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任空軍總司令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歷任空軍總司令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唐飛寫的 台北和平之春:閣揆唐飛140天全紀錄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秘書室| 傑出校友名錄 - 馬公高中也說明: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博士英國倫敦劍橋牛津愛丁堡名校深造歷任台灣師大英語系主任所長語文播種 ... 陸軍鐵漢體恤麾下 紹承乃父儒者之風膺任校長師長司令 榮司全國國防人力.

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 鄭梓所指導 陳咨仰的 戰後台灣軍人省主席時期的軍政關係研究(1957-1972) (2020),提出歷任空軍總司令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省政府、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軍人省主席、威權體制、軍政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 吳密察所指導 謝濟全的 日治後期臺灣的國防與軍需產業—以第六十一海軍航空廠及第六海軍燃料廠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高雄警備府、軍需產業、第六十一海軍航空廠、第六海軍燃料廠的重點而找出了 歷任空軍總司令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華民國空軍司令 - Wikiwand則補充:空軍總司令 ; 1. 周至柔 ; 2. 王叔銘 ; 3. 陳嘉尚 ; 4. 徐煥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歷任空軍總司令,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北和平之春:閣揆唐飛140天全紀錄

為了解決歷任空軍總司令的問題,作者唐飛 這樣論述:

  .中華民國首度政權移轉,閣揆現身說法  .記錄2000年台灣政壇最暗潮洶湧的140天   回顧2000年3月18日總統大選,將台獨主張列入黨綱的民進黨「陳∕呂配」贏得選舉,中華民國政權和平移轉的歷史新頁就此開展。然而,那一刻的兩岸局勢是動盪的、島內民心是不安的。唐飛──時任國民黨政府施政滿意度最高的國防部長──在民進黨力邀下入閣,肩負起全國人民對新時代的期待。   從國民黨的「黨進黨出」、「聯合內閣」,到陳水扁總統「全民政府」的風風雨雨,當年迫於以個人身分「入閣」而非「組閣」的唐飛,選擇以第一人稱、「類日記體」的方式,回憶十一年前「入閣」140天的前後因果。除了回首政黨首次輪替的兩黨在立法

院內外的政治爭鬥,他對初次執政的民進黨與陳水扁政府,有其獨到的觀察與體會,諸如剛上任的總統副總統失和問題、施政訴諸民粹的結果、國營事業人事安排弊端等。   透過文字回憶、今昔時空的交錯省思,他以自身的經驗,重新審視高層政府組織的交接機制,並為台灣逐步走向成熟的公民政治,提供寶貴經驗。走過半輩子軍旅生涯的唐飛,曾以「政治幼稚」自嘲這一段入閣公職生涯,卻已為「台北和平之春」留下執守民主的歷史身影。 作者簡介 唐飛   唐飛,1932年生,江蘇太倉人。空軍幼年學校六期,空軍官校飛行科三十二期。空軍指揮參謀學院、三軍大學戰爭學院畢業。空軍一級上將。   曾任飛行中隊長、駐美空軍副武官、駐南非武官處上校

武官、空軍聯隊長、官校校長、總部政戰部主任、作戰司令部司令、空軍總司令。1998年任參謀總長,為中華民國行憲後首位到立院備詢的參謀總長。1999年2月任國防部部長,完成《國防法》立法、《國防組織法》與《軍事審判法》等修法工作。   2000年5月任行政院院長,10月卸任後,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政府學院與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同時選課旁聽;並在史大東亞中心講授「台灣政治現況」。2007年參與成立「台灣前途展望協會」,呼籲中產階級與知識分子關心公職選舉。 【出版者的話】台北和平之春自序 【序幕】人生的意外之旅◎唐飛口述、汪士淳整理第一篇  國民黨首度在野第一章  變天!第二章  跳火

坑,因為國家需要我第三章  入閣前夕 第二篇  新手政府上路第四章  在內閣目睹之怪現象第五章  折衝與奔波第六章  人禍:八掌溪事件、高屏斷橋第七章  國事如麻 第三篇  問心無愧走一遭第八章  身陷核四風暴第九章  卸下重負第十章  重入江湖 後記【附錄一】唐飛內閣成員分析【附錄二】政務交接如何制度化【附錄三】唐飛答客問 出版者的話 台北和平之春   (一)出版回憶錄的旨意   一個時代的歷史,是由一些革命家、思想家、政治人物及追隨者與反對者,以血、淚、汗所共同塑造的。其中有國家命運的顛簸起伏,有社會結構的解體與重建,有經濟的停滯與飛騰,更有人間的悲歡與離合。百年來我們中國人的歷史,正徘

徊在絕望與希望之中,毀滅與重生之中,失敗與成功之中。   沒有歷史,哪有家國?只有失敗的歷史,何來家國?   歷史是一本舊帳。但讀史的積極動機,不是在算舊帳;而是在擷取教訓,避免悲劇的重演。   歷史更可以是一本希望之帳,記錄這一代中國人半世紀來在台灣的奮鬥與成就,鼓舞下一代,以民族自尊與驕傲,在二十一世紀開拓一個中國人的天下!   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的「天下文化」,自一九八二年以來,先後出版了實際參與改變中國命運與台灣發展重要人士的相關著作。這些人士都是廣義的英雄,他們或有英雄的志業、或有英雄的功績、或有英雄的失落。在發表的文集、傳記、回憶錄中,這些黨國元老、軍事將領、政治人物、企業家、專

家學者,以歷史的見證,細述他們的經歷軌跡與成敗得失。   就他們所撰述的,我們尊重,但不一定表示認同;如果因此引起的爭論,我們同樣尊重,但也不一定表示認同。我們的態度是:以專業水準出版他們的著述,不以自己的價值判斷來評論對錯。   在翻騰的歷史長河中,蓋棺也已無法論定,誰也難以掌握最後的真理。我們所希望的是,每一位人物寫下他們的經歷、觀察,甚至後見之明,為歷史留下紀錄。   (二)二○○○年五月唐飛入閣   不同於「布拉格之春」及其他地區的民主運動,他們人民所經歷的是流血鎮壓民主;「台北和平之春」是「票櫃出總統」,政權在五月的春天,和平地轉移。   唐飛的公職生涯,從出生入死的空軍飛行員開始,

以首任閣揆見證第一次政權和平移轉劃下句點。   一生的貢獻,變成了大時代中戰爭與和平的傳奇。   ※  ※  ※     二○○○年三月十八日,總統大選揭曉。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呂秀蓮以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得票率險勝。這次空前激烈「相對多數」的勝出,產生了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次政權的和平轉移。   這個勝利來得有些意外。少數黨的陳水扁,立即要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各種決策。他從不怯場,但情勢不容樂觀,壓力每日俱增。總統當選人立刻警覺到:審察國內外變數,自己沒有走錯一步的空間。第一個重大的人事決定,就是要選對行政院長。   在各方猜測與矚目之下,陳水扁揭開謎底,在三月二十九日宣布他選擇了國民黨籍的唐飛。唐

飛時任蕭萬長內閣的國防部長,國內享有高度的民意支持,國外則深得美國信任。空軍幼校出身的唐飛,曾在美國及南非擔任武官,擁有強烈的使命感、榮譽感與國際歷練。他做事冷靜沉穩,做人誠懇守分,溝通力與分析力俱強。歷任空軍總司令、參謀總長,是繼陳誠、郝柏村之後第三位出將入相的行政院長。   一個半月後,出身清寒的台大高材生,將意氣奮發地走出台北市長連任失利的陰影。當這位民進黨的新總統背負著「台獨政綱」,登上權力巔峰時,國內外都在看:將如何處理李登輝留下來的棘手的兩岸關係?以及面對國民黨在立院的多數掌控,他又將如何實現他的選舉支票(廢核就是一個大關)。勝利的火焰剛熄,各方的戰鼓已四處響起。   新總統吃了顆

定心丸。六十八歲的唐飛,決定以「國家為重」,「讓我們一起改革」打亂了他自己的生涯規劃,徵得國民黨的同意,以個人身分接受任命。上任前還意外地住院開刀。憑著一股強烈支持的民氣,以及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個子不高的四星上將,隻身走進行政院,擔任了一百四十天的閣揆。這是他一生最短的一個任務,但也是他終身最難忘的經歷。   我們十分感謝唐前院長接受了「天下文化」的邀請,親自整理出這些日記以及補述了一些相關材料,才能有這本重要著作的問世。   讓我們重溫我國民主憲政史上驕傲的一頁——二○○○年政權和平移轉的五月。   在慶祝「百年中國」之際,我們應當向全世界宣稱:這就是台灣的「寧靜革命」,這就是中華民族五

千年以來的「台北和平之春」。   讓我們靜下心來閱讀,唐飛院長如何記述與評論「事無不可對人言」的一百四十天。 高希均(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淡水 作者序   二○○七年,龍應台基金會邀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負責處理與逐步開放《蔣公日記》計畫之研究員郭岱君教授,報告該計畫之進度與中外學術界之反應。我自二○○二年起任該中心訪問學者,對該計畫的緣起與進度有相當程度的了解。當時我適在台北,郭教授邀我參加研討會。   會議進行至問答階段,有一位聽眾詢問:「為何要將《蔣公日記》存放在國外,導致現在需要遠渡重洋才能閱讀?」這個問題的答案稍微復雜,蔣方智怡女士與郭教授正準備

回答時,我主動起立發言如下:「胡佛研究所檔案處已具有現代化能力將珍貴的歷史資料,經過科技程序完成永久保存的必要處理。此外,關於開放閱讀的管理程序與設施,該中心也具有國際性信譽,這是在『現在』的政治環境之下,最適當的選擇。未來全部處理完畢,應該可以出版,供全球華人與國際學術界閱讀。」未料,因蔣氏家族成員意見尚未整合,出版仍需時日。   由於《蔣公日記》涵蓋了近代中華歷史極重要的階段,加上它的真實度,使中外學術界修正了對蔣公的評價,並引起各界普遍的重視,對華人歷史更具有重大意義;也啟發我以「類日記體」的形式,來書寫從軍、從公生涯中最高難度、最戲劇化的階段——二○○○年首度政黨輪替時,擔任新政府的閣

揆。   去年,我患嚴重肺炎導致敗血症與心肌衰竭,經榮民總醫院搶救成功,住院告一段落後,奉醫師指示回家靜養,靜待肺功能與肺組織恢復正常,不得外出與接觸外人以避免被感染,每三個月回診一次。自此,我在家中過了九個月的清教徒生活,有足夠的時間沉思。   我認識到二○○○年中華史上的第一次政黨輪替和政權和平轉移,是台灣政治邁向民主方向發展的重要過程。但也因為未具完備的政黨輪替制度與法規,新政府施政可說是跌跌撞撞,而全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坊間卻少有較完整的回顧與檢討。二○○八年第二次政黨輪替,第一年適逢八八風災與金融危機等意外狀況,再度執政的國民黨也遭遇諸多挫折。之後政務逐漸恢復正常,加上兩岸關係的良

性發展,與推動ECFA,才有好轉。再度顯示需要重視政黨的輪替制度與法規的建立。   於是,我著手整理二○○○年第一次政黨輪替以來,自己參與的經歷與體會記實,期盼讓明春新增的一百二十萬「首投族」,有機會認識台灣政治生態發展的經過和檢討。也期盼大約兩百萬曾經一度對台灣政治顯示出冷漠和放棄的「中間選民」,再一次回顧過去和思考如何面對未來。   承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與王力行發行人兩位的鼓勵,協助我完成我的願望,表示感謝。 【序幕】人生的意外之旅百年一世紀,計量著歷朝歷代的長短與興衰,回首過去,來來去去的人物悲歡,串起一代又一代的記憶。鏤刻在民國百年的記憶之中,有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兩岸分治、解

嚴行憲等,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時代故事記錄著歷史的苦難與光輝。在這些崎嶇的歲月裡,二○○○年(民國八十九年)寫下歷史新頁——華人史上首度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記錄了我們這個時代所追求的民主價值,重要性猶如肇建民國的辛亥革命,所不同的是,這是一場不流血的光榮轉移,中華民國走了八十九年,民主進程再向前走了一步。二○○○年三月十八日是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大選的投票日,也是第二次總統直選,超過一千五百萬選民要在和煦的陽光下投票,從三位主要候選人連戰、宋楚瑜及陳水扁中,選出他們心目中的總統。在此之前,中華民國已在一九九六年歷經首次民選總統的民主洗禮,民主扎根未深,台灣社會對政治選舉充滿熱情。如今白髮蒼蒼的

前行政院長唐飛,對十一年前三月十七日,總統大選投票的前一天記憶猶新。仔細咀嚼那一段日子,其實蘊含許多意義。三月十七日:李總統選前的一個指示約莫中午時分,參謀總長湯曜明和總政戰部主任曹文生連袂到國防部見唐飛部長,為的是傳達李登輝總統的最新指示。湯總長說,總統指示明天選舉投票截止後,國防部就馬上發布新聞,宣布國軍將服膺新當選的總統。唐飛心裡明白李總統的用心,投票一結束馬上就做這個宣布,這意思該是政權萬一易手,國軍不會因為投票結果揭曉,而有不服從新政權領導的情事發生。唐飛認為,李總統等於為未來可能的變局打預防針,如果國民黨真的輸掉選舉,希望政權能夠從國民黨這個「外來政權」手上,和平移轉出去。然而總統

沒有周延的考慮到,從技術上,新總統選出來後尚未就職,國軍要如何服膺總統當選人的領導呢?他突然動念。這個國家,已由李登輝總統領導十二年。經過六度修憲之後,原先由國民大會投票選舉總統、副總統的委任選舉,改為直選。李登輝執政,以體制內改革方式,帶領台灣走向民主化的道路,也不斷深化國民黨本土化、台灣化,但「大躍進」式改革,使得國民黨產生質變以及分裂;而他第二任期嚴重的黑金掛勾問題,給了在野黨訴求政黨輪替的口實。第十任總統選舉,國民黨提名連戰、蕭萬長為候選人;曾經與李登輝「情同父子」的宋楚瑜離開國民黨,與張昭雄搭擋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加入選戰;而在野的民進黨則由甫連任台北市長失利的陳水扁,搭配呂秀蓮參選。這

場選舉,就在國民黨分裂、宋楚瑜「興票案」纏身、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以「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為民進黨背書下,邁向投票的最後一刻。唐飛心想,李總統可能經由某些估票系統,預知國民黨候選人連戰、蕭萬長會輸掉選舉,由獨立候選人宋楚瑜贏得選舉,或是在黨綱上明列台灣要獨立的民進黨取得政權。其實,從競選正式起跑之後,他就已經感受到,國民黨由於分裂,要繼續執政不太樂觀,這一役可能要輸掉了。同樣的,身為國民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的連戰和蕭萬長,應該也有危機感。當時的行政院研考會主委魏啟林回憶,就在投票前幾天,蕭萬長突然這麼問他:「你看我們還有機會嗎?」這是帶著悲觀的消極問話。面對自己頂頭上司,魏啟林知道他的回覆應該

誠實,因為老闆要的是實際的答案,所以他搖搖頭。他可以見得,國民黨的敗象已現,再加上棄保效應,連蕭配機會不大。就兩岸局勢來說,如果是陳水扁出線,恐怕會造成兩岸之間的緊張與不安,就更需要國軍來壓住陣腳。唐飛心想,李總統會不會因所掌握的選情,而思考如此的新聞發布?無論如何,這是攸關中華民國未來政局發展的關鍵一戰。唐飛回想過去這麼多年來把青春歲月奉獻給國家,為中華民國效命,先是飛戰鬥機幾度空中遇險,生死只在一線間,但他都安然度過,在他那個時期,飛F104就是飛行員裡的精英,而空軍裡有個講法是,只要你飛F104沒有摔死,你的未來就會有另一片天空——他飛F104前後長達二十多年,但接下來的發展卻未必如此。

他外放海外擔任武官多年,導致升遷緩慢,光是中校、上校階就待了十八年,同事、友人都以為他這輩子要在軍中有什麼發展可就難了;沒想到三位參謀總長郝柏村、陳燊齡、劉和謙和空軍總司令郭汝霖,都在關鍵時刻破例拔擢唐飛。晉升將官之後,一改先前的蹉跎,少將到中將只花了兩年,他逐漸邁向軍階和軍職的頂峰,再過五年晉升一級上將,出任參謀總長。

歷任空軍總司令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編隊飛行:讓戰鬥機飛行員帶你一飛沖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文玉 教官
    
內容簡介:
  退役飛官分享飛行員養成歷程,座艙視角第一線直擊高空實況,百餘幀高清航空美圖大精彩解密。

  撰文◎李文玉, 龍仕銓, 熊楚才
  攝影◎周立昌, 黃啟端, 蔡聖龍, 顏際隆, 吳啟豪, 李文玉, 張健常, 熊楚才

  前空軍總司令 唐飛 上將 推薦:「本書揭開了戰鬥機飛行員神秘的面紗,藉由這群飛行員親身說明,讓愛空軍及關心空軍的大眾能進一步增加對空軍了解,我早就期待類似這樣的書籍問世了。」
    
編者簡介:
王永賢(撰文/圖片提供)
  空軍官校1989年畢業,主機種F-16,美國Embry Riddle飛安碩士,美空軍作參班2007年班,曾任駐美路克基地領隊,並於美國獲得路克基地炸射比賽團體及個人Top Gun總冠軍。(著有《完美牛排》,《完美牛肉》,《完美海鮮》3本著作)

李文玉(撰文/圖片提供)
  空軍官校1987年畢業(76年班),英國愛丁堡大學1995年企管碩士,美空軍戰院2009年班,曾任試飛官、駐美空軍副武官、駐日空軍武官、軍情處國際情報組長、作戰隊長等職,現為民航機師。

龍仕銓(撰文)
  空軍官校1989年畢業,主機種 F-5,曾任假想敵46中隊教官,現任民航機飛行員。

熊楚才(撰文/圖片提供)(Cougar)
  空軍官校1989年畢業,歷任飛行官、情報官、訓練官、作戰官、分隊長 ,主機種 F-5,服役九年後退伍進入民航。

周立昌(攝影)
  空軍官校1992年畢業,曾任F-16種子教官及單機特技飛行員,現任民航機飛行員。

黃啟端(攝影)
  空軍官校1993年畢業,曾任F-16偵照隊長,軍旅生涯30餘載,是大、小演習常客,常自嘲:「飛行技能」是我的本業、「參謀作業」是我的副業、「空中攝影」是我的專業;喜歡攝影、熱衷紀實,攝影作品更多次獲選空軍「藍天美展」、國軍「文藝金像獎」首獎。

蔡聖龍(攝影)(S. L. Tsai)
  Airliners.net 航空攝影網站評審員,現經營攝影工作室並擔任攝影教師。

顏際隆(攝影)(Winston Yen)
  出生於高雄,中學時期因電影捍衛戰士(Top Gun)及參加航戰營而產生對航空事物的興趣並持續至今。

吳啟豪(攝影)(Wu, Chii-haur)
  攝影愛好者,最早穿著國旗 T 恤拍飛機照,大家尊稱他「國旗哥」。

張健常(攝影/校稿)
  空軍官校1989年畢業,官校飛行教官,退伍後現為業餘作家。
  
   
出版社粉絲頁: 達觀出版讀者俱樂部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戰後台灣軍人省主席時期的軍政關係研究(1957-1972)

為了解決歷任空軍總司令的問題,作者陳咨仰 這樣論述:

本研究討論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軍事強人蔣中正在1957-1972年之間,接連派出三位親信將領(周至柔、黃杰、陳大慶)擔任台灣省主席,直接治理省政府的殊統治格局-「軍人省主席」 時期。並從「軍人省主席」的治理,分析中央政府與軍人的關係。  本文依據歷史學者鄭梓的研究基礎,參考「恩庇侍從理論」與「傘狀威權理論」的模式,運用歷史研究法去分析、考證三位軍人省主席的相關官方文獻及個人日記、傳記,整理出軍人省主席的施政變化。並從這些變化之中,瞭解蔣氏父子對台灣社會的掌控及軍人在威權體制所擔任的角色。依上述議題的主軸,本文分為四個章加以探討。第一章論述蔣中正的軍事強人性格以及如何在台灣建立軍事化統治。第二章

到第四章,分別論述蔣中正身旁核心將領周至柔、黃杰、陳大慶等三人擔任省主席時,其省政治理風格、對於重大政治事件的處理,以及對省政府組織的管理。綜合這四章的論述與分析,進一步探討身為恩庇主的蔣中正如何控制省政府與台灣社會。  在第二章至第四章論述省政治理的同時,亦整理省府與情治單位的互動與聯繫。尤其周至柔、黃杰、陳大慶皆擔任過情治單位的主管,他們任省主席時,如何與情治單位聯繫,也為本研究論述的要點。此外在軍人管理方面,因為軍隊遷台後產生大量的「退除役軍人」,蔣家也使用省政府的資源來安置退除役軍人。對於情治單位、退除役軍人與省政聯繫的研究,有助於瞭解軍人省主席時期中,省政與軍人的關係,並進一步分析軍

人在蔣家威權軍國體制中的所擔任的重要角色與功能。  經過研究分析,本文發現軍事強人蔣中正,試圖運用軍人去控制台灣的政治社會與民間社會。但是台灣社會快速發展、國際局勢的變化及蔣中正車禍的影響,使統治者無法達成目的,需要改變統治模式提拔台灣籍政治人物。同時,軍人團體也在這段時期,借由軍事強人的安排在台灣社會定根,成為影響台灣地方政治的重要團體。

日治後期臺灣的國防與軍需產業—以第六十一海軍航空廠及第六海軍燃料廠為例

為了解決歷任空軍總司令的問題,作者謝濟全 這樣論述:

  臺灣在日治時期之高雄州於1928 年時候,商港進出口貿易熱絡外,本地工業部門的產值已經超越農產、畜產、林產與水產等產值之總和,當時高雄州已經具備了工業都會的雛型。1930 年代中期以降,因日本政府決定廢除華盛頓裁軍條約、退出倫敦裁軍會議後,因此帝國南進政策之經濟侵略後軍備擴張的態勢明顯。臺灣除了在地理位置上是國境之南,更是「南進兵站」前哨基地的定位,因此軍部所屬的陸、海軍競相在1930 年代中期後於臺灣各地擴建軍事相關設施,其中海軍方面在左營桃子園地區成立高雄警備府並進行圈地,還進一步籌備興建規模龐大的港灣、機場,還有各項軍需產業的基礎建設。  本文為從探究高雄警備府之成立,及其當中兩大

重要備戰後勤的軍需產業─第六十一海軍航空廠、第六海軍燃料廠等兩大工廠。從建廠過程之始末及在戰爭期間對於作戰支援的重要性,美軍的攻擊破壞與避難措施,以及終戰後初期的處置,有關當時臺籍工員的動向也做相關的討論。戰前兩項軍需產業存在時間很短暫,不過對於戰後的臺灣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但隨著時間的演變而產生某些差異,本文也探討當中形成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