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樹屋登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小樹屋登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詹育雯寫的 No.1民宿網Airbnb,帶你住進全世界的家:3千萬旅人的發燒最愛,當房東、做房客,網站沒po,但你一定要瞭的獨門攻略&必閃地雷 和Mandy(林奕岑)Jennifer(王承惠)的 MJ交換週記:京都‧台南的100個美好生活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Sylvanian Families森林家族嬰兒森林小樹屋 - 玩具“反”斗城也說明:大家都在排隊玩遊樂設施!!! 這是紅松鼠寶寶最喜歡的森林小樹屋~ 快來跟他一起探險和遊玩吧~ 此為森林家族配件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原點 和木馬文化所出版 。

最後網站楓樹重劃區歐式花園河景大面寬四房透天別墅,桃園中古屋,4房3 ...則補充:591售屋網,桃園售屋資訊:出售住宅,實價登錄社區,楓樹重劃區歐式花園河景大面寬四房透天別墅, 楓樹重劃區稀有透天別墅面河景有私人花園可種花草養毛..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小樹屋登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No.1民宿網Airbnb,帶你住進全世界的家:3千萬旅人的發燒最愛,當房東、做房客,網站沒po,但你一定要瞭的獨門攻略&必閃地雷

為了解決小樹屋登入的問題,作者詹育雯 這樣論述:

出國旅行,做一日在地人、入住私宅不是夢 比旅館更便宜,每人單日不到千元,就能住進20坪有客廳、廚房的家 連股神巴菲特都讚賞!當房東、做房客,全球3千萬旅人的發燒最愛   ◎大掀全球旅居風潮,花比旅館更少的預算,出國住得讓人羨慕大呼不思議   ◎第一本Airbnb獨門攻略,當個好房客、成為好房東,賓主盡歡的超強指南!   ◎轉戰自助、全家出遊、想搞副業、退休挑戰當房東,趕快翻閱,立刻大開眼界   認識Airbnb,認識滿載實戰經驗的這一本   ˙是什麼?介紹Airbnb運作與獲利模式   ˙真能住嗎?五國奇妙的租屋趣談   ˙怎麼用?從註冊到設定快速完成   ˙如何找?搜尋好房、異

國不迷路的實戰秘訣   ˙怎麼訂?訂房基本流程以及手機版step by step   ˙不會寫?語言不通也OK,教你怎麼自我介紹和聯絡房東   ˙怕出錯?退訂與糾紛,訂房被拒絕,被房東放鴿子,出門不誤踩地雷的關鍵   ˙做房東?暗暗搞副業,空房間不浪費,一房或一棟,出租賺外快又交外國朋友   【發燒全世界的旅居新風潮】   十年前叫你住陌生人家很可怕,十年後卻變最潮的一件事!不想再跟團客擠飯店、不想再克難搶青年旅館床位,其實,你有更好的選擇。試試Airbnb,比旅館便宜,卻能享用更大坪數,甚至有廚房可以煮飯,省更大,但卻更悠閒自在,讓在地房東帶你深入當地文化,一住成主顧。      【什麼是

Airbnb?】    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舊金山。旅客可透過該網站&手機,預定世界各地的獨特民宅,也能將自家空房或剩餘房源,出租給旅客。無論是充滿設計感的公 寓,綠意盎然的古堡,或城市中的LOFT風倉庫,樹屋、船屋、貨櫃,只要是能讓旅客度過愉快一晚的住處,均可透過Airbnb找到。成立至今,已有超過 190國、3萬多個城市、2500萬個房源,大大勝出同性質網站,穩坐民宿網市占率第一,成為世界最大「線上私人旅館集團」。      【Airbnb的超魅力】   連股神巴菲特都大力推薦!一向甚少涉足科技產業的「股神」巴菲特,罕見地在致股東年度公開信中,表達對住屋分享平台Airbnb的好感:「

在會議期間,我們原本很擔心酒店房間不夠。為了解決這一可能的問題,Airbnb採取了特別的措施……預算有限的人士可以看看Airbnb網站。」      【應有盡有的房型】   度假小屋、樹屋,這些都只是你能在Airbnb找到的基本款,Airbnb最大的魅力,就是真的有人出租各種神奇的房子,像是土耳其的希臘式風車或者洞穴屋、美國的下水道、歐洲的教堂、廢棄的飛機改造而成的旅館、校車……等,只要能睡的,Airbnb都有提供。      【一開始只是「貪便宜」】    作者詹育雯2011年第一次誤打誤撞、瀏覽網站到失眠後,開始了「用比旅館更低的預算,住進陌生人的家」,從此樂此不疲。共享經濟盛行,她相信這

樣的風 潮只會更興盛,也認為三四十世代的人,應該思考打造一個不失敗又歡樂的副業,全民挑戰當房東會是下一波需求。希望滿載實戰經驗的這一本,能讓房東賺到錢、 房客享到樂,賓主盡歡!      【租屋趣談】   就像拆禮物般,每次前往下一個租屋都是種未知的驚喜,第一次的巴黎行被時差搞到半夜做早餐;入住荷蘭民宿,洗澡遇上難關:蓮蓬頭掛在一個無法置信的高度;日本的超迷你公寓,住在裡面還要躲NHK收費員,住土耳其洞穴屋臉上掉沙……種種特別經歷,只有這邊找得到!  

小樹屋登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翻訳をお願いします🍎「この動画の翻訳にご協力していただけますか?中国語、英語はもちろん、それ以外でも、あなたの得意な言語が選択できます。ご協力、宜しくお願い致します。」
【翻訳こちらから】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3Y9r2-aLUow9-u9VQf7ydw&tab=2
【YouTube翻訳説明ページ】
https://support.google.com/youtube/answer/6052538?hl=ja&ref_topic=7295414


日本からここのバッグ目当てに台湾旅行に来る人も!台南へ行くならお友達に合成帆布行のお土産はいかが?勿論、ご自分用にも。動畫的最後也有日文喔❕大家好我是Tapiko珍珠子!我和臺灣人結婚、已經在臺南住了10多年。我非常喜歡臺灣人 親切和善、困難的時候一起解決煩悩、到現在得到了許多幫助。希望能有更多的日本人來臺灣旅遊、於是我開始製作影片、期待大家的評論與交流。(按右下角的▼向下滾動)謝謝。歡迎大家點贊登入會員、謝謝。

✦合成帆布行の住所: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45號

【合成帆布行 詳しくはブログへいらしてね👇】

✦台湾旅行ですか?タピコ✦
ブログ:https://ameblo.jp/tapiko-taiwan
ブログではYouTube動画の詳しい説明や、台湾の生活や文化について綴っています。

✦台湾旅行ですか?タピコ✦
ツイッター:https://twitter.com/tapiko_taiwan
ツイッターでは、台湾の生活で気になったこと、海外での子育てのこと、撮影した小ネタなどをたまにつぶやきます。
✨フォロー者絶賛受付中~どうぞお気軽に!✨

😊行ってみたい場所、食べたいもの、感想など、コメント欄に24時間受付中😊
お気軽にドシドシどうぞ~~✋謝謝大家~!請給我評論
※動画右下の▼をクリック後一番下までスクロールしてね👇))

チャンネル登録すぐできます!今すぐクリック🌼
http://www.youtube.com/channel/UC3Y9r2-aLUow9-u9VQf7ydw?view_as=subscriber?sub_confirmation=1


【過去の再生リスト】
✦台湾 台南【連得堂】ずっと煎餅一筋🍘日本人から受け継いだ味100年以上只專注於煎餅https://youtu.be/idCKMlq8_6Q
✦【台南 林百貨】台湾旅行でトキメク✨女子旅なら絶対行きたい観光スポット(日本人が作ったデパート)https://youtu.be/NMCRfNoBpm0
✦台湾お土産🎁スーパー最高!安い!楽しい!パラダイス!【日本人眼中的台湾超市】
https://youtu.be/sU9cQ0H1wio
✦タピオカミルクティーの買い方👍もし台湾旅行なら絶対チェック!
https://youtu.be/qBvuoCI-HlY
✦台湾夜市 行く前チェック👀✨【台南花園夜市】流行りの台湾旅行
https://youtu.be/GcXTdtX10GQ

私のおすすめの動画も紹介させてください
【台南旅行🌸】レトロで可愛い台南の街を半日観光してきた【同記安平豆花・安平樹屋・安平老街】
https://youtu.be/QXfIIt0IEAc
【台湾鉄道旅】台湾新幹線のグリーン車に乗って "レトロな街" 台南へ!
https://youtu.be/oMMhcNg9zYA
台南【台湾食べ歩き①】PeachでKIX→KHH、高雄から自強号で台南、ホテルの部屋紹介【ぽや旅】 Taiwan Trip 2018https://youtu.be/eOGV2aQMqFI
《不推怎麼行第22集》莎莎愚婦團衝台南!超夯美食 秘密基地新發現 20191016 (完整版)
https://youtu.be/Tg0ytBTUdQM


【撮影機材】
GoPro HERO7 Black https://amzn.to/2NdTofR

#タピコのTwitterフォロー待ってるよ!#台南観光 #台湾旅行 #台湾 女子旅 #台湾お土産 #タピコ #台湾旅行ですか #台湾 Tapiko #台南旅遊

MJ交換週記:京都‧台南的100個美好生活

為了解決小樹屋登入的問題,作者Mandy(林奕岑)Jennifer(王承惠) 這樣論述:

  京都x台南  最精彩的雙城對話   這是兩個女子在兩個古都好好過生活的真實感受   她們用心記錄100個日常的美好,你呢?   旅遊書總是告訴我們要望向遠方、立刻出發。但生活不在他方,而在當下。定居京都與台南的M與J,約定每週交換一次週記,以文字與攝影分享在地的生活風景與心情故事。不論路邊發現的美味小吃、巷弄偶然遇見的老屋、每年固定綻放的美麗花朵,生活在京都與台南,可吃、可看、可體會的人事物都被作者用心記錄下來。   內容既是深入的在地觀點,兼具旅行的新鮮感動。台灣人在京都、台北人在台南,兩位女子在異鄉生活,藉由書寫不僅認識自己居住之地,也重新認識自己。不只是旅遊書,更是一本細膩的

生活書寫。 本書特色   ★京都與台南的精彩對話。聽說台南跟京都很像,且聽兩位作者怎麼說?   ●都有在地的帆布包品牌:名氣響亮的一澤信三郎x老字號的合成、永盛帆布包   ●風雅悅目的京都刨冰宇治金時 x 擺滿當令水果切片的台南水果冰   ●日本鰻魚飯x台南經典美食鱔魚意麵   ●京都風的白味噌烏龍麵 x 台南度小月擔仔麵   ●進進堂咖哩配咖啡當早餐 x台南喝鮮魚湯當早餐   ●丸久小山園茶房的宇治抹茶 x 台南小巷裡的京都抹茶   ●中秋節,我們烤肉吃月餅,京都人搭龍舟遊湖賞月過中秋?   ★結合許多人嚮往生活的兩個古都:京都與台南。一週復一週,記錄一整年的美好。   本書依四季流轉

記錄一整年日常的美好。希望與讀者分享一種生活態度:只要用心,不管身在何處,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名人推薦   王浩一(作家)、王美霞(南方講堂創辦人)、李桐豪(作家)、徐玫怡(《交換日記》系列作者)、賴清德(台南市長)、Milly(旅行文字人)一致推薦   雙城的對話,點滴都是生活的書寫,台南與京都幽靜風雅的時空人情,透過兩位蕙心靈動的作者,譜成一首清新透亮的合奏曲。——王美霞(南方講堂創辦人)     曾幾何時「台南」變成了跟「京都」同然,光是以地名思緒飛馳就可以憧憬的地方。若只以「古老而美好」牽連兩地,結論似乎下得太輕易。或許都是擅於說故事的地方,能在時間累積和流動中細說

故事。故事沈澱在寺廟、巷弄甚或是質樸氣味內,讓人恍然觸碰怦然心動。   如此想來,生活在京都、台南,在故事中編織故事該是多引人嚮往。兩個女子M和J,在京都在台南,以輕盈的文字互說著季節的故事,如此日常卻是如此美好。該說正因為如此日常,所以更是美好。你我以文字在旁傾聽,也是幸福。——Milly(旅行文字人) 作者簡介 Mandy,本名林奕岑。   立夏之前出生,台灣高雄人。   曾任電台DJ、電視台行銷經理。   不安現狀、追求完美。嗜閱讀、愛藝術、喜遊歷。在歐亞美三洲二十多個國家留下足跡。   2011年夏日定居日本京都後,成了無比挑剔的抹茶控。   從茶道、花道、古寺與枯山水庭園中

,明白了唐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習得了大和民族尊重大自然的生活智慧以及獨特的美學意識。   沒事最愛揹著相機,在幽靜的巷弄裡穿梭著、在四季的美景中詠歎著、在風雅的茶房裡長坐著,細細體會千年古都的極致韻味。 Jennifer,本名王承惠。   蟬鳴的盛夏八月出生於台北 。   愛閱讀、旅行、美食與烹飪,曾一卡皮箱獨往歐洲遊歷21天。曾任廣告百貨業、壽險業活動企劃與多媒體行銷企劃。   2001年移居台南,開始在紅磚瓦、小巷弄靜靜感受的生活。從台南美食地圖與老屋靜巷的風景中,體會每日三餐與老店代代傳承中不凡的意義。喜歡漫無目的散步、以相機為眼拍下府都百年歷史中的花樹磚瓦、人物自然瞬間表情。   

自詡有美食鼻,甘願為美食奔走也愛為家人親自料理。愛台灣,血液裡有湘女多情的成分,哭點笑點都不高。愛是唯一信仰。   歡迎加入「MJ的古都交換週記」臉書粉絲團,   與在京都落腳的M和定居在台南的J一起品味兩個古都的日常美好。 推薦序 緣起 春 滿載父母心願的雛人形 014 酸甜思念蜜桃香016 吃不膩的抹茶冰淇淋018 就愛窩在文學咖啡021 啟動櫻花模式023 春日,花正綻放026 中午限定親子丼028 安平樹屋偷得半日閒031 理想的炭烤串燒034 一手掌握春之盛宴037 風吹雨打的狼狽賞櫻記039 緩步輕移茉莉巷042 京漬物044 讓生命美似夏花047 令人感覺生

命美好的麵包050 老米行的小點心053 本月限定琥珀流055 真誠純粹杏仁香058 象徵魚躍龍門的鯉魚旗060 樸實美味豬腳飯063 舞妓最愛冰淇淋066 冰冰涼涼古早味069 中華風拉麵vs.京都風白味噌烏龍麵072 充滿感謝的回味075 找到幸福滋味的蜂蜜專賣店078 令人想念的街角小店081 夏 吃了保平安的水無月086 豪邁地乾杯!089 足湯咖啡初體驗092 最美味的粽子095 京風宇治金時刨冰098 甜美水果心存感恩102 一輩子的帆布包106 親切實在的懷舊帆布包109 享受天婦羅與啤酒的季節112 林百貨風華再現115 夏日風物詩118 祕密都市花園 121 祇園祭的祈願1

24 亭仔腳吃茶127 土用的丑的日要吃鰻魚130 府城經典美味133 天滿宮市集136 內外皆美台灣文學館140 小學校變身143 絕對老派進興糖果行146 我的嵐山半日散策149 白色小屋裡的日常美好152 揮別夏日的五山送火155 鹽之有理的夕遊出張所158 日本一、世界一的精神161 時光隧道裡的小豆豆164 秋 同志社大學散步168 成大巷弄散步記行171 就愛吃壽司174 想吃就點的簡單美味176 搭龍舟遊湖賞月過中秋179 中秋享文旦182 童話般的農村185 四草綠色隧道188 美好的邂逅191 悠遊百年風華的庭園194 歲月淬鍊的咖啡香197 暖胃暖心鮮魚湯200 千年古都

的摩登入口203 老舊卻熟悉的台南火車站206 秋天的滋味209 花開有時,花謝也有時212 變身舞妓體驗214 拖鞋與木屐217 最傳統的潮牌220 撫平情緒細紋的咖啡香224 湯豆腐最高!227 飯桌上的家之味230 懾人心魂的楓紅美景233 黑面琵鷺返家237 洋人的茶道魂240 在地人的龜丹溫泉243 冬 京都的聖誕氛圍248 文學館前的聖誕點燈251 歲末年賀狀運動254 一個舒適溫暖的角落258 無病息災的大根炊物261 有方公寓264 終弘法市集268 代代傳承的味道271 京都新年集錦274 難忘舊時光278 京都限定伴手禮281 老店新生命284 把福氣吃下肚288 巷弄中

看見幸福291 面面俱到的情人節巧克力294 以愛相遇在情人節296 等待春天298 湯圓裡的團圓300 令人回味的雪中朝食303 不張揚的待客之道306 特別篇   丸久小山園茶房308 衛屋茶事312 附錄 店家資訊316 推薦序 居住旅遊的趣味 文∕徐玫怡   我是台南人,但讀書工作時往北部跑,接著又住在國外已經好久了。前幾年特別從法國帶著兒子回台南住兩年,重新體會這個我成長的城市。由於是重新品嘗,所以特別用心,每天大街小巷穿梭觀察。那些小時候騎腳踏車經過的路段以及後來被觀光炒熱的地點,我一一重新以新的眼光欣賞。這兩年我再度定位了我的故鄉,台南,一個以保持老來進步的城市。  

 開著我小小的車子載著兒子,手一下指東一下指西,跟兒子介紹:「這裡是媽媽的學校喔。」「阿嬤以前常包這一家的蜜豆冰回去給我們吃。」「我以前都來這邊吃涼麵,好,我們下車去吃!」   就是這麼隨性的在台南悠遊度日,重返的這兩年,讓我更加珍惜它。   所以當我閱讀著這位生活在台南的學妹發出的週記時,又讓我彷彿回到當初在阿勃勒大黃大黃色的樹蔭下陪兒子遊玩的情景。 學妹的週記真沒讓人失望,生活在台南可吃、可看、可體會的大大小小事物,應該都沒被她的週記漏掉。   回到法國的我,羨慕學妹能一直住在台南,可以逛得比我還仔細,吃得比我更多樣。羨慕她能在黃色阿勃勒大片如雨下的花瓣中等待下一場豔紅的鳳凰木盛開。

  而這本交換週記的書,還有另外一位學姊,住在我嚮往的京都。   京都只去過一次。一次當然是不夠的,以後肯定還要再去。當學妹的文章從台南轉到學姊的京都時,學姊筆下的京都週記,那一份生活的講究立即抓住我的注意力。   我對於京都的印象就是秀氣沈靜,小巷弄裡的人家總是能把周邊的植物栽植得優雅恬淡,對於生活細節之有心,我只能讚嘆。   讀著學姊的京都,我忍不住馬上畫重點,告訴自己下次去京都的時候沒有遺漏這些美好的景物。   京都台南、學姊學妹交換的生活書信,讓我跟著他們筆下的週記神遊,隨著書中章節春夏秋冬,遊歷在很熟悉和不熟悉的兩個古都中。我一邊想,這也是旅遊書吧!學姊學妹的居住旅遊,對

城市的介紹比觀光路線更深入。   學姊學妹一人一篇,這是互動式的寫作,雖然說份量除以二平均分擔,但是在往來的交換比對下,有選材的壓力和寫作風格的配合。在這點上,閱讀起來非常流暢,兩者相當平均和諧。我也喜歡每封信最末短短的幾句結語給彼此的祝福,每篇的祝福語都有那麼一點像離場前的芭蕾舞者,輕盈轉身輕點膝蓋後將肢體拉出優雅的弧度,指向對方,將讀者的目光拉向另一位即將進場的舞者。   這本交換週記,學姊學妹既跳著觀察居所城市的獨舞又攜手演出共同的舞台,台下的我們跟著輪流上場的古都生活品嘗兩地悠遊度日的趣味。 自序/緣起 Mandy x京都   有什麼地方,比京都更日本?   舞妓、春櫻、夏

綠、秋楓、和菓子、抹茶、京懷石料理,京都用絢爛的色彩,記錄著千百年來的四季流轉。   我是來到京都定居後才愛上京都的,之前曾極度憧憬去西班牙當一名佛朗明歌舞者。第一年挫折感很重,無論是環境適應、語言學習與感情生活,挑戰不斷。而且本來直爽、有主見的性格也必須收斂起來。那一年我常常回台灣取暖。   第二年,不服輸的我告訴自己: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心開路就寬,一切都不同了。我學著轉換心情和看事情的角度,拋開沈重的歷史包袱,重新認識、了解並接納大和民族,學習長處、包容差異。過程中,由衷的敬佩京都職人「看似淡定又專業至極」的完美主義精神。在他們面前,做起事來同樣求好心切甚至龜毛的我,簡直是小巫見大

巫。一年過去,京都滋養了我,讓我茁壯、開始綻放,終於有了落地生根的歸屬感。   喜歡攝影與書寫,卻不曾想過經營部落格。然而京都實在太精彩!因而生起了「好想寫」的念頭。這念頭之強,讓我馬上付諸行動。常聽人家說,台南之於台灣就像京都之於日本,既然要寫,何不一次把兩個古都一網打盡?何況我那定居在台南的學妹J,文采好極了!完成企劃案後我便興致勃勃的寫信邀她和我在Facebook上對寫《MJ的古都交換週記》。   雖然我和J在大學時代並不熟稔,但是透過臉書,早已注意到她有一顆慧黠的心和一雙靈巧的手,文字裡有溫柔、料理中充滿愛。感謝老天!畢業後斷了連絡的J欣然接受我的提議,於是在二○一三年二月,我們開

始每週透過文字與照片,分享彼此的心情故事。在J細膩的筆觸和影像裡,美好的台南鮮明生動。   無論台灣還是日本,書寫京都的專家好手多如繁星。然而當初我邀請學妹對寫兩個古都時,確實就有出書的企圖心,但只當成是努力的目標。沒想到這一天這麼快到來!交換週記約莫三個月後,機會就來敲門。木馬文化的編輯在臉書看到我們,經過幾次溝通後便簽定合約,預定等我們交換滿一年後集結成冊。而且簽約後,編輯並沒有干涉我們的內容走向,我和J還是照著原本的節奏,一週復一週,記錄著日常生活的美好。因此我可以說,這是一本忠實呈現我們努力融入在地文化,用心去看、去感受、在古都好好過日子的生活書。真心誠意獻給喜歡京都和台南的朋友們。

  校稿時,感恩之情一一湧現。感謝這一年多來在網路上給MJ許多鼓勵的朋友們以及編輯們的跨海協助。更要感謝我的爸媽。如果不是他們給我這麼多的愛和支持,我不會如此勇敢甚至任性的飛。最後,我要特別感謝N。因為有他,才有今日的我。 Jennifer x台南   離開家人、朋友,從台北移居台南,起初的日子並不容易。直到我試著以旅行的心情欣賞身邊的風景,才漸漸適應台南緩步慢活的生活氣味,並將生活記錄下來,當成遊記與朋友們分享。一開始的書寫是有些寂寞的,直到收到學姊的來信。 除了開心,還有些詫異。   M與我在學校時的交談次數,大概用手指數得出來。但透過Facebook,我早已注意到M有雙攝影之眼

,她的攝影作品常感動我,透過畫面體會著她想傳達的意境;開始書信往返之後,M也總能將我想隱藏在文字中的意涵挖掘出來,這種互相藏寶、尋寶的過程,讓所有的記錄增添更多趣味。   台灣人在京都、台北人在台南,兩個憨膽的女生各自生活在異鄉,M比我要面對更多的文化差異,我佩服她。書寫台南的前輩與專家很多,但這一年來我彷彿再次認識台南、認識自己,才發現自己愈寫愈投入感情,如果一路追本溯源,或許我的血液裡有部分根源於此。真實生活中的M與J都不是很含蓄的人,我們都會忍不住放聲大笑、生氣時用力怒罵,只是M可能比J細膩很多,就像「MJ的古都交換週記」粉絲頁上那兩雙木屐的照片,J比較像是歪歪的那一隻,有點脫線的個性

、做事很不堅持、總是半途而廢。M的持之以恆與朋友們不吝惜的鼓勵與回應,彷彿在我肩膀上大力拍著,才能完成這本書。   不論是路邊發現的美味小吃、巷弄轉角遇見的美麗老屋,或是每年綻放的鳳凰花、風鈴木、阿勃勒……,隨手拍下影像,記錄當下感受,文字重新梳理之後,將編織好的美麗分享出去,希望能與喜愛台南的你分享。終於,能夠將所有文字圖片集結成書,要謝謝好多人:周愛珠老師,是您教我在文字中找到溫柔,很想念您。Cat, Cherie, 你們是我一路上最好的傾聽者。BJ,你總二話不說就載我到處拍照採訪,任何時候給我最厚實的肩膀。   最後,這本書還要獻給天上的父親、哥哥,還有常常為我禱告的母親,以及我的寶

貝欣與廷,希望你們更愛這塊土地。   一步又一步,這是恩典之路。謝謝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