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介電常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矽介電常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敏雄,王木琴,許志雄,蔡明雄,呂英治,方冠榮,盧陽明寫的 工程材料科學(第三版) 和樊尚春的 傳感器技術案例教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國立交通大學 電信工程研究所 黃瑞彬所指導 黃晟瑞的 多層介質之表面波與體積模態分析 (2012),提出矽介電常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表面波、體積模態、多層介質層。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工程科學系碩博士班 周榮華所指導 薛志馨的 二維光子晶體能隙特性之研究 (2003),提出因為有 截面形狀、光子晶體的重點而找出了 矽介電常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矽介電常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工程材料科學(第三版)

為了解決矽介電常數的問題,作者洪敏雄,王木琴,許志雄,蔡明雄,呂英治,方冠榮,盧陽明 這樣論述:

  本書的作者都是目前在各大學任教的老師,我們依個人的專長,分別負責相關章節的撰寫,因此可以對材料科學基本的理論與應用作最適當的詮釋,適合大一、大二同學作為材料入門的教科書,而對工程材料有興趣的在職工程師們也可以作為自修參考之用。   本書的內容與一般材料科學概論最大的不同與特色,是本書的規劃與撰寫係針對台灣的讀者之需求,尤其與台灣近年來高科技產業發展與材料人才的專長需要相呼應,對電子、光電及奈米科技發展所需的材料知識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   本書內容涵蓋的範圍很廣,從最基本的材料中原子鍵結與晶體構造與缺陷談起,逐步擴展到相圖,相變化現象的介紹,再談到材料的變形與破壞、

材料的強化、加工與應用,目的在為讀者打下材料科學深厚的基礎。而在工程材料上,對鋼鐵材料的冶煉,輕金屬的加工製造、陶瓷與高分子材料之特性,都作了詳細的介紹,尤其對熱門的光電、電子、奈米科技等更加入了作者的研究心得與工作經驗。   材料科學目前全世界都很熱門,台灣材料人才更是不足,我們希望本書對培養高科技材料人才有所助益,對產業技術的升級,貢獻綿薄之力。 本書特色   1.本書的規劃與撰寫係針對台灣的讀者之需求,尤其與台灣近年來高科技產業發展與材料人才的專長需要相呼應,對金屬、陶瓷、高分子、電子、光電及奈米科技發展所需的材料知識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   2.本書內容涵蓋的範圍很廣,從最基本

的材料中原子鍵結與晶體構造與缺陷談起,逐步擴展到相圖、相變化現象的介紹,再談到材料的變形與破壞、材料的強化、加工與應用,目的在為讀者打下材料科學深厚的基礎。   3.工程材料上,對鋼鐵材料的冶煉,輕金屬的加工製造、陶瓷與高分子材料之特性,都作了詳細的介紹,尤其對熱門的電子、光電、奈米科技等更加入了作者的研究心得與工作經驗。   4.本書對材料科學基本的理論與應用作了最適當的詮釋,對工程材料有興趣的在職工程師們也可以作為自修參考之用。  

多層介質之表面波與體積模態分析

為了解決矽介電常數的問題,作者黃晟瑞 這樣論述:

本文主要在於討論激發表面電磁波的機制。我們知道最簡單可以激發表面模態的結構是單層介質層板波導,因此我們由此結構來觀察如何激發表面電磁波。我們利用橫向諧振法搭配轉移矩陣來解結構的色散關係式,並畫出色散曲線圖,在等效介電常數大於1的時候存在表面模態。接著另一側為了要利用週期性結構的禁帶,我們將 Rogers RO 5880(介電常數2.2)和矽(介電常數11.9)兩種材料排列成一組單位元,為了簡化計算繁複與實際應用等考量,選取五組單位元排列成多層介質的結構,希望能達到週期性結構的效果。解此多層介質單邊短路的色散曲線並與週期性結構的色散曲線重疊,可以找出表面模態在曲線上的位置。最後我們用電磁模擬軟

體CST來輔助驗證我們的想法。

傳感器技術案例教程

為了解決矽介電常數的問題,作者樊尚春 這樣論述:

分13章,介紹感測器的原理及其應用,包括感測器的特性與評估、熱電式感測器、電位器式感測器、應變式感測器、矽壓阻式感測器、電容式感測器、變磁路式感測器、壓電式感測器、諧振式感測器、光纖傳感器、微機械感測器,以及智慧化感測器等。每章都給出了較豐富的應用實例及分析,並配有適量的思考題與習題。    該書可作為普通高校電氣工程、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師生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感測器技術案例教程》配有免費電子課件和習題答案,歡迎選用該書作教材的老師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索取,或登錄www.cmpedu.com註冊下載。

序 前言 第一章 緒論1 1.1感測器的作用實例分析1 1.2感測器的分類5 1.2.1按輸出信號的類型分類5 1.2.2按感測器能量源分類5 1.2.3按被測量分類6 1.2.4按工作原理分類6 1.3感測器技術的特點7 1.4感測器技術的發展8 1.4.1新原理、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發展8 1.4.2微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和智慧化的發展10 1.4.3多感測器融合與網路化的發展11 1.4.4量子傳感技術的快速發展12 1.5本書的特點13 思考題與習題13 第2章 感測器的特性與評估15 2.1感測器的靜態標定15 2.1.1靜態標定條件15 2.1.2感測器的靜態特性16 2.

2感測器的主要靜態性能指標17 2.2.1測量範圍與量程17 2.2.2靜態靈敏度17 2.2.3分辨力與解析度17 2.2.4溫漂18 2.2.5時漂(穩定性)18 2.2.6感測器的測量誤差19 2.2.7線性度19 2.2.8遲滯21 2.2.9非線性遲滯22 2.2.10重複性22 2.2.11綜合誤差23 2.3感測器的動態特性與評估24 2.3.1感測器的動態特性方程24 2.3.2感測器的動態回應及動態性能指標25 2.3.3感測器的動態標定30 2.3.4感測器的動態模型建立31 2.4感測器靜態特性的計算實例34 2.4.1感測器靈敏度的計算與分析34 2.4.2感測器分辨力

與解析度的計算35 2.4.3感測器主要靜態性能指標的計算與評估35 2.4.4感測器溫度漂移的計算39 2.4.5感測器穩定性的計算39 2.5感測器動態特性計算實例40 2.5.1利用感測器階躍回應建立傳遞函數40 2.5.2感測器幅頻特性的測試及改進41 思考題與習題43 第3章 熱電式感測器46 3.1概述46 3.1.1溫度的概念46 3.1.2溫標46 3.1.3測溫方法與測溫儀器的分類47 3.2熱電阻溫度感測器47 3.2.1金屬熱電阻47 3.2.2半導體熱敏電阻49 3.2.3測溫電橋電路50 3.3熱電偶53 3.3.1熱電效應53 3.3.2熱電偶的工作原理54 3.

3.3熱電偶的基本定律54 3.3.4熱電偶的誤差及補償55 3.3.5熱電偶的組成、分類及特點58 3.4半導體溫度感測器59 3.5非接觸式溫度感測器60 3.5.1全輻射式溫度感測器60 3.5.2亮度式溫度感測器60 3.5.3比色式溫度感測器61 3.6溫度感測器的典型實例62 3.6.1典型的測溫電橋電路62 3.6.2基於熱電阻的氣體品質流量感測器63 思考題與習題64 第4章 電位器式感測器66 4.1基本結構與功能66 4.2線繞式電位器的特性67 4.2.1靈敏度67 4.2.2階梯特性和階梯誤差67 4.2.3解析度67 4.3非線性電位器68 4.3.1功用68 4.

3.2實現途徑68 4.4電位器的負載特性及負載誤差69 4.4.1負載特性69 4.4.2負載誤差70 4.4.3減小負載誤差的措施71 4.5電位器的結構與材料73 4.5.1電阻絲73 4.5.2電刷73 4.5.3骨架74 4.6電位器式感測器的典型實例74 4.6.1電位器式壓力感測器74 4.6.2電位器式加速度感測器75 思考題與習題76 第5章 應變式感測器78 5.1電阻應變片78 5.1.1應變式變換原理78 5.1.2應變片結構及應變效應79 5.1.3電阻應變片的種類80 5.1.4應變片的主要參數81 5.2應變片的溫度誤差及其補償81 5.2.1溫度誤差產生的原因

81 5.2.2溫度誤差的補償方法82 5.3電橋電路原理84 5.3.1電橋電路的平衡84 5.3.2電橋電路的不平衡輸出85 5.3.3電橋電路的非線性誤差85 5.3.4四臂受感差動電橋電路的溫度補償87 5.4應變式感測器的典型實例88 5.4.1應變式力感測器88 5.4.2應變式加速度感測器96 5.4.3應變式壓力感測器97 5.4.4應變式轉矩感測器102 思考題與習題103 第6章 矽壓阻式感測器105 6.1矽壓阻式變換原理105 6.1.1半導體材料的壓阻效應105 6.1.2單晶矽的晶向、晶面的表示106 6.1.3壓阻係數107 6.2矽壓阻式感測器的典型實例110

6.2.1矽壓阻式壓力感測器110 6.2.2矽壓阻式加速度感測器115 6.3矽壓阻式感測器溫度漂移的補償118 思考題與習題119 第7章 電容式感測器121 7.1電容式敏感元件及特性121 7.1.1電容式敏感元件121 7.1.2變間隙電容式敏感元件121 7.1.3變面積電容式敏感元件122 7.1.4變介電常數電容式敏感元件123 7.1.5電容式敏感元件的等效電路123 7.2電容式變換元件的信號轉換電路124 7.2.1運算放大器式電路124 7.2.2交流不平衡電橋電路124 7.2.3變壓器式電橋電路124 7.2.4二極體電路125 7.2.5差動脈衝調寬電路126

7.3電容式感測器的典型實例127 7.3.1電容式位移感測器127 7.3.2電容式壓力感測器130 7.3.3電容式加速度感測器131 7.4電容式感測器的抗幹擾問題131 7.4.1溫度變化對結構穩定性的影響131 7.4.2溫度變化對介質介電常數的影響132 7.4.3絕緣問題132 7.4.4寄生電容的幹擾與防止132 思考題與習題133 第8章 變磁路式感測器135 8.1電感式變換原理及其元件135 8.1.1簡單電感式變換元件135 8.1.2差動電感式變換元件137 8.1.3差動變壓器式變換元件138 8.2磁電感應式變換原理140 8.3電渦流式變換原理141 8.3

.1電渦流效應141 8.3.2等效電路分析141 8.3.3信號轉換電路142 8.4霍爾效應及元件143 8.4.1霍爾效應143 8.4.2霍爾元件144 8.5變磁路式感測器的典型實例145 8.5.1差動變壓器式加速度感測器145 8.5.2電磁式振動速度感測器145 8.5.3霍爾式振動位移感測器146 8.5.4差動電感式壓力感測器147

二維光子晶體能隙特性之研究

為了解決矽介電常數的問題,作者薛志馨 這樣論述:

  光子晶體藉由適當的設計,將具光子能隙的特性。二維光子晶體由於製造上較三維光子晶體容易,所以目前應用範圍較廣。本文研究三角形晶格空氣柱的二維光子晶體,基材為矽(介電常數為12.096),利用時域有限差分法配合週期性邊界條件,找出其光子能帶結構與能隙。藉由改變空氣柱的截面形狀,討論截面形狀與能隙形成的關係,柱體形狀包括圓柱、方柱、第一型六角柱、第二型六角柱、第一型八角柱及第二型八角柱。  分析結果發現三角形晶格的空氣柱是良好的TE能隙光子晶體,各個結構的TE能隙至少都在40%以上,而在第二能帶與第三能帶之間的TM能隙將會決定完全能隙的大小。在六種結構中,以第二型六角柱的完全能隙寬度最大,較圓

柱的完全能隙寬度更佳,能隙大小可達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