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55號3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明志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環境工程碩士班 劉禎淑所指導 黃崇文的 濁水溪南岸夏季與冬季期間細懸浮微粒中金屬元素組成差異性探討 (2020),提出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55號3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PM2.5、地殼元素、重金屬、富集因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彭建文所指導 陳冠儒的 民眾居住環境影響因素之研究-居住滿意度、社宅興建贊成度、社宅弱勢保障比率 (2020),提出因為有 居住環境評價、居住滿意度、社會住宅態度、次序邏輯斯模型、社區意識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55號3樓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55號3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濁水溪南岸夏季與冬季期間細懸浮微粒中金屬元素組成差異性探討

為了解決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55號3樓的問題,作者黃崇文 這樣論述:

本研究於2019至2020年間,於濁水溪南岸雲林二崙油車教會,以PQ200進行大氣中PM2.5質量濃度調查,並以ICP-OES及MS分析PM2.5中金屬成分,同時採集周圍農地土壤以及濁水溪泥沙進行金屬分析,以了解雲林二崙地區大氣懸浮微粒之金屬成份及污染貢獻源。PM2.5在雲林地區冬季平均濃度比夏季高出2.16倍,且於靜風下出現高濃度之PM2.5。比較超標日及前一次採樣結果,發現風速會影響PM2.5濃度,風速與PM2.5質量濃度成反比關係。金屬元素濃度部分,以Na濃度為最高,其次為Mg、Al、Ca,冬季明顯增加元素有K、Fe、Mn、Zn、Cu、As、Pb、Cd、Be及Co, V、Ni、Cr及A

g則差異不大。PM2.5與Pb、As及Cd有高度相關,以As相關係數的r2值0.91為最高;與K、Fe、Zn、Mn、Cu、Ni、Co及Be有中度相關;相較之下,與其它元素Na、Mg、Ca、Al、V、Cr及Ag相關性極低。地殼元素、Mn、Cr及Co並非人為活動所造成,並且與濁水溪揚塵及採樣周圍環境土壤成份相似。冬季時PM2.5中的重金屬濃度較夏季容易受到人為活動的影響,尤其以Zn與Cd (LogEF值接近3)更為明顯。

民眾居住環境影響因素之研究-居住滿意度、社宅興建贊成度、社宅弱勢保障比率

為了解決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55號3樓的問題,作者陳冠儒 這樣論述:

提供民眾“可負擔且好品質的居住環境”應是一個國家住宅政策最重要的目標,國內在整體居住環境面臨高房價、建築物及設備老舊、住宅無障礙環境不佳等狀況,而在弱勢居住環境上,弱勢家戶面臨不易在住宅市場租賃到合適居住空間,亟需由政府協助民眾居住在可負擔的住宅、創造公平的租、購屋機會及協助提供合適、便利的居住環境。本研究透過回顧環境心理學,建構居住環境評價轉換環境認知與行為模式。首先,考量民眾對於居住環境在個人或公共領域的次序偏好相異,對於整體居住環境或弱勢居住環境的認知亦不相同,以環境心理學理論基礎,探討民眾居住經驗與居住環境彼此間的關係。其次,透過環境評價將環境態度轉變個人自身因素,運用「104年住宅

狀況抽樣調查」資料,針對住宅使用人中的家計負責人,以次序邏輯斯模型、邊際效應進行分析,探討民眾居住經驗與居住環境間的關係與環境評價。再者,透過環境使用者評估對住宅環境的需求、生活的品質與滿意度,以及對社會住宅態度,瞭解民眾對於居住環境的認知與反應,以及民眾如何解讀所居住的環境。最後,提出健全住宅環境與社會網絡建議,使民眾產生毗鄰認同感,以及建立社區意識,透過良性的回饋,改善並健全整體居住環境。第四章「民眾居住滿意度之影響因素」,該篇文章將居住滿意度區分為住宅滿意度與鄰里環境滿意度兩部分,實證顯示鄰里環境特徵對於居住滿意度的影響會大於住宅本身特徵,其中環境美化與管理維護滿意度、視野景觀滿意度是最

重要的鄰里環境特徵。其次,建物是否為住宅專用、住宅類型、以及屋齡對居住滿意度有重要影響。第三、每人使用面積、房數、廳數、衛浴數、有冷氣空調、以及節能設施的種類數愈多會提高住宅滿意度。第四、住宅為自有、主要家計負責人的年齡愈大、平均每月經常性總收入愈高、以及近五年內有搬遷會提高住宅滿意度,但家庭屬性對於鄰里環境滿意度均無顯著影響。最後,無論是住宅或是鄰里環境滿意度,六直轄市均較非六直轄市為低,且鄰里環境滿意度較住宅滿意度更低,未來政府要提升民眾的居住滿意度應充分考量上述影響因素與地區差異。第五章「民眾對社會住宅興建態度之影響因素」,實證發現,房屋所有權和有一個未滿18歲的孩子的家庭是兩個最有影響

力的變項,它們對興辦社會住宅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無自有住宅家戶、家中有身心障礙者更支持社會住宅。其次,當社區屬於發展強度較強的住宅大樓時,居民對社會住宅的興建表示更高的認同度。第三,人們對居住環境的滿意對社會住宅的興建產生積極影響。最後,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城市,民眾對於社會住宅的贊成度會較高,但是,位於都會區周邊城市的居民對於社會住宅的支持度較低。研究結果顯示民眾對於社會住宅興建態度有明顯的地區差異。第六章「民眾對社會住宅弱勢保障比率之影響因素」,實證發現,擁有自用住宅、教育程度較高、年紀較長對社宅弱勢保障比率有顯著負向影響,無自有住宅家戶、家中有身心障礙者較支持提高比率。其次,家戶5年內有搬遷、

民眾贊成興建及有意願申請社宅時有顯著正向影響。第三,附近環境美化與管理維護滿意度對提高比率亦顯著正向影響,但鄰里環境中不同設施有不同影響效果。最後,都市化較高城市居民支持提高比率但周邊城市居民支持度較低,顯示亦存在明顯地區差異。本研究成果有助於瞭解民眾對整體居住環境及弱勢居住環境的關係,作為住宅及衛生福利單位制定住宅或社會福利政策參考。為讓民眾更關心自己的居住環境並願意讓弱勢居住環境獲得改善,建議政策制定應考量民眾居住滿意度、住宅政策與社會住宅推動關聯性等,並使房價回歸合理與健全租賃市場,以有效解決高房價、弱勢居住環境等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