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覺到時已經是這樣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察覺到時已經是這樣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大和田潔寫的 圖解奧妙的人體結構:零概念也能樂在其中!探索身體的組成&運作機制 和MaxGunther的 超級富豪定律:揭開麥當勞、希爾頓等15位連鎖帝國創業者,白手起家締造驚人財富的成功公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東販 和樂金文化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系 張永儁所指導 蘇星宇的 王船山與熊十力《易》學比較 (2011),提出察覺到時已經是這樣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王船山、熊十力、乾坤并建、乾坤衍、絪縕相盪、翕闢成變。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西班牙語文學系碩士班 羅幕斯所指導 黃姿綾的 根據榮格理論分析哈維爾.馬利亞斯《如此蒼白的心》之人物心理分析 (2011),提出因為有 《如此蒼白的心》、榮格、分析心理學、人物心理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察覺到時已經是這樣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察覺到時已經是這樣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奧妙的人體結構:零概念也能樂在其中!探索身體的組成&運作機制

為了解決察覺到時已經是這樣了的問題,作者大和田潔 這樣論述:

DNA、睡眠、免疫、感情、細胞、腦…… \人體充滿了謎團!!/     什麼是「酒醉」?   骨骼是由什麼構成?   發胖為何對身體有害?    「死亡」是什麼樣的狀態?   「感染病毒」是什麼樣的狀態……?     滿足上述問題的所有解答,本書以輕鬆易懂的插圖與文字來介紹「人體構成」!     每個人的身體組成都不相同,只有相似,   因為沒有統一的答案,所以人體有胖有瘦、有高有矮,   這正是探究人體的樂趣所在。   本書介紹89個關於人體之「為什麼?」的案例,   裡面充滿許多讓人驚嘆造物主創造人的創意與巧思,   不妨參考這些問題,規劃並打造出自己理想中的「好身體」吧!     ★

明天就想暢聊的人體話題   將人腦數位化?大腦有可能人工化嗎?     大腦有辦法以人工方式製造出來嗎?   目前除了大腦外,幾乎所有器官都有以人工方式製造的替代器官、人工器官,並且也都還在不斷地持續研究當中。被製造出來的人工器官只能單純用於醫療目的,然而製造出複雜的大腦至今仍是一項遙不可及的夢想。     話雖如此,只要使用能夠分化成任何細胞的iPS細胞(→P64),理論上是有可能製造出大腦的。目前研究人員已從iPS細胞製造出豆子大小的人工腦「類人腦」,正在進行應用在治療腦部疾病上的研究。     另外,隨著電腦的進化,也有研究人員提出將人腦數位化的想法。究竟將大腦替換成機器那樣的人工製品是

有可能的嗎?     人的大腦中有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神經細胞以外的腦細胞),不僅創造出無數突觸,而且每天都不斷地在產生變化。憑現在的技術,要複製如此複雜的大腦,然後讓大腦在電腦上徹底重現應該是不可能的。況且,即便真的能夠製造出一模一樣的大腦,最大的問題還是我們的「意識」。至今,我們仍無法釐清人是如何產生意識,以及其中的機制。就算真的能夠製造出和自己一模一樣的大腦,我們也無從得知該意識是否屬於自己。     只不過,也有人提出了這樣的想法。澳洲哲學家查默斯想出了一個名為「fading qualia」的思想實驗〔下圖〕。假如在大腦有意識的狀態下,一個一個慢慢地將大腦神經細胞替換成矽製人工神經

細胞,屆時會發生什麼事?他認為,大腦不會發現神經細胞遭到替換,人的感質(感覺意識體驗)還是會維持原樣。「人的意識存在於何處」這個命題,是窺探哲學深淵的問題。

察覺到時已經是這樣了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0804TVBS新聞大白話 買房怎麼撿便宜?陳泰源:「重劃區」有潛力!
新聞網址→https://news.tvbs.com.tw/life/1364743
原影音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0rVs8UDnVs

國際環境影響台灣利率,目前的房屋貸款率已降到史上最低,不少人想趁此機會買房置產,但市井小民該如何找便宜又有增值空間的物件?對此,房仲經理陳泰源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採訪,表示若真要以「便宜」為選屋取向,可以考慮到重劃區尋找,例如新北市的五股洲子洋重劃區;陳泰源強調,由於重劃區的生活機能都還在起步階段,所以餘屋量比較多,但是房子都比較新,住這邊也要有自備交通工具的心理準備。……↓

Q1:再高的房價只要有人買就有市,這會是造成高房價的主因?

答:以胡瓜舉的例子來說,那些動輒上億的豪宅,建商在銷售時,只要有買家認同那樣的價格,實價登錄一出現,而且不只是1~2筆,而是數筆成交都是單價破200萬元,就會出現『定錨效應』,價格就下不來了。就算不景氣來襲,下修空間也有限,只會在區間震盪。

另外,對建商而言,剩下的餘屋,只能越賣越高,不然對已經買的買家無法交代。對日後要賣屋的住戶而言,一來不缺錢可以撐,等到有買家出價「至少不虧為止」,二來是賣低了也覺得丟臉,有面子問題。

Q2:低利率時代來臨,房價還是不跌,民眾怎麼挑便宜?

答:由於低利率時代來臨的關係,持有成本降低,賣房的壓力減輕不少,許多屋主都可以慢慢賣,要在眼下這個時機點買到便宜的物件,確實不容易。

不過,換個角度思考,俗話說,「買對,就不怕買貴」。以前只要買到70分滿意的房子就覺得可以入手。現在既然比較難以買到便宜,至少要買到心目中80~90分滿意的房子再入手。這樣,就算買「不夠便宜」也會「覺得值得」。

另外,如果真的希望從「便宜」角度切入,建議可以買重劃區,例如五股洲子洋,重劃區通常生活機能還在起步中,房子又比較新、空間比較大,餘屋量大的關係房價自然便宜,只是,要有開車習慣的人才適合喔~畢竟周圍比較沒有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Q3:買新房怎挑選? 選晚上跟雨天看?

答:
1.如果是預售屋,記得廣告文宣要留下來,還有建商附贈的配備也要清楚載明是什麼品牌?保固期限又是多久?如果不要,又可以折換多少現金回來?另外,一旦交屋後,房貸就開始要繳了,為了節省裝修的時間,如果一開始格局上有什麼要變動,可以事先請建商協助做「客變」,以節省日後裝修的時間。

2.如果是新成屋,現在「都市熱島效應」話題夯,建議避免買
A.只有一面採光的套房(空氣不流通)、
B.頂樓(熱的時候超熱)、
C.客廳採光面朝「東西向」的房子。

盡量挑,
A.公園旁、面社區中庭、綠覆蓋率高的房子。
B.或者是3~5樓,景觀看出去剛好有行道樹,可以看樹梢。
C.有前陽台的房子,現代許多豪宅都沒有規劃前陽台,非常可惜,有前陽台好處多多,可以種植栽降低室內溫度,也因為有陽台的關係,客廳內縮,陽光也比較不會大面積直射進屋內。

3.晚上看房是一定要的,建議白天看一次,晚上也要看一次。最主要是因為鄰居白天外出上班,晚上大家都回到家裡休息,可以看出鄰居的素質,是否會製造噪音?還是生活習慣差,鞋子、雨傘都擺在門口不放進屋內?

4.下雨天看房也很重要,一來可以判斷房子是否有漏水,二來,可以藉機查看下雨時,室內的噪音如何?以我自己親身經歷,我曾經在下大雨時去看一間房子,臥房的窗戶外推,下雨時,雨水滴在外推處的隔板超級吵!雨下多久,就好像屋內放多久的鞭炮一樣。由於是高樓層,外推處無法加裝「人工草皮」降低雨水降下時產生的噪音,這都是晴天時,你無法察覺到的缺點。

5.農曆7月好殺價嗎?如果剛好遇到急售屋主當然是有機會的,不過,還是建議買屋民眾,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農曆7月看房,建議攜帶護身符,尤其是空很久的空房。另外,千萬不要太鐵齒,想說只要夠便宜,7月看凶宅也沒在怕。

個人youtube頻道網址→https://youtu.be/O6x-vBA6Ky8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8/200804tvbs.html

王船山與熊十力《易》學比較

為了解決察覺到時已經是這樣了的問題,作者蘇星宇 這樣論述:

第一章 前言一、界定本論文以王船山與熊十力二先生之《易》學形上學中的乾坤并建與乾坤衍為探討的範圍,也就是說本文以二先生之本體論及宇宙論為比較的主軸,本論文將從時代背景著手比較起,到其宇宙論思想為止。二、本論文欲藉由比較二人的《易》學思想,來證明、突顯二人在《易》學思想內部的關聯性與傳承、互補關係。三、說明熊十力的《易》學思想雖以心學為根基,但也確實有吸收、內在化王船山氣論思想的成份,而且熊十力的《易》學思想的確是以王船山的《易》學思想為基礎,並揉合各家而展出來的《易》學思想。四、證明船山以氣為本的《易》學思想,在十力以心為本的《易》學思想中,的確具有重要的地位,並且也是十力心學避免空談心性

的重要防線。第二章 二先生之生平與時代背景第一節 王船山之生平敘述船山的生平與為學歷程,以及他由憂患而堪入《易》學的轉折。第二節 王船山所處的時代背景藉由時代背景來說明、突顯出船山反對狂禪,與重視客觀經驗事實,以及說明船山反對佛道兩家的原因。第三節 熊十力之生平說明十力的求學經過與各種經歷,以即他援佛入儒、歸宗大《易》的思轉折。第四節 熊十力所處的時代背景說明十力因時代的影響,不但反對狂禪,而且更重視傳統哲學中務實的科學精神,還有他積極會通各家思想的原因。第五節 二先生時代背景的比較一、船山因明末的狂禪之風而導致國家亡於異族,因此他為學首重「實」,且一生皆強調文化上的夷夏之辨。二、

十力因清廷腐敗而投身革命,親眼見識到西方船堅砲利的科學成就,故其為學態度較重兼容並蓄的包容性,且欲從《易》學中重建傳統哲學裡固有的科學精神。三、二先生皆因國難而發展捍衛傳統學術的原儒精神,但因不同形式的國難使得二人的原儒精神迥異。王船山以分析與分辨的方式排除佛道二家中「空」、「滅」與「無」的概念,以彰顯傳統《易》學中「實有」與「生生」的思想;而熊十力則重包容性,以兼容並蓄的方式兼採各家之長以突顯《易》學中「生生」與「創生」的思想。第三章 王船山之主要學術基礎全章將以王船山重析辨性的為學方法,以及重視客觀經驗事實的為學態度為主軸,來探討其思想淵源。第一節 對橫渠之正學的繼承船山以橫渠之學為基

石,將其氣論思想融入己見,使傳統氣論思想更近一步發展成重視客觀事實的宇宙論思想。第二節 對陽明心學的反駁本節說明船山反對入禪太深、空談心性的儒家心學。並凸顯出船山亦十分肯定陽明的功績,他所反對的乃是被過度曲解的陽明學。第三節 對程朱理學的省思說明船山對程朱理學的繼承與省思,並借此說明船山反對以「頓悟」打通下學與上達、形上與形下的儒家理學。所以船山的並非反對理學,而是反對佛教化的儒學。第四節 對佛老的貶斥船山雖反對佛老,但船山並沒有反對莊子氣化流行的宇宙論思想,所以他反對的其實是「空」、「滅」與「無」這些有可能導致狂禪的思想,並以「氣」突顯出其特重「實有」與「生生」的《易》學思想。第五節

結語綜合前面諸節所言,說明船山以橫渠氣論思想為基礎,反對一切與空談心性、妄言主觀境界的學術思想。並且遍註群經以求徹底改正狂禪之歪風,恢復傳統之正學。第四章 熊十力之主要學術基礎本章將以孔子、陽明、船山,以及佛老兩家與諸子對十力思想的影響,來論述、探討十力主要的思想淵源。第一節 以孔子為學術宗十力之所以要一再強調自己學宗孔子,並不斷強調儒家「內聖外王」之道的優點,就是希望藉此重振原儒精神,讓國人重新認識自己傳統的文化根本。然後再針對自己的傳統,進一步的去發揚優點、改革缺點,並以適合自己文化基礎的方式,來篩選自己未來的方向,以及促成自己的進步。第二節 以陽明為學術基礎陽明的學說大致上可分為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個部份,本節將逐一說明此三部份,並說明這三個部份對十力的思想都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第三節 以船山為學數知音對照《船山遺書》對十力早年的影響,便不難確定在十力的眼中,船山不但是引導自己觸悟《周易》的啟蒙導師,更是與自己有著雷同經歷的跨世紀知音。若是再深入一點,對照兩位對《周易》的註解或詮釋,就更能確定船山的《易》學思想,的的確確是十力的《易》學思想的重要根據。第四節 以諸子為學術養分十力不僅將孔、孟、顏、曾等先秦儒家的思想連貫起來,他還將以先秦儒學為本旁通莊子,並延伸至宋明時期的橫渠。並且列舉十力對宋明諸子思想的詮釋,來說明十力兼綜宋明諸子之說,並融會成

自家之言。第五節 汲取佛道兩家之長說明十力雖大量援用佛道二家之形上學思想,但其最後還是必須致力於擺脫空談心性、耽空滯寂的弊端。綜合前言說明十力重視包容性的為學態度,以心學為基本立場收攝各家之言。也就是說,十力是站在心學的立場上內在化各家學說,以成就其自家之學。比較船山著重析辨性與辨正性的思想淵源,與十力側重包容性的思想淵源,二者因為遭逢的國難形式不同而有不同的為學態度。船山的優點在於忠於經典,重視實有與客觀,缺點在於較具排他性,故不能突破傳統的藩籬,發展出中國哲學中較完備的知識論;十力的優點則在容納百川以成其大,成功的援用了唯識學的知識論,缺點在於重新融入了佛家的「滅」與「空」,而導致了開啟

了另一個空談心性的可能性。第五章 王船山《易》學思想船山在論學的過程中,總是盡力排除儒學中佛道兩家的思想成份。所以船山可以算是整個宋明後期諸子中,最強調原儒精神,也最不受佛道兩家思想影響的學者。第一節 道、器思想與「道」的三層涵義整個宋明時期的儒學思想,特別是在朱子強調了「理先氣後」的觀點之後,大多數的學者們都是採用這種觀點,而將「道」與「理」視為是先於「器」與「氣」的存在,但是船山與宋明諸子最大的不同處,就在這裡。他首先肯定形而下具體事物的存在與價值。船山說明了「器」的製作並非是古代聖人的專利,所有能獲致實用並行之久遠的「器」,都是符合萬物陰陽變化法則的。也就是說,只要能符合自然法則之「

器」,就能歷久不衰、傳諸後世。這跟該樣器物是否出自聖人之手,並沒有什麼直接必然的相關性。反之,若是不能符合陰陽變化的自然法則,就算能夠引領一時的時尚風潮,但終究很快就會被淘汰掉。而且船山一再強調「器」先於「道」,「道」只是依附著「器」而存在的,但他也強調「器」與「道」二者是相即不離的。船山曾明確的分辨出「人道」與「天道」的差別,以及「人之道」與「天之道」的不同。他認為「天道」與「人道」是有所區別的,一般人所言之「道」,所指是「天道」,而人所能掌握的則為「人道」。在他的思想中並沒有放棄形而上的天道,他只是認為人必須要先從自己可以掌握住的「自身之道」著手,然後才能夠進一步的認識天道。也就是說,人必

須先掌握自我的主體性,由「自身之道」逐步發展,而後才能逐漸掌握「人之道」,然後才有可能進一步認識「天之道」。簡單的說,人們所謂的「天道」都不是完整的天道,而是「人們所認識、理解到的『天之道』」。也就是說,人們所認識到的「天之道」也只是「天道」中能被人們理解到的那一部份,而未必就是完整的天道。既然人也是天地萬物中的一份子,那麼「人之道」應該也就屬於「天之道」的一部份。當人順著天地陰陽的變化法則,彰顯出「人之道」時,這就是做到了「人相道」,這同時也就彰顯出了人的價值與意義。第二節 理、氣思想與「道」與「理」關係相較於之前所討論的「道、氣思想」,本節所要討論的「理氣思想」在船山的思想體系中,站有更

重要的地位。因為船山是一位持氣論思想的學者,他的「理氣思想」直接關係到他對「本源」、「終極存有」等,與本體思想相關的見解。同時也關係到他對橫渠氣論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以及朱子「理氣思想」對他的影響,所以說船山的「理氣思想」要比他的「道器思想」更為核心、更為重要。「氣」是「理」依附的實體,「理」所俱備的一切規則和動能,也都必須藉由具體的「氣」來表現。由此可以確定,「氣」雖然具有形而下的物質意義,但它絕對不是「僅有物質意義」而已,因為它同時也蘊含了「理」於其中。當人察覺到「氣」時,它必定是依循著自身的「理」而活動,然後才被人察覺到的,所以當人察覺到此「氣」時,同時也就觀察到了該「氣」所蘊含的「理」。

「太極」因為有了「陽」而能動,因為有了「陰」而能靜。所以「陰」與「陽」並不是「太極」在動與靜之後的產物,而是「太極」之所以能動、能靜的「原因」。這也就是說,太極的各種動靜、變化,都是自因性的呈現,而非外力而造成的變化。簡言之,「陰」、「陽」二者就是「太極」內在本有之二氣,所以「氣」的一切聚散、變化,也是自因性的展現,不是外力造成的。而所謂的「陰陽二氣」,也不是兩種氣,而是氣的「兩種不同展現」或「兩個不同面向」。第三節 氣化流行之下的「心」與「性」從前兩節所論述的「道器」與「理氣」思想,可以清楚的看出船山「氣化流行」的宇宙論思想輪廓。因為其中還有一個重點尚未探討完整,待加入此一部分的論述,船山

「氣化流行」的宇宙論思想方才算得上完整。這個尚未論述的部份,就是由其「理氣思想」延伸出來,與「人」相關的「心」、「性」思想。在船山的思想中,「人心」只是一個具有認知、記憶、思維能力的「氣化之物」,但是因為它是二氣五行在流行生化的過程中,最精華的產物,所以它所蘊含的理也不同於其他事物。「人心」所俱備的「理」就是「人性」,這也就是說,「人心」並不等同於「人性」,「人心」只不過是「人性」所依託的對象。而「人心」中所謂的「良能」,就在於它能夠承載「人性」。在船山的思想中,人也是順應著天地間氣化流行而生而為人的。人只要一具有「生命」,就必然有「心」。只要有「心」,此心就會蘊含著「性」,而此「性」又必然會

發出各種情感、慾望。所以,人的情感和慾望雖然有可能導致人們為惡,但這些情感、慾望畢竟也是順應天道而生的,所以它們同時也俱備了成就「義命」的可能性。只要人願意從反身而誠做起,逐步始自身的理氣充盈暢達,就必然可以張顯出各種人倫知道,成就自己的「義命」;從天地之間的氣化流行,到萬物與人類的生成,再到人的心性,船山這一路的論述都是緊扣著「實有」的立場。他先以「氣」來貫通形而上的「道」與「理」,和形而下的「器」與「氣」。再以這種理氣不二的方式,以氣聚而生的生理之「心」,來結合形而上的「性」。甚至是人的「生命」與「義命」,船山也以同樣的方式將兩者結合為一。第四節 「陰陽渾合」與「乾坤并建」的太極本體船山

他認為「陰」和「陽」是「太極」中的兩個部份,而且在「太極」之中就只有這兩個部份。所以「陰」和「陽」是一體的,不論「太極」的動靜變化是如何,它們兩者都是一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完整體。雖然它們的特性、作用是彼此相反的,但它們終究還是互為根本,不會互相妨礙的。所以「太極」也稱作「太和」,「太極」就是一個「陰、陽渾合」的完整體。〈乾〉與〈坤〉因為是「陰陽至足者」,所以它們永遠都能展現出最極至的「陰」與「陽」,因此它們才能統整其他六十二卦,而成為六十四卦共同的原理原則、總門戶。若是少了陰陽、剛柔的作用,那麼「太極」將會失去生化萬物的功能。而且就是要將純陽的〈乾〉,和純陰的〈坤〉同時并建於「太極」一元之中,

才足以充分的解釋、說明,或窮盡天地間的陰陽之理,所以他才會說:「此《周易》之大綱,以盡陰陽之用者也」。反之,若是缺少了「獨運之神」和「自立之體」中的任何一個,陰陽之理或太極的功能,都將無徹底發揮出來,那麼《周易》一書也不可能善盡陰陽之理,如此也就無法周延、完備的解釋天地間的各種變化了。第五節 動態的本體思想與變易思想「剛」與「柔」分別是「陽」和「陰」原本就具有的功能與特性。這也就是說,在「太極」此一「氣」當中,原本就具有兩種相對不同的兩種功能與特性,而且這兩種特性就是「太極」的一體兩面。「太極」內部所有的推移變化,都是同一股「太極之氣」內部的動態變化。船山認為「太極」這種內部、自因性的陰陽交

互作用,就是天地萬物、乃至於人事各種變化的主要原因。《周易》以「太極」為造化萬物的本源,但是「太極」卻不是一個固定的某物,由它來創生出天地萬物。相反的,任何被人察覺到、意識到得事物皆可以被稱作是一個「太極」,而萬物的生化,就是由萬物各自內部、自因性的陰陽交互作用,而成就了世間萬物的。第六節 結語:唯物論的誤解若是船山的思想確實屬於唯物論思想,那麼他何必要強調「陰陽」、「乾坤」是「太極」中的固有者呢?他應該只需要強調太極之中,「陰」的「自立之體」就可以了,又何必要強調「陽」的「獨運之神」呢?而且他還點出了「固有之則生,同有之則俱生」這項重點。這就證明在他的思想中,「陰陽」、「乾坤」皆是「太極」

之中的兩個部份。而且這兩個部份當「太極」成為一個存在時,這兩個部份就會「同時併發」的一同存在了。所以一個「太極」絕對不會出現只有「自立之體」的情況,「太極」只要具有「陰」的「自立之體」,同時就一定還會伴隨著有「陽」的「獨運之神」存在。因為「陰陽」、「乾坤」是同時併發、一體俱在的,而且也必須如此,它才足以成為一個完整的「太極」。在船山的思想中,「氣」是最根本而普遍的存有,也就是宇宙萬物之本體。雖然它具有物質意義,但它卻不是純粹的物質,因為它還具備了一些非物質的意義於其中,所以它才可以依循著自己所具有的潛能、屬性不斷的屈伸變化,整個宇宙萬物就是由「氣」這樣不斷生化所造成的。船山認為「氣化」之所以能

夠成就、彰顯出天地萬物井然有序的法則,就是因為「氣」本身就具備了規範自己的「理」,而且「理」與「氣」是一體無先後、同時共存的,因此他的「氣論思想」絕非唯物論(materialism)思想。第六章 熊十力《易》學思想十力所處的時代背景來看,他生長於一個政治紛亂、社會動盪且民生凋敝的時代。而他的思想產生於一個中西文化、新舊思想劇烈衝突的年代。他為學最終的目的在圖國家民族之強盛,他深知欲達此目標就必須從根本的學術文化著手,因此他一生都致力於復興最根本的學術思想,也就是傳統哲學的復興。第一節 本體的意義與範圍在十力的諸著作中,「太極」、「良知」或「性智」…等等,皆是在指稱「本體」。所以他對「本體」

一詞界定與涵蓋範圍都是及廣泛的。正因為如此廣泛,他才能夠以此為起點,會通各家思想。十力雖然將哲學的研究範圍限定在「本體論」這項主軸上,但是其所涵蓋的範圍,仍是相當廣泛的。因為他的本體思想並不獨於一家一派,而是兼綜傳統各家的本體思想而成,所以他的思想體系會如此龐大。再加上他「由體成用」與「即用識體」的「體用不二」思想,所以他所謂「本體論」思想的範圍,就實質意義而言,其實也包含了「宇宙論」思想於其中。再就十力對「本體」的意涵來看,他先將傳統各家思想的本體名稱,以同通的方式串連起來,然後再賦予其六項涵義。而且在這六項涵義中,他整合了各家之見,使傳統哲學中的本體思想,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進而成為一套完整

的本體論思想。第二節 本體創生不已的功能依照十力思想中,太極本體的功能,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來說明本體創生不已的功能。一、本心恒轉二、相反相成三、翕闢成變四、剎那生滅從「本心恒轉」、「相反相成」、「翕闢成變」到「剎那生滅」,這就是十力《易》學思想中,本體太極所能展現出來的功能,也是本體生化成物質的過程。我認為在諸階段中,又以「翕闢成變」最為重要。因為這個部份的思想,連接著十力《易》學想中「形上」與「形下」兩個部分的思想,同時也是本體自無形質轉變成具體事物的重要橋梁。而且這個部份的思想也直接影響到他「心物不二」、「體用不二」…等重要的思想。第三節 「體」、「用」渾然為一的宇宙論思想在十力論述「體

用不二」的過程中,可以確定在他的思想中,「體」與「用」跟「翕」與「闢」,都跟「太極」中的「陰」與「陽」一樣,是渾然為一、無可分割的一個完整體,所以他才會在宇宙論上如此堅持「體用不二」的主張。在面對他的宇宙論思想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既然他的宇宙論思想是延續其本體論思想而來,那麼在沒有詳細瞭解其「本體實有」的思想之前,萬不可單看其宇宙論思想。否則很有可能,會因為十力側重佛學與心學論述方式,而導致「本體空」而「大用不空」的錯誤理解,這樣一來,就會完全曲解他「體用不二」的思想,甚至還有可能會一併扭曲他的本體思想。第四節 趨向「生生」的機體論思想因為「太極」中的「陰」和「陽」總是同時併發、一體俱在的

,而且當太極開始產生變化時,也都是「翕」中有「闢」、「闢」中有「翕」的,所以「體」和「用」當然也是同時併發、一體共存的。為了強調這種同時併發的特性,所以十力以「不二」來述說「體」和「用」,其目的就是要凸顯出二者在時間上,無有先後的特性。十力對於當時的西方學術並非一無所知。我認為他之所以要將要將這種進化觀點歸諸於《周易》,一方面是要與西學抗衡,讓當時的群眾瞭解傳統學術的優越性,好讓同胞能夠重振民族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證明自己對於《周易》與船山學,確有獨到的見解。十力基於體用不二而認為,宇宙萬物在每一剎那都展現出比上一剎那,更趨完備、更趨和諧的狀態。而且,萬物還會不斷朝向「更完備、更和諧」的

方向「持續生化、發展下去」。簡單的說,因為本體永遠都是剛健、至動的「能變」,而萬物皆是由此能動所生化的「所變」,所以萬物永遠會趨向「生生」的不斷進化下去。第五節 即工夫即本體十力的學術基礎在於佛學和陽明心學,因此他在修養方法與工夫論思想上,也深受此兩者的影響。因為他的思想,最終還是復歸於儒學,所以在佛學與心學兩者之中,又以陽明「即工夫即本體」的思想,對他的工夫論思想,影響較為直接、深遠。「即工夫即本體」就是要將人的本心、良知實踐出來,那麼人要如何認識自己的本心,並讓自己的本心能夠實踐出來,就成了「即工夫即本體」的第一要務了。縱觀十力「即工夫即本體」的思想,就傳承關係來說他「即工夫即本體」的思

想乃是承繼陽明而來。但就他自己的思想來說,則是「體用不二」思想的延伸。第六節 結語:理論的困難十力的《易》學思想,確實是融通了傳統各家思想,並將之結合成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而且他的《易》學思想也的確凸顯出傳統哲學重視「實有」、「尊生」與「生生」的各種優點。但因為他大量援用佛學思想和詞彙的論學方式,也造成他思想理論,在傳承與推廣上容易產生誤解、失真的困難。第七章 船山與十力的《易》學思想比較本章將以學術基礎為切入點,詳細的比較船山的《易》學思想與十力的《易》學思想。期望能夠藉由透過這樣的比較,釐清者兩種思想的差別,以及二者是否具有思想內部的關連性,或者是彼此相互補的關係。第一節 學術基礎與

思想淵源的比較船山擁有《春秋》經的家學背景,而且又是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接受教育,所以他的學術基礎,相對是很完備、很扎實的。而十力相對就顯得雜亂許多了,而且他在何焜閣先生門下受教時,並非是從經學著手,而是從子學著手。由此即可推斷,他在學術思想上,比起以《春秋》為家學的船山會更顯得更自由一些,當然他的經學基礎,也會顯得較為薄弱、雜亂一些。所以,站在「經學」的立場上來說,船山的學術基礎,要比十力的學術基礎來得更專精、更完備許多。第二節 「乾坤并建」與「乾坤衍」的比較十力的《易》學思想,實是立基於船山的《易》學思想之上的另一個理由,就在於為學方法的工夫論思想上。若是單純的從十力的《易》學思想來看,

他為了強調本體之大用,因而對於本體太極「乾坤一元」的特性,論述得十分詳盡。從「相反相成」、「翕闢成變」到「體用不二」,已經將太極生化成現實宇宙的過程,全部闡釋得相當完備了。可是要落實《易》中「內聖外王」之道的,終究還是「人」。第三節 「絪縕相盪」與「翕闢成變」的比較「絪縕相盪」和「翕闢成變」是船山和十力兩位先生《易》學思想中,各自側重的變易原理,這兩種主張都源自於「太極」內部「陰」與「陽」的交互作用。那麼這兩種變易原理又有什麼不同呢?從兩位先生各自所側重的變易原理來看,還可以察覺出他們所重視的,是變易的過程或是結果。從船山所側重的「絪縕相盪」來看,他相對較為重視的是「陰」與「陽」此消彼長、剛

柔相推的變易「過程」。反觀十力所著重的「翕闢成變」,既然他相對較為重視的是,太極「外部」的變化,這就表示他相對較重視的是「變易」與「生生」的「結果」,也就是變易之後的「新生」。船山著重「漸進」的時間觀,就是為了要確保「氣」在每一個變化階段中的轉變,都與前一個階段環環相扣,都是因循著前一個階段,實實在在的「絪縕相盪」而來。而十力則著重「快」,其目的就是希望能確保「太極」能夠迅速的在現實中展現其「創生」與「大用」的功能。所以若是將兩者結合起來,那麼「太極」之「生生」就可以成為「既迅速又實在」生生。如此一來,「太極」的各種生化、發展,就可以既不偏廢「實」也不偏廢「快」。在這種兩者皆兼顧的情況之下,就

可以避免掉十力《易》學可能會發生的各種問題了。第四節 二先生《易》學思想的互補與傳承經由前述諸節的比較,可以確定「乾坤並建」和「乾坤衍」兩套《易》學思想的主要差異,就圍繞在兩位先生各自所側重的「本體實有」和「創生大用」,兩大主軸之上。同為《易》學思想,卻有這兩種不同的側重點,其主要的原因,我認為終究還是可以歸納成「時代差異」與「學術基礎」兩部份來探討。船山與十力兩位先生雖然同樣學宗大《易》,但由於兩位先生的時代差異與學術背景的不同,而讓他們的《易》學思想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也正因為這樣的差異,恰好讓他們的《易》學思想,產生了彼此互補的關係。因為「乾坤并建」與「乾坤衍」兩套《易》學思想,一個側重

「本體實有」,另一個則強調本體的「創生大用」。若可以結合兩者各自的側重點,就可以使「本體」既是「實有」的,同時也是生生不息且具有創生大用的。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讓十力的《易》學思想,避免掉各種負面的誤解,也可以讓船山的《易》學思想,增添一份更積極的意義。因此,我認為「乾坤并建」與「乾坤衍」這兩套《易》學思想,彼此是互補的兩套《易》學思想。就十力的思想淵源來看,船山的《易》學思想對十力來說,不但是他在《易》學上的啟蒙者,因此,我認為「乾坤并建」與「乾坤衍」這兩套《易》學思想的互補關係,並非來自巧合,而是來自於它們思想內部的關連性。因為不論是「乾坤并建」或是「乾坤衍」,都非常重視〈乾〉、〈坤〉兩卦,

而從船山與十力對這兩卦的註解來看,就可以明顯的看出,十力對〈乾〉、〈坤〉兩卦的見解,就是沿襲船山而來。所以我認為兩位先生的《易》學思想,具有一定的傳承關係。第五節 結語:船山對十力的影響船山對十力的影響,也確實是相當全面。十力不但在《易》學思想上,是傳承並接續著船山的《易》學思想發展而來,在科學精神與政治上的民族、民主思想,也都深受船山的影響。雖然他們因為時代與學術基礎的差異,而有著不同的論學立場與論學方法,但就他們的核心思想來看,兩位先生所闡釋出來《易》學宗旨,確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與延續性。簡言之,「乾坤衍」不但是接續著「乾坤并建」發展而來的《易》學思想,同時「乾坤衍」也能重新賦予「乾坤并

建」中的「生生」,一份更積極的意義。而「乾坤并建」不但是「乾坤衍」的基礎,同時也能幫助「乾坤衍」避免掉各種負面的誤解。因此,我認為應該要將「乾坤并建」與「乾坤衍」這兩套《易》學思想,放在一起一併理解,才能夠更正確、更全面的瞭解這兩套《易》學思想,以及兩位先生的思想精髓。第八章 結論第一節 彰顯傳統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區別船山他始終都謹守「以人道言天道」的「人本」立場,只不過因為他反對不求務實的狂禪,而以具有物質意義的「氣」為本體,就被當成一位唯物論者。若是能夠更仔細、更全面的瞭解他的思想,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這樣的誤解其實是可以避免的;而十力也因為大兩承繼了陽明的心學思想,以及他佛學方面的學

術基礎,就被視為一位唯心論者。這樣的誤解,雖然與他的論學方式有關,但若能先全面瞭解清楚,也不致於會產生這樣的誤解。這些都足以證明,東西雙方的哲學思想,在起源點上就有著根本的差異,若是將西方之觀點,強行套用在傳統哲學之上,結果就是造成認知上的偏差。我認為,之所以鮮少有人會將船山與十力兩位先生的《易》學放在一起比較,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第二節 解決諸儒爭議從船山與十力兩位先生的《易》學思想中,可以看到船山站在「殊相」的立場上,將宋明時期各家諸子之說,分析得很深入並分辨得很清楚。而十力則是站在「共相」的立場上,取各家思想之相通處,把諸子之說結合融會再一起。第三節 彰顯傳統哲學的優點若是以十力的《

易》學思想為接續船山的《易》學思想,發展而來的觀點來說,他們所彰顯出來的優點,可依序說為「人本」、「實有」、「尊生」,以及「生生」乃致於「科學發展」。因為船山擁有深厚的經學基礎,所以他在論學的過程中,莫不時時刻刻謹遵「以人為本」的基本立場。就算《易》是探討天地萬物變易法則的經典,他仍就堅守「人」的立場來建構他自己「乾坤并建」的《易》學思想。船山為了要導正空談心性的狂禪弊端,而強調「人」乃致於整個宇宙皆為「實有」。並且以「反身而誠」做為下學的起點,主張人之上達是「循循而日生」、「步步是實」的。十力自己也以船山的《易》學思想,作為自己的《易》學基礎,來發展自己「乾坤衍」的《易》學思想。在十力的《易

》學思想中,處處可見他一再強調本體在生生之後,所展現出來的實際大用。同時,他也以此做為科學理論的發展基礎,以達到他「科學乃得栽根於中國」的目的。對十力來說,這樣才是讓國家社會,真正邁向圖強的第一步。由此觀之,傳統哲學中包含《易》在內的各部經學典籍,都具有歷久不衰的重要地位。若是今人還以西學方科學為尊、為貴,而鄙視傳統哲學,那就真的只能不斷重複「天下未有妄自菲薄而可以學人之長者也」這種一個世紀以前的錯誤了。

超級富豪定律:揭開麥當勞、希爾頓等15位連鎖帝國創業者,白手起家締造驚人財富的成功公式

為了解決察覺到時已經是這樣了的問題,作者MaxGunther 這樣論述:

★ 百萬暢銷書《蘇黎世投機定律》作者馬克斯.岡瑟力作 ★ ★ 由一貧如洗到成為超級富豪的成功公式 ★ ★ 通往財富自由必讀經典 ★   15位白手起家、主宰20世紀美國經濟的富豪驚人的成功故事。   看他們如何從一無所有,經不同成功路徑,成為富可敵國的超級富豪。   學習他們的成功公式,你也能夠成功致富!   1972年,馬克斯.岡瑟(Max Gunther)邀請讀者與他一起穿越美國最著名超級富豪的長廊。這裡的居民絕不只是普通的富豪,而是最少擁有價值相當今日7 億美元資產的超級有錢人。這部經典作品出版至今已有50 年歷史,但其價值經久不衰,因為通往財富之路的關鍵,並不會隨著時間改變。藉

由這本書,任何人都能夠學習、改編和應用這些祕密,並創造驚人的財富。   ◎一無所有的魯蛇如何突破困境致富?成為超級富豪的關鍵要素   世間一般對成功者的想像,就是天生贏家,他們似乎和我們一般人完全不同,不但擁有良好家世背景,在任何領域都能輕易脫穎而出,身邊總是圍繞一群朋友(以上的敘述是不是讓你想起那些老在IG上曬照片的人生勝利組)。   然而,本書中的超級富豪卻完全不是這類人士,他們的條件甚至可能比一般人更差,只是一無所有的魯蛇而已。他們沒有傲人的學歷,多半高中就輟學;並非含著金湯匙出生,許多人曾面臨破產的窘境;在學校也並不活躍,是如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為什麼他們明明什麼都沒有,卻

能抵達財富的頂點?作者認為這些超級富豪都擁有幾個關鍵要素:過人的膽識、強大的自信心與堅忍不拔的毅力,以及對未來的洞見,因而終能致富,成為超級富豪。書中的超級富豪顛覆了一般想像中的成功者形象,以下就是其中幾位。   ◎破產逆境中打造速食王國麥當勞──雷.克洛克   雷.克洛克高中二年級輟學後,先後在多個行業謀生,工作不穩定的他,甚至破產。遭遇如斯困境後,他仍不放棄,努力東山再起,創立一間小型公司,銷售混合攪拌器。某天他發現加州一家小餐廳,使用了八臺他的機器。因未曾有餐廳採用那麼多臺機器,克洛克決定親自前往,參觀他們的作業方式。他發現這家由麥當勞兄弟經營的小餐廳極具潛力,便向兄弟提出加盟要求,條

件是他可以在美國任何地方開設餐廳。   克洛克不但發現了麥當勞的潛力,更厲害的是,他還為麥當勞的成功,打下了最強的基礎。他詳盡規範這家連鎖企業的加盟經營模式,包括經營、管理、公關、食物的味道等,都嚴格要求。他快速的在全美各地開設連鎖餐廳,同時確保每家分店都能複製這套成功模式,一磚一瓦建起一道巍峨華麗的金拱門。   雷.克洛克擁有自信與毅力,在面對困境時毫不退縮。他不僅洞見了麥當勞餐廳與加盟產業的潛力,更重要的是他不畏風險快速展店,最終獲致巨大的財富。   ◎負債危機中翻身建立航運帝國──丹尼爾.路德維希   丹尼爾.路德維希高中尚未畢業,就因為對船與航海的濃厚興趣而輟學,到碼頭工作。他在

相關工作間流連,但總是負債,始終無法累積財富。直到他學會借貸資金為槓桿後,才擺脫負債的窘境,也創立自己的造船公司。   真正使路德維希累積巨大財富的,是對未來趨勢的精準預測,並大膽投注其中。他判斷美國不再適合經營航運,於是將目光投向充滿未知的遠東。他選擇太平洋另一岸的日本為新的根據地,設立造船廠,擴張自己的船隊。日本低廉的勞力與原料成本,使獲利能夠大幅增加。他更在世界各地稅負低廉的國家,設立公司營運管理船隊,將觸角伸展到全世界。他的船隊規模甚至大過著名的希臘船王。   路德維希即使負債仍然不屈不撓,大膽運用資金槓桿,且發掘日本的發展潛力,最終從一無所有的年輕小夥子搖身變為超級富豪,白手起家

建立橫跨全球的龐大航運帝國。   ◎實現不可能的科學家──艾德溫.蘭德   艾德溫.蘭德專精於光學研究。某一天他替女兒拍照時,女兒不耐煩的問要等待多久才能看到相片。他向女兒解釋相片沖洗原理的同時,驚覺照相技術的基本問題──等待很長時間才能看到成品。於是他開始研發從拍攝的照相機中直接取得相片的技術。他曾為此徵詢許多專家的意見,得到的回答都很一致──那不可能實現,不必浪費時間。   然而蘭德沒有因此退縮,仍投入研發。他找到合適的材料,克服沖洗相片時,劇烈溫度變化與潮溼等可能使成像失敗的變數,研發出短時間內取得成品,品質也媲美傳統相片的相機──拍立得,這項產品很快就受到廣泛的歡迎,銷售遍及世界各

地。     蘭德洞察快速照相技術的潛在市場,並鍥而不捨的研究。敢於挑戰不可能的自信與膽識,使他躋身超級富豪的行列。   名列書中的每一位超級富豪,無不依憑膽識、自信、毅力與洞見,走出自己獨有的致富路徑,從一無所有攀爬至財富金字塔的頂峰,在一片荒蕪中建立起企業帝國。參考這些超級富豪如何致富,你也可能成為他們的一員! 名人推薦   王莉莉 《祕密》系列譯者、《啟動夢想吸引力》作者   李勛 知名理財作家   許耀仁 《揮別卡關人生》作者   (按姓氏筆劃排列)

根據榮格理論分析哈維爾.馬利亞斯《如此蒼白的心》之人物心理分析

為了解決察覺到時已經是這樣了的問題,作者黃姿綾 這樣論述:

哈維爾.馬利亞斯 (Javier Marias, 1951) 為西班牙近代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他許多的小說作品及翻譯作品在學術界裡,每每都能引起注目及廣泛的討論。正如在本篇論文中,所要研究的《如此蒼白的心》(Corazon tan blanco, 1992)小說作品,就曾經獲得多項獎項。例如,其作品出版隔年便獲頒西班牙國家評論獎,而在1997年獲頒國際間重要的IMPAC都柏林國際文學獎;此外,在出版當時隨即被翻譯成超過二十五種語言以上的小說作品,更在各個國家中廣獲好評。因此,種種殊榮也替本論文加以佐證,表示此作品之普遍性和學術性兩者兼具。此作品為筆者所吸引的特點有故事場景、寫作風格以及複雜心

理的人物角色,如被編排的故事情節正好反映人們在現實社會中所遇見的情況,也就如同是個微型世界在小說中呈現;而透過文中角色,我們能從中截獲個人物所要表達的觀念,從中也可反思是否也有相似的人格特質出現;再者,作者運用擅長描述的敘事風格,勾勒著不論是情景架構或者人物情緒都能引領讀者進入作者所安排的氛圍中。因此,綜觀以上各點,此部小說的特點也將是引領我們開啟分析人物的起源,也如同一把啟發探索自我的鑰匙! 在現今社會中,人們越來越重視物質上的追求及享受,進而忽略的自己本身內在的心靈活動跟自我反思。人們以為物質需求的滿足就是自己內心所追求的目標,殊不知每日汲汲營營的物質生活、光鮮亮麗的外在卻有可能是為了掩

蓋內心存在的陰影或者是缺乏自信所引起的心理活動,令人遺憾的是人們卻不自知;換句話說,人們以為工作上的成就感或者社會給予的肯定,遠重要於對自我存在價值的肯定。由此可知,人們在追尋物質生活提升的同時,忘卻了精神糧食的補充。因此,內在的自我探索是相當有助於瞭解內心世界,不論是有意識或者是無意識的心理活動都能透過榮格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心理分析及其他相關的心理類型跟心理原型,達到自我認知及自我檢視的效果。除此之外,只有當人們深層瞭解自己之後,才能針對自己所遇到的挫折或者負面情緒做出適當的處理,進而處理對外的人際關係。正猶如我們平日生活所常見的基本需求的疑問:今天

早上要吃什麼?或者,我好像需要一杯咖啡提神?看似平常卻又緊扣住我們心靈活動的「抉擇」,無時無刻的發生在我們四周,但我們卻沒警覺到這一切「選擇」的步驟盡是與我們的大腦意識和心理活動所引起及產生的。簡言之,要如何能達到真正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那無非是從自我內心的探索及研究著手。 本論文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主要介紹作者及《如此蒼白的心》。由作者生平以及其文學作品歸結出作者擅長的寫作風格,而依此為基礎,幫助瞭解作品整體架構和體裁。接著根據現有資料及文獻中,探討作者馬利亞斯在近代西班牙文學中敘事體裁領域的重要性。在隨後的小節中,簡述作品內容和其他相關此作品的文獻批評及探討做出統整。此章主要呈現作者及其

作品皆為符合人們當下的時代,並因其重要性及影響力得以成為本論文有利的依據。 在第二章中,我們將介紹榮格心理分析(analisis psicologico)的觀點及理論。首先簡要的提出榮格在文學領域中對於文學作品的分類,接著介紹榮格對於人類做出的心理類型,為主要的分析重點之一,另外又在榮格心理分析理論中,著重討論集體無意識(el inconsciente colectivo)、原型(arquetipo)和其中的陰影(la sombra)、面具(la persona)、阿尼瑪及阿尼姆斯(el anima/el animus)概念的定義及其運用加以說明。第三章將根據第二章的榮格理論及文本內容提及的

人物個性穿著、對話場景以及角色間的複雜關係,兩者交互參照研究。根據其理論劃分出各角色所屬的心理類型,並參照其他相關研究文章加以佐證;此外,不僅是人物本身所表現的情緒動作為參考因素,更將其過往歷史經驗當成重要的資源之一。因此,不論是內在的行為情緒,或者是外在事件經驗影響,都是囊括在探討的範圍之內而不失去中立的觀念。總結,筆者希望透過這一類型的人物心理分析,反映出人們真實在社會上所遇而不願正視的問題或是未發覺得病徵,也希望透過一些基本心理學的觀念能夠喚醒人們自我反省的機會,並且進一步正視自己內心的聲音,而達到自我認知的價值。第一章 作者哈維爾.馬利亞斯及《如此蒼白的心》1.1. 關於哈維爾.馬

利亞斯及其文學作品哈維爾.馬利亞斯於1951年生於馬德里。他的父親胡利安.馬利亞斯是位著名的哲學家,也是荷西.奧德嘉.賈塞特(Jose Ortega y Gasset, 1883-1956)的學生;而他的母親也是位教授。由於父親共和黨身分,年輕時曾受政治因素而入獄並且被禁在佛朗哥政黨的大學教書,因此他必須頻繁往來在美國大學教書。正因如此,馬利亞斯就在美國度過青年少階段;而在他父親教授期間,他們便居住在一位詩人霍賀.基嚴(Jorge Guillen, 1893-1984)的家中,更巧的是在他們住處的樓上,住著當時代著名的俄羅斯作家,也就是《羅麗泰》的作者納博可夫(Vladimir Babokov

, 1899-1977)。在如此的家庭環境之中,尤其更在這般偉大鄰居的影響下,在他二十歲那年便出版了第一本的小說《狼域》(Los dominios del lobo),並且獲得他的偶像胡安.畢納特(Juan Benet, 1927-1993)對他敘事手法的賞識,從此便開啟了他的文學之路。而成年後從事專欄作家、國家(El Pais)報紙評論家、翻譯領域,同時間也是長、短篇小說的作者,從以上經歷馬利亞斯累積了大眾的聲音跟反映,使之成為創作的資源,也經由自身的歷練,造就了他對文字的高敏感度和文學市場需求的認知。換句話說,馬利亞斯善於營造令人好奇詭譎的情節,故事中的角色就如同真正生活在我們周遭的人,並

非只是在紙上操控的人物。所以,以他精湛的描述手法在敘事體裁的學術領域中,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也正是最吸引我們的特點之一。在馬利亞斯於倫敦哈佛大學和馬德里大學裡任教期間,陸續出版了《靈魂之歌》(Todas las almas, 1989),《如此蒼白的心》(Corazon tan blanco, 1992),《明日戰場上,勿忘我》(Manana en la batalla piensa en mi, 1994),《時間的暗面》(Negra espalda de tiempo, 1998),《你明日的容顏-熱與矛》(Tu rostro manana-fiebre y lanza, 2002),《你

明日的容顏-舞與夢》(Tu rostro manana-baile y sueno, 2004),《你明日的容顏-毒藥與影子與道別》(Tu rostro manana-veneno y sombra y adios, 2007),及近期最新作品《戀愛》(Los enamoramientos, 2011)。在出版的同時,也都一一獲獎,如:《如此蒼白的心》一九九二年在西班牙出版後,隔年隨即獲「西班牙國家評論獎」肯定,一九九七年再獲舉世矚目的IMPAC國際都柏林文學獎,同年,紐約公立圖書館將本書列為一九九六年度全美出版品中,最重要的二十五本書之一。以上都在在肯定了馬利亞斯在國際文壇上的重要性及奠定了

不可動搖的地位。1.2. 哈維爾.馬利亞斯於近代西班牙敘事體裁的重要性無庸至疑的哈維爾.馬利亞斯是自九零年代起,在文學界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作家。從他第一部小說開始到最新一部作品,因為他的寫作手法跟風格引起相當大的迴響及批評。不僅僅是寫作手法令人感興趣,甚至是作品中的故事題材元素,也都讓人覺得意猶未盡。尤其是馬利亞斯對於敘事者,也就所謂的旁白的角色就如同蜘蛛絲般的扣住核心,藉由他編織故事的架構情節、人物的交錯關係甚至是時空的堆疊,都是需要由他從中連結。除了作者設定旁白的思考模式以及他的言行舉止、說話方式,他的作品有以下幾個寫作特點最引人注意:虛構式的和自傳式的寫作風格。其中,又以自傳式方式將作者

自己的生活經歷融入在作品故事中。最顯著的就是馬利亞斯作品中,主角們的職業不外乎是教授、譯者、作家,以他豐富閱歷將其在職場裡所見所聞融入故事角色中,進而變得更生動、更貼近大眾生活並引起共鳴。因此,透過馬利亞斯的作品,我們了解到虛構式的寫作風格不只是虛構發明一種故事或人物角色,其實,也以另一種的方式傳達了現實與虛幻時空的交錯。總而言之,由這三種寫作元素:語言敏感度、虛構式和自傳式的寫作方式,馬利亞斯開啟並成就了在文壇上獨樹一格的地位。1.3. 《如此蒼白的心》內容及其文獻探討故事主軸都圍繞在主角胡安的父親藍斯身上一個未解的秘密上。由多年前胡安的阿姨德茢莎自殺的場景揭開序幕。從這一情景連接到現在胡

安和他的老婆露伊莎也在各國蜜月旅行,直到抵達了哈瓦那,也是父親的岳母的出生地。但由於妻子身體不適,讓他們的旅程暫時休憩在此地。當露伊莎在旅店休息的同時,胡安在旅店的露臺上碰上了在街上等候情夫的蜜莉安。蜜莉安的近視眼,搞錯了胡安和他的情夫吉耶默,但最終與他情夫見面時,碰巧幽會的地點在胡安夫婦的隔壁房間。隔著薄薄的一面牆,儘管露伊莎虛弱的躺在床上休養,同時間和胡安一樣竊聽著隔壁蜜莉安與情人之間的對談。接著故事場景跳回當初胡安和露伊莎第一次碰面的時候,是在他們工作的場合中,胡安對她一見鍾情。由於兩人都是翻譯官,在一場高層會晤中,胡安將翻譯內容做了些微調整,故意引起露伊莎的注意。果然,身為監視胡安的露

伊莎驚覺他的動機,但卻臨危不亂的見機行事直到會晤結束。因此種下愛因。在他們的婚禮上,藍斯問了胡安一個問題:你已經結婚了,那現在呢?儘管胡安在結婚前就有奇怪的情緒浮現,但和這個問題卻也牽扯不上任何關係。胡安完全不了解他父親問題的涵意,然而父親再給他一個忠告:假使你有秘密了或者你已經有了秘密,千萬不要對任何人說出口。胡安帶著這神秘的情緒到他的蜜月旅行,然而同時間他也察覺到自己產生了某種情緒的轉變,則是由婚姻狀況變更而產生的。 胡安與童年時期的朋友小古斯塔爾多易相約酒吧,談話間不小心透露了一些關於德茢莎的資訊。胡安緊抓住這些蛛絲馬跡,追問小古斯塔爾多易為何要釋放這些訊息。但他卻不願多談而將焦點轉移

到隔壁的女人身上,而展開他對女人的那一套攻勢。當胡安回家後,告訴他妻子小古斯塔爾多易對他吐露的一些資訊,露伊莎便以很自豪的態度對胡安說,她能夠從藍斯口中得到最終他們想要知道的秘密。 在蜜月旅行後的一個夏天,胡安因工作出差八周到紐約,正好在當地他的大學同學貝兒妲擁有一間公寓可供他暫駐。她不僅分享她的住處也分享了她的生活。貝兒妲因為過去的一次車禍,使她行動不慎方便,除此之外也結束了幾次婚姻,一切生活種種皆遭遇到不幸。這讓她的自信心大降,轉而從介紹所裡認識新伴侶。在這八周期間,貝兒妲傾訴了所有交往的細節,並且很滿足的與他分享經驗並因胡安的陪伴而感到安心。。 最後,當藍斯來拜訪露伊莎時,她便利用她

丈夫從紐約提早回國,並且在房裡休息的機會,一步步引誘藍斯坦白他的過往秘密。由於露伊莎和藍斯自始至終都相處得很愉快,而藍斯也很信任露伊莎也認為她是很好的聽眾。最終,在藍斯坦白的過程中,胡安也就不經意的聽到藍斯不願提起關於他三個老婆的秘密。第二章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之心理分析理論2.1.  榮格與文學現代人日漸察覺到必須善用閒暇時間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或者增加自己興趣喜好以培養更多利於自己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可以藉由文學的陶冶提升自己的心靈層面。人們不只欣賞實物藝術,例如:畫展、雕刻作品等實體作品,也對於不可觸摸的藝術感到興趣:文字。不論如何,我們都期待能夠藉由欣賞閱讀這些藝術作品,達到文學滋

養的效用。因此,最便於進入文學世界的捷徑,莫過於隨手可得的書籍閱讀了。既是便於使用,卻也有和欣賞畫作跟實體藝術同樣的意義:從字裡行間獲取作者希望反射出的想法與概念,以及作者的表現手法。因此,榮格認為文學藝術作品有兩種創作模式,一種模式叫做「心理的」(lo psicologico),而另一種模式稱為「幻覺的」(lo visionario)。對於榮格而言,心理模式的材料來自於人的意識領域,例如人生經歷、情感的震驚、激情的體驗,和人類普遍的命運危機,其中又以個人情感生活為首要。因此,心理模式下所創作出的文學主題和內容,都是心理學的範圍內所能夠理解。而說到幻覺的創作模式,其創作的材料來源,大多源於創作

者本身所壓抑在意識裡的情感或情緒轉化而成的;也就是說,是人們忽視的黑暗面。換句話說,藉由這些幻覺的意象,儘管人們不知道從何而生的幻覺,但還是會無意識的影響著創作者的題材。對於榮格而言,這些原始意象也就是幻覺式的創作,並非屬於個人經驗和情感,也不是過往創傷或感情糾葛,而是屬於集體的經驗。而所呈現出的意象則是作品本身而非作者跟藝術家所希望呈現的;也就是說,作品本身具有靈魂而藉由作者的手使作品本身說話。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些顯現出來的意象是屬於集體無意識的,而呈現的原因是為了要彌補意識中所不均衡的及片段隱藏的部分。總之,當集體無意識存在於各個時代之中,便會與當時代的時空背景融合,產生當代的集

體無意識的意象。每個社會年代也形同人的個體一般,當集體無意識進入了每個個體,與其個體交融自身的個人經驗情感,使之形成互補或作狀態的調整。文學藝術也相同,小至作家大至文學環境,對於榮格而言的文學作品,乃是它自身所擁有的價值,它所要發聲的主題內容,而非是外在所加諸在它身上的觀念及解釋,也並非是作者自身意念的傳達。2.2.  心理類型根據榮格學說,人的心理類型大體上劃分為內傾和外傾的兩種態度性格。簡單來說,內傾性格是指其心理活動完全朝向內部世界的傾向;反之,外傾性格則是指其心理活動指向外部世界和外在對象的傾向。也就是說,外傾性格的人會偏好與外界聯繫,並且覺得與人溝通是如魚得水;相反的,對於內傾性格

的人而言,相較於與人接觸,不如一個人靜靜思考對事物的本質。以上這些敘述,並非要批評或者貶低任何一類性格的人,反而是透過這些資訊讓我們能夠了解與我們相似類型,或相反類型的內心世界跟想法,並達到理解他人而非誤解的現象。當然如果以這兩種性格就能劃分出世界上的各樣人類,也太籠統了。所以,除了這兩種態度類型,榮格也提出了四種意識活動功能:思維(el pensamiento)、 情感(el sentimiento),這一組是互相對立的功能,由於它們常常把人們關於真假善惡的概念加諸於現實,因此被稱之為理性功能;而感覺(la sensacion)、直覺(la intuicion)為另一組非理性功能,由於這兩種

功能在接受外部現實的時候,沒有對外部的現實加上理性,因此被稱之為非理性功能。由以上兩種態度加上四種功能類型以不同的方式配置和組合,而形成八種不同的人格類型。2.3.  集體無意識對於榮格來說,完整的人格是由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所集合而成。然而,人的意識是指除了主要內容是自我以外,個體經由其官感所接收到外在的資訊而轉換成我們的記憶。也就是說,例如人生經驗、知識、所見所聞,而這些細節將會轉換成我們可意識到的情感、記憶;人生閱歷也就會變成意識的其中一部分。相較於意識,榮格更重視潛伏在人類心靈底下的無意識,並且認為無意識包含個人無意識以及集體無意識。個人無意識即個體曾意識到的內容,但後來又被

壓抑或者遺忘了的思維、情感和記憶等,也就是包括一切個體起源的所有材料。而集體無意識則是指包含種族文化起源的材料,和民族起源的行為模式、精神活動和反應等。依榮格所見,集體無意識乃是透過演化傳承而來的生活模式。2.4.  原型根據榮格理論,原型就是存在集體無意識理的內容物,也就是潛在於人類心理行為的模式。簡單來說,原型是以一種原始意象存在於人的無意識裡,而且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原型。承上章所提,完整的人格是擁有個人意識、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所組成,因此,在榮格的原型的學說中,他認為原型應該是沒有單一形像的而是彈性的、可適用於各個個體。因此,在眾多原型當中,此篇論文將以最適當的原型加以說明及應用:陰影

、人格面具、阿尼瑪和阿尼姆斯。第三章 根據榮格理論分析《如此蒼白的心》之人物心理分析3.1. 《如此蒼白的心》之人物介紹胡安,任職於政府的高階翻譯官,並在他工作的場合中認識了未來的妻子,比他高一階的翻譯官,露伊莎。認識不到幾個月的時間他們便結婚了,因此胡安產生了一些不安的情緒從婚禮到蜜月旅行。特別是他的父親藍斯又在他的婚禮上,問了他一個問題並且給他一個建議。在蜜月旅行期間,他們前往至哈瓦那,並正巧寄宿在與蜜莉安和吉耶默的隔壁房間。胡安和露伊莎便有意的竊聽他們之間的對話。蜜莉安希望吉耶默能夠離開他的老婆並且取代他在西班牙的妻子,藉此才能逃離哈瓦那,吉耶默並沒有正面答應她。而胡安和露伊莎聽完的當

下也沒有討論。相較於婚後的胡安和露伊莎,露伊莎調整了自己工作的腳步,為的是能多留在他與胡安新居好好佈置打掃;而胡安並沒有做任何的變動,依舊按照自己的工作出差到紐約。如同先前一樣,只要到紐約出差便是住在他大學同學貝兒妲的家。由於一場意外車禍,貝兒妲失去自信和走過幾次挫敗的婚姻。從此之後,她便透過仲介所找尋另一半。而在胡安借宿於她家期間,貝兒妲和其他陌生人的信件來往和影片錄製,她都不吝於分享並且也會詢問胡安的意見。尤其是當貝兒妲對一位在曝光度極高的男士相當有興趣,但他卻提出要拍攝貝兒妲裸體的要求。她只好轉向央求胡安幫忙,由於大學時期的幾次曖昧,她覺得胡安是最佳的攝影人。不禁貝兒妲的苦苦哀求,最後還

是幫了這個忙。當胡安結束任務回馬德里時,也就是胡安結婚後,不忘去探一探少時所暗戀的對象妮葉貝絲。如今的妮葉貝絲已經不是個女孩而是文具店的老闆娘了。胡安藉機和她交談幾句後,心中卻也浮現如果當初和她交往並結婚,這女人也許不該僅僅在一間文具店裡了,而是像露易莎一般輕鬆的待在家裡,不需拋頭露面的做生意。藍斯方面,他擁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情史,而且一直以來不准他兒子胡安過問,而他的母親奐娜,在生前也從未提起藍斯之前和他姊姊德茢莎的婚姻。直到胡安和他從小到大的友人小古斯塔兒多易去酒吧時,小古斯塔兒多易才有意無意的透露一些有關藍斯的第二任老婆的蛛絲馬跡給胡安。露易莎和胡安就依著這些線索,想要解開藍斯神秘的過

往情史。正巧於一次他們夫婦與畢亞羅勃斯共進晚餐,在餐敘間,畢亞羅勃斯便提到了藍斯和他第一任古巴籍妻子。透過和畢亞羅勃斯的對話,胡安夫妻倆便獲得了更完整關於他們父親的各任妻子的資訊。順帶一提的是,藍斯驚人的財富是由他的專業累積而來的,由於他在普拉多博物館中修補並維持畫作,所以他能鑑賞出一幅畫作的好壞。此外,暗地裡,他專門幫人鑑定以及和一些富商名流買賣知名畫作,藉由他鑑賞的眼光和評價,在買賣當中作手腳。因此富商們都很相信藍斯並且出手相當大方。然而胡安相當不屑這樣的生意手法,並深深的認為是變相貪汙。一天,在博物館閉館時,藍斯結束他的工作,經過一個長廊看見了警衛馬徳吾,他手裡正拿著打火機並且企圖點燃一

幅名畫。藍斯不僅沒有強迫馬上熄火,反而是用關心的語氣以及站在警衛的角度與他引導式的聊天,轉而讓他放棄點火的念頭。3.1.1.  女性角色人物a) 德茢莎,藍斯的第二任妻子,同時也是奐娜的姊姊。在古巴的時候愛上了藍斯,但當他知道藍斯已婚的身分後,便想要和他結束這段關係。到最後他們還是結婚了,但婚後不久,因為藍斯的自白讓她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b) 露伊莎,胡安的妻子,也是政府聘任的翻譯官。在與胡安結婚後,對於她公公的過往情史有很大的興趣。同時,藍斯對這個媳婦也很欣賞,並且很信任她。在丈夫與公公之間扮演著潤滑劑的角色。c) 貝兒妲,在紐約替聯合國機構當譯者。約三十九歲,離過婚,並在大學時期和胡安有過

親密關係。曾經車禍而造成她身體上的缺憾,儘管她掩飾得很好,但還是看得出輕微的跛腳,而臉上也因那場意外留下了淺淺的傷疤。d) 蜜莉安,古巴人,有個馬德里情夫吉耶默常會來古巴與她見面,是個年約三十,老派作風的女人。e) 奐娜,德茢莎的妹妹,也是藍斯的第三任妻子。與藍斯過著貌似幸福快樂的日子。f) 妮葉貝絲,文具店老闆的女兒。胡安從小就很喜歡她,並經常藉故去文具店看她。長大後,曾經幻想與她結婚的念頭。3.1.2  男性角色人物a) 藍斯,因善於分辨圖畫的價值好壞,所以在普拉多博物館擔任藝術修補專家。給人有種高傲、又常用自以為瀟灑般的笑容對待人。b) 胡安,是文中主角也是旁白。和露伊莎一樣也在政府任職

翻譯官。是藍斯和奐娜的兒子。儘管對父親的過往很好奇,但卻他父親不准他過問甚至有時候還會對他發脾氣。c) 小古斯塔爾多易,比胡安大三歲。是胡安從小到大的好友,少時總常表現出像成熟男人的樣子以區別其它自己與其他小孩的不同,在十三歲的時候便經常上妓院。而他的父母親是在德茢莎自盡現場的目擊者。d) 畢亞羅勃斯,是一個在藝術領域裡很有影響力的人物。是一位因西班牙十八世紀畫作及建築聞名的教授。居住在加泰羅尼亞區,並和藍斯有信件上的往來。曾經從他的父母親口中聽見有關於德茢莎自殺的消息。e) 馬徳吾,一位在普拉多博物館擔任超過二十五年以上的警衛。f) 吉耶默,已婚的馬徳里人。常因工作飛往古巴並在當地有個情婦。

右手無名指上有個婚戒。3.2.  女性角色人物心理分析a) 德茢莎在故事的開頭便出現,她是以一個非常醒目而且直接的場景揭開了整個故事的序幕。她出現的場景之中,甚至說不超過五句話,然後就舉槍往自己的心臟開槍自盡了。儘管作者給這個人物露面和說話的場景少之又少,但整個故事卻還是依她為主軸進行;她也就是故事的核心。因此接下來,筆者將由她的人格特質開始研究,因為筆者認為人物性格乃是串連整個故事的主要原因。根據榮格理論,德茢莎傾向於外傾情感型性格的女性人物,由於此類型的人通常容易產生以下的情緒:有強烈的道德感。首先,當她在古巴與藍斯相戀到不可自拔時,突然間得知他已婚的狀態便毫不猶豫的和藍斯分手,並且馬上回

西班牙,為的就是不要與他糾纏。這就是非常明顯的強烈道德觀的例子,而且對於他自己本身的家庭倫理觀念也是不相謀合的,因此這類型的人只好壓抑自己的情緒,做出了符合社會道德觀感和對自身對於丈夫和家庭應有的條件的結果。因為外傾性格使他不得不迎合外界需求,而他的理性思維的功能,也促使他做出這個抉擇。再拿她與蜜莉安做比較,在法律上蜜莉安和德茢莎的身分並非合法,德茢莎的行為屬於被動的一方,最後她選擇退出結束她與藍斯的關係。反之,蜜莉安的行為屬於主動而且積極強勢,而且還用極為粗鄙的話語詛咒吉耶默的妻子,為的就是要取代他老婆,但她並不認為這樣有失社會道德規範。由此可知,德茢莎謹慎並喜歡關係融洽的感覺。到後來,藍斯

終結了上ㄧ段婚姻而終於跟德茢莎結婚。一切都很圓滿幸福,直到蜜月旅行的一個夜晚,藍斯滔滔不絕的和德茢莎說情話,幾乎把所有能講的事情都一五一十的告訴她。包括他為了跟她在一起謀殺了他的古巴籍前妻。ㄧ當她聽到此事,心中的罪惡感便油然而生,便覺得自己也是共犯之ㄧ。因為在婚姻關係底下,夫妻乃是一體的,所有的責任將是要一起承擔。因此,德茢莎應該是將夫妻為共同體的觀念深植在她的心中,並認為不管任何一方做了甚麼,另一方都是有責任跟義務承擔的,如此一來才稱做夫妻。由此可知,德茢莎道德感不僅存在於個人觀念裡,並且衍生到伴侶關係上。由於德茢莎是ㄧ個高道德感跟責任感很深的人,所以當她知道有另外一個陌生女子因他而死的時候

,她便產生了罪惡感。另一方面,她的丈夫深愛她到殺了另一個女人,就為了要跟她結婚,那她又該如何處理呢?她如何能夠擺脫情感,舉發深愛她的丈夫呢?換句話說,如果她將她丈夫送進監獄,是否也算變相的否定了這段感情呢?也間接承認了這段感情不應該存在的事實呢?因此,德茢莎認為,只要「她」這個引發所有事件的起因消失,所有的事情都將會隨著她的死亡劃下句點,德茢莎最終忍受不住雙方面的折磨,在蜜月旅行返家後,選擇在自己的家中浴室舉槍自盡。b) 露伊莎 此人物角色的人格特質顯而易見的,偏向榮格心理類型的思維兼具直覺型人格。在工作上,她是一個相當有效率而且謹慎的人,而在人際關係方面她也能相處得很融洽,尤其是在婚後,與

胡安的朋友和胡安的父親藍斯的關係也都很親密。例如,露伊莎在工作上的表現。雖然和胡安ㄧ樣都是替政府工作,但她的工作內容是出席國際會議並監管其他翻譯員的翻譯品質以及內容的正確度。由此可知,露伊莎讓人有依賴跟信任感,能力也備受肯定。就如同現今的女性,都已經能夠獨當一面,這都由於女性做事態度都比男性來的仔細謹慎,也因此女性在工作職場上的位階都比男性高一些。另外也可發現,露伊莎與客戶和同事間的關係很融洽,歸功於她外傾態度的人格。 除了她在工作上的表現,是值得讓人信任並且勝任的;在個人情感方面,她也是深獲人心的。就拿她與她藍斯的關係來探討:暫不論露伊莎給人的感覺就是讓人安心有信任感,在她與藍斯的對話當中

,時常可以發現藍斯對她的喜好也不時的誇獎露伊莎的機智。而在胡安出差期間,她與她的丈人似乎也培養出了默契,並且很認同對方。就以藍斯過往的情史為例:他不准自己的兒子過問,甚至還會發怒責備胡安;反之,對於露伊莎便沒有這般震怒也許是因為對她的好感,又或許是因為異性不排斥的關係,讓藍斯到最後還是娓娓道出,他那段以為到死都不會說出口的秘密。因此,這也可以證實她的外傾性格能隨時調整對外的態度,進而達到吸引對方並且願意掏心傾訴。3.3.  男性角色人物心理分析a) 藍斯 在藍斯年輕時,曾因工作到古巴而在當地結識了他第一任妻子。當初他們愛得濃烈並且很快的就進入婚姻。直到後來,當他認識了德茢莎,藍斯便陷入瘋狂的

狀態,對她無法自拔的迷戀。於此同時,藍斯也開始對他第一段婚姻感到無力和不耐煩,而他的妻子也感受到藍斯對她的冷落,因此開始無理取鬧,這也讓藍斯更加厭煩、更加討厭這段婚姻。就在一次的爭吵後,藍斯趁著他的妻子酗酒後的醉意和吵完架體力匱乏的躺在床上時,藍斯就點燃幾根菸丟向床單即離去。最終,他的妻子就如同意外般的在這場火災中過世,而藍斯也就恢復自由身。 恢復單身的藍斯,就和德茢莎在馬德里結婚了。ㄧ切就如同藍斯所想像的完美順利,而他也深感幸福。直到在蜜月旅行的最後幾天,藍斯以為誠實告白是一種愛的表現,因為藍斯對於愛和伴侶的觀念,就是夫妻間沒有秘密。所以他ㄧ五ㄧ十的將事情所有的經過告訴他的第二任妻子。在獲

知另一個女人因為自己而死亡的消息後,德茢莎整個人性情大變,變得冷漠不語、沉默寡言,只在她的家人面前才擠出些微的笑臉。在蜜月後不久的一次家庭聚餐,德茢莎走進浴室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至此,藍斯第二次成了鰥夫。 最後一次的婚姻,是和德茢莎的妹妹,奐娜結婚,並育有一個兒子,胡安。在這段婚姻生活裡,奐娜和藍斯從未和胡安提起任何有關他過往情史,甚至是他的第二任老婆,也就是奐娜的姊姊。而藍斯和奐娜似乎也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從這三段婚姻裡,可以知道藍斯他內心所憧憬的愛人的意象,並非她第一任的古巴籍妻子,而是遇見德茢莎的時候,她才是符合藍斯內心的阿尼瑪的意象。因此,在第一段因衝動和不了解自己而成就的婚姻

,並沒有滿足藍斯真正內心的渴望,只是ㄧ時被衝動所沖昏了頭;直到他的第二任妻子德茢莎,完全符合他所希望的伴侶的角色,並且用盡所有辦法而達到與德茢莎結婚的目的。這樣不畏懼風險的尋找另一半,即使已經結婚了卻也不放棄任何契合自己無意識裡的意象的機會,就如同榮格的心理分析類型中的非理性區的直覺型:道德感是劣居在直覺型的人的意識裡。所以,藍斯才會不顧社會倫理道德,甚至犯下了謀殺案,為的就是能夠達到他能與德茢莎在一起的結果。由此可知,他不管殺人的這個動作是不是符合社會道德標準,或者是正義的行為,他只曉得這麼做能夠完成他的目的,那麼這樣的行為就是正確的。 儘管如此,藍斯的對於愛的心理認知已經超越了社會規範,

在他的認知裡,他的愛情是第一位,也就是所謂的天生的欲望,為了愛他可以放棄ㄧ切,就像社會責任以及對另一個女人的承諾。以上所有,甚至包括把他的所作所為都告訴她的愛人德茢莎,他也覺得是對她忠誠的表現。藍斯並沒有想到告訴她之後的結果。因此,我們可知,在藍斯年輕的時候,他並沒有辦法完全的掌控自己的慾望,由於他的性格和他的衝動(libido),造成他這些失序的行為。 除了藍斯和她三個女人的感情,藍斯和他唯一的兒子胡安並沒有提及太多自己的過往。反而是胡安想要探點蛛絲馬跡的時候,總是被藍斯斥罵甚至要趕出門,因此胡安後來對父親的婚姻是不怎麼感興趣。直到胡安結婚的時候,藍斯卻用神秘的語調問他接下來該怎麼辦,並且

祝他好運。在婚禮的氛圍下,藍斯似乎回到了自己年輕時結婚的場景,尤其是在他第二個心愛的妻子的典禮上。這也似乎讓藍斯回到了令他惋惜的陰影裡,因為他的妻子是因為他自白後沒多久,就結束自己的生命。所以,當他又重回到這樣類似的婚禮場景中,也就是所謂的賭物思情。由於藍斯將自己的影子和自己恐懼的情緒投射進去投射到胡安身上,所以,在胡安的婚禮上,藍斯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誡他:不要輕易的將秘密說出口,不論你是已經擁有了或是將會有。對照藍斯年輕時,直接將謀殺的事實告訴德茢莎;反之,在胡安的婚禮,他已經轉變成ㄧ位說話較婉轉、旁敲側擊的提醒他的兒子。 另一方面,關於藍斯和他的媳婦露伊莎的關係是相當的融洽,而且相較於藍斯

對她與自己的兒子胡安,反而他與媳婦的關係是更好的。在胡安出差期間,藍斯與露伊莎的往來次數是相當頻繁的,甚至讓胡安覺得露伊莎跟藍斯是比較好的。然而是甚麼原因,讓藍斯對這個露伊莎比對自己的兒子的態度是更和藹可親呢?我們可以提出以下兩點:ㄧ是如同上段提到,在婚禮的場合上,藍斯將自己的角色投射到胡安身上,也就是說,露伊莎也就成了德茢莎的替身;二來,在露伊莎和胡安交往期間,藍斯對她便讚譽有加,覺得她反應機警,在加上她與露伊莎都有讓人信任的安全感,因此,露伊莎也順理成章的成為藍斯可以吐露心聲的女人。有鑑於這樣的移情作用,藍斯對於她的媳婦很有好感,而且非常相信而且欣賞她,於此,藍斯在無意識中也找到了另一個慰

藉的出口。b) 胡安 胡安自小就有ㄧ位很心儀的對象,她的名字叫妮葉貝絲,是文具店老闆的女兒,也常在店裡幫忙。胡安經常去文具店裡買東西,但每次去都不ㄧ次買完,反而是ㄧ次買一樣,為的就是能夠常去店裡看她。這樣的情愫ㄧ直延續到胡安結婚了還存在,而且他也曾經幻想過,如果妮葉貝絲是跟他結婚,說不定她的生活就不會只是個文具店的老闆娘,而會像露伊莎那樣可以暫緩工作的待在家裡。 貝兒妲,第二個跟胡安有情感關係的女人。是一個比他年長四歲並在大學時期的時候曾經有過親密關係。但是胡安和她一直保持著友好的友誼關係,就算在貝兒妲後來在紐約結婚並定居在那裏工作,她也不吝於分享她的房子讓胡安有個舒服的棲身之地。 而第

三位胡安愛的女人,露伊莎,他們會認識是由於工作都是翻譯員的關係‧他們認識後很快就結婚並且過著很幸福的婚姻生活。婚後生活,露伊莎就變成胡安與他父親藍斯的連接器,而藍斯也比較信任她。 如同一個個體中是由不同的性格態度所組成的,所以胡安是一個偏向思維外傾型的人。如同前章提及,關於這類型的人屬於較有條理規範的類型,因此通常都能勝任國家機關中的職務,尤其位階較為高層的。由此可知,胡安位居高階並且對自己的生活有條有理,正好符合榮格所規範的思維型的人。同時間,次要直覺功能也是經常反映在胡安身上。例如:胡安所謂的「婚姻狀況改變」,雖然他不明白為何會有這樣不安的情緒出現,但是這樣的情緒一直困擾著他。他無法接受

突如其來的變換;平常一個人的回家方向要變成兩個人;所有可以一個人做的事情都變成兩個人的份。而這樣被佔據原本生活的情況讓他感到不自在、不適應。 由此可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感覺上露伊莎像是被強迫結婚的一方,而雖然是胡安主動完成這個婚姻,他的內心卻是不安定的,覺得許多個人空間被取代,或覺得也許結婚不如想像中的那樣,諸如此類的猜測讓胡安產生了不安感;反觀露伊莎,婚後卻將工作調整,將整個重心放在她與胡安的新家,或更確切的說,放在她與胡安的婚姻上,並且用心的經營她與她公公和她丈夫朋友的關係。由此推測,也許胡安從小受父親無意識的影響下,對於婚姻的信任度並非那麼高,因此產生了猶疑。3.4. 男女角色人物心

理交互作用關係在本節將探討文本中男女關係中的情侶關係或夫妻關係、又或者是那些未公開的秘密關係。在此,我們以婚姻關係的確立做為區隔,便於分類探討。而在以下表格中,左方格裡為擁有正式的婚姻關係;而右方格子內箭頭方向表示好感關係指示,也就是單方面的感情輸出,也就是說另一方有可能為不知情或者忽略了對方的情感投射。婚姻關係 秘密關係胡安 — 露伊莎藍斯 — 古巴女人藍斯 — 德茢莎藍斯 — 奐娜 小古斯塔爾多易 → 露伊莎吉耶默 — 蜜莉安胡安 → 妮葉貝絲胡安 → 貝兒妲由以上表格所呈現,我們從婚姻關係開始探討並將著重在結婚的動機上。藍斯的第一段婚姻,我們根據文中描述認為是情感衝動,也就是心理學所

說的原始欲望的衝動而促成的。因為當時候藍斯並沒有多做考慮,而當婚姻中的摩擦開始出現時,藍斯卻無法解決,並且認為這段婚姻無法維持下去,但那時候的他只能選擇逃避;與此同時,他又認識了德茢莎,ㄧ個讓他瘋狂的女人,因此藍斯就想辦法結束了這段不成熟的婚姻。而在第二段婚姻中,他與德茢莎的結合也是另一個不成熟的開始。藍斯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對婚姻的維持不甚了解,也不懂得保護婚姻;又或者該說是對女人的心思不了解;而另一方面,也對愛情的定義捉摸不清。因此最終還是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到了第三段婚姻,藍斯學到了教訓也吸取了前兩次失敗婚姻的經驗,他與奐娜的婚姻是非常幸福安定的,而且還生了一個兒子。因此,男人總是追求ㄧ

個普遍既定印象的女人,並且同時間,融合根據自己對於和女性接觸或交往的經歷和經驗,最終才形成自己對於女性伴侶的條件和標準;反之亦然,女性也是ㄧ樣的過程,因而形成所謂的理想對象。也就是說,個體所交往的對象中,往往都是投射自己所喜歡或者是互補的條件。因此,在婚姻關係中也是,由此可知,藍斯在最後一段婚姻裡,已經學習到如何對待婚姻以及和自己的伴侶相處,而非當初莽撞的只依循自己的感覺而結婚。在以胡安跟露伊莎的婚姻為例子。ㄧ方面,他們的自我意識是非常發展的,另ㄧ方面,他們在社會的地位是相對高位階,而他們也是相識沒多久後便結婚,相較於藍斯與古巴女子,胡安雖然感到不安,也和露伊莎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但他們都能理性

的探討事件,或者試著調適自己的心境,所以雙方能夠適應並且互相配合這段新關係;並非如同他的父親藍斯,採取放棄和逃避的方式結束那段婚姻關係。無論如何,兩性的相互關係是很不同卻又很類似的。男人和女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另外一半,那一半通常都是與自己相似,否則就是與自己互補。人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另一半,其實都是反映自己或是投射自己本身所有的或者所缺乏的。這也是因為人性使然,人的本性就是會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影響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因此如果想要解決兩性之間的問題,首先也是要先省視自己內在是否了解自己,是否了解自己本身欠缺或者已經存在很久卻未曾發現的問題。如此ㄧ來,了解自己的個體內在的情緒發展後,才能拓展

到向外的人際關係。而當一對伴侶結婚就形成了另外的ㄧ種個體,此時雙方更是要了解自己和對方需求及個性甚至是相處上的情緒的處理,或者對於婚姻的疑慮,都是要互相扶持溝通的,藉此方式,才能真正的達成兼顧個人本性和性格及他人的存在,所謂的ㄧ個完整的個體。結論 我們都是這世紀的現代人,依著家庭教育、社會文化養成每個人的自我意識。以我們認為對的方式在看待當前的這個世界,但是在這個以功利主義、自我意識高漲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已經習慣追逐外在現實的物質享受,很難靜下心來省視自己,檢視我們內心的世界真正需要的是甚麼。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看不見,就說它不存在;如同我們無法感受到地球間的宇宙萬物正在運轉,就否定他存在的意

義;我們得心靈活動和意識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能因為我們的疏忽,就否定了他們存在並時刻影響我們的事實。藉由《如此蒼白的心》這本小說內容,我們獲得了ㄧ個可以檢視自己的管道。在文中複雜的人物情感關係,也許是作者個人或者是他人的個人經驗,同時也是反映了現代社會中男男女女正在經歷的事情,甚至是全世界不論國界都在發生類似故事中男女主角的經歷。也就是說,這並非特例。就如同人是群居動物,沒有辦法獨立生活,必須仰賴別人才能生存下去,因此關於那些故事中發生的議題、人物的情感糾葛,都可能是發生在我們周遭的故事。而根據先前章節所提及的榮格心理學觀點可知,沒有一個人是能夠完全的被定義成哪一種類型,也沒有人是可以被歸類在只

有一種性格類型裡。因為總是必須將各種可能包含進探討的因素裡,不論是主要或次要的原因都是會影響個體做任何決定影響因子。根據榮格得心理類型分類出,在文本中的角色人物反映出現在社會裡所會出現的心理類型的人。這部文學作品以他最大的能力,盡可能的編排所有類型的人物出場,因此,人物的性格就成為「抉擇」時的重要關鍵。總而言之,我們生活在這世界上,不僅是身邊的伴侶、剛認識的朋友,甚至是不認識的人,就是會與別人的存在有所關聯。每個個體從零開始成長,接受家庭的培養,即個體自己對外界事物的接收適應轉化成自己內在的物質,直到成人成熟。所有好的壞的、成功的失敗的、正面的負面的所有過程,都會轉變成我們心理的能量,並且內化

成我們性格的一部分直到我們統合完整了自己的人格發展,和平衡了抽象的心理活動。每一個階段都有該學習的課題和挫折,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不需要臣服於這些失敗或困難,而是要面對這些錯誤和挫折。透過這些陰影或挫敗,我們才能更懂得自己的弱點,因而了解自己內心深層的聲音,如此一來才能夠正視我們的內心世界,發掘出我們一直沒意識到的問題進而解決它。最後,當我們閱讀ㄧ部作品的時候,其實我們也不自覺的與自己對話,也將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投射到作品中。這也就是本篇論文最初的宗旨:聆聽內心深處的聲音,自我省視後,以達自我認知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