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里長辦公室補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新北市里長辦公室補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沈孟璇,黃超駿寫的 勞動實務問題Q&A 和劉文仕的 文官說法:臺灣地方制度講古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2022九合一選舉/選舉公報狂政見看過沒?名字取超長也說明:無黨籍台北市議員候選人吳蕚洋政見。取自中選會網站選舉公報。 人妻里長「總統級政見」盼升格里為直轄市. 只能說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書泉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戰略暨國家安全碩士在職專班 蔡育岱所指導 賴怡蓁的 我國所面臨之外部與內部威脅: 臺灣全民國防教育之回應 (2021),提出新北市里長辦公室補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傳統安全、非傳統安全、社會問題、國家認同、全民國防、全民國防教育、預防戰爭、危機應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聯合大學 建築學系碩士班 王本壯所指導 何勝傑的 綠化量指標永續營運之研究–以都市地區公寓大廈型屋頂綠化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永續發展、社區營造、綠化量指標、屋頂綠化、公寓大廈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北市里長辦公室補助的解答。

最後網站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首頁則補充:... 教育部補助「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購置超過6萬臺行動載具,提供學校各項教學應用,並於本市資訊教育暨網路中心成立「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辦公室內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北市里長辦公室補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勞動實務問題Q&A

為了解決新北市里長辦公室補助的問題,作者沈孟璇,黃超駿 這樣論述:

  被錄取後,又被通知取消錄用,可以要求賠償?   下班後,老闆用line交辦工作,應該算加班吧?   參加公司的活動卻意外受傷,這樣算職業災害嗎?   在漫長的勞工職涯中,與勞動法相關的實務問題,這本書通通告訴你!     謬論一 公司員工5人以下,不須幫勞工加勞健保跟勞退?   A:錯,5人以下的事業單位只是不用投保勞保,但仍需要替員工投保就業保險、健保、提撥勞工退休金。     謬論二 老闆說我適用責任制,所以加班也沒有加班費?   A:不正確,責任制的適用人員須為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工作者,並勞動契約需經地方主管機關核備始能適用責任制。     謬論三 公司裡有符合資遣要件的勞工

,老闆可以任意資遣中高齡或高齡員工?   A:不可以,雇主應就差別待遇之非年齡因素,負舉證責任。     謬論四 公司沒幫勞工加保勞工保險結果發生了職災,所以不能請領職災給付?   A.錯。勞工可依「職業簪害勞工保護法」規定依最低投保薪資申請職業災害失能、死亡補助;再得請領生活津貼、失能生活津貼、器具補助、看護補助或必要之補助,但合計以3年為限。     謬論五    老闆說要將舊制勞退提前結清,但只願意給我一半的錢,這樣可以嗎?   A:不可以。舊制勞退結清條件若低於勞基法第55條規定之條件,將不生結清之效力。     如果您有以上問題的疑惑,本書會成為您最好的諮詢對象。從勞工進入職場開始,

不管是錄用時的最低服務年限、請假的各種規範、結婚生子後的各種補助,到勞工退休的退休金計算等等,都有詳細的案例解說以及圖示。熟讀本書,在漫長的勞工生涯中,您除了可以保障自己的權利之外,也可以幫助他人保護自己的權益。

我國所面臨之外部與內部威脅: 臺灣全民國防教育之回應

為了解決新北市里長辦公室補助的問題,作者賴怡蓁 這樣論述:

全民國防教育的推展關鍵在於「國家認同」與「危機意識」,在我國特殊歷史背景及多元文化下,此兩部分的培養確須共同來努力,在危機意識部分又可概分外部威脅及內部威脅,以中國對我的傳統安全威脅、非傳統安全威脅及我國內部危機三部份安全面向切入,有的顯而易見、有的蠢蠢欲動、更有無法察覺而早已改變我們的意識、生活及選擇,本研究以我國所面臨安全議題來探討現行學校端全民國防教育。  據研究發現,提出對學校部分的全民國防教育建議如下:一、將全民國防教育納入各階段正式課程,且各級全民國防教育人員由國防教師專責;二、對於課程教材通盤規劃,並增加國際關係、軍事素養、國家認同感並體認國家需求;三、重視國防師資培訓及其養成

機構完善。期能有效落實各學習階段的預防戰爭及危機處理教育,使國家得以永續發展、國人能共存共榮在這片國土上。

文官說法:臺灣地方制度講古

為了解決新北市里長辦公室補助的問題,作者劉文仕 這樣論述:

公務員堅守原則、靈活運用的絕佳典範     書中十三個故事告訴你   法律運用原來這麼靈活   公務生活可以這麼有趣   地方自治能夠這麼生動     依法行政是公務員的基本信條,國家施政的客觀基礎,也曾是所有法制工作者最引以為傲的守則。但由於某些主、客觀因素的拘束,法治形同墮入漫漫長夜。作者特將從事公務三十年實際參與法制建構的經驗,一點一滴刻繪下來,期望能從法治原型的重塑過程,重振法制工作的榮光,讓法治恢復引領國家穩定發展的功能;並藉著故事分享,重燃公務人員的熱情,喚起行政體系的尊榮感覺,復啟社會對文官專業的肯定。 作者簡介 劉文仕   現職   行政院法規會主任委員   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法學博士   經歷   內政部參事兼法規會執行秘書、內政部民政司司長、臺北縣政府法制室主任、立法院法制委員會科長、議事組科員、宜蘭縣政府科員、立法委員助理、國家考試典試委員、國家文官學院暨司法官學院講座、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警政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   著作   《地方制度法釋義》(五南,2016)   《情色危機——性交易管理法制新解》(元照,2013)   《地方分權改革新趨勢》(晶典文化,2012)   《地方制度改造的憲政基礎與問題》(學林,2003)   《刑法類推與司法造法》(學林,2001)   《地方立法權——體系概

念的再造與詮釋》(學林,2000)      公務生涯重要事蹟   1997―立法院模範公務人員並任晉見總統代表   1999―臺北縣縣政興革傑出績效獎並獲頒獎金18萬元   2001―內政部模範公務人員   2009―規劃、統籌協調、督導「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作業,績效厥偉,一次記兩大功   2011―主導內政部「因應釋字第666號解釋政策方向暨相關法制作業專案小組」幕僚作業,規劃性交易管理新制,一次記兩大功   2012―推行役政行政事務績效卓著,獲頒二等役政獎章   2014―推動內政法規業務貢獻卓著,獲頒一等內政專業獎章 推薦序  李伸一 楔子:就是一股天真的傻勁

電火球仔惹毛——地方法制改革 小鄧變矮鄧——權限劃分 墓仔埔也敢去——禁止再授權 小龍女搶親——組織自主權 偷懶的母豬——財政自主權 消失的十公尺——自主立法權 性不性由你——自治事項 3600的小確幸——委辦事項 命根子被掐——依法行政 兩個女人的故事——地方治理 一首兒歌的代價——準直轄市 禁忌——村里民大會 也唱龍千玉的用心——自治監督原則 附錄:九二一「博士的家」法律扶助筆記 推薦序   「文采風流舞翰墨,仕途瀟灑上青雲」。這是一九九七年立法院國畫班集體創作、書法名家李仰秀先生揮毫,送給作者的長卷對聯,二十年來隨著職務異動,就一直懸掛在他的辦公室。   這對聯不僅充分反映了作者

的書生特質,一方面也道盡了他順遂的仕途。二十八歲高考及格,始逾不惑之年,就一路從地方政府的委任課員、立法院議事組科員、法制委員會科長、臺北縣政府法制室主任,陞至內政部民政司簡任十二職等的司長。就如《新新聞周刊》等許多媒體說的,他的官運真的好得令人羨慕。   但是,如果認識作者為人處世的誠懇真摯、研究事理的深入專致與應對疑難的靈活多智,對他屢屢受到長官的慧眼拔擢,其實一點也不意外。   認識作者是在一九八五年七月間,但聽過「劉文仕」的名字與事跡,應該是更早一年。作者的夫人郭豫珍(現臺灣高等法院法官),一九八四年大學剛畢業到我律師事務所擔任助理,人長得美麗,氣質極佳又有智慧,許多當事人、富二代

都要我幫忙介紹、牽線,她完全不為所動;作者時在金門服役,戒嚴時期,離島電話不通,只能兩地相思,以郭豫珍的條件,竟然沒發生「兵變」。這中間,很重要的關鍵,就是作者的用心與專致,幾乎每天一封情書,長達一年八個月,超過五百封的情書,把女朋友的心牢牢圈住。   提這往事,只是在表彰作者的個性:做什麼像什麼,而且都非常專心投入。   當年我發起創辦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一九八七年間籌擬民間版《消費者保護法》草案,還是立法院議事組科員的作者就是十二人小組的成員之一,出道不久的他,已展現非常高超的法制功力。我的臺南同鄉、前立法委員洪玉欽當時就曾斷言,劉文仕未來一定會擔任行政院法規會主任委員。洪委員沒看走眼,

作者果然在二○一四年調陞這個簡任十四職等的法制界龍頭;一路「追蹤」「考核」作者發展的洪委員的特助吳百湖先生,還特別提了這段陳年往事。   前《台灣日報》記者戴光育曾這樣描述:「從劉文仕的身上,讓人明顯感受到公務人員罕見的專業自信、熱誠。這份自信是來自於他對法治的瞭解、堅持;而他的熱誠,是他那份關懷弱勢權益的心,不斷驅使他使然。」學法、從事法律工作的劉文仕,不像一般法律人性格硬梆梆的,思考方向非常寬廣、彈性,又勤習書畫,常一襲唐裝,擁有古代秀才般的溫文儒雅,《聯合報》記者林全洲、前《民眾日報》記者趙容萱等就給他一個「劉秀才」的封號。話雖如此,作者對任何事都全副精神投入,絕不打馬虎眼。尤其,如前

《中時晚報》記者饒磐安說的:「對政府決策,他點子不少,而且總是主動從法律觀點為政策定位,深得首長倚賴。」   前臺北縣縣長蘇貞昌曾多次這樣說:「劉文仕很不簡單,能把冷衙門,炒成熱機關。」一點都不誇張,就如《新新聞周刊》所報導,他在臺北縣政府法制室主任的兩年期間,幾乎每天都有新聞上報,而且難得的是,幾乎都是正面報導。到了中央,在地方制度、中央與地方關係、殯葬改革、政治體制……各個所屬業務,也是新聞不斷。與其本質業務無直接關係的,例如消費券發放、性交易管理新制的建立,更是多次佔據媒體主要版面;尤其,大法官釋字六八九號憲法法庭有關「狗仔跟追條款」的精采辯論,連前總統馬英九都忍不住對劉文仕比出大拇指

,誇說「表現非常傑出」。   有時我也很感興趣,在這麼廣泛的觸角下,劉主委到底扮演什麼角色?為什麼各級長官只要遇到什麼疑難雜症,就會把任務交給他?當兩岸猿聲啼不住,劉主委卻都能「輕輕鬆鬆」渡過萬重山,圓滿達成任務,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當劉主委請我為本書作序,有機會先睹為快,這才領略到,表面上看起來輕輕鬆鬆,其實過程是驚濤駭浪。不過,令人佩服的是,不管事情再怎麼棘手,到他手上,還是能夠羽扇綸巾、談笑用兵。有時會覺得劉主委就像霹靂布袋戲的素還真一樣,「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   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推薦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可以當成地方制度理論

的生動闡述,也可以作為公務體系活生生的教材。尤其,作者以其親身經歷描繪與高層官員間互動的趣聞軼事,生動有趣、絲絲入扣,讀者可以如同身歷其境般飽嚐窺探「八卦」的快感,更可藉此認識政府決策與執行的流程,領略事務官的存在價值。   社會法學家龐德曾指出:「休戚相關、相互合作是法律中一種偉大的價值,而在立法機關的智者中,最令人尊敬的品德,就是互惠。」二十年前,劉主委出版了一本有關「地方立法權」的專書,為其寫序之初,我細細品察劉文仕推動地方法制改革,就有這樣的體會,他始終都堅持如此的信念,無疑地,這是他的理念能被廣為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看完這本傳記式的「奇書」,我更確定,「彼此尊重的互惠」、「建設性的

妥協」、「退步原來是向前」,是他之所以能完成任務的關鍵密碼。   這樣的智慧,放在「贏者全拿」的政治生態與心態,也許過度奢求、迂腐,但做為一介事務官,在行政中立的前提下,他仍能秉持這樣的處事精義,輔助政策的周延型塑與落實。他能先後榮膺立法院、內政部模範公務人員、獲頒臺北縣政府「制度興革傑出貢獻獎」,又多次得到公務界非常不易的「一次記兩大功」,憑什麼?這本書也許就提供了部分的答案。   國策顧問 李伸一 二○一七年九月一日 楔子 就是一股天真的傻勁   公餘之暇陸續出版了六本書,都離不開「法」與「制度」,從來沒想到「會」寫出本書這樣的題材,更確切地說,從來沒想到「能」寫出這種內容的書。也

許就因個性使然吧,對人、對事始終抱持著一股天真的傻勁。因為天真,什麼事情都抱著單純、輕鬆的心理;因為傻勁,想到就做,總認為沒有完成不了的想法。」     一篙撩撥千尺浪   「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分別數十年杳無音信,……憶當年往事如昨,歷歷在目。如今,遙隔天涯,不由一陣心酸!自你走後,兩位老人家思念之情,不堪言狀,經常夢中驚醒,母親為想念你哭乾了眼淚。也不能瞞你,父親兩年前癌症去世,享年八十二歲,他臨終時還哀嘆著說:﹃這一生是見不成你了﹄,思念起來無不令人悲慟!……漫長的數十年,人事滄桑,變化很大,親鄰想念你,諒必你也更想念家鄉及親人。就近族、近親來說,咱父親弟兄三個全都去世,舅家幾位舅父也

都不在了。再說起咱姑家,就叫人更難受,姑母病故,剩下姑父和拾來的一個傻小孩相依為命,不幸,今年他這個傻小孩也害疾病死亡,就剩姑丈無依無靠,景況堪憐!人生朝露,算來咱們親族裡,唯獨母親高壽,今年已八十四歲,身體尚健。畢竟年事已高,再加心心在念於你,精神日漸頹廢,能耐幾許春秋? 實在令人最感憂心……。」   (郭國楹先生一九八五年來自河南省西平縣權寨的家書)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八日從金門第二士官學校退伍,適立法院從同年七月一日起,開始編列預算補助每位立委得聘公費助理一人(一萬五千元),即應僑選立委謝學賢之聘,擔任其特別助理,七月一日向立法院人事室取得天字第一號公費助理證。)   當時,立

法委員尚未配置專屬研究室,問政較用心的委員,如吳延環、冷彭、張子揚、何適、汪漁洋、康寧祥、江鵬堅……等,就在圖書館(現康園餐廳二樓)各據一隅專用;我因經常往圖書館借書、研究,與圖書館管理人員任莉小姐熟識了,也得「通融」地以助理身分常駐圖書館的一張桌子。   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博士、美式作風的謝學賢委員並不要求朝九晚五天天上班,只約定每星期二、五院會當天見面,提出當日議程所列討論事項的研議成果、發言要旨及專案質詢書面。休會期間,謝委員須回美國僑居地,我就放長假自由進行政策研究。開議前約半個月才再聚會,商討整會期的問政總方向及策略。   緣於一九八五年九月間,準岳丈郭國楹在「三通」禁令下,輾轉

從美國親人與亞東關係協會朱定裕先生處,取得由老家河南省西平縣權寨兄長郭國勝寄交的家書,書中親情呼喚,字字血淚,聞之不勝鼻酸。想當初隨政府來臺的英姿少年,都已是髮鬢蒼白的老人,就木有時,卻歸路無期,聞其徹夜難寐、飲泣終宵,能不心酸?既有機會與聞國政,為私盡孝道,特將準岳丈往返家書拿給謝委員看,並建議接下來幾會期主攻開放老兵返鄉探親議題,未讅心犀相通,獲謝委員認同。當時,戒嚴尚未見鬆動,但我們已先嗅到時代演進的氣息,隨即著手擬定策略計畫,先於第一屆第七十六會期就大陸政策議題進行總質詢,點亮初光。   準備充足運自來   午夜夢迴,有時候也會反問自己,老天爺好像還蠻眷顧我的,這樣的運氣是怎麼來的

?不過就是一封家書,會變成點燃老兵返鄉狂潮的火種;一篇報告,會變成啟動地方法制改革的引擎;一個發想,會變成災建雙方共同終結苦難的基礎。霸氣絕頂的縣長,願意虛心聽取依法行政的道理;縱橫地方的議壇領袖,能夠打開心結化干戈為玉帛;邊緣社會的「土公仔」、妓女,都能為著一個共同的願景坐下來談,一起努力。   什麼是運氣?有人說,所謂的運氣就是充足的準備碰上偶然的機運。其實,準備才是最具挑戰的地方;問題是我們並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機運,要如何預作準備?答案在於改變心態。只要夠努力,就可以創造機會或開拓機會的可能性,不必坐等機會上門。   公務生涯一路走來,好像一切都能水到渠成,都那麼順理成章。是的,癥結

就在一個「理」字,抱持著只要有「理」什麼都可做好的天真,不管是做人的基本道理,還是行政法上的合理,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謂「有理行遍天下」,我天真地堅信,出於至誠,互惠互諒,每個人都可嘗試著跟他講理。而只要是為著一個「理」字,就什麼都不排斥的傻勁,放手去做就對了。成之,我幸;不成,也只不過是唐吉軻德的愚勇,何必戚戚。   三十餘年公務生涯,接觸或直接處理的事務,何止萬千,其中與地方自治有關的又不知凡幾。因撤銷臺北市長馬英九的里長延任案,被馬家軍揚言封殺的「頭號戰犯」,為什麼行政院長江宜樺仍會不次拔擢?   中央修一個規定,讓地方可以用代金取代綠地,山坡地濫墾濫伐者可以繳錢換公安,並衍生出一

個只重觀光不重人命的輔導計畫。為什麼內政部部長廖了以會三槓行政院?劉兆玄院長為何三退交通部簽呈?又為什麼在莫拉克颱風摧枯拉朽之後,廖部長會無奈仰天三嘆?   當一部《看見臺灣》影片,一夕之間小瑞士「清境農場」變成眾人必去之而後快的危城,內政部長李鴻源「違規未必危險,合法未必安全」的分類處理思維如何形成?策略內涵為何?給了南投縣政府什麼樣的啟發?公民團體提大埔農地徵收行政訴訟案,中央政府被判敗訴,上自副總統、下至內政部次長、地政司長,都摩拳擦掌力主上訴到底,何以內政部長李鴻源於看過一份分析報告後,獨排眾議放棄上訴?行政院長江宜樺又因何也跟著呼應?副總統吳敦義如何被說服放棄上訴?   臺東縣長

吳俊立任用「配偶」鄺麗貞為副縣長,遭內政部撤銷,吳俊立提行政訴訟,於行政訴訟準備庭結束後,因聽到一句善意「規勸」,未幾即撤回訴訟,吳縣長究竟聽到了什麼?   林林總總,還有更多更多親身經歷的個案,都涉及地方制度法的詮釋與運作,也伴隨著我在公務體系的成長與發展。其實都蠻有趣而隱含深刻的法制內涵,一直考慮著、掙扎著,要不要寫下來?   不要寫,因為這只是自己的觀察、認知,事件相關的人物怎麼想?怎麼界定事件的意義?寫出來,會不會太片面、太主觀?   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所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The Civilisation of the Renainssan

ce in Italy)一書,對我有很大的啟示,鼓舞著我應該要把這些事件背後的故事寫出來。該書主要是描述,在經過中古世紀千年黑暗時期之後,義大利傑出的藝術家,如何復興了希臘所流傳下來的繪畫、雕塑、建築的光榮成就,創造了文藝復興的璀璨文化。   依法行政本是公務員的基本信條,國家施政的客觀基礎,也曾是所有法制工作者最引以為豪的作業守則。但由於某些主、客觀政治環境的拘束,法治形同墜入神權至上的夜夢。我既有幸尸位法制的最高殿堂,在老人痴呆症隨時可能造訪、記憶還未流失的當下,有責任整理手札,將過往經驗,一點一滴刻繪下來,透過一個一個個案,希望有朝一日,後來者回頭省視,還能感受到法治的絲絲生趣與興味。

  畢卡索說:「裝了框,畫就死了。」這些故事,也許不要急著加框,可以繼續塗抹彩繪;也許可以這時就把它加框,掛在牆上膜拜,或放進博物館典藏。但無論如何,還是希望幾年而後,或有如文藝復興藝術三傑者,能從法治原型的重塑過程,再次振興法制工作的榮光,讓法治重新放回規整國家穩定發展的適當位置。就如陳定南縣長,將法制股辦公室直接設在縣長室旁,以便隨時諮詢、請教;蘇貞昌縣長將法制室的順位,提列於幕僚單位之首,尊重有加。   本書所述不過是個人三十年滾滾宦海中的偶然驚奇,也許有點浪漫,但絕對寫實。相信許多的公務界同儕也都有比這更為豐富而精彩的體驗與故事,在當前極度貶抑官僚價值的社會氛圍中,如果能藉著點點

滴滴的分享與共勉,重新點燃公務人員的熱情、喚起行政體系的尊榮感覺,重啟社會對事務專業的肯定,則是不敢奢望的另一層次的卑微期待。

綠化量指標永續營運之研究–以都市地區公寓大廈型屋頂綠化為例

為了解決新北市里長辦公室補助的問題,作者何勝傑 這樣論述:

近年來由於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議題逐漸嚴重,因此永續發展為我們迫切面對的重要課題,乃至後來的綠建築推動及永續社區營造也是環繞此一議題進行,進而影響了社區發展面向以及生活方式。都市化造成區域用地朝向高密度發展,考量都市內用地不足的情況,卻又希望滿足建築指標中「綠化量指標」,進而提升生活品質,為達此目標屋頂綠化成為較適合現況之實施方式,因此政府積極鼓勵屋頂綠化的發展,甚至擴展而成後來的都市農園;而後由於與永續社區營造概念的結合,透過社區參與讓居民一同經營,使都市農園融入社區發展中,促成永續發展中三個面向「環境」、「經濟」、「社會」的緊密結合。 根據內政部建研所的報告及相關研究發現及整理,雖然政

府持續推動居民參與屋頂綠化,但是普及率卻有待加強,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1.建築物的裂縫及屋齡、2.政策方面的制定、3.環境與植栽的維護管理、4.社會推廣,因此本研究以新北市參與式屋頂農園的示範社區為研究目標,於示範點中挑選兩個大廈型社區作為研究對象,以文獻分析法、實地訪察法和半結構式訪談法為研究方法,了解居民參與社區農園狀況、其目前推動的情況,並以研究目標人、事、物及後續相關理論整理的時、地五個面向做為研究及討論,同時藉由研究結果,作為協助政府提倡都市農園之參考建議,增進屋頂綠化順利推動之機會。透過研究結果得知屋頂綠化可持續運作之因素有五點,一、 人:透過政府、專家學者及社規師以協助者角度的

幫助,讓社區參與屋頂綠化事務,同時社區主導者(村里長、管委會主委,社區輔導專家)為社區主要的管理者、領導者及引導者,為社區及屋頂綠化發展的重要角色。二、 事:透過政府、專家學者以及社規師的協助,幫助社區成員規劃屋頂綠化環境,培育社區人才與相關知識的傳播,以此制定詳細的運作制度,重新定位屋頂綠化之意義。三、 時:社區發展屋頂綠化,藉由時間的遞進完善社區屋頂綠化方面之規劃,並透過日常生活及農園相關事務於時間方面的活動,藉此活絡社區及綠化環境之間的關係。四、 地:因應各地之地理環境、氣候的不同,以及建築物的狀況,配合各地政府及相關法令的規範設置屋頂綠化,得以讓社區屋頂綠化妥善且持續操作。五、

物:對於資金規規劃部分,其作為設備及環境規劃的重要因素,社區初步以政府的補助及獎金為主,後續藉由社區訂定的計畫實行後續資金、設備及環境三方面的運作,以此延續屋頂綠化的營運壽命。 藉由社區人、事、時、地、物五方面對於屋頂農園的執行規劃,以此達到屋頂綠化持續運作,成為綠化量指標永續經營的目標,進而達到永續發展之理念,同時也解決屋頂綠化發展時遇到的四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