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調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另外網站友達❷❺ 元 以追嗎? (第2565頁) - Mobile01也說明:最近友達氣場太強, 今天借劵賣出友達只有5百張, 賣出群創約4千張一早8:50掛 ... 群創員工在批踢踢熱烈討論,最近收到薪資單發現調薪了,普遍有5~10%的 ...

東吳大學 政治學系 王輝煌所指導 尹音筑的 台灣企業組織結構與管理模式的政治經濟分析:以台塑.華碩集團為例 (2010),提出友達調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家父長式威權領導、黨國資本主義、關係網絡、台灣本土企業、漸進式技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心理學研究所 陳嘉鳳所指導 蔡佩宜的 全球金融海嘯下裁員對留任員工的影響:留任者對裁員過程的知覺之居間角色 (2009),提出因為有 裁員、員工知覺、裁員影響、組織承諾、壓力反應、工作表現的重點而找出了 友達調薪的解答。

最後網站面板復甦台面板雙虎群創、友達加薪 - 每日頭條則補充:面板市況回溫,主流大尺寸面板本季價量齊揚,雙虎轉盈在望,友達、群創啟動員工調薪與發獎金作業,藉此掌握市場復甦黃金期,激勵員工衝刺業績。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友達調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友達調薪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軍公教人員很可能在七月加薪,行政院還呼籲民間企業跟進;而雖然不少企業願意響應、或者已經加薪,其中包括聯電要大手筆幫員工調薪7.5%,但也有工商團體說、感覺政府在強迫加薪。行政院長--吳敦義今天再度動之以情,他說、政府努力改善經濟環境,企業有獲利當然應該照顧員工;吳敦義強調、他是誠懇地拜託、沒有強迫。

在軍公教調薪有望之後,有愈來愈多民間大企業紛紛響應,除了聯電已經宣布加薪7.5%之外備受注目之外,不少公司也都表示,正在研議確切的加薪計劃
已經宣布加薪的產業,包括聯電 7.5%、遠傳電信3%、元大金4月1號起加薪、中信、台新金都在3%以上,台塑7月1號起也加薪4%,還在研議加薪幅度的,包括台積電、聯發科、中鋼、遠東集團、食品業的卜蜂、統一,不過像去年大虧一百多億的奇美電子、以及友達光電,調薪可能要看市場狀況,對於有工商團體抱怨,政府好像是在強迫加薪,行政院長吳敦義認為,企業有賺錢,應該照顧員工

吳敦義指出,政府去年調降營所稅,也和大陸方面簽訂ECFA,就是為了建構良好的經營環境,事實也證明,去年企業就大賺一兆五千億元,勞工加薪之後可以帶動消費,才能讓經濟成長的果實,真正全民共享。
記者黃亦如莊志成 台北報導"

台灣企業組織結構與管理模式的政治經濟分析:以台塑.華碩集團為例

為了解決友達調薪的問題,作者尹音筑 這樣論述:

許多研究認為,台灣本土企業具有組織規模小、派系問題嚴重、研發與行銷能力薄弱及過度經營多角化等現象,並認為這些現象乃因「家父長式」的威權領導與家族主義所致。為探究上述現象如何影響台灣本土企業的組織結構與管理模式,本研究企圖修正Hamilton和Biggart提出的理論,以國家結構與制度歷程建構具動態性質的「國家角色」理論架構,分析國家對台灣本土企業組織結構與管理模式的影響,並提供不同產業之台灣本土企業未來可發展的方向。有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第一,「國家角色」確實對台灣本土傳統產業與高科技產業產生影響,造成兩者在組織結構與管理模式上的差異。第二,台灣本土傳統產業普遍存在家父長式的威權領導模式

,並重視以家族為核心的關係網絡;相反地,台灣本土高科技產業則傾向將權力授權給專業經理人,並以「老同學」、「老同事」的關係網絡為核心。第三,為獲取擴張企業所需之資源,台灣本土傳統產業會與政治官僚建立並維持良好關係;而台灣本土高科技產業為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會與外部企業建立良好的關係網絡。最後,受到台灣經濟政策的影響,台灣本土傳統產業必須透過模仿現有技術以降低企業風險;至於台灣本土高科技產業為降低拓展海外市場與發展品牌價值產生的風險,必須依賴由外部菁英形成的技術網絡。基於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提供以下建議。首先,我國政府應建立科技官僚,協助台灣本土傳統產業發展規模大且具系統性的企業結構與專業技術;至於

台灣本土高科技產業則可透過與外部企業結盟的方式建立「科技專家社群」,吸引技術菁英投入企業,降低因創新技術造成的風險。

全球金融海嘯下裁員對留任員工的影響:留任者對裁員過程的知覺之居間角色

為了解決友達調薪的問題,作者蔡佩宜 這樣論述:

過去鮮少聽到國內各種企業同時大規模裁員的消息,但受到全球性金融海嘯的影響,許多企業不得不採取裁員的措施以減少公司人事成本費用。本研究欲趁此機會,瞭解國內多數企業的裁員手段,且分析不同的裁員政策與執行方式對於留任員工的知覺感受、組織承諾、工作表現及壓力反應等之影響,並探討員工對於裁員過程的知覺在裁員與其影響的關係中所擔任的居中角色。 研究調查時間為2009年8月28日至10月18日,以網路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而受詴對象為所屬公司於2008年至調查時間,在國內曾實施裁員而留下來的員工。在140份有效問卷中,約75%企業最近一次裁員時間集中於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且實施裁員前有先進行

其它成本控管的措施,而裁員累積人數與員工總人數的比率大多在5%以下。 研究發現,留任者對裁員過程的知覺確實在「裁員政策與執行」與留任員工的「組織承諾」及「壓力反應」之關係中擔任重要中介角色。因此,公司在擬定裁員政策與相關措施時,若能讓留任員工覺得合情合理、給予離職員工應有的補償、維持良好的工作氣氛及避免人際衝突等原則,將可降低裁員帶來的個人身心與組織承諾之負陎影響。此外,研究亦發現,當公司多為員工著想或給予較多的協助時,其留任員工知覺裁員過程較為正向,並能減少可能的不良影響,例如聘請外部顧問協助裁員方案的施行,在裁員對象選擇上排除有經濟負擔等弱勢員工,並給予離職者優於勞基法的資遣費、提早發放

年終獎金、提供轉職尌業服務,且對於留任者提供諮商輔導服務或處理留任員工之裁員相關疑問等措施,都是實務上可設法做到而又有正陎影響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