor System)系統架構圖。 39圖3. 11 HPS硬核處理器系統。 40圖3. 12 HPS對FPGA溝通橋梁。 40圖3. 13 N

ode-RED介面示意圖。 42圖3. 14 虛擬化定義。 43圖3. 15 KVM、QEMU、libvirt 整體關聯性架構。 43圖3. 16 伺服器虛擬化架構。 44圖3. 17 JSON格式。 45圖3. 18 資料庫儲存的數據。 46圖3. 19 Web Server架構。 47圖4.1系統實作環境。 48圖4. 2 Zigbee to RS232 dongle。 49圖4. 3 PM2.5、溫濕度感測器。 49圖4. 4 二氧化碳、溫濕度感測器。 49圖4. 5 PIR人體紅外線感測器。 50圖4. 6 瓦斯感測器。 50圖4. 7 煙霧感測器。 51圖

4. 8 警報器。 51圖4. 9 WISE-4012。 51圖4. 10 FPGA封包接收顯示。 52圖4. 11 HPS監控視窗接收rawdata資訊。 52圖4. 12 HPS監控視窗擷取感測器重要資訊。 53圖4. 13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Matlab模擬圖。 56圖4. 14 FPGA倒傳遞類神經網路模擬圖。 57圖4. 15 Matlab與FPGA之類神經網路模擬結果比較。 57圖4. 16 自動控溫模組模擬訊號圖。 57圖4. 17 感測器資料存入資料庫流程設計。 58圖4. 18 訊息面板顯示的資料接收情形。 59圖4. 19 MongoDB監控軟體顯示的資

料及儲存時間。 60圖4. 20 圖表顯示當日感測數據。 60圖4. 21 Node-RED 紅外線感測觸發警示燈應用流程圖。 61圖4. 22 警示燈觸發提示視窗。 61圖4. 23 Gmail顯示電子郵件警告訊息。 61圖4. 24 Node-RED 煙霧感測觸發風扇應用流程圖。 62圖4. 25 風扇觸發提示視窗。 62圖4. 26 通訊軟體顯示警告訊息。 62圖4. 27 網頁首頁。 63圖4. 28 單項感測器狀態頁面。 63圖5. 1 標準單元數位IC設計流程 65圖5. 2 合成軟體功能 66圖5. 3 控制晶片內部的電路圖 66圖5. 4 電路合成示意

圖:(a)最佳化前電路、(b)最佳化後電路 66圖5. 5 邏輯閘階層(Gate-Level)模擬架構示意圖 67圖5. 6 Gate-Level三相控制電壓的模擬結果 67圖5. 7 佈局繞線流程圖 68圖5. 8 自動化佈局後的核心電路 69圖5. 9 打線腳位佈局圖 70圖5. 10 繞線後三相電壓控制訊號模擬結果 71圖5. 11 電路佈局驗證結果 72圖5. 12 設計規格檢查確認結果 72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二版)

為了解決記憶體時序等級的問題,作者高觀望(主編) 這樣論述: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 數位電子技術基礎(第二版)》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是依據教育部“電子資訊科學與電氣資訊類平臺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關於加強實踐教學的要求編寫的。   主要內容包括概述、邏輯代數基礎、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半導體記憶體 、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脈衝信號的產生與整形和數模與模數轉換器。   本書弱化了晶片內部電路的講解,加強了晶片和數位電路在實際中應用的內容;增加了一定量的Multisim模擬實例,引入了Verilog HDL硬體描述語言;在一些章 節的後加入了與數位電子技術相關的人文知識,使讀者從多角度理解和掌握數位電子技術

。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 數位電子技術基礎(第二版)》高觀望,45歲,現為河北科技大學教師,副教授,1996年參加工作,從事數位電子技術和類比電子技術教學和科研工作20餘年。 前言 第1章|專案與電子商務專案 1 學習目標 1 知識要點 1 1.1 項目 3 1.1.1 專案的定義及特徵 3 1.1.2 項目的干係人 4 1.1.3 專案的生命週期 6 1.2 專案管理 7 1.2.1 項目管理發展概述 7 1.2.2 專案管理的定義 12 1.2.3 專案管理的內容 13 1.2.4 專案管理的特徵 15 1.3 電子商務專案 16

1.3.1 電子商務專案的定義與特徵 16 1.3.2 電子商務專案的範圍 17 1.3.3 電子商務專案的生命週期 18 1.3.4 電子商務專案成功的制約因素 23 本章小結 25 案例分析 26 習題 29 第2章|電子商務專案需求分析與可行性研究 30 學習目標 30 知識要點 30 2.1 電子商務專案的需求分析 32 2.1.1 需求的產生 32 2.1.2 需求識別 32 2.1.3 需求分析的內容 33 2.1.4 需求分析的步驟與方法 37 2.2 電子商務專案的可行性研究 45 2.2.1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45 2.2.2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45 2.2.3 可行性研

究的依據 45 2.2.4 可行性研究的類型 46 2.2.5 可行性研究的內容 47 2.2.6 可行性研究和評價的方法 52 2.2.7 專案的篩選 58 2.3 電子商務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撰寫 59 2.3.1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格式 59 2.3.2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注意事項 61 本章小結 62 案例分析 62 習題 65 第3章|電子商務專案範圍管理 67 學習目標 67 知識要點 67 3.1 電子商務範圍管理概述 68 3.1.1 專案範圍的定義及其與需求的關係 68 3.1.2 專案範圍管理中的常見問題 69 3.1.3 確定項目範圍的作用 70 3.1.4 專案範圍管

理的主要過程 71 3.2 電子商務專案範圍規劃 71 3.2.1 專案範圍規劃與範圍說明書 71 3.2.2 專案目標定位 74 3.2.3 專案商務規劃 75 3.3 創建工作分解結構 80 3.3.1 工作分解結構及作用 80 3.3.2 工作分解結構層次劃分及步驟 85 3.3.3 工作分解結構編碼設計 87 3.4 電子商務專案範圍控制 87 3.4.1 電子商務專案範圍變更的影響因素 87 3.4.2 電子商務專案範圍變更控制的方法 91 本章小結 91 案例分析 92 習題 94 第4章|電子商務專案進度管理 96 學習目標 96 知識要點 96 4.1 電子商務專案進度管理概

述 97 4.1.1 進度管理的定義 97 4.1.2 進度管理的過程 98 4.2 電子商務專案活動定義和活動排序 98 4.2.1 活動定義 98 4.2.2 活動排序 99 4.3 電子商務專案活動資源估算和歷時估算 105 4.3.1 工作量和工期的估算 105 4.3.2 計畫評審技術 106 4.4 電子商務專案進度計畫編制 109 4.4.1 編制進度計畫的步驟 109 4.4.2 關鍵路徑法 111 4.5 電子商務專案進度計畫的優化 118 4.5.1 進度優化 118 4.5.2 進度—資源優化 118 4.5.3 進度—成本優化 119 4.6 電子商務專案進度控制 11

9 4.6.1 進度控制原理 119 4.6.2 進度控制的實施內容、階段性及方法 119 4.6.3 幾種常見的專案進展報告 122 本章小結 125 案例分析 126 習題 127 第5章|電子商務專案成本管理 129 學習目標 129 知識要點 129 5.1 電子商務專案資源計畫 131 5.1.1 電子商務專案資源計畫的概念 131 5.1.2 電子商務專案資源計畫編制的方法 131 5.1.3 電子商務專案資源計畫的結果 132 5.2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估算 132 5.2.1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的構成及影響因素 132 5.2.2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估算的概念 134 5.2.3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估算的依據 134 5.2.4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估算的方法 134 5.3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預算 137 5.3.1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預算的概念及依據 137 5.3.2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的組成 138 5.3.3 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的區別 139 5.4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控制 140 5.4.1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控制的概念 140 5.4.2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控制的方法 142 5.4.3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控制的結果 145 5.4.4 糾正成本偏差的活動 146 本章小結 148 案例分析 149 習題 150 第6章|電子商務專案品質管制 152 學習目標 152 知識

要點 152 6.1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管制概述 154 6.1.1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管制的基本概念 154 6.1.2 品質管制的主流觀點與組織 155 6.1.3 專案品質管制過程 160 6.2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計畫 160 6.2.1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計畫的內容和主要工作 160 6.2.2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計畫的工具和方法 161 6.2.3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計畫的結果 164 6.3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保證 165 6.3.1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保證的依據和內容 166 6.3.2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保證工作的方法和技術 166 6.4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控制 167 6.4.1 電子商務專

案品質控制模型 167 6.4.2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控制工作的方法和技術 170 6.4.3 電子商務專案品質控制的輸出 173 本章小結 175 案例分析 176 習題 177 第7章|電子商務專案人力資源管理 179 學習目標 179 知識要點 179 7.1 電子商務專案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180 7.1.1 電子商務專案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異同 180 7.2 電子商務專案人力資源計畫 181 7.2.1 電子商務的干係人分析 181 7.2.2 專案經理與專案成員的素質和職責 184 7.2.3 電子商務專案的組織結構 188 7.3 電子商務專案團隊建設 191 7.3

.1 項目團隊發展和成長的階段 191 7.3.2 高效專案團隊的特徵 194 7.3.3 高效專案團隊的建設方式 195 7.3.4 多元化團隊的協調問題 197 7.4 電子商務專案團隊的激勵機制 198 7.4.1 專案人力資源激勵的關鍵理論 198 7.4.2 激勵的管道和方法 200 7.5 電子商務專案團隊的績效考核管理 201 7.5.1 電子商務專案成員的考核 201 7.5.2 電子商務專案團隊的考核 202 本章小結 203 案例分析 204 習題 206 第8章|電子商務專案溝通管理 208 學習目標 208 知識要點 208 8.1 電子商務專案溝通管理概述 209

8.1.1 專案溝通的定義和模式 209 8.1.2 專案客戶關係管理 210 8.1.3 《PMBOK®指南》(第6版)定義的專案溝通管理 211 8.2 電子商務專案溝通過程與計畫 211 8.2.1 專案溝通過程 211 8.2.2 專案溝通計畫的編制過程及方法 212 8.2.3 專案溝通的內容與作用 213 8.3 資訊分發和績效報告 215 8.3.1 資訊分發的內容與管道 215 8.3.2 資訊分發的方法與效率 219 8.3.3 績效報告 221 8.4 有效的溝通與管理 223 8.4.1 專案溝通的原則 223 8.4.2 項目溝通的技巧與工具的選擇 224 8.4.3

專案溝通的障礙 225 8.4.4 會議溝通與衝突管理 228 本章小結 232 案例分析 233 習題 233 第9章|電子商務專案風險管理 235 學習目標 235 知識要點 235 9.1 電子商務專案風險管理 236 9.1.1 項目風險的定義與基本原理 236 9.1.2 《PMBOK®指南》(第6版)定義的專案風險管理 237 9.1.3 電子商務專案風險的來源 238 9.2 電子商務專案風險管理計畫 241 9.2.1 電子商務專案風險管理計畫的制訂 241 9.2.2 電子商務專案風險分解結構 242 9.3 電子商務專案風險識別與評估 243 9.3.1 風險識別的方法

243 9.3.2 風險概率與影響的定性等級 247 9.3.3 風險評估方法 248 9.4 電子商務專案風險應對與監控 253 9.4.1 電子商務專案風險應對概述 253 9.4.2 風險應對計畫的編制 254 9.4.3 電子商務專案風險監控 260 本章小結 261 案例分析 262 習題 266 第10章|電子商務專案收尾管理 268 學習目標 268 知識要點 268 10.1 電子商務專案收尾管理概述 269 10.1.1 專案收尾管理的意義 269 10.1.2 專案收尾管理的內容 269 10.2 電子商務專案文檔與驗收 270 10.2.1 專案文檔驗收的內容 270

10.2.2 專案文檔驗收的程式與結果 271 10.3 電子商務專案成本決算與審計 271 10.3.1 成本決算 271 10.3.2 成本審計 272 10.4 電子商務專案合同收尾活動 272 10.4.1 召開專案收尾會議 272 10.4.2 專案驗收 273 10.5 電子商務專案移交 274 10.5.1 移交的程式及結果 274 10.5.2 移交後的回訪與保修 276 10.6 電子商務專案後評價 277 10.6.1 專案後評價內容 278 10.6.2 專案後評價的方法與結果 280 本章小結 281 案例分析 282 習題 283 第11章|電子商務專案整合管理 2

84 學習目標 284 知識要點 284 11.1 電子商務專案整合管理概述 285 11.1.1 專案整合管理的定義 285 11.1.2 電子商務專案整合管理的應用 285 11.2 電子商務專案整合管理的內容 287 11.2.1 制定專案章程 287 11.2.2 制訂項目管理計畫 289 11.2.3 指導和管理專案執行 290 11.2.4 監控專案工作 292 11.2.5 整體變更控制 293 11.3 電子商務專案整體變更控制 293 11.3.1 實施整體變更控制:輸入 294 11.3.2 實施整體變更控制:工具、技術與方法 295 11.3.3 實施整體變更控制:輸出

296 本章小結 297 案例分析 298 習題 298 參考文獻 300

以氮氧化鋁介面層之P型鐵電電晶體提升可靠度及應用於類神經網路

為了解決記憶體時序等級的問題,作者高天鴻 這樣論述:

2008年時,IBM提出儲存級記憶體的概念,從那時起開始有一些新型態記憶體問世,這些記憶體同時兼具了操作速度快及非揮發的特性,有效縮減了以往揮發性記憶體及傳統非揮發性記憶體之間的差距。在這之中,鐵電電晶體展現出讀取非破壞性、高開關比以及相容於CMOS製程等優勢,在儲存級記憶體中佔有一席之地。現今的鐵電電晶體討論主要都是以n型為主,由於p型在先天上具有較小的記憶視窗,因此鮮少被人討論,不過在特定的應用層面中p型鐵電電晶體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需要對p型鐵電電晶體做更深入的研究,以降低n型及p型之間的差異。本研究在鐵電層及矽基板之間沉積一層氮氧化鋁介面層,提升p型鐵電電晶體的記憶視窗到將近2V的等

級,同時也在量測時使用脈波量測法改善不理想的讀取破壞問題。p型鐵電電晶體因為電荷捕捉效應能被抑制,因此相較於n型具有較好的耐用度及較輕微的印記效應。除了基礎的特性討論之外,本研究也討論了突觸元件的應用。鐵電電晶體相較於其他種類的突觸元件,具有較多的狀態數、較高的Gmax/Gmin比例,以及較好的線性度表現。本研究討論了n型及p型鐵電電晶體的長程可塑性,而p型鐵電電晶體更是在手寫辨識上展現出將近90%的辨識率。在本研究的最後也對n型及p型鐵電電晶體測試了建構在脈衝神經網路上的脈衝依賴時序可塑性,而這也代表鐵電電晶體在下一個世代的神經型態運算中非常具有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