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尹霏身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盧立卿所指導 黃鉅凱的 以飲食頻率問卷評估婦女飲食型態、昇糖指數及昇糖負荷對懷孕結果之研究 (2007),提出胡尹霏身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飲食頻率問卷、昇糖指數、昇糖負荷、新生兒體型、產後體重保留、相對效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胡尹霏身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飲食頻率問卷評估婦女飲食型態、昇糖指數及昇糖負荷對懷孕結果之研究

為了解決胡尹霏身高的問題,作者黃鉅凱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國內首次探討婦女飲食昇糖指數(glycemic index, GI)及昇糖負荷(glycemic load, GL)對懷孕結果(新生兒出生體型及產後體重保留)之影響。研究以飲食頻率問卷收集婦女懷孕前一年、懷孕全期及產後六個月之飲食相關資料,並比較飲食頻率問卷與24小時飲食回憶之相對效度。研究對象為於民國91年10月至11月於台北市立婦幼醫院所招募婦女151人 (民91世代),及民國94年2月至95年7月於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及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所招募婦女150人(民93世代)。排除基本資料不全的婦女,最後本研究共分析283人,平均年齡30.9±4.0歲,平均身高159.8±5.0公分

,未懷孕時平均體重53.6±8.0公斤,平均BMI 21.0±2.8公斤/公尺2,平均孕期體重增加量14.6±4.2公斤。新生兒平均出生週數38.9±1.2週, 平均出生體重3214.8±486.3公克,平均出生身長49.2±2.1公分,平均出生頭圍34.2±2.0公分,平均出生胸圍32.7±2.2公分。婦女產後六個月體重保留平均2.4±3.5公斤。研究結果發現,以飲食頻率問卷評估婦女三個不同時期飲食GI分別為47.9、47.1及47.5,GL為231.5、218.6及158.6,GL密度為61.9、59.5及58.2,皆近似常態分佈。飲食頻率問卷可呈現個人長期飲食狀況,但易高估熱量與營養素攝

取,故常以營養素密度呈現數據。比較婦女懷孕期與未懷孕時期(孕前一年及產後六個月)之營養素密度結果發現,懷孕期間顯著攝取較高鉀、鈣、鎂、磷、膳食纖維,攝取較低維生素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