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研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精密研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邱言龍等(主編)寫的 磨工實用技術手冊(第2版) 和袁哲俊的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第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LEONTAC『0.3g』5.95mm 精密研磨BB彈(1公斤裝)約3333顆也說明:KUI酷愛國際有限公司LEONTAC『0.3g』5.95mm 精密研磨BB彈(1公斤裝)約3333顆及瓦斯槍、電動槍、CO2槍、玩具槍、軍品、鋼盔、頭盔、護目鏡、風鏡、迷彩帽、棒球帽、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電力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童超塵所指導 尤昱程的 應用田口法於研磨不銹鋼材料參數最佳化研究 (2021),提出精密研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不銹鋼440C、表面粗糙度、特性要因分析法、變異數分析法、田口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黃智勇、陳聰嘉所指導 張景閔的 壓電致動器在陶瓷珠研磨之可行性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陶瓷珠、研磨、壓電致動器、橢圓運動的重點而找出了 精密研磨的解答。

最後網站營業服務 - 崇渼精密有限公司則補充:數台大小型CNC與傳統型精密研磨加工設備用於以下加工:. ◎ 內孔圓筒研磨◎ 外徑圓筒研磨◎ 平面、旋轉平面研磨◎ 立式高精度研磨◎ 搪磨◎ 錐度研磨◎ 治具研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精密研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磨工實用技術手冊(第2版)

為了解決精密研磨的問題,作者邱言龍等(主編) 這樣論述:

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強,技術更新也不斷加快。《機械工人實用技術手冊》叢書應形勢的需求,進行再版,本套叢書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頒佈的《國家職業標準》相配套,內容新、資料全、操作講解詳細。 本書共十一章,主要內容包括:常用資料及其計算,磨工基礎知識,包括常用材料及金屬材料的熱處理,形狀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技術測量基礎與常用量具,磨床,磨削加工原理,磨床夾具,磨削加工工藝,特種零件磨削,成形面磨削,精密與高效磨削,刀具刃磨,數控磨削技術等。 本書可供廣大銑工和有關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學生參考。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磨工基礎知識 1

第一節 圖樣表示方法 1 一、投影法(GB/T14692—2008) 1 二、剖視圖與斷面圖的具體規定 7 第二節 尺寸與公差的標注 9 一、尺寸標注的基本規則 9 二、尺寸與公差簡化標注法 13 三、尺寸的未注公差值(GB/T1804—2000) 19 第三節 極限與配合基礎 21 一、互換性概述 21 二、基本術語及其定義 22 三、基本規定 30 四、公差帶與配合種類的選用 35 第四節 幾何公差 41 一、幾何誤差的產生及其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 41 二、幾何公差標準 42 第五節 表面結構 51 一、表面結構評定常用參數 51 二、表面結構符號、代號及標注 56 第四節 勞動保護與

安全生產 66 一、勞動保護 66 二、安全生產和全面安全管理 67 三、環保管理 69 第二章 磨床 71 第一節 磨床主要部件的名稱和用途 71 一、外圓磨床主要部件的名稱和用途 71 二、內圓磨床主要部件的名稱和用途 73 三、臥軸矩台平面磨床各部件的名稱和用途 75 第二節 磨床的型號 77 一、機床型號的編制方法 77 二、磨床型號及含義 90 第三節 主要磨床的性能參數 91 一、外圓磨床 91 二、無心磨床 94 三、內圓磨床 95 四、平面及端面磨床 96 五、萬能工具磨床 100 六、刀具刃磨床 104 第四節 磨床新結構及傳動系統分析 106 一、現代磨床新結構 106

二、砂輪自動平衡裝置 117 三、典型磨床傳動系統分析 120 第五節 磨床的精度檢驗 130 一、檢驗前的安裝調整 130 二、檢驗的專案及方法 132 三、常見磨床精度標準 138 四、磨床精度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141 第三章 磨削加工原理 149 第一節 磨削加工的基本知識 149 一、磨削加工方法分類 149 二、磨削用量的基本概念 150 三、砂輪 155 四、砂輪的平衡與修整 155 五、切削液的選擇 158 第二節 磨料和磨具 164 一、磨料 164 二、普通磨具 169 三、超硬磨具 189 第三節 磨削加工原理 203 一、磨削加工特點 203 二、磨削過程及切屑形成 2

04 三、磨削力和功率 205 四、磨削熱和磨削溫度 207 五、砂輪的磨鈍及砂輪的壽命 212 第四章 磨床夾具 215 第一節 磨床通用夾具 215 一、頂尖和雞心夾具 217 二、心軸 217 三、中心孔柱塞 225 四、卡盤和花盤 226 五、彈簧夾頭 228 六、磁力吸盤和磁力過渡墊塊 228 七、精密平口虎鉗 230 八、磨直角用夾具(直角塊和多角形塊) 230 九、正弦夾具和正弦分度萬能夾具 232 第二節 典型專用磨床夾具 232 一、專用矩形電磁吸盤 232 二、真空吸盤 233 三、真空夾頭 234 四、圓形電磁無心磨削夾具 234 五、軸承外圈內圓磨削液壓夾具 235

六、錐齒輪端面及內圓磨削夾具 236 七、圓柱齒輪內孔磨削夾具 237 八、齒輪軸內孔磨削夾具 237 九、專用氣動內圓磨削夾具 238 十、異形工件專用磨削夾具 239 十一、磨扁方夾具 239 十二、磨齒夾具 240 第五章 磨削加工工藝 243 第一節 磨削用量的選擇 243 一、砂輪速度的選擇 243 二、工件速度的選擇 244 三、縱向進給量的選擇 244 四、背吃刀量的選擇 245 五、光磨次數的選擇 245 六、磨削餘量 246 第二節 外圓磨削 248 一、外圓砂輪及其正確使用 249 二、外圓磨削的方法 252 三、外圓磨削用量的選擇 260 四、外圓磨削對中心孔的要求 2

64 五、中心孔修研方法 265 六、軸類工件磨削工藝 266 七、外圓磨削常見工件缺陷及防止措施 279 第三節 內圓磨削 282 一、內圓磨頭 283 二、內圓磨削常用方法 290 三、內圓磨削用量的選擇 295 四、工件的安裝 301 五、幾種典型內孔的磨削加工工藝 306 六、內圓磨削產生缺陷的原因及預防方法 317 第四節 無心磨削 318 一、無心磨削的特點 319 二、無心磨削常用方法 319 三、無心磨削用量的選擇 326 四、影響無心外圓磨削品質的要素 329 五、典型零件的磨削工藝 339 六、無心磨削常見缺陷及消除方法 344 第五節 平面磨削 348 一、平面磨削常用方

法 348 二、典型工件的加工方法 355 三、平面磨削用量的選擇 367 四、平面磨削的工藝分析 372 五、平面零件的精度檢驗 376 第六節 圓錐面的磨削 380 一、圓錐尺寸計算及圓錐公差 380 二、圓錐面的磨削方法 388 三、圓錐的精度檢驗 391 四、錐度尺寸的控制方法 396 五、圓錐磨削常見缺陷及消除方法 397 第六章 特種零件磨削 399 第一節 細長軸磨削 399 一、細長軸磨削特點 399 二、細長軸的磨削方法 404 三、典型零件加工工藝 406 第二節 薄片和薄壁套零件磨削 411 一、薄片零件的磨削 412 二、薄壁套零件的磨削 414 第三節 螺紋磨削 4

19 一、螺紋磨削的方法、特點和應用 419 二、螺紋磨床使用注意事項 421 三、螺紋磨床的調整 423 四、砂輪的選擇及修整 425 五、工藝參數的選擇 427 六、切削液的選擇 430 七、螺紋磨削常見問題、產生原因與解決方法 430 第四節 齒輪磨削 437 一、齒輪磨削概述 437 二、砂輪的選擇、平衡及修形 440 三、磨齒工藝參數的選擇和計算 447 四、切削液的選擇 449 五、磨齒誤差產生的原因與消除方法 450 第五節 花鍵軸磨削 459 一、概述 459 二、花鍵軸的磨削方法 459 三、砂輪的選擇及修整 462 四、工藝參數的選擇 467 五、影響磨削加工品質的因素與解

決方法 472 第六節 偏心零件的磨削 474 一、偏心的磨削 474 二、偏心軸磨削工藝 476 三、曲軸的磨削方法 477 四、曲軸的磨削工藝 481   第七章 成形面磨削 485 第一節 成形磨削概述 485 一、成形面的分類 485 二、成形面的磨削方法 486 三、成形砂輪的修整方法 488 四、成形砂輪修整要點 507 五、成形面的磨削實例 508 第二節 成形夾具磨削 510 一、用分度夾具磨削成形面 510 二、用萬能夾具磨削成形面 516 第三節 仿形磨削 520 一、縮放尺曲線磨床磨削 520 二、光學曲線磨床磨削 521 三、靠模仿形磨削 524 第四節 座標磨床磨削

527 一、基本磨削方法 527 二、座標磨床磨削實例 530 第八章 精密與高效磨削 534 第一節 精密與超精密磨削 534 一、概述 534 二、加工方法 534 三、精密磨削與超精密磨削機理 539 四、精密磨削與超精密磨削砂輪的選擇 539 五、砂輪的修整 541 六、磨削用量的選擇 545 七、精密磨削與超精密磨削的機床 548 八、加工實例 550 第二節 研磨 552 一、研磨的特點和分類 552 二、研磨機理和運動軌跡 553 三、研具及研磨劑的選擇 556 四、精密和超精密研磨 568 五、研磨工藝參數的選擇 570 六、研磨方法與實例 572 七、研磨常見缺陷及消除方法

585 第三節 拋光 587 一、拋光概述 587 二、拋光用磨料與拋光劑 590 三、拋光機 593 四、滾磨 598 五、幾種新型精密和超精密拋光方法 601 六、拋光工藝參數的選擇 611 第四節 高速磨削 612 一、概述 612 二、高速磨削砂輪選擇 613 三、砂輪的平衡與修整 615 四、高速磨削用量的選擇 616 五、高速磨削對機床的要求 617 第五節 緩進給磨削 623 一、概述 623 二、緩進給磨削砂輪的選擇與修整 624 三、緩進給磨削對機床的要求 626 四、兩種特殊的緩進給磨削簡介 632 五、典型零件加工實例 634 第六節 寬砂輪與多砂輪磨削 636 一、寬

砂輪磨削 636 二、多砂輪磨削 640 第七節 恒壓力磨削 641 一、概述 641 二、恒壓力磨削機理 642 三、恒壓力磨削實例 644 四、恒壓力磨削中的幾個問題分析 644 第八節 硬磨料磨具磨削 646 一、金剛石砂輪磨削 646 二、立方氮化硼(CBN)砂輪磨削 648 三、使用超硬磨料砂輪對機床的要求 649 四、切削液的選擇 649 五、超硬磨料砂輪使用實例 649 第九章 刀具刃磨 652 第一節 刀具刃磨的基本知識 652 一、刀具的幾何參數 652 二、刃磨機床 663 三、刃磨砂輪的選用 673 四、刃磨的方法及步驟 674 第二節 鉸刀的刃磨 675 一、鉸刀的結

構及幾何角度 675 二、鉸刀的刃磨 677 第三節 銑刀的刃磨 695 一、銑刀的分類 695 二、銑刀的刃磨 696 三、銑刀刃磨實例 705 第十章 數控磨削技術 708 第一節 數控磨床概述 708 一、數控機床的特點 709 二、數控機床的工作原理 711 三、數控磨床常用裝置 713 第二節 數控機床的坐標系 721 一、數控機床的坐標軸和運動方向 721 二、絕對座標系統與相對座標系統 723 第三節 數控程式設計技術基礎 724 一、數控程式設計概述 724 二、程式編制有關術語及含義 726 三、數控程式設計過程 730 四、程式編制中的數學處理概念 736 第四節 數控外

圓磨床的程式設計 737 一、程式設計概述 737 二、機床控制功能 738 三、程式設計實例 741 第五節 數控座標磨床的程式設計 745 一、程式設計概述 745 二、數控座標磨削工藝原理 746 三、數控座標磨床的主要結構 747 四、典型形狀的磨削方法 750 五、NC程式編制 754 第六節 數控磨床的操作簡介 758 一、光學曲線數控磨床的主要技術參數 758 二、光學曲線數控磨床操作簡介 759 三、數控磨削程式分析 767 第七節 數控磨床的維護與保養 769 一、數控磨床的安裝與調試 769 二、數控機床的檢測與驗收 771 三、數控機床的設備管理 774 四、數控機床機械

故障診斷方法 775 五、數控機床的日常維護 777 六、數控磨床故障分析 780 第十一章 典型零件磨削工藝分析 784 第一節 機械加工精度和表面品質 784 一、機械加工精度 784 二、加工誤差 787 三、機械加工表面品質 791 四、各種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經濟精度 797 第二節 基準和定位基準的選擇 802 一、工件的裝夾和基準 802 二、定位基準的選擇 803 第三節 工藝規程的制訂 808 一、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組成 808 二、工藝規程概述 810 三、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制訂 813 四、制訂工藝規程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815 第四節 典型零件的磨削工藝分析 821 一

、磨削工藝分析基礎 821 二、中等複雜零件磨削工藝分析 825 三、車床主軸加工工藝分析 828 四、支架套筒加工工藝分析 832 五、精密軸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 834 六、精密套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 843 七、螺紋磨床主軸的工藝分析 849 八、座標鏜床主軸套筒加工工藝 853 第五節 磨削常見缺陷產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859 一、通用磨削中產生缺陷的主要原因 859 二、其他磨削中產生缺陷的主要原因 874 三、磨削缺陷產生原因的綜合分析 877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孕育興起,全球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和特徵。這場變革是資訊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是以

製造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為核心,建立在物聯網和務(服務)聯網基礎上,同時疊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發的新一輪變革,給世界範圍內的製造業帶來了廣泛而深刻影響。 十年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不斷快速發展,為適應我國工業化改革進程的需要,特別是機械工業和汽車工業的蓬勃興起,對機械工人的技術水準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為滿足機械製造行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為他們提供一套內容起點低、層次結構合理的初、中級機械工人實用技術手冊,我們特組織了一批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有多年豐富理論教學經驗和高超的實際操作技能水準的教師,編寫了這套《機械工人實用技術手冊》叢書。首批叢書包括:

《車工實用技術手冊》《鉗工實用技術手冊》《銑工實用技術手冊》《磨工實用技術手冊》《裝配鉗工實用技術手冊》《機修鉗工實用技術手冊》《模具鉗工實用技術手冊》《工具鉗工實用技術手冊》和《焊工實用技術手冊》一共九本,後續又增加了《鈑金工實用技術手冊》《電工實用技術手冊》和《維修電工實用技術手冊》。這套叢書的出版發行,為廣大機械工人理論水準的提升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 由百余名院士專家著手制定的《中國製造2025》,為中國製造業未來10年設計頂層規劃和路線圖,通過努力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三大轉變,推動中國到2025年基本實

現工業化,邁入製造強國行列。“中國製造2025”的總體目標:2025年前,大力支持對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休戚相關的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與船舶、汽車、節能環保等戰略必爭產業優先發展;選擇與國際先進水準已較為接近的航太裝備、通信網路裝備、發電與輸變電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優勢產業,進行重點突破。 “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我國製造強國建設三個十年的“三步走”戰略,是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立足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際需要,圍繞創新驅動、智慧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人才為本等關鍵環節,以及先進製造、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

,提出了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提升增效的重大戰略任務和重大政策舉措,力爭到2025年從製造大國邁入製造強國行列。 由此看來,技術技能型人才資源已經成為最為重要的戰略資源,擁有一大批技藝精湛的專業化技能人才和一支訓練有素的技術隊伍,已經日益成為影響企業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機械工人就是這樣一支肩負歷史使命和時代需求的特殊隊伍,他們將為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做出巨大貢獻。 在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進程中,我國機械工業的發展充滿了機遇 和挑戰。面對新的形勢,廣大機械工人迫切需要知識更新,特別是學習和掌握與新的應用領域有關的新知識和新技能,提高核心競

爭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對《機械工人實用技術手冊》叢書進行修訂再版。刪除第一版中過於陳舊的知識和用處不大的理論基礎,新增加的知識點、技能點涵蓋了當前的較為熱門的新技術、新設備,更加能夠滿足廣大讀者對知識增長和技術更新的要求。 本書由邱言龍、李德富任主編,參與編寫的人員還有王秋傑、李銀濤、劉迎久、丁軼、林莉等,本書由王兵、雷振國、汪友英擔任審稿工作,王兵任主審,全書由邱言龍統稿。 由於編者水準所限,加之時間倉促,以及搜集整理資料方面的局限,知識更新不及時,掛一漏十,書中錯誤在所難免,望廣大讀者不吝賜教,以利提高! 編 者 2018.2

精密研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目から鱗だったセンターコンソールパネルへのスマホ用コーティング剤での施工
あれから1ヶ月が経過しました。果たしてどうなったのか!?


===関連動画===
傷がつかない最強コーティング来た!? センターコンソールパネルにスマホ用液晶コーティング剤を試す!【MAZDA3 DIY】
https://youtu.be/YkJS0b5ctXQ


===購入商品===
トモ・プランニング TPGCM01 液体ガラスコーティング
拝啓 画面が割れてしまうあなたへ
【楽天市場】https://a.r10.to/hl1pD9

↓↓Bピラー傷けし↓↓
SOFT99 (ソフト99) 99工房モドシ隊 超鏡面精密研磨セット 80ml 09506
【Amazon】https://amzn.to/2TEckZd
【楽天市場】https://a.r10.to/hyxWWQ

ScreenGlassCoating for SmartPhone
【Amazon】https://amzn.to/2TGs5yA
【楽天市場】https://a.r10.to/hlcXwz


===使用BGM===
EpidemicSound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騒音のない世界
https://noiselessworld.net/term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AZDAcarlife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IxAGzOl1xfstHIIlvXZA?view_as=subscriber


===使用機材===
[カメラ]
SONY RX100M7 https://amzn.to/2QrRQ4C
GoPro HERO 7 Black https://amzn.to/2IYDqEZ
GoPro HERO 7 Silver https://amzn.to/3aU2GZc
Mavic mini https://amzn.to/2WUfcDu
[マイク]
TASCAM DR-10L https://amzn.to/3b0qaeS
[編集ソフト]
Adobe Premiere Pro https://amzn.to/3b5Xu47

00:00 パネルコーティングの今!
03:26 メーターパネルは触るな
04:42 Bピラーのパネルコーティングに失敗
06:30 コーティングしよう

#MAZDA3 #CX30 #コーティング

應用田口法於研磨不銹鋼材料參數最佳化研究

為了解決精密研磨的問題,作者尤昱程 這樣論述:

機械產業中不銹鋼材料使用廣泛,近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使得醫材設備需求量大增,麻田散鐵系之440C型不銹鋼具有優異的耐磨耗性及機械強度可廣泛使用在高應力零組件及醫療器材。機械加工中研磨製程取決工件最終尺寸精密度與工件表面粗糙度之關鍵製程,加工過程中若未在適當時機修整砂輪將導致砂輪磨削鈍化或是以不當的研磨參數進行加工,容易發生工件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不佳等品質異常問題,導致製造成本提高。 本研究以自動平面研磨機之砂輪磨削方式進行研磨加工,應用特性要因分析找出研磨加工中影響表面粗糙度之主要因子並以田口法設計L9(3^4)實驗直交表,經由實驗結果分析得到最佳參數為(床台進給320 mm/s)、

(砂輪切線速度37 mm/s)、(研磨進刀量2 μm)、(砂輪削整數3次),經實驗驗證確認實驗結果優於原直交表9組實驗組次之組合。由訊號雜音S/N比反應值圖表及變異數分析法得知研磨進刀量及砂輪削整次數影響程度較大。 透過田口法進行實驗設計確實有效減少實驗次數、時間與成本,並能提升工件品質並降低品質變異改善製程效益,有助於面對多樣化生產時能有效縮短生產時間及產品交期。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第3版)

為了解決精密研磨的問題,作者袁哲俊 這樣論述: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近年來獲得飛躍發展。《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第2版)》全面系統地講述了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內容包括:超精密切削和金剛石刀具,精密和超精密磨削、研磨與拋光,精密和超精密機床,精加工中的測量技術和線上誤差補償,微細加工技術,精加工的支撐環境和納米技術。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第2版)》內容豐富,不僅系統講述了精密加工的基礎原理和技術,新技術在精加工中的應用,還介紹了國內外的最新發展和成就。本書可供機制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作教材,同時也是科技人員的重要參考書。本書由袁哲俊、王先逵主編。不僅系統講述了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基礎理論和技術,精加工中應用的各種新技術,還介紹了本領域國內

外的最新發展和成就。 袁哲俊,1926年生,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人。1948年畢業于交通大學機械系,1952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班。歷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教授、教授,機械工業部工具研究所副所長,全國機械製造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切削組組長,全國高校切削與先進製造技術研究會理事長等。他是機械製造學科首批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製造學科的創始人之一,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他是我國著名的刀具專家,長期致力於金屬切削、刀具、精密加工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刀具和超精密加工領域具有很深厚的學術造詣。從教五十多年來,承擔並完成了大量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取得

了豐碩的成果:正式出版教材、學術著作、手冊等15部,發表學術論文約600篇;完成多項科研課題,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省部級三等獎和其他科技獎項12項;培養畢業博士56人、碩士近50人、博士後5人。曾被選為哈爾濱市第壹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出席全國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被評為航天部有突出貢獻專家。 王先逵,1932年2月出生,江蘇省南京市人。1954年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1956年清華大學機械製造系研究生畢業。清華大學機械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機械製造工藝學、精密和超

精密加工、自動化及電腦輔助製造等先進製造技術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我國第壹台數控機床、第壹條B1—64數控加工中心自動線、第壹個集成製造系統和並行工程等的主要參加者和完成人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承擔了多項國家、部委科技攻關項目、高技術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前沿課題。近年來主要進行精密數控活塞車床及其數控系統、直線電機及其控制等國家“十五”“十一五”攻關或支撐項目的研究。先後榮獲國家發明獎1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授權發明專利6項。主要著作有:《機械製造工藝學》(第2版)、《電腦輔助製造》(第2版)、《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第2版)、《機械加工工藝手冊》(第2版)、《現代

製造技術手冊》和《精密加工技術實用手冊》等;發表論文280餘篇;培養中外研究生90多人。曾任:全國高校機械製造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生產工程分會精密加工與納米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電加工分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學校製造自動化研究會副理事長以及多所高等院校兼職教授等。 第3版前言 第2版序1 第2版序2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及其發展展望1 第一節 發展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的重要性1 第二節 超精密加工技術的現狀5 第三節 超精密加工技術的發展展望9 複習思考題10 第二章 超精密切削與金剛石刀具11 第一節 超精密切

削的切削速度選擇11 第二節 超精密切削時刀具的磨損和壽命12 第三節 超精密切削時積屑瘤的生成規律14 第四節 切削參數變化對加工表面品質的影響16 第五節 切削刃鋒銳度對切削變形、加工表面品質的影響19 第六節 金剛石刀具超精密切削中的若干理論問題23 第七節 超精密切削對刀具的要求及金剛石的性能和晶體結構29 第八節 金剛石晶體各晶面的耐磨性和好磨難磨方向34 第九節 單晶金剛石刀具的磨損破損機理36 第十節 金剛石晶體的定向38 第十一節 金剛石刀具的設計與製造41 複習思考題47 第三章 精密磨削和超精密磨削49 第一節 概述49 第二節 精密磨削55 第三節 超硬磨料砂輪磨削59

第四節 超精密磨削66 第五節 精密和超精密砂帶磨削71 複習思考題77 第四章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機床設備78 第一節 精密和超精密機床發展概況78 第二節 典型超精密機床簡介81 第三節 精密機床主軸部件88 第四節 機床的總體佈局和床身導軌93 第五節 進給驅動系統99 第六節 微量進給裝置103 第七節 機床運動部件位移的線上檢測系統108 第八節 機床的穩定性和減振隔振110 第九節 減少熱變形和恒溫控制113 複習思考題116 第五章 精密加工中的測量技術118 第一節 精密加工中的測量技術概述118 第二節 生產單位的長度基準和測量基準平臺121 第三節 直線度、平面度和垂

直度的測量123 第四節 角度的測量126 第五節 圓度和回轉精度的測量129 第六節 鐳射測量135 第七節 自由曲面的測量139 複習思考題141 第六章 線上檢測與誤差補償技術142 第一節 概述142 第二節 線上檢測與誤差補償方法148 第三節 微位移技術154 複習思考題162 第七章 精密研磨與拋光163 第一節 研磨163 第二節 拋光165 第三節 精密研磨與拋光的主要工藝因素167 第四節 精密研磨拋光新技術173 第五節 曲面研磨拋光技術175 複習思考題179 第八章 微細加工技術180 第一節 微細加工技術的出現180 第二節 微細加工的概念及其特點181 第三

節 微細加工機理183 第四節 微細加工方法185 複習思考題209 第九章 納米技術與3D列印技術210 第一節 納米技術概述210 第二節 掃描探針顯微測量技術211 第三節 納米級加工技術和原子操縱215 第四節 微型機械、微機電系統及其製造技術225 第五節 3D列印技術233 複習思考題237 第十章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外部支撐環境238 第一節 空氣環境和熱環境238 第二節 振動環境246 第三節 雜訊環境251 第四節 其他環境254 第五節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環境設施256 複習思考題257 參考文獻259 序言為了滿足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較寬知識結構和扎實理論基礎的複合型人才,高等機械工程教育需要按照“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在教育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機械設計系列課程在機械工程學科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面向工科相關專業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教材建設又是教學改革的核心。為此,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機械設計分會組織北京市和外省市部分院校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採取老、中、青相結合的方式,編寫了這套現代機械設計系列教材。該系列教材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的精神組織實施,充分反映了高等工業院校機械工程學科的發展和機械設計系列

課程改革的成果,其主要特點為: 1.本系列教材總結了各院校近年來機械設計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的經驗和方法,教材內容編排合理,注重理論聯繫實際、便於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 2.本系列教材在體系上作了科學的分工,注重教材內容的創新性和系列教材的整體性,既體現了傳統的教學內容,又立足于創新,增加了反映本學科發展的部分新內容。 3.本系列教材是一套較為完整的系統教學用書,通過學習可以達到整體優化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目的,可供不同專業、不同辦學方式的學校選用。 4.本系列教材注重拓寬基礎知識,加強工程背景和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以期形成一個適應21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市場經濟發展的教材體系。

5.為配合各校開展CAI教學,便於指導學生學習,在多數教材中配備了光碟。 本系列教材自問世以來,已有四本教材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四本教材被評為北京市精品教材。我們殷切希望這套系列教材能夠得到各校師生的關心和幫助,在實際使用中不斷進行修訂和完善,為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和機械類人才的培養作出積極的貢獻。 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機械設計分會高等院校現代機械設計系列教材編委會第3版前言近年來,我國的機械製造工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正在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由於尖端技術和國防工業發展的需要,多種高新技術在精加工中的應用,使我國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鑒於以上情況,有必要對《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第2版再次進行修訂。本書是在原來教材的基礎上,參考各兄弟院校提出的意見和最近精密加工的技術發展進行修訂而成的。 本書這次修訂時,將超精密切削和金剛石刀具、精密磨削和超精密磨削、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機床設備、精密加工中的測量技術、線上檢測與誤差補償技術、精密研磨與拋光、微細加工技術等章的部分常見內容做了適當精簡,增添了最近發展的新內容。對“納米技術與3D列印技術”一章,因近年技術發展迅速,故做了全面修改,充實了新發展內容,增加了極有發展前景的3D列印技術的內容,這是因為此項新的製造技術已開始應用於精密加工領域。本書內容豐富,不僅系統地講述了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基礎理論和技術,

精加工中應用的各種新技術,還介紹了本領域國內外的最新發展和成就。 本書各章修訂的編者如下:第一章袁哲俊,第二章周明、袁哲俊、宗文俊,第三、六、八章王先逵,第四章張飛虎、袁哲俊、高棟,第五章袁哲俊、孫濤,第七章袁巨龍,第九章楊立軍、袁哲俊、閆永達,第十章段廣洪。由袁哲俊和王先逵擔任主編,由艾興、蔡鶴皋主審。 本書可供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作為教材,也可供從事機械製造精密加工工作的科技人員作為參考書。 由於作者水準所限,對書中的不足之處,希望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主編第2版序1近年來機械製造技術,特別是精密加工技術發展較快,有必要對該書進行修訂再版。這次修訂與原版比較有以

下一些特點: (1) 體系結構上進行了調整和變動全書各章的安排未變,但章內各節的體系結構有變動,將近年來發展較快的內容單獨成節或小節。例如:超硬微粉砂輪超精密磨削單獨形成一小節;在微細加工中增加了立體複合工藝一小節;積體電路與印製電路板製作技術成為一節;第九章章名改為“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外部支撐環境”,這樣更加確切一些。 (2) 增加了近年來發展的新內容對“精密和超精密磨削加工”“研磨與拋光”“微細加工技術”和“納米技術”等章,因近年來技術發展迅速,故做了全面較大修改,充實了較多新內容。例如:介紹了複合結合劑金剛石微粉砂輪超精密磨削;增加了立體複合微細加工工藝,如沉積和刻蝕多層工藝和光刻-

電鑄-模鑄複合成形技術等;增加了積體電路與印製電路板製作技術;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外部環境設施中增加了隔振器件的新進展,光環境中光的顏色以及滿足現代電子、微電子、光電子、微機械製造的外部環境要求等內容。 (3) 文字上進行了修改和精練刪除了一些不確切的內容和提法,採用國家標準規定的名詞術語和新標準,修改了一些文字錯誤。 該書內容豐富,新穎先進,體系結構符合教學要求,基礎理論與技術實踐相結合,圖文並茂,是一本難得的研究生、大學本科生的教材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06年12月25日第2版序2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是機械製造中的重要領域,對尖端技術和國防工業

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是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重要專業課。 袁哲俊和王先逵主編的《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教材,是一本系統全面講述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理論和技術的教材,填補了國內外空白。該教材第1版自1999年出版後,經全國各學校使用,深受歡迎,2002年曾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近年來精密加工技術獲得迅速發展,多種新技術在精加工中得到應用,因此作者袁哲俊等對原出版的《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教材進行修訂再版。這次修訂中,將超精密切削和金剛石刀具、精密和超精密磨削、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機床設備、精密加工中的測量技術、線上檢測與誤差補償技術、研磨與拋光、微細加工技術

等章的部分常見內容做了適當精簡,增添了最近發展的新內容。對“納米技術”一章,因近年技術發展迅速,做了全面的較大修改,充實了較多技術發展的新內容。 該教材內容豐富,不僅系統講述了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應用的各種新技術,還介紹了本領域國內外的最新發展和成就。該教材講授系統條理,深入淺出,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是一本優秀的教材,可以供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該領域的科技人員用作重要的參考書。 建議修訂後的教材儘早出版,以供學生使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壓電致動器在陶瓷珠研磨之可行性研究

為了解決精密研磨的問題,作者張景閔 這樣論述:

  陶瓷珠具有低密度、高剛性、高耐磨性與低熱膨脹係數等優勢,在高溫、高荷重、化學腐蝕等惡劣環境下,較傳統鋼珠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與壽命,惟其硬脆特性使加工過程中的研磨效率大幅降低。目前陶瓷珠的研磨方式大致分為兩種:V型槽研磨與磁浮拋光。前者材料去除率低,加工週期較長(6-16週),且易使陶瓷珠產生表面損傷與缺陷;後者成本較高,且循環時間亦需20-30小時。因此,如何尋求較高效率的陶瓷珠研磨方法,是產業界非常關切的問題。本論文參考相關文獻,透過設計壓電致動器驅動陶瓷珠產生雙軸向轉動,並與現有平面研磨製程整合,進行研磨效率提升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以SUS304金屬板黏貼壓電陶瓷片(PZT4)製作壓

電致動器,致動器的設計條件需滿足在一個共振頻率下可同時激發金屬板的縱向與彎曲振動模態,以產生橢圓運動驅動陶瓷珠轉動。透過壓電理論與金屬平板模態的研究,以有限元素分析軟體ANSYS為設計模擬工具,進行共振頻率、模態分析、電性相位差等分析,設計與製作壓電驅動器的相關規格尺寸,並透過性能測試驗證。在與平面研磨製程整合方面,以2組致動器分別驅動滾珠產生經度及緯度的轉動,並規劃研磨覆蓋率與材料移除率實驗,評估壓電致動器輔助陶瓷珠研磨的可行性。  實驗結果顯示,本研究所設計製作的下方與側向2組壓電致動器,分別在45kHz與23.5kHz可產生橢圓運動,且可成功驅動陶瓷珠產生轉動。在研磨覆蓋率實驗中,因接觸

點及力的特性尚無法精確量測與預估,易產生研磨路徑偏移的現象,導致研磨覆蓋率不佳。但在材料移除率的實驗顯示,每分鐘的移除率約可達10μm,證明此方法對陶瓷珠研磨具有卓越的材料移除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