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宣導標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消防宣導標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秉吳超寫的 安全標語鑒賞與集粹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灣語文學系 陳龍廷所指導 周華斌的 從屬性統合與主體性建構――日治時期在台日人對台語歌謠的采集整理及傳播 (2015),提出消防宣導標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語歌謠、日治時期、在台日人、從屬性統合、主體性建構、殖民論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葉一隆老師所指導 蕭加和的 火災發生因素之線上分析 (2009),提出因為有 線上分析、電氣設備、認知行為的重點而找出了 消防宣導標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消防宣導標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安全標語鑒賞與集粹

為了解決消防宣導標語的問題,作者王秉吳超 這樣論述:

《安全標語鑒賞與集粹》共分3篇10章。上篇為安全標語鑒賞,包括:緒論,安全標語概述,安全標語傳播者及受眾的心理認知分析,安全標語鑒賞基礎理論,安全標語評價方法,安全標語應用現狀及改進對策分析。中篇為安全標語集粹,共精選了以“安全為了誰”、“安全有策略”和“安全靠知識”3個主題的6000餘條安全標語。下篇為安全文苑天地,彙集了一些流行的安全對聯200副、古文400句、“山寨”名言100句。   《安全標語鑒賞與集粹》內容豐富,雅俗共賞,既有學術性,又有科普性,可讀性很強。《安全標語鑒賞與集粹》可供廣大安全管理幹部、安全宣傳人員等使用,也可供安全文化和安全文藝愛好者或研究者閱讀

,還可作為高校安全文化課程和企業安全生產培訓課程的輔助參考資料。

從屬性統合與主體性建構――日治時期在台日人對台語歌謠的采集整理及傳播

為了解決消防宣導標語的問題,作者周華斌 這樣論述:

本文係探討日治時期在台日人對台語歌謠的采集整理及傳播,主要將當時在台日人的台語歌謠采集整理活動發展作為一種態樣,回歸於當時殖民場域、文化空間的大環境觀察,以鳥勘探討殖民者於台灣進行的從屬性統合與殖民主體性建構,以及殖民統治本質、殖民論述、殖民知識生產,監控規訓、改造「國民」身體等手段。其中,一併爬梳當時日人的台語學習研究發展概況,以觀察其與台語歌謠采集的關聯性。同時,梳理日人的台語歌謠采集概況,並觀察其書面記錄形式,甚至觸及殖民者的白話台語建設工程議題。雖然論文議題鎖定於在台日人,然為讓台語歌謠采集發展的整體面貌較清晰,相對於殖民者的從屬性統合、主體性建構、殖民論述,本文也用小篇幅探討被殖民

的台灣人於台語歌謠場域的抵殖民論述、文化及鄉土認同、改善台灣人本身素質的進步觀等主體性建構表現,以作為對照性的研究。另,針對警察涉入台語歌謠場域的現象加以觀察,例如查禁、配合宣傳歌的政策宣導、現代社會教化,以管控、規訓台灣人,鞏固殖民政權。

火災發生因素之線上分析

為了解決消防宣導標語的問題,作者蕭加和 這樣論述:

線上分析處理(On - 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與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技術已成為企業界不可或缺的決策利器,而將此種技術應用於災害防救體系,可提供基層消防人員或高階領導者正確資訊,以利災害搶救工作之進行。而隨著經濟發展,民眾生活習性改變,日常電氣設備之設計亦愈精緻與奢華,電線迴路亦日趨複雜,對於經常的使用電氣設備之電壓負載;若疏於檢視,則慢慢累積火災發生的潛在性風險。以2002至2008年火災件數統計以電氣火災件數居首位,佔火災總次數23.4%。經分析結果,以人為因素所造成比例較高。本研究利用問卷方式探討民眾使用電氣設備的認知行為及防火知識,

從研究結果可知,一般民眾對於家用電氣設備的使用與用電知識,均有很高的認知能力,平均值在3.52~4.29之間,而且均有正確性的使用電氣知識與習慣。惟在檢視延長線及電氣設備之迴路電壓超載認知程度略為薄弱,經研究以21~30歲族群比例較高,平均值為3.46,佔總和50.7 %;故應加強年輕族群電氣設備使用的概念與知識宣導。另外,家中使用電氣設備時,仔細詳閱警告標示或警語文字習慣;經分析結果,民眾比較習慣於實務性操作,至於詳閱說明書內容與警告標語的行為稍嫌偏低。故消防單位應擬定俱全之宣導措施與作為,以利有效降低因電氣設備引起的火災與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