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納托利亞高原板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國立臺灣大學 地質科學研究所 鍾孫霖所指導 林俞青的 土耳其東部造山帶岩漿活動之年代與地球化學研究 (2019),提出安納托利亞高原板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特提斯洋、阿拉伯?歐亞大陸碰撞帶、碰撞帶岩漿活動、地球化學、放射性定年。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海洋研究所 賽德利克、喬凌雲、趙里所指導 徐榮均的 利用雷利波相速度圖探討安納托利亞岩石圈構造 (2017),提出因為有 安納托利亞、雷利波相速度、表面波層析成像、岩石圈構造、岩石圈與地幔動力機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安納托利亞高原板塊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安納托利亞高原板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土耳其東部造山帶岩漿活動之年代與地球化學研究

為了解決安納托利亞高原板塊的問題,作者林俞青 這樣論述:

阿拉伯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造山帶包含了一系列新特提斯洋的關閉、微陸塊的加積與最終的大陸碰撞,這個過程造成了高加索-伊朗-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區(簡稱CIA地區)廣泛分布自白堊紀以降的碰撞帶岩漿活動,其形成機制多所爭議。本研究針對土耳其東部之(1)埃拉澤地區晚白堊紀火成岩及(2)新近紀至第四紀火山岩,分析鋯石鈾-鉛年齡、鋯石鉿同位素組成、全岩氬-氬年齡、全岩地球化學及鍶-釹-鉿同位素組成,以討論其時空分布與岩石成因,進而對CIA地區之地體構造演化提供新的制約。土耳其東南部埃拉澤晚白堊紀火成岩於83 Ma至73 Ma形成,這些樣本的地球化學性質隨著時間系統性的變化,岩性從矽質、鈣鹼質、演化為鉀玄岩質,

並且在蛛網圖中都展現了鉭-鈮-鈦的虧損現象,而這些樣本隨時間演化的趨勢亦展現於輕稀土元素相對於重稀土元素的富集[如(La/Yb)N自0.5-6至12-24]、大離子半徑元素的富集、以及全岩釹-鉿同位素的降低[如εNd(T)自+7.1至-4.4、εHf(T)自+16至-2]等地球化學特性上。混染模擬結果顯示這個隨時間的變化是由於島弧岩漿活動的源區、地函楔隨著時間有越來越高比例由阿拉伯陸塊所提供的古老大陸地殼物質加入所造成,代表阿拉伯陸塊向海溝靠近的結果,並導致了Bitlis-Puturge地塊於79 Ma至74 Ma的高壓低溫變質作用與新特提斯洋南支的關閉及蛇綠岩套的侵位。因此本研究認為這套白堊

紀島弧(83-73 Ma)與新特提斯洋蛇綠岩套(92-83 Ma)可能形成於一洋內島弧系統、隨著阿拉伯陸塊的靠近而弧陸碰撞、島弧岩漿活動停止。由於阿拉伯陸塊提供的沉積物在島弧岩漿活動初期即開始加入地函楔中,本研究認為此短生命週期的島弧形成於新特提斯洋中一靠近阿拉伯陸塊的弧溝回捲系統,並且代表了阿拉伯陸塊北緣的新特提斯洋蛇綠岩套系統中的”消失的島弧”。整個CIA地區廣泛分佈碰撞後岩漿活動所造成的新近紀至第四紀火山岩,本研究根據定年及地球化學分析結果,認為東安納托利亞地區碰撞後岩漿活動可分為初期(17-5 Ma)與後期(

利用雷利波相速度圖探討安納托利亞岩石圈構造

為了解決安納托利亞高原板塊的問題,作者徐榮均 這樣論述:

  安納托利亞位在地中海的最東側,其北部屬於阿爾卑斯-喜馬拉雅造山帶的一支。安納托利亞為高度地表變形的區域,其構造由阿拉伯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於安納托利亞東北邊以及希臘隱沒帶回退於安納托利亞西南邊主導。安納托利亞的地殼構造已經透過接收函數、數個噪訊分析以及地震層析成像有很好的了解。然而,安納托利亞的岩石圈構造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另外,向西移動的安納托利亞到底是受「阿拉伯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的推力還是受「希臘隱沒帶回退」的拉力作用的結果,是目前仍需釐清的問題。  本研究中,我們透過安納托利亞地區寬頻地震測站紀錄到的垂直分量雷利波來構建有很好約束的高解析度均向性與非均向性相速度圖。首先,利用52個

近乎均勻分布的地震測站接收到的1868個來自全球的地震以雙站法量測沿280個地震測站對的雷利波頻散曲線(週期範圍20-300秒),然後我們將這些頻散曲線逆推得到高解析度的均向性與非均向性相速度圖。  我們的結果顯示在東安納托利亞高原有相對低速異常,與前人研究一致,這說明軟流圈上湧導致東安納托利亞由較熱的地幔支撐。前人提出希臘隱沒板塊持續往地幔延伸而整體隱沒系統往西南方回退。我們的雷利波非均向性量測結果也顯示安納托利亞東部的快方向為南北向而安納托利亞西部的快方向為東北西南向。我們的非均向性排列方式與GPS的量測很一致。阿拉伯板塊向北碰撞歐亞板塊導致安納托利亞板塊向西擠出,安納托利亞受到西邊的希臘

隱沒帶回退帶動往西南方向移動。因此我們提出安納托利亞地體構造形變受到其下方地幔流動的牽引以及周圍區域特構造特性影響,如阿拉伯板塊與歐亞板塊沿著縫合帶(Bitlis-Zagros Suture Zone)碰撞與希臘隱沒系統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