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台電磁波危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基地台電磁波危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文雄,陳世一寫的 來自空中的殺手:別讓電磁波謀殺你的健康 和譚麗玲的 核能,不能?:你我應該認識的核電真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NCC檢測北一女基地台通通合格 - Tvbs新聞也說明:台北市政府在北一女校舍裝設無線網路基地台,被學生家長抗議電磁波輻射值過量,嚴重危害學生身體健康,NCC有話要講。 NCC北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自然主義 和有意思所出版 。

世新大學 資訊傳播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莊道明所指導 陳志宏的 政府行動通訊電磁波安全教育宣導與民眾接受度比較分析 (2020),提出基地台電磁波危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動通訊、基地臺、電磁波、政策宣導、座談會。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潘維大所指導 曾俊凱的 無線通訊頻譜使用之法律權責探析 (2015),提出因為有 無線通訊、頻譜、刑事訴訟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基地台電磁波危害的解答。

最後網站電磁波健康效應之評估報告則補充:台與微波爐之間,屬於非游離電磁波,不論是基地台或手機,都不會放出游離輻 ... 至於長期效應,許多研究探討極低頻磁場對健康的其他可能危害,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基地台電磁波危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來自空中的殺手:別讓電磁波謀殺你的健康

為了解決基地台電磁波危害的問題,作者陳文雄,陳世一 這樣論述:

  長期暴露在電磁波中,還可能造成:   兒童:記憶力減退‧智力受損‧骨骼發育遲緩   女性:肌膚粗糙.月經紊亂‧生殖力下降.流產‧畸胎   成年人:免疫力下降‧新陳代謝失常‧記憶力減退.心率失常.視力與聽力下降   研究證實,電磁波與癌症確實有關!!   陳女士只要待在家裡,就會情緒浮躁不安或是皮膚癢,甚至每天晚上頭痛劇烈難以成眠。經查才發現,原來台電在她家附近埋了地下高壓電纜線!   方女士的先生不僅經常眩暈,就連原本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記憶力與智商也跟著一直往下掉。檢測後發現,原來她家柱子掛了一條外面電線桿拉過來的高壓電纜線!   自從顏女士住家附近建了2棟高壓變電所後,她睡

覺時會聽到「嗡嗡……」聲,還伴隨頭痛、耳朵發熱、心臟跳動過快等症狀,直到被診斷出有甲狀腺腫瘤,她才驚覺附近居民的死因大都是癌症!   洪先生居住的鹽埕村,隨著雷達站的設立,越來越多村民有失眠、免疫力越來越差等症狀,甚至有好幾個30幾歲的村民先後罹患癌症,其癌症死亡率更是躍升全縣第1名!   你經常會有頭痛、偏頭痛、長期莫名的焦慮、憂慮、記憶力減退、耳鳴、耳朵發熱、失眠、皮膚疹、嘔吐、疲勞、淋巴腺腫大等症狀嗎?小心,你可能正被電磁波殘害而不自知!   電磁波是無所不在的隱形殺手,藏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現代人暴露於電磁波環境的機會越來越多。除了高壓電塔外,我們生活

常用電器,所釋放出的電磁波也有強弱之分,小至手機、平板、筆電,到屋內的電線、電腦、無線網路分享器、無線電話基座,甚至電視、電鍋、微波爐、空氣清淨機、吹風機等家用電器,以及屋外的高壓電線、路邊變壓箱、變電所等供電系統,幾乎沒有人可以豁免電磁波的危害。   別以為對電磁波沒感覺就代表沒事,各國科學家經過研究已經證明,長期接受電磁波輻射,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新陳代謝紊亂、記憶力減退、提前衰老、心率失常、視力下降、聽力下降、血壓異常、皮膚產生斑痘、粗糙、男女生殖能力下降、婦女易患月經紊亂、流產、畸胎,以及各類癌症等,尤其以小兒白血病最高,世界衛生組織(WHO)甚至將電磁波列為和塑化劑、苯乙烯、咖啡

等為同級的「2B級可能致癌物」!   可怕的是,多數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看不見的電磁波傷害而不自知,等到身體不適時去求診,往往都「代誌大條了」。尤其是孩童,長期暴露在電磁波環境下,無論是智力、記憶力還是學習力都會一直往下掉,絕對不可輕忽!   專家出馬,教你自救之道:測量+防護,拯救健康!   本書作者陳文雄教授旅居美國40年,卻在回國定居後面臨住家附近高壓電線的威脅,從此挺身而出,成為帶領村民抗爭台電的社運人士。他在七年的抗爭生涯中,從不了解電磁波到成為電磁波專家,為的就是希望透過徹底了解電磁波對人體的危害後,經由訴諸正義公理,從社會到立法,全面喚起全民及政府對電磁波的風險意識及管控,在

追求現代用電便利性的同時,也能兼顧大眾權益。   陳教授從多不勝數的醫學研究中發現,長期受到電磁波照射的人,即便輻射功率很小,仍可能誘發一些病變,對人體健康有著非常大且超乎想像力的影響,甚至致癌機率大增。他強調,面對環境中無所不在的電磁波籠罩陰影,最好的方法還是自己要有能力測量環境中的電磁波強度,對過強電磁波環境加以改善或自我防護,才是最保險的方法。因此,陳教授與他的姪子陳世一特別無私分享多年經驗,提供正確且實用的測量方法與防護對策,教你電磁波檢測不求人,輕鬆做好自我防護,許你一個安全、健康的美好家園。 本書特色   ●Check!1分鐘揪出生活環境中的電磁波怪獸:你知道嗎?電磁波威脅防

不勝防,不只變電所、高壓電線、路邊變壓箱和基地台有電磁波,就連家中的無線網路分享器、無線電話基座、手機、電腦,甚至電視、烤箱、吹風機等家電用品都有電磁波!本書詳列生活中的電磁波來源,1分鐘幫你揪出看不見的殺手。   ●Stop!拒絕3C電磁波殘害,建立正確防護觀念:你可能不知道,生活中不以為意的習慣,正悄悄損害你的健康,像是:睡覺時仍開著無線網路分享器?等於放任電磁波整夜照射你的身體;邊充電邊講手機?此時電磁波強烈,不宜通話;電話響一聲就接起?撥接時是手機電磁輻射最強的時候……等,本書特別歸納出使用3C產品謀殺健康的NG行為,方便讀者按書索驥。   ●知己知彼!測量電磁波一次就上手:要知道

自己生活環境中的電磁波強度,只有透過測量才能有效得知電磁波強度。本書模擬住家、辦公室以及鄰近環境,step by step教你測量電磁波,並提供注意事項,讓你電磁波檢測不求人,輕鬆避開危險環境、遠離威脅。   ●最具實用性的電磁波知識與防護手冊:本書作者陳文雄教授無私詳實的分享七年抗爭與研究,藉此喚起大眾對電磁波風險的注意,並將艱澀難懂的科學理論化為簡單易行的健康知識,堪稱最具專業度及實用性。 共同推薦          甜蜜住家卻隱藏著健康殺手/江守山 腎臟科名醫   2008年,我在拙作《別讓房子謀殺你的健康》中曾提到,待最久、也最放鬆的甜蜜住家,可能隱藏著輻射、有機化合物、超細懸浮微

粒、黴菌孢子……等健康殺手!當時,我特別把輻射獨立篇章詳細說明,就是希望讀者能多多注意這個隱藏在家中看不見的能量殺手,可惜一般人都很鐵齒,非要疾病找上門才會警覺。   欣見陳教授專文專書介紹電磁波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書中引據醫學文獻、詳列生活中電磁波來源、網羅受害者現身說法,也提供一般人自我防護的正確方法,我樂之為序。      重視民眾規避風險的需求/李應元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   1986年,蘇聯車諾比發生了嚴重的核電廠意外,影響幾乎遍及整個歐洲,德國學者貝克,適時提出了風險社會的概念,對時下一些新科技產品的運用,提出警訊。隨著科技進化的程度加速,很多現代化的產物在還沒有經過詳細的風險評估

與確認,便已經普遍的運用於人群生活之中,例如核能、基因改造食品,乃至電磁波的暴露等等,這些高科技的產物,對人體的危害程度雖然還迭有爭論,但,它們讓現代人暴露於過多額外的風險之中,卻也毋庸置疑。   以電磁波為例,身處日新月異的工業社會裡,我們的生活少不了電器用品,行動電話,乃至無線上網的WiFi,這些用品雖然帶給我們無比的生活便利,然其所伴隨的電磁波風險,卻也同樣令人擔憂。針對電磁波風險的問題,陳文雄教授從鄉土關懷的角度出發,佐以學術文獻蒐集與草根田野調查,完成了此一專書著作,透過本書,不僅讓讀者正視電磁波風險,更能了解身邊電磁波的來源,與防護自救之道。   而除了民眾自救之外,過去許多環保團

體曾經對政府提出電磁波暴露風險的質疑,卻屢屢得到官方的樣板回應:「現代科學無法證明電磁波有害人體健康」。對此陳文雄教授更要求為政者能從風險減免的角度出發,以預警原則的態度來回應民眾對風險規避的需求。套句現在流行的用語:「自己的風險自己顧」,或許,更積極公民社會的力量,未來正是解構風險社會的可靠途徑。      社區民眾守護健康的寶典/洪德仁 臺灣健康城市聯盟理事長   陳文雄教授是我敬佩的學者,精湛於健康經濟、消費經濟的研究,是國內外知名的學者。   他不只是在研究室內做學術研究,他從美國返回台灣,在熟習的田園中,關懷自己的故鄉,深入研究在我們生活周遭影響健康因子,他號召有識之士,投身守護環境

,並向政府陳情、政策倡議和施壓,讓台灣這片土地變得更清靜和永續,他的成就令人敬佩。   陳教授還把生澀的學術論述和歷程,轉換成通俗有趣,容易理解的方式,讓民眾了解影響健康的隱形殺手:電磁波,可以說是一本守護健康的寶典,以社區民眾的角色,期待這本專輯的出版。      看不見、摸不著的電磁波危害/許立民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   電磁波一直是我關心的健康議題,很高興見到陳教授抱持「防患未然」的理念,將自己帶領農民與台電的7年抗爭過程,以及多年鑽研電磁波的研究文献,化做《來自空中的殺手:別讓電磁波謀殺你的健康》一書,讓電磁波測量方法與防護對策的知識普及到一般大眾,達到為自己、家人提供防護罩的目的。

  這本書用很淺顯的文字介紹了「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所不在的電磁波,讓一般人能夠很快了解電磁波的來源和危害,是一本大眾兼顧生活品質與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指引。      電磁波已被WHO認定為致癌物/陳椒華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創會會長   電磁波看不到、摸不到、聞不到,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2B致癌物。2006年間,我接連遭遇住家及工作場所旁有高壓電纜線設置,暴露於電磁波下,常常頭痛、記憶力衰退、褪黑激素分泌減少等症狀也發生,又由於常使用手機及使用筆電無線上網,乳房也長了多顆腫瘤。   身為環保團體幹部,懼怕電磁波,只得召開記者會與陳情抗爭,媒體報導後,也結識了陳文雄教授。《來自空中的殺

手:別讓電磁波謀殺你的健康》一書是陳文雄教授帶領家鄉村民對抗高壓電塔設置的抗爭過程,對抗一役雖敗,但陳教授及自救會的奮勇經歷仍是值得大家學習。另外,本書也整理電磁波受害者及相關資訊,透過此書定能增進讀者對於電磁波的危害性及因應預防的瞭解。      環境中充滿低頻、射頻電磁波/張武修 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   電磁波是健康的無形殺手!對全世界皆然。在台灣,隨著現代生活環境與通訊型態改變,暴露在各類新型態和越來越強的電磁波,導致身體可能的受損,已經不再是某些工作場所或族群的專利。無論是高壓電、變電所等戶外電力設施所發射的極低頻電磁波,還是為了通訊、偵測、視訊傳播等目的而發射的射頻電磁波,已經普

遍存在我們生活環境中,讓人不得不防,卻又不知從何防範。   本書作者陳文雄教授是位專業且具有高度使命感的優秀學者與社運人士,能將艱澀難懂的科學理論與健康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觀念,並加上他個人在台灣的經驗,藉此喚起大眾對電磁波風險的注意,並引導讀者實踐電磁波防護等生活習慣,是一本相當值得閱讀的好書!      讓你更深層體認現代生活危機/謝寒冰 資深媒體人   亙古以來,宇宙中的所有物體(包括你我)都會釋放電磁波;現代社會電器用品大增,籠罩我們的電磁波頻率與種類,應該遠比古代更為繁多,那麼,它究竟會不會對人類造成危害呢?   與一般僅用學理論斷的刊物不同,親身投入抗爭的陳文雄教授,用真實的案例,告

訴你電磁波可能會對人們產生的可怕影響。   一條高壓電線,改變了陳文雄教授的退休生活;或許這本《來自空中的殺手:別讓電磁波謀殺你的健康》,也能讓你對現代生活的潛藏危機,有更深一層的體認。     

基地台電磁波危害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手機電磁波 #電磁波是致癌物嗎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2:24 電磁波是什麼?
03:51 哪一種電磁波最危險?
05:08 手機跟微波爐會傷身嗎?
06:09 長期暴露有害嗎?
07:41 手機電磁波是致癌物嗎?
09:12 我們的觀點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范范、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民眾誤信5G傳播病毒謠言 英國基地台被燒毀 - 中央社:https://bit.ly/32Y9gN6
→歐洲「去他的5G」?繼英國之後 荷蘭基地台也遭燒毀 - 新頭殼 :https://bit.ly/3hxSlFg
→5G基地台散播病毒「謠言」燒到美國 基地台頻遭縱火 - 新頭殼:https://bit.ly/39CfmEj
→ 誤信「病毒靠電磁波傳播」英國 5G 基地台遭縱火,逼得官方出面闢謠 - 科技新報:https://bit.ly/3f3JDNe
→氣象雷達蓋不蓋 - 泛科學:https://bit.ly/39sJPES
→電磁輻射與健康 - 維基百科:https://bit.ly/3g88HEk
→行動電話被列入「潛在致癌名單」 - 泛科學:https://bit.ly/2P4AOYZ
→別輕忽電磁波的危害,學會4招保證從此遠離它 - Heho健康:https://bit.ly/2P0SB3v
→那些對電子產品和 Wi-Fi 過敏的人,整個人生被「隔離」 - 科技新報:https://bit.ly/2CPoYzC
→微波爐加熱食物會產生危害嗎? - 泛科學:https://bit.ly/32Z2F5o
→會致癌?有輻射?各種微波爐謠言一次破解 - 關鍵評論網:https://bit.ly/39tRaUJ
→手機電磁波會影響健康嗎?你可以這樣做 - 照護線上:https://bit.ly/3g3z2mN
→百萬人被唬爛了!?電磁波尚未被證實對人體致癌 - 泛科學:https://bit.ly/30OmglY
→《電磁波健康效應之評估報告》 -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https://bit.ly/30SpTr5
→電磁波會造成癌症嗎 - 台灣癌症防治網:https://bit.ly/39xQu0g
→國民健康署-電磁波宣導專區(WHO文件):https://bit.ly/3hwsZHY
→國民健康署-電磁波宣導專區(國外機構立場聲明):https://bit.ly/3f3sp2D
→射頻電磁波是否可能致癌? - 解讀 IARC 的評估報告 by 台大電機系教授 吳瑞北:https://bit.ly/2WVv3Bd
→化學殘留、疑似致癌物讓人心惶惶?劑量才是關鍵!—食安基本功(上) - 泛科學:https://bit.ly/2OWiUrl
→這個致癌、那個也致癌 食品致癌物質誰說了算? - 食力:https://bit.ly/2DccGRv
→如果手機訊號安全,為甚麼會被列作「可能致癌」? - 關鍵評論網:https://bit.ly/39sKZAe
→IARC 2011年電磁波列入2B級致癌物 新聞稿:https://bit.ly/3f2NcU7
→IARC 2016年咖啡、熱水調整致癌物分級 新聞稿:https://bit.ly/3g5c1jp
→抗議基地台「被斷訊」後悔了!十年前台東有先例 網嘆諷刺 - 三立新聞網:https://bit.ly/2WUPbna
→水上鄉民抗議基地台手機沒訊號崩潰 蔡易餘協調將恢復:https://bit.ly/39sKCpi
→水上鄉民3個月前抗議基地台 現在手機沒訊號又喊崩潰:https://bit.ly/2EmPXD8
→抗議基地台後悔了!網憶「當年台東新化村」慘例...嘆台灣2大奇景:很諷刺:https://bit.ly/2EqirMp

【 延伸閱讀 】

→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有多強,WHO告訴你 - 泛科學:https://bit.ly/3jHJrqy
→晚上睡覺手機放床頭?輻射無傷但可能有其他危害 - 元氣網:https://bit.ly/2WZOnNV
→用Line打電話小心電磁波?立委實測飆500倍 環團:最高50萬倍:https://bit.ly/2CPRvoJ
→基地台恐大增 學者籲訂電磁波長期暴露標準 - 自由電子報:https://bit.ly/303DMmQ
→燒毀基地台防堵新冠疫情?科學素養當道下的省思 - 科學月刊:https://bit.ly/2WYayEg
→行動電話基地臺電磁波 問答集(Q&A)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https://bit.ly/2EjUpCt
→電磁波知多少 - 國民健康署衛教摺頁:
https://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ved=2ahUKEwih1Or0qs3qAhWMBKYKHZSsAbIQFjADegQIBhAB&url=https%3A%2F%2Fwww.hpa.gov.tw%2FPages%2Fashx%2FFile.ashx%3FFilePath%3D~%2FFile%2FAttach%2F296%2FFile_256.pdf&usg=AOvVaw3BwcCZwR3OgWG9ka-rBx5i
→手機電磁波致癌!?專家教你如何降低3C危害保護家人健康! - MedPartner :https://bit.ly/2WZOsBd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email protected]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email protected]

政府行動通訊電磁波安全教育宣導與民眾接受度比較分析

為了解決基地台電磁波危害的問題,作者陳志宏 這樣論述:

行動通訊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日新月異,我國行動電話之普及率幾乎是人手一機,第四代行動通訊系統(4G),看影片、傳訊息、上網等,帶動網路新應用的發展,到了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5G),對象不僅是人與人、人與物,更是擴大到物與物的連結,而良好的高速行動寬頻服務,必須仰賴完好的基地臺網路基礎建設,然而國內民眾對手機與基地臺電磁波安全產生諸多疑慮與抗爭,阻礙了網路基礎建設,爰通傳會為減少民眾對電磁波安全的疑慮,增進民眾對基地臺建置的接受度,於各地辦理基地臺電磁波安全議題座談會。本研究主要針對通傳會107年至109年舉辦的「公務機關電磁波知識宣導與專題座談會」之參加者會後的民眾問卷的原始問卷資料,進行分析

探討民眾對座談會課程安排與設計、電磁波知識正確認知及基礎建設政策支持等之滿意度,同時比較歷年舉辦成效,經分析發現,每年透過宣導座談會進行政策宣導,有達到政策宣傳及行銷目的;由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主講,電磁波科普知識及相關應用,深獲民眾肯定;參與民眾之滿意度均達到滿意以上,年齡輕且學歷較高民眾對講座宣導與電磁波知識接受度較高。宣導座談會在轉化基礎建設支持度上力道還有提升空間;偏鄉及原鄉地區有座談會的需求,並需重視與尊重當地民眾與意見領袖意見,並對進行適當回饋。

核能,不能?:你我應該認識的核電真相

為了解決基地台電磁波危害的問題,作者譚麗玲 這樣論述:

  你贊同核能發電嗎?   身處人口爆炸、能源與環境危機的現代,你不能不懂核能!   法國核安專家伊夫來台警告,   「再處理」只能拖延,無法真正解決核廢處置問題。   然而,台電日前宣布,預估今年備用容量率降至10.4%,   2019年恐跌破7.4%的安全門檻,全台將面臨限電危機。   到底核電是天使,還是魔鬼?   它究竟能,或不能?   一場突如其來的日本大地震   一場罕見的大海嘯   使得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危機一觸即發   造成全球民眾的大恐慌   核輻射究竟有多恐怖?它距離我們有多遠?   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輻射源?   本書歸納了日常生活中大家最關心的「核」心問題

  帶你窺探核災背後的祕密,瞭解核能發電的知識   認識核污染的危害和防範措施,教你放心過生活! 作者簡介 譚麗玲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中華核醫學專業委員會會員、江西省核學會理事、江西省醫學會和核學會核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祕書。   專業與特長:ECT放射性核素顯像的診斷、碘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 第一章聚焦福島核電廠事故—核能,你是天使還是魔鬼? 001 問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了什麼? 002 問 什麼是核電廠?福島核電廠為什麼會發生爆炸? 003 問 福島核電廠爆炸與原子彈爆炸一樣嗎? 004 問 國際核事件如何分級?福島核電廠事故是幾級? 005 問

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大核事故? 006 問 福島核電事故與車諾比事故相比,哪個更嚴重? 007 問 核事故的應急疏散半徑是如何確定的? 008 問 福島核電廠事故會產生什麼放射性污染? 009 問 福島核電廠事故產生的放射性污染通過什麼途徑擴散? 010 問 核事故後,放射性煙雲能飄多遠? 011 問 核災後空氣中檢測到微量放射性物質,是否對人體產生危害? 012 問 種植的菠菜中檢測出碘-131,對公眾健康有無影響? 013 問 福島核電廠事故後,放射性物質是否對日本的農畜產品造成影響? 014 問 日本向海洋排放了冷却廢水,我們還能不能吃海鮮? 015 問 食用了受核污染的食品可能造成哪些健

康影響? 016 問 目前,我國飲用水安全嗎? 017 問 將水燒開能去除放射性碘-131 嗎? 018 問 什麼情況下需要對水源和食物進行控制? 019 問 從日本回來的觀光客會給他人帶來健康風險嗎? 020 問 核輻射對人體造成的傷害能治癒嗎? 021 問 核輻射損傷會遺傳給下一代嗎? 022 問 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處理什麼時候結束?   第二章解讀核能技術 023 問 人類為什麼要發展核能? 024 問 為什麼原子核會源源不斷地釋放出能量? 025 問 核能發電與其他能源發電相比,有何優勢? 026 問 除了核電廠以外,現代核技術還有哪些應用? 027 問 為什麼我國核電廠要設置「禁區」

? 028 問 目前中國核電發展現狀如何? 029 問 核能發電的風險有多大? 030 問 福島核電事故後,核能開發會再次陷入冷冬囹圄? 031 問 核電廠會產生哪些放射性廢物?應該如何處置? 032 問 核電廠反應爐有哪些安全保障? 033 問 核電廠為什麼要選擇建在海邊? 034 問 生活在核電廠周邊安全嗎? 035 問 核電廠的應急計畫區是如何設置的? 036 問 核電廠建設時,考慮到抗震設計了嗎? 037 問 核電廠如何防禦恐怖襲擊? 038 問 一座核電廠服役多少年合適,福島核電廠是否在延期服役? 039 問 應該如何處理報廢的核電廠? 040 問 什麼是核武器? 041 問 核戰爭

會導致什麼樣的災難?   第三章為何人人談「核」色變?它是看不見的「幽靈」? 042 問 什麼是輻射? 043 問 輻射有哪些類型? 044 問 新聞報導中經常提到的毫西弗和微西弗是什麼意思? 045 問 為什麼各地區的天然輻射水準存在差異? 046 問 天然輻射劑量的照射對人體健康有傷害嗎? 047 問 人工輻射源主要有什麼? 048 問 輻射對人體健康有何種危害? 049 問 怎樣檢測自己是否遭受放射性輻射? 050 問 受到核輻射都有哪些臨床症狀? 051 問 輻射可能對人體造成怎樣的長期影響? 052 問 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是否因人而異? 053 問 輻射對各個器官的影響度是否一樣? 0

54 問 輻射能誘發癌症嗎? 055 問 輻射會導致白內障嗎? 056 問 可怕的白血病與輻射有關嗎? 057 問 核輻射會導致甲狀腺癌嗎? 058 問 輻射會導致人的毛髮脫落嗎? 059 問 核輻射可損害人的生殖系統,導致不孕不育? 060 問 輻照的安全限值與致死劑量是多少? 061 問 醫療輻照會對人們身體產生危害嗎?   第四章解讀輻射安全的基本知識 062 問 放射性從哪裡來? 063 問 α、β、γ 射線是什麼? 064 問 放射性物質會自己消失嗎? 065 問 中子射線有什麼特點? 066 問 X 射線是什麼? 067 問 電離輻射的標誌和警告標誌是什麼? 068 問 我們如何測

定輻射? 069 問 放射源的放射性強弱如何度量? 070 問 常見的輻射劑量單位是什麼? 071 問 什麼是外照射? 072 問 什麼是內照射? 073 問 什麼是放射源? 074 問 是不是每種放射源都是毒性非常大的? 075 問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如何? 076 問 碘-131 是什麼? 077 問 鈈-239 是什麼? 078 問 放射性銫有什麼危害? 079 問 鍶是什麼? 080 問 什麼是放射性鈷-60?   第五章日常生活中的電磁輻射無處不在—你可知道這些輻射與我們「形影相隨」? 081 問 什麼是電磁輻射? 082 問 日常生活中的電磁輻射污染有哪些來源? 083 問 電磁輻射

污染在環境中如何傳播? 084 問 電磁輻射如何對人體產生危害? 085 問 電磁輻射對人體作用的影響因素? 086 問 電視機有什麼輻射危害?如何防護? 087 問 如何避免廣播、電視發射系統對人體的影響? 088 問 冰箱有什麼輻射危害?如何防護? 089 問 微波爐有什麼輻射危害?如何防護? 090 問 電磁爐有什麼輻射危害?如何防護? 091 問 電腦有什麼輻射危害?如何防護? 092 問 手機有什麼輻射危害?如何防護? 093 問 吹風機有什麼輻射危害?如何防護? 094 問 消毒櫃有什麼輻射危害?如何防護? 095 問 高壓線會帶來輻射危害嗎? 096 問 移動通信基地台帶來的輻射

危害有多大? 097 問 大理石真有輻射?裝修用石應該注意什麼? 098 問 瓷磚也有輻射? 如何選購瓷磚? 099 問 日常家庭生活中,孕婦應該注意什麼? 100 問 兒童應該注意什麼? 101 問 什麼樣的個人防護用品可以阻擋電磁波?   第六章輻射防範小技巧 102 問 輻射防護的原則是什麼? 103 問 外照射的防護方法有哪些? 104 問 內照射的防護注意事項有哪些? 105 問 一旦發生核與輻射突發事件,公眾應該如何防範? 106 問 在核危機發生時,公眾如何控制情緒和保持良好心態? 107 問 怎樣去除人員體表的放射性污染? 108 問 什麼情況下公眾應該採取隱蔽措施? 109

問 什麼情況下公眾必須撤離? 110 問 服用碘片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111 問 碘鹽是否能抗輻射? 112 問 把碘酒塗抹在皮膚上能預防核輻射嗎? 113 問 什麼是氡?它對人的健康產生什麼危害? 114 問 如何減少或控制室內的氡氣含量? 115 問 孕婦在接受醫療照射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116 問 兒童在接受醫療照射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117 問 如何保障地下作業人員的輻射安全? 118 問 放射性從業人員如何進行輻射防範? 119 問 乘坐飛機是否需要進行特殊的輻射防護? 120 問 什麼食品能有助於抵抗輻射,同時提高免疫力?   附錄有助於抵抗輻射的瓜果蔬菜 海帶 綠豆 蜂蜜 苦

瓜 薑 綠茶 荔枝 橘子 草莓 櫻桃 檸檬 木耳 白蘿蔔 胡蘿蔔 山藥 番茄 參考文獻 序   2011年3月11日北京時間13時46分,全世界人民將共同銘記這一災難時刻—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同時引發了大海嘯,那高達10米的海浪不僅造成日本數萬人下落不明、數千億美元的巨大財產損失,更導致了日本福島核電廠發生了核外洩事故,民眾為此承受著巨大的恐慌和心理壓力。   人類為什麼要發展核能?隨著傳統化石能源的日趨枯竭,以及它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突顯,核能無論從經濟還是環保的角度說,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替代能源,發展核能也是必然的。眾所周知,由於核的特殊性,在開發

利用核能時,核與輻射的相關設備都有著十分嚴格的安全和保障措施,竭盡所能地將發生核與輻射外洩、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然而,從1979年美國三□島核事故、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爆炸,到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電廠發生核外洩,我們應該牢記,核與輻射的危險是客觀存在的。核輻射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面對輻射,面對民眾的無助和迷茫,我們該怎麼辦?   隨著日本福島核事故的不斷演變,民眾的恐慌也在不斷地演變,在美國出現過少量搶購碘片現象,在我國部分地區,曾出現過短暫的搶購碘鹽現象。隨著各國政府的及時引導,民眾的反應逐步趨於平靜。然而,在短時間內完全清除核事故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切實際的,我

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福島核事故的處理時間需要用「年」來計算。為此,作為一位核技術工作人員,我利用所瞭解的核與輻射知識,用通俗的語言,結合科普知識插圖,通過120個問答的表現形式,力求系統、科學地剖析日本福島核事故,分析核與輻射的表現特徵、可能對人和自然造成的危害,介紹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民眾嚴防輻射需要掌握的防護、自救措施。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了什麼? 2011年3月11日台北時間13時46分,日本東北海岸發生芮氏9.0級地震。地震引發海嘯產生10公尺高的巨浪,重創岩手、宮城、福島縣境內多個城市。此外,地震和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事故,並引發了核輻射危機。 日本福島第

一核電廠是20世紀70年代完工並投入運轉的核電廠,由6 座沸水反應爐核電機組組成。在事故發生當天,1、2和3號機組處於正常運轉狀態,4、5和6號機組處於停機檢查狀態。當地震信號被檢測到時,1、2和3號機組執行了自動停機程式。但是由於地震對供電系統造成大規模破壞,導致外部電源功能全部喪失。 失去廠外電源後,電廠自備的應急柴油發電機隨即啟動供電,向反應爐補水並進行應急冷卻。一個小時後,高達10 公尺的海嘯接踵襲來,頃刻間造成所有應急柴油機組功能喪失,電廠失去了全部交流電源,導致反應爐餘熱排出系統功能部分失效,爐心冷卻水水位急劇下降,燃料棒逐漸露出水面,積聚的熱量使燃料發生熔化,並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成

氫氣。隨後,1、2、3號機組發生氫氣爆炸,造成放射性物質被釋放。 而4、5 和6號機組的問題主要出現在用盡燃料儲存池(Spent Fuel storage Pool)上。4號機組用盡燃料儲存池發生氫氣爆炸,並引發火災。5號和6號用盡燃料儲存池的水溫異常升高。 在隨後一個多月的事故演變過程中,福島核電廠1 ∼ 6 號機組均紛紛告急,事故等級由最初的4級上調至最高級7級。目前,事態尚未得到完全控制。 核事故的應急疏散半徑是如何確定的? 截至發稿時,日本政府將居民撤離半徑從早期的3公里提高到20公里,同時要求半徑30公里範圍內的居民自行撤離。 在發生核電廠事故後,主要通過疏散或隱蔽受影響人口,來減少

核電廠附近居民受到的輻射危害。因此,政府部門一般會根據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和氣象條件(如風向、降水等)來決定疏散半徑的大小。 1986年的車諾比事故,前蘇聯政府把爆炸反應爐周圍30公里範圍劃為隔離區,撤走所有居民,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入口設有檢查站,也稱無人區;隔離區以外為高污染的撤離區,嚴格限制居民在區內居住,白俄羅斯境內這樣的撤離區約有4,500平方公里;撤離區以外就是准撤離區,一般距核電廠100公里左右,屬於非高污染地區,這一地區不要求強制性撤離,但提醒居民注意採取防範措施。

無線通訊頻譜使用之法律權責探析

為了解決基地台電磁波危害的問題,作者曾俊凱 這樣論述:

無線通訊技術日新月異,頻譜各式用途蓬勃發展,為人們帶來生活的便利,卻也產生許多新型態的法律爭議。刑法方面,本文探討現行法令與科技現況,提出若再發生電磁波攻擊事件,偵查機關應如何依刑事訴訟法第228條之規定主動偵辦。因我國司法實務界並非將電磁波視為能量,故本文針對刑法公共危險罪章提出若干修訂意見,包括第177條,第187-2條,以及第187-3條,希望使我國刑法與現實科學現況更加一致,並滿足新型態科學犯罪偵查之需要。在公法與民法方面,本文將實務議題分為基地台管理、地下電台管制、以及電信服務消費議題三類。首先將公法與民法在電磁波頻譜方面有關的法律內容與實務問題做文獻收集與整理,並將收錄若干相關問

題方面學者所提出的建議方案。基地台管理方面,目前我國電信法與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均有相關規定,NCC依據電信法授權所制定的行政規則更是數量眾多。本文收集文獻介紹基地台抗爭問題的現況與原因,並找出相關規管法律解釋造成此問題之法規原因為何,進而提出解決之道的建議。本文主張,對於電信法中關於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及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對於基地台設置的同意權應予限縮於微型基地台,否則有違憲法與行政法的比例原則或最小手段原則,並具體主張因應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於民國100年10月的決議內容,基地台管制以及其他電磁波安全之相關法規應該進行全面修訂,以避免日後可能發生的眾多爭議事件的發生。地下電台管制方面,本文從歷史角度分

析主管機關對於地下電台問題的處置經過,並介紹目前NCC正進行中的第十一梯次無線廣播電台釋照進行過程。本文並指出現行關於無線廣播執照釋照措施與相關規管辦法正是造成過去地下電台業者抱怨申請不到使用執照的問題根源,並提出法規修訂意見希望解決此一社會各界廣泛重視的言論自由議題。關於電信消費爭議問題,本文先由NCC行政規則分析造成目前信號涵蓋率不佳的原因,並提出修訂意見,希望同時解決無線通信訊號品質不良及基地台住戶抗議事件頻傳的問題。而針對電信帳單引起的許多爭議事件,本文主張修訂電信法及根據法律授權增訂行政規則,規定電信業者須兼顧便利性與安全性,區分消費者為商務型或是經濟型之用戶,以不同方式簽訂消費契約

,從締約前即事先考慮可能發生的爭議事件,才能有效減少日後發生爭議事件!本文針對無線通訊頻譜使用各面向提出許多法規修訂建議,其精神主要在於,希望各通訊應用領域從規畫階段就先擬定適當的規管辦法,才能避免日後疲於奔命解決各種抗議抗爭事件。所以主張,刑法預先針對電磁波攻擊問題規範相關條文;基地台在設置及開台前系統審驗階段,即應訂立周延的行政規則要求業者考慮選址地點與信號品質;無線廣播執照釋出前即應思考造成業者無法發聲的民怨從何而來;明確要求電信業者在與消費者締約前即應了解客戶考量為何,在締約階段即確保客戶有受到完整資訊內容告知,了解該契約確實是消費者真正需要,以期有效降低長年居高不下的電信消費者抗議事

件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