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構意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佐藤航陽寫的 準確預測未來趨勢的思考術 和安‧魯尼的 大人的哲學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春天 和聯經所出版 。

輔仁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林秀雄所指導 李沃實的 意思能力欠缺之成年人於民法上地位之保障 (2010),提出構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意思能力、意思能力欠缺、成年人、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人性尊嚴、自己決定權、行為能力、責任能力、身分行為能力、遺囑能力、法定成年監護制度、意定監護制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 張玉玲 博士所指導 盧宛青的 網路會議中台灣南部大學生對美國文化認知之言談分析 (2008),提出因為有 電腦為媒介的溝通、言談分析、同步溝通、非同步溝通、跨文化溝通、會話協商的重點而找出了 構意思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構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準確預測未來趨勢的思考術

為了解決構意思的問題,作者佐藤航陽 這樣論述:

再追隨流行就太遲了!  只有0.1%的人能「預知世界變化的模式」     拯救日本十大企業家︱突破日本的100人佐藤航陽   從事人工智慧、虛擬貨幣、機器人、宇宙相關事業等最受注目之事業的Metaps公司創業者所提出的未來預測全技法   大破大立!大學中退的29歲日本IT界傳奇企業家佐藤航陽的思考術!   「實際能在空中飛翔的機械,必須由數學家與機械工人經過合作與不斷的努力,到發明為止或許要經過百萬年至一千萬年。」就在紐約時報刊登這則報導的數周之後,萊特兄弟完成了人類首次在空中飛翔的壯舉,推翻了這個預測。當時的人們都取笑這句話。但是在世界一流報社擔任記者的菁英,為什麼會自信滿滿地這樣預測?

  為何99.9%的人都錯估未來   主要原因就在每個人的「思考法」。人們只會根據眼前發生的事來思考未來。就如同大多數人都沒有預測到Facebook和iPhone的普及一般,只看到現在狀態的「點」來預測未來,通常都會錯誤。   因為現實中充滿了人類無法認知到的龐大要素,而且這些要素會相互複雜地影響,使社會進化。以人類頭腦這種硬體效能,是無法掌握一切的。   但相對的,也有極少數人能發揮驚人的預知能力,而且獲得重大的成果。例如史提夫‧賈伯斯在三十多歲的一九八○年代,就已預言個人持有智慧型手機的未來,並決定親自實現這個預言。他並非只思考現在所看到的這個「點」,而是由漫長的時間軸來掌握社會的

進化模式,並將此趨勢連成「線」,然後作出決策。追尋後來世上的潮流,看起來他就像走在未來的前面一般。   只有0.1%的人能「預知世界變化的模式」   只知道預測未來的結論──「數十年後會這樣」,卻不知變成這樣的過程,那麼一切都無法活用。但如果能預知社會進化的模式,即使狀況發生變化,依然能夠預先了解。本書的主題就是傳達預知未來的汎用思考體系。   本書以科技為主軸,探討以下4個項目:   ․科技的進步隱藏著什麼樣的「模式」?(第1章)   ․以網際網路為中心的新科技,未來會如何改造社會系統?(第2章)   ․科技的進步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問題?(第3章)   ․在預測未來時,個人應該如何作

決策?(第4章)   進入21世紀之後,科技一直是帶領時代前進的重要關鍵,而能夠在科技潮流頂端上站穩的公司,便能在下一波科技新浪掀起之前掌握成功先機。    重金買下Youtube和Oculus的Google,他們看到了什麼樣的未來?   擁有12億使用者的全世界最大社交平台Facebook,為何還要以10億美金買下只有3000萬使用者的Instagram?   世界著名的創投公司Y Combinator是如何慧眼看出Airbnb和Dropbox的潛力?    為什麼IT業界的巨人預測到未來,其他企業還有投資者的步調卻這麼慢呢?   一手打造日本IT界傳奇公司Metaps的佐藤航陽,在這本

書中,融合他對全世界知名IT公司案例的研究,以及個人親身的創業經驗,分享他個人獨特的預測未來思考術。        ‧能夠生存的是能夠因應變化的人,這想法的本質就是「捨地圖而就指南針」。   ‧凡事都是從「必要性」開始。   ‧質疑理所當然事物的能力,是預知未來的重要資質。   ‧科技「溶解」了各種包含國家、貨幣、隱私、員工社內社外等分界線。   ‧財務報表,只能做為數據化時代前的指標,已經無法正確評估出企業的價值。   ‧無條件「理所當然」接受目前勞動環境的爭論,其實是完全沒有意義。   ‧「免費」本身將成為行銷的一部分,與其他事業結合後就能得到整體的利益。   ‧科技最終的命運,將不是

單獨存在,而是與人類融合為一體。所以不應該單純以「人工智慧或人類」的對立來進行思考。   ‧對邏輯思考抱持懷疑的態度。    ‧不以自己當下的能力作為判斷基準。    ‧預先想到的就是自己進展的道路,「到底是不是真正應該前進的道路?」   ‧沒有無謂的努力,而「沒有收獲的努力」卻可能存在。   ‧培養經常由原理思索的思考方法。   ‧將媒體及周遭人們做為時機的石蕊試紙。   ‧最重要的還是不在意每次的成敗,在了解模式及概率前累積所需要的「實驗」量。   ‧構築出來的「邏輯」,是依存於這個人所蒐集的情報範圍,因此具有一定的風險。   ‧當你覺得成功率有五成的時候,就是下決定的時機了。    ‧考

慮到將來會取得新的情報,就要容許一定的邏輯矛盾與不確定性再制定決策,這是搶先抵達未來的捷徑。   ‧不要根據自己的現有能力來進行決策。   ‧避開有規則的地方進行戰鬥。   ‧「入鄉隨俗」成不了大事業,要花上很多力氣來觀察規則制定者的臉色,等著分食殘羹剩飯。   ‧如果想要開創任何嶄新事物的話,務必要選擇規則制定者尚未出現的領域。   ‧比起認同更要相信模式。   ‧成功的要素,並不是不顧一切的努力或劃時代的創新。我們只是在潮浪來襲前,搶先到達稍微領先一點的未來等待而已。   ‧世界的變化存在著一定模式,看起來似乎已亂數變化的市場變動,其實是依循著一定的進化結構。意思就是,現在經常是過去的複製

而已。   ‧人類不是創造未來,而是未來正在等待誰來改變。只有在適當時機準備好資源的人,才能夠獲取這項成果。   ‧知識在得到的瞬間,就會開始腐敗。將知識收納到記憶的價值,也因為網路而變得微不足道。   ‧為了能生存必須經常判讀變化風向,同時加以領先。這些方法不是用檢索就能取得。   ‧察覺變化,比任何人都更早理解世界的模式,才能反覆嘗試出對現實最佳的策略。   本書站在商業的最前線,將反覆嘗試和錯誤之後得到的「以一條線來思考社會變化的原理與原則」整理而成。書中並不打算詳細處理沒有固定模式的混沌領域。因為,看不見趨勢就無法採取因應對策,沒有對策就不可能產生具體行動。因此掌握社會整體的大概趨勢

,希望在個人作重要決策時有所幫助,才是本書的目的。而學會佐藤式思考法,面對瞬息萬變的科技脈動,或許你也可以從中看出未來的方向! 名人推薦   前Google美國總公司副社長 村上憲郎    前Apple美國總公司副社長 前刀禎明    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 佐藤航陽   株式會社Metaps總裁。1986年生於福島縣。早稻田大學肄業。   2007年設立E-Factor株式會社(Metaps的前身),擔任總裁。2011年開始活用人工智慧的應用軟體收益化支援平台「Metaps」。   到目前為止累計共籌集57億日圓的資金,在東京、新加坡、香港、台灣、上海、舊金山、首爾、倫敦等世界

8個據點展開事業。   2014年推出線上金流服務「SPIKE」。   2015年富比士雜誌選為「拯救日本十大企業家」;美國教育研究協會選為「突破日本的100人」。 裝幀設計者簡介 王志弘(Wang, Zhi-Hong)   台灣平面設計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1975年生於台北,1995年私立復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畢業。2000年成立個人工作室,承接包含出版、藝術、建築、電影、音樂等領域各式平面設計專案。2008與2012年,先後與出版社合作設立Insight、Source書系,以設計、藝術為主題,引介如荒木經惟、佐藤卓、橫尾忠則、中平卓馬與川久保玲等相關之作品。作品六度

獲台北國際書展金蝶獎之金獎、香港HKDA葛西薰評審獎與銀獎、韓國坡州出版美術賞,東京TDC入選。著有《Design by wangzhihong.com: 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 2001–2016》。 譯者簡介 劉滌昭  (本書前言、Ch.1)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東京大學商研所碩士。曾任牛頓雜誌叢書主編,日本文摘主編,民生報編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不生病的生活》系列、《零極限》系列、《投資才有希望》等六十餘冊。 許明煌 (本書Ch.2~4)   淡江日文系畢業,曾任報社記者十餘載,現職為以搖滾樂與咖啡為基底的文案工作者。譯作有《Hello

Bonjour 你好》、《輕聲說再見》(松浦彌太郎)、《寫真。日和》(悅知出版),少年小說《寂寞知心俱樂部》、《和風五色廚房》系列(遠流出版)。生活提案部落格計畫《海原電鐵-不器用》系列長期進行中。 前言──為何99‧9%的人都錯估未來?  第1章  科技的進化有其「趨勢」 第2章  一切都由「原理」思考 第3章  科技是人類的敵人? 第4章  預知未來的決策法 結語  Be a doer, not a talker.(成為實踐家,而非清談者)

構意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連鎖經營大突破:打造新零售時代獲利模式」介紹

訪問作者:陳其華

內容簡介:
認清疫後新經濟型態,善用OMO數據賦能
擁有一線實戰經驗,連鎖品牌經營顧問陳其華教你──
「連」結顧客、「鎖」住管理!
 
  為什麼每年連鎖加盟展中,有一半左右的品牌不到三年就消失?
  為什麼待遇條件好,環境也不錯,連鎖管理人才一直留不住呢?
  行動科技成熟,電商一枝獨秀,連鎖業者跟不上就等著被淘汰?
  餐飲外送平台抽成不低,是否該合作?會不會影響品牌的價值?
  代理商不想被原廠掐著脖子走,想成立自有品牌,該怎麼轉型?

  面對新經濟環境的到來,
  零售、餐飲及服務型連鎖業者更須運用數位科技、虛實整合,
  才能彈性應變,進而持續獲利!

  許多人羨慕當老闆、當主管,開一間店不夠,最好還可以從北到南坐擁多家店面;然而,經營的殘酷考驗,走過的人有如九死一生,甚至在數位轉型和海外拓展的浪潮下死不瞑目。

  其實大多數成功的連鎖事業,都不是靠複雜的理論來經營。

  作者多年來擔任連鎖品牌企業內訓與輔導顧問,擁有豐富的一線實戰經驗,最懂連鎖事業的管理重點及如何避開地雷。本書提供連鎖事業的市場經營思維與街頭智慧,以及輔導連鎖事業時的思考邏輯與分析觀點,協助經營者緊盯核心關鍵元素,掌握彼此關聯,自然能夠以簡馭繁,打造優良企業。

  ※連鎖品牌經營力:
  【顧客】打造顧客價值認同,讓企業長期獲利
  【品牌】顧客從產品價值到品牌精神的信任
  【團隊】招聘好人才,建構分工的區域指導與管控機制
  【連鎖】整合營運總部與第一線門市,發揮規模效益
  【利潤】從賺「機會財」進化到「管理財」,建構品牌的護城河

作者簡介:陳其華
  ●卓群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碩士
  ●台北市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副理事長、經濟部數個部會輔導顧問與專家委員
  ●《好市多會員生活雜誌》與《流通快訊雜誌》長期專欄作家
  ●客戶代表有:家樂福、台灣麥肯錫、台灣太古汽車、台灣NEC、大聯大、台灣房屋、東元電機、LG、YAMAHA、SUM、淞運泰、世豪通運、拉亞漢堡、喬治派克、兔子兔子、霸味薑母鴨等。亞太地區有:馬來西亞 Hunza集團與萬家濟、北京餐飲連鎖總裁班、上海復旦大學、海南三湘人家等。
  ●在中小企業的產業營運實務上,擁有多年第一線與高階實戰經驗。歷任企劃、會計、資訊、管理部主管、專案經理、支援部經理、門市經理、業務副總與總經理等職位。
  ●主要協助連鎖品牌總部經營者,解決經營上有關連鎖品牌策略、獲利模式、事業擴張、管理體質與團隊培訓等議題。培訓與輔導範圍涵蓋台灣、中國與馬來西亞等地,無論服務連鎖、餐飲連鎖或零售連鎖等領域都有實戰經驗與輔導經驗。著有《跟連鎖經營顧問學開店創業:從創業實戰到成立連鎖品牌總部的經營管理學》《品牌成長的7道修煉:打破停滯×逆境轉型×獲利突破,成功布局未來》。

●官網【連鎖品牌競爭力】www.consultant5366.com/


出版社粉絲頁: 遠流粉絲團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意思能力欠缺之成年人於民法上地位之保障

為了解決構意思的問題,作者李沃實 這樣論述:

第一章 緒論 內分五節。第一節表明研究之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之目的。第三節述明研究之方法。第四節指出本文之研究範圍及限制。第五節為「成年人」及「意思能力欠缺人」之定義及本文整體架構。第二章 意思能力欠缺成年人地位受保障之基礎內分六節。何種基礎提昇國家保障意思能力欠缺人地位?以德國一九九二年施行之聯邦照護法誕生為例,固然應歸功於彼國精神醫學專家、社會福利團體等之不斷呼籲、催促而成,但真正奠定其基礎者卻是該國基本法中之人權理念。再以日本二○○○施行成年監護法為例,亦發現其理論基礎源自彼國憲法人權理念之指導。由此獲得啟示:憲法基本權始為意思能力欠缺之成年人地位受保障之基礎。經探究之結果發

現:「人性尊嚴」、「自己決定權」及「身體自由權」三項基本人權,與本文最密切相關。惟本文不以此自滿,尚繼續向國際法探索,發現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國際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亦能獲得證立,並將其排列我國憲法基本權前論述,彰顯對其相當重視之程度。第三章 意思能力欠缺之成因及類型 內分四節。我國民法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宣告監護之要件;第十五條之一第一項規定宣告輔助之要件。由此二條文得知,受監護宣告之前提在於「不能」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行為效果之能力;受輔助宣告之前提在於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行為效果之能力「顯然不足」者。而「不能」或「顯然不足」為或受「意思表示」或「辯識其行為效

果能力」之因素,則為「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何謂「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而其成因為何?與民法能力有關之「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類型有那些?實務上發生比例最高者是那些類型?如欲圓滿解釋,求諸「精神醫學」、「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專門領域協力並整合之始為正解,惟本文仍在「法律(人)領域自抑」原則下,僅向「精神醫學」領域取經,並整理我國實務與民法有關「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原因、類型及鑑別。第四章 意思能力欠缺成年人於民法相關制度地位之檢討 內分七節。自然人是否具有「行為能力」,我國民法先以「年齡」為類型化標準;其次,再論及「意思能力」,然而「年齡」標準,其實莫不包含

「意思能力」程度強弱元素在內。另外,基於財產(物質)及身分(人格)本質之不同,財產行為意思能力及身分行為意思能力,各受要求之標準自宜不同,此即「意思能力相對論」之由來。本論文將論述之範圍限縮於「意思能力欠缺之成年人」參與日常生活較常見之「財產行為制度」、「侵權行為制度」、「身分行為制度」、「遺囑制度」及「成年監護制度」時交互關係,尤其針對「成年人參與上述五個制度時有無意思能力判斷標準」。論述過程中,一貫秉持「保障意思能力欠缺人地位優先於相對人」,並同時對我國相關之學說及實務進行檢討。檢討後發現:就「財產行為意思能力判斷標準」,受監護宣告前後,以及該法律行為之效力對「精神障礙人」是否有利,具決定

性影響。就「侵權責任能力判斷標準」,由於精神障礙病因複雜、難解;完全治癒不易;本人及家庭負擔沉重,無力投保等理由,應審慎認定精神障礙者之責任能力,有疑時,則認定其無責任能力為「我國法律政策」;至於保護受害人可行之道則可透過立法強制以精神障礙者為被保險人,由相關人與政府共同出資。就「身分行為意思能力判斷標準」,就有無結(離)婚能力問題,應依個案考慮:意思能力欠缺之原因及類型;於結婚及離婚時能否理解婚姻或離婚之意義及效果;對於意思能力欠缺者是否有利等三大項。而收養及終止收養,應個案考慮:意思能力欠缺之原因及類型;能否理解收養之意義及效果;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意見;收養人之人格、子女數、經濟狀況、動機

、目的。就「遺囑意思能力判斷標準」,應綜合立遺囑人之動機、目的、立遺囑人病因種類、程度、採用遺囑方式、遺囑內容難易程度、有效或無效對法定繼承人及遺囑繼承人之影響(效果)等。「宣告成年監護(暨輔助)之標準」,包括「一定程度精神障礙存在」及「合乎法律評價(必要性與危險性之綜合判斷)」二項。前者由精神專科醫師鑑定之;後者則由法官判定之。但在二者間交錯範圍內應由雙方「互助合作」,並皆應充分瞭解我國社會實際運作結果。第五章 法定成年監護制度內分三節。歐美國家於一九六○年代後半期,以法國為首,就意思能力欠缺之成年人應如何以法律保護課題陸續展開研究、進行修正。但真正促成法制變革之重要因素卻根源於社會民主化

過程,一般人開始關心精神病患或其他障礙者社會地位之提昇;精神醫學界認為完全不能自我決定之精神病患或障礙者畢竟是少數人,意思能力欠缺之成年人當中大多尚有一定程度能力,對他們應該加以尊重。受此影響下,精神衛生領域對於精神病患等之監禁醫療,首採由「閉鎖空間」方式轉變為「開放空間」型式,並強調其有過著與正常化人相當之「社區生活」。此動向帶來民事法相關制度重新反思之契機,轉變原來為家利益之「自益監護」為受監護人利益之「他益監護」。然而「他益監護」中,如何調和「自己決定權之尊重」與「本人之保護」理念,歐美日各國法律政策仍有不同。本章謹擇德國一九九二施行之聯邦照護法及日本二○○○年施行之法定監護制度為論述對

象。第六章 意定成年監護制度內分五節。自古以來,意思能力欠缺人雖不像一般常人幸運地具備完全意思能力,但其大部分仍然具有各種程度之意思能力,何況精神醫學日新月異,不少難治之精神障礙問題已逐漸迎刃而解。從日本二○○○年施行之意定監護制度標榜「尊重其自己決定權」,「活用其剩餘能力」,「讓其過者與常人無異之生活」原則;英國二○○五年意思能力法第一條所規定之五項原則:「能力推定原則」、「自決協助原則」、「以一概全禁止原則」、「最佳利益原則」、「最少干涉原則」。法國二○○九施行之民法新「未來保護委任(意定監護制度)」第四一五條第二項規定:「在確立及保障本保護時,應尊重個人自由、基本權及人性尊嚴。」同法第

三項規定:「本保護最終係為增進受保護人之利益,並促進受保護人之自律。」等歐陸先進國法制內容歸納得知:新法律思潮已走向「尊重其自己決定權」,「促進其自己決定能力」理念,以「謀求本人(最佳)利益」。如以此為標竿,則意定監護制度最能體現之。我國目前尚無此制度,為「突顯其價值及重要性」,特將「意定成年監護制度」獨劃為本章。第七章 我國新成年監護制度之檢討 內分四節。我國新成年監護及輔助制度業自2009年11月23日開始正式運作。新規定本身具有如何缺失?運用後可能會遭遇那些問題?實際上已遭遇那些困境?對於前述各種缺失或問題應如何改善、解決?本章歸納本國學者意見,並以本論文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

第六章所論述為基礎,嘗試「以意思能力欠缺之成年人為中心」,本於「尊重其自己決定權,促進其自決能力,以追求其最佳利益」原則,分別檢討我國法定成年監護制度、法定成年輔助制度整個內容及實務運作之妥當性,並兼就未來之意定監護制度圖像提出芻議。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內分二節。第一節將第二章至第七章論述之內容,作濃縮性歸納,以利以後有興趣閱讀本論文者快速掌握重點,是為結論。第二節則是對本研究題目之野人獻曝,用供未來行為能力制度、侵權責任能力制度、身分行為能力制度、遺囑能力制度及成年監護制度修正,及制定意定監護制度之參考。

大人的哲學課

為了解決構意思的問題,作者安‧魯尼 這樣論述:

就算從沒讀過哲學,你一定問過這些問題: 我是誰?為什麼會來到這裡?世界上有神嗎? 什麼是真相?什麼是知道?這樣做是對的嗎? 我要如何才能過好人生? 《大人的哲學課》解答了上述所有問題!     現在,跟著歷代哲學家們,一起踏上尋找答案的旅程。     【規劃特色】   1. 有系統、有脈絡地,闡明哲學這門學問的起源與演變。   2. 從人的自身出發,擴大應用到社會國家。展現此學科的全貌與大格局。   3. 不只解釋哲學術語、介紹知名哲學家;不是提供零碎片段的知識。   4. 提供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上給不了、google查不到的學識。   「我真正缺乏的是在心中清楚我要做什麼……重點是找個

對我正確的真理,找到我可以依據生活到死的觀念。」──索倫‧齊克果     什麼是現實?我們如何知道一樣東西存在?真理的本質是什麼?我們要如何過好人生?兩千五百年來,從古希臘哲學家帕梅尼德斯和柏拉圖,到近代的丹奈特和德希達,哲學家們不斷思考這些問題。自古以來,每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都對往後的世代造成影響,而哲學的思維也不斷演化而多元。   哲學這門學科,不僅提供我們途徑去追尋人生的大哉問,也讓我們有能力去思辦日常生活中的議題,比如:   ‧我們應該允許死刑嗎?那麼墮胎呢?   ‧對於比我們不幸的人,我們有什麼責任嗎?   ‧銀行從窮人身上賺錢是正當的嗎?   ‧民主是最好的政治形式嗎?   ‧我

們應該侵略別的國家以推翻其獨裁者嗎?     哲學也幫助我們看清,是什麼支撐著我們的信念,而讓我們做出各種決定:比如要投票給誰、是否要說實話、該不該捐錢給慈善團體。     《大人的哲學課》並不只是解釋難懂的哲學術語、列舉歷代知名哲學家,提供零碎片段的知識。而是有系統、有脈絡地,闡明哲學這門學問的起源與演變,是如何從人的自身出發,而擴大應用到社會國家。   本書通順流暢的文筆,配上精美的全彩圖片,並摘錄大師的名言佳句,輔以困難術語的解釋。讓讀者彷彿回到大學課堂,重新享受知識的澆灌。 作者簡介 安‧魯尼(Anne Rooney)   在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拿到博士學位,專研中世紀文學。她曾

經研究並教授中世紀的英國和法國文學,目前為專職作家,定居劍橋。   她為各種年齡層的大小孩子及成人寫書,內容廣泛,包括科學、藝術、文學和歷史。   譯者簡介 李建興   台灣台南市人,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曾任漫畫、電玩、情色、科普、旅遊叢書編輯,路透網路新聞編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地獄》(丹布朗)、《失落的符號》、《漫畫經濟學一看就懂:從亞當斯密到葛林斯潘》系列等。[email protected] 導論:反思過的人生   第一章 外面有什麼? 「存在」的難題‧有人在嗎?‧善、惡與醜陋:理想形式與低劣世界‧全有,全無或有什麼?‧但是說真的,關於「存在」‧為什麼存在?

‧第一搬移者   第二章 世上有神嗎? 神存在嗎?‧我思,故祂在‧原爆點‧不需證據‧信仰和理性‧上帝已死──或從未存在‧選個神,誰都行‧神是什麼樣子?   第三章 當人類是怎麼回事? 我/你存在嗎?‧身體與心靈‧神綁架肉體和靈魂‧「機器裡的靈魂」‧現在的你是從前的你嗎?‧個人的崛起‧走向存在主義‧回到機器──但沒有靈魂   第四章 我們能知道什麼? 你怎麼以為你知道?‧我們能確定嗎?‧知道的兩種方法‧科學革命‧「我知道什麼?」‧走向科學‧理性時代的理性與經驗‧調和理性與經驗‧從側面看真實‧真理是什麼?‧我們還能說什麼?   第五章 我們應該怎麼活? 自由意志和宿命論‧天曉得怎麼回事‧我們如何

過好人生?‧倫理學與基督教‧全體通用或因人而異?‧功利倫理學‧我們如何選擇?‧重新開始‧後設倫理學‧日常生活的倫理學‧好的人生   第六章 我們如何創造好的社會? 道德社會裡的道德公民‧社會契約‧自然人與自然法‧革命!‧社會數學‧走向共產主義‧「沒有社會這回事」‧社會與社會學‧公平即正義   結語:終歸如此 導論(節錄) 反思過的人生   「我真正缺乏的是在心中清楚我要做什麼……重點是找個對我正確的真理,找到我可以依據生活到死的觀念。」──索倫‧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 1813–55)《日記》(1836)     找到「對我正確的真理」:這就是哲學做的事。這不是吃飽

太閒,有空閒坐象牙塔那些人的深奧追尋。這是人類可以想通怎麼活,怎麼忍受不幸,怎麼思考周圍的世界與怎麼跟人連結的工具。   哲學基本上就是發問──想像得到的一些大哉問。哲學家們問過的題目舉例:「真實是什麼?」「神存在嗎?」「我們怎麼知道某事是不是真的?」「什麼是美德?」「『對』或『錯』的標準對所有人、地與時機都一樣嗎?」     哲學重要嗎?   你可能覺得不用判斷真實是什麼也可以過完一輩子,但你還是會遭遇哲學,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發人深省的問題:   ▲動物有權利嗎?   ▲我們該允許絕症末期的人選擇死亡嗎?   ▲如果某人因社會剝奪導致犯罪,他們該受懲罰嗎?   ▲逃稅很嚴重嗎?   ▲人

們有權說出令別人不悅的話嗎?   哲學提供我們一個框架和工具去解決這類問題。     發問   《大人的哲學課》提出問題,並闡述西方哲學史兩千五百年來嘗試的解答。哲學問題通常沒有單一、正確或「絕對」的答案。嘗試解答問題的任務充滿困難,尤其因為哲學家們不會同意什麼算是「真理」,「了解」一件事是什麼意思,甚至我們用來表達疑問與答案的字彙的狀態。   討論能幫我們找到「我可以依據生活到死的觀念」的深度問題,我們就是在持續始於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BCE)而不太可能結束的對話。隨著時光飛逝,我們居住的世界改變,辯論的參數也改變。   雖然我們現在的世界跟蘇格拉

底所知的大不相同,我們問的問題仍很相似。   我們仍希望過著道德的生活,問神是否存在,拚命想知道我們周圍世界的真相。但是科學知識的進步、接觸全世界不同的社會與文化、變動的社會結構,都改變了辯論的方向。     整罐的蟲子   「什麼也沒有。即使有任何東西,沒人會知道。即使有任何人知道,沒人能夠傳播。」古希臘哲學家哥吉亞斯(Gorgias, c.483–375BCE)對存在之無意義的這種黑暗觀點,讓哲學好像一種相當荒蕪又絕望的努力。但這是個起點,兩千年後法國哲學家雷尼‧笛卡兒在這個基礎上開始判斷,如果有東西的話,什麼東西存在,我們如何能夠確定。在我們開始檢視哲學家們如何處理存在的疑問之前,我

們要暫停一下思考「存在」與「知道」,因為這兩者──雖然後來被分開看待──不可能完全區分。     存在與知道   你相信存在的是何者:   ▲你自己?   ▲上一個跟你說話的人?   ▲你穿的衣服?   如果你相信你的感官與記憶的證據,也相信東西離開你的視線之後會繼續存在,以上三者你都會相信存在。   不過,即使對最沒疑心的人,東西的存在顯然並不確定。以下是你可能沒看過的一些東西。如果有的話,你相信何者存在:   ▲獨角鯨?   ▲原子?   ▲喜馬拉雅雪人?   ▲神?   ▲仙女?   大多數人相信公認權威者的來源告訴他們的事情。你可能相信我存在,因為必定有人寫了這本書,就算不

是在封面掛名的「我」,也會是另一個「我」。   即使你沒有,很多人看過獨角鯨── YouTube 上看得到相關影片,也有獨角鯨的生物學資料。如果某團體捏造出獨角鯨然後讓騙局持續幾百年,可要很大規模的陰謀才行。其實,讓牠們存在比不存在容易多了(但這件事本身不構成牠存在的證據)。   大多數人相信現存的科學能提供對世界的精確描述。我們沒看過原子,但有很多證據支持它的存在,而且很合理。   有些跡象可能是雪人的證據,但那些跡象可能被錯誤解讀了。沒人無可反駁地看過雪人。如果他們存在應該看得到,這就令人懷疑他們的存在──但也不能證明世界上沒有雪人。   神明呢?有些人認為神存在的信念堅定得就像他

們相信自己存在。也有人完全否定神的存在。至於仙女則更少人相信了──但仍然有,只是沒有以前多。神存在的具體證據並不比仙女存在的證據多。我們在此有另一個「證據」來源──個人信念或直覺。   有時候,堅定的信仰比科學或理性的證據更能取信於人。   再來點困難的。你認為下列何者存在:   ▲你上週發生的對話?   ▲正義?   ▲甜甜圈裡的洞?   ▲你在腦中構思,但沒有寫出來或念出來的詩?   現在我們進入了在邏輯上必須說不存在,但是我們感覺確實算是某種存在的事物領域。我們遭遇了「存在」是什麼意思的難題──包括「存在」是什麼與「存在」這個字對我們有何意義?   你上週發生過的對話造成的空氣

振動早已消逝。它在你與對方腦中產生的化學與電子變化現在也沒了。可是它存在於你和對方的記憶中。   「正義」沒有實體的存在。它純粹在人們腦袋、隱含於法律中的一個概念。什麼才算正義,並沒有普世認同的標準。   環狀甜甜圈裡面的洞是缺少甜甜圈而非甜甜圈的一部分,也就是非甜甜圈的一個區域。但你的手也是非甜甜圈的區域。洞之所以為洞,是因為我們認知它是原本甜甜圈空間裡的一個空隙(姑且稱之為「非甜甜圈」)。其實這個洞只是空氣,但是被周圍的東西定義:甜甜圈的脈絡讓它成為一個「非甜甜圈」。   試著想像你構思好但沒寫下來的一首詩。它存在於你的腦中直到你忘記或死亡。( a )現在和( b )你忘記或死去時,

它有沒有任何存在形式?如果你忘記,但稍後想起來了呢?它會存在於這段期間嗎?   所以似乎有些事物以文字或概念(思想)而非實體現象的方式「存在」。   我們都知道,確認什麼存在並不像表面上那麼直截了當。哲學家們質疑我們的判斷與信仰基礎,要求證明一切(包括質疑的心智)存在才接受它的成立,搞得更加困難。   即使我們相信某個事物的存在,還有另一個問題要問──我們怎麼知道?我們看得到星星,但它是像古人相信的附在天體上的光線,還是像現代科學家所說的,進行核融合的一團氣體?我們怎麼知道什麼是真的?這就是認識論的主題,研究知識的學科(見第四章)。     面對一切   我們一旦接受我們存在,我們就必

須面對人生。我們該怎麼活?有任何通用的道德法則告訴我們如何表現嗎?或有不同的道德法則適用於不同的年齡、地點或情境?也就是,道德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有些事物似乎黑白分明。在大多數國家認為殺人是錯的。但某些國家還有美國的某些州仍有死刑,所以為「司法殺人」背書。許多人認為在「正當的戰爭」中──我們可以參戰,無可避免地造成一些死亡,以支持「善」的目標,例如推翻暴君。戰爭罹難者或司法死刑犯通常不想死──他們也很少有選擇。   想要死去的絕症患者呢?殺掉他們是對的嗎?大多數國家不允許這種殺人(安樂死)。為何發動「正當的戰爭」讓在市場玩耍的小孩意外喪生可以正當化,但殺死遭受慢性病與絕症痛苦而想要死的成人就

不行?什麼是對與錯的問題,我們如何做道德選擇,就是倫理學的主題(見第五章)。     怎麼生活的議題可以從個人與社會兩個層面上來談。當它擴展到關於社會凝聚和法律的議題,一群人該被如何統治,就成了政治哲學的題材(見第六章)。     說故事   不像其他學科,哲學未必建立在已經出現過的概念上。在物理學,我們沒有牛頓就不可能有愛因斯坦。但在哲學,任何人都能從零開始。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在 1927 年出版了一本書,拒絕前輩哲學家說過的一切,開始重新建構哲學。未來也可能有別人這麼做。本書在某個角度上不提供任何答案,但在另一個角度也提供

太多答案,本書提出了先前(與當下)世代的哲學家們所提出、辯護、有時候被推翻的某些答案。這麼做,就提供了一個起點去尋找適合你的答案──可以找到「 [ 你 ] 可以依據生活到死的觀念」。 第一章 外面有什麼? 「除了原子和真空之外沒有東西存在;其餘一切都是個人意見。」──推測為德謨克利特所說(約西元前460–370) 「問題是:為什麼會有東西存在,而非完全虛無?」──馬丁‧海德格(1889–1976) 「存在」的難題 「存在」的本質困擾著哲學家至少兩千五百年,很可能更久。雖然存在和真實是近親,並非所有哲學家都同意這是同一件事。就像哲學裡的許多名詞,還有待商榷。 「存在」,以存在的意義而言,不只

適用於人類,也適用於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和我們內在的精神、情感與心靈世界。 真實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延伸到我們之外的事物。真實如何建構(意思是,我們的心智如何建立對真實的認知)和它如何或是否與「外面」任何實際事物有關,都是直指存在的核心與「有什麼」的問題。我們稱作「真實」的事物仍有可能是不存在的。 有人在嗎? 古希臘哲學家帕梅尼德斯(Parmenides,c. 510–c. 440 BCE)是最早探索有什麼「存在」的問題的人之一。在稱作〈論自然〉的詩作片段中,帕梅尼德斯描述真實是單一、未區分、同質性與不變的。 該詩寫成女神開示的形式,說人類不可能想像或描述不存在的東西,因為即使想到它都給了它

某種形式的存在。這很合理,但立刻讓我們懷疑我們說的「存在」是什麼意思。 基於這個觀念──光是想著某事物就表示它「存在」──帕梅尼德斯提出了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已知的形式演繹。 是這樣的:▲想到某東西「是」就暗示了「不是」的某東西存在──因為如果我們說某物「是」一隻狗就暗示它「不是」一隻貓。 ▲但我們不能說某事物「不存在」,如前提所示。 ▲所以我們不能說某特定東西存在(因為說它「是」某東西就暗示它「不是」別的東西)。 ▲最後,因為我們無法區分世界上的東西,我們只能把它們視為存在的持續、同質性真實的一部分。 (你或許認為這只是玩文字遊戲。如果我們沒有「貓」和「狗」之類字彙,我們不會有問題。但這一套領

先了我們兩千多年。) 同理可證,東西不能改變。如果我們想到未來才存在的某東西,我們現在就在腦中給了它某種存在。過去也一樣:如果你想起消失的某東西,它就存在於你的記憶中。其實,可以想像存在的一切,即使只在一個人的腦中──全都是單一、不變、永恆的整體的一部分。

網路會議中台灣南部大學生對美國文化認知之言談分析

為了解決構意思的問題,作者盧宛青 這樣論述:

論文提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美網路會議中(http://chat.ait.org.tw/),台灣學生對美國文化的認知,以及台灣學生如何與美國主講者共同商討及建構詞句意思。文中探究了學生對於美國種族問題與美國文化的認知,研究探討學生與美國主講者間商討的對話模式,並分析台灣學生建構意思的對話模式。 參加本研究之受試對象為來自高雄師範大學二位台灣教授和40位台灣學生及3位美國主講者來自美國在台協會。所有參與的台灣學生必須與美國主講者交談。學生依次發問問題,三位美國主講者詳細回答所有台灣學生希望得到的答案。所有語料收集完成後,進行質的分析研究。根據分析結果,本研究的四項主要發現如下:1.

在中美網路會議中,針對金恩博士於人權的影響、種族歧視是否仍存在現代社會、2008美國總統大選及非裔根源四大議題討論,台灣學生對於美國種族問題的瞭解存有偏見。2. 在中美網路會議中,台灣學生過度泛論非裔美國人的文化對於美國文化的影響以及非裔美國人的文化對於音樂上的影響。3. 在中美網路會議中,關於對話結構部分,皆為「問題-回答」及「請求-回答」模式,僅有少數幾位自願主動回應。有關於使用距率方面,針對一主題,「首要發言」及「回應首要發言」使用次數最多,其次為「回覆先前回應」,而「回覆先前回覆」未曾使用。4. 在中美網路會議中,整體對話方面,「開啟話題」、「支持對方言論」以

及「挑戰對方言論」的模式較常出現。「命令式對話」及「總結對話」的模式較少出現,而「概述對話內容」的模式未曾出現。基於本研究結果,提出四項教學建議,首先,英語教師可以使用電腦輔助教學來提升學生的跨文化知識。其二,在中美網路會議中,台灣學生在人與人交談模式及文化知識自省兩方面獲益良多。其三,大學行政官員可多與台灣相關機構或國外大學合作,使台灣大學生能有更多機會與外國人交談。最後,電腦工程師可設計音訊及視訊的網路聊天程式供英語教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