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宗教儀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台灣宗教儀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家麟寫的 宗教研究:論文寫作與實務 和張家麟的 誰在宗教中:宗教社會學的詮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宗教版畫的美麗與哀愁 - 中華日報也說明:台南資深文化工作者潘元石也曾為此感到憂心,某日在得知廟方將於晚間進行宗教儀式之時,於夜半儀式進行中與廟方洽談許久,終於在廟方特別允許下,得到廟方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蘭臺網路 和蘭臺網路所出版 。

真理大學 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高怡萍所指導 陳民安的 北台灣臨水夫人廟宇的儀式變遷:以三重福音堂為例 (2020),提出台灣宗教儀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順天聖母、陳靖姑、臨水夫人、台北普安堂、三重福音堂、法教三奶派、法教團。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佛教學系 闞正宗所指導 盧美蓮的 悟明法師生平與觀音法門實踐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悟明法師、臨濟、觀音、大悲懺、海明寺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宗教儀式的解答。

最後網站(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p327-p357)略論 ...則補充:標題: (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p327-p357)略論台灣漢人社群的 ... 南華大學 - 台灣民間寺廟信仰中的身體儀式技藝與宗教場域研究---以台南市兩個聯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宗教儀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宗教研究:論文寫作與實務

為了解決台灣宗教儀式的問題,作者張家麟 這樣論述:

  宗教研究該從那裡著手?宗教研究具有各種方法論的視野,宗教研究本質上這也是為了探究「人類到底因何而生」的根源性問題,究竟該如何理解宗教的問題?本書從不同且多樣性觀點進行理解而提出研究理的方法。作者將宗教研究的方法,以及主要的宗教學理論的特徵,用淺顯易懂的論述付諸著作並付梓上市。   研究生書寫《宗教研究:論文寫作與實務》一書,作者問:「作研究有巧門嗎?」回答,這是個大哉問,當然有巧門!   此門在於:研究者在懂「理論」、「資料」及「方法」外,尚須對現象有研究的「視野、思維與想像」。讓彼此之間產生連結,再加上努力、執著於研究過程,就可能對既存的現象,作出合理的探索及解讀

,甚至能對未來的行為作出估計。   「理論」是指前輩學者的知識積累,它常可以指引我們後輩研究生研究已經走到哪裡了。至於能否用它來解釋既有的現象,是不是此理論仍然隱含著「瑕疵」,皆值得研究時反思或挑戰。   「資料」則是指社會現象的真實反映,研究者須謹慎將之轉化成為文字、數字、圖像、影音。在作研究當下,依據理論或概念群、假設、研究架構的指引下,在圖書館摘選資料;或走入社會人群中,篩選、測量、採集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料。   由此看來,理論與資料之間產生了勾連,對後實證主義的研究者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巧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者要研究學問,不得缺少「理論」與「方法」

的巧門!   對「巧婦」而言,「巧門」是指作菜的食材、創意與方法。對研究者而言,此「巧門」則是指「作研究的思維」;對「問題的提出」;做「理論視野」;「資料擷取及處理」,邏輯的架構與「論文書寫」等一系列的概念、方法及實踐,它是閱讀資料獲得知識與撰述論文的「方便之門」。   研究生用本書「巧門」作研究,有方向可以遵循,有方法可以運用,有步驟可以執行,再加上持之以恆的興趣與熱情,依本書目次「按圖索驥」操作研究,定可寫出好論文,作出好成績。   另,宗教學術研究者欲更上層樓,成為優質研究者,也可從本書得到啟發。#台灣蘭臺出版社。 本書特色   方法論內容豐富且深入淺出,適合當研究生的工具書。

  整本書內容結構完整,符合教授教學參考書目。   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適合精緻研究者引用。  

台灣宗教儀式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朝聖台灣:燒王船、迎媽祖,一位攝影記者的三十年祭典行腳」介紹

訪問作者:陳逸宏  

內容簡介:
神明欽點的攝影師 陳逸宏
三十年庶民信仰影像全記錄

  疫情時代,最撫慰人心的信仰參與,
  世紀瘟疫籠罩,最閃耀的人性光芒。

  從燒王船到媽祖遶境進香,
  身兼攝影記者與拱天宮志工的陳逸宏,
  用三十載光陰與數以萬計的影像,
  為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記錄下最珍貴的感動與瞬間。

  三年一次、千萬王船平安祭,最震撼視覺的火焰儀式高潮;
  步行超過三百公里、數萬信眾瘋媽祖,全台最龐大的進香隊伍;
  還有外人鮮少參與,深入鄉野的白沙屯二媽遊庄,首度披露……

  橫跨台灣兩大民間信仰的廟會記錄,
  影像與故事交織的庶民信仰紀行,
  帶你一同深入台灣人的百年記憶。

  ◆ ◆ ◆
  信仰有如空氣。在太平盛世、健康安定的時候,不覺得可貴;但當世紀疫情肆虐全球、奪走成千上萬生命,人們陷入恐慌時,敬天畏神、對生命保持謙卑的信仰,帶來安定人心的龐大力量。

  王爺信仰的燒王船祭典,源自古代為了對抗瘟疫的儀式。從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到白沙屯媽祖進香,之所以形成台灣最龐大的長途進香隊伍,是先人渡海來台,面對各種生命挑戰所依賴的生存護佑傳統。

  不論是燒王船或遶境進香,廟會活動與宗教儀式是先人長期生活智慧的累積,也是台灣民間信仰的歷史軌跡。對此台灣兩大最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本書作者陳逸宏跨越30年最近距離的影像拍攝,忠實保存三十年來的演變記錄。介於傳統和現代之間,如何從過去留下的信仰傳統,重新因應社會需求因時制宜,陳逸宏用鏡頭反映時代的軌跡,也用鏡頭提出了他的思考。

作者簡介:攝影.口述/陳逸宏
  同時具有攝影記者、東港東隆宮王爺公子民、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香燈腳三個身分。

  1967年出生於台灣屏東東港。13歲在父親(台北市攝影學會成員)的耳濡目染之下,第一次開始接觸底片相機,從此踏上攝影人生。從小喜歡去廟裡看剪黏和神像,床頭書是《山海經》跟《封神榜》。談戀愛時很少在約會,都在衝廟會。

  曾任職蘋果日報副刊攝影記者14年,主跑旅遊與美食。時尚、人像、婚紗、美食、商品,都曾是他鏡頭下的主角。30歲之後,或許是歲月的洗禮,或許是神明的召喚,他開始全心全意記錄廟會與祭典。曾獲多次新聞攝影比賽生活民俗類大獎,亦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經常參與各地民俗與文化類記錄片平面攝影與製作統籌。現為陳逸宏攝影工作室(EyeShot Photo Studio)負責人。

  【平面攝影】
  《發現肯園》、《揉美的力量》、《市長的口袋食堂》、《家在蘆竹湳》等書。

  【展覽】
  「祭特洛伊‧本事紀」、「近未來的交陪」、「出社會: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

  【獲獎記錄】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賽」、「第二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 生命紀錄類.首獎」。

作者粉絲頁: 陳逸宏的逸想視界 The Image world of Y.H.Chen

出版社粉絲頁: 一葦文思 Gate Books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北台灣臨水夫人廟宇的儀式變遷:以三重福音堂為例

為了解決台灣宗教儀式的問題,作者陳民安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三重福音堂及順天聖母文化節為研究對象,探討臨水夫人廟宇的儀式從分離到重構的過程。研究焦點將集中於:新北市三重福音堂臨水夫人的歷史傳承,以及臨水夫人的儀式實踐,從早期發展到現代所產生的變遷。 經由歷史文獻考察、田野調查與參與觀察研究法,將實際參與儀式的經驗與觀察於本文中揭露,並將儀式變遷進行系統性的比較與分析,透過順天聖母文化節,將北台灣臨水夫人廟宇的「法教三奶派儀式」進行創新的建構與整合,最後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針對北台灣臨水夫人信仰圈探討廟宇的儀式從分離到重構的過程,以三重福音堂的臨水夫人的儀式發展歷程為核心,在儀式變遷上共分為三個階段說明:一、從福建原鄉到傳入宜蘭縣

羅東鎮的爐源寺;二、從宜蘭縣羅東鎮爐源寺傳到新北市三重區福音堂(前期);三、福音堂(後期)加入台灣順天聖母文化協會並成立文化節法教團,針對三個時期臨水夫人廟宇的儀式的分合關係與儀式變遷,進行詳細說明與比較分析。透過舉辦順天聖母陳靖姑文化節,在北台灣臨水夫人廟宇的儀式,提高宣傳力度、弘揚陳靖姑文化精神、並提升陳靖姑文化內涵,法教三奶派科儀在傳統意義上的需求,隨著本土化、在地化而有所變遷,讓傳統儀式隨著時代進步更為現代化,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型態,使得臨水夫人廟宇的儀式成為人們透過宗教活動獲得心靈上慰藉與平靜,在心中最大的需求。

誰在宗教中:宗教社會學的詮釋

為了解決台灣宗教儀式的問題,作者張家麟 這樣論述:

  人離不開宗教,也離不開社會,三者之間又彼此互動,作出諸多宗教、社會及文化行為。其中,文化與社會結合起來的結構與框架,又框住了人類的宗教行為。反之,宗教行為又經常提供新的元素,滋養了社會與文化,造成社會變遷與文明的躍昇。   在本書收集的七篇論文,集中在上述的人、社會、文化、宗教四個概念,討論在宗教領域中,到底有哪些人涉入?他們涉入的原因為何?又有哪些社會因素、文化因素,讓他們樂於參與宗教活動。 作者簡介 張家麟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系文學士   國立師範大學  教育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博士   現任/經歷:   真理大學專任教授、淡江大學兼任教授   台

灣宗教與社會協會榮譽理事長/理事長   台灣宗教學會常務監事/理事長   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宗教諮詢委員   考試院高考典試、命題委員   宗教哲學社常務理事   著作:   誰在宗教中?-宗教社會學的詮釋(2017)   多元‧詮釋與解釋:多采多姿的台灣民間宗教(2016)   宗教GPS(2016)   當代台灣政教理論與個案(2011)   台灣宗教融合與在地化(2010)   台灣宗教統計學(2009)   台灣宗教儀式與社會變遷(2008)   社會、政治結構與宗教現象(2008)   新宗教建立衡量指標之研究(2006)   當代台灣宗教發展(2005)   國家與宗教政策(2

004)   國家與社會福利(2000) 序:重新省思宗教社會學的詮釋脈絡    III 第一章 誰為保生大帝立廟?-以北台灣八縣市宮廟為範圍    1 壹、前言    1 貳、立了那些廟    4 參、立廟動機    18 肆、誰立廟?    29 伍、討論    34 陸、結論    38 第二章 另類的「天人合一」:論「神媒」的角色    53 壹、前言    53 貳、鸞手與扶鸞儀式    56 參、乩童與辦事、遶境儀式    64 肆、收驚法師與收驚儀式    72 伍、小法法師、乩童與安收營、犒軍儀式    76 陸、神媒與宗教發展    78 柒、討論與結論    83

第三章 經典與儀式:《玉樞涵三妙經》的意涵與「禳星」    107 壹、前言    107 貳、《玉樞涵三妙經》的結構與意涵    111 參、禳星儀式    123 肆、討論:經典與禳星    137 伍、結論    147 第四章 誰在封神:關公信仰脈絡及其形成    175 壹、前言    175 貳、從封候、王到關帝    177 參、協天大帝    180 肆、恩主公    183 伍、護法神與法律主    186 陸、關岳、關孔並祀    187 柒、關公坐上凌霄寳殿    190 捌、文昌神或財神    194 玖、討論與結語    197 第五章 凶神或吉神:論安太歲的類

型與形成因素    211 壹、研究問題    211 貳、太歲信仰的思想變遷    213 參、安太歲的類型    220 肆、安太歲類型的思想意涵    226 伍、安太歲類型的形成因素    233 陸、結語    237 第六章 感恩、感應與禳災:祭星思想與儀式的轉化    251 壹、前言    251 貳、祭星思想的轉化    253 參、祭星儀式的變遷    262 肆、討論與結論    271 第七章 自主、互利與競爭:廟方與神職人員互動之研究    291 壹、前言    291 貳、廟方自主性升高    293 參、廟方與誦經團的互動    296 肆、廟方與各宗教神職

人員的互動    301 伍、討論    310 陸、結論    318 出版序 重新省思宗教社會學的詮釋脈絡   最近幾年將教學與研究的重點擺在宗教神譜學及宗教儀式學兩個面向,其中神譜、儀式本來是宗教社會學者關注的重點。今天將七篇論文結集成冊,以《誰在宗教中?──宗教社會學的詮釋》為名,嘗試用宗教社會學的理論、方法來解讀漢人宗教的神譜、儀式及其相關問題,並企圖深化本土宗教社會學的理論。   過去西方著名的涂爾幹(Émile Durkheim)、馬克思(Karl Marx Karl Marx)、韋伯(Max Weber)、沃可(Wach)等宗教社會學者,他們經常從不同角度研究這些議題

,都是筆者研究的基本理論基礎。如涂爾幹著重在集體膜拜儀式後,形成共同的連帶情感,及我們同屬一群(we group)的感受。馬克思想的是統治階級將宗教當作給被統治階級的鴉片,給他們吸食之後,滿足現狀,而後支持統治者。韋伯則看到了宗教儀式的教誨信徒或凝聚他們認同宗教的效果;及喀爾文教義的實踐,造成的宗教理性,無意間吻合資本主義的資本積累、專業人才需求,進而促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建構。沃克則對宗教現象學提出批評,認為宗教現象的理解,應該在宗教脈絡之外,結合「文化」、「社會」等非宗教現象的變因。   這些理論視野,被宗教學者視為具有「結構主義」(structurism)及「功能論」(function

theory)的色彩,在本書中筆者將之當作這兩年研究子題的假想(hypothesis),視「神譜」、「儀式」為不同的「小結構」,「社會」、「文化」、「宇宙自然界」為一「大結構」,論述這兩者之間的關連,或小結構對大結構及結構下「參與宗教者」的影響。    在本書中,分別討論了〈誰為保生大帝立廟-以北台灣八縣市宮廟為範圍〉、〈另類的「天人合一」-論「神媒」的角色〉、〈經典與儀式-《玉樞涵三妙經》的意涵與「禳星」〉、〈誰在封神-關公信仰脈絡及其形成〉、〈凶神或吉神-論安太歲的類型與形成因素〉、〈感恩、感應與禳災-祭星思想與儀式的轉化〉及〈自主、互利與競爭:廟方與神職人員互動之研究〉等議題。扣住以下

幾個宗教社會學理論及方法學論點的解讀:   一、詮釋主義(hermeneutics)   筆者認同韋伯與沃可兩位學者對宗教現象的詮釋角度,前者認為要把它放在「時間」、「空間」的脈絡(context)進行理解,做出合理的詮釋;後者則認為要把它放在信仰者的「思想」、「行為」及「團體對宗教經驗」等脈絡來理解。兩位學者對脈絡理解的角度各有差異,但皆有可取之處。   因此,筆者在相關的詮釋論述,有時採用韋伯路徑,有時採取沃可的方法。依問題的性質及取得的資料,對宗教參與者進行深刻的本質(essential)論述。理解當代台灣的漢人,他們涉入宗教活動的動機、擔任宗教專業人員的理由;或是透過「神秘主義」

(mythticism)、「奧秘主義」(occultism)的概念理解鸞手用扶鸞儀式創造經典的思維;亦或是神譜、儀式的形成,應崁在文化、宗教或社會脈絡中來觀察;甚至,探索當代台灣寺廟組織的形成,不能遺漏其內在本質與特色。對於這些問題,筆者皆採用詮釋主義的思維加以論述。   二、經驗主義(empiricism)   在本書各子題的討論,擷取文獻資料(secondary data)及一手的宗教社會調查資料(primary data),將之比對後,再進行分析(analysis)及綜整(synthesis)。就宗教社會學的本質原屬社會科學的學科領域範疇來看,研究者應該依「事實」(facts)、「行

動」(actions)、「行為」(behaviors)或「現象」(phenomena)當作「經驗」素材。   筆者以為,無論是文獻或是自己採集的資料,皆需要反映客觀存在的宗教行為或活動。然而,筆者寧可選擇「主觀互證」(inter-subjectivity)的研究途徑,根據個人的研究旨趣,探索當代台灣「誰在宗教當中」這項主題。竊以為,如果可以將過去的歷史、宗教經典、研究成果等文獻,分為理論(theory)與事實(facts)兩類資料,就可與研究團隊所搜集的社會調查資料進行比對;從中尋找出宗教儀式、神譜、宗教人員、廟宇等「變遷」、「融合」、「多元」的軌跡,而這也是漢人宗教的特色。不僅如此,尚且可

以將過去學者研究的理論,用這些軌跡加以檢證(verify),或許就可突破過去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當代本土台灣宗教社會學論述,而與西方宗教社會學形成「理論競逐」的多元典範(plural paradigms)。   三、因果關連(causal relation)   在本書的各項子題中,皆隱含了探究「為什麼」會有各種宗教活動的科學動機,或是各類宗教活動帶來「什麼效果」的思維,這兩個問題皆屬因果關聯的論述。   第一章,為了理解誰為保生大帝立廟,除了探討立廟者以外,也希望理解他們立廟的動機。其次,在神媒的角色,論述鸞手、乩童與法師三種台灣本土神職人員的宗教活動外,我也嘗試進一步去論述神媒是否帶來

宗教發展這項議題。再者,經典與儀式的論證,透露出筆者的研究想像,認為經典會影響儀式的內容及進行,而這也意味著兩者存在正相關。在第四章,討論關公信仰的形成議題,扣住了西方宗教學者皇帝封神的理論,並突破了這項理論,論證乩童、鸞手、教主、小說皆可能是關公成神的主要來源。第五章,討論安太歲的類型及其形成因素,運用了類型學、化繁為簡成幾類的安太歲類型,也進一步討論形成這些類型的社會、文化及宗教因素。第六章,論述祭星思想與儀式間的變化議題,筆者也嘗式建構祭星思想的轉化,帶來了當代台灣祭星儀式的變遷這項假設。最後在第七章,用互動的角度理解當代台灣寺廟組織和神職人員的支配、合作關係,甚至進一步討論,造成廟方自

主性升高,足以宰制各類神職人員在廟宇中主持的儀式。   總之,在每項子題的討論,筆者都試圖抓住詮釋主義、經驗主義及因果關連等三個概念,探索宗教神聖現象中的「宗教」或「非宗教」的因素,而這也是宗教社會學的研究核心。個人衷心期待,未來本土宗教社會學能建構媲美西方宗教社會學的理論,而這本書只是在這項工作跨出一小步,奠定一塊小小礎石。另,感謝蘭臺出版社出版學術著作,讓學術著作有發表園地. 作者: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教授  張家麟

悟明法師生平與觀音法門實踐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宗教儀式的問題,作者盧美蓮 這樣論述:

悟明法師出生於河南省商水縣大李莊,生於民國前一年(1911),俗姓李,名俊英。父親成然公經商,母親為劉氏。十四歲於湖北省竹谿縣「觀音閣」出家,禮能靜老和尚圓頂,法名:「仁恩」,號「悟明」;二十歲於湖北省歸元寺受具足戒;三十三歲法嗣於上海留雲禪寺臨濟宗第四十七世;三十九歲跟隨國民政府來臺弘化。一百零二歲圓寂於樹林海明禪寺,適逢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入室弟子們依其生前所矚,坐缸建塔,供奉於海明禪寺明園紀念堂,繼續無聲說法,廣度群蒙;其悲心悲願,正印證「肉身雖死,法身常在」之菩薩願心。 悟明法師創辦海明佛學院、玄奘學術研究院、玄奘大學等;並創建海明禪寺等多處道場,亦曾任中國佛教會第十一、十二屆理

事長,世界佛教僧伽會第五、六屆會長,及人生哲學會會長等。作育英才,桃李成林,悟明法師終身力行觀音法門,精勤大悲神咒,內傳兩岸,外傳歐美;一生精進三無漏學,蒙彌勒受記,觀音傳法,自是明心見性。而悟明法師終其一生,以自身之修行,來教導我們觀音法門的實踐方法。 觀音法門能除熱惱蠲眾病,此法門易懂又易入,行住坐臥皆能行持。例如:口中可以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持誦大悲神咒(八十八句)、身可以禮拜《大悲懺》,意可以觀想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諸相等;聞法者透過自身修行實踐,內心可滅貪嗔癡三毒煩惱,進而轉化為般若智慧。而這份轉化猶如盛開之花朵一般,滿室芳香,能令自己身心清涼;同時,也讓大眾雨露均霑,身心得到安頓

。悟明法師的觀音法門修行實踐之方法,予人感受其真實受用,能夠啟迪人們心中的那份善根,令聞法者得到身心自在之解脫。這是筆者深入研究悟明法師生平與觀音法門實踐之目的,而此篇論文將以老和尚的內在禪定功夫,和外顯的慈悲行誼來呈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