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電話功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衛星電話功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肇嚴 寫的 通訊系統原理(第三版) 和陳威兵的 移動通信原理(第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没有信号不要紧,卫星电话来帮你-科普中国 - 新华网也說明:它是基于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信息传输的通话器,即卫星中继通话器。通讯卫星是卫星电话工作的媒介,负责接收和转发无线电信号,并且对信号进行放大,一般采用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清華大學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張宏慶所指導 黃正熙的 行動國際漫遊之路由最佳化 (2016),提出衛星電話功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際漫遊、OTT、Tromboning、Triangular、網路元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鄭瑞光所指導 黃威儒的 基於OpenBTS之受困者偵測與定位 (2013),提出因為有 定位演算法、開放式基地台、受困者手機應用程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衛星電話功率的解答。

最後網站海事卫星座机-XT1100 - 中新信通則補充:一种家庭或办公室内使用的卫星电话,允许在室内环境中更方便地使用卫星电话 ... 功率. 待机功耗. <12W. 收发器. 发射频率范围. 1626.5MHz~1660.5MHz.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衛星電話功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通訊系統原理(第三版)

為了解決衛星電話功率的問題,作者李肇嚴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可分三個部分:第一部份包含信號分析、調波原理、數位傳輸與多工通信;第二部份包含發射機、接收機、電波、天線、微波;第三部份為光纖通訊、衛星通訊及勘誤編碼術,內容力求配合我國教育體系與尖端科技之社會需求,是一本適合大學、科大電子、電機系,作為「通訊系統」課程的導論性書籍。 本書特色   1. 以通俗的說明,達到深入淺出的效果。   2. 以頻域與時域交互闡釋,貫穿類比與數位通信的理論。   3. 引進新知,跟上時代脈絡。   4. 適合大學、科大電子、電機、資工、通訊系「通訊系統」課程使用。

行動國際漫遊之路由最佳化

為了解決衛星電話功率的問題,作者黃正熙 這樣論述:

行動通訊網路之國際漫遊(以下簡稱:漫遊)的信令傳遞方式,從早期的通信衛星發展至目前的海底纜線,都屬於高維護成本的電信基礎設施,導致漫遊通話費用成本居高不下。隨著行動通訊網路技術發展,無形中促使OTT(Over The Top)的應用逐漸廣泛,甚至取代原本漫遊通話模式。即便如此,漫遊通話節費產品依然盛行,其主要原因是OTT服務無法提供優於目前行動通訊網路所擁有的特性:高通話品質、高移動性以及通話雙方不受應用軟體或終端裝置型號之限制(如Line無法與微信互通)。由於漫遊的話務必須透過本地端服務網路或國際合作營運商的協議路由,才能順利將信令送達受話方,如此的程序卻造成Tromboning和Tria

ngular等路由問題,對營運商而言,無形中衍生國際營運商合作的路由接續費用等相關成本。為改善上述問題,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在不增加電信核心網路元件的基礎架構上使用漫遊閘道,分流處理目前行動通訊網路之漫遊的信令傳遞。採用動態更新漫遊用戶資料機制,降低各電信核心網路元件的運算資源,使漫遊的話務能採用更直接的路徑方式進行路由。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根據數學理論推導驗證可以發現,漫遊路由成本,不論是路由所需經過的國家數、網路元件數以及營運商連結數等,都能有效降低。模擬實驗結果也顯示,本研究方法能有效降低漫遊呼叫接通的時間,並能提升行動通訊網路前端網路元件的運算效能。在避免Tromboning和Triang

ular等路由問題的同時,降低營運商的話務路由成本,進而降低漫遊通話費用,提升用戶對漫遊通話使用率,達成雙贏局面。

移動通信原理(第2版)

為了解決衛星電話功率的問題,作者陳威兵 這樣論述:

在介紹移動通信基本技術與原理的基礎上,對1G至5G的各類移動通信系統的網路結構、關鍵技術和應用方式進行了全面闡述;給出了移動通信網路的規劃、設計與優化方法;也對移動通信和電腦網路通信的融合方式進行了全面探討。《移動通信原理(第2版)》在編寫過程中,注重實用性,力爭做到內容全面、語言通俗易懂,同時注意吸納移動通信領域新研究成果,儘量涉及新出現的技術、協定和規範。全書的主要特色可以概括為“內容新、知識全、重實用、跨專業”。    《移動通信原理(第2版)》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電子資訊工程和電腦應用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陳威兵,畢業於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先後在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湖南大學、長沙學院任教。現為湖南省電子學會通信電路與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移動通信、多媒體通信和視頻處理的科研與教學工作,承擔和參加國家863計畫、省部級、市廳級、校級及橫向科研專案20多項,其中擔任專案主持人的有6項。主編教材1本(《移動通信系統》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主譯教材兩本(《無線蜂窩通信》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數位通信基礎》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年),在各類電子資訊領域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EI收錄10篇。獲實用新型發明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1項。 第1章 移動通信

概論 1.1 移動通信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 1.1.1 移動通信的歷史、現狀 1.1.2 移動通信在中國的發展概況 1.1.3 移動通信的發展趨勢 1.2 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1.2.1 蜂窩社區的概念 1.2.2 頻率複用的幾何模型 1.2.3 蜂窩系統的組成 1.2.4 蜂窩系統中的通道 1.2.5 通道分配策略 1.2.6 越區切換與位置管理 1.3 專用移動通信系統 1.3.1 無繩電話系統 1.3.2 集群移動通信系統 1.3.3 移動衛星通信系統 1.3.4 分組無線網 1.4 移動通信的基本技術 1.4.1 多址連接 1.4.2 組網技術 1.4.3 移動通信中電波傳播特性研究與

通道建模技術 1.4.4 抗幹擾措施 1.4.5 調製與解調 1.4.6 語音編碼技術 1.5 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 1.5.1 國際標準組織 1.5.2 不同地區中的標準化組織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移動通信基本技術及原理 2.1 電波傳播特性與通道建模技術 2.1.1 無線電波傳播特性 2.1.2 移動通道特徵 2.1.3 移動通道建模技術 2.2 多址技術 2.2.1 多址方式 2.2.2 擴頻通信 2.3 調製技術 2.3.1 基本數位調製技術 2.3.2 π/4DQPSK調製 2.3.3 GMSK調製 2.3.4 多進制調製 2.3.5 OFDM調製 2.4 抗衰落、抗幹擾技術 2

.4.1 分集技術 2.4.2 均衡技術 2.4.3 通道編碼技術 2.5 信源編碼與資料壓縮 2.5.1 語音壓縮編碼 2.5.2 移動通信中的語音編碼 2.5.3 圖像壓縮編碼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數位移動通信系統(2G) 3.1 GSM系統概述 3.1.1 GSM系統的結構 3.1.2 GSM的區域和識別號碼 3.2 GSM的空中介面 3.2.1 技術參數 3.2.2 空中介面的物理結構 3.3 GSM系統控制與管理 3.3.1 位置的登記和更新 3.3.2 越區切換 3.3.3 鑒權與加密 3.4 IS-95 CDMA系統概述 3.5 IS-95 CDMA的空中介面 3.5.1

IS-95 CDMA的正向通道 3.5.2 IS-95 CDMA的反向通道 3.6 IS-95 CDMA的控制功能 3.6.1 軟切換 3.6.2 軟容量 3.6.3 功率控制 3.6.4 安全機制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B2G移動通信系統 4.1 GPRS系統 4.1.1 GPRS總體 4.1.2 GPRS協定模型 4.1. 3GPRS空中介面 4.1. 4GPRS的移動性管理和會話管理 4.2 EDGE系統 4.2.1 概述 4.2.2 EDGE系統的關鍵技術 4.3 CDMA 2000 1x系統 4.3.1 CDMA 2000 1x系統的技術特點 4.3.2 CDMA 2000 1x

系統的空中介面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 5.1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標準介紹 5.1.1 3G的歷史及特徵 5.1.2 3G的主流標準及無線技術對比分析 5.1.3 3G頻譜的劃分 5.1.4 3G業務特點與分類 5.2 WCDMA系統 5.2.1 概述 5.2.2 WCDMA的空中介面 5.2.3 WCDMA核心網的演進 5.2.4 WCDMA的移動性管理 5.2.5 HSPA技術 5.3 CDMA 2000系統 5.3.1 概述 5.3.2 CDMA 2000 1xEV-DO系統 5.3.3 CDMA 2000 1xEV-DV系統 5.3.4 CDMA 2000

核心網的演進 5.4 TD-SCDMA系統 5.4.1 概述 5.4.2 TD-SCDMA的空中介面 5.4.3 TD-SCDMA的關鍵技術 5.5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安全機制 5.5.1 3G面臨的安全威脅和攻擊方法 5.5.2 3G系統的安全架構 5.5.3 3G網路接入安全機制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 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4G) 6.1 4G系統總體 6.1.1 4G的起源與標準化進展 6.1.2 4G特徵與頻譜 6.1.3 4G網路架構 6.2 LTE/LTE-Advanced關鍵技術 6.2.1 LTE關鍵技術 6.2.2 LTE-Advanced關鍵技術 6.3 LTE/LTE-

Advanced空中介面 6.3.1 LTE/LTE-Advanced網路功能劃分 6.3.2 LTE/LTE-Advanced空中介面協定架構 6.3.3 LTE/LTE-Advanced通道映射 6.3.4 LTE/LTE-Advanced實體層 6.3.5 LTE/LTE-Advanced高層協定 6.4 LTE/LTE-Advanced移動性管理與安全機制 6.4.1 LTE/LTE-Advanced移動性管理 6.4.2 LTE/LTE-Advanced的安全機制 6.5 LTE/LTE-Advanced語音解決方案 6.5.1 CSFB語音方案 6.5.2 SVLTE語音方案 6.

5.3 VoLTE語音方案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 7.1 5G系統總體 7.1.1 5G的起源與發展歷程 7.1.2 5G特徵與頻譜 7.2 5G網路架構及關鍵網路技術 7.2.1 5G網路架構 7.2.2 5G關鍵網路技術 7.3 5G空口架構及關鍵無線技術 7.3.1 5G空口技術路線 7.3.2 5G空口技術框架 7.3.3 5G新空口實體層特徵 7.3.4 5G關鍵無線技術 7.4 5G移動性管理與安全機制 7.4.1 5G移動性管理 7.4.2 5G安全機制 7.5 5G智慧終端機 7.5.1 智慧終端機分類 7.5.2 智慧終端機通信能力 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 移動通信與電腦網路通信的融合 8.1 電腦網路通信介紹 8.1.1 概述 8.1.2 Internet的形成與發展 8.1.3 TCP/IP參考模型 8.2 移動通信與電腦網路通信融合方式 8.2.1 概述 8.2.2 技術融合 8.2.3 業務融合 8.2.4 網路融合 8.3 WAP技術 8.3.1 WAP的網路結構 8.3.2 WAP協議棧 8.3.3 WAP的應用 8.4 IMS技術 8.4.1 概述 8.4.2 IMS的網路架構 8.4.3 IMS的關鍵技術 8.4.4 IMS的業務應用 8.5 移動應用技術 8.5.1 應用開發模式 8.5.2 應用開發工具 8.5

.3 應用開發關鍵技術 本章小結 習題 第9章 移動通信網路的規劃、設計與優化 9.1 移動通信網路規劃與設計的基礎知識 9.1.1 概述 9.1.2 網路規劃設計的原則 9.1.3 網路規劃設計的流程 9.1.4 網路規劃設計的主要環節 9.2  業務預測及業務模型 9.2.1 概述 9.2.2 業務預測 9.3  無線傳播模型及校正 9.3.1 無線傳播模型 9.3.2 傳播模型校正 9.4  移動通信網路規劃設計模擬 9.4.1 通信模擬概述 9.4.2 網路規劃設計軟體及其模擬 9.5  3G網路規劃設計 9.5.1 3G與2G網路規劃設計比較 9.5.2 3G網路規劃基本思路 9.

5.3 多層次重疊式立體網路規劃 9.6  TD-LTE無線網路規劃 9.6.1 資料業務熱點區域分析 9.6.2 無線網設計指標 9.6.3 基站建設方案 9.7  5G網路部署與規劃設計 9.7.1 5G網路規劃設計原則與策略 9.7.2 5G網路部署模式選擇與演進策略 9.7.3 5G無線網路規劃 9.8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 9.8.1 概述 9.8.2 網路優化的內容及流程 9.8.3 LTE-RF優化 本章小結 習題 附錄 縮略語英漢對照表 參考文獻

基於OpenBTS之受困者偵測與定位

為了解決衛星電話功率的問題,作者黃威儒 這樣論述:

近幾年來由於天然災害(如地震、颱風或海嘯等)頻繁的發生,緊急通訊系統及定位演算法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往往在災害發生後因為無法把握黃金72小時的救援時刻而造成人員傷亡的慘重。其最主要的原因為災區的通訊基礎建設遭到破壞,同時在交通癱瘓情況下使得大型救災通訊設備無法帶入災區恢復通訊,救難人員僅能依賴對講機互相通訊和利用只能偵測小區域的生命探測器毫無頭緒的尋找受困者,因此缺乏一套合適的通訊系統可以即時與受困者直接進行通訊並透過精確的定位演算法快速偵測受困者的位置。本論文將提出一套輕便型的開放式基地台,搭配所設計的受困者手機應用程式,讓救難人員攜帶進入災區快速恢復災區部分通訊。此外,本文亦提出一套全

新的行動救災定位演算法,藉由動態調整基地台傳送功率大小及允許基地台位移的情況下,使受困者手機註冊的新定位演算法來偵測受困者,結果顯示使用提出的通訊系統及定位演算法能有效提高救援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