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舞麒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客家舞麒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葉德平邱逸寫的 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 楊聰榮所指導 徐智俊的 香港客家語言復振與客家文化復興(2007-2017) (2018),提出客家舞麒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香港、客家、客語、常民文化、文化復興。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客家舞麒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

為了解決客家舞麒麟的問題,作者葉德平邱逸 這樣論述:

  客家族群是香港原居民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千年來多次遷徙中,客家先民把中原文化、人情風俗帶到了贛閩粵台一帶,並與當地風情文化交融,形成了獨有的客家文化藝術形式。本書兩位作者帶領學生,以2014年公佈的〈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的客家非遺項目:圍名歌、客家舞麒麟、製茶粿、紥花燈、西貢鹽田梓的曬鹽和主保瞻禮等串連,探討客家族群在香港數百年的傳承故事。通過田野考察,發掘新界鄉土的歷史滄桑,搶救歷史文化與集體回憶。 作者簡介 葉德平   博士候選人。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會員、坑口區鄉事委員會六十周年特刊主編及《香港商報》「情尋‧非遺」專欄

作家。著作包括《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合著)、《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合著)等。 邱逸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及時事評論員。研究範圍包括香港史、宋史、軍事史和現代史。著作包括《梅窩百年——老村、荒牛、人》(合著)、《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合著)、《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合著)、《兵書上的戰車——宋代的《孫子兵法》研究》、《台海觀察》、《言歸「政」傳》、《特別關注》等。同時擔任評論員多年,評論領域集中在國際與兩岸關係,文章散見於《星島日報》、《成報》、《聯合報》及《經濟日報》。近年致力於推廣香港歷史教育,擔任饒宗頤文化館歷史計

劃顧問,舉辦了近百場有關「香港百年蛻變」課題的演講。   序1  劉智鵬 序2  陳志明 序3  黃競聰   前言 第1章  傳統歷幾秋——客家族群和香港 第2章  歌唱夕陽天——圍名歌 第3章  行過下洋來——天主教和鹽田梓 第4章  討海亦皆能——鹽田 第5章  兩姓一帶連——舞麒麟 第6章  節慶景繁華——圓籠茶粿 第7章  牽情飾野妝——花帶和點燈  

客家舞麒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江西省石城縣琴江大橋處於縣城中心位置,是連接琴江兩岸東西城區的重要交通樞紐。該橋年代已久,儘管修繕多次,但是已無法承擔該縣重要交通樞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經過專家論證和民意調查,該縣決定拆除原琴江大橋,在其原址上新建一座明清風格的現代化仿古廊橋——琴江廊橋。新建的琴江廊橋橋長151米、寬72米,是一座景觀廊橋,包括行車道、人行道、廊房三部分,其中行車道寬22米,為雙向四車道;兩側為人行道,每邊寬3米;廊房位於行車道兩側,主體為兩層,局部三層,高13.2米,佔地面積6644平方米,建築面積12500平方米。
琴江廊橋建設以「旅遊文化廊橋」為主題,極具古建築風韻,將集交通、特色商業、旅遊景觀、歷史人文為一體。該橋與江岸古寶塔、客家風情城、雍和文園、旅遊文化街交相輝映,形成琴江廊橋、塔映江心、漁舟唱晚的美景。石城是客家民系的搖籃。客家人與土著人共同開發當地,創造了極具特色的石城客家文化。石城燈會(燈彩)便是其中一顆燦爛奪目的明珠。據推測,燈會(燈彩)早在南唐(937~975年)就已開始在石城民間流傳,距今已曆千餘年。石城燈會(燈彩)道具、舞蹈、音樂皆美,是別具一格的戲曲表演藝術形式。燈彩有龍燈、獅燈、馬燈、蛇燈、茶籃燈、寶傘燈、牌燈、鯉魚燈、羅漢燈、蚌殼燈、船燈、八寶燈、板橋燈、麒麟送子燈等幾十種。表演時,龍燈、獅燈動作粗獷、豪放;菜籃燈輕盈、活潑、滑稽、潑辣、詼諧、靈活。音樂多為石城特有民間打擊樂,曲調以地方歌曲和贛南採茶戲音樂為主,節奏明快、悠揚悅耳。
寶福院塔位於中國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城琴江大橋東側,1957年被列為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作為贛州佛塔之一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福院塔建於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磚構,六角七級,穿壁繞平座式,高59.9米(含塔剎)。贛州佛塔位於中國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大餘縣、信豐縣、安遠縣、石城縣,共有五座佛塔,其風格、結構相似,建造年代相近,2006年被共同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雍和文園坐落在寶福院塔旁,占地20畝、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以文化旅遊產業為主題,服務、酒店、商貿、特色于一體的平臺式綜合性產業園。雍和文園整個建築富有濃郁的客家傳統風格,一樓展藏館內展示了硯臺、毛筆、奇石、根雕、字畫等眾多收藏品、工藝品、特色紀念品,二樓古玩收藏館內各種古玩琳琅滿目。

香港客家語言復振與客家文化復興(2007-2017)

為了解決客家舞麒麟的問題,作者徐智俊 這樣論述:

筆者印象中的香港生產許多膾炙人口的粵語影視作品,港式飲食也廣受喜愛,是常民文化活潑豐富的地區。但直到2006年首次發現,香港有客語人口,這讓長期關注、推動客家文化復興的筆者深感喜慰,故從2016年8月持續到香港從事田野調查,紀錄香港客家語言、文化活動現況。香港在英國統治時代,以英語和廣府話為官方語言,其他的語言,在文化教育和傳播媒體都受到打壓,這使得原本在沙田、元朗、粉嶺和西貢,也就是新界地區,原本日常通行的客家話,呈現流失與凋零現象。1997年主權移交中國以後,香港政府所實施的語文政策,使越來越多人使用普通話,這讓香港人出現了愛鄉愛土的本土意識,發起保護母語的討論,因此在2003年聯合國公

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之後,隔年香港也跟著公布公約,整理並保護本土文化。2010年更出現了香港保育本土語言客家話及圍頭話的組織,此後也看到許多以客家為名的活動。最特別的事,在2016年的選舉中也看到候選人以客家文化做為選舉訴求。本篇論文主旨在研究2007年至2017香港客家語言復振與客家文化復興的現象,利用訪談研究方法,從語言復振和常民文化的面向來釐清香港相關現象的成因與發展的脈絡,理解香港本土文化多元化的意涵。筆者在撰寫論文期間適逢台灣還我母語運動三十年,對比從1988年開始台灣客家人積極復振客家語和復興客家文化,期待透過本研究能夠為港台的文化交流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