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 氣象站 觀測 人員 的工作內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許淑娟所指導 李培誠的 高雄市永安石斑養殖區的擴散與經營特色 (2014),提出地面 氣象站 觀測 人員 的工作內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雄永安、石斑、石斑養殖、產銷班、社會網絡。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理工學院 軍事工程碩士班 張又升所指導 陳新法的 降雨量分析於軍事工程及防災應用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氣象資料、降雨量、枯、豐水期、儲水天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地面 氣象站 觀測 人員 的工作內容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地面 氣象站 觀測 人員 的工作內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雄市永安石斑養殖區的擴散與經營特色

為了解決地面 氣象站 觀測 人員 的工作內容的問題,作者李培誠 這樣論述: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研究所別:地理研究所教學碩士班論文名稱:高雄市永安石斑養殖區的擴散與經營特色指導教授:許淑娟研究生:李培誠論文內容:共一冊,文10萬7千餘字,分五章17節,約以1,300餘字扼要說明摘要高雄市永安區的養殖漁業有百年歷史,多年來養殖的方式、魚種及分布範圍已經有所改變。民國102年永安區石斑養殖面積325公頃,居全台之冠,省道台17線(保安路)以西為主要的石斑養殖區。高雄市西北沿海永安、彌陀、茄萣等鄉鎮,海濱多屬於古蟯港內海的範圍,各鄉鎮的自然環境大致相同,現今也皆有養殖石斑,但石斑養殖面積甚為懸殊,何以永安區石斑養殖面積會冠於全台?永安區具有何種合適的養殖

條件?石斑養殖業為高風險、高利潤、高技術的產業,養殖戶基於什麼考量而投入該產業?養殖戶面對漁事管理及產銷組織的聯繫是如何處理?本研究透過資料分析、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先釐清永安區石斑魚塭出現的背景及空間分布;其次,探討養殖戶的經營方式;最後,進一步探討永安區石斑養殖區的產業結構,分析人口、環境、組織、技術各要素間是如何交互作用,才塑造出今日永安石斑養殖區的景觀。本研究發現永安石斑養殖業的發展與在地自然及人文養殖條件、養殖戶的經營特性和產銷班與產銷組織間的社會關係有關,其有利條件如下:永安區具有昔日內海的浮覆地、冬溫較高、黏性土壤等天然養殖條件,加上外在的政策、交通、技術等因素投入後,為石斑養殖

區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但受到自然環境、水源取得、社會經濟、政策影響,永安內部的石斑養殖仍有區域差異,70年代初期多集中沿海一側,80年代中期擴張至離岸1~2公里處,現今更擴至台17線一帶。由於永安區內的地理環境有空間差異,養殖戶衡量自有資金、市場價格、勞力需求等因素,決定投苗或收成的時間、種類和數量,採行「階梯式養殖」,以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養殖戶隨養殖收益高低,在空間運用上也有不同決策,當石斑養殖收入大於成本,石斑魚塭面積將維持或擴散;當養殖收入小於成本,石斑面積將會縮小。由於石斑養殖不易被機械取代,因此具有高度集約、勞力密集的特性。在一年當中,以收成、水池管理等工作為最忙碌,進入整地、曬坪

階段則為農閒期;在一日當中,餵食、巡池、觀察水色則為簡易的勞動工作,唯收成時期,每日養殖戶的時空路徑較為複雜,致使養殖戶能花在議價的時間較少。運銷的模式主要是由大盤商到魚塭收購,養殖戶長期在產銷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被迫成為價格接受者。永安石斑養殖戶為了對抗不合理的銷售體制,於民國98年開始成立石斑產銷班。產銷班對內提供班址讓班員進行技術與知識交流,對外配合漁會執行漁業政策,並與販運商、魚苗商、資材商建立買賣合作關係。班員間則透過長期的人際互動累積信任感,獲取社會網絡中的資源。漁會、產銷班與班員間三者的社會網絡,所建立的信任與互惠關係,讓三者連成了一個緊密的社會群體。由於產銷班及班員遵守漁會的明

確規範,漁會也定期向漁委會申請補助款以供養殖戶作為使用,但獲取資源必須履行其義務,故遵守生產規範一事成為養殖戶、產銷班、漁會三者間互惠關係成立的重要基礎。 永安區擁有合適的石斑養殖環境,加上養殖技術日益進步,讓養殖戶有利可圖,石斑養殖面積亦不斷擴張。永安養殖戶以「階梯式養殖」為經營特色,秉持低密度、無用藥的養殖方式,維持石斑的高品質。此外,養殖戶拋棄過去的單打獨鬥,改與產銷組織間的合作,使永安石斑養殖業有了更穩定發展的力量,塑造出全臺石斑養殖面積最大的鄉鎮。關鍵詞:高雄永安、石斑、石斑養殖、產銷班、社會網絡

降雨量分析於軍事工程及防災應用之研究

為了解決地面 氣象站 觀測 人員 的工作內容的問題,作者陳新法 這樣論述:

由於全球氣候快速的變遷,加上臺灣地理環境特殊,無論是在颱風季或梅雨季,劇烈降雨為導致臺灣天然災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降雨特性及降雨強度都與災害發生的規模及種類息息相關;依統計資料顯示,臺灣每年平均豪、大雨總次數達11次以上;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區因為颱風季節的來臨,統計數據有明顯增多的趨勢,在5月至9月期間就高達8次以上,占全年7成以上。近年來全台總雨量已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使得雨水再利用顯得更加重要,因此本研究主要運用大氣研究資料庫所提供臺灣在2001年至2011年間各地區所測得之各項資料中,將所有降雨量數據加以整理並分析其變化及未來趨勢,以結合現今降雨型態計算出得以反映各地區枯、豐水期

之建築儲水天數,凸顯枯水期儲水工作的重要性,並提供不同地區國軍建築或民間建築在工程、雨水再利用之參考;另外藉由11年降雨資料,依不同日降雨量及形式統計平均每月降雨日數,可提供國軍工程人員於辦理各項工程規劃設計時訂定施工工期之參考使用,並可實際訂定可辦理停工或工期展延等影響工程施工之雨量標準,以降低因天候因素產生之履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