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發皿 氣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逢甲大學 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 陳憲宗、吳俊鋐所指導 鄭雲天的 以蒸發互補公式最佳參數推算實際蒸發量 (2019),提出蒸發皿 氣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蒸發互補關係、皿蒸發量、實際蒸發量估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 李明旭所指導 曾怡潔的 蒸發散與入滲對土壤含水量與地下水位變動之 影響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地下水、蒸發散量、入滲量、土壤含水量的重點而找出了 蒸發皿 氣象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蒸發皿 氣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蒸發互補公式最佳參數推算實際蒸發量

為了解決蒸發皿 氣象的問題,作者鄭雲天 這樣論述:

觀察一地區蒸發互補關係,需要三種變量,皿蒸發量,潛勢蒸發量及實際蒸發量,本文先將三種溫度、輻射估計潛勢蒸發量公式與Penman-Monteith法比較,並選出最符合台灣蒸發互補之假設的計算公式,計算出潛勢蒸發量後搭配皿蒸發量,以蒸發互補公式改良式估計實際蒸發量,之後將該公式套入參數,率定參數來找出最符合當地環境的參數值,最後估算出符合各地區特性之實際蒸發量。研究結果顯示在十個研究測站中,高雄測站平均年實際蒸發量最高,為 1029.5 mm ;日月潭測站平均年實際蒸發量最低,為 576.9 mm,台灣平均實際蒸發量為 823.2 mm。

蒸發散與入滲對土壤含水量與地下水位變動之 影響研究

為了解決蒸發皿 氣象的問題,作者曾怡潔 這樣論述:

  蒸發散與降雨入滲是地表與大氣間水氣交換的主要通量,了解蒸發散與入滲現象是如何改變土壤水分變化,並且進一步影響到地下水位改變,這是本研究主要目的。透過建置在中央大學氣象坪之持續水文與微氣象觀測,推估潛勢能蒸發散量、實際蒸發散量以及入滲量。針對降雨濕潤過程,利用土壤張力計與含水量計的觀測數據,推估入滲量與土壤保水曲線參數,透過分析含水量與地下水位的變化,解析含水量上升與地下水位上升之間的關係。而針對乾燥過程則是以土壤水分損失推估實際蒸發散量,並比較在乾燥過程中含水量與地下水位的變化。    分析資料為從2016/12/9至2018/9/31期間挑選乾燥與濕潤事件,結果顯示研究區域內的地下水呈

現穩定的梯度,長期來看,側向的地下水流入與流出量相差並大。乾燥事件中平均側向入流量為0.102mm/hr,而平均流出量為0.117mm/hr;濕潤事件中的平均側向入流量為0.1mm/hr,而平均流出量為0.09mm/hr;所有長期平均(包含降雨剛停止後,或是斷斷續續的降雨事件等,無法判斷是否為乾燥或濕潤過程的情況)的側向入流量為0.041mm/hr,而平均流出量為0.042mm/hr,因此推論側向地下水流動對整體的地下水位的增減並沒有顯著影響。  降雨事件時,地下水位的上升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首先未飽和層在地表下400cm處之含水量尚未上升,也就是垂直入滲尚未抵達含水層,但有地下水位上升紀錄

;第二個階段才是持續入滲抵達含水層。而且濕潤事件中,在孔隙水壓上升階段時,地下水側向流動並未有明顯改變,因此推論降雨初期地下水位的上升是因為近地表土壤含水量增加所形成地表靜水壓力上升的向下傳遞。整合2016/12/9至2018/9/31的事件中,可以發現地下水位上升的時間要比-400cm含水量上升時間平均早約9.5小時,而在雨水入滲至地下水位後,側向的入流、出流量才會開始有明顯的改變。挑選許多降雨事件的統整與歸納後,對中大氣象坪地區而言,累積降雨量要達到約40mm時,水分才有入滲至地下水位的現象(即-400cm含水量有上升的現象)。乾燥過程中也發現類似現象,由於地下水位在未降雨時側向的流入與流

出差異不大,但是-400cm處含水量尚未顯著降低時,地下水位就下降,因此推論蒸發散使近地表孔隙水壓下降,近地表土壤含水量的下降也會因靜水壓力下降出現地下水位下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