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剛麥克風am133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研究所 郭文正所指導 羅丰邑的 微機電式聚對二甲苯薄膜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 (2014),提出圓剛麥克風am133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駐極體、聚對二甲苯、田口實驗計畫法、電暈放電。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精密工程學系所 洪瑞華所指導 孫誠佑的 微型化帶狀式麥克風製程研發與特性量測 (2009),提出因為有 微型帶狀式麥克風、振膜、頻率響應的重點而找出了 圓剛麥克風am133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圓剛麥克風am133,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微機電式聚對二甲苯薄膜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

為了解決圓剛麥克風am133的問題,作者羅丰邑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為開發微機電式聚對二甲苯薄膜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利用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並以聚對二甲苯作為麥克風之振膜與駐極體材料,使用電暈放電方式注入電荷,並以快速原型技術製作麥克風外殼,其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為自偏壓,不須額外電源,便可產生訊號,降低了系統的體積與複雜性,並且麥克風之駐極體具有10-4至10-3 C/m2穩定的電荷密度,使麥克風具有較高靈敏度與較寬的頻率響應。本研究之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可分為兩個結構,頂部為5 mm �e 5 mm �e 2 μm聚對二甲苯薄膜之振膜,底部為厚度5 μm的穿孔聚對二甲苯駐極體背板,以矽晶圓為基板,利用微機電加工技術,製作成低成本且高可靠度

的麥克風。駐極體電荷植入的部分,利用電暈放電技術,將電荷植入聚對二甲苯中,並使用田口實驗方法對電暈放電機台之各個影響參數進行分析,使植入駐極體表面之電荷密度達到最佳,其量測方式為表面靜電量測儀。實驗結果表示本研究之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具有非常低的寄生電容、自偏壓、結構簡單、可大規模生產、高穩定度等優點。量測結果麥克風頻率範圍為100 Hz到25k Hz,開路靈敏度範圍在94 dB SPL下為0.56 mV/Pa到1.78 mV/Pa,頻率響應,總諧波失真率(THD)在94 dB SPL 1k Hz下為13.30%。

微型化帶狀式麥克風製程研發與特性量測

為了解決圓剛麥克風am133的問題,作者孫誠佑 這樣論述:

本論文提出微型化帶狀式麥克風製程研發與特性量測,使用微機電技術將傳統鋁帶式麥克風微型化,在製程上提出以Ni/Co基板蝕刻的方式,降低濕蝕刻過程中高溫的製程,以減少薄膜元件的熱應力,提升整體製程的良率;磁路系統方面,藉由模擬分析及磁通密度量測系統,獲得較佳的磁路結構,以縮小整體麥克風的體積,提高微型化帶狀式麥克風的感度。傳統帶狀式麥克風體積為66 mm×32 mm×7.2 mm,而本研究所設計的微型化帶狀式麥克風體積則縮小為22 mm×15.5 mm×27.5 mm。從實驗結果與材料的性質中可得知壓克力高分子材料具有可圖型化、厚度可旋轉塗佈至1 μm、低製程溫度的特性,可以獲得良好的麥克風靈敏

度。另一方面,由於本研究的帶狀式麥克風屬於速度型的麥克風,振動的速度會影響到感度的好壞,因此本研究在振膜形狀上分別做出不同尺寸的孔洞,發現開洞面積越大,振膜機械感度越佳,對麥克風振膜在低頻時的感度有明顯的提升,最佳結構(振膜厚度2 μm、感應線圈長度43.7 cm、線圈阻抗264 Ω)的量測結果為取樣頻率1kHz下,感度為-77.6 dBV/Pa,若搭配放大電路的使用,即可符合市售規格-50~-60 dBV/Pa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