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起源與發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淑娟寫的 出發吧,一起來認識宗教:從觀點、現象與體驗,揭開宗教的奇幻面紗 和金澤 邱永輝 主編的 2009中國宗教報告(附贈CD-ROM)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麦克斯·缪勒思想中的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 期刊网也說明:摘要:麦克斯·缪勒是宗教学的奠基者.一书是缪勒开创宗教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沿着三条基本线索展开.宗教是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 和社會科學文獻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蔡淵洯所指導 施郅芹的 戒嚴時期國民黨對民間社會的統合與侷限:以中華星相學會為中心(1952-1979) (2020),提出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術數、統合主義、人民團體。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中國文學系 趙中偉所指導 符宛蓮的 先秦儒學宗教性--以《論語》、《孟子》、《中庸》為討論中心 (2019),提出因為有 儒學宗教性、宗教、天、道、鬼神祭祀的重點而找出了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的解答。

最後網站宗教的進化起源 - Wikiwand則補充:如果宗教必須等待表達語言的發展,那麼它也將在5萬年前出現。」 另一種觀點將個人宗教信仰與集體宗教信仰區分開來。 儘管前者不需要事先開發語言,但後者則需要。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宗教的起源與發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出發吧,一起來認識宗教:從觀點、現象與體驗,揭開宗教的奇幻面紗

為了解決宗教的起源與發展的問題,作者陳淑娟 這樣論述:

  燒香拜佛嗎?聽過詩班頌唱的讚美詩或聆聽牧師講道?參加過搶孤、燒王船等民間宗教活動?   宗教無所不在,但宗教究竟是是從何而來?   從觀點、現象與體驗出發,認識宗教、理解宗教、感受宗教,一週時間恰恰好!   根據數據顯示,這個世界上,完全不具宗教信仰者,不到六分之一。宗教無所不在,它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信仰和精神寄託,更深深影響了你我的生活。但你知道,宗教是如何在人類社會中出現、成形的嗎?不同宗教之間的世界觀,又有什麼相同與差異之處呢?宗教儀式千百種,但不同的儀式,各蘊含了怎樣的意義?宗教的存在,對社會和個人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在今日這個宗教多元化的時代,我們又該抱持著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宗教

、理解宗教?   本書以「一週學好一科目」為概念,為讀者規畫適當的學習進度。從週一至週末,以系統性的方式,引導讀者了解宗教的起源與發展,由內分析宗教所包含的觀念與組織結構,從外講述不同屬性的儀式,與個人在身心靈上所能感受到的宗教經驗,並從今日世界的宗教現況,闡述宗教寬容、宗教對話的重要性。 本書特色   隨選隨讀的開放式課程,一本讀懂宗教與你我和社會全方位關係的知識入門   特色一、超越時空限制,隨時隨地輕鬆閱讀!   特色二、打破知識藩籬,專業內容一看就懂!   特色三、一週了解人類社會中的宗教,系統化學習好吸收!   特色四、結合實境照片與手繪插圖,引導讀者巡禮宗教之美,深刻感受宗

教帶給人的美感和體悟!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俐容∣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   林純德∣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陳美華∣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蔡源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作者簡介 陳淑娟   英國University of Warwick社會學博士,前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專長靈性與宗教社會學、情緒社會學。代表著作含專書Contemporary New Age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2008)、專書文章"Theorising Emotions in New Age Practices"(2013),以

及中文專論數篇等。二○一二年中辭去教職,隨夫定居美國康乃迪克州諾瓦克(Norwalk, Connecticut)。獨立研究學者。以翻譯書籍及寫作等方式,繼續從事社會實踐。   早期代表譯作含《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二)》、《耶穌》、《點一盞燈》……   近年譯作為《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靈魂寫作》、《神說了什麼》等書。   相關著作   《神說了什麼》   《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從食物、性、消費、藝術看人類的選擇偏好,破解快樂背後的行為心理》 推薦序 深入宗教,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 王俐容(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   在現代的

台灣社會生活,宗教有什麼意義?   對於許多上班族而言,每天典型的生活也許是打開電腦,上個網路,瀏覽一下即時新聞的標題,他(她)可能看到的是:地震、空難、火災、酒駕車禍意外造成的死傷,讓人感嘆生命的變幻無常……   而在個人的生活中,無形的壓力也日漸加大:求職日漸困難、工作競爭激烈、薪資不增而房價物價上漲、愛情失利、婚姻家庭與親子關係的惡化、對未來人生何去何從充滿迷惑,導致對生命感到虛無,感嘆對人生難以掌控,甚至放棄生命,各種心理疾病與自殺率居高不下……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類生存的意義、生命的目標、幸福的要素究竟是什麼?又該如何面對苦難和生老病死?這些問題往往帶給我們極大的困惑。大家

或多或少會透過宗教來回答自己生命中的難題與找尋困境的解決之道。無論是傳統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與佛教等,或是一些新興宗教的出現,都可以看到宗教是如何提供人們完整的世界觀、生命和生存的解釋、認同感與歸屬感;更進一步來看,宗教建構了信徒認識世界與生命的解釋與行事基礎,從抽象的概念到具體的行動準則等等,讓我們得以回答這些生命的課題。   那麼,在你的生活中,宗教有什麼意義?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小時,跟著家裡的老人家到齋堂或古老的寺廟,雖聽不懂暮鼓晨鐘,也搞不清楚宗教儀式,但記得廟裡總有許多的老樹,和落了滿地的羅望子、蘋婆可以撿拾,大人幫孩子虔誠的掛上護身符,說聲「佛祖會保佑你」,

總讓人無比心安,晚上可以睡得更香甜。   或是耶誕節跟著親友到教會替聖誕夜曲伴奏,在耶誕樹下得到第一本聖經的故事當作禮物。長大後也許不再去教會了,卻依然每年歡度聖誕夜,喜歡聽福音歌曲,或是出國旅行時,深深迷醉於各種古老教堂建築的雄偉與美感……   其實,宗教與文化的關係,從我們童年就開始在日常生活中發展。長時期的薰陶,往往不自覺影響了我們的思考與認同模式。我進入族群與文化研究的領域後,更清楚看到族群文化、認同與宗教發展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一方面,在各種不同族群意識發展中,經由宗教或信仰更鞏固族群認同,透過各種儀式性活動,提供了族群集體記憶的發展與闡述;另一方面來看,族群文化的特質也影響其成

員進入或是難以進入某些宗教的可能性,使得宗教與信仰可能也標示出族群的邊界與差異。所以,族群衝突連結宗教衝突,也往往形成國際政治上難以處理的混亂,在許多國家,宗教與族群糾葛出複雜的愛恨情仇,世世代代重演著,唯有靠著更多的同理、了解、寬容與體諒才能慢慢化解。因此,對於不同宗教文化的理解,其實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如同本書所言,當今社會,每個人可能都是宗教多重角色的參與者,是祖先崇拜者、靈修者,或練瑜珈、或透過宗教藝術的欣賞和儀式活動的參與等方式,接觸宗教。本書的意義在於提供:經由對於宗教的了解,來認識與思考自我生命的意義,與重新詮釋生命的經歷與回憶。同時,在全球化流動帶來新的族群移民進入台灣後

,台灣社會的宗教樣貌更趨豐富與多元,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能更具體接觸到許多不同的宗教類型,如何對他人的宗教經驗與文化有更多的同理也變得更為重要。因此,本書一方面可以提供讀者反思自身生命的議題與信仰的關聯,另一方面可以讓讀者理解不同宗教教義與文化的共同性與特殊性,建立多元文化的態度。   我跟淑娟結識於英國華威大學,當時兩人都在攻讀博士,面臨壓力時也常常分享一些想法與感受。淑娟當時在進行新時代(New Age)研究,我們對於靈性、修行、輪迴、身體社會學等議題,都曾簡單分享過想法(主要還是跟她學習的比較多),也對於自己與信仰的部分開始有嚴肅思考。身為淑娟多年的朋友,很高興看到本書的出版,也深信本

書可以帶給讀者豐富思考的可能性。 Day 1 導論 要了解人類的歷史與宗教,就有必要了解宗教──尼尼安‧斯馬特(Ninian Smart) 打開宗教的門──宗教是什麼?宗教的起源與種類 宗教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有人的地方,就有宗教。目前在世界人口當中,無宗教信仰者,還不到六分之一(十六‧三%);台灣社會當中,自認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口更少,還不到八分之一(十二‧九%)。既然包含台灣在內,大多數人都有宗教信仰,那麼認識一下這個可能和你我都有關的社會現象,就成為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當我們打開宗教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幕,就是宗教誕生的景象。 宗教的起源或誕生 宗教究竟是怎麼出現的?當我們思索宗教是

怎麼來的,也就是宗教的起源時,有些人可能馬上聯想到一些宗教故事,如原始佛教的出現,乃源於本為釋迦王國的王子希達多‧喬達摩的佛陀,因想體會生命及庶民生活,展開一連串的流浪與修道經歷,最後在一棵菩提樹下禪定並證悟,隨後開始教導世人、對追隨的門徒說法,佛教因此創立;而以上帝為中心的猶太基督宗教則認為,是上帝創造了包括人類在內的宇宙和天地萬物。祂先是在伊甸園中設立規範和律法,並直接教訓其子民,後來又透過祂所選的先知向人們傳遞訊息,於是在一連串天啟的過程中建立了宗教。所以猶太基督宗教的起源便是上帝,換言之,是上帝創立了宗教。 每一個宗教都有各自傳講的起源故事。宗教的起源,或說宗教生活是如何出現,曾經是傳

統宗教的科學研究想要回答的問題。神學、宗教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等學科中,都曾有學者對此問題提出他們的看法與解釋。這些宗教的「起源說」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宗教與人類生活為何密切相關? 有「宗教學之父」美譽的麥克斯‧繆勒認為,宗教最初是源自於體驗。史前人類在各種自然現象面前,產生狂喜或恐懼的反應,他們把這些自然現象人格化,為其命名並且視其為神靈。在台灣鄉間經常可見的動植物崇拜現象,如石頭公、大樹公等等,即是這種「自然神論」的展現。 自然神論是最早的宗教形態「萬物有靈論」的一種形式,即相信一切生命都充滿精靈與力量。遠古人類對於生與死、夢境與幻覺中出現的人物感到疑惑,思索之後得到的結論是:一切事物都可分為

身體與靈魂(精靈)兩個部分。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儀式感」這個詞彙,最近好像很紅(其實已經紅一陣子了),勵志書籍、雞湯文章、化妝品廣告、家電用品文宣,都要強調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儀式感」。到底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被流行與操作的?儀式感帶給當代社會與當代人們甚麼樣的啟發、功能與批判呢?今天我們就來談:#為何我們需要儀式感?
.
從Google Trend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在繁體中文世界中,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年的書籍出版,與2019年Netflix的實境節目播出,符合「儀式」與「儀式感」兩個關鍵字的增長。在日本反而沒有這樣的關鍵字搜尋趨勢。而從百度指數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台灣與中國在「儀式感」一詞的數據趨勢上更加類似,大致上是從2018年開始至今,儀式感被開始被強調。
.
從數據上的顯現可推論,一方面因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文本的流行,帶動台灣大眾對生活儀式感的關注,另一方面,2018年起中國對於儀式感的論述也大幅的上升。其中包含了各種媒體文本的傳頌引用,大眾讀物書籍的出版,商業廣告與商品的運作。當然,從結構化理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源自於高度(晚期)資本主義現代生活的盈充,「儀式感」成為一種現代人對峙社會結構的方式。
.
📌#今天的內容有
.
▶ 為甚麼要儀式感?
▶ 「儀式感」變成流行語
▶ 儀式理論的解釋
▶ 流行文化中所談到的「儀式感」
▶ 儀式感的商品邏輯:販售儀式
▶ 邁向幸福還是渴望幸福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4zhovx5c2n0854a0pggzk8?ref=android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yqb4436c1xX1cqEZEi0zW?si=r0-NQm1GQQ2tqTY1buSwpQ
.
💻#FB 完整論述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70123626508590/
.
.
\\\\\ 完整論述 \\\\\
.
▓ #儀式的起源
.
不過當我們朗朗上口儀式感,你有想過那「儀式」(ritual)是甚麼嗎?在法國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1912)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表示,宗教很明顯是一種「社會性的事物」,其由信仰和儀式兩個範疇組成,並且將世界化分成相互對立的兩類: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兩者的區隔透過禁忌維持。Durkheim認為,信仰是觀點(opinion)的表達,存在於表徵(representations)之中,並且表達了神聖、凡俗事物之間的性質與關係;而儀式產生於行為方式,並且規定在神聖事物前如何行事。簡單來說,信仰與儀式就好比於思維與行為。
.
所以儀式就是一個連結「神聖」與「世俗」的行為方式。可是為甚麼我們要連結這兩者呢?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1969)在《#儀式過程》中解釋,經過儀式過程的三個階段:分隔(separation)、閾限(liminal)、回歸(return),人們就可以從百般無聊的日常世俗,經歷特殊體驗、曖昧模糊的非常神聖,最後再重新連繫現實。這樣的儀式性過程,重整人類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秩序,獲得意義上的舒放圓滿。
.
▓ #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儀式感
.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發展出來的,網路的文案定義,「儀式感」是源自於《#小王子》故事裡所說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片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從前面人類學的討論來看,這個定義的確沒問題,但《小王子》絕對不是源起,應該只是個「宣傳」。
.
從大眾流行讀物來看,李思圓《生活需要儀式感》(2018)告訴讀者,生活細節的留意與經營,可以讓每日生活回到關注自己的感受當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特殊時空。高瑞灃的《儀式感: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2018)也是強調「思考生活,了解自己」,進而重塑人生價值與意義。前兩者算是一種儀式觀點的生活應用,並且著重在美學與心理學的關聯性上。
.
Theresa Cheung的《儀式的力量:成功人士的日常──個個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動作》(2018)就比較神奇一點,他把儀式感與成功關係在一起,「成功人士都在做的標準動作,天天如此」。提供些達到成功人生的步驟。總體而言,「儀式感」論述告訴當代的人們,應該追求幸福快樂的主體,應該拒絕潦草的生活秩序,並且將傳統意義上宗教生活中的儀式方法,轉向注重個人生活的「#體驗」。那是一種在宗教匱乏年代裡的世俗信仰。
.
▓ #資本主義下的儀式感
.
有趣的是,從2018年開始,伴隨著大量的儀式感討論,強調「儀式感」的商品也突然增長。「護甲儀式感」、「護膚儀式感」、「汽車體設計儀式感」、「果汁機儀式感」,甚麼都可以有儀式感。宗教儀式的神聖性功能,因個人主義化的世俗趨勢,被吸收到商品的設計與資本主義的邏輯中,說服人們只要經過日常消費,就能獲得聖靈充滿。
.
在商品的設計中,儀式感被視為一個綜合的體驗系統。儀式感是在儀式活動中,形成的對形態、色彩、結構、材質、節奏、秩序、氣味、流程等綜合性的感官體驗,並且強調其給人帶來的愉悅、神聖、莊重、敬畏的情感。身體的經驗透過商品的細膩參與過程,招回在理性世界中被抹平的自己。
.
在這個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傳統宗教信仰式微,世俗化、個人主義化的精神興起,那些渴望在來世獲得救贖的宗教信念已然緩不濟急,「儀式感」所宣傳的私人化、看得見的、當下在世、立馬解決人的精神困境的目的,反映著我們的新興信仰(丁仁傑,2001)。弔詭的是,不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將我們推入這個牢籠嗎?
.
儀式感的挪用,同時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渴望與失望、解藥與毒藥。

|

跟我討論儀式感設計的品牌就是 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

|

#參考文獻
.
1. Durkheim, É. (1912).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Vol. 4). Alcan.
2.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Routledge.
3. 丁仁傑. (2001).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 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1), 205-270.

戒嚴時期國民黨對民間社會的統合與侷限:以中華星相學會為中心(1952-1979)

為了解決宗教的起源與發展的問題,作者施郅芹 這樣論述:

戒嚴時期國民黨按照類別將民間社會進行組織化,以利於對其調節控制與動員,同時兼顧滿足民間社會的需求,此一過程稱作「統合」。術數又稱作五術,其中不僅包含遠古人類對超自然的理解,更有許多先哲的生活智慧。然而在過去的歷史發展中因著數度受到宗教利用而長期為政府所忌。進入現代社會後術數不但面臨科學的挑戰,也因其深入民間的特質而在動盪的局勢中備受當政者關切。本研究以戒嚴時期的術數團體為對象,探討在現代國家體制下國民黨如何統合術數群眾,並了解在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難與侷限。

2009中國宗教報告(附贈CD-ROM)

為了解決宗教的起源與發展的問題,作者金澤 邱永輝 主編 這樣論述:

2008年,中國各大宗教都展現出新氣象和新趨勢。從總體上說,宗教的發展速度較快,從現狀可以預見,今後相當長時間內中國宗教仍會不斷發展。宗教領域保持了團結穩定的局面,努力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成為中國宗教發展的主流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文化的國際交流空前活躍,宗教的國際性明顯增強;宗教問題與民族問題更加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民族問題日益成為關聯民族平等與團結、社會穩定與和諧、國家統一與安全的重大政治問題與社會問題。 金澤,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主要專著有《宗教禁忌研究》、《宗教人類學導論》,主要論文有《民間信仰的聚散現象初探》、《全面研究宗教在文化發展戰

略中的地位與作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在宗教人類學方面的豐富與發展》,主要譯著有《宗教的起源與發展》、《神話學》、《人與神——宗教生活的理解》等,《中國宗教報告(2008)》(藍皮書)主編。 前言總報告 不平凡之年的宗教和宗教研究特邀報告 加強對中國宗教新生態、新問題和新挑戰的研究 金融危機與宗教發展各大宗教發展趨勢報告 與時偕行——2008年的中國佛教 道教發展的新氣象與新機遇 2008年中國伊斯蘭教概況及對穆斯林流動問題的分析 中國天主教觀察 2008年中國基督教現狀及研究 ——兼論中國教會組織的多元存在格局及張力 儒教與儒教研究 從封建迷信到非

物質文化遺產:民間信仰的合法性歷程熱點報告 「中國基督教研究的再研究」報告 本土情懷與全球視野 ——贛、湘、雲三省基督教現狀調查報告專題報告 松江大學城大學生宗教信仰狀況調查報告 浙江民間信仰現狀及其調研述略 從邊緣走向中心 ——中國宗教社會科學前沿報告後記

先秦儒學宗教性--以《論語》、《孟子》、《中庸》為討論中心

為了解決宗教的起源與發展的問題,作者符宛蓮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論題為「先秦儒學宗教性--以《論語》、《孟子》、《中庸》為討論中心」。「先秦儒學宗教性」乃交代研究方法及視角,副標題則交代研究範圍及對象。通過三個文本中對「天、道、鬼神祭祀」的描述,由其「部分」而觀其「整體」,進而述及「先秦儒學」,以深化研究之論題,並展現其「宗教性」。本文將以「宗教性」視角論之,擬集中在儒學經典所述之個體與超越對象之間的情感,因而以「終極關懷」、「內在超越」、「天人關係」作為導向,分別由「天、鬼神祭祀、道」作為討論之路徑。由梳理西方宗教脈絡始,繼而分析孔孟《中庸》思想傳承遞進的情況。「天」作為一切價值根源,其所賦予「道」、「鬼神」的意義無疑與價值根源有所關聯,相互依

存。此三者與「宗教性」內涵關係密切,各論證下將顯示「天」的超越性及與人之契合方法、對「終極關懷」的「道」之追求、「鬼神祭祀」中對所祭者敬畏思慕之心。呈現儒家之宗教情感,而將此情感理解為「宗教性」視角下所探見之思想,以肯定「儒學宗教性」此研究論題之價值,並顯示出另一詮釋儒學之方式,開拓思想之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