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汪浩寫的 意外的國父: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與現代臺灣(新版) 和名師作者群的 一般行政人員(會計組)農田水利會招考套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從靠攏中國到擁抱民主臺灣美國「一中政策」為何大轉變?也說明:美中關係蜜月期《臺灣關係法》通過後臺灣處境依舊艱難 ... 這項決議案,源自1980年代雷根總統對臺灣提出的六項保證,主張美國不施壓、不協調兩岸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八旗文化 和千華數位文化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蘇紫雲所指導 陳君霖的 由2020年美國政府對台軍售項目探討美中台關係變化 (2021),提出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軍售、美中台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張水泉的 美國對台戰略模糊與清晰:以川普政府時期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川普、印太戰略、戰略模糊、戰略清晰的重點而找出了 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的解答。

最後網站有片/拜登創新名詞「台灣協議」 原為三公報一法加六保證則補充:這在美中台外交場合,算是一個新名詞,白宮的詮釋是,所謂的「台灣協議」,內容包含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的承諾。另外對於共機加大力度擾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意外的國父: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與現代臺灣(新版)

為了解決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的問題,作者汪浩 這樣論述:

臺灣到底是「意外的國度」,還是「必然的國度」? 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可否稱得上是「意外的國父」? 臺灣的誕生,是中共、國民黨、美國、臺灣人等四方角力下的不完美妥協? 還是臺灣人民奮鬥的結果及歷史的必然?   「有『意外的國度』就會有『意外的國父』,一九七二年後,在現代臺灣的形塑過程中,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都不自覺地扮演了某種國父角色。」——汪浩   「現代臺灣」沒有一個明確的誕生日,甚至沒有一個名符其實的國名,它是在亞太國際關係格局大調整的背景下,經由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幾代領導人,以及臺灣人民、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四方的角力和妥協而形塑的。在此過程中,我們一般認為兩蔣政府對內

「打壓臺獨」,對外則堅持「反攻大陸」,但實情是否真是如此?   對此,《意外的國父》一書通過爬梳《蔣介石日記》、國家檔案等相關文件,細膩分析從蔣介石、蔣經國到李登輝等主政者,他們於面對國際政治困境之際所訂立的國家戰略,在有意或無意之間,都造就了「臺灣的誕生」!   【從對抗到自保】――蔣介石   一九五○、六○年代,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相激烈對抗,甚至在毛澤東的主導下,發生兩次臺海危機。然至一九七一年,面對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權」此案,蔣介石試圖改變國家戰略,逐漸接受「兩個中國」,同時也把國防戰略從「反攻大陸」調整為「保衛臺灣」。但蔣介石終遭美國尼克森政府背叛,中華民國被迫

退出聯合國。面對美國與中共改善關係的致命威脅,為了確保臺澎金馬不落入中共之手,蔣介石與逐漸主政的蔣經國,開始考量「一中一臺」的可能性,並確立「獨立自保」的新戰略,至此,兩蔣對中華民國的國家定位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從自保到獨立】――蔣經國   一九七八年,美國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與中華民國斷交。此時,蔣經國已放棄爭論「誰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轉而強調「中華民國是一主權獨立國家」,甚至在推動制定《臺灣關係法》的過程中,要求美國以「臺灣政府」稱呼「中華民國」。在堅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同時,蔣經國也提倡「中華民國認同」與「臺灣認同」互相接納,亦即「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臺灣就是中華民國」

。   【從獨立到對等】――李登輝   一九九○年代,繼蔣經國之後主政的李登輝,繼續推動蔣經國以「對等地位」為原則的兩岸交流。一九九九年,李登輝在提出「兩國論」時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從未統治過中華民國所轄的臺澎金馬,且「中華民國從一九一二年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又在一九九一年的修憲後,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以並沒有再宣布臺灣獨立的必要」,此論述不僅明確中臺的對等關係,同時也與蔣經國的「中華民國就是臺灣」此主張一脈相承。   *   時至今日,習近平如果想維持兩岸和平,那就應該突破「一個中國」的迷思,並認知到,自蔣介石晚年以至蔣經國、李登輝,如何追求臺灣的

「獨立自保」?如何堅持臺灣的「事實獨立」?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等後續主政者的國家戰略又是如何承繼自此?而《意外的國父》一書就在於讓我們明瞭,從兩蔣到李登輝,都是強調「中華民國/臺灣主權獨立」、形塑「臺灣」的「國父」們! 名人推薦   「對所有關心一九四九年前後臺灣歷史、思索臺灣未來的本地讀者,乃至想要瞭解『臺灣人為什麼想搞臺獨』的海外讀者來說,都會發現這本書讀起來趣味盎然。我誠摯地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對於這一本另類臺灣史的作品愛不釋手。」——黃克武(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中華民國臺灣化,是一個被架構性地決定了的發展方向。因此,我認為不宜過度強調『意外』……作為一個目前承乏國

史館館務的人,我倒是很希望有更多像汪浩先生這種樂於利用國史館典藏之檔案來做研究的歷史愛好者,為歷史做出更多元的詮釋。」——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本書初版為八旗文化出版之《意外的國父》(2017.07)◎

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要來說軍事,加強防禦,美國將售台 #M109A6自走砲 ,可是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 說中共具備攻台“能力”的時間,台灣只剩下6年可以準備,這該怎麼辦?

今天最新的國防消息就是,國防部證實:美將售台M109A6自走砲,根據NOWnews今日新聞的報導,國防部表示,美國政府於美東時間8月4日就「M109A6自走砲」7.5億美元對臺軍售案,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1個月後正式生效。國防部指出,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持續提供我國防衛性武器,是維持區域穩定的基礎。本次美方同意軍售品項,有助於提升地面部隊快速應變及火力支援能力,建立我可恃防衛戰力,國防部對美方軍售決定,表達誠摯的感謝。到底M109A6自走砲有多厲害,就請施孝瑋來說說。

另外空軍為加強IDF戰機的火力,決定量產中科院以「奔劍專案」為名研發的新型「滑射式」增程劍二空對空飛彈。

根據聯合報獨家報導指出,為強化IDF距外攻擊的火力,中科院以「奔劍專案」為名,研發可掛在雙翼派龍架下第2、8站位的「滑射式」劍二飛彈,同時將研發劍二A取得的增程技術運用在此,IDF將因此可加掛兩枚滑射式增程劍二飛彈。

IDF目前配備的彈射式劍二射程約60公里,「奔劍專案」研發的滑射式劍二則可達80公里以上,可以弭補IDF戰機未具備遠距攻擊火力的缺憾。官員透露,空軍已決定明年投入量產250枚至300枚左右,每枚造價3000萬元。

然後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台灣安全不能寄望於中國大陸的善意,也不能寄望於美國的友誼,唯有建構“刺猬台灣”,利用以小博大“不對稱戰力”讓中共達不到戰爭的目的,才是台灣唯一出路。”刺蝟台灣”要如何建構呢?

李喜明表示,台灣國防面臨四大困境,第一是中共灰色地帶侵擾不斷,第二是要有中共武力犯台的準備,第三是國防經費不足,第四是時間不夠。從現在到2027年中共具備攻台“能力”的時間,台灣只剩下6年可以準備。

如果前參謀總長李喜明預測準確,中共具備攻台“能力”的時間,台灣只剩下6年可以準備的話,那我們的防禦能力足夠嗎?來看看中國解放軍軍方頻道在7月27日放出的一段影片,片名直接取為「正在為統一台灣做準備。正在東南沿海駐訓的第73集團軍某兩棲重型合成旅組織兩棲重型合成裝甲部隊,展開越海奪島體系聯合登陸演練」。可說武嚇意味十足啊…

最後要來談談向奧運選手致敬,#幻象戰機伴飛 ,政府為恭賀選手回國,在昨日(8/4)下午安排6架幻象2000戰機,伴飛選手搭乘的華航班機回到桃園機場。

不過針對出動6架幻象2000伴飛成本可不小,軍事專家施孝瑋就說啦,根據空軍司令部公布的資料,每架戰機的每小時飛行成本,幻象2000戰鬥機為70萬左右,此次4架幻象2000戰鬥機,以及特別加派一架預備機及一架攝影機,共6架幻象升空,若以每小時70萬的飛行成本來說,而整個航程時間大約為1個半小時左右,粗估總成本大約為630萬左右,且還不包含人事、後勤補保、維修及施放熱焰彈的費用。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17:00 解析美方的綏靖戰術
45:00 解析M109A6
58:00 幻象2000伴飛+IDF「奔劍專案」
01:13:00 李喜明"刺蝟台灣"+三軍演訓
01:35:00 待用餐

由2020年美國政府對台軍售項目探討美中台關係變化

為了解決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的問題,作者陳君霖 這樣論述:

美國政府對台灣的軍售政策,乃依據《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出售我國「防禦性」武器。自2017年川普就任總統後,改變了對我國軍售的政策,提供台灣較具「攻擊性」的武器裝備,以2020年出售台灣的「海馬斯(HIMARS)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及「距外陸攻飛彈(SLAM-ER)」等武器最為明顯;此外,川普政府也調整了對台灣的軍售模式,使美台軍售次數更為頻繁、更加常態化。近年來美中關係,因美國對中共政策的調整而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兩國關係從合作轉為競爭與對抗;也因如此,美國對台灣政策也有所調整,美台關係越為密切。本文嘗試由2020年美國政府對台灣軍售項目為出發點,探討美台軍售所反映出美中台的關係變化。經

藉由對美台軍售、美中台關係發展歷史相關文獻資料以及川普政府時期的對中、對台相關政策加以分析後。歸納出美國政府對台軍售的改變,乃因應中共崛起並在對中政策調整與「印太戰略」推動之下,維持台灣安全對於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之重要性相對提升。因此,在中共對我國軍事威脅日益嚴重下,美國政府必須加強對台灣的軍售,以維持我國足夠自我防衛能力,對中共武力併吞企圖產生有效嚇阻。

一般行政人員(會計組)農田水利會招考套書

為了解決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的問題,作者名師作者群 這樣論述:

  ◎套書內容:   書號 書名 線上測驗 輔助教材 作者   2J141091 國文--公文寫作捷徑攻略 X X 千華編委會   2J171081 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等相關法規 V X 簡正城   2J161091 法學緒論 V V 敦弘、羅格思、章庠   2B751081 會計學概要 V V 陳智音、歐欣亞   2B031091 經濟學 V X 王志成   註:套書出版日期為該套書籍上架日,實際單本出版日期請依單本為主。   2J141091 國文--公文寫作捷徑攻略 出版日期:出版日期:2019/08/30     本書約十萬餘言。根據96.03.21總統令修正公布之最新版「公文程式

條例」及104.04.28行政院修正之「文書處理手冊」。各章節獨立撰寫,可依需要選讀某一章節,亦可依序閱讀全書,當可對公文製作有全盤瞭解與提昇。   內容精心編寫公文寫作要領,寫作原則逐一說明,針對各種公文體例詳細介紹,並附有範例說明,清楚理解寫作要訣!全文收錄豐富的公文實務範例,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無一漏缺!   本書另闢一章專收相關法規,提供公職人員製作公文時之參考,尤其法律統一用語、用字表,如能隨時翻閱當可減少錯詞、錯字發生。並附有QR Code提供讀者即時查詢,因應時代趨勢就應該使用更聰明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書末收錄豐富、完整的歷年考題,並由名師逐一編寫答題範例,可讓考生時

時練習,答題更加上手﹗ 本書特色   ◎公文書寫要領,寫作原則逐一說明   ◎大量圖表編排:加強重點易讀好記   ◎法規QR code,即時查詢事半功倍   ◎實務範文彙整,精要解說各類型公文   ◎歷屆試題解析:掌握命題得分要訣   2J171081 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等相關法規 出版日期:2019/3/1   ◎重點內容關鍵字句‧整理清晰標列詳盡   ◎相關試題系統彙整‧完整學習實力加倍   ◎法規QR code連結,即時查詢迅速便捷   水利、農組通、水污等法律,其實所涉獵的範圍極為廣泛,隨著近年的發展,特殊名詞也多,因此使得研習的深度不斷加深;然而,綜觀歷屆水利會的考試題型,

則是著重在條文的理解,然後加以記憶與熟稔,因此就考試的角度以言,學習本科則應首重理解,然後為了考試,必須要加以不斷的背誦、熟記。   1、本書匯集了筆者歷年來教授水利會考試的補習班講義而成,其實也已經盡量的精簡,以避免初學者在學習上過度的龐雜。   2、本書直接採用條文與施行細則歸類編排,交互解說的方式,期望能減省有志者學習本科的時間。   3、在相關處加入若干圖面,期望能以直覺式、圖像式的記憶方式,使有志學習者能更加深印象。   4、另外在編排上,也採用填空式的方式,雖然不一定考填空題,主要目的是在幫助記憶。   5、近年的考試,日益競爭激烈,每次考試,動輒上萬人報考,報考者為碩士、博士級

考生者,不勝枚舉,而僅高中、高職畢業報考者,亦請勿灰心或膽怯,畢竟機會是留給全心全意準備的人。   2J161091 法學緒論 出版日期:2019/10/14   從近年的考題分布來看,法學知識的出題方向,仍是以基本方向為準,再加上新修法的題型,茲分述如下:   (一) 基礎概念部份:   1. 法律與社會、道德、政治之關係。   2. 法律之分類與位階。   3. 法律的效力、以及制定、公布、修正、廢止等。   4. 法律的制裁等。   (二) 憲法部份:此部分為考試重點,題數多佔半數以上:   1.憲法之意義。   2.基本人權之意涵。   3.權力分立之關係。   4.憲法增修條

文。   5.基本國策。   6.司法院大法官釋字。   (三) 民法:民法之基本概念在法學知識考試上,首重總則篇與親屬篇。近年來的多次修法,勢必將成為考題來源。   (四) 商事法:公司法為商事法中較常出現的考題,也是以法規條文的重要概念為主。   (五) 刑法:刑法的出題方式多以法律條文為主,有時輔以實例題測驗考生。對於某行為構成何種犯罪是讀者必須注意的,另可輔以最高法院判例。   (六) 行政法:歷年的考題中,行政程序法的規定,多為本科命題來源。我國向來以依法行政為行政機關執法的準據,故以行政程序法為考題趨勢,應予維持。   (七) 救濟法:   1.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

  2. 國家賠償法。   3.訴願法、行政訴訟法。   (八) 其他相關法規   此部份乃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之法規,例如勞動基準法,全民健康保險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家庭暴力防治法、消費者保護法、著作權法等,多為基本法規條文題型。   這本書將以上的法規都整理好了,來看看有什麼特色!   ◎圖解重點,架構清晰易讀好記!   法學緒論是一門基礎法學科目,主要內容為法律的基本概念,乃所有習法之人出入法學殿堂必修的學科,也是高普考、一般警察人員、農田水利會等重要考試的共同科目。本科雖是基礎科目,但內容多如牛毛,涵蓋範圍廣,在準備上實則不易,因此本書以考試出題範圍,輔以未來趨勢,將「法學緒論」之

重要內容,經彙集整合,著手編輯出一本適合自我學習並參加考試的書籍。課文以篇章將髮蓄範圍做系統化排列,並由名師精心整理各章的重點,輔以圖表等說明,透過條理分明的排列內容,有助於你考前觀念的釐清與記憶!   ◎貼心叮嚀,迅速掌握準備方向!   也因為法條要記憶的重點和關鍵內容實在太多,所以書中不僅將重要的關鍵內容以粗體字標示,閱讀時更加醒目且有助於記憶,另外,也特別將一些容易混淆或是忽略的重點以「編者小叮嚀」的小視窗方式呈現,很容易便能注意到內容,如果再考前想要釐清或快速複習一些觀念,「編者小叮嚀」的小視窗短短的內容,可以讓你有效率地加強觀念。   ◎最新試題,名師精解鑑往知來!   最後,當

複習完課文、小試身手與各章的精選試題後,便是實際驗收成果的開始。書末收錄近年高普考、警察考試、農田水利等試題,題題由名師精心解答,省去自己苦苦摸索的時間,藉由精心編排的解析,可以掌握考試的脈絡、以及理解自己在正式考場上應該要注意什麼應試的重點,善用此書練習,高分上榜絕非難事﹗   ★給你的高分準備法★   法學知識考試的內容主要以法律學科的基本知識為主,對於絕大多數非法律科班出身的考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難度。主要是因為,法學緒論一科的範圍包山包海,可以說幾乎囊括了大學法律系學生四年內所接觸到的所有法規,尤其法律規定多如牛毛,想全部背熟絕不可能,又許多細節的條文都有命題的可能性,所以似乎不管如何

,總有鞭長莫及之處,無法做到周全的準備。雖然公職考試的錄取率極低,然而以選擇題的方式命題,有一定規則可循,所以這一科不僅不能放棄,考生更必須想盡辦法將分數衝高。只要充分瞭解本科的特色,並掌握正確的準備方法,相信對本科能很快上手,並輕鬆贏取高分。   一、命題分析   (一)命題內容   本科內容以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的基本規定為主,占了考題的六成以上。其餘出題比率相對較低,但仍須用心準備。最後出題數較少的則如消費者保護法、商事法、著作權法、勞動基準法等。   (二)命題方向   「法學知識」的命題方向多以法條的規定及基本概念為主,甚少刁鑽的考題。但有時也會出現簡

單的案例事實,並問如何適用法律的題目,這時就考驗考生對法條應用的靈活程度及瞭解程度了。   (三)命題特色   法學知識的命題特色,用三個字來形容就是:「廣、多、雜」,而且可以發現法學緒論的出題數不多,出題是以各法律的規定為主。   二、準備策略   (一)準備材料   建議考生如果完全沒有基礎的話,還是應該從一本簡單易懂的教科書開始。坊間可以見到名為「法學緒論」、「法學概論」、「法學入門」的書非常多,可以從中挑選一本作為自己的基本教科書。 雖然法學緒論教科書都有包括如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的簡單介紹,但是其內容一定不足以應付考試的需求。這時候就需要一本考試用書輔佐,當然,書本不足的部

分,熟讀法條就非常重要了。而閱讀報章雜誌則是為能掌握時事,近年法規的變動,往往都是考試的題材,因此考生尤應注意重要法規的修法、立法動態。   最後如果考生行有餘力,也可閱讀各個法律科目的入門教科書,例如「民法概要」、「刑法概要」、「行政法概要」等。   (二) 準備方法:   1. 勤做考古題:勤作考古題為熟悉考題重點的最佳方式,重要的法律概念或規定,通常會以不同的方式來命題,且出題率不低。建議讀者可參考拙編之「法學緒論頻出題庫」,對於練習考古題而抓住重點有相當大的幫助。   2. 勤讀法條:建議考試前一定要維持每天閱讀法條的習慣,才不至於對其內容生疏,另外可以常常推敲法律條文,以增加對

法律用語的瞭解。   3. 閱讀條文簡旨:閱讀法條時一定要順便熟讀「條文簡旨」。這不僅有助於瞭解法條的意義,也有助於連結法條內容與該條立法原則、法學用語。例如:「罪刑法定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等。   4. 平日多吸收法律常識:法律常識的教授原本就屬於公民教育的一環,建議考生平常可多翻閱法務部或民間出版社出版的「生活法律叢書」,不僅可當作休閒的消遣,又可在無意間準備到不少題目,可說是一舉數得。   5. 讀書讀到重要的部分時,以條列式、即問即答的方式,作成筆記,方便日後複習,考前也可快速瀏覽。   6. 注意修法動態與時事問題。   (三) 各科準備要點   1. 法律之基礎

概念部分:應注意法律與社會現象的關係「法律與道德、法律與經濟」、法律的分類「特別法與普通法、實體法與程序法」、法律的適用「特別法優於普通法、擬制與推定」、法律的解釋「論理解釋」、法律的效力「關於人、時的效力」及基礎法學之概念「如法律的一般原理原則」、各種法律之制裁「民事、刑事及行政制裁(尤以對公務員之制裁)」。   2. 民法:民法的體例分為總則、債編、物權、親屬、繼承五章。其中最重要的是總則與親屬編,建議考生務必熟讀這兩個部分,其次是物權法;債編雖然也會命題,但因為內容廣泛,所以要準備完備也不容易,但建議至少要將各種債之定義讀熟。   3. 刑法:刑法以總則的內容為重,分則的部分要掌握比

較常見罪名的條文規定及其應用即可。   4. 憲法:要注意憲法特殊的立法方式,憲法修正是以憲法增修條文的方式獨立於憲法本文之外的,所以考生要注意哪些本文的規定已被增修條文凍結而不能適用了。另外大法官解釋亦是考試重要的考點,務必留意!   5. 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以起訴、公訴、自訴、告訴、告發等幾個概念的區別最重要,另外考生要瞭解刑事訴訟中法官、檢察官、被告的角色及相互間的關係,及刑事訴訟程序中的強制處分等等重點。   6. 民事訴訟法:諸如訴訟的種類、管轄規定、送達規定及有關當事人應進行的程序為重點。此外,應注意有關人事訴訟法程序的部分,因應家事事件法的增訂業以刪除。   7. 行

政法:行政法並非一部統一的法典,相關法規很多,其中較重要的有行政程序法、行政執行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公務人員保障法、公務人員懲戒法等。其中,行政程序法不僅規範行政程序,亦包括行政法基本原則與行政作用的規定,建議務必熟讀。   8. 其他常考法律:法院組織法、中央法規標準法、著作權法、消費者保護法等,準備上以熟讀法條為主。   2B751081 會計學(包含國際會計準則IFRS) 出版日期: 2019/05/24   系統整理各類主題‧重點觀念融會貫通!   本書特別聘請名師編撰,將會計學概要中重要觀念及必考內容加以濃縮,並配合最新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全面改版精編。網羅各相關考試試題

及詳細解答。全書共分九章,在各章之中囊括會計學相關各類主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幫助考生將基礎理論和觀念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以簡明扼要的文字闡述,務使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及瞭解最多資料。   完整收錄近年試題‧名師解析精闢詳盡!   書末收錄國民營考試試題及解析,保證時效最新、解析最精、收錄最全,歷年試題的統整,利於掌握考試最新脈動與命題方向。本書將近年試題一網打盡,毫不保留,經過名師詳解,類似的題目再出個一百次,也不害怕!輕鬆學習、快速理解,掌握命題趨勢,必定能在考場所向披靡!   ※輔材:收錄102~104年會計學試題,考生可隨時演練,增加學習成效,歡迎掃瞄索取!   2B03109

1 經濟學 出版日期: 2019/09/27   ★本書《經濟學》專供[國民營事業]及[高普考]考試衝刺之用。   作者為臺灣大學會計所博士王志成老師,除通過多項公務人員考試外,並於各大專院任教經濟學科目,教學經驗豐富。而本書由王老師親自編寫,將經濟學作有系統且連貫的分章整理,在考慮讀者研讀之時間成本及對經濟學有完整的架構下,極力精簡本書的內容,使讀者們能在最短及最有效的時間內達成得高分之目的。   經濟學一科,包含個體經濟學和總體經濟學,範圍廣闊,題型繁多,自然會讓學習者產生一種「進入障礙」。編者以多年累積的經驗,為了給予讀者系統化的閱讀方式,使思路清晰,條理分明,特別使用大量採用圖表,

搭配簡潔好記的文字說明,針對最常碰到的問題加以解說,使讀者不再因經濟學的內容繁雜而感到難以理解,能夠輕鬆學習,自然熟記。   本書特色及使用方法如下:   ◎重點彙編‧圖表整理‧迅速建立觀念   而經濟學的命題趨勢已漸趨實際的應用方向,是一門實學,例如數的推導或圖形的分析等,因此準備時須建立完整清晰的觀念,絕不能斷章取義的死背。本書使用大量圖表,以直觀的方式幫助讀者理解,務必使讀者在最短時間內能夠融會貫通。   ◎精選例題‧立即演練‧快速瞭解命題重點   考古題是了解題庫與命題委員所認知重點的最佳方式,因此本書每一小節均收錄歷年試題,並逐題加以詳盡解析,難懂之處更加上圖解,務求讀者即做即知

,隨學隨用。   ◎歷年試題‧題題詳解‧讓你學習效率UP!UP!   本書收錄104~108年之近年試題,由名師精心逐題詳解,不論是申論或是選擇,解題步驟清晰呈現,讀者一看便懂,讓您輕鬆掌握最新命題脈動。   熟讀本書,將經濟學概念由點擴展為面,以收事半功倍之讀書效率,預祝在考場上獲取高分。

美國對台戰略模糊與清晰:以川普政府時期為例

為了解決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的問題,作者張水泉 這樣論述:

2016年11月美國準總統川普首開先例與總統蔡英文通話,並稱蔡為台灣總統。而川普上任後高層官員訪台、友台法案、重要軍售、挺台言論與船艦穿越台海等行為,實質展現支持台灣的立場與態度,甚至在美國政府發布的「印太戰略」報告中,也可看出台灣的戰略地位有所提升,難道這就是美國對台「戰略清晰」?事實上,美國的兩岸政策長久以來都是採「戰略模糊」應對,意即「不可預測性」讓中共不敢輕易犯台,也讓台灣不冒進走向獨立,也就是不讓任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然而美國歷任總統在「中美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框架下,對台戰略仍會有「開綠燈」的清晰時刻,因此本文嘗試以戰略指標重新建構川普對台的模糊與清晰,作為未來美國領導人對

台戰略的檢證工具。本文研究發現,川普任內美台交往過程中,其內部經濟問題以及外部中共全方位挑戰美國霸權等威脅,再加上川普個人仇共、善變、重商、不讓利的獨特性格,使得台灣在川普治下得到更多保證。但是川普本人及政府官員面對「出兵協防台灣」問題,還是以模糊立場回應,畢竟「戰略模糊」仍是美台關係主流,不同的是「戰術清晰」也越來越明顯,只要台灣不改變現狀並持恆建構可恃戰力,美台關係將持續朝向正面發展,台灣也可以獲得更多戰略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