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雙主修名單11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另外網站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系所公告也說明:系所公告 · 110輔系&雙主修核准修讀名單及科目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劉若蘭所指導 蔡昕璋的 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關係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2014),提出政大雙主修名單11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學生、全人教育、校園參與經驗、全人素養、全人發展、成功學習。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高熏芳所指導 廖中天的 大學生對學生服務機制滿意度之調查研究 (2006),提出因為有 大學生、學生服務、學生發展、滿意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政大雙主修名單110的解答。

最後網站110學年度雙主修及輔系招生 -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則補充: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請詳見使用規則。 建議最佳瀏覽Microsoft IE 10 以上/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 或相容W3C網頁標準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政大雙主修名單11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關係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為了解決政大雙主修名單110的問題,作者蔡昕璋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之關係,研究問題包括:(一)國內外大學全人教育的重要理念與實施方式為何?(二)本研究大學生參與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之全人教育經驗為何?不同個人因素的大學生全人素養是否有顯著差異?以及(三)本研究大學生個人因素、全人教育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之關係為何?最後,提出未來在大學校園中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的建議,提供師生及行政人員參考。研究方法以量化為主,質化為輔。量化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以校園衝擊理論等為基礎編製問卷,其中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學院、年級、家庭背景、住宿情況、工讀經驗、宗教信仰、志願服務經驗、學業成績以及健康狀況,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包括正

式課程(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非正式課程(學術相關活動、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參與經驗)以及潛在課程與校園文化(學校支持系統、校園環境氛圍、師生互動、同儕關係滿意度)的參與經驗,全人素養包括國際視野、創新領導與問卷解決、社會關懷與公民實踐、美感體驗與品味生活、多元文化、環保意識、主動探究、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健康管理、批判反思、科學思辨、人文涵養、資訊素養、靈性思維、終身學習。研究對象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部學生,採取分層比例抽樣,取樣人數為640人。質化研究則針對量化研究發現的問題,透過深度訪談加以釐清:(一)學生心目中的全人素養有哪些?(二)比較強的素養,是受到哪些個人或校園因素影響

?(三)比較弱的素養,是受到哪些個人或校園因素影響,並且希望學校提供什麼樣的資源與幫助?訪談對象乃依據問卷調查結果,選取13位學生進行訪談。本研究結果發現:一、歸納國內外全人教育理念,發現臺灣與中國重視個人達到五育均衡發展,歐美及日本強調全宇思維的永續樂活精神。臺灣全人教育的理念可分為「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生命、生活、生涯三生教育實踐」、「天、人、物、我的和諧關係」以及「身、心、靈健全整合」四大向度。二、國內、外均透過博雅教育或通識教育課程,作為達成全人教育主要途徑之一,並透過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進行方案或環境規劃。三、大學生個人因素,以t檢定與ANOVA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在全人素養中的差異,發現性別、學院、年級、住宿經驗、工讀經驗達顯著差異,其中校外工讀經驗對全人素養的負面影響較大。四、 透過多元迴歸分析,探討個人因素對於全人教育參與經驗的解釋力,發現個人因素對於正式課程參與經驗解釋力為25.2%、非正式課程參與經驗解釋力為15.6%、潛在課程與校園文化解釋力為23.1%,其中學院、年級、住宿經驗、工讀經驗、學業成績、健康狀況皆具解釋力,其中又以學院及健康狀況的影響最大。五、透過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個人因素、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對於全人素養的整體解釋力為35.8%,其中學院、年級、健康狀況、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學校支持系統、校園環

境氛圍、師生互動、同儕關係皆具顯著解釋力,其中又以潛在課程的經驗影響最大。透過逐步迴歸分析,發現「師生互動」、「同儕關係」、「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以及「健康狀況」是影響全人素養最重要的因素。六、質性訪談包括學生對於全人素養與影響因素的看法,結果歸納如下:(一)學生認為全人素養,應包含「生活知能與生活管理」、「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家庭關係經營」。(二)學生認為全人教育參與經驗中,特別是正式課程中的通識課程、體育課程、服務學習課程,非正式課程中的社團活動、身心成長活動,以及潛在課程中的師生互動、同儕關係格外重要。(三)不同主修領域的同學,對於通識教育的看法不同;且不同校區資源分配不均,

影響學生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及滿意度,亦會影響全人素養。

大學生對學生服務機制滿意度之調查研究

為了解決政大雙主修名單110的問題,作者廖中天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大學生對學校提供之學生服務機制的滿意度,其中學生服務機制分為:學業發展服務、生理發展服務、心理發展服務、生涯發展服務與社會發展服務等五個面向;另外滿意度包括瞭解大學生對於服務內容、人員以及管道看法,以及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對學生服務機制滿意度之差異看法。 本研究自編「大學學生對學生服務機制之滿意度問卷」,針對29所大學校院學生採隨機抽樣2,000人進行調查,本研究回收有效問卷共計1,711份,有效回收率為85.56%。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滿意度最高為「學業發展」服務機制,滿意度最低為「社會發展」服務機制;大學生滿意度較高的服務項目為一般圖書、電子圖書、財務協助,滿意

度較低的服務項目為餐飲管理、跨校活動、法律事務。另外;不同性別在「生理發展」服務機制上有明顯差異;大學與獨立學院在「學業發展」、「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相關服務機制上有明顯差異;公私立學校則在「生理發展」、「生涯發展」和「社會發展」相關服務機制上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建議:1.建議學校經常舉辦「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各種訓練活動,以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2.獨立學院應強化服務人員的訓練,改進服務管道方式,或以跨校聯合方式,以增進服務的便利性。3.公立學校應針對滿意度較低項目,進行檢討與改進措施,以提昇公立學校的服務品質。4.應針對女性學生的不滿意的部分,深入探究其原因,提供必要協助給於

適當的學生服務。5.學校各單位組織整合改變為單一服務窗口,以提升服務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