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長得票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另外網站南投縣長選舉結果許淑華領先三萬六千票數宣布當選也說明:20221127000904a35Y · 許淑華表示20年磨一劍,感謝鄉親一路以來的支持肯定,願意相信她、給她機會繼續為南投打拼。 · 同時,她也感謝競選團隊的成員林明溱縣 ...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藍適齊所指導 吳健榮的 臺灣媒體中的「民主聖地」:記憶與認同的比較分析,1970s-2010s (2019),提出南投縣長得票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主化論述、地方、記憶、認同、黨外運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蔡榮祥所指導 陳怡蓉的 政黨輪替和地方政治發展:以1982到2018嘉義市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政黨輪替、個人化派系、嘉義市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投縣長得票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南投補選分析/蔡培慧跨區猛攻搶聲勢林明溱大本營動員 ...則補充:記者王乙徹/南投報導)南投縣立委第二選區補選3月4日舉行,民進黨候選人蔡培慧猛攻國民黨候選人林明溱曾涉賄選、兒子豪宅、論文抄襲等等爭議,相較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投縣長得票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媒體中的「民主聖地」:記憶與認同的比較分析,1970s-2010s

為了解決南投縣長得票數的問題,作者吳健榮 這樣論述:

臺灣的「民主聖地」從何而來?1970年代後期黨外政治菁英為訴求民主化改革的共識動員,以「民主聖地」為政治符號的神聖化,逐漸架構起以地方為對象,透過媒體論述或人物、事件在特定空間的活動將象徵具體化的民主化記憶,以之凝聚其支持者反對國民黨黨國威權體制的集體認同。但此後隨著藍綠各陣營的政治精英和社會之多重互動,民主聖地逐漸地民間化與官方化(以地方政府為主力)並行,並經由媒體論述、儀式紀念和物質空間等形式,發展出多元的認同詮釋。自1990年代起,國民黨的政治菁英在選舉過程中為爭取最大程度的民眾支持,也會重組民主聖地意義為選賢與能、世代輪替及政黨輪替等不同意涵。迨2000年以後,除了越來越多批評地方上

民主聖地蒙羞的種種弊端以外,民間人士或團體亦會援引「民主聖地」詞彙來強化或批判地方民主聖地之名。於是,觀之民主聖地的建構歷程,政治菁英著眼於號召群眾支持的政治資本,地方政府卻是用來創建地方共同體和推展觀光,民間團體則以文資保存作為主幹,並希望擴展公民參與。民主聖地以行政區和地景空間為指涉對象,彼此之間的關係或有含括,其扣連傳統的民主化記憶形式則可析分為英雄論述、反抗論述、選舉論述及民主化地景四者。經由政治菁英與政治社會行動者之間的互動,民主聖地有可能從政治認同逐漸擴及地域群體的文化、身分意識,在民間社會的積極參與下發展為地方認同的重要部分者,如宜蘭縣和嘉義市,而高雄地區和臺南地區則需要更多來自

民間社會參與的記憶形構。此外,民主聖地的空間記憶突顯了民主化地景的公共性和神聖性,以及管理者或使用者對空間意義的創造與競奪。艋舺龍山寺、新竹天公壇和中正紀念堂率皆如是,而嘉義市中央噴水池圓環結合許世賢和選前之夜的歷史記憶更是認同民主聖地嘉義市的雙向構成。不過,民主聖地也需要警覺政治菁英的政治資本利用,以及地方政府由上而下的偏好建構,以避免對民主理念的權威迷思和窄化詮釋。

政黨輪替和地方政治發展:以1982到2018嘉義市為例

為了解決南投縣長得票數的問題,作者陳怡蓉 這樣論述:

臺灣自從2000年以後,上至總統選舉,下至地方縣市首長選舉,都已經接續見證兩次以上的實質政黨輪替,政黨輪替的目的是透過「自由公正的普選制度」以及「自由競爭的政黨體制」,重新建立一個具有公信力與執行力的政府。然而,地方層級的政黨輪替影響力卻不如地方派系,尤其在嘉義市這個政治環境極其特殊的城市。嘉義市幅員小、人口少,被外界譽為「民主聖地」,自從1982年7月1日再度升格省轄市起,嘉義市就由著名的無黨籍「許家班」成員輪流執政,時間長達二十三年;直到2005年,民進黨參選人陳麗貞被國民黨籍參選人黃敏惠擊敗,才發生第一次政黨輪替,後來,又在2014年和2018年陸續發生第二次、第三次政黨輪替。

雖然造成政黨輪替的原因眾多且複雜,但是重新歸納整理後,幾乎與社會學途徑、社會心理學途徑以及理性抉擇途徑三大學派對影響選民投票行為因素之研究有關。 對嘉義市而言,政黨功能不彰,被少數人物掌控,黨部資源分配不均,政治人物缺乏足夠的政治庇護,為了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資源較少的政治人物就會視需求去找勢力較大的地方派系當靠山,所以政黨輪替對地方政治的影響遠不如地方派系的消長。不過,嘉義市的派系形態不同於其他縣市。傳統金字塔型的地方派系,最上層會有一位政治領袖,下層則是層級分明的網絡系統,成員間的關係很緊密,但是嘉義市的派系比較偏個人化,每位獨立個體都自成一派,結盟也只是為了從彼此身上獲取短暫的

利益,並無深厚的情感牽絆。