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新行事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明新行事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山梨廣一寫的 終結低等勤奮,麥肯錫菁英教你有用的努力 和石詠琦的 祕書力 :主管的全能幫手就是你(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也說明:單一入口 · 消息 · 公告 · 高教深耕 · 捐款 · 行事曆 · 網站導覽 · EN.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先覺 和書泉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機電整合碩士班 丁振卿所指導 葉力豪的 智慧工廠庫儲管理暨智慧製造資料控制中心實務應用技術開發 (2020),提出明新行事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工業4.0、倉儲管理系統、工作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資訊控制中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兩岸高階主管經營管理境外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陳建良所指導 鄭健彰的 創新全員企業經營治理:以CH五金塑料公司變革管理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創新、全員、企業經營治理、變革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明新行事曆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民高級中學(電腦版) | 行事曆則補充:名稱 類型 檔案大小 點擊次數 110學年度第一學期進修部行事曆.pdf pdf 126.9 KB 1517 109學年度第二學期進修部行事曆.pdf pdf 110.4 KB 1652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明新行事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終結低等勤奮,麥肯錫菁英教你有用的努力

為了解決明新行事曆的問題,作者山梨廣一 這樣論述:

  為什麼努力了那麼久,依然没有看到質的飛躍?   為什麼明明比別人更認真,依然没有看到成長的收穫?   為什麼有些人比別人更有績效?   為什麼麥肯錫顧問工作做不完也準時下班?      努力是好事,但如果方法不對,就會掉入低等勤奮陷阱。   許多人都想學習如何聰明工作、不加班還是能達成業績,工作品質不打折還能升官發財。   但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努力彈無虛發?   進麥肯錫5年便快速榮升合夥人的超強顧問,   首度公開讓所有付出「快、準、好」的菁英工作術──      ・環境、意志、個性,決定努力的品質   ・時間長短等於努力多寡是錯覺   ・第一次討論先「空手」   ・「具體的想法」得靠雙

腳創造   ・不正確但獨到的想法,是好想法   ・討論必須要「起爭執」   ・如何讓爛軟夥伴也成為戰力?      努力的品質可以被定義、被測量、被分析。   每個人在行動之前都必須懂得區分「有用的努力」和「無用的努力」。   只要懂得正確的努力,工作就像一路開綠燈般順暢!   麥肯錫式最實用,也最省力的工作方式,就在這裡。    各界推薦      我在《精準學習》一書中提出:要避免掉入「低等勤奮陷阱」。而山梨廣一先生進一步提出:要做「有用的努力」。可怎麼才能做到呢?山梨先生把畢生經驗總結成75個具體的方法,總有一個會讓你深受啟發。──成甲,「羅輯思維」點評中國最受歡迎說書人    作者

簡介 山梨廣一   1954年出生於東京。東京大學經濟學院畢業,史丹佛大學商學院MBA。   原本任職於富士軟片,1990年跳槽進入麥肯錫公司。1995年成為合夥人,2003年成為資深合夥人。曾協助過零售業、消費性產品製造商以及其他業界的企業進行戰略構築、組職改革、市場調查、實戰改革等,在麥肯錫日本分公司中擁有最豐富的顧問經驗。   2010年至2014年在東京大學工學研究所技術管理戰略學組主持「企業戰略論」講座,也在東大擔任「消費論」講師。   2014年離開麥肯錫之後,在永旺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執行董事,後來任職特別顧問。2016年成為驪住集團董事。   著作包括《Provocat

ive Thinking 刺激性思考》《簡單的戰略》(以上為東洋經濟新報社出版)、《麥肯錫 價格》(合著)、《專業的市場調查》(以上由DIAMOND公司出版)、《新成長戰略》(合著,NTT出版)等。 譯者簡介 林詠純   台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現為專職日文譯者。   譯有《一天付36萬去幫他提公事包,為什麼大家搶著做?》《杜拉克過時了,然後呢?:貼近時代脈動的管理學》《霸氣:孫正義衝向未來的領導學》等書。 前言  你的努力是「有用」還是「無用」?   第1章  只要改變努力的品質,工作就像一路開綠燈般順暢 思維模式的「轉換」 01改變先入為主的否

定思考 02環境、意志、個性,決定努力的品質 03時間長短等於努力多寡是錯覺 04工作做不完也要準時下班 05把加班當成「機會損失」 06定義自己的工作 07設定明確、有挑戰性的目標   環境的「障礙」 08上司是有用努力的巨大障礙 09利用「槓桿」克服組織障礙 10避免陷入「例行化」困境 11克服繁雜手續的障礙 12了解「評鑑」的障礙,並試著改變 13提升「掌控度」   行動改革 14朝「遠大目標」前進 15成果才是目標 16請別人幫忙也是一種責任 17第一次討論先「空手」 18騰出思考時間 19做好「提前負載」 20不排斥團隊合作 21勇於承擔風險 22最擅長的事要做到極致 23大腦與身體

都保持靈敏   第2章  催生有用努力的思考訓練 目標與課題 01正確掌握「目標」 02擴大「邊界條件」 03擁有共同「目標」與「邊界條件」 04行動前先找出「課題」 05靠自己的判斷鎖定「重要課題」   洞察與假設 06資訊只要收集七成 07從各種不同立場「洞察」資訊 08從洞察中建立假設 09建立獨特的假設 10寫下來、說出來,強化假設 11以數字驗證假設 12讓假設持續進化   思考要領 13拉動最有效的槓桿 14隨時想好答案 15拋開猶豫,果斷決定 16把腦中想的事攤在陽光下 17「具體的想法」得靠雙腳創造 18決定之後,再重新思考一遍 19反覆五次多方面的深入思考 20敞開心胸接受他

人的想法   第3章  正確的行動管理與時間管理,你不再看起來很努力 行動管理 01總是「快一步」 02徹底執行「提前負載」 03所有的行動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時間管理 04讓會議更紮實,減少時間浪費 05準備開會的「腳本」 06早下班能鍛練工作爆發力 07每週一次,中斷工作的節奏 08把時間花在無關的事物上 09一有時間就外出 10讓行事曆色彩繽紛   第4章  使自己持續成長, 讓有用的努力進化的法則 向上提升的行動法則 01「早一步」與「快一點」 02迅速猛攻致勝關鍵 03畫出工作設計圖 04捨棄隱藏動機 05借助正確的人、正確的力量 06你的工作是否有「重點」? 07放眼未來  

第5章  活用團隊、把豬隊友變戰友,讓努力彈無虛發 團隊的經營 01團隊生產力極大化 02對「全員的目標」有明確共識 03在「扁平的關係」中工作 04寫下「規範」與「行動計畫」   領導力的真諦 05以「權威之外」的特質帶領團隊 06從一開始就實際參與   討論與會議 07把所有會議都變成「有意義的時間」 08讓爛軟夥伴也成為戰力 09討論必須要「起爭執」 10徹底追查「後續有什麼變化」 11靠眾人的力量讓討論進化 12不正確但獨到的想法,是好想法 13結論要明確 14在會議記錄中決定下一步 15改變,再改變   結語  有用的努力,從容做自己     前言 你的努力是「有用」還是「無

用」?      努力有兩種,有用的努力與無用的努力。我希望各位在翻開本書之前先有這樣的概念。      一般人都會認為「努力是好事」。努力當然比不努力好,因為無論工作、學習還是訓練,都不可缺少一定分量的努力。然而一旦有了「只要努力就好」的想法,我們很容易就開始搞錯方向。因為最重要的問題不是花了多少力氣與時間,而是努力的品質。如果沒有留心努力的品質,也就是自己的努力是「好」還是「不好」,就會產生像這樣的錯誤觀念:      ‧如果不加班到很晚,堅持工作到最後一刻,就是不夠努力。      ‧只要能夠多花一小時,甚至是一分鐘,就能讓工作成果更加完善。執著在這點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我想

也有不少人在心底反駁:「我才不會這麼想呢!」然而實際上,我擔任許多企業的輔導顧問期間,看過許多優秀員工因為陷入這樣的誤解,以致長時間從事低生產力的工作。很多時候只要改變思維與觀點,工作品質就能有飛躍性的進步。      因為就算理性上知道不對勁,這些根植於工作現場的不合理思維,依然出乎意料地對每個人的工作帶來影響。      話說回來,什麼是「有用的努力」,什麼又是「無用的努力」,也就是「無效的努力」呢?徹底釐清這個問題,進而探討該如何提升努力的品質,就是本書主題。      如果耗費的時間與精力都相同,我們當然希望把所有努力都轉換成「有用的努力」。但是「有用的努力」不是偶然。如果不隨時留意行

動的品質,就會又回到「總之花時間就對了」或是「埋頭苦幹就沒問題」的模式。      請排除在無意識當中浪費時間的「無用的努力」,建立能夠最大限度活用時間與自身能力的工作方式吧!想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必須了解什麼是「有用的努力」。什麼樣的努力才算是「有用的努力」?我整理出定義「有用的努力」的七項重點。      ①能夠帶來「成果」     ②要有明確「目的」     ③要有明確的「時程」意識     ④要具備高「生產力」     ⑤要能帶來「充實感」     ⑥要能取得「成功模式」     ⑦要能帶來「成長」      以上七項重點,就是「有用的努力」的定義,請確實掌握再進入正題。      我

在麥肯錫擔任了二十五年的經營顧問,其中有二十年時間以合夥人身分,協助各企業的經營者。後來,我為永旺集團診斷跨集團的經營課題,並且擔任擬定解決對策與推動執行的角色。無論是什麼樣的課題,當然都不可能由我獨自解決,任何課題都不可缺少幹部同事的合作與專案小組的組成,此外與經營高層的協調也是非常重要的。書根據我二十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撰寫而成。我以自己的失敗與成長、前輩與同事的身影、培養後輩的經驗,以及從一起工作的優秀經營者與領袖身上學到的事物為基礎,試著整理從中萌芽,並發展成為自身信念的一些想法。我相信在任何組織當中,個人的「有用的努力」與團隊的「有用的努力」,都能創造出莫大價值。      如果以獲得成

果為目的,那麼製作與成果無關的資料、舉行與成果無關的會議無疑就是在浪費時間。花太多時間與精神在公司內部手續與上司的期望等與最後成果無關的事物上,到最後就會變成一場「無用的努力」。      如果付出的努力僅止於個人或公司內部的自我滿足,無法讓客戶滿意,就難以做出成果。提不出成果不僅股東不會開心,也無法為員工帶來充實感與成長。      「有用的努力」能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做出貢獻,進而提升組織整體表現。「無用的努力」只會拘泥於無謂的堅持,讓優秀人才覺得「為什麼非得繞遠路不可」而降低工作意願,也會陷入組織機能失靈的狀態。只不過,這種「無用的努力」究竟是什麼樣的努力?請各位從現在起開始抱著這樣的問題意

識開始閱讀本書,我將逐一告訴各位,我的答案。       01改變先入為主的否定思考 「山梨先生,你總是先從否定的角度思考喔。」 應該是在進入麥肯錫的第三年或第四年吧?那是我剛開始以顧問身分從事消費性產品相關工作的時候,有位很熟的前輩這麼對我說。這句話讓我深深反省,而這次的經驗也帶給我深刻的印象。 不過有這種思考慣性的人不只我一個。這不是藉口,因為我成為顧問後,也在工作中遇過不少從否定角度思考的人。尤其在大企業的管理部門內,這種類型的員工特別多。 舉例來說,假設某個製造業的分公司,向總公司提出新的提案:「關於這個問題,用這個新方法或許就能解決了吧?」 總公司的第一句話一定是「但是……」接著

再根據過去的數據與案例,說明新方法行不通的理由。總公司會做出這樣的回應,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優越感」。當人站在接受提案、判斷好壞的立場時,就算沒有惡意,仍然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傲慢。如果總是站在這樣的立場,譬如一直待在公司同一個單位,也有不少人會同時變得視野狹窄並產生優越感。於是,他們就會經常提出這樣的意見:「我們公司一直都是那樣做的。」「我們公司真的有必要做這個嗎?」等。 另一個原因是「紙上談兵」的經驗豐富。管理部門熟知過去的數據與事例,對各種摸索的結果了然於胸,因此駁回提案的理由要多少就有多少。他們在不知不覺間變得只會紙上談兵,覺得自己在做之前就已經知道結果了。 最後一個最嚴重的原因是「扣

分主義」。業務現場可以明確知道賣了多少,工廠可以用數字展現「生產力提高了○○%」「減少了幾千萬的生產成本」等;產品開發部門也能用「開發了這項產品」留下具體的工作成果。但是公司裡也有無論成果好壞,都難以化為數字等具體形式的部門。這些部門的工作,只有在失敗時才會特別顯眼。假設十件工作當中有九件順利進行大家也看不見成果,但只要有一件工作失敗就會造成問題,那麼對風險變得神經質也無可厚非。於是,他們出於習慣,養成了從否定角度思考的工作方式,在面對新工作時,把時間、精神與腦力都耗在提出「為何做不到的理由」上。 這項提案為什麼困難呢?有哪些風險呢?為什麼會沒有效果呢……他們只會不斷產生從挑戰中抽身而出的想法

。什麼都不做確實不會被扣分。「避開會被扣分的提案,分數就不至於減少,所以相當於加分」也是他們的藉口。如果只會從否定的角度思考,生產力就永遠都是零。

明新行事曆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Anthem】1月25日、2月1日 試玩詳情 !!|冒險聖歌|PS4|XBOX | PC
►►記得在自己行事曆寫下試玩日期,提醒自己預留時間去玩 Demo !!
能能糯米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runrunromeo.hk

Discord 群 : https://discord.gg/Yc2KVGJ


#Anthem #冒險聖歌 #試玩

智慧工廠庫儲管理暨智慧製造資料控制中心實務應用技術開發

為了解決明新行事曆的問題,作者葉力豪 這樣論述:

摘要 iABSTRACT ii誌謝 iii目錄 iv表目錄 vii圖目錄 viii第一章 緒論 11.1 研究背景 11.2 文獻回顧 21.2.1 工業4.0相關技術 21.2.2 倉儲管理應用 51.2.3 智能工廠 51.2.4 大數據分析應用 61.3 研究動機與目的 6第二章 基礎理論 72.1 工業4.0技術應用 72.1.1 物聯網技術 72.1.2 雲端大數據分析 92.1.3 資料庫應用 102.1.4 資訊可視化技術 112.2 倉儲管理系統 112.3 製造執行系統 122.4 網頁前端語言工具 132.4.1 HTML 142.4.2 JavaScript 142.4

.3 CSS 152.4.4 jQuery 152.4.5 Ajax 152.5 網頁後端語言工具 152.5.1 Apache 162.5.2 PHP 162.5.3 SQL 162.6 Line Bot 162.6.1 Messaging API 172.7 智慧倉儲硬體 172.7.1 控制開發板介紹 172.7.2 ESP8266 18第三章 實驗架設 193.1 倉儲管理系統 193.1.1 倉儲系統設計 193.1.2 智慧倉儲硬體架設 213.1.3 物料管理系統開發 253.2 資訊控制中心 283.2.1 系統檔案架構 283.2.2 機台維修保養系統 303.2.3 工單排

程管理設計 323.2.4 ERP系統對接 343.3 資訊看板開發 343.4 工作管理系統 363.4.1 工作日誌系統開發 363.4.2 人員請假系統開發 403.4.3 人員管理功能開發 443.5 財務管理系統 463.5.1 財務管理系統設計 463.5.2 財產管理系統開發 52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64.1 倉儲管理系統導入之成效 564.1.1 智慧倉儲測試結果 564.1.2 QR-Code掃描成效 594.1.3 物料管理系統 624.2 資訊控制中心 644.2.1 資訊控制中心導入成效 644.2.2 維修保養系統導入成效 674.2.3 智慧報表輸出 704.2.

4 系統資訊安全性檢測 724.3 資訊看板 744.4 工作管理系統導入成果 764.4.1 聊天機器人推播提醒 804.4.2 工作行事曆 824.5 財務管理系統導入成果 854.5.1 財務管理系統呈現畫面 854.5.2 財產管理系統呈現畫面 88第五章 結論 91第六章 未來展望 93參考文獻 94

祕書力 :主管的全能幫手就是你(3版)

為了解決明新行事曆的問題,作者石詠琦 這樣論述:

  拉抬人氣指數 必看溝通密碼   提升工作效率 就在管理聖經   最專業祕書顧問、首席形象學專家毫無保留傾囊相授。   讓您成為掌握數位時代,深具文化素養與創意美學的行政管理高手。   贏得主管信賴 深獲同事愛戴   ‧電話致勝祕訣:KISS理論   ‧祕書在會議中的角色   ‧優質秘書的基本條件   ‧與上司相處的五大要訣   ‧怎樣成為主管的得力助手   ‧怎樣做好情緒管理   ‧檔案管理新概念   ‧何謂80/20原理   ‧祕書該有什麼形象   ‧祕書的生涯規劃   祕書除專業的技能與知識外,若想得到主管的充分授權,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有足以讓人信賴的人格特質,培養彼此間良好信任的

默契;而與同仁間產生良好互動以贏得敬重與協助,更需要長時間的經營。   祕書是份能夠深入了解企業組織文化的工作,有許多機會可以接觸到高層決策及整體業務往來,可以培養出宏觀的視野及胸襟。業界許多能幹的主管,也都是從祕書開始,一步步開始為自己人生奠定不斷加值的基礎!   由於網路的發展,藉著各種軟體和工具的應用,漸次的提升祕書工作層次。現代祕書靠著手機和網路的連結,可以和地球的另一邊許多辦公室一起開會,找尋資料,還可以如影隨形在主管的身邊。因此,祕書更應加強學習溝通和管理能力為下一步世界的要求做準備。本書主要宗旨就是藉著提升溝通和管理技能,讓祕書能馬上成為行政管理的高手,不被現代辦公室所淘汰。

  作者簡介 石詠琦   現任:新世紀形象學苑創辦人   美國東西大學全球領袖管理學院EMBA助理教授   中國太平洋地區合作委員會國際聯絡部副部長   亞洲行政祕書協會榮譽顧問   金石形象(北京)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專家   中華教育交流推廣協會顧問   北京三略觀察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培訓師   三略管理科學研究院教授、首席禮儀顧問   三略觀察網資深評論員、北京李可染基金會名譽理事   〈人文奧運〉從長城到奧林匹亞活動組委會禮儀顧問   上海宏利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資深顧問   上海銳成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資深顧問   臺灣華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資深講師   耶魯企

管顧問公司資深顧問/講師   中華企業經理協進會常務理事、中華知識經濟協會監事   國際友誼團臺北俱樂部理事   臺北市行政專業祕書協會榮譽顧問   學歷:臺灣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   臺灣中興大學外文系畢業   經歷:味全國際集團行政總監、時報文教基金會執行祕書   中國時報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祕書   臺灣正聲電臺及佳音電臺節目製作及主持人   臺灣明新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臺灣青輔會/中國生產力中心/臺灣神學院   文化大學及淡江大學繼續教育部/財鑫企管/哈佛企管/中華企管/北台科技大學/YWCA/國立空中大學等資深講師…等   著作:決策者的守門人(華視文化出版)   祕書實

務手冊(教育部出版)   工作女性(商周出版)   比別人多一顆心(聯經出版)   辦公室管理(聯經出版)   時間管理(空中大學出版)   蛻變的祕書(聯經出版)   放開自己(智慧事業體出版)   共創雙贏(智慧事業體出版)   祕書行政管理實務(華立出版社)   國際禮儀(華格那出版社)   英文祕書實務(華立出版社)   國貿英語(文鶴出版社出版)    推薦序 自序──2020年的祕書 PART 1 職場溝通必勝術 01 智慧型手機時代──電話管理 02 決勝千里之外──會議管理 03 打破文化障礙──溝通管理 04 勇闖EQ試煉場──情緒管理 PART 2 

行政管理快易通 05 大數據e點靈──檔案管理 06 十倍速競爭力──時間管理 07 捍衛企業門面──形象管理 08 升值轉業考驗──生涯管理   推薦序 運用科技,展現新能量   科技的進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這些改變,是否讓我們應用在工作上,增強了的能力,創造了的績效,得到了更傑出的表現,進而提升了我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品質,才是最重要的。   當我們了解跟上時代的腳步勢在必行,然而時機和應用能力才是成敗的關鍵。能夠做一個先知先覺者當然最好,但是如果沒有得到啟發,也只能像後知後覺者跟著學習模仿,甚至於像個不知不覺者,沒有抓住科技應用在工作上的關連性和竅門,只能被排擠到落伍者和被淘汰

者的族群中。   至於如何將科技應用得宜,讓我們能夠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則是需要有宏觀視野,閱歷豐富的導航者,傳授運用科技的要領和技能,為這個職涯發展的道路,定方向,開明燈,跨出穩健有力的大步。也就是說,這本書不僅將我們由Work Hard帶入Work Smart,更要進階到Work Intelligent 的境界。   本書的特點在於將傳統與現代科技的變化作出新定向的調整,以工作現場的實境為背景,讓讀者體會新時代更貼切的溝通要領;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和視訊設備時更能達到得心應手;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溝通對象時知道應對的方式和禮儀;在時空和工作壓力下如何做到處之泰然的情緒調適;如何處理和提升大數

據時代的檔案效率;有效的做好十倍速時代的時間管理;以及對個人和企業文化的形象的管理等等;並舉出各種專案情境的處理情況,讓讀者更能藉由實務的解說,得到更深刻的體驗。經由這些完整的面向,做出全能性的發揮。   本書的作者石詠琦教授在秘書和管理的專業領域已經有40年的實務經驗,不論在工作或生活上都保持著陽光和熱力四射的正向態度。橫溢的才華,讓她在初進職場就嶄露頭角,擔任台灣最大報社集團之ㄧ的創辦人秘書,進而兼任旗下出版社的管理職。在這段經歷中,她積極的組織秘書協會,擔任理事長,擴大秘書行政工作的經驗交流,提升專業形象和能力。並將這股能量由台灣推向海外,籌組參與亞洲秘書協會,擔任理事長,為國際間的專

業交流,奠定了一個長期發展的基礎。在她擔任食品集團企業行政總監的階段,更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並開始將秘書和行政工作及職涯發展的見聞和心得,寫作立書,傳授講課。由於她以貼近工作現場的接觸為背景,專業技能又能符合進步潮流,獲得廣泛的歡迎和迴響。   隨著大陸在經濟上的起飛速度,近年來石詠琦教授在清華大學完成了訪問學者的學術研究後,在大陸的講學和寫作更加提升質量,累積了數千場的講課場次,著作專書也達到近百本,受歡迎的程度,更是有口皆碑。   雖然說【開卷有益】,但是處在科技時代,也要思考時間和精力運用的效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說達到行萬里路的效率值得讀萬卷書。但是石詠琦教授的這本書將引導我

們日行千里,朝向對的方向,以光電的速度,增強專業的能力,讓我們工作表現傑出。由這個啟發和改變,讓我們創造更高的成就,開啟更美好的未來。   (石賜亮博士,中華企業經理協進會常務理事,台北企業經理協進會名譽理事長)   石賜亮 自序 2020年的祕書   1986年的某一天, 當我翻閱一本美國《祕書》(The Secretary)雜誌的時候,有一篇預言2020年的祕書文章,進入了我的視線。這是一篇美國祕書協會所發布的調查報告,裡面有大約50條描述2020年辦公室的祕書,十分讓人震撼。   其中有幾條我還依稀記得:在2020年,祕書會有1~2個機器人為助手,每週上班3.5天,沒有異性騷擾

問題,所有辦公室都是無紙辦公室。   不久之後,我開始長達20年祕書趨勢講座。幾乎每一年的變化,都讓我自己吃驚,因為這一行的變化速度快得驚人。如果不能及時趕上時代,別說是當老闆,就算當個老闆的助手,都未必能夠稱職。   事實上,在過去的30年間,祕書工作大致歷經了4個階段,如果我們用時下的說法來比喻:   1G的時代 就是用打字機的時代   2G的時代 就是用電腦的時代   3G的時代 就是用互聯網的時代   4G的時代 就是用雲端計算與儲存的時代   這裡面最重要的三次革命,就是辦公室自動化,第一次改變了祕書的工作方式。第二次是互聯網的運用,讓祕書的效率提高。第三次革命,就是智

慧型手機的應用與雲端技術,讓未來的企業完全科技化。   假想一下現在是2020年,辦公室祕書都在做些什麼……   早上7點,祕書坐上無人駕駛的轎車,按照谷哥地圖指示的方向,避開擁擠的路段,提早來到了辦公室。一路上,她用手機瀏覽了一下今天工作的優先順序,並且完成了昨晚到今天清晨老闆交付的任務。這包括老闆出差的機票,已經依照他的喜好訂好班次,免費提供了機場的貴賓室,酒店也都打了折扣,連預定的早餐券都已經直接傳到老闆的手機,連線到他的Outlook日曆本。並且,一切出差準備費用,完全不必匯兌,用西聯這類型的第三方支付,就可以完成。   祕書在車上用VR眼鏡瀏覽了一下老闆要去的城市,發現最近那裡

可能會很曝晒,所以提醒老闆要帶一件有晶片的外套,那件衣服可以隨著氣候感應調節溫度。貼心的她,並且還下載了3本上月亞馬遜暢銷排行經管類新書在雲端,只要老闆上飛機,就可以用Kindle翻翻這些他一定需要的靈丹妙藥。   今天上午有2個重要的約會。9點25分,第二會議室將會進行一個視訊連線會議,因為事關機密,所以要用Skype這類連線,直接把4個國家,12個銷售點的幹部全部召集過來。預計會議後1小時內,會發布重大消息。祕書直接用音轉字的線上會議紀錄,摘要部分重點,會議後10分鐘內發給所有參加會議的人員,讓他們會後立即在各自國家部署工作。   1點半,老闆要與一個比較重要的企業簽約。合同已經交給法

務核定,祕書要在最後校對之後,打印三份備用。這個簽約儀式她不必參加,但是辦公室的監控設備可以直接讓老闆隨時有需要就直接呼叫祕書過來。   午餐的menu是營養師所調配的,並且依照個人的需要和口味,讓外賣的公司準時送過來。由於公司的所有薪資系統、人資系統、客服系統等早已經外包,這些日常的瑣事完全不會占據祕書的工作時間。她在中午用雲端課程學習瑜伽,打算把自己弄瘦一點,才能穿得下昨晚利用網購優惠買來的一件精品時裝。   下午的時間,她花在研究最近剛買來的機器人Miki。這個機器人善於整理大數據,可以幫她把最近這一週各區域傳來的報表都消化掉,還能做出簡單的分類與評估。Miki長得跟她幾乎一模一樣,

只是稍微矮了一點。原來的機器人Mini只會操持庶務,調的Cappuccino還不錯。   下午3點45分,祕書要去參加一個跨部門的專案會議,這是年底一項重要發布會活動的預備會議,祕書需要支援的事情很多,她習慣用OneNote分享模式,把這些進行的結果,立即記錄下來,重要時間表也都直接列入Outlook,同步呈現在手機和老闆的行事曆裡面。   下班前,她設定好Miki該做的功課,這樣明天早上她來的時候,各種需要的會議報表都可以Ready to go。   事實上,這不是虛擬的故事。在2015年Christopher Surdak出版的《大數據時代的致勝決策》(Data Crush: How

the Information Tidal Wave Is Driving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裡面,早已經有許多類似的案例,描繪出2020年這個世界的辦公室場景。隨著互聯網+的時代逼近,每個企業都要以10倍速向前奔跑。凡是不合時宜的傳統思維與做法,都會急速被淘汰。   因此,今天以後這5年,祕書這一行業在職場上將會有著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科技運用將會是祕書工作的主流,凡是在人力資源招聘的網站上,都會以懂得雲端儲存、整合運用、效率與專案、溝通無礙、EQ良好的人才,作為招聘祕書的主要條件。沒有科技運用能力的祕書,將很快會被淘汰。   虛擬祕書、遠距祕書、外包

祕書工作,也會大行其道。   但願這本《科技時代的祕書》,能幫祕書們及時趕上時代變化趨勢。 石詠琦 2017年初春寫於北京 前 言 這個世界變了。一天又一天,我們接受科技的洗禮。工業4.0、Bank 3.0、無人車、無人飛機、各種機器人、VR眼鏡、智慧手錶,每一種產品的快速問世,都改變著企業的命運。顧客不再到賣場買東西,祕書也都靠語音與視頻和老闆聯絡。辦公室工作內容也許沒有變,但是工作方式與工具設備是日新又新。傳統的辦公室電話號碼,可能是一組總機加上分機;而現今許多企業,已經用一個手機號碼替代座機號碼,當作是總機號碼。並且,許多公司已經在員工入職的時候,就把一支手機撥交給員工使用,以便隨

時掌控這人的位置和動向,便於即時聯繫。動態性質的工作與機動性解決當下問題,已經是未來祕書所必須面對的挑戰。電話,已經不只是用來當作傳統的溝通工具,更是一種24小時手不離身的全能設備。 案 例 小姚對剛買的這支手機非常滿意,不僅價格不貴,而且功能齊全。對她這個資深祕書而言,手機的外型好不好看不要緊,性能好最重要。至少要速度快,整天都無須充電。全天的工作中,小姚依賴這支手機的時間差不多是80%。辦公室的電腦反而成為次要的了。這支智慧型手機,到底小姚都用來做些什麼呢? 1.用Line和WeChat與同事聯絡,設立的群組可以即時通知許多相關的人,應該知道的即時訊息。 2.各種應用的APP可以幫老闆和同

事訂機票、火車票、叫車、訂飯店、餐廳。 3.運用WPS這類的文書工具,可以隨時在任何地方寫報告。 4.零碎時間可以在臉書、Twitter、LinkedIn,這類社交網站上查看顧客的動向。 5.查看廣告影片和編輯簡單的企業平臺資料。 當手機已經成為祕書的萬能工具時,小姚會如何挑選一款她 最適合的手機呢? 學習直通車 祕書應該如何正確使用智慧型手機? 1.應用各種APP解決日常辦公室瑣碎工作 2.日常電話溝通應對的要領 3.掌握電話與手機的禮儀 壹、手機長智慧 變身小幫手 當手機進入智慧型時代,手機的功能取代了昔日的電腦,成為祕書最重要的移動辦公工具。有了一臺速度快、功能強的智慧型手機,祕書可以 

 不費吹灰之力即時完成以往上班需要花幾個小時所做的工作。現在,辦公室老闆再也不能說,你帶著手機來上班,會不會影響辦公室工作?相對的,他會提醒你,隨時隨地都要記得帶著手機。

創新全員企業經營治理:以CH五金塑料公司變革管理為例

為了解決明新行事曆的問題,作者鄭健彰 這樣論述:

本研究是將公司面臨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診斷,並通過理論指導,實踐應用研究,為企業找到最合適的管理辦法,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在全員經營的理念下讓全體參與(從上至中而下)意向一致,目標一致。組織內多數的流程、任務都不是直線路徑,彎曲而迂迴,管理者要懂得在不同變動時期蒐集訊息,並且策略性相應調整計畫。企業DNA架構是由企業決策架構和社交架構組成,而企業制度和企業文化面,是影響整個組織的最主要因素。運用管理來規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企業制度,是企業文化面上的問題。制度或稱為建制,是社會科學的概念。制度是一種人們有目的建構的存在物。建制的存在,都會帶有價值判斷在裡面,從而規範、影響建制內人們的行

為。企業管理概念ERP是高德納諮詢公司於1990年提出的。ERP系統可以幫助提高企業管理水準,是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手段,也是企業現代化的一項主要內容。執行上結合了三個核心程序:用人、策略、運作,由此建構企業內的組織結構、決策權、激勵機制、資訊傳導,以此領導企業DNA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