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蔘茸酒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設計學研究所博士班 陳俊宏、邱上嘉所指導 姚村雄的 殖民觀點的視覺符號建構─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之「台灣圖像」符號研究 (2008),提出玉山蔘茸酒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圖像、殖民觀點、視覺符號、美術設計、日治時期。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玉山蔘茸酒,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殖民觀點的視覺符號建構─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之「台灣圖像」符號研究

為了解決玉山蔘茸酒的問題,作者姚村雄 這樣論述:

殖民觀點的視覺符號建構─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之「台灣圖像」符號研究學生:姚村雄 指導教授:陳俊宏 邱上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班摘 要 本論文主要以日本在台殖民統治時期的(1895-1985)海報、廣告、包裝、書籍設計、繪葉書…等各類美術設計為研究對象。利用「歷史研究法」進行文獻資料收集分析,配合「田野調查法」作台灣美術設計的發展紀錄及圖像資料調查蒐集,以「比較分析法」對各類設計作品中之「台灣圖像」符號加以整理與分析。從「藝術社

會學(Sociology of Art)」角度,探究殖民環境下之美術設計形成背景、發展情形與表現特色,透過對早期視覺圖像資料之整理,歸類台灣美術設計之形式風格;並以「符號學(Semiotics)」理論分析「台灣圖像」符號的傳達模式、運用情形與表現類型,以及殖民視覺符號建構方式。 本研究進行可呈顯日治美術設計的發展情形、使用類型與設計表現之風格特色;並反映當時社會環境變化、美術流行思潮、外來文化輸入等因素對美術設計的影響,以及殖民環境下之一般大眾審美趣味。對設計表現主題以及「台灣圖像」符號運用類型之分析與歸類,則清楚透視日人殖民統治台灣態度,殖民地台灣在統治者眼中定位,以及殖民統治者如何利

用殖民視覺符號的建構,作為宣傳媒體中有關「殖民地台灣意象傳達」與「殖民統治經營成就宣揚」之工具。尤其針對台灣圖像符號運作所進行之分析,更闡明當時這些殖民視覺圖像符號的選擇、構成與運作方式,以及符號傳達之內涵意義。 本研究之主要結果發現歸納如下:(一)、從藝術社會學角度觀察日治台灣美術設計發展,透過殖民教育的美術課程實施與日籍畫家的繪畫教學進行,使台灣學子接受現代美術教育,奠立美術設計發展之初步基礎;外來文化輸入影響,使台灣接觸了當時西方流行藝術思潮與現代設計觀念,啟迪美術創作與設計發展;在「地域色彩(Local Color)」美術觀念影響下,「台灣圖像」符號成為設計表現常用之視覺元素與殖

民宣傳主題,蔚為台灣美術設計流行。(二)、當時常見的台灣圖像符號有特殊動物、植物、建築景觀、風景名勝、風俗民情,以及高山原住民等各類具有明顯台灣色彩之主題;此外台灣地圖因造形特殊、易於識別,所以亦作為台灣特殊島嶼地理環境強調、台灣意象傳達,以及日本國土極南端與南進政策跳板等政治意義之象徵符號。(三)、依索緒爾(Saussure)符號理論分析,殖民視覺符號具「符號具」與「符號義」之一體兩面特性。符號具圖像主題,包括明顯台灣地域色彩的各類視覺符號;符號義則以「殖民地台灣意象傳達」與「殖民統治經營成就宣揚」表現為宗旨,主要傳達意義有台灣的農業、生態、自然環境特色、傳統生活意象、特殊殖民政治意涵、台灣

進步現代化意象、原住民文化特色,以及台灣島嶼地理環境特色等內容。(四)、以皮爾斯(Peirce)的符號區分方式進行台灣圖像符號分類,受特殊殖民環境影響,台灣圖像雖大多屬於肖像型(Icon)與指示型(Index)符號,但為完成特殊內涵意義傳達,在符號運作時會從肖像型及指示型符號過度、轉變為象徵型符號(Symbol);亦即因符號運作需求,同一圖像符號可能隸屬兩種不同類型,透過符號轉變的靈活運用方式,充分發揮符號意義傳達效果。(五)、根據索緒爾符號意義組成理論進行台灣圖像分析,在相同圖像類型系譜中,具獨特性且台灣地域色彩明顯者,較易成為設計符號之主要選擇;作品主要目的與傳達意圖,會影響符號系譜之選擇

、運用,符號系譜之選擇更左右設計表現與傳達;因特殊符號意義傳達需要,會有不同類型圖像符號使用於設計中,各種符號系譜會同時共存、互相影響。(六)、以語意學的意義形成樣態理論分析台灣圖像符號,殖民環境的美術設計通常具「台灣意象傳達」或「殖民統治經營成就宣揚」內涵意義。符號意義形成方式,除部分以「意含(Signification)」作意義表現外,大多並用「指謂(Denotation)」、「詞似(Connotation)」等樣態作意義詮釋,加強台灣意象表徵與內涵意義傳達。 殖民政治、社會環境影響下,當時台灣美術設計不僅有特殊殖民視覺圖像符號的運用、表現方式,以及多樣設計風格面貌,它更是社會文化發

展、大眾審美趣味,以及特殊時代精神的具體反映。就台灣歷史、文化、設計發展之研究而言,它不僅提供有趣探索方向與豐富資源建構,並對現代設計教育、設計創作有著深層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