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颱風名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歷年颱風名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艷鋒,葛自剛(編著)寫的 2019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歷年真題解析與模擬試卷: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和廖亮羽的 風球詩社十週年詩選集:自由時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Vol.2】 - 第 2 卷 - 第 140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 西馬德里 Monterrey 2017 年北大西洋的颶風季,為歷年的颶風強度寫下新紀錄。 ... 不同名稱:印度洋至南太平洋一帶的稱為氣旋( cyclone ) ,北大西洋及東北太平洋的稱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電力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亞洲大學 經營管理學系 陳坤成所指導 李昊餘的 以人工智慧透視學術研究商業化對智慧學習影響之研究 (2019),提出歷年颱風名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人工智慧、智慧學習、智慧資本、服務創新、學術研究商業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吳連賞所指導 許雅舒的 原住民部落在地認同差異—建構禮納里居民地方感 (2019),提出因為有 禮納里、地方創生、地方認同、地方感、地方產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歷年颱風名稱的解答。

最後網站找歷年颱風名稱相關社群貼文資訊則補充:提供歷年颱風名稱相關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象神颱風災情、歷年颱風路徑、台灣歷年颱風月份相關法律資訊或書籍,就來法律貼文懶人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歷年颱風名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19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歷年真題解析與模擬試卷: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為了解決歷年颱風名稱的問題,作者張艷鋒,葛自剛(編著) 這樣論述:

本書共計4章,分別為考試大綱中要求的四個部分:建築剖面、建築配件與構造、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建築設備。本書對考試大綱要求的基本概念和相關規範進行了全面歸納和總結;並以歷年真題為例進行詳盡解析,歸納解題要點和解題方法,對於應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書後附模擬試卷三套,供考生自測檢驗複習效果。本書收錄了1998~2018年共計17年的真題,共計68道。 本書主要供參加2019年一註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的考生使用,對建築學專業學生和其他相關設計人員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前言 第1章 建築剖面 1 1.1 建築剖面設計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1 1.2 建築剖面設計相關知識 6

1.3 歷年真題解析 11 第2章 建築配件與構造 91 2.1 建築配件與構造設計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91 2.2 建築配件與構造設計相關知識 96 2.3 歷年真題解析 125 第3章 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 213 3.1 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213 3.2 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相關知識 218 3.3 歷年真題解析 228 第4章 建築設備 302 4.1 建築設備作圖題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302 4.2 建築設備作圖題相關知識 304 4.3 歷年真題解析 332 2019年度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考試模擬試卷一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415 參考答案 435

2019年度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考試模擬試卷二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449 參考答案 465 2019年度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考試模擬試卷三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475 參考答案 496 附錄 511 參考規範 513 參考標準圖集 513 參考文獻 514 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考試自1995年首次舉行,至今已經舉行了20次,其中1996年、2002年、2015年、2016年停考四次。本考試難度大,通過率低,被認為是含金量最高的考試。其中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這門考試,2014年全國報考人數為27919人,參考人數為22416人,合格人數為4723人,合

格率為21.07%;2013年全國參考人數為25030人,合格人數為3004人,合格率為12%;2012年參考人數為22177人;2011年參考人數為17232人;2008年參考人數為13576人。遼寧省2007年通過率為14%,2008年通過率為27%。從以上統計資料來看,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通過率是非常低的,這導致累年參加考試人數驟增。 2002年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重新修訂了《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考試大綱》,將原大綱中的建築設計與表達科目改為建築方案設計和建築技術設計。《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考試大綱》(2002版)對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的要求為:檢驗應試者在建築技術方面的實踐能力,

對試題能做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建築剖面、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機電設備及管道系統、建築配件與構造等,並符合法規規範。 從考試大綱來看,建築剖面和建築配件與構造是建築學專業範疇內容,而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和機電設備及管道系統為結構專業和建築設備專業範疇內容,雖然不屬於建築專業內容,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建築師,應掌握結構、設備專業的基本原理與常見知識。大綱要求的符合法規規範,是指每年考試所用使用的規範、標準,以本考試年度上一年12月31日以前正式實施的規範、標準為准。 1.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命題規律 (1)從2003~2018年的真題中可以看出,該科目考試中考試大綱的四方面內容均各以一道獨立

題目出現。該門考試每年四道題,總分100分,歷年合格分數詳見表01。在考試大綱修訂後的2003、2004、2005、2007年考試難度比較大,出現了降低合格分數的情況;其餘的8年,合格分數均為60分。迄今為止,未發生過提高合格分數的情況。 (2)該門考試自2003年開始,建築剖面、建築構造、建築結構、建築設備每年均為1道題目,總計4道。相比2002年以前的考試,增加了作圖選擇題,其中2003年29題,2004年30題,2005年32題,2006~2018年穩定在40題。可以說13年來題型相對穩定,變化幅度不大。 (3)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歷年真題各部分分值詳見表02。2003~200

5年,建築剖面、建築構造、建築結構、建築設備每部分分值為25分,占總分的25%,建築剖面與建築構造合計占總分的50%。2006~2018年,建築剖面和建築構造每部分的分值增加5分,提高到30分,建築結構和建築設備每部分分值減少5分,降低到20分,建築剖面和建築構造合計占總分的60%。這種命題結構的細微改變,對於建築專業考生來說,只要在工作中扎實掌握建築剖面和建築構造兩大部分,對於建築結構和建築設備有一定瞭解和知識儲備,就能順利通過考試。 2.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應考經驗分享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試涵蓋範圍廣,通過率低,許多考生屢戰屢敗。如何複習備考,筆者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總結,歸納了以

下經驗: (1)正確的解題方法。筆者以該門考試的第四題建築設備為例,講一下如何審題和解題,該部分也是考生丟分最多、考點不容易掌握的一道題。建築設備在建築學專業中只是一門技術基礎課,只簡單介紹了工作原理,要想在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應試中熟練掌握,還要靠繼續學習設備專業知識和在設計工作實踐中與設備專業的配合、互提資料、對圖、匯總、會簽中學習。有些建築師有一定的設備專業知識且有實踐經驗,但對應試方式不適應,不能發揮應有的水準,因此學習一些應試技巧,有利於發揮自己的水準。   1)審題方法。 試題格式,任務書的四個標題:任務描述、任務要求、佈置要求、圖例。前三個標題很重要,尤其是第三個。前三個標題

中有些內容前後重複,看似唆,實際上各有各的用意、目的,需要考生細心理解和揣摩。 A.任務描述。 任務描述中明確“建築物性質、高度、用途等”是提醒考生解題所需要執行的規範、規程、標準等。比如防火規範,是執行《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還是執行《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又比如專業規範,是執行《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還是《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範》;又比如熱工規範,是執行《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還是《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採暖居住建築部分)》等。 任務描述還要求作圖涉及的專業:提醒考生作圖涉及的專業和內容,使應試者心中有數。 B.任務要求。 任務要求中規定各專業的具體要求:提醒考生作圖時要按此

要求。例如空調部分,規定在哪個部位設空調等;消火栓部分,僅考慮走道還是房間或走道和房間都考慮等;又比如噴淋部分,依據任務描述中建築物性質、高度、用途按規範設計等。 任務要求中給定各專業的具體條件:提醒考生作圖時要按給定條件畫圖。例如空調部分,給定此部位設全空氣空調還是風機盤管加新風、哪個房間設幾颱風機盤管、風機盤管帶不帶回風口等;又如排煙部分,豎井的面積等;消火栓部分,可否嵌入牆內等;噴淋部分,噴頭間距等。 C.佈置要求。 佈置要求中規定各專業的具體作圖內容:提醒考生作圖時按逐條、逐個考核點繪製。如果佈置要求有不明確內容,可對照作圖選擇題一一確定,因為評分圍繞作圖選擇題為核心進行,或者說作

圖選擇題及其拓展內容就是作圖內容,作圖選擇題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解題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D.圖例。 作圖時要以此為依據,即使與國家製圖標準、規範等有不同之處,也要按圖例繪製,否則影響得分。要正確完整地表達圖例,包括畫法、方向、線型的粗細等。 2)解題方法。 A.確定作圖內容:通過認真審題,儘快確定作圖內容。為了準確無誤地快速作圖,可將給水排水、暖通空調和電氣三個專業作圖內容列一個草稿表,作圖時逐一落實。 B.靈活運用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設計要點:建築設備作圖,每年都是新的建築類型和作圖方式,幾乎未出現過重複類型。不管建築類型怎樣變化,建築設備專業知識是相同的。常規試題可運用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設計

要點來作圖,非常規試題只能憑平時的知識積累來完成。 C.要有三個專業的全域觀念。建築設備一般涵蓋水、暖、電三個專業,圖面上要繪製三個專業內容,要統籌安排,使每個專業內容都能表達清楚,不要因為不同專業內容重疊而影響得分。   (2)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試共4道題,考試時間為6.0小時,建議考生合理分配每道題的考試時間,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作答,不一定要按照題目順序作答,這樣可以提高得分率和穩定考生考試情緒。對於每道題所用的時間,考生可按照自己對題目的掌握程度具體安排。筆者給考生一個建議時間,僅供參考:建築剖面2.0小時,建築構造1.0小時,建築結構1.0小時,建築設備1.0小時,最後1.0小

時用於查缺補漏和填充答題卡。作圖時宜根據臨場情況,合理安排時間。假如交卷時間將到,作圖內容未完,但完成了足夠的量且完成的部分正確,應停止作圖,將完成的作圖內容對應塗黑選擇題和答題卡,存在通過的希望。 (3)繪圖結束後,從各題中選擇一個與作圖結果對應的選項,用2B鉛筆將答題卡對應題號選項資訊點塗黑(2018年考試取消了完成作圖題後,先塗第1頁作圖選擇題,再填塗答題卡,二者選項必須一致的規定)。答題卡得分決定是否取得人工評分的資格,即使作圖完全正確,答題卡未塗黑,也不再進行人工評分,視為該卷未通過。 (4)瞭解正確評分程式和評分標準,考試中規避常見扣分點。 1)評分程式: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的評分,先由各地方人事考試中心機讀閱卷,第一步機讀答題卡,如果未超過一定的分數,不再進行人工閱卷判分,視為未通過。機讀通過考試的考生,進入人工閱卷環節,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執業資格註冊中心組織人工閱卷,人工閱卷和機讀閱卷都合格,方能通過該門考試。 2)評分標準:每年考試的評分標準不盡相同,但是評分方向和規律還是可以掌握的。 例如2003年評分標準,共有選擇題覆核29題和人工評分11項,共計40項目。 A.選擇題覆核29題,每個題目分值為2.5分,共72.5分。選擇題人工覆核環節每題考核點為1~3個,如果選擇題正確,並且繪圖正確,不扣分;如果選擇題正確,繪圖錯誤,按照考核點,扣0.5~2.

5分。 B.人工評分共11項,每項分值為2.5分,總分為27.5分,每項分解為若干扣分點,如1.5+1.0兩個扣分點,2.0+0.5兩個扣分點,1.5+1.0兩個扣分點,1+1+0.5三個扣分點等。每錯一處,評分員按照評分表進行扣分。 C.2004、2005年的評分方法和標準與2003年一致,都分為選擇題覆核和人工評分兩個部分。2006~2017年,人工閱卷環節僅為選擇題覆核,選擇題基本維持在40題左右,總分100分,人工評分,評分表的扣分標準確定圍繞選擇題為核心進行。每道選擇題就是一個考核點,考核點裡細緻分為若干個小扣分點,所以每次考試評卷,扣分點多達上百處。   D.選擇題正確只代表基

本內容正確,並不代表作圖完全正確。因為選擇題只能考核作圖題佈置要求中某內容的一部分內容,例如佈置要求中要求佈置防煙加壓送風豎井和風口,選擇題只能考核佈置幾個豎井或幾個風口或豎井面積或給何部位送風等,判作圖正確要以上幾方面甚至圖例、送風箭頭等都是對的才算正確;佈置要求中要求佈置自動噴水滅火噴頭,選擇題只能考核佈置幾個噴頭或在何處佈置或噴頭間距等,判作圖正確要以上幾方面甚至圖例等都是對的才算正確。   (5)我國建築設計行業率先實行了電腦輔助設計,近年來建築學專業的畢業生幾乎沒有在圖板上進行設計的經歷,建議考生考前多做真題手繪訓練,保證作圖速度與品質。另外,建議工作實踐經驗較少的考生在施工圖設計時

,儘量少用或不用標準圖集,即使選用標準圖集,也應將圖集的內容消化和理解之後才能選用,這樣對應試該門考試非常重要。 3.考生備考注意事項 (1)建議考生在考前列印准考證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考試中心關於全國一、二級註冊建築師考試資格考生注意事項。 (2)考生須攜帶以下工具和文具參加作圖題考試:繪圖板(最小為2號圖板,有部分省份考場提供圖板的,考生可不必攜帶)、針管筆、計算器、釘書機(試卷為裝訂成冊2號圖紙一份,考試時,為了方便作答,考生可自行拆開,考試完畢應按照原來順序用釘書機重新裝訂)、三角板一套、丁字尺、比例尺(大小各一個,建築剖面題中,平面圖比例為1∶150,11剖面圖比例為1∶50,

兩個比例尺便於快速切換比例)、建築範本、2B鉛筆、橡皮、雙面刀片(刮圖用)、膠帶(用於將試題固定在圖板上)、座標紙(最好事先固定在圖板上,主要用於第一題建築剖面,可以加大作圖效率)。注意:工具和文具無數量與規格要求。如範本,各類建築範本、曲線板、橢圓範本、圓範本等建議攜帶。針管筆用黑色墨水,建議帶常用規格、不同粗細的不少於三隻,例如0.1mm、0.2mm、0.5mm。 (3)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試卷為裝訂成冊2號圖紙一份,其中封面和封底為牛皮紙,封面為考試名稱和考生資訊填寫欄,封2為考生注意事項。第1頁為作圖選擇題,黑字白紙印刷;第2~5頁為試題,均以紅色字印刷在加厚硫酸紙上,考生需要在第

2~5頁的試題紙上作答。考生在作圖時需要修改,可用雙面刀片在硫酸紙上刮圖,考生不得攜帶草圖紙、塗改液、塗改帶。考場上一般為考生發放4張2號透明草圖紙。用塗改液或者塗改帶修改的試卷按照違規處理,不予評分。 (4)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試時,都配有跟知識題一樣的答題卡。在答題前,考生必須將工作單位、姓名、准考證號、科目代碼如實填寫在試卷規定的欄目內。參加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試的考生,還須將姓名、科目代碼和准考證號填寫或填塗在答題卡相應的欄目內。在其他位置書寫單位、姓名、考號等資訊的作為違紀卷,不予評分。作圖選擇題考試結束後,先由電腦對考生的答題卡進行讀卡評分,根據考生的讀卡成績決定其考卷能

否進入下一步人工評分。   (5)作圖題必須按規定的比例用黑色繪圖筆繪製在試卷上。所有線條應光潔、清晰,不易擦去。除某些細部線條外,主要線條不得徒手繪製,或者說某些細部線條可以徒手繪製。但有兩點要注意:一、畫長線條時再好的徒手功夫也沒有用尺畫得快;二、畫建築單元模組(如坐便器平面)時,用範本也比徒手畫圖快。借助工具還是徒手繪圖,關鍵是看哪個畫得快。考生不得用彩色筆、鉛筆或圓珠筆製圖,不得將考場為考生配發的草圖紙夾帶或粘貼在試卷上,以免有利用特殊色彩、特殊紙張暗做標記之嫌。正式答題一定要在下發的正式圖紙上完成,不允許考生在試卷上做與考題作答無關的標記,否則按無效卷處理,不予評分。   (6)考生

可將試卷拆開以便作答,試卷答完後應重新按照試卷頁碼編號順序用釘書機裝訂成冊,釘書釘應均勻地釘在圖紙左側距邊緣15mm處。作圖題考試結束後,監考人員和考生應當面確認裝訂試卷。試卷裝訂漏頁而有可能會被帶離考場從而造成漏題,屬違反考試規定行為。提醒拆開試卷作答的考生,考試完畢裝訂試卷時切記要仔細核對試卷的頁碼編號順序,以防有漏頁情況發生,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7)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試卷共5頁,第1頁為第一、二、三、四題的作圖選擇題,一般為40題。第2~5頁每頁1題。2002年修改考試大綱後,為使作圖題穩妥地完成人工評分到機讀評分的過渡,一級建築師考試對作圖題做了修改,考題由單純的作圖題改為作圖

選擇題,考生在完成每道題的作圖任務後,根據作圖的結果或推論選擇答案並作答填塗。實踐證明,這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嘗試。參加此部分作圖題考試時,考生除完成第2~5頁作圖任務後,從各題中選擇一個與作圖結果對應的選項,用2B鉛筆將答題卡對應題號選項資訊點塗黑(2018年考試取消了完成作圖題後,先塗第1頁作圖選擇題,再填塗答題卡,二者選項必須一致的規定)。 (8)考生在完成作圖題任務後切記:第一,在試卷第1頁上作圖選擇題的答案選項中選擇所選答案;第二,在答題卡上填塗所選選項對應的字母。如漏做第二項,在地方機讀時有可能因分數不夠線而無法調卷參加全國統一組織的人工評分工作;如漏做第一項,即使已調卷參加人工評分

,也會因試卷上無答案無法進行人工覆核而視為無效試卷。因為該科採用電腦與人工相結合的評分方法,所以強調以上兩項都要作答的重要性,不管忽略哪一項,都將失去考試通過的機會。每一個選擇題只能選擇一個正確答案,且要求考生在試卷上作圖選擇題所選的答案與答題卡上所填塗答案必須一致。   (9)在填塗答題卡時,須用2B鉛筆塗黑,如有改動,必須用橡皮擦淨痕跡,以防電腦閱卷時誤讀。試卷第1頁作圖選擇題的作答應按照題幹要求選用相應的筆型。如2011年試題要求“根據作圖結果,在下列單選題中選擇一個相對應答案並用鉛筆將所選選項的字母塗黑”,2014年試題要求“……用黑色墨水筆將選項對應的字母填寫在括弧……”。而2018

年考試取消了完成作圖題後,先塗第1頁作圖選擇題,再填塗答題卡,二者選項必須一致的規定。   4.本書的編寫特點 (1)本書收錄了1998~2018年的歷年真題,共計17年真題,每年4道,共計68道。可以說是市面上涵蓋範圍最廣、收錄最全面的一本書。 (2)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均由作者重新繪製插圖,線型分明,更加接近工程圖紙的效果;編寫中參考了國標圖集的繪圖標準,將工程圖紙和出版文字完美結合在一起。 (3)本書所有真題均按比例繪製,方便考生複印放大至真題比例進行模擬試題訓練。 本書的真題來源於各種輔導材料和參考書籍,也有一部分源自網路和輔導班,在編寫過程中去粗取精,儘量將試題還原接近真實考題

。本書的第1章、第2章、第3章、模擬題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由張豔鋒編寫,第4章、模擬題第四題由葛自剛編寫,第1章由張明皓審閱,第2章由朱曼銘審閱,第3章由張明皓和王欣審閱,第4章和模擬題由張豔鋒審閱,全書由張豔鋒統稿。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一直得到中國電力出版社梁瑤老師的支持和鼓勵,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本書中的部分插圖和文字引自國家標準圖集和參考文獻中所列書目,對原著者表示感謝。由於水準所限,書稿中插圖均為重新繪製,錯漏之處請批評指教。 張豔鋒 2018年10月

以人工智慧透視學術研究商業化對智慧學習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歷年颱風名稱的問題,作者李昊餘 這樣論述:

第三次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革命性地崛起,人類科技躍升 智 慧世代 儼然成為進行式。海量數據主要由 智慧型行動個人裝置 經由聯網活動,以及物聯網感知裝置所接收之訊息組成 透過網際網路雙向傳遞,產生各式 結構化、半結構化 與非結構化數據 ;經由人工智慧系統框架演算法,分析海量數據中所蘊藏富含價值之資訊,將其辨識、擷取、分群、歸納,藉此達到預判以及系統自我學習目的,其結果具有高度精準性以及高可信度。各國相繼提出高科技生 產策略,其建構於人工智慧主體的系統 關鍵技術 。 實證 研究指出, 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技術作為鏈結虛擬與實

體媒介,能有效雙向傳遞接收之數據以及下達決策指令,且具有可靠性、完整性與即時性。導入產業媒合相容 特性之商業模式, 技術框架具 高信度決策輔助, 能實質 提升產業營運績效。近年 來 科技革新產業面臨轉型或 升級 ,系統框架結合管理學理論模型建構 ,以 學術研究商業化模式 作為 技術 導入 切點,勢必 影響 各行 百業 之 商業模式與經營策略 。 學術研究機構具有前端創新性研究能量,整合 實務 技術 以實現 科技 創新、管理創新 以及價值創新三面向 ,並以擴散創新為主要表現手段 。本研究採以雙架構 量化研究 方式 利用層級分析 Analytic h ierarchy p rocess ,AHP

方法, 建構智慧化層級架構評估準則之優先發展權重排序,並 尋求替代方案之可行性 利用 結構方程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方法, 檢驗 學術研究商業化構念對於智慧製造、智慧學習之結構關聯性 並 驗證本研究提出假說 。 AHP 問卷共回收 146 份有效樣本, SEM 問卷共回收 2 30 份有效樣本。兩份問卷皆獨立且於不同時間序進 行調查,樣本歸類以產業及學界且平均分布狀況良好 ,調查結果具代表性 。研究結 果顯示,層級架構替代方案以智慧學習權重最高,其優先發展 排序第一位,其次為學術研究商業化; 學術研究商業化對智慧製造有正顯著影響,學術研究商業

化對智慧學習具正顯著影響,且服務創新於物聯網對學術研究商業化具完全中介影響效果 ,而智慧資本於人工智慧對學術研究商業化不具中介影響效果 。由此可見,研究成果透過學術研究商業化實質影響智慧化應用端。

風球詩社十週年詩選集:自由時代

為了解決歷年颱風名稱的問題,作者廖亮羽 這樣論述:

  漫漫十年,自由時代早已展開,一個詩社的熱帶氣旋訊號,宣告仍然生效。風球詩社十週年詩選集輯錄北、中、南和東部社員,合共一百二十首作品,涵融不同主題和風格之創造,無有標幟特定的美學典範。   如詩人瘂弦所言:「不管你寫什麼,點的或面的,局部的或全體的,個人的或民族的,只要寫得好,都有社會意義。」這也許正是風球詩社的社會意義,推行著面貌多元的書寫、讀詩會、詩展、文藝營,甚或跨領域藝術結合的試驗。願風球持續懸掛,那股柔和卻勢猛的力量,尚且旋轉迴環。與詩素昧平生的人,與孤獨的詩人,我們或終將在風中謀面。 本書特色   ★風球詩社集合了眾多十六、七歲到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牢牢

掌握住詩之純粹力。   ★他/她們是一群把詩當作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和感情的黏著劑在生活的愛詩人。   ★這本詩選不過是他/她們偶然興起留下的一本遊俠手冊而已。當這些網路遊俠向更熟成的青壯年邁進時,當今詩壇的眾將官們、守城人等,可都要當心了! 名人推薦   |詩壇名家.專序推薦|   白靈(詩人、台北科技大學及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   楊宗翰(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陳政彥(嘉義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一本詩社詩選的出版豈是易事?風球以「自由時代」標稱此選集,說明了台灣是處在言論自由、行動自由的年代,在詩的書寫領域裡是絕對的百無禁忌。」──詩人 白靈   「因為校園詩社無論再怎麼

跨校,畢竟多屬情感集合體,是友誼團、舒適圈兼青春園。而強者在創作上是不必圍爐取暖的──因為他們自己就能生火,自己便在發光。」──教授 楊宗翰   「除了能讀到個人詩藝的光彩,也清楚看到台灣詩壇的未來。風球正默默捏塑未來台灣現代詩的臉龐,相信此一難得的努力將會給未來台灣現代詩帶來一副亮麗的模樣。」──教授 陳政彥  

原住民部落在地認同差異—建構禮納里居民地方感

為了解決歷年颱風名稱的問題,作者許雅舒 這樣論述:

摘要不同的地理環境會造就不一樣的社會文化與地景樣貌,文化景觀也會因應不同的強勢文化做出不同的改變,不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與優勢的原住民族必須著重在「軟實力」的發展,才能在主流文化中站穩腳步,三個村有著不同的文化底蘊卻因相同的遭遇來到禮納里部落(RINARI),面對相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認同感受,也做出不同的因應方式。以往的文獻中,多將問題放在部落老人家在新家的適應問題與舊有產業無法順利發展等負面情緒,卻少有關注到部落青年在部落中所積極發展的文化產業。本文將問題聚焦在部落的發展及挑戰,禮納里部落的三個不同文化是如何凝聚共識去推動部落產業?居民們是如何找出自己的特色,將產業與文化相互連結,重建地方感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三項:一、調查禮納里部落三個村遷居之後的地方認同。二、分析禮納里部落三個村的居民如何以產業發展重塑地方感,並發展出自身特色。三、探討禮納里部落三個村產業發展特色及其調適過程。研究結果顯示,「經歷事件不同會影響認同感的差異」,也會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好茶村在經濟發展上較重視對外行銷,邀請觀光客進入部落,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大社村則是將自我推銷至部落之外,希望將「大社」發揚光大;而瑪家村繼續發展原鄉產業,將原鄉產業繼續擴大經營。另一方面,在「回原鄉的困難度上」,也影響三個村落的認同感,較易回到原鄉的瑪家村人對於禮納里的認同感與原鄉認同幾乎無差別;返鄉困難度介於中間值的大社村人,將精

力放在自身文化的對外發展,且樂觀地表示會回到原鄉生活;反之回鄉困難度較高的好茶村族人在文化地景創作上,可看見積極營造心目中的好茶村。風災的來襲,三個村的族人們被迫遷往禮納里,共同組成新的部落,族人們改變以往的生活型態,重新適應新的地方。部落的青年們看見禮納里的獨特性,以地方創生企業經營的思維,積極統合部落能量,並透過學校培育人才,強化並維持地方產業的能量,喚醒沉睡已久的地方感,利用新社區的優勢重新再生,成為不可取代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