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長生 Prim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國立臺灣大學 護理學研究所 賴裕和所指導 林冠芸的 甲狀腺癌病人術後工作衝擊探討 (2020),提出特 長生 Prim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甲狀腺癌症、工作衝擊、症狀、焦慮、憂鬱、疲憊。

而第二篇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張永源所指導 林暐偲的 乳癌術後存活病患心理介入方案之心理健康結果評估 (2011),提出因為有 乳癌存活者、類實驗設計、心理介入方案、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特 長生 Prim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特 長生 Prim,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甲狀腺癌病人術後工作衝擊探討

為了解決特 長生 Prim的問題,作者林冠芸 這樣論述:

甲狀腺癌為台灣十大癌症之一,甲狀腺癌五年相對存活率高達98.3%,其中分化型的病人占95%為大宗,近年死亡率下降,發生率卻升高,且發生的年齡大多處於工作的年紀,而且大多數病人會面臨疾病及治療對工作造成的衝擊,然而目前針對這群甲狀腺癌病患工作衝擊之干擾因子的相關研究缺乏。本研究目的為(1)了解甲狀腺癌病人術後返回職場比率(2)了解甲狀腺癌對病人工作衝擊程度(3)探討甲狀腺癌症病人術後疲憊、憂鬱、焦慮、症狀嚴重度(4)探討甲狀腺癌病人術後疲憊、憂鬱、焦慮、症狀嚴重度、重要人口學特質、疾病治療特質與工作衝擊程度的相關性。本研究方法採橫斷式研究設計,收集155個病人於病人手術後三年內在門診進行收案及

評估,並以結構式問卷蒐集資料,問卷內容包含返回職場障礙量表(Illness Perceptions Questionnaire)、醫院焦慮憂鬱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疲倦症狀評估量表(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症狀嚴重程度量表(Symptom Severity Scale)和疾病基本資料表,收集之資料以敘述性統計、斯皮爾曼相關係數檢定、無母數統計和複回歸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術後病人有12%病人未返回職場,而正在工作的病人79.9%覺得受到影響,但衝擊程度為輕度,其中五項超過一半以上人會面臨的工作衝

擊因素依序為(1)認為癌症及治療不可預測影響工作(70%);(2)癌症及治療導致有情緒的痛苦(62.7%);(3)因癌症及治療有疲倦或感覺精疲力盡(61%);(4)認為癌症及治療導致專注力下降(54.4%);(5)認為癌症及其治療導致有身體症狀(50.7%)。另外工作衝擊程度與性別與教育程度、疲倦程度、疲倦干擾程度、焦慮、憂鬱、症狀嚴重度相關,而工作衝擊程度主要的相關因子為症狀嚴重度(β=0.44, p

乳癌術後存活病患心理介入方案之心理健康結果評估

為了解決特 長生 Prim的問題,作者林暐偲 這樣論述:

目的:探討壓力抒解與情緒管理暨理性情緒行為諮商的心理介入方案,對乳癌術後存活病患的心理健康狀態(憂鬱、焦慮、乳癌困擾以及情緒表達)改善之成效。方法: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一般外科乳癌特別門診的術後存活病患為主要對象,利用病患等候門診的時間進行心理社會因子的問卷施測,問卷內容包含了基本資料表、貝克憂鬱量表、貝克焦慮量表、癌症特定性困擾量表以及情緒表達量表,採類實驗設計依個案意願決定是否參與心理介入方案。方案介入組將接受每週ㄧ回合,每回合2小時,為期二個月共計八回合的心理介入課程;而比較組將會收到預防乳癌復發的相關資料。統計方法使用重複量數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瞭解心理介入方案對健康

狀態的影響。結果: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共60人,其中介入組為21人,比較組為39人,分別以獨立樣本t檢定及卡方檢定進行兩組別的人口學屬性之比較,除教育年數在兩組間達統計學上顯著差異外,其餘變項均顯示未達統計學上顯著差異。採用重複量數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在控制教育年數之後,評估心理介入方案對乳癌術後存活病患的心理健康狀態改善之成效,在憂鬱、焦慮及乳癌困擾症狀方面,介入組前後測的改變量均顯著高於比較組(三者交互作用分別為F=4.52,P=.038;F=7.08,P=.010;F=4.40,P=.040)。結論:經由介入方案的實施後,介入組的乳癌存活病患前後心理健康狀態改善的程度顯著的優於比較組,並且能有

效抒解憂鬱症狀、焦慮症狀及乳癌困擾。因此,本研究積極建議在必要的治療過後實施心理介入方案將有助於乳癌復發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