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最惠國待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取消最惠國待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照寫的 不一樣的中國史(全13冊) 和陳歆的 應用英美契約法:從案例學商用契約法的基本原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元照所出版 。

東海大學 政治學系 馮啟人所指導 廖苔君的 後冷戰時期美國對華外交政策之分析:從建設性交往至戰略夥伴關係 (1999),提出取消最惠國待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美、外交政策、戰略夥伴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劉復國所指導 徐海蕾的 美國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以最惠國待遇案為例 (1998),提出因為有 柯林頓政府、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國際政治經濟學、自由主義、重商主義、結構主義的重點而找出了 取消最惠國待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取消最惠國待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一樣的中國史(全13冊)

為了解決取消最惠國待遇的問題,作者楊照 這樣論述: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第一冊簡介】   中國是怎麼出現的?近百年最新出土的考古成果,讓我們比司馬遷更懂先秦。新石器時代如滿天星斗般的文化遺留,居所、食物、墓葬、器皿……,勾勒出鮮活的生存樣貌與部落演進。   夏、商、周是接續的王朝嗎?這三個同時存在、興起於不同地域、先後成為共主的三個強大部族,夏人發明最有效的「夯土技術」,宮室與城牆的突破性興建,如何重組以城為中心的人口分布?商人擁有馴服動物與遠途運輸的本領,它更是個「鬼神民族」,

又是如何設計出與祖先溝通、召喚靈異力量的神祕儀式?讓卜甲、卜骨上的文字,成為神力的媒介?周人則首先提出「天」的概念,神鬼退場,人文精神躍動昂揚,他們又是如何扭轉文明方向,走向一個禮儀的、文字的和記憶的社會?   【第一冊突破看點】   ●深入認識「挖死人骨頭」的考古學   ●村落遺址、陶器、青銅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的迷人解讀   ●新石器時代的演進脈絡   ●中國文字表意的真相   ●夏、商、周三大先後共主的部族性格與互動競爭     【第二冊簡介】   中國文明的主流是什麼?天命信仰、宗法親族、文字系統和地理基調,是周文化留下的長久印記,周人如何給予其堅韌的質地,得以抵抗時間的試煉?  

 中文字何其奧妙?不講究時態,喜歡省略人稱,少有抽象數詞等等,默化了文字使用者的價值觀;更重要的,你活在一個什麼樣的語言環境,就決定了你如何思考。   我們有好好認識孔子嗎?孔子並非被後世曲解的「真理製造機」,而是個有脾氣也有偏見,有巨大叛逆性格,更有強悍邏輯頭腦的人。他如何創造「老師」這個身分,又是如何定義「學」、內化「禮」?莊子的思考友伴是開闊無涯的天地精神,《老子》一書則是對應極端亂世的精巧智慧,老、莊的分別和其中的誤謬又是什麼?   西周到東周,一個動盪變遷的時代,也是思想學術的黃金年代!   【第二冊突破看點】   ●憂患意識、人本價值和統治手段,深入理解周文化   ●語言、文

字,和思想、哲學的微妙牽繫   ●「國」是什麼?周代的建「國」運動   ●從王官學到諸子學,亂局下的真理競賽   ●重新認識孔子、認識莊子、認識老子     【第三冊簡介】   春秋,是個人個性強烈發展的時代,服膺「賴活不如好死」的生命原則,這樣的信念何以被後世遺忘?戰國,是戰爭規模持續升級的時代,富國強兵是國君放不下的目標、人民躲不掉的日常,又如何衍生歷史詮釋權爭奪的現象?   雄辯,是戰國的風格標誌。墨家以「天志」保證兼愛;孟子讓「仁義」在戰國現實中還有用武之地;荀子講「禮」的約束訓練;國際秩序則取決於縱橫家的穿梭遊說;而在南方的楚文化,神話與異界交織的環境裡,還有個書寫個人極端情緒的屈

原。最後勝出的法家,靠的是現實示範,由此建立「絕對王權」的起點。   秦朝是個早熟的帝國。抗拒死亡、相信久長,是秦始皇的執念;雷厲執行一統、重今賤古,是秦始皇的野心。但法家的「輕罪重罰」,形成龐大的刑徒部隊,竟成為秦帝國快速滅亡的根本原因……   【第三冊突破看點】   ◆從《左傳》等自殺故事,看春秋人的生命情調   ◆戰國的主題當然是「戰」,看戰國人的動員生活   ◆深入諸子的雄辯現場,探訪癲狂的楚文化   ◆從兵馬俑考古,挖掘秦始皇「空前」的心事   ◆無賴劉邦和梟雄項羽的心理戰略成敗     【第四冊簡介】   漢初的朝政主流是「無為」,擺脫封建糾纏,對治過度動員,同時嚴苛的秦律仍在

。直到武帝朝,漢代才變身為嚴密運作、權力束攏的大帝國。設中朝、養酷吏、迷封禪、頒輪臺詔……,盡顯武帝的豪邁與哀愁。   西漢盛世的特點,就是昂揚、誇耀的時代氣氛,一種挑戰極限、對外擴張的浪漫精神。漢賦的華美誇張堪為代表,那是文字上的巨大奇觀,同時透露什麼樣的帝國矛盾?漢朝與匈奴的對峙征伐中,司馬遷為何將李廣視為最重要的「人物」?《史記》裡,司馬遷通書以「太史公」自稱,又是何其動魄的、以歷史來彰顯深刻人間道理的使命!   回到思想現場,西漢最特殊之處就是對經書的強烈信仰。今文經的開放現實、古文經的返本主義,讖的曖昧預言、緯的自由荒謬;儒家也變成被百家滲透的複合體,董仲舒援引陰陽五行,創造「天

人感應」新意識形態,利用「天」約束皇帝,也讓孔子變成活生生的怪物?   什麼是帝國的宿命?當皇帝愈來愈孤獨,身邊注定圍繞著精神扭曲的人,加上朝廷的聚斂機制、民間的土地兼併,中央集權產生的因果連動,終讓西漢成為第一個被這種宿命結構搞垮的王朝。   【第四冊突破看點】   ◆重新認識《史記》,尋索「太史公」三字深意   ◆重新認識「漢賦」,想像力的特技表演   ◆重新認識《鹽鐵論》,政治鬥爭的現場傳真   ◆重新認識王莽,偽詐下的真實復古決心   【第五冊簡介】   王莽的新朝有兩項第一,未經流血衝突改朝之平順,與前王朝斷裂之巨大,都在中國朝代史上排名首位。新朝到底怪在哪裡,又進行了哪些天翻

地覆的大改造?   東漢承繼西漢再起,表面上帝國運作模式一致,骨子裡卻與西漢有著根本差異。東漢皇后的角色與作用,顯示東漢的統治結構變成了「大姓共治」,皇權空洞化之下,如何一步步演變為外戚、宦官、士族的大亂鬥?   重視人才等級,是這個時代最主要的特色。「清議」是士族的精神武器、人物的品評說詞;章句之學沒落後,士人轉而追求浮華詭奇的「游談」;再到講究規矩、著意表演的「清談」,何以成為貴族社會維繫內部團結的重要形式?   漢末亂局,黃巾賊、五斗米道是在什麼樣的人心氛圍中崛起?三國的故事為何如此深入人心?而來自封閉親族組織的「門第」,又如何一躍成為社會真正的重心?   【第五冊突破看點】  

 ◆漢代人怎麼生活?窺看他們的食衣住行   ◆《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三國演義》特色剖析   ◆儒學轉玄學的關鍵《論衡》,為何一點都「不衡」?   ◆抽絲剝繭「身分決定一切」的時代特徵   ◆重新認識根本的、原始的佛教   【第六冊簡介】   漢帝國崩落,中國進入大分裂時代。這是一個軍事的、貴族的、異族血統大舉襲來的時代,也是一個土地關係翻新、莊園經濟崛起、誇張而無節制的時代。   《人物志》和《世說新語》是這時代的兩本奇書,標誌著「品」高於「用」的品鑑人物態度,名士崇尚清逸、風流,寧為棄才。在虛無生命心態下,佛教依附黃老東來,成為中國思想新鮮的元素。   世族是六朝最醒目的

現象,其地位與權力甚至凌駕皇帝之上,王朝來來去去,門第一直都在。與華麗炫耀的貴族文化相應的,是駢文的文字設計實驗,在規律中尋找自由的審美,為唐詩鋪出了新路。   北魏有其特殊意義,它聚攏了五胡亂華的種種元素,它帶給隋唐制度最深遠的影響,它徹底漢化甚至改造種族認同,一種草原民族與北方漢人互動涵化的新精神由此而生。   【第六冊突破看點】   ◆一次讀懂「中古」中國的獨特個性   ◆深度認識五言詩,以及無可取代的陶淵明   ◆以營造美文的態度,重新評價六朝駢文   ◆亂華的不全是胡,重新認識「五胡亂華」   ◆打破朝代史觀,好好看一看北朝      【第七冊簡介】   隋唐帝國是中國中古時代的

一個異數,是在分裂性格時代中的統合時期。從北朝到隋朝,像拼圖般一塊塊找到對的位置拼起了全新的國家體制,均田、府兵、開科舉士、建長安城……,成就了輝煌的大唐治世。   唐朝從來都不是貫通一致的時代,唐朝的文化、生活,甚至統治形態、經濟脈絡、社會活動,都應該分為四個段落來看待:武則天稱帝結束前的初唐、安史之亂爆發前的盛唐、憲宗死於宦官之手前的中唐,以及混亂不安的晚唐。   唐朝有著好動的身體意識、「不露骨」的審美觀、較平等的兩性關係;唐朝誕生了詩的巔峰,唐詩講對仗、重才氣,創造的是「尺幅江山」,更是連結文人集團的時代工具;唐朝也萌芽了復古運動,文章強調「有我」、以本真承載世間道理,召喚了後世理

學的思考。   唐太宗成為「天可汗」,其實是對朝代觀的一種退讓;幾乎傾覆朝廷的「安史之亂」,讓前後李唐判若兩朝;而藩鎮的武力割據,終致迎向另一段分裂……   【第七冊突破看點】   ◆重新認識北朝、隋朝在政制上的作為   ◆大唐的四階段性格,與所謂的「盛世詛咒」   ◆唐代的胡人、女子,和有趣的社會生活   ◆深入認識唐詩的黃金時代,及古文運動   ◆科舉如何打擊門第,藩鎮如何崛起     【第八冊簡介】     由唐到宋,中間有個古怪的五代十國。那是藩鎮的更高階段,是武人治國下荒唐又裂解的特殊時期。宋朝立國的「祖宗家法」,明顯是對五代亂象矯枉過正的產物,確立了「重文輕武」、「與士共治天下

」的信念,繼而誕生了空前絕後的文人文化。   唐代是外放的,宋代是內向的。由唐到宋,中國正式步入「近世」。棄儒入賈的自由民崛起,高度發達的城市生活,戲文小說等活潑創造;文人、商業、都市,成為最重要的近世元素。   作為宋代文人,不可能和琴棋書畫絕緣。文人的「琴」不假設聽者,只為知音而奏;圍「棋」簡單卻高度抽象,中國遊戲遂重視大腦超過重視感官;「書」追求框架中的自由,宋人好臨帖,蘇軾卻強調以個性寫字;文人「畫」則是將現實經過減形、減色後的心象反射。   禪宗和理學是思想上的兩大異彩,彼此競爭著助人安頓身心的權威。禪宗是「破」的運動,「棒喝」教法使其風格有一種瘋狂喜劇性;理學則從儒家觀念中尋

找新的存在解決,它不是文章之學,而是生命之學。   【第八冊突破看點】   ◆「近世」概念怎麼來的?它的最大特色?   ◆深入理解宋朝的「祖宗家法」   ◆琴、棋、書、畫,趣看中國的文人文化   ◆什麼是機鋒、棒喝?重新認識禪宗   ◆宋明理學為何是教人自由的學問?     【第九冊簡介】   宋代的關鍵詞是「士人與皇帝共治」。帝王的統治意識相對薄弱,武勇作戰幾乎不成選項。而黨爭帶來的最大破壞,是將道德修辭大量運用在政治上,成為沒有妥協空間的零和競爭;「陞官圖」反映的近世官場,是另一個抗拒變化的力量。   宋代的「市制崩壞」是城到處有「市」,聯繫天下財利;南北分裂後,南宋其實是以每年的「宋

援」支撐住了金朝。古文運動強調文章必須「致用」,但程頤等理學家反而認為「溺於文章」是天下三弊之首?宋詩躍動著打破唐詩規矩的活潑精神;宋詞則在音樂中誕生,文句解放的極致處站著蘇、辛。   遼、西夏、金,先後興起的「中介王朝」,從部落集體領導到二元統治體制,為草原帶來爭端與失序。蒙古以戰爭攻伐崛起,戰鬥就是他們的生活;保持強烈草原性格的成吉思汗,以個人獨大的領袖模式,創造有效的戰爭機器與威嚇力量。而此時的南宋,已淪為新興草原大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第九冊突破看點】   ◆解密宋代的黨爭和皇帝統治個性   ◆重讀宋詩、宋詞,與古文自覺運動   ◆遼、西夏、金,中介王朝探祕   ◆成吉思汗為何

是真正的英雄造時代?   【第十冊冊簡介】     蒙古帝國奉行低度統治,也是停留在中國漢化程度最低的王朝。普遍的身分制,宗教地位提高,異質外來文化,漢人面臨「重新選擇」的自由與壓力。能阻止蒙古人西征腳步的只有蒙古人,伊斯蘭、十字軍、驛站、海上絲路,十四世紀已然存在環遊世界的觀念。   草原習慣與農業文明的混搭,終究腐蝕了元朝,官軍無力鎮壓反亂,使得元末社會快速軍事化。白蓮教串連各地反抗勢力,民間蜂起並非訴諸民族仇恨;朱元璋最大的挑戰不是「殺韃子」,而是在地方普遍散架下收攏情勢。明朝初建,從《大誥》到「胡惟庸案」,士人集團備受打壓,官僚從此降等,只被皇帝當作「吏」來使用。   朱元璋想像

的天下秩序,是大家都安居在里甲制度中,反而使得城市與商業的自由愈發吸引人。晉商憑「開中制」坐大,徽商明確提出「士商異術而同志」的主張,建立門風價值觀。百科刊物、奢侈品市場、專業化百工……,明代商業以百倍的力量在發展,卻沒有沖倒文人文化,成為驅動歷史的關鍵力量。   【第十冊突破看點】   ◆跳脫民族本位,好好認識大蒙古帝國   ◆探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與東西交通   ◆朱元璋何以得天下?揭祕其政治天分與歷史作為   ◆明朝繼承宋?繼承元?稱得上「資本主義萌芽」?   ◆深入了解「商幫」和俗民文化的崛起   【第十一冊簡介】   十五世紀開始,西方海上而來的歷史力量已經在中國作用,近世後期由此

分野。窺看明朝的整體社會現象,充滿「逾制」心態,從衣裝、飲食、建築到公共空間,皆成為僭侈炫耀的展示場。原為統治工具打造的驛道,消除了中國人對「行」的禁忌,讓行旅普及於日常。   朱學定為官學,與士人內在修養的聯繫慢慢消失,直到王陽明悟出「知行合一」,那是對詐偽社會風氣的嚴厲批判。明代戲曲的精緻創新,源於專業觀眾的眼光品味及文人的關懷參與;從話本到章回小說,中國文字終於可以記錄長篇語言,開啟一段「新造字運動」。   文官用道德意識干預皇帝的私生活,宮中、朝中分際被打破,宦官擁有超越前代的掌權空間,幾個史上罕見的昏君也在明朝出現。國家財政有個不變的「兩千七百萬石」作為預算基礎,從朝廷到地方,數

字上無法管理,官僚系統隨之失能。流寇是明朝政治崩壞的總體現,與此同時,中國已被新世界體系置放在邊緣地帶。   【第十一冊突破看點】   ◆從食衣住行看明朝的「流行」文化   ◆理學到戲曲小說,明朝的思想、藝術躍動   ◆深度解讀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的「大歷史」視野   ◆擺脫選擇性扭曲重新認識滿洲崛起   ◆從「心理史學」探看崇禎皇帝     【第十二冊簡介】     清朝和明朝在三件事上不一樣。滿漢官並行、以八旗為滿洲命脈與統治基礎,以及「永不加賦」的祖宗家法,清朝歷史的變動主軸亦由此梳理。康熙完成史無前例的「政統」與「道統」合一,雍正有著折服天下的想像,延續至乾隆打造了百年盛世。   

但失去道統權威的士人,出現了知識結構真空。「實學」成為新的關鍵詞,卻因缺乏思想工具而回到古籍考索上,表現之一為乾嘉學派。太平天國是清中葉出現的一個內部挑戰,和來自西方列國對於中國中心的挑戰同時迸發。曾國藩所帶領的士人信仰雖力挽狂瀾,新的政治骨幹也抵擋不了官僚習氣的沉淪。   滿洲人必須進入漢人建構的「天下觀」中才能治理中國,這也是難以將自身放入「列國」新秩序的關鍵障礙。中國近代史的主題是「衝擊與回應」,開放通商口岸正是洋人與中國關係的突破點。西洋事物、制度、野心以驚人速度湧入中國,上千年文明無力再提供現實指引,如此迎來一個極其獨特的騷動時代。     【第十二冊突破看點】   ◆清朝立足中原

,何以稱得上「偉業」?   ◆從「內聖」、「外王」重新認識康熙皇帝   ◆《聊齋》到《紅樓夢》,看個人主義精神萌芽     ◆探看平等、狂想、價值撼動的太平天國   ◆深入理解東方帝國與西方帝國的根本差異   【第十三冊簡介】   晚清,或許對有些人來說,是與衰頹、騷亂、辱國、迷惘畫上同義詞的暗黑時代,也因史料紛雜而讓人難以親近。但在這本書中,作者用高度收束的線性描述,打造了一個讀史最迷人的世界:不是只當事實來讀,而是建立彼此間的連結,看到人事在個體或集體層次,會產生多少不同的因果關係。   此書罕見地從多個人物角度切入:慈禧太后、李鴻章、光緒皇帝、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由人物聯繫到置身

其中的大局勢,勾畫出愈來愈清楚的晚清面貌:這是一個皇權扭曲、帝制失能的時代;這是一個圖強思維下「保皇」與「革命」衝撞的時代;這是一個民間主動、官方被動,官民勢力消長的時代;這是一個封疆大吏探索時局出路、中國實質分裂的時代;這是一個與世界迅速接軌、和傳統價值辯證的時代;這是一個爆發集體想像秩序運動的時代,在頹弱中,仍激昂、積極地看向未來!   【第十三冊突破看點】   ◆深度解析慈禧角色造成的皇位皇權分離現象   ◆從平行角度看日本同時間的變革與壯大   ◆從康有為、梁啟超思路重新認識「戊戌變法」   ◆孫中山「領導」革命的真相   ◆中國歷史上少見的想像力發散時代:看晚清思想與晚清小說 系

列特色   (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

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文化界、教育界 磅礡推薦   小野(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果子離(作家).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張大春

(作家).張鐵志(作家).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陳一隆(臺中一中歷史教師).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蘇美月(高雄女中歷史教師).黑貓老師(網路說書人).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   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小野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臺灣

,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   歷史是思辨的題材,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提供嶄新的視角。──黃益中   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無法給予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了楊照。──胡川安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我的朋友楊照,以十年時光,透過漫長的「民間講堂」,爬梳中國史的層層迷霧,最終要推出一套十三冊《不一樣的中國史》!我衷心期待,也誠心推薦。   楊照是臺灣典型「公共知識份子」,博雅多聞,見識恢宏,能見人所不及見,敢言人所不敢言。在「去中國化」的臺灣史論述風潮中,他標舉多角度、多面向,客觀理解中國史,才可撥雲

見日,凸顯臺灣史的獨特性。這就是師承胡適之,不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獨立思考,自由主義學風!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閲讀這一系列的書,也認為在此時此刻出版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記得三十年前陪伴兒子讀國中歷史時我非常焦慮,因為歷史課本中完全是刻板的,甚至帶有政治立場的中國史,臺灣幾乎是故事裡的路人甲,是不存在的。於是我決定矯正這樣的觀點,為兒子完成了一個「有臺灣」存在的歷史大表格。我本身也是在這樣的歷史敎育中長大,所以我的能力很有限,只能靠大量閲讀可以找到的臺

灣史料。多年以後,我陸續讀過楊照寫的關於臺灣歷史的觀點,有很多的啓發,也更加相信,要了解臺灣的歷史,中國歷史絶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拋開所有的政治論述和目的,中國史是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的說法是我最能接受的論點。想要了解臺灣,我們得先了解中國,這並不違背臺灣的主體性和尊嚴。   期待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   ──小野(作家)   過去臺灣人所受的教育,總被教導「臺灣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近年則以「去中國化」一詞挑動眾人的敏感神經。其實「去中國化」並不是指揚棄漢字(揚棄漢字的是共產黨政權)或和中國有關的一切,「去中國化」去的是「奉中國為正朔,視臺灣為邊陲」的史觀。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則是我們無法選擇的鄰居,我們不能閃避,甚至要深入了解,如此,才能用最高明的態度尋求相處之道。   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歷史是一條延續的長河,知道從哪裡來,才能找到方向往哪裡去。問題在於,歷史的詮釋權往往落在政治權力擁有者手上,由此建構的史觀,不僅單一而且偏狹,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偏偏執政者樂此不疲,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生長在臺灣的我們,過去教科書裡所描述的中國史,自然也不例外。   歷史應該是思辨的題材,是啟迪人心的寶庫。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放眼中國千古歷史,提供嶄新的視角,給讀者重新省思,前事不忘,後事之

師。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如果我們看鄰近的日本,長期以來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是相當深刻的,不管在學院或一般知識界都是如此。然而,長期以來,臺灣缺乏引路人帶我們走進中國歷史。   臺灣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寶庫,中華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對於中國是何種態度,我們都要理解這個鄰居給我們的影響,透過歷史理解中華文化是一把很好的鑰匙。   然而,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難懂,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的稗官野史,無法給予我們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楊照的這部通史,幫大家補了一堂不一樣的中國歷史課。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在戰後幾代人的體制教育中,我們從未好

好地認識中國史,而過去三十年來,當我們(正確地)典範轉移到臺灣史視角,更不重視中國歷史了。但誠如楊照所寫,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若能認識那漫長文明所留下的遺緒,如何作為一個外在力量與內在因素,影響或形塑了當下在臺灣的文化內涵與自我認同,我們才更能建立起新的主體身分。這個工作或許沒有人比楊照更適合,一位受過專業中國史學訓練又懂得跟大眾說故事的作家與民間學者。   ──張鐵志(作家)   中國歷史淵遠流長、浩瀚紛繁,想要從中梳理,有時望而興嘆,不知從何讀起。楊照先生這一系列《不一樣的中國史》,則巧妙地找到了詮釋的角度與觀點,不僅思辨歷史的意義,也讓過去的歷史鮮明地活在當代。  

 讀歷史學智慧,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教條文字,更需要理解與善解,挖掘它的價值。《不一樣的中國史》就是這樣的好書,值得探閱。   ──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有句話說:「歷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當中獲得教訓。」   楊照老師以十年時間「說史」,匯集出百萬字篇幅的大作,訴說曾經輝煌帝王將相、熱鬧尋常百姓人家,儘管早已化為塵土,留下的典故依舊震耳欲聾。   ──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   無論從文化傳承、地緣關係或全球視野來看,中國歷史的重要性一直存在,可惜因為過往糾葛及現勢衝突,中國歷史的價值逐漸在臺灣遭到忽略或誤解。   楊照新著《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逆勢而起,

意義何在呢?   一、從臺灣主體性出發,展現對中國歷史的重新理解及詮釋。   二、重視意義脈絡的「通」,扭轉目前簡化、割裂中國歷史的學習方式。   三、統整海峽兩岸、日本及西方學術界跨學科研究成果,非一地、一家之見。   要真正認識臺灣,至少得連結中國史及東亞史脈絡來理解,楊照新著做了連結中國史的部分,但還沒結束,後勢值得期待。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授課與學習方式的變革,這些年來在臺灣如火如荼地展開,然而有限的中學歷史課堂數,加上升學仍然是重要目標,歷史課的進行多半還是偏重於「歷史知識」的傳授與學習。至於課本上的「歷史知識」是如何產出的,通常也只是一句「歷史知識是史家研

究的成果」簡略帶過,於是綜合各家研究成果的歷史課本內容就只是一堆看似有系統的知識堆疊。   讀《不一樣的中國史》,欣然看到史家梳理史料、比較推論的過程,在楊照老師的筆下生動展開,「歷史知識」有了活脫脫的生命歷程,而「製作歷史」的曲折和迷人,也讓史家們的經驗成了一部動人的精采人生。這真是一套好書!   ──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高中歷史課程從過往的編年史編排,改為主題式的探究學習,雖然能啟發學生思考歷史事件的各個面向,但也可能讓學生忽略客觀事件的細節與結果。因此在課堂學習過後,若能選擇閱讀楊照先生這套《不一樣的中國史》

,必能深化學生自身的文史素養,也能對臺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更有時間縱深的理解,進而形成一套自我價值判斷的標準與主體性思考。   誠摯推薦給大家。   ──曾冠喆(私立薇閣中學教師)

取消最惠國待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中美貿易戰,台灣或成最大輸家?!
🍎柏瑜吃果子 ep.09 🌍
 
(不方便看影片的朋友,也可以看內文喲)
 
【川普一推文全球經融大震盪】
 
川普5月5日一則推文,宣布要在5月10日把中國貿易關稅提高到25%,隔天中國股市應聲倒地,大跌超過5%。川普在談判尚未結束前,突如其來的奇襲,在全球金融投下震撼彈,股市震盪餘波未了。
 
從2016年選舉期間,川普就高舉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口號,要反制不公平的貿易競爭,重振美國經濟。上任以後退出TPP、以進口關稅威脅歐盟和加拿大、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爭,都圍繞著當初的政策主軸。
 
在中美貿易戰中,川普的用詞都相當煽動。「中國在偷美國工作」、「中國在偷美國的錢」、「中國偷走美國技術」、「我們不能放任中國不停強暴我們國家」!
 
【其實歷任總統都會對中威脅取消最惠國待遇】
 
一直以來美國對中都有大量貿易逆差,2016年美國進口五千億產品,中國卻只買了一千多億,雙方貿易逆差達三千三百多億。
 
美國在2018年時發表了232調查報告,認定從中國進口鋼和鋁,有損美國國家安全。川普隨即宣布針對中國進口的洗衣機、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元件,課徵高額的反傾銷關稅,同時把鋼進口提高到25%、鋁提高到10%,並簽署了中國經濟侵略備忘錄。
 
2018年4月,一份懲罰性關稅商品清單,洋洋灑灑高達1330樣,要對中課徵六百億美金關稅。中國也立刻以大豆、飛機等106項商品課徵一百億關稅予以反擊,貿易戰一觸即發!
 
原本年中時雙方終於坐下來開始協商,同意減少美中兩千億的貿易逆差,中國還承諾要跟美國進口能源與農產品,美國則要求中國正視盜版與技術侵權問題。可是過程中雙方仍持續在角力,在台面下不斷召開公聽會,討論要課徵多少關稅,在對方面前揮舞刀劍。
 
【一言不合就課稅一怒之下就發推】
 
一直到川習兩人在G20高峰會上見面,雙方衝突裁漸漸平緩。兩邊就智財權、技術轉移進行討論,協議要簽署「諒解備忘錄」。
 
結果協商還沒結束,川普就突然宣布提高關稅。根據白宮官員透露,這是因為中國代表團在協商過程中出爾反爾,認為智財權修法在中國不可能實現。川普一氣之下怒發推特,隔天亞股就應聲倒地。
 
【川普或成最大贏家?】
 
這次中美的貿易談判,因為衝突層級非常高、牽涉範圍非常廣,已經如同「無煙硝的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若以經濟面來說,像是汽車製造業必須使用鋼、鋁原料,成本因此大幅升高。中國停止進口美國大豆,對於養豬業、畜牧業來說也有很大的影響。這樣的貿易戰,對雙方經濟都是非常不利的。
 
可是就政治面來說,目前看起來川普卻佔盡上風。

中國面臨股市大跌、經濟上的損失、還有無法量化的社會成本,都近一步威脅到習近平的領導權威。美國也將在明年進行總統大選,就連在野的民主黨都支持川普的對中策略。
 
夾在美中之間的台灣,到底是遭受池魚之殃,還是將受惠於轉單效應?
 
在貿易戰開打時,美國課徵的反傾銷關稅,有很多的太陽能電池是由台灣製造,美國法官卻認為台灣輸出到美國的電池,同樣必須被課徵。
 
他提出的理由是,台灣太陽能電池部分原料來自中國,因為很難查證到底有多少比例,乾脆一併視為中國製造。那麼對於台灣相關產業來說,是非常嚴重的打擊。
 
目前熱烈討論的自經區,也是在於要不要開放中國原料來台加工,再以MIT作為產地輸出。可是如此一來,就是向國際表明台灣要在美中貿易戰裡和中國站在一起,要成為中國洗產地的輸出口岸。
 
全球沒有哪個地區能夠避開貿易戰火,但是台灣要成為美國砲口對準的目標,還是在火網中尋求最低的傷害,是這波貿易戰底下最大的問題。
 
#中美貿易戰 #川普 #習近平 #自經區

後冷戰時期美國對華外交政策之分析:從建設性交往至戰略夥伴關係

為了解決取消最惠國待遇的問題,作者廖苔君 這樣論述:

第 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整個國際社會在蘇聯解體之後,徹底改變了冷戰時期的兩極體系,也使整個國際體系出現了重組的變革。在過去這將近十年來,世界除了經歷了蘇聯的崩解外,又逢歐盟的建立,中共經濟持續快速的成長等,這些影響全球情勢的轉變。這些巨大的演變,逐漸為本世紀的全球格局定下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在軍事上,出現所謂「一超多強」的情勢;然而在經濟體制上,卻是出現「區域整合」與「多方林立」的局面。 冷戰時期屬於超強的美國,在國際體系中,一直扮演領導的角色。但是後冷戰時期的國際格局,已經與冷戰間全然不

同,美國將要如何來面對這樣轉變所帶來的挑戰,以便能維持其世界領導的地位,這是研究國際關係的學者專家們都很感興趣的問題。然而,美國面對這個全球情勢的改變,所要轉變的不只是整個全球軍事上、經濟上的戰略設計,亦包括對於日本、歐盟、中國等強國的個別策略。 在兩極體系瓦解的同時,美國的外交政策也從原來的「重歐輕亞」,轉向成為對於亞洲的重視。除了因為蘇聯的解體,使得歐洲的防禦不再是一項棘手重任外,更因為因為冷戰時期以國際安全為主要國際事務考量的發展主軸,已經隨著二元體系的落幕而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以國際政治經濟為下一個世紀的思考中心。而在鄧小平主政下進行改革開放,推行具有特色社

會主義的中國,在經濟與軍事上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再加上亞洲,尤其是東亞近幾十年來的經濟飛快成長的成果,使得美國必須重視亞洲這個區域的發展。 美國深知在亞太地區若要完成美國希冀的策略:維持核心同盟以及在亞太的軍力、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支持多邊安全對話、與亞太地區主要的國家積極交往、促進區域性經濟整合、支持民主與人權 ,必定需要有中國的協助與認同。因為隨著中國的日益強盛,在亞洲國際關係上,中國將逐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中國的軍事與經濟的實力,都使得美國各界的人士紛紛討論這一個將要崛起的大國。故不難得知,中國是美國在處理亞太事務上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自然而然,這

兩大強國的關係與交往,就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而身處於台灣的我們,更需明暸美國與中共之間的交往關係,因為它一直牽動著台灣所面臨的國際處境,所以美國與中共的互動也是身為台灣人民所要關心注意的問題。 本文想要釐清的是美國的對華外交政策不是遊移在這些政策當中搖擺不定,而是有其一致性與一貫性,亦即選擇與中共有良好的互動關係,不管政策上是以何種的議題為主要訴求,都是一直朝向與中國保持持續交往的大方向在前進。戰後美國的對華政策,是與中共維持夥伴關係,從冷戰後時期開始「聯中制蘇」的戰略考量,到現在後冷戰時期的「全面交往」政策。而這兩個強國的交往互動,在本世紀仍然會持續現在「建設性戰略伙伴關

係」的模式前進,雙方都知道,彼此是面對國際事務上不可或缺的另一半。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在研究後冷戰時期的美國對華外交政策上,本文將引用以下幾種的分析方式,作為理解與解釋政策的剖析點。 壹、 研究方法 一、 歷史研究法 「歷史」一詞,在習慣的使用上,常常是指人類社會生活的過去;也即是指人類行為通過時間延續而構成的變化歷程 。從廣泛的層面來說,只要是一事物通過時間的延續變化,即就成為了歷史。而所謂的歷史研究是從個別歷史適時的因果關連去「重建過去」(the recons

truction of the past)的一種工作 ,並且從事物的本身,產生和發展具體的歷史過程面,去歸納、分析、比較,進而揭示他發展的規律 。此種研究方法的目的是在於描述歷史事實,並指出某一特定時空發生的歷史事實前後文。而本論文是要探討後冷戰時期這幾年來的美國對華政策,勢必要對美國形成對華政策的背景、發展、演進,做一個歷史回顧,勢必會使用歷史研究法。 二、 文獻分析法 所謂的文獻分析方法,乃就是透過引用原始文件、官方資料及正式的學術論文,做資料的來源與分析的基礎 。而吾人在探討美國在後冷戰時期的對華政策時,必需歸納與分析美國官方的原始文件、或

總統與發言人重要的演講與談話內容以及學術論文、評論文章,以作為此論文資料的基礎與分析的立論點。故本論文也將會採用此種的研究方式,作為研究思考的出發點。 貳、 研究架構 以意識型態為抗爭主軸的兩極世界,已經落幕。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興的國際格局,在這一個美國仍是超強的時代中,美國也不得不承認全球的很多事務,必須仰賴其他大國的合作與協助才能達成既定目標。如此一來,美國所有在冷戰時期的戰略思考模式,都將被打破,進而重新加以調整制訂。而這樣的政策轉變是一個很值得大家關注與關心的焦點。但是美國國際方針的變遷,其所牽動的範圍甚廣,如全球戰略的調整、對歐盟的策略

有所不同、對亞洲及亞太的安全考量、以及對德、日、中國、俄羅斯等大國的互動方式的考慮,本論文實在無法一一的加以探討與說明。故只選擇了與亞太地區相關的轉變作分析與解釋。 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十分耐人尋味。因為在圍堵政策下,以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政策下,與中共開啟了友誼之門。隨著兩極體系的崩解,交往的政策會再度被美國所採納嗎?答案為是的。二十一世紀是以國際政治經濟為導向的國際世界,而中國除了現在是有著傲視全球的經濟成長之外,其所孕育的十多億人口,更是各國所競相搶奪的市場。再者,中國的軍事武力雖然不及美國先進與現代化,但是他也是亞洲地區擁有核武的大國。在這樣經濟

與軍事都呈現強勢的情況下,使得中國在亞洲地區扮演了隱性領導者的地位。故美國深知想要維持亞洲的穩定,以及維護美國在亞洲的利益,與中國修好關係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而且在世界上有關核武、環保…等問題,都需要有中國這位大朋友的協助與認同,才能順利解決難題。如此看來,在亞洲的情勢中,美國與中國之間的互動情形,是一件後冷戰時期重要的大事。本文將著重於描寫在美國的亞洲戰略設計上,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 後冷戰時期的時代中,美國是歷經了兩任的總統,一位是布希(Gorge Bush),另一位則是柯林頓(Bill Clinton)。而在布希的任期中,蘇聯的崩解正式結束了長達半個世

紀的冷戰。換言之,布希時期僅有一部份的時間是屬於後冷戰時期,所以本篇論文僅花少數的篇幅說明布希時代的中國政策。主要的探討內容還是重在柯林頓總統的對華政策,因為筆者認為柯林頓的時期的政策才是目前最能代表後冷戰時期美國的對華政策。 後冷戰時期的美國的對華政策,當然也曾在自己的國家內部出現一場激烈的爭辯,其中最明顯的兩種聲音是圍堵與交往。有些學者認為強大的中國勢必將成為美國的下一個敵人,也威脅了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所以提出了「中國威脅論」,希冀以「新圍堵」或「新冷戰」的方式來對待中國。而另一種聲音則認為利用交往的手段,希冀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而這樣的方式更符合美國的國家

利益。但是本論文並不就這兩種意見做任何的比較,而是著重在於美國所實踐出來的對華政策去作進一步的分析說明。換言之,對於美國國內所出現的各種對華政策的意見,本文將不予以討論分析,只解釋實際上美國所顯現於外的對華政策。 第三節 研究範圍 目前所呈現的軍事上「一超多強」,經濟上「多元並立」國際情勢下,美國如何立足於其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上,去修正或調整美國本身的全球戰略方針,更重要的是美國對於亞太地區的戰略認知為何,以及其所必須扮演的角色與地位又是什麼?這是本論文在進行時必要先予以說明解釋的部分。 美國的中國政策一向

以來都有相當的持續性,即是超越意識型態的基礎上與中共發展關係,以談判的方式解決彼此歧見 。布希(Gorge Bush)時代仍是秉持這樣的政策軌跡,雖然曾經在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後給予中國經濟制裁,但仍反對孤立中國。布希相信中國大陸的經濟持續發展將有助於政治上的改變,同時能使中共扮演負責的國際角色 。將以布希時期的最惠國待遇的問題,來說明美國對於中國的確是持續以善意發展雙邊關係,以及繼續保持交往的立場。 柯林頓 (Bill Clinton)時期,美國對於自己在後冷戰時期的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上已經擬出方遵循方向。雖然柯林頓在競選時,強調其對華立場是強硬的,但是在其入主白

宮之後,卻主張與中共進行「全面交往政策」(Comprehensive Engagement Policy)。因為他們認為,對中共採行「善意而非孤立,是最適當的政策 」。在柯林頓九二年至九六年的任期中,本文就柯林頓處理對華的最惠國待遇與人權問題上,來印證柯林頓政府所採行中國政策。然而,在柯林頓的第二任期中,最引人注目的中國政策便是在「柯江會談」後,與中共所建立的「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這是美國延續其對中國友好政策的一種表徵,筆者將在論文中進一步探討以及印證。 美國與中國的問題,除了意識型態、政治體制上的歧異外,仍存在許多分歧點,如貿易上的逆差、防止核武擴散、人權問題、

國際安全的考量…等,其中最棘手、最困難解決的應是主權的問題。簡言之,「台灣問題」成為美中兩國關係的障礙。這三方是形成一個不均衡的三角關係,美國對任何一方的政策勢必牽扯到美國與另一方的交往關係。所以,這一個三角關係的互動也是探討美國的中國政策時,不可不解釋分析的一環。 透過對後冷戰時期美國之中國政策的分析理解,以及清楚且明確的知道美國的政策思考型態後,希冀對美中關係的未來發展局勢,作一個可能性的預測與推論,並以此作為此篇論文的結論。 第二章 布希時代的外交政策:建設性交往時期 第一節 美國全球戰略的思考

美國的國家利益也分四項來說明。在美國的國防利益上,美國在後冷戰時代所要追求的重點是防止尖端武器的擴散,其中又以防止核子武器以及飛彈科技的擴散最受到美國政府的重視與關切。在經濟貿易方面,除了要維持經濟的領先地位之外,更要加強對科技的壟斷,以避免喪失競爭力;此外也重視對外貿易,尤其是市場的攻佔與維持,以減少貿易赤字。對於世界秩序,一心仍欲維持其霸權領導地位的美國是最為重視的。在美國政府的發言當中,我們不難知道,美國所希冀的新世界秩序是包含了美國必須領導世界、積極地建立集體安全制度與伙伴關係、美國是世界的警察 。而在意識型態上,美國仍堅信民主政治是一個最好的體制,所以繼續在世界宣揚民

主、人權的價值。 簡單的來說,美國在後冷戰時期的戰略目標是「加強美國的全球領導作用」,確保「二十一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所以,美國為防止在歐洲或亞洲出現一個具有支配地位的大國,而該國對美國的全球戰略造成威脅,故便在冷戰結束時就重新調整其世界的戰略:一是大西洋的歐洲戰略,積極向東擴展北約組織的勢力,重新建構北大西洋的聯盟結構,再次確認美國與歐洲各國之間的同盟伙伴關係,以便美國能夠對歐洲更容易實現戰略的指揮與控制,最重要的要防止俄羅斯轉變成新的威脅。二為太平洋的亞太戰略,實現對於亞太地區的戰略控制也是重要目標,其中實際的行動有維持在東亞的駐軍、加強與核心國之間的同盟關係

、推動多邊的安全對話機制,更重要的是與中共進行全面的接觸,以求取得在亞太事務上與中共的合作,以及防止中共成為美國利益的威脅者。 國際社會的結構已經逐漸進入以國際政治經濟為主導的趨勢下,美國的全球戰略思考自然不能忽視經貿這一個議題。在經貿上,美國的主要考量是持續其經濟領先的地位,促進自身的貿易利益,早日達成自由貿易區的目標。而自冷戰結束之後,美國取得了超強的地位,經濟上也比其他的工業大國較進步。在這樣一個有利的時機下,美國便開始致力於建造一個屬於二十一世紀的開放貿易體制。所謂的新的全球的貿易體制,其最重要的精神仍是以自由公平貿易為主要原則。 第二節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角色分析 面對新的二十一世紀,美國的外交政策首要及優先的目標仍視為維護與確保美國的國家利益。換言之,就是在要保障國家的安全、防止區域霸權的出現、建立開放自由的全球貿易體制、繼續推展民主、人權的價值觀。而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在「交往與擴大之國家安全戰略」的報告文中,更是明白的揭示美國的政策內容在於:維持強大的國防力量,以便提升美國的安全;開放國外的市場,促進全球經濟成長;以及提倡民主 。 柯林頓總統在基於前任總統的亞太戰略上,再提出所謂的「力量分享(shared strength)、繁榮分

享(shared prosperity)和對民主價值共識(shared value)」三大觀念下的「新太平洋共同體 」(New Pacific Community)的構想 。而這一個戰略思考模式卻成為後冷戰時期美國在亞太地區長期的國家目標。簡言之,柯林頓這次的「新太平洋共同體」的構想,就是美國亞洲政策的雛形。所以從長程的趨勢來看,美國在二十一世紀脫歐入亞的戰略意圖顯而易見 。為了維持華府在亞洲領導的地位,故華府對於冷戰結束之後的亞太政策有以下的重點方針: 一、 維持核心同盟以及在亞太的軍力 二、 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 三、 支持

區域性安全對話 四、 促進區域的經濟整合 五、 推廣民主、人權的價值 六、 與亞太地區主要的國家積極交往 第三節 對華建設性交往政策的原則與落實 雖然世界的格局因冷戰的結束而進入重整的時代,但是我們從美國前國務卿貝克(James A. Baker)在外交事物季刊中所發表的文章,不難知道,全球權力結構的轉變並未改變美國對華政策的基礎。美國的對華政策仍是延續尼克森(Richard Nixon)與季辛吉(Henry A. Kissinger)的外交政策與全球的國際戰略,以現實主義或新現實主義

作為理論基礎的自由溫和派的外交政策。美國在冷戰時期是用聯中共以制蘇聯作為主要的目標,促使中共在亞太地區扮演有助於區域穩定與協助解決區域性衝突的角色。其次,就是藉著打開與中共交往之門,而將自由民主與市場經濟等理念輸入中國大陸 。換言之,就是對大陸進行「和平演變」。然而,蘇聯解體之後的新權力架構下,美國對華政策的主要目標,不再是「聯中制蘇」,而是美國希冀與中國在亞太與國際事務上,成為一個伙伴關係。除此之外,也希望把中共置於國際社會的規範當中,使中國遵守由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社會之規則,以便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簡言之,布希政府對華政策的原則,仍是脫離不了與中共維持正常關係的發展 。

即使是發生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民主運動事件,布希政府仍然認為孤立中共的政策是不可行的,也是危險的。更強調美國必須與中共「持續保持交往」的外交政策,支持中共的經濟改革開放,與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布希政府深信,中國在經濟方面持續的進步,一定會帶動政治上的變革,同時也可以使中共在國際社會中負擔更多的責任 。基於這樣的考量,布希政府雖然在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民主運動事件後,採取了對中共的制裁措施,如有暫停武器出口、停止軍事領導人的相互訪問;對留美的中共學生給予居留優惠,以及給予天安門民主運動事件中受傷之民眾人道援助;甚至在第二次宣布制裁中共的政策上,有停止美中兩方高層人士的互訪,與反對國際金融組

織對中共提供援助。同時,布希政府卻動用否決權來延長中共的最惠國待遇,證明美國對中共的基本態度並未改變。 美國行政部門對於中國的態度是相當明白且清楚的。固然在八九年天安門民主運動事件之後,需要對中共當局提出制裁,但是不可以用最惠國待遇地位的取消做為懲罰。我們可以由國務院助理卿索羅門(Richard H. Solomon)的談話 中清楚地知道,美國政府在八九年天安門民主運動事件後對最惠國待遇地位問題的看法,與若取消最惠國待遇地位將對美中關係所產生的衝擊與影響。其中最值得一提的關鍵點是,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地位才是最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因為持續的經濟發展才能推動中國的政治改

革。換言之,美國在考量最惠國待遇地位時所衡量的條件,是存在經濟與政治因素的。 從冷戰時期的兩極體系,到加強同盟伙伴;以及現在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國際局勢下,需要欲中國在經濟、政治、以及其他議題的相互合作。在在都是顯示出了美國必須與中國發展正常關係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從美國在對於中國最惠國待遇地位的給予上,所做的考量,我們不難看出,美國仍是在其政經戰略安排下,所做的最適當選擇。誠如美國多年來外交政策目標所示,一個安全、穩定、不斷現代化與改革開放的中國,才是最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中國。所以,綜觀整個布希時代的對華政策,尤其是在八九年天安門民主運動事件之後,更是可以明顯的說明了

布希的確是一直依循著自季辛吉(Henry A. kissinger)以來對華政策的目標,更是延續雷根(Lager)時代與中共建立建設性關係政策。 第三章 柯林頓時代的對華外交政策:從全面交往到戰略伙伴關係 第一節 對華全面交往政策的產生背景與原則 經歷冷戰結束的美國,其自身在這個轉型的國際關係中,為了保衛及擴大屬於自己的國家利益,對於本身的二十一世紀的亞太策略有著以下的思維模式: 1、 美國必須與中國、日本、俄羅斯及東南亞國家組合之政經力量,建立新的關係型態,理想是在其中取得某種優勢地位。

2、 美國會在這四個主要角色之間,根據其利益及情勢的需要做交叉的組合。 3、 美國不讓它們其中一個發展為可以支配其他的幾個力量;亦不把美國擺在與四個同時對抗的位置上。 4、 鑑於亞洲太平洋地區的經濟七十年代以來出現持續發展的態勢,美國的政策,將會更多的精力投注在經貿上,特別是建立美國在科技上的優勢地位。 5、 美國已經不可能再直接地、大量地介入亞洲的軍事衝突與糾紛中,但是美國將運用其軍事的優勢,試圖操控亞太地區的區域事務。 6、 美國的民主制度與人權價值將繼續被推展 。 在此一構

想中,不但可以知道美國將與亞洲的國家要建立新關係,更可以解讀為是建立一種友善、利於雙方發展的關係。而在這樣的思維架構中,與中國友好地發展雙邊友誼,進行合作, 自是美國下一世紀亞太計畫中的一部份。 柯林頓政府在完成對中國政策的評估後,於一九九三年正式地提出將與中國進行「全面性交往政策」(Comprehensive Engagement Policy)。一方面,則是肯定中共在美國的外交政策上具有重要地位,更強調「中國在全球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美國不想孤立中國,…而中國的發展將使我們對政治自由抱有更大之希望 」。一時,美中繼續友好交往的政策似已成形。而柯

林頓在同年的九月份簽署由國家安全事物助理雷克(Anthony Lake)所提的對中國之「行動備忘錄」,使「全面交往的政策」正式落實 。 對於柯林頓政府的中國政策,國務卿克里斯多福(Warren Christopher)在一次演講更是將其原則清楚且明確地說明。克里斯多福認為柯林頓的中國政策,除了是延續自季辛吉(Henry A. kissingers)時代美國一貫的政策思考之外,其所寄望建立的是與中國發展長期且和平的關係。而兩國間的關係發展必須遵守以下的大方向: 1. 中國發展為一個安定、開放且成功的國家,是與美國的國家利益極為相符。

2. 美國支持中國全面且積極地加入國際社會。 3. 雖然希望用對話與溝通的機制來減少彼此的衝突,但是若影響到美國的自身利益,仍是考慮採取必要之行動 。 這樣的原則,明顯的是與美國的全球與亞洲戰略思考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安定、開放的中國,對於美國而言,不但是亞太區域安全上獲得保障,更使亞太地區的經濟能順利發展,更進一步去發展美國所希望的開放自由貿易體制。然而支持中國加入國際社會,使其行為都能受到國際規約的規範,以及中國真正融入由美國所主導之國際體系。 美國的全面交往政策,除了依照國務卿克里斯多福所說的三項大原則去落實之外

。我們更可以從柯林頓政府的發言中歸結出,所謂的全面交往政策(Comprehensive Engagement Policy),是要追求美國與中國在經濟上的擴大接觸,使中國能融入全球的貿易與金融體系。更在軍事、外交上多多對話與交流,讓中國能在世界重要議題上與美國相互合作。若是再深入分析柯林頓的中國政策政策,我們可以發現,全面交往政策的更深層意義在於,美國要藉由此種的外交政策,促成中國依照美國所希望的方向去改變。換言之,雷根(Langer)時代所建立的建設性交往政策,只是做到了互利互惠的交往,並沒有存在使中國改變的意圖。但是,柯林頓時期的中國政策,除了建基於要使雙方都能受益之外,更積極地希望讓中國

進行「和平演變」,以利於美國下一個世紀戰略規劃的實踐。 第二節 1992-1996年的對華政策 柯林頓就職之後,對於最惠國待遇的續惠與否,仍是一大重要政策。隨著最惠國待遇期限的逼近,各方的聲音也越來越激烈。柯林頓必須在保全美國國家利益的考量下,又須面對國會「支持有條件給予最惠國待遇地位」之阻力,和自身在競選期間的誓言下去做出決定。終於在一九九三年的五月二十八日,柯林頓發表了對中國最惠國待遇地位的聲明。聲明中,柯林頓以行政命令宣布,延續中國最惠國待遇地位十二個月,但是下一年度是否續惠中國,則視中國是否符合行政命令所列出的條件而定。這一行政命令的下達

,充分地顯示出柯林頓政府把「最惠國待遇地位」與「人權問題」相結合的想法。而這一個作法確實引來中國強烈的抗議,更使得中美之間的關係陷入膠著與低潮。 然而就美國本身的現實利益來說,中美貿易的日趨緊密,已經造成兩國相互依賴的情況。而一旦終止延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地位,或是「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地位」的繼續存在,都必然使中國採行報復的手段。此時,美國則必須承受極大的經濟損失。而且近些年來,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具有相當強的發展潛力,是全球各國所亟欲分一杯羹的地方。如果此時美國因為最惠國待遇地位與人權掛勾的政策,使得美國的現實利益受到相當大的衝擊,這是美國任何政府都所不願見的。更何

況在競選時,柯林頓標榜以振興美國的經濟為首要任務,重視美國的經貿利益自然更形迫切。 柯林頓政府面對美國實際上的經貿利益,與國會和行政部門的態度轉變,再加上中國對掛勾政策的強烈反彈。種種的壓力,促使柯林頓在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宣布繼續延長中國最惠國待遇一年,並且將人權問題與最惠國待遇地位脫勾。簡單的說,美國在諸多的考量下,放棄了利用最惠國待遇地位為籌碼,與中國進行對立、對抗,造成雙邊關係的低潮。取而代之的是將以更積極的態度與中國進行交往與發展雙邊關係。不但避免了中美兩國之間可能引發的貿易戰爭,也挽救了整個中美關係。更有可能因此而擴大雙邊的貿易合作,促進兩方關係的改

善與發展。此時,美國政府體認到,他們所要追求的是一個更為開放的中國 ,而且,「一個穩定、強大與繁榮的中國才是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 全面交往政策的出現,表示了美國政府正視了中國在下一個世紀所具備的戰略意義。二十一世紀是經濟合作世紀,中國所擁有的資源與市場,令人無法小覷其經濟潛力。同時亞洲與全球的安全上,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美國自然必須以美國在世界及亞洲之廣泛利益的觀點,來建立與發展中國與美國的雙邊關係。同時,更要與中國建立一種長期建設性的友好關係。換言之,柯林頓從掛勾政策到脫勾政策的這一個過程,明白顯示出美國對華政策的傳承。柯林頓的全面交往政策,就是延續了布希時代的

建設性接觸政策,並且更將其發揚光大。更積極地表示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不只是經貿上的多交往,同時進一步地希望與中國進行更多且更廣泛的接觸,以求用雙方面的對話溝通,來減緩彼此的衝突與糾紛,以求更符合中美兩國的利益,進一步使中國在世界上發揮其建設性的作用,融入國際社會,遵守由美國所主導建立而成的國際規範。 第三節 1996-2000年的對華政策 在一九九六年的亞太經合會非正式的領袖會議中,美國與中國雙方均對彼此表示認同與友好。江澤民表示,目前中美兩國的氣氛已經明顯改善,這對於發展兩國的雙邊關係的有利條件明顯增多,而中美兩國的關係也面臨進一步改善與發

展的良好時機 。柯林頓也表示,雙邊有著共同的戰略利益,……,願意與中國建立一個合作的夥伴關係。雙方並同意於未來的兩年中實現領導人相互正式訪問,同時進一步接觸來討論有關的重要議題,如全球安全、地區性的問題、武器擴散等議題 。這一次會議的友好氣氛,就位中美夥伴關係拉開了好的序幕。 美國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係,就在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九日所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中被提出。聲明的發表,顯示了雙方提昇兩國關係的決心與意圖,更意味著正式的戰略夥伴關係就此建立。聲明中明白的寫著: 「……中美雙方同意,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不僅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對於共同承擔責

任,努力實現二十一世紀的和平與繁榮是重要的。雙方也同意,中美兩方既存在有共同的利益,也存在著歧異點。在雙方有重大的共同利益,就本著合作與坦誠的精神,迎接挑戰,取得具體的成果。……兩國的元首決定,中美雙方透過增進合作,面對國際上的挑戰,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共同致力於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為實現這一個目標,雙方同意,從長遠的觀點出發,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下,去處理中美兩國的關係 」。 中國與美國雙方所建立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到底是屬於一個什麼樣的性質呢?美國國務院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謝淑麗(Susan Shirk)在記者會上做了以下的說明:戰略夥伴關係事實

上是指外交政策上的共同合作,並不是軍事上的結盟。因此,『戰略』一詞,所說明的是外交政策意涵上的戰略,並不是軍事策略上的戰略 。美國在台協會卜睿哲(Richard Bush)、亞太政策中心副主任卜道維(David Brown)及美國駐北京前任大使李潔明(James Lilley)均表示,中美的戰略夥伴關係,並不具有軍事上的聯盟關係 。國務院的高級官員也表示,中美聯合聲明中所提到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是一種期望,不代表現在北京與華府之間的關係。而這一個戰略夥伴關係也不是一個聯盟的關係。「建設性」的一詞,所要強調的是,這一個關係是必須對各方都好,不會對於其他的人有不利 。總結美國方面的解釋,我們

可以知道,中美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仍是包含了軍事安全的協商機制。但是這樣的關係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概念,會隨著中美關係的發展而有所變化。目前中美雙邊所建立的戰略夥伴關係,是著重在利用定期的高層相互訪問、商討為主軸,匯集雙邊的共同利益,加強合作的進行,暫時不會出現軍事上的同盟關係。若是要更簡單的說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就是全面性且更深入的雙邊交往模式。 中美之間『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的建立,意味著兩國都體認到,在未來多極的世界體系中,相互的合作將會伴隨著巨大的利益,而相互的對立只會兩敗俱傷。中美兩邊會朝著積極、友善相互交流的方向,發展雙邊的互動關係,以求極大化利

益。同時,這樣的關係更進一步地顯示出,中美兩國的合作關係,將是下一個世紀世界新格局的支配主軸。 第四章 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 第一節 三角架構的交往原則 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在一九七二年改變了美國的中國政策,推動中美正常化彼此關係,而自此美國、中國、台灣三方的交往也就一直在一九七二年的上海公報、一九七九年的建交公報、一九八二年的八一七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框架之下。大致上可以將美中台三方的三角關係歸納為以下原則性的規範。 一、『一個中國的原則』 二、『和平解決台

灣問題原則』 三、『兩岸中國人自行解決的原則』 四、『確保台灣自衛能力的原則』 第二節 三角架構下的互動 一、『李登輝訪美事件』 在台灣積極的爭取之下,一九九五年美國國會通過議案,要求美國政府發給李登輝總統訪美簽證,同意其以「私人身分」訪問母校康乃爾大學。美國眾議院更是提出十一點的理由 ,要求美國政府應該同意李登輝總統的訪美。同年五月,行政部門放棄原有立場,白宮與國務院分別宣佈同意李登輝訪問康乃爾大學。 雖然國務院一再的說明,李登輝訪美行程並不是表示美國與台灣的關

係有了基本的改變。但是對台灣而言,總統的訪美的確是務實外交的一項重要成就。而且,李登輝在美國康乃爾大學中所做的演講,不僅是大聲地說出了中華民國的國號,更是多次提及,這有其重要的代表意義。總之,這一次康乃爾之行,儘管美國不認為與台灣的關係發生基本架構下的變化。但是此次的訪問是美台斷交後,台灣最高領導人再次訪美。或許不是以官方身份的名義去訪,然而,訪問行程對美台關係的進展與台灣務實外交的鼓舞,其重要性自是不可言喻。 對於李登輝訪問美國,中國除了發動媒體猛烈抨擊之外,更積極地透過外交、軍事、經濟等手段,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台灣的政局。中國也於一九九五年告知台灣,台灣近期的行為

嚴重地破壞了兩岸的關係,舉行辜汪會談與預備性磋商的氣氛被破壞,所以協商的時間不得不予以推遲。自此兩岸的協商大門就此關閉。眾多反映行為中,最震驚世界的莫過於一九九六年的飛彈試射事件。而為此次的台海危機,美國還派遣了兩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到台灣海峽附近監視,中國也回應美國出動核子潛艇,頓時戰爭的態勢相當緊張,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更是差到不能再差。總而言之,近年來的美國、中國、台灣的三角關係,在李登輝訪問美國之後,已經降到冰點。對三方而言,三角關係呈現的是緊張且瀕臨崩潰的情況。 二、『柯林頓與江澤民的互訪』 一九九七年中美新聲明的發表,顯示了雙方提昇兩國關係的決心與意

圖,更意味著正式的戰略夥伴關係就此建立。聲明中明白的寫著: 「……。為實現這一個目標,雙方同意,從長遠的觀點出發,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下,去處理中美兩國的關係 」。 然而,新聲明中明白的表示,對於「台灣問題」雙方都同意恪守三個聯合公報,在既存的三角架構下進行三方的互動。雖然不如中國所希望的美國將「三不政策」化為文字寫入文件中。但是,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伯格(Samuel R. Berger)在高峰會後的新聞簡報中,明確地指出「柯林頓總統重述我們的基本政策,那是我們建立在三個公報上的政策核心。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 」。隨後,柯

林頓總統也在上海公開了由「一個中國」政策所衍生出的「三不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不支持台灣參加以國家為主體的國際組織。 總之,柯江的互訪,代表了中國與美國關係的改善。而中美新聲明的發表,更是讓九五年脫序的美國、中國、台灣三角關係,回到長期建立起來的互動中。但是,對台灣來說,是外交上的失敗與國際空間的限縮。這樣的發展情勢使得原來就不等邊的三角關係,越來越傾斜。 三、『特殊國與國關係』 在一九九九年的夏天,台灣總統李登輝在接受德國之聲的訪問時,公開地向國際媒體表示,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是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上。其談

話的內容為: 「記者問:宣佈台灣獨立似乎並非實際可行,而北京「一國兩制」模式則不為大多數台灣人所接受。在以上兩種路線間,是否有折衷方案?如果有,其內涵為何? 李登輝答:……,中華民國從一九一二年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又再一九九一年的修憲之後,兩岸關係訂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以並沒有再宣佈台灣獨立的必要 」。 特殊國與國的言論一出,引起軒然大波。因此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對於「兩國論」做了中華民國立場的書面說明。台灣方面認為,兩國論的提出,只是分治五十年來的事實的一種陳述,世界各國與中國不需要反應強烈。我

方雖然做了這樣的事實陳述,不是去改變既定的我方政策,或是宣佈台灣獨立,也不是脫離現有的三角互動結構。而我方所要追求的是以對等的地位開創跨世紀的兩岸關係。同時,我方願意與任何相關方面溝通,藉此傳達我方的整體想法,共同維護台海與亞太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當「特殊國與國關係」的話題一出,反應最為強烈的自是中國。中國從官方到學界都認為,「兩國論」就是台灣獨立的思想,台灣所要造成的是「一中一台」或是「兩個中國」,這已經背離一個中國的原則,中國方面不能接受。面對此次「兩國論」的事件,中國再一次重申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而且中國的領土與主權不容分割。而「兩國論」的提出,

已經嚴重傷害了兩岸之間的關係,有可能會形成九六年後另一次的台海危機,台灣當局必須懸崖勒馬,重回到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除了媒體的喊話之外,根據香港日報指出,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中央高層會議中指出,不論涉及什麼範圍、不論採取什麼手段、不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堅決制止「台獨」企圖 。 為了這「兩國論」言論,中國與美國進行了熱線通話,通話中江澤民批評「兩國論」的提出,是對現有國際社會認同的一個中國原則進行嚴重的挑釁。並要求美國確實恪守三個聯合公報,以及三不政策,認為這對維持台海局勢的穩定與中美關係的改善是至關重要的。而美國方面也重申對一個中國政策的堅定承諾。這個訊息明顯的透露出,「兩國

論」並不受到中國與美國方面的支持和認同。 綜觀情勢,中美關係的緊張,或許短期之內台灣可以從中得利,但是就長期觀點來看,對於兩岸的關係只有更加緊張,中國只會更敵視台灣。美國、中國、台灣的三角關係是在中美關係良好的情況下,台灣才會蒙受其利。正如九六年台海危機時,季辛吉曾說:「一個中國,各有自知」的政策架構確保了七零至九零年代的台海和平與穩定之格局,證明了它是可行而正確的政策。而三方應該繼續在這一個框架下持續的互動,以求三方都能確保自己的利益,也能保障台海的和平與穩定。換句話說,美國、中國、台灣所需要的是在現有的架構下,進行三方的建設性與良性互動,以擴大對話與合作的基礎,

發展三角穩定與平和的關係,使三方都能是贏家。 第五章 結論 從布希時期的建設性交往,到柯林頓時期與中國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美國與中國的雙邊關係雖然有起有伏,但是綜觀整個後冷戰時期的美國對華政策,我們清楚地得知,美國相當重視雙方的關係,而且一直是採取與中國發展良好關係的方向作為對華政策的導向。而這樣的一個思維模式將在本世紀繼續地被遵守與執行。除此之外,中國方面也對發展友好的雙邊關係相當重視,而且也積極推展。所以筆者認為,本世紀的中美關係將會是兩國在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的架構下,極大化雙方共同的利益,極小化兩方的歧異,以求雙方維持良好且善意的關係。總而言之

,中美兩國都體認到在本世紀中,相互的合作所伴隨而來的是龐大的利益,相互的對抗只會兩敗俱傷,所以中美雙方都會朝著積極、友善的相互交流方向,發展一種長期的合作互動關係,以求雙方利益的確保與極大化。 在面對中美兩國如此的思考架構下,身處於台灣的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如果試圖利用台灣議題傷害中美雙方的合作或關係,誠如前文所述,成功的機率相當地小。此外,中美雙方元首的互訪及新聲明的簽訂,更使中美關係回到長期以來的合作軌道與友善關係。而這樣的發展就使得中國、美國、台灣之間的三方關係越來越傾斜,台灣越來越不可能在這樣的關係架構下去影響中美雙邊的關係。現今中國所要求的是彼此在長期建立起來的

三個聯合公報與一個中國的政策下去進行三方的交往互動。只要台灣不出現任何台獨或是違背一個中國原則的行為,遵守這遊戲規則下,兩岸還是可以有良性的互動與對話。換言之,中國還是同意在中美聯合三公報與一個中國原則下,三方進行交往。但是,若是任何一方有破壞規則的言論與行為,中國不排除使用強硬的方式解決台海問題。為了確保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以及維護三方自己的利益,繼續維持原有的三方互動架構是一個可以被接受的交往模式。換言之,台灣所要做的是在現有的架構下,與美國和中國進行三方的建設性與良性互動,以擴大對話與合作的基礎,發展三角穩定與平和的關係,避免造成台海的動盪,甚至置自己於更不利的國際地位上。

應用英美契約法:從案例學商用契約法的基本原理

為了解決取消最惠國待遇的問題,作者陳歆 這樣論述:

  本書是依據筆者二十多年的契約談判、撰寫、和分析經驗,以英美傳統的權威案例先介紹基本原理,嗣後基於筆者自己經歷的實際狀況而編制的案例故事,就能較為輕鬆地揭發契約法的應用道理.本書,除五十案例以及其深刻分析之外,也有現代契約法的主要議題,如黏附性合約、違背良心論、有經濟效益的違約等專題討論,以及務實的法律、產業、和會計用語的解說、談判的遊戲規則、標準條款的解釋和樣本、以及契約法本質上的評論。 作者簡介 陳歆   現職   美國加州執行律師   美國專利暨商標局註冊專利律師   學歷   密西根大學天體物理學博士   史丹佛大學電機學後博士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院法學博士(J.

D.)   經歷   臺灣日月光集團研發中心高級顧問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兼任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兼任教授   奇美電子資深副總經理   國際通商律師事務所Baker & McKenzie資深顧問   台積電智權暨契約處處長   宏碁電腦副總經理   美國舊金山和矽谷著名律師事務所執行律師   史丹佛大學電機係講師   史丹佛大學雷達天文學中心研究員   密西根大學天體物理研究室研究員 推薦序 序 前言(Forward)/1 第一章、法律的工具(Legal Tools)/7 法律邏輯(Legal Logic)/8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9 法律的經濟學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Law)/10 推定和反證(Presumption and Rebuttal)/12 英美契約法的教學方法(Teaching Anglo-American Law)/15 第二章、我們為何要立約?(Why Contract?)/17 王小姐隆鼻的期待(Expectation)/17 第三章、對價的基本原理(Consideration I)/25 對價的來龍去脈(Predecessors of Consideration)/25 本書主角介紹(The Players) /28 舅舅不讓小陳

成為不良少年的承諾(Case 01)/28 利益和損失(Benefit and Detriment) 放棄為損失(Forbearance is Detriment) 實行被承諾誘導(Performance Induced by Promise) 小敏考試第一名(Case 02)/34 既有的義務(Pre-Existing Duty) 對準得交換(Focused Exchange) 確保合約公平是法庭任務?(專題討論)(Fairness)/37 小芬爸爸的詭計(試題)(Case 03)/39 叔叔以金錢促進姪子的婚姻(Case 04)/40 倚賴即損失(Reliance Loss) 婚姻的公共政

策(Marriage and Public Policy) 受益第三人(Third-Party Beneficiary) 小陳有愛心(Case 05)/46 沒有對價的承諾(Promises with no Consideration) 慈善的捐贈(Charitable Donations) 無償的承諾(專題討論)(Gratuitous Promises)/47 轉價的承諾(英文實例)(Case 06)/49 第四章、對價的內涵(Consideration II)/51 大雄的保時捷夢(Case 07)/51 交互承諾(Mutual Promises) 主觀意識(Subjective Int

ent) 客觀的意識證據(Objective Evidence of Intent) 過去的對價(Past Consideration) 道德上的責任(Moral Obligation) 為體對為用(Bureaucracy versus Utility) 小陳為民除害(Case 08)/61 片務合約(Unilateral Contracts) 小芬買房子(Case 09)/67 雙務合約(Bilateral Contracts) 先決條件(專題討論)(Conditions Precedent)/70 承諾禁反言(專題討論)(Promissory Estoppel I)/72 誠信及公平交易原

則(專題討論)(Good Faith)/74 大雄爺爺的承諾(Case10)/75 承諾禁反言(Promissory Estoppel II) 具證明力的事實(Probative Facts) 小芬在鄉下長大(試題)(Case 11)/78 第五章、對價的替身(Consideration III)/79 小王自行裝潢小芬的房子(Case 12)/79 不當得利(Unjust Enrichment) 默示合約(Implied Contracts) 衡平原則(Principles of Equity) 小陳找到工作(Case 13)/86 承包/轉包(Contractors/Subcontra

ctors) 留置權(Mechanics Lien) 嚴禁勤查(Due Diligence) 小陳舅舅的死亡(Case 14)/93 默示同意(Implied Consent) 替他人承債(Promise to Pay the Debt of Another) 善意的旁觀者(Good Samaritan) 同意的形式(專題討論)(The Nature of Assent)/99 防止詐欺法規(專題討論)(Statute of Frauds)/100 銀行擅自寄發信用卡(試題)(Case 15)/103 婚姻的承諾(試題)(Case 16)/104 第六章、對價的擴大(Consideratio

n IV)/105 大雄的保時捷舊夢重溫(Case 17)/105 邀約和接受(Offer and Acceptance) 合理地認為有權立約(Reasonable Expectation) 大雄要買房子(Case 18)/110 邀約和對反邀約(Offer and Counter-Offer) 小陳的機械性錯誤(Case 19)/112 單方的事實錯誤認知(Unilateral Mistake of Fact) 機械性的錯誤(Mechanical Mistake of Fact) 商業判斷的錯誤(Mistake of Business Judgment) 平電的法務部門(Case 20)/1

24 擬定合約的標準程序(Term Sheet, MOU, Final Agreement) 簽署的權限(Authority) 德斯拉的新訂單(Case 21)/136 邀約的截止(Termination of Offer) 船上交貨(Free-on-Board) 及時提貨(Just-in-Time)) 存貨周轉率(Inventory Turns) 德斯拉擬取消訂單(Case 22)/138 承諾禁反言(Promissory Estoppel III) 多重供應的互相廝殺(Multiple Suppliers) 反托拉斯之嫌(Antitrust I) 第二供應來源(Second Sourc

e) 談判的遊戲(Negotiation Techniques) 清算賠償(Liquidated Damages I) 滾續的採購預報(Rolling Forecasts) 合約的增修(Amendments) 第七章、交易的終止(Termination)/155 朱協理吃早點(Case 23)/155 默示邀約(Implicit Offer) 邀約的撤回(Revocation of Offer) 邀約的連續(Continuation of Offer) 邀約的更生(Renewal of Offer) 產業的一貫作風(Custom of the Industry I) 約翰瓊士玩「市」不恭(C

ase 24)/160 動盪市場之邀約分析(Offers in a Volatile Market) 合約的浮動價格(Floating Price) 談判的轉題技巧(專題討論)/162 經濟效益的自由競爭要務(專題討論)/163 熊副總將計就計(Case 25)/164 不得撤回的邀約(Firm Offer) 最低保證採購量(Minimum Commitment) 期權合約(Option Contracts) 對鏡規則(Mirror Image Rule) 平電的麥帝迷你(Case 26)/169 優先拒絕權(Right of First Refusal) 最惠國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 Clause) 利用最惠國待遇的談判技巧(專題討論)/174 朱協理想開除小陳(Case 27)/175 邀約的有效期(Term of Offer) 邀約接受和拒絕的小法理(專題討論)/177 沉默是否默認(專題討論)/178 聘僱合約救了小陳(Case 28)/180 具緣由的解聘(Termination with Cause) 麥帝迷你的定價困難(Case 29)/182 郵筒規則(Mailbox Rule) 新產品定價的若干措施(Cost Plus, Fair Market Price) 麥帝迷你的連結卡鈎(Case 30)/189 雙方認知上錯誤(Mutual Mist

ake of Fact) 產品的適用保固(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量身定做的產品(Custom Products) 如此而已的產品(As Is Products) 減緩損害的義務(Duty to Mitigate Damages I) 小陳的獎勵金(Case 31)/193 獎勵金(Bonuses) 大家來學會計(Case 32)/196 毛利率(Gross Margin) 淨利率(Net Margin) 利息、稅負、折舊、及清償前的盈利(EBITDA) 熊彼得的創新與競爭論(Shumpeter’s Theory) 英特爾的價格策略(Intel’s

Price Strategy) 美國和台灣科技大廠的不同調 第八章、對價的若干疑難(Consideration V)/207 平電和德斯拉的文件相撞(Case 33)/207 專利侵害賠償上限 文件相撞(Battle of the Forms) UCC§2-207 如何善用律師事務所(專題討論)/217 聘請律師事務所的程序(Case 34)/219 局外證據(Extrinsic Evidence) 產業的一貫作風(Custom of the Industry II) 反托拉斯之嫌(Antitrust II) 小陳步行民權大橋(Case 35)/226 部分實行之選擇權合約(Partial

Performance) 德斯拉又想取消訂單(Case 36)/229 勿可撤回的選擇權合約(Irrevocable Option Contract) 張大保房屋仲介(Case 37)/230 選擇權合約的公平分析(Fairness of Option Contracts) 第九章、尋求承諾之邀約倚賴(Reliance)/233 大雄想賣炸雞(Case 38)/233 任意終止(Termination at Will) 麥帝迷你在國際電池展亮相(Case 39)/237 接續的損害賠償(Consequential Damages) 前因後果(Causality) 清算賠償(Liquidat

ed Damages II) 第十章、議價即交換之監督(Monitoring)/243 大雄想欺負小孩(Case 40)/243 未成年人的立約能力(Minor’s Capacity to Contract) 推定和反證(Rebuttable Presumption) 大雄轉而賣葡萄酒(Case 41)/246 事實上的錯誤認知(Mistake of Fact) 法律上的錯誤認知(Mistake of Law) 不知者並非藉口(Ignorantia Juris Neminem Excusat) 法律的通知義務(Notice Duty of Law) 事實和法律之區分(Separation o

f Fact and Law) 小陳尾牙中獎(Case 42)/254 合約的撤銷(Rescission) 合約公平是法庭的任?(Court Ensures Fairness?) 大雄的右岸紅酒連鎖夢(Case 43)/259 聯合國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國際貨物買賣公約(on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法律的衝突(Conflict of Laws) 模棱兩可論排除條款(Doctrine of Ambiguity Waiver) 閱讀合約的義務(The Duty to Read) 讀懂合約的義務(The Duty to

Understand) 讀懂合約的權利(The Right to Understand) 專業知識之利用(Expert Knowledge) 過於延伸(Overreaching) 違背良心論(Unconscionability I) 升龍要當葡萄酒偵探(Case 44)/267 不當隱瞞(Concealment) 房子漏水(Case 45)/269 不實的表示(Misrepresentation) 實質缺陷(Material Defects) 黏附性的合約(專題討論)(Adhesion Contracts)/272 貧富相差(專題討論)(Income Inequality)/279 臉書合約

的廢除(專題討論)(Facebook Rescission)/282 保護弱者的法律(專題討論)(Contractual Fairness)/284 第十一章、標準條款(Standard Clauses)/287 朱協理的擔憂(Case 46)/287 整合交易條款(Integration Clause) 可分割條款(Severability Clause) 平電想中止合約(Case 47)/291 禁止轉讓條款(Non-Assignability Clause) 有效期及中止條款(Term and Termination Clause) 標準條款的思索(專題討論)(Standard Cla

uses)/295 合約的延續(Contract Renewal) 專利授權的有效期間(Patent License Term) 終止合約的預告期(Notice of Termination) 同居和結婚的終止比喻(Analogy with Marriage) 第十二章、有效率的違約(Efficient Breach)/301 豐田的大好邀約(Case 48)/301 有經濟效率的違約論(Theory of the Efficient Breach) 鄭小雅的價格殺手戰術(Case 49)/305 不會再發生的工程費用(NRE) 平電故意違約(Case 50)/307 清算賠償(Liqui

dated Damages III) 減緩損害義務(Duty to Mitigate Damages II) 損害賠償(專題討論)(Contract Damages)/311 第十三章、撰寫契約的若干思索(Thoughts)/313 語意的基本上困難(專題討論)(Semantic Problem)/313 明確涵蓋與明確除外(專題討論)(Expressio)/317 機率與後果論(Hand’s Rule)/322 對價和模稜兩可論(專題討論)(Ambiguity)/324   附錄、若干標準的合約及條款樣本 Sample Agreements and Standard Clauses/32

7 意向信(Letter of Intent)/327 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330 供應合約(Supplier Agreement Selected Clauses)/331 供應商保證(Supplier Warranty)/331 責任上限(Limitation of Liability)/334 保密資訊(Confidential Information)/334 智慧財產(Intellectual Property)/335 商標(Trademarks)/337 準據法(Governing Law)/338 仲裁(Arbitration)/3

38 當事人關係(Relationship of Parties)/339 禁止轉讓條款;繼承人約束(Non-Assignability)/339 可分割(Severability)/339 不可抗拒(Force Majeure)/340 權責和救濟累加(Rights and Remedies Cumulative)/340 棄權(Waiver)/340 整合;增修(Entire Agreement; Amendments)/340 隨意終止(Termination without Cause)/341 有起因的終止(Termination with Cause)/342 零組件(Spare

Parts)/342 保密協議書(Non-Disclosure Agreement)/342 推薦序   坊間英美契約法案例書不在少數,但內容大同小異;本書則匠心獨運,頗具特色,不同之處在於案例討論具連貫性。前幾則案例雖然是「模仿」契約法的經典案例,然其中立約的當事人和交易配角多是家人或該家的親朋好友。如此,合約主角的背景和個性,與實際的合約交易一樣,也會是「進入合約關係」的重要因素。同時,於交易的過程中亦會呈現各個角色的「性格表露」,即如同小說裡面的character development,每一則案例即是人與合約的一部小故事,而案例的串聯,也就稱得上是一本以契約法為主題的小說。   

  小說往往比教科書更受歡迎,因此比起一般中規中矩的教科書,讀者應更容易受到本書吸引,而在讀故事的同時學習英美契約法。      不同於大陸法之學習方式,英美案例法並非先熟讀法律理論體系,再套用進實際案例事實討論如何適用法律並進行分析。英美案例法之學習方式應為先閱讀案例,然後由學習者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先自行思考要如何處理該案例所引發的爭議,進而分析,最後做出結論。此也意味著英美契約法的法學教育自然能培養出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的學生,即如此由實際案例發展而出的法規將絕對實用,且因為其演繹來自讀者本身的思考邏輯,讀者不但會欣賞,也更容易記得透過其自主思考而推演出的法律。      本書由介紹法律邏輯

、推定與反證、蘇格拉底教學法、和英國契約法的歷史開始,接續的案例演繹合約最基本的理念:「對價」,以及其不足所會導致的替代法理。對於讀者而言,本書無疑提供極完整的英美契約法講解。   陳博士於本書的後半案例乃是基於其任職台灣高科技產業二十五年的實務經驗,同時為便於讀者在契約法談判之有效應用,本書也介紹了買賣合約經常會出現的基本國際貿易用語、若干常用的訂價模式、以及合約律師經常會遇見的一些基本會計專用名詞之定義和意涵。      因此讀者可放心閱讀,本書所介紹之契約法絕非僅為脫離實務之理論,而是有實際之使用價值。但同時,也未遺漏在台灣少見但重要的英美契約法理,例如衡平原則的承諾禁反言、法律評論學

的違背良心論,以及法律經濟學分析的有效率違約等。      除基本的契約法原理之外,書中也會介紹這些較為特別的法律法理的來龍去脈,同時幾乎於每一案例皆會分析其中的衡平原則、公共政策、經濟效益、和法律與法庭的判斷任務,以便能讓讀者充分的瞭解契約法對於社會、經濟之深遠影響。      總之,本書對於學習英美契約法、且希望學以致用之讀者,是深具價值、值得信賴的選擇。 王文宇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國際比較法學會(IACL)台灣分會會長 序     本書是筆者任職國內日月光集團研發中心時所寫,對日月光 集團給予的支持,筆者在此深表感謝。本書的法理是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法學院,此法理

的實行則是在舊金山和矽谷三家律師事務所,和宏碁電腦、台積電、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奇美電、及 日月光集團所學。      筆者四年前就開始將所學整理成在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和科技法律研究所教的《應用英美契約法》課程,和在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為在職學員授課。能在國內頂尖的法學系和研究所開課是無窮的榮譽,筆者必須特別感謝台大蔡明誠院長、王兆彭副院長、王文宇教授、和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所長吳文珠律師,以及參與課程的同學和學員,大家所給予的支持和寶貴意見讓當老師的我受益匪淺,並使得課程熱鬧非凡。      去年初筆者提出本書的概念時,很榮幸受到元照出版公司的鼓勵和指導,也在編務與出版上的

建議和修正,讓本書成為一本專業的著作。      最後,也要特別感謝筆者太太,胡興鳳女士,及資策會林昭如女士,她們的修正提升了本書的品質和可讀性。

美國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以最惠國待遇案為例

為了解決取消最惠國待遇的問題,作者徐海蕾 這樣論述: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有三:(一)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從文獻閱讀中,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包括此分析方法的內涵和適用範疇。(二)試用此方法來分析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本論文試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自由主義的觀點,來分析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並試圖藉由此觀點驗證以下假設性問題: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符合自由主義的精神;亦即,柯林頓政府是根據自由主義的精神來制定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三)試用此方法分析最惠國待遇問題:本論文認為美中的貿易問題以續惠問題最有代表性,因為續惠問題不僅反應美國對經濟利益的關切,更反應美國對人權價值的關切,因此選擇此問題作為柯林頓政府對中共貿易政策的

案例分析。本論文試圖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來分析續惠問題,並且驗證以下假設:柯林頓政府將人權與最惠國待遇從掛勾到脫勾的政策變化,符合自由主義的精神;亦即,柯林頓政府是根據自由主義的精神而決定續惠中共。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結果,認為柯林頓政府是以自由主義的觀點推動貿易政策,在自由主義的觀點中,自由貿易最能達到貿易各國互利互惠,而自由貿易的核心原則即是「不歧視原則」(亦即最惠國待遇原則),一旦不歧視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被破壞,自由貿易也無從存在。因此,雖然柯林頓政府為了推動公平、互惠的貿易秩序會對他國威脅使用三0一條款、課徵反傾銷稅、施以高姿態的政治壓力,卻從來很少運用撤銷最惠

國待遇來威脅他國就範。最惠國待遇是自由主義貿易政策的核心原則,柯林頓政府為了推動自由貿易秩序,絕對不會動搖這個核心原則。同樣的道理適用在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問題上。柯林頓總統入主白宮之後,並沒有認真考慮過撤銷中共的最惠國待遇,因為一旦他撤銷中共的最惠國待遇,不僅美「中」關係受損,美國經濟利益受損,美國賴以建立貿易秩序的核心原則更將受到破壞。此即柯林頓政府所以將人權問題和最惠國待遇問題脫勾的最重要原因。人權固然是自由主義看重的價值,最惠國待遇亦是自由主義看重的價值,美國不可能為了取得其中之一,而放棄另外之一,也就是美國不可能為了中共不改善人權,即取消最惠國待遇。將這兩者掛勾自始就不可行,也不是有效的

政策,柯林頓政府將這兩者脫勾也就是必然的了。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筆者認為驗證了本文的兩個假設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